RD-PQ18-01 A3 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
充电器检验规程
![充电器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27e4d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f.png)
模拟负载 示波器
酒精灯
解剖充电器, 和封样对比内部的元气件没有更改。
目测
短路电流 充电器输出端短路时的电流要求小于最大的充电电流。
万用表
S-3
0.65
每批 1~2PCS (Ac, Re) (0, 1) (0,1)
2 型式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 逆向电流
带载性能
试验内容及方法
要求
电压输出端用直流稳压源加 4.2V 电压。 测试此时输出回路的电流。 在充电器最大输出电流情况下(非短路), 放入 65℃烘箱中 4 h,再在常温下放置 2 h。
耐压测 试仪
绝缘测试仪
c 引出线牢固度
对上述产品在引出线与插头、引出线与壳体之间分别施
加(12~18)N 的拉力, 作 180°±10°旋转 3 次, 引出线
与插头、引出线与壳体之间不应出现拉出或破裂现象。 测力计
对上述产品在引出线与插头、引出线与壳体之间分别施
加(12~18)N 的拉力,作 180°±10°旋转 3 次,引出线
结构质量
耳听噪音 充电测试
c 插针无下陷、缩进或不到位等现象。 a 塑料外壳与内部器件应定位牢固, 用手左右、上下摇
动, 无松动现象, 壳内无异物。 B 输出接口与手机接口或座充插拔应自然, 配合良好。
上下左右摇动接口处没有显示不充电现象。 B 输出接口与手机接口或座充插拔应自然,配合良好。
上下左右摇动接口处没有显示不充电现象。 充电器充电时在 30cm 处听不到声音。
外露金属表面应无腐蚀现象。 充电器内部温度变化≤50℃。
外观、绝缘性能及充电性能应 符合规定要求。
在温度为(-20±2)℃的条件下持续放置 外观、绝缘性能及充电性能应
充电器检验指导书
![充电器检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cfbd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d.png)
充电器检验指导书一、引言充电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之一,用于给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充电。
为了确保充电器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本文档将介绍充电器的检验标准和指导,以确保充电器的性能和安全性达到预期的标准。
二、充电器的外观检验1. 外观检查- 检查充电器的外壳,确保没有明显的裂纹、划痕或变形。
- 检查充电器的插头和插座,确保没有锈蚀和损坏。
- 检查充电器的线缆,确保没有暴露的电线或线缆外皮的破损。
2. 标识检查- 检查充电器上的标识,确保标识清晰可读。
- 检查充电器上的生产日期和批次号,确保充电器符合生产标准。
三、充电器的安全性检验1. 绝缘电阻测试-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充电器的绝缘电阻。
- 确保充电器的绝缘电阻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使用时不会发生电击等安全事故。
2. 过电流保护测试- 使用合适的仪器测试充电器在最大负载下的过电流保护功能。
- 确保充电器能在超过其最大负载时自动切断电源,以避免设备损坏或火灾等危险。
3. 过热保护测试- 使用专用工具模拟充电器高温环境,并测试充电器的过热保护功能。
- 确保充电器能在过热时自动停止充电或降低充电功率,以防止过热引起设备故障或火灾。
四、充电器的性能检验1. 输出电压和电流测试-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测量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 确保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符合设备要求,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充电。
2. 充电效率测试- 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测试充电器的充电效率。
- 确保充电器的充电效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并尽可能提高充电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
五、充电器的包装检验1. 包装完整性检查- 检查充电器包装是否完整,确保没有破损或明显的变形。
- 检查充电器包装上的标识和标签,确保包装符合相关要求。
2. 使用说明书检查- 检查充电器包装中是否附带使用说明书。
- 确保使用说明书清晰易懂,并提供充分的使用和安全指导。
六、结论本文档介绍了充电器的检验标准和指导,包括外观检验、安全性检验、性能检验和包装检验等方面。
移动电源成品检验标准
![移动电源成品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682386d6294dd88d0d26bdd.png)
移动电源检验标准一、目的:通过对批次的检验保证获得合格的产品。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移动电源产品的检验三、内容:1.抽样方案:依据,IL=II,AQL CR=0、Maj.=、Min.=2.缺陷定义:CR(Critical):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维修或有关人员会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抵触安全规格要求的;MAJ(Major):不构成致命缺陷的,但可能造成故障,或对单位产品预定的目的使用性能会有严重的降低的缺陷,或妨碍到某些主要的功能的缺陷;MIN(Minor):不构成致命缺陷或严重缺陷,只对产品的有效使用或使用性能有轻微的影响的。
3.检验项目及标准:区域定义:A区:正面部分B区:侧面部分C区:底面及电池室等其他使用者可见部分检验环境要求:相对温度:25℃±10℃相对湿度:45%~85%光照条件:在正常灯光照射下,光源300~500Lux,距物品1米以上视距:眼睛与物品距离40~50cm视角:水平垂直±45°目视时间:物品之每一面注视3~5秒包装检验:外观检验性能检验四.可靠性试验:移动电源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
单位为安时(AH)或毫安时(MAH)采用下列制式之一进行充电:4.2.1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
此充电制式为检测的仲裁充电制式。
4.2.2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3H,停止充电。
荷电保护能力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在环温度为20℃±5℃条件下将移动电源开路搁置28天,再以电流进行放电至终止电压,其放电时间应不低于256MIN.持续充电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然后保持充电限制电压持续充电28天,应不起火,不爆炸。
RD-PQ18-01A3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概论
![RD-PQ18-01A3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e1fa5b552ea551810a687b8.png)
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三级文件)修订人余江华审核人批准人编制部门:质量部发布日期:2016-7-29 实施日期:2016-7-29前言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睿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充电器外观控制标准的规范化。
修改摘要修订时间修改号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5-7-29 A/0 新制定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3-23 A/1 更新产品缝隙检验标准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4-26 A/2 更新USB与胶壳偏移标准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7-29 A/3 更新溢胶标准/缝隙标准1目的用于界定来料胶壳以及胶壳在产线加工后的成品外观检验外观判定的标准依据。
2 范围适用于充电器成品外观的检验,即充电器成品的外露可视部位。
如输出线、AC插脚、外壳、标签等。
本标准为公司充电器内部使用资料,禁止外发。
本标准为通用标准(IQC、PQC、FQC、OQC),相应机种存在差异,客户特批等有特殊要求的标准以特批单据或客户规格书为准。
作业指导书未注明的参数项参见此标准,与作业指导书有差异的以具体机种的作业指导书为准。
3 职责质量部: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检验文件,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质量问题。
工艺工程部: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作业文件。
生产部:负责将此文件转为内部培训文件,负责宣导产线员工。
QE: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检验文件,同时监控现场各个环节,检查是否相应的工位会造成对充电器的损伤。
QC:严格按照工作指示执行操作,及时反馈品质异常。
4 定义4.1 成品三级面定义:I 级面:是指观察到的充电器胶壳面向使用者的面,如果是直插式的充电器一般为充电器上壳正面可视部位,如果是用输入输出线连接的适配器(即非直插式的),一般是有灯面;或使用者会关注的部位,如灯、输出线插头部分等;部分充电器纹路较细,面壳侧面亦可定为I 级面。
II 级面:是指观察到的充电器胶壳的侧面(指易视地方);或者非直插式适配器的底面与侧面;或者是配件的外表面(除I 级面),如输出线胶壳的侧面等。
手机充电器质量检验规范
![手机充电器质量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204191dcaaedd3382c4d307.png)
手机充电器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外观判定标准缺陷定义检查项目判定标准CR MAJ MIN▲外壳开裂不允许变形不允许▲划伤不允许(或以品质部签样为主)▲缩水不允许(或以品质部签样为主)▲污迹不允许▲氧化不允许▲线体烫伤不允许▲铭牌贴歪不允许(或以品质部签样为主)▲铭牌贴倒不允许▲铭牌漏贴不允许▲铭牌翘起不允许▲充头异响不允许▲不充电不允许▲1.所有外观不良潜在影响功能不良的为主要缺陷;2.本标准未定义到的不良现象不代表不管控;2、尺寸检查充电器的尺寸需符合规格书要求,进料检验时,每批针对重点尺寸测量 10PCS3、可靠性试验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及要求实验要求实验取判定标准时间(H)样(PCS)疲劳测试充电器以额定电流输出电流连续工作96小时96 3最大温升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
对比疲劳前输出电压应无明显变化(差异5%以内),充电期间无温度保护等掉电现象工作温度充电器在室温下以最大输出电流工作2小时后测量充电器表面最大温升2 3 符合技术规格书要求ESD对充电器正负输出端进行ESD放电,接触放电±2KV-±6KV,空气放电±2KV-±10KV,分别在以下两种模式下进行试验:1.最大功率模式:充电器输出端口与手机相连接;2.备用模式:充电器未连接交流或直流电源网络和其他负载1 3 测试完成后充电器机械电气性能正常自由跌落 1.2m、6面各2次0.5 3 测试完成后充电器机械电气性能正常充电头、数据线拉拔力测试1.充电器母座和数据线公头端;2.插拔速率不超过12.5mm/min,插入力小于30N;3.插拔耐久次数:3000次、20~30次/min8 3插入力小于等于30N,拔出力大于等于15N测试完成后充电器机械电气性能正常,拔出力大于等于10N高温运行试验样品不包装放入温度试验箱。
启动温度箱,按平均不大于3℃/min的变化速度升高到40℃保持此温度直至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试验样品开始工作,工作2H后,在温度箱中进行测试4 3 测试完成后充电器机械电气性能正常低温运行试验样品不包装放入温度试验箱。
(完整word版)电源适配器检验规范
![(完整word版)电源适配器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e2a33ad3b3567ec112d8a57.png)
铭牌贴内容应正确,铭牌贴无倒贴、贴歪、漏贴、贴错、翘起等现象。
面、底壳缝隙不能大于0.3mm,配合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
铭牌贴或胶壳刻字内容正确、文字清晰,无错字、别字。
壳体及线体丝印清晰,无错字、别字。
结构尺寸:
各结构尺寸应符合原材料技术规格书或样品要求。
B
底壳轻微变形
C
表面温度≥65℃
B
跌落试验
外壳破裂,插脚松动、脱落
B
跌落试验后电气性能超出技术规格要求
B
8
阻燃性
材料不阻燃
A
编制:审核:批准:
C
面、底壳配合缝隙在0.3-0.35mm之间
C
面、底壳配合缝隙大于0.35mm
B
铭牌贴、面壳刻字、文字模糊不清晰
C
铭牌贴、面壳刻字、文字错误、别字
B
2
结构尺寸
结构尺寸超出技术要求范围
B
AC插脚、DC插头超出规格
B
DC传输线尺寸不符合要求
B
3
开机检查
元件虚焊、连焊;硅钢片严重氧化、起翘,有≥1mm之活动异物
AC插脚及DC插头:应符合原材料技术规格书或样品要求。
开机检查:
适配器内部元件必须与样品一致。
元件上锡良好,无虚焊、连焊。
PCB板无短路、断路,铜皮无起翘。
线圈包扎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现象。
硅钢片无氧化、松动、翘起等不良。
适配器内应无异物。
电气性能:(见附表)
高压测试:经过下列条件测试时,应无漏电、飞狐、击穿。
老化:在常温下带额定负载通电老化12小时。
跌落试验:适配器从1米高处不同方向自由跌落木板地面三次。
充电器检测标准
![充电器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5428921284ac850ac024200.png)
测试内容及方法试验项目试验内容及方法技术要求/标准AC输入电压充电器通电输入 100VAC/240VAC(国内标准),测试 DC端电压,电压应是5V±0.25V5.0-5.4常温老化试验充电器通电带额定负载,在环境温度 25±5℃的条件老化6小时。
OK满载工作6小时以后的外壳最大温升小于35摄氏度,接上匹配手机完整充电中外壳最大温升要小于30摄氏度电压/频率额定输入电压为AC220V,允许输入电压范围为 100VAC/240VAC(国内标准).频率为47HZ-63HZOK高温试验充电器通电带额定负载, 储存温度为75℃±3℃,持续实验时间为12小时未测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输入电流(满载时)当输入交流电压AC220V/50HZ时,最大输入电流应小于0.15AOK低温试验充电器通电带额定负载, 储存温度为-20℃±3℃,持续实验时间为12小时未测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工作效率在输入 100VAC/240VAC(国内标准)范围内和输出500mA时,工作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60%OK高温贮存实验温度 70℃±2℃,实验持续时间 48h,结束后恢复两小时后测试OK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浪涌电流在冷开机的情况下,当输入220V电压后10mS内,最大浪涌电流小于25AOK低温贮存实验温度-20℃±2℃,实验持续时间 48h,结束后恢复两小时后测试OK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输入无负载能耗无负载能耗小于300mW OK恒定湿热试验实验温度 40°C±2°C,相对湿度90-95%带电工作实验持续时间 48h未测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额定输出电压DC5.0V OK振动试验频率为10-55Hz,振幅为0.35mm,分别在X,Y,Z三轴的每个方向上循环振动各5次周期,实验后对外观进行检查,并进行绝缘电阻、绝缘强度和指示功能及电性能进行重新测试OK外观应平整无划痕、毛刺以及其他机械损伤,外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蚀;无击穿、飞弧现象;绝缘电阻大于7MΩ;指示功能及电性能正常输出电压/电流范围电压 DC5.0V±0.25V 电流:≥450mAOK拔插实验将DC插头在旅行充电器的USB处进行插拔3000次。
充电器测试标准
![充电器测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3b3371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2.png)
充电器测试标准《充电器测试标准》前言嘿,朋友们!在咱们这个充满各种电子设备的时代啊,充电器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小物件。
不管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其他啥电子产品,都得靠它补充能量才能继续干活儿呢。
可是呢,市场上的充电器五花八门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为了确保咱们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充电器,就有了这充电器测试标准。
这标准就像是一把尺子,能衡量出充电器是不是合格,质量咋样,就好比给充电器来一场严格的“大考”,只有通过了,才能放心地进入咱们的生活。
适用范围这个充电器测试标准啊,适用的范围可广了。
首先呢,就是咱们日常最常用的手机充电器。
你想啊,咱们每天都得给手机充电,要是充电器有问题,那可就麻烦大了。
比如说,那种便宜的、没牌子的手机充电器,要是不符合标准,可能就会充坏手机电池,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再就是平板电脑的充电器。
平板电脑的电池容量比手机大,充电要求也有点不一样,所以也得按照这个标准来测试。
像有些平板电脑充电器,如果输出功率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平板电脑充电速度很慢,或者充电过程中突然断电。
还有啊,像那些小型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充电器也适用这个标准。
虽然这些设备的充电器相对比较小,但也不能马虎。
要是不符合标准,可能会损坏这些小设备,毕竟这些可穿戴设备还挺贵的呢。
甚至一些便携式的游戏机充电器、蓝牙设备充电器等,只要是通过电能转换给设备充电的,都在这个测试标准的适用范围之内。
术语定义1. 额定输入电压(Rated Input Voltage)- 简单来说呢,这就是充电器在正常工作时,应该接入的标准电压值。
就好比咱们家里的电插座一般是220V(在咱们国家大部分地区),这个220V就是一种常见的额定输入电压。
充电器得按照这个规定的电压值来设计,如果输入电压不符合这个标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说,如果额定输入电压是220V,你给它接入110V或者更高的380V(特殊情况除外),那充电器可能就会冒烟、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呢。
充电器质量验收标准V1.2
![充电器质量验收标准V1.2](https://img.taocdn.com/s3/m/1d5cde673c1ec5da50e2708d.png)
精心整理充电器质量验收标准MIDH-S-NPIPE-004V1.21目的本章定义了充电器外观、装配、性能一般性检验方法和接收标准以及可靠性试验标准,用于统一和规范充电器的质量验收。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充电器的入厂检验、部品认定、不良品判定等。
23抽样标准2.1燃烧、2.22.32.4341)光源:D65,符合ISO10526:1999(E)标准要求2)照度:垂直照度1000±200Lux3)检视角:检视面与光源光线成45±15°,眼睛视线与检视面成90±15°。
4)检验工具:目检:人眼与被测物距离35±5cm,垂直于被测面。
镜检:使用20-50倍可调显微镜。
卡尺:数显,分辨率0.01mm。
5)检验时间:整个物料外观检验时间不超过10s。
6)视力要求:视力水平或矫正后的视力不低于1.2,无色盲、散光。
7)环境温度:20±5℃8)环境湿度:45%-75%RH45定义A级面:前壳的正面。
B级面:前壳的四个侧面C级面:带有金属插脚的面表面亮斑(点):塑件表面出现的不可擦除的光亮处,光亮点5677.1度充电器的输入电源要求为:输入电压范围交流90~300VAC。
输入频率要求50Hz/60Hz。
试验方法:将模拟负载与被测充电器连接,并将充电器接入可调交流电源。
可调交流电源应能在90~300VAC之间线性调节。
充电器工作在CC模式下,输出额定电流。
调整交流电源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变化,并记载90VAC、110VAC、130VAC、175VAC、220VAC、264VAC(、300VAC)时充电器输出电压。
技术要求:测试电压范围(详见规格),电源调整率小于5%。
电源调整率=(最大输出电压-最小输出电压)/平均输出电压*100%B、充电器输出特性要求a)CC模式测试方法及要求:充电器接入额定输入电源,充电器工作在CC模式,按25%、50%、75%、100%额定电流调整输出电流,并测试各点状态的输出电压、纹波电压。
变压器及充电器类检验标准
![变压器及充电器类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9ea191b90d6c85ed3ac635.png)
变压器/充电器类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
所有外购变压器/充电器(ADAPTOR)入厂之检验依据。
二.权责部门:
品保部IQC
三.时机:
供应商材料之进料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执行标准: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查方
法/量具
缺点分类
Ⅱ水准
AQL%
CR
MA
MI
外观检查
1.表面不得生锈,矽钢片不得裂开等;
2.表面滴漆均匀,矽钢片上须有粘标标示料号、电压及有关规格;
3.塑胶外壳不得有明显刮伤、碰伤、严重模痕、毛边等,插头及Plug不可变形、损伤;
4.充电器结合面间隙0.5mm↓,铭牌规格、字体须正确、清晰。
目视
√
Ⅱ/1.5
规格尺寸
依图面要求
卡尺/卷尺
√
1/100
1.0
粘标/铭牌检查
粘标/铭牌字迹清晰、正确,字体、字体颜色、规格与承认书相符,且标示规格与实际相符。
目视
√
Ⅱ/1.5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查方
法/量具
缺点分类
Ⅱ水准
AQL%
CR
MA
MI
保险丝检查
变压器/充电器内温控保险丝应符规定温度范围,以125%倍电流测试1min能起到保险作用。
电源供应器
√
1/100
0.65
外壳材质
充电器外壳材质应符合承认书之要求材质。
火机燃烧
√
2个以上/批
一次测无负载电压
依承认书规格
卷尺
√
1/100
1.0依承Leabharlann 书规格卷尺/卡尺/目视/千分尺
√
移动电源外观检验标准资料
![移动电源外观检验标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fecafc5022aaea998f0f6b.png)
塑料件因内应力,成型时冷却速度等原因而造成的变形
凸点/凹点
因模具的模仁表面被碰伤或带有杂质造成的局部细小的塑胶凸点或凹点
亮点
因模具表面有润滑油,或模具成型局部温度,材料中杂质等原因,而造成产品表面上有局部发亮的现象
4.4.2不可量化的不良缺陷:
不良缺陷
缺陷定义
缩水
当塑料熔体通过厚薄不均的过渡层,其压力损失及收缩率一定,从而形成厚薄不均过渡层的周围在厚度偏厚的部分形成凹陷
2014-3-11
审核:
批准:
4.4.3模具及成型产生的不良缺陷:
顶白
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须要较大的顶出压力才可顶出,在顶出时顶出力破坏分子局部结构而形成
顶凸
当产品未充分冷却却被顶出时,因塑料变形而导致在顶出位置的外表面产生凸起
填充不足
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模具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达到模腔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划伤
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划痕
露基材
由于油漆的粘度过大或喷漆时速度偏高时间偏短而造成局部露出素材
多喷或漏喷
未按照喷漆图面而喷漆超出喷漆区域或喷漆区域未喷全
毛絮
油漆中含有的或产品表层油漆未干时外来的毛状纤维或细状物
龟裂
油漆表层或电镀层,由塑料零件喷漆前残余的内应力,在环境作用下而裂开
制定:
刘军林
5.1.4每批出货必须提供出货检验报告,其内容包括外观,结构尺寸,包装,可靠性按照5.1.3执行。
5.2检验条件及方法:
作为表面和外观的装饰面要有一种整体的美观印象,这种评价是根据外观的质量标准,在一定距离和条件下,用眼睛的目视检验,适宜在非直射日光或相似条件的灯光
5.2.1视距与工时:
充电器检验标准
![充电器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1a2ea6f242336c1fb95e02.png)
充电器检验标准1. 目的制定本公司的检验标准和试验方法,确保本公司所有的手机充电器能满足研发设计、生产装配以及用户的使用要求。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充电器的检验。
注:若新产品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的项目涉及不到,应根据公司要求在本标准中加入未涉及到的项目或修正本标准。
3. 缺陷类别定义A类严重缺陷(Critical Defect):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B类重缺陷(Major Defect):产品存在下列缺陷,为主要缺陷。
1)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2)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3)导致客户拒绝购买的严重外观缺陷;4)包装存在可能危及产品形象的缺陷。
C类次要缺陷(Minor Defect):不影响产品使用,最终客户有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4. 检验条件及环境1)在自然光或60W-100W(照度达600~800Lux)冷白荧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2)观察距离:300-350mm ;3)观察角度:水平方位45°±15°;4)检验时按正常要求的距离和角度扫描整个被检测面:10S±5S;5)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不能有色盲、色弱者。
5. 抽样标准抽样检验依GB2828-2003标准,取一般检验水平Ⅱ。
AQL:A类缺陷为0B类缺陷为0.65C类缺陷为1.5备注:特殊项目(尺寸、可靠性)抽样方案为:S-1或具体规定数量,Ac = 0,Re = 1。
6. 包装要求7.常规检验8.尺寸9.可靠性检验。
充电器外壳件检验标准
![充电器外壳件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057b17650e52ea5518984a.png)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C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
D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如: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结构件
说明:
3.接受的水平是基于表面工艺和表面分类的基础上的。这种标准应用于每个独立的表面上。当缺陷位于产品的LOGO、产品名称或图标的40mm内时,应重新审核决定此是否达到了影响标识、产品名称或图标的程度。
B面:允许有∮≤0.5mm点3个;同一表面上数不得大于4个
C面:无明显影响D面:不影响正常使用
4
气纹
A面:允许有0.3*3mm2个
B面:允许有0.3*3mm2个;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2个
C面:允许有不明显气纹D面:不影响正常使用
5
顶白
A面、B面:不允许有顶白;
C面允许有不明显的顶白
6
缺料
封堵
不允许有影响组装使用的缺料和封堵。
3.3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3)
关于塑件的外观A、B、C、D面检验的方法:
注:A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及LOGO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处
B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常可见的表面。如:产品的侧面
C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不可见的表面。如:产品底面
D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如:产品的内表面及内表面的结构件
3.1术语:
1).异色点:与本身颜色不同的杂点或混入原料中的杂点暴露在表面上。
2).气纹:由于种种原因,气体在产品表面留下的痕迹与底面颜色不同并发亮,带有流动样。
3).收缩:由于材料收缩,使产品局部整体表面下陷。
4).颜色错误:底壳,面壳或透明盖与定单要求不同。
充电器检验标准
![充电器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2ff562be23482fb5da4c2a.png)
1.拿取时要戴手套
2.检測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碰撞﹑摔落。
MAJ
2.单体跌落测试,观察外观有无变形、移位,输出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MAJ
1.直充与机台实配,确认否有难装或不充电现象,并用1Kg力度做拉拔测试, (六)﹑試裝 要求无松动无接触不良。
MAJ
2.电池与座充实配并上下左右移动确认无接触不良或不能充电等现象.
MAJ
直充测试仪 直充测试仪
机台 电池
五﹑注意事項
二﹑缺点分类 致命缺点 (Critical Defect, CR) 指由经验和判断表明产品对人体有害的产品缺陷。 严重缺点 (Major Defect, MAJ) 指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功能,降低产品可靠性或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轻微缺点 (Minor Defect, MIN 偏离限定标准,但不影响产品正常使用功能或外观缺陷不太明显的缺陷。
3.来料颜色、形状、线之长度是否与样品一致. 4.质是否与样品一致.
(三)、工艺
2.有无锡渣、锡珠、虚焊、假焊、各元件及结构是否与样品一致等不良现 象.
3.直充输出线内铜丝是否为11pcs, 每pcs直径0.1mm.
(四)﹑尺寸 按承认书中QC管制尺寸检验
判定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AJ MAJ
检验方法和工具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螺丝刀、目视
螺丝刀、目视
螺丝刀、目视 卡尺
1.应用直充测试仪输入确认书中充电器所需要的电压、电流、频率值,然后 (五)﹑電測 确认输出之电压、电流、频率值是否符合确认书要求.
(一)包裝
2.來料包装不合理导致材料受损或其它不良现象. 3.同一批量中,混有两种或以上不同规格之物料.
充电器 检验标准
![充电器 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85dd9cd76eeaeaad1f330bb.png)
序列
测试项目要求
验收标准
测试方法
判据
测试频率
1
基本电气性能指标的测试
1.1
输入浪涌电流测试
输入电压为220Vac,负载为满载,测试开机瞬间的最大浪涌电流.
小于30A
5PCS/每批
1.2
基本输出参数测试
条件1:输入电压的频率47Hz-63Hz。可以取其中5个点(47,50,55,60,63)(标称频率为50/60Hz)2输入电压Vac:根据额定电压范围设定,最少不少于3个采样点(包括额定电压的上下限)测试项:1. 输入电流 2.空载输出电压(Vout) 3. 满载输出电压(Vout) 4. 满载效率 5.输入电压浮动范围
6检验内容
6.1包装检查:
6.1.1 货品检验单:要求货品检验单上的供应商、送检单号、来货数量、物料编码、物料名称等与实物相符。
更改标记
更改原因
更改者
更改日期
审核者
审核日期
Ⅰ
Ⅱ
Ⅲ
拟制
标化
审核
批准
充电器检验标准
编 号
版 本
6.1.2物料的包装:要求箱内、外无异物、水、灰尘、破裂等情况,且物料摆放整齐、无挤压、重叠混料现象。
输入380Vac,负载100%,工作四小时,看充电器是否损坏。国外要求最低承受电压为380Vac
在输入电压分别为90Vac、264Vac时,负载为空载,测试开关机时输出电压的瞬时过冲(测试用输入电压根据特殊要求可更改)
不高于5%
5PCS/每批
1.4
开机延时
在输入电压为110Vac时,满载,测试开机延迟时间(从开机到输出正常时间)(对有特殊输入电压范围充电器可更改输入电压条件)
充电器类检验标准
![充电器类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cd413c192e45361166f50c.png)
1.目的:制定本公司的检验标准和试验方法,确保本公司所有采购的充电器能满足研发设计以及用户的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IQC人员对无特殊要求的充电器的检验
3.参考资料:
1)《进货检验控制程序》
2)《规格书》及样品
4.检验环境及条件:
1)大气压强:860~1060hpa
2)光照强度:控制在800~1200LUX左右(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100~110cm)
3)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90°(保证各个面的缺陷均能被看到)
4)检视距离:产品与眼睛的距离为30~35cm(检验者裸视视力优于1.0)
5)湿度条件:温度15~35度;湿度20%~75%
6)目检时间:每面(指正面、下部、右侧、上部、左侧、反面)检查时间不超过2S
7)外观检验步骤要求:正面→下部→右侧→上部→左侧→反面
5.检验工具:数字万用表1个、充电器综合测试仪
6.常规检验
1)缺陷代码对照表:
2)线状缺陷
备注:1.以上刮伤标准全部针对无深度无感刮伤,若有深度或者露底材全部NG
2.若为特殊颜色,如划伤为深色很明显时,相应的标准以签样为准
3.若为更轻微的软划伤,距离30cm,倾斜45度无法看到,即可视为OK 3)点状缺陷
4)。
充电器成品检验标准
![充电器成品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adc3144be1e650e52ea99e7.png)
成品检验企业标准一.适用范围和目的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经车间批量生产品并经过生产部全数检验过的充电器,提交品管部进行成品交收检验。
用以保证交验批的充电器满足质量要求,对充电器的批次质量作出判断。
本规范也适用于仓库内的超期库存产品的抽检。
二.引用标准GB 2828-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 1762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三.职责成品交收检验由成品QA组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对产品批次质量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质管部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
四.定义交验批:一般情况下,同一投料点、同一生产线、同一型号的产品一天的产量作为一个交验批或同一时间送货的同型号产品作为一个交验批;特殊情况,可将一天的产量分为二或三个交验批;日产量小于100台,也可将二天或三天作为一个交验批。
五.缺陷分类1.A类不合格:导致产品失效或无法使用或严重降低产品使用功能,以及外观严重损伤为用户不可接受的缺陷。
2.B类不合格:使产品性能降低,以及外观损伤但为一般用户可以接受。
3.安全性缺陷:对产品的使用以及维护人员可能导致人身或财产危害的缺陷。
六.交收检验的检验项目包括:开箱检查、安全检查和常温主要性能测量。
七.确定抽样方案1、根据交验批的批量范围,对照GB2828计数抽样标准确定样本的大小。
2、再根据表一中检查水平、合格质量水平(AQL)确定合格判定娄Ac、不合格判定数Re。
3、本公司的抽样方式采用对每一条生产线分二次(上午、下午)或三次(上午、下午、晚上)对该时间段生产的机器进行随机抽取(第二、三次样本的机器顺序号可连接)。
表一交收检验抽样方案八.抽样检验判定说明1、外观a、在40W日光下,水平线35cm应无明显的‘不合格内容’,但对充电器的外壳和线身要求略严;可参照本规范附录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三级文件)修订人余江华审核人批准人编制部门:质量部发布日期:2016-7-29 实施日期:2016-7-29前言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睿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充电器外观控制标准的规范化。
修改摘要修订时间修改号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5-7-29 A/0 新制定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3-23 A/1 更新产品缝隙检验标准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4-26 A/2 更新USB与胶壳偏移标准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7-29 A/3 更新溢胶标准/缝隙标准1目的用于界定来料胶壳以及胶壳在产线加工后的成品外观检验外观判定的标准依据。
2 范围适用于充电器成品外观的检验,即充电器成品的外露可视部位。
如输出线、AC插脚、外壳、标签等。
本标准为公司充电器内部使用资料,禁止外发。
本标准为通用标准(IQC、PQC、FQC、OQC),相应机种存在差异,客户特批等有特殊要求的标准以特批单据或客户规格书为准。
作业指导书未注明的参数项参见此标准,与作业指导书有差异的以具体机种的作业指导书为准。
3 职责质量部: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检验文件,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质量问题。
工艺工程部: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作业文件。
生产部:负责将此文件转为内部培训文件,负责宣导产线员工。
QE: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检验文件,同时监控现场各个环节,检查是否相应的工位会造成对充电器的损伤。
QC:严格按照工作指示执行操作,及时反馈品质异常。
4 定义4.1 成品三级面定义:I 级面:是指观察到的充电器胶壳面向使用者的面,如果是直插式的充电器一般为充电器上壳正面可视部位,如果是用输入输出线连接的适配器(即非直插式的),一般是有灯面;或使用者会关注的部位,如灯、输出线插头部分等;部分充电器纹路较细,面壳侧面亦可定为I 级面。
II 级面:是指观察到的充电器胶壳的侧面(指易视地方);或者非直插式适配器的底面与侧面;或者是配件的外表面(除I 级面),如输出线胶壳的侧面等。
Ⅲ级面:除一、二级面以外的面,如一些不直观面、难以避免损伤地方,如:胶壳、装饰线周边胶壳外观等。
4.2 产品按外观分为以下几类:外观分类缺陷分级外观“允收极限”的界定方式备注加严外观A类外观无明显缺陷,或非常轻微缺陷;适用高端项目客户对外观要求非常严格。
正常外观B类外观有轻微缺陷,在普通室内的照明下,人眼与产品距离300-450MM,正视无法发现明确不良,或不存在于I级面轻微缺陷,不影响性能。
绝大部分客户外观NG品NG类一般指,外观不合格,但经过返工后可纳入I-III类产品。
现场返修IQC、FQC、OQC抽检或客诉仲裁:(1)针对(A类)产品抽检中,允许出现少量(B类)产品,一般不超过1%,不允许出现(C类)及更差的产品;(2)针对(B类)产品抽检中,不允许出现少量(NG类)产品;4.3 外观缺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②划痕/划伤:是指由于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划伤。
③断差:组件配合后存在的错位尺寸④银纹:在塑料件表面上沿树脂流动方向上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⑤溢胶/披锋:超焊时两壳接合处有多余的胶溢出,和高温模具或气体烫伤胶壳本面.⑥缝隙(装饰线):两个组件配合后两者间的间隙为缝隙;装饰线为胶壳设计时预留的配合后的间隙.⑦缩水/烫伤: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⑧细碎划痕/划伤: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浅淡色印迹,目测看不出深度⑨五金镀铜:指五金(一般为银白色)破损或因加工工艺影响而造成的受损部位⑩夹水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11USB错位:超焊后USB与胶壳互配后存在错位尺寸12激光字体偏移:打码字体在标贴框内偏移.13色差:注塑温度产生的光面色泽差异14气纹/顶白: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造成5 检验方法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450mm。
角度:眼睛与被测物成45°~90°视角。
时间:每面检验时间不超过5秒钟。
普通室内的照明(灯光与被测物的距离:90cm;灯光强度: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mm~550mm,(光照度达500Lux~900Lux)检验工具:卡尺、菲林尺、塞规、色差仪等工具进行协助判断。
重点检验充电器一级面/二级面缺陷可适度放宽。
备注:1、当客户有特殊要求,依照客户标准为准,未特殊要求,按照内部标准执行。
2、当对文字照片不良标准存在异议,同时可参考质量限度样品或客户封样.代码名称代码名称N 数目 D 直径(mm)L 长度(mm) H 深度(mm)W 宽度(mm) DS 距离(mm)S 面积(mm2)1、点缺陷缺陷定义指具有气泡、凸凹坑等点形状的缺陷.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充电器表面没有任何点形状缺陷接收标准检验项目I级面II级面III级面异色点D≤0.2mmN≤2DS≥15mmD≤0.25mmN≤2DS≥15mmD≤0.4mmN≤2DS≥15mm 同色点D≤0.25mmN≤2DS≥15mmD≤0.3mmN≤2DS≥15mmD≤0.6mmN≤2DS≥15mm拒收标准点缺陷超以上尺寸标准不可接收.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2、硬划伤/硬划痕缺陷定义指由于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划伤。
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充电器表面无任何划痕.接收标准检验项目I级面II级面III级面硬划痕/划伤(碰伤)D≤0.25mmL≤0.5mmW≤0.2mmN≤1D≤0.3mmL≤1mmW≤0.1mmN≤1D≤0.5mmL≤2mmW≤0.1mmN≤2DS≥15mm拒收标准充电器侧边缘大面积划痕,充电器平面明显划痕长度>2mm,直径>0.5mm,手摸有明显刮手.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3、断差/浮高缺陷定义组件配合后存在的错位尺寸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充电器组合后无错位.接收标准目视充电器上下胶壳组件配合后存在的错位尺寸1、宽度为≤0.2mm2、水桶式结构产品后盖必须低于本体表面0.2mm以内(包含平齐),不允许高于本体表面拒收标准断差超过0.2MM,后盖高于本体表面.检查方法用塞规,卡尺4、银纹缺陷定义在塑料件表面上沿树脂流动方向上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充电器胶壳上无任何银纹的迹象.接收标准在检验条件内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银纹,区域面积不超过单面面积的1/15拒收标准充电器侧边缘大面积银纹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卡尺5、溢胶/披锋缺陷定义超焊时两壳接合处有多余的胶溢出,和高温模具或气体烫伤胶壳本面.缺陷等级轻微理想状态充电器结合处表面无任何披锋溢胶.接收标准检验项目I级面II级面III级面溢胶/披锋水桶式后盖产品缝隙周围不允许有夹胶、溢胶.上下盖结构式L≤0.2mmD≤0.2mmN≤1D≤0.2mmL≤1.0mmN≤1插脚面S≤0.6mmL≤1.0mmN≤1拒收标准严重突起,有明显的手感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6、缝隙(装饰线)缺陷定义两个组件配合后两者间的间隙为缝隙;装饰线为胶壳设计时预留的配合后的间隙.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组件配合后无间隙.接收标准1.新型系列充电器缝隙外观标准a. 后盖周圈与本体内壁的缝隙要求≤0.2mm,且缝隙要均匀一致;备注:新型国标、美规USB口部底壳有0.3mm的倒角,断差值不算倒角尺寸2. 除了新型系列充电器之外:a. 无美工线(装饰线)的充电器缝隙要求≤0.2mm,MINI 欧制按≤0.15MM检验.且缝隙要均匀一致;b. 有美工线(装饰线)的充电器缝隙要求≤0.3mm,且缝隙要均匀一致;3. 超声后两端无缝隙而中间有缝隙在标准内是不接受的,此类被定义为缝隙不均匀。
拒收标准缝隙大于接收标准、缝隙不均匀、跌落压力不合格. 检查方法塞规7、缩水和烫伤缺陷定义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充电器表面没有任何缩水的痕迹接收标准在检验条件内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缩水,缩水部位直径≤3.0mm,数量≤1条拒收标准缩水部位直径>3.0mm,数量>1条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卡尺8、细碎划痕/划伤缺陷定义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浅淡色印迹,目测看不出深度缺陷等级轻微理想状态充电器表面无任何划痕接收标准检验项目I级面II级面III级面细划痕/划伤L≤2.0mmW≤0.05mmN≤1L≤4.0mmW≤0.05mmN≤1L≤5.0mmW≤0.05mmN≤2DS≥15mm拒收标准面宽≥0.1mm 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9、五金镀铜缺陷定义指五金(一般为银白色)破损或因加工工艺影响而造成的受损部位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五金表面无任何损伤接收标准在检验条件内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不良现象1、划伤磕伤长度≤1.0mm,宽度≤0.5 mm,深度≤0.2 mm 数量≤1处拒收标准五金表面范围大,且深度深. 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目测10、夹水线缺陷定义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缺陷等级轻微理想状态塑胶表面无夹水线接收标准夹水线轻微时一侧数量≤2条,长度≤6.0mm;明显时,一侧数量仅限1条,长度<4mm。
拒收标准超出限度样品不可接收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目测11、USB错位缺陷定义超焊后USB与胶壳互配后存在错位尺寸.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USB与胶壳互配后无错位接收标准在检验条件内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不良现象.1、不影响USB插、拔.2、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后盖处五金偏移0.1MM.3、如USB有卡槽,USB卡槽与USB无错位.拒收标准眼睛与被测物直视USB面漏五金.USB变形.检查方法目测、卡尺比对12、激光字体偏移缺陷定义打码字体在标贴框内偏移.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激光标贴字体与封样件一致.接收标准打标字体与封样件核对,偏移≤0.2MM,不断字不搭边. 拒收标准打码字体偏移搭边,打码断字.字体无法识别.检查方法目测、菲林尺、卡尺13、色差缺陷定义注塑温度产生的光面色泽差异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胶壳互配无色差接收标准底面壳互配颜色一致,采用D65光源,容差值≤1.0拒收标准超出容差值标准的不给予接收检查方法目测、色差仪14、气纹/顶白缺陷定义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造成缺陷等级严重理想状态无气纹及顶白接收标准光源300-350mm距离平面角度看S≤3.0mm,不可有明显发白或是发蓝等不良拒收标准超出封样及限度标准不可接收检查方法目测、菲林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