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舞蹈史 第三章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https://img.taocdn.com/s3/m/44d2af4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e.png)
外国舞蹈史绪论第一节舞蹈概说一. 舞蹈的定义1. “人体动作的艺术”2. 抒情性特征3. 概括性特征二. 舞蹈的构成1.舞蹈的三大要素---时间、空间、力度现代舞首先完整地提出,将以往“定性的” “描述性语言” 提升到了随后的“定量的”“标准性”语言。
2. 舞者的三种调性---低调、中调、高调低调舞者---现代舞;中调舞者---民间舞;高调舞者---芭蕾舞3. 舞蹈的三种调性---低、中、高现代舞力---向下;民间舞---水平移动;芭蕾舞---向上4.舞台的三种平面---门、桌、轮5.舞台的三层空间---低空、中空、高空三.舞蹈的特征1、舞蹈是肉体的---最原始、最天然、最基本,也是最健康的刺激。
2、舞蹈是精神的---最物质、最形象、最鲜活,也是最空灵的属性。
在远古,舞蹈是与神对话的唯一途径;是宗教仪式上必须内容;被用作驱鬼除邪的有力手段;被用作净化心灵的有效方式。
3、舞蹈的最高境界---肉体与精神的完美合一。
四.舞蹈的功能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
因为舞蹈从人类诞生时的第一个动作---呼吸、第一个表情---啼哭起,就开始与之相伴;因为舞蹈是在人类传情达意时无师自通,最基本、最简单的手段。
1、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而动作是生命的第一信号。
2、舞蹈是一切语言之母:最早的语言是非文字的动作语言五.舞蹈的起源1、模仿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游戏说(19世纪德国学者毕歇尔)3、劳动说(19th德心理学家,威廉.冯特,19th末20th初俄理论家政治家,普列汉诺夫)4、图腾说(20th 美籍德国艺术史学家,萨克斯)5、巫术说、宗教说(19th英民族学家泰勒+格兰德,美人种学家摩尔根6、性爱说(19th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及大量西方学者考察的结论)7、合一说:内外合一并动的结果。
六.舞蹈的分类三分法:1.以娱乐为目的1).娱己舞蹈:为自得其乐而跳的舞蹈2).娱神舞蹈:为取悦神灵而跳的舞蹈2..娱人舞蹈:为给他人带来愉悦或教益而跳的舞蹈。
《外国舞蹈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舞蹈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a6cebb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a.png)
外国舞蹈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外国舞蹈发展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介绍外国舞蹈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外国舞蹈的起源、发展与流派,培养学生对外国舞蹈的欣赏能力和批评眼光,以及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课程目标1.了解外国舞蹈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趋势;2.掌握外国舞蹈的代表性作品和流派;3.培养学生对外国舞蹈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4.提升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授课内容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主题进行授课:第一部分:古代舞蹈的发展1.古埃及的舞蹈艺术;2.印度舞蹈的发展和特点;3.古希腊时期的舞蹈形态;4.中世纪欧洲的宫廷舞蹈。
第二部分:现代舞的起源和发展1.传统舞蹈与现代舞的区别和联系;2.美国现代舞的发展与创始人;3.欧洲现代舞的流派和代表作品;4.亚洲现代舞的发展和特色。
第三部分:芭蕾舞的演变与流派1.古典芭蕾舞的起源和发展;2.俄罗斯芭蕾舞的兴盛;3.法国芭蕾舞的流派和特点;4.现代芭蕾舞的变革和突破。
第四部分:当代舞蹈的多样性与创新1.非洲舞蹈的多样性和传统特色;2.拉丁舞的风靡与变革;3.当代舞蹈的新兴流派和概念;4.跨界融合的舞蹈创作。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理论讲授:介绍外国舞蹈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2.视听欣赏:观看外国舞蹈的经典演出录像,学习欣赏舞蹈的细节和技巧;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舞蹈形式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4.实践训练: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艺术表达和舞蹈技巧的训练。
评估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参与度、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成果等;2.期中考试:笔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外国舞蹈发展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期末作品: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并呈现一份舞蹈作品,考核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舞蹈表演水平。
参考资料1.___,《舞蹈史》;2.___,《当代舞蹈的艺术》;3.___,《芭蕾舞的艺术与欣赏》;4.___,《现代舞的艺术与理论》;5.___,《世界民间舞蹈词典》。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https://img.taocdn.com/s3/m/f7527e0dfad6195f312ba6b0.png)
外国舞蹈史1.舞蹈的定义:顾名思义是手舞与足蹈。
东方以手舞为主,力度上偏阴柔,空间上向内搜寻。
西方以足蹈为主,力度上偏重阳刚,空间上向外拓展。
2.同音乐美术比,舞蹈可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
同武术体操比,舞动更趋向与抒情性特征。
同哑剧比,舞蹈更趋向于概括性的特征。
3.舞蹈包含有舞蹈表情、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三个基本要素。
节奏是舞蹈动作的时间因素,构图是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和节奏的变化构成的,含有空间因素;造型性舞蹈表情是通过舞蹈家创造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情绪,亦不只限于面部表情,而主要是通过“力度”、“速度”和“幅度”去体现。
这些对比的形式和舞蹈的节奏,结合着表情构成了舞蹈上动的构图。
通过动的构图,表达了人物形象特定的思想感情,创造出各种美的舞蹈想象空间。
因此,舞蹈这三要素的互相结合,互相作用,形成了舞蹈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
舞蹈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舞蹈形式中却有不同的侧重。
一般自娱性舞蹈多侧重于节奏,而舞台表演的舞蹈则是三者结合起来,密切不可分的。
4.爱尔兰民间舞:麦克尔。
弗拉特利编导并主演的《大河之舞》。
造成踢踏舞律动特色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天主教历来禁止以任何方式表现性爱本能,而只能允许腿脚踢踏出各种节奏。
二是早期的爱尔兰人不愿让英格兰统治者发现自己的快乐,以免自找麻烦。
三是这些舞蹈大多表演于酒吧这样狭小的空间,而为了不碰及客人的酒杯,舞者们的胳膊和躯干便不能随意乱动。
5.《大河之舞》为各国民间舞蹈家提供了极其成功的经验:在动作的编排上,他加快了原有的节奏,提高了舞步的难度,丰富了原有的调度,突出了群舞的气势;在舞美上,他充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声光电器材,使原本凝固而有限的舞台时空,可随时根据需要加以切割,灵活给与重组,极大的提高了作品本身的视听感染力和动觉冲击力,更无限的拓展了观众自身的想象超越力和时空穿透力。
6.国标舞:全称国际标准舞。
分为现代舞五项,又称为摩登舞五项,包括:华尔兹(慢三步),探戈,狐步,快步,快步华尔兹(快三步)。
《外国舞蹈史》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舞蹈史》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7a560e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4.png)
外国舞蹈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国舞蹈史英文名称:History of foreign dance课程编号:x2120481学时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舞蹈表演一、课程简介《外国舞蹈史》是舞蹈表演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舞蹈的定义、特征、功能、起源和分类;外国舞蹈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外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沿革等。
为今后舞蹈表演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通过《外国舞蹈史》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外国舞蹈的艺术特征、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以及各有千秋的创作观念、编舞方法、训练体系、表演特征、审美理想、鉴赏方法等,培养学生具备理论研究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一)绪论1. 教学内容舞蹈概说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外国舞蹈的范畴;(2)理解部分:舞蹈的定义;(3)掌握部分:舞蹈的特征;(4)熟练掌握:舞蹈的分类。
3. 重点和难点(1)重点:为什么说“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2)难点:怎样理解“巫”、“武”、“舞”同源之说。
(二)自娱舞蹈1. 教学内容自娱舞蹈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了解外国舞蹈的起源、发展、历史、文化、艺术风格、训练体系等;(2)理解部分:原始舞;(3)掌握部分:民间舞;(4)熟练掌握:交谊舞。
3. 重点和难点(1)重点:艺术特征;(2)难点:舞蹈个案。
(三)表演舞蹈1. 教学内容表演舞蹈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了解外国舞蹈的起源与发展;(2)理解部分:国标舞;(3)掌握部分:民间舞;(4)熟练掌握:古典舞。
3. 重点和难点(1)重点:逻辑定义;(2)难点:舞蹈个案。
(四)芭蕾1. 教学内容芭蕾2. 基本要求(1)了解部分:了解外国舞蹈历史与文化等;(2)理解部分:早期芭蕾;(3)掌握部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4)熟练掌握:各时期的芭蕾舞。
《中外舞蹈史》复习
![《中外舞蹈史》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516d096964bcf84b9d57bec.png)
中外舞蹈史复习提纲第一章原始舞蹈1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饰陶盆把中国舞蹈历史的发展追溯到了5300多年前。
2崖画上的舞蹈包含有:图腾崇拜、祭祀礼仪、生殖崇拜、狩猎征战四方面的内容。
3传说中的舞蹈有《扶犁》:反映神农氏发明农具,教人耕作的乐舞。
《扶来》:反映伏羲氏发明结网,教人捕鱼的乐舞。
《大韶》:歌颂先帝舜的乐舞。
孔子盛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
”《刑天舞干戚》:在炎、黄二帝之间的争战中,炎帝的臣刑天在被砍去头颅的情形下,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手执干戚而挥舞。
干是盾,戚是长把斧。
“干戚舞”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舞蹈形式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
4原始舞蹈的特征:强烈的功利目的、高度的生命情调、热烈的全民性、完全的娱神性。
5探索原始舞蹈的途径有:1)通过记载原始舞蹈传说的古文献;2)通过原始舞蹈的文物、岩画等;3)考察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第二章夏商奴隶制时代1女乐的出现、发展和壮大及历史作用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状况。
私有制产生,阶级开始分化。
伴随整个社会发展而来的舞蹈,步入了随着个人权力日益增长而来的声色追求的娱乐范围——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的发展。
在这种趋势中,从事表演艺术的乐工人员,即女乐队伍开始发展并庞大起来。
史籍记载,夏桀宫中女乐三万人之多,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乐舞场面。
这些女乐经过一定训练,具有一般人不能掌握的技术,她们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音乐舞蹈家。
尽管在她们的创作和表演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在声色娱乐上的奢侈追求,但她们创造的精美乐舞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
她们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2甲骨文中出现的乐舞人员“万”或“万人”的记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舞蹈的文字记载。
3奴隶制时代,被形容为:那柔软的身肢,旋绕折缩,似可“入怀袖也”的舞蹈是《旋怀》。
第三章两周时期的舞蹈1、雅乐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功能是什么?西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其统治,极力加强等级观念,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集中、整理、增删了前代各氏族具有代表性的乐舞,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朝贺等大典。
中外舞蹈史复习提纲
![中外舞蹈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af5008b8bd63186bcebbc7b.png)
1女乐的出现、发展和壮大及历史作用
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状况。私有制产生,阶级开始分化。伴随整个社会发展而来的舞蹈,步入了随着个人权力日益增长而来的声色追求的娱乐范围——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中,从事表演艺术的乐工人员,即女乐队伍开始发展并庞大起来。史籍记载,夏桀宫中女乐三万人之多,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乐舞场面。
6《霓裳羽衣》:
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相传乐曲是唐玄宗部分的吸收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舞蹈主要表现仙女美姿,舞者“不着人间俗衣裳”,上穿孔雀翠衣,下穿淡彩色或月白色的裙子,肩披霞帔,头戴“步摇冠”,身上配着许多珠翠饰品,华丽典雅。舞姿优美、轻盈、飘逸、柔曼、引人入胜。其表演形式除独舞外,还有双人舞、集体舞的表演形式。这个舞蹈的首演者和最擅长者为杨贵妃。
从舞蹈的政治作用看,周代充分利用了乐舞的特殊功能,有效地为其统治服务。在此后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它一直被视为“正声”,各朝各代均不断增修变化,以适应自身的政治需要,雅乐体系一直延续到清代终止才告结束。
2《xx》:
是《六舞》中史料遗存最多的乐舞。孔子称其:
尽美未尽善。是一个有诗、有乐、有舞、有特定主题的大型男子群舞,执干戚而舞,与《大濩》一起归入武舞。
《南诏奉圣乐》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其原因:
一方面,它是在民族团结友好的气氛中产生的;另一方面,在艺术创造上,它是以南诏乐舞为本,广泛吸收汉族、龟兹等西域乐舞成分编制而成的大型组舞,主题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及欣赏价值。
唐代舞蹈的辉煌成就:
唐代舞蹈在内容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宫廷燕乐:
《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小型表演性舞蹈分为“健舞”“软舞”两大类。也是教坊乐舞的两大类。由器乐演奏、歌唱、舞蹈组合成的多段体乐舞套曲——“大曲”。歌、舞、戏三者相结合,能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的歌舞戏。其中著名的有《踏谣娘》《大面》等。其它未归入舞类的主要舞蹈:
中外舞蹈史 教学大纲
![中外舞蹈史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55ca530a58da0116d174958.png)
中外舞蹈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903X10课程名称:中外舞蹈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ien Danc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学时/学分:32/2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舞蹈表演教材、教学参考书:《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欧建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隆荫培,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中外舞蹈史是舞蹈专业学习的基础必修课程,作为一名舞蹈专业学生,旨在了解舞蹈的本质所在,应充分把握古今中外的舞蹈发展和进程,认识中西方舞蹈的发展历程,并能够横向、纵向比较中西方舞蹈的流派与风格,对中西方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进行分析与描述,在引导学生分析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为个人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今后舞蹈评论打下基础。
该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设置为基础必修课,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将对舞蹈表演专业核心课产生重大辅助作用。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和要求:1、知识要求: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了解舞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外国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艺术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舞蹈艺术风格特点。
2、能力要求:要求达到以下能力:较强的分析、比较与总结概括能力;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能力;分析、采取正确态度的应对能力。
3、素质要求:要求获得和深化以下素质:对舞蹈文化、舞蹈遗产的传承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厚重的人文关怀和良好的美学品味;保持民族民间舞蹈民族自觉性,主动维护舞蹈实践健康成长和发展。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课时为32,期间安排四个课内实践环节,共8个课时。
第一个实践环节为:对各舞蹈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精神、气质、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认识,2个课时;第二个实践环节为:观摩大量的舞蹈视频录像,定期观摩大型舞蹈比赛、汇演,2个课时;第三个实践环节为:了解舞蹈创作动态,展开讨论、评价,2个课时;第四个实践环节为: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文艺演出、比赛,积累对舞蹈的感性体验等,2个课时。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
![中外舞蹈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63e51002b160b4e767fcfaa.png)
中外舞蹈史复习提纲第一章原始舞蹈1 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饰陶盆把中国舞蹈历史的发展追溯到了5300多年前。
2 崖画上的舞蹈包含有:图腾崇拜、祭祀礼仪、生殖崇拜、狩猎征战四方面的内容。
3 传说中的舞蹈有《扶犁》:反映神农氏发明农具,教人耕作的乐舞。
《扶来》:反映伏羲氏发明结网,教人捕鱼的乐舞。
《大韶》:歌颂先帝舜的乐舞。
孔子盛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
”《刑天舞干戚》:在炎、黄二帝之间的争战中,炎帝的臣刑天在被砍去头颅的情形下,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手执干戚而挥舞。
干是盾,戚是长把斧。
“干戚舞”是古代武舞的一种重要形式,其舞蹈形式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
4 原始舞蹈的特征:强烈的功利目的、高度的生命情调、热烈的全民性、完全的娱神性。
5 探索原始舞蹈的途径有:1)通过记载原始舞蹈传说的古文献;2)通过原始舞蹈的文物、岩画等;3)考察流传至今的原始舞蹈的“活化石”。
第二章夏商奴隶制时代1 女乐的出现、发展和壮大及历史作用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状况。
私有制产生,阶级开始分化。
伴随整个社会发展而来的舞蹈,步入了随着个人权力日益增长而来的声色追求的娱乐范围——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的发展。
在这种趋势中,从事表演艺术的乐工人员,即女乐队伍开始发展并庞大起来。
史籍记载,夏桀宫中女乐三万人之多,追求“以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乐舞场面。
这些女乐经过一定训练,具有一般人不能掌握的技术,她们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音乐舞蹈家。
尽管在她们的创作和表演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在声色娱乐上的奢侈追求,但她们创造的精美乐舞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
她们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2 甲骨文中出现的乐舞人员“万”或“万人”的记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舞蹈的文字记载。
3 奴隶制时代,被形容为:那柔软的身肢,旋绕折缩,似可“入怀袖也”的舞蹈是《旋怀》。
第三章两周时期的舞蹈1、雅乐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功能是什么西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其统治,极力加强等级观念,在周公旦的主持下,制礼作乐,集中、整理、增删了前代各氏族具有代表性的乐舞,用于祭祀天地祖先,朝贺等大典。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https://img.taocdn.com/s3/m/312573cb89eb172ded63b719.png)
太阳神:创造之神,太阳给人们带来物产丰收,“太阳神” 保护古埃及民族永存不灭,统治宇宙万物。 赖神:人世间的“太阳神”——古埃及国王法老。统治整个 国家,公道,诚实、威严、神圣,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 俄赛里斯神:对自然的崇拜,代表植物生长、人类繁衍,主 宰人类生死大权。反映古埃及人坚信人能死而复生,长存 不灭。
古希腊的文化保存于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 赛》中 ,荷马史诗就是一部希腊史。
古希腊神话
神话
神的故事
英雄传说
赫西俄德神谱 奥林普斯神谱
大力神赫拉克洛斯 伊阿宋与金羊毛 西绪福斯故事
奥林普斯神系 1、众神之父——宙斯 雷电神 最高天神,所有神祇的领袖 全知全能,永生不朽 威严好色
古希腊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12 世纪——公元前5世纪)。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 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 多小岛。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 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 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 的精神源泉。
第二节 古埃及舞蹈形态
万种风情魅惑的肚皮舞 古埃及舞蹈具有浓厚东方色彩,舞蹈特征集中在身体中 段。“扭腰出胯”的“肚皮舞”最早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 与人类农业生产、人口生产密切相关,叙述有关大自然和人 类繁衍的循环不息,庆祝妇女多产以及颂扬生命的神秘。并 且要求光着脚,这是为了保 持和土地的联系。这种舞蹈形式逐渐 发展为一种民间艺术,并最终成为广 泛流行于中东地区各国的一种独特的 娱乐和表演形式。 舞蹈表现形态为,随着变化万千的 快速节奏,使劲摆动腹部、腰部动作。
外国舞蹈史第二三章
![外国舞蹈史第二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8b6f6e2b453610661ed9f456.png)
第二节 娱人 民间舞蹈
一、来龙去脉: 早期民间舞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后来发展为表演性舞蹈,成为剧场舞蹈最早 的素材和舞种。 二、艺术特征与定义: 定义:取悦于神与人的民间舞,在保持自娱性民间舞自得其乐的特征之同时,更强调
娱神和娱人的目的性,动作的强度和技术较有难度,以适应寺庙、广场和剧场等新型 表演场地的需要。 特征:分为自娱性民间舞、剧场民间舞:以自娱性民间舞的38种艺术特征为基础, 以自娱性民间舞的38种艺术特征为基础, 更加强调了表演性和剧场性舞蹈的舞台特征,如职业化、精美化、规范化、程式化、 夸张化、提炼化、艺术化、高难化等等,以体现舞蹈表演艺术的职业特征和审美高度。 剧场民间舞以舞台表演为目的,故须尊重剧场和舞台表演的规律,在审美上高于“原 生态”中以自娱为目的的广场民间舞,并在尽可能保持其“原生态”的审美意趣之同 时,注重创作上的突破与技巧上的提高,以确保表演张力能扩张到剧场内的每位观众, 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第三节 国标舞
一、来龙去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和平再次成为各国人民生
活的主旋律、,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学会的舞蹈家,对繁杂的交谊舞进行了加 工提炼,从中制定出舞风严谨,舞步规范,因而能够通行于世界的“国际标 准舞”,简称国标舞。这种舞蹈在原有的交谊舞基础上增加了表演性和竞技 性,因而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1996年被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 性,因而具有更多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1996年被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 承认为“体育舞蹈”。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https://img.taocdn.com/s3/m/fea39f3fb90d6c85ec3ac6c4.png)
绪论第一节舞蹈概说一. 舞蹈的定义1. “人体动作的艺术”2. 抒情性特征3. 概括性特征二. 舞蹈的构成1.舞蹈的三大要素---时间、空间、力度现代舞首先完整地提出,将以往“定性的” “描述性语言” 提升到了随后的“定量的”“标准性”语言。
2. 舞者的三种调性---低调、中调、高调低调舞者---现代舞;中调舞者---民间舞;高调舞者---芭蕾舞3. 舞蹈的三种调性---低、中、高现代舞力---向下;民间舞---水平移动;芭蕾舞---向上4.舞台的三种平面---门、桌、轮5.舞台的三层空间---低空、中空、高空三.舞蹈的特征1、舞蹈是肉体的---最原始、最天然、最基本,也是最健康的刺激。
2、舞蹈是精神的---最物质、最形象、最鲜活,也是最空灵的属性。
在远古,舞蹈是与神对话的唯一途径;是宗教仪式上必须内容;被用作驱鬼除邪的有力手段;被用作净化心灵的有效方式。
3、舞蹈的最高境界---肉体与精神的完美合一。
四.舞蹈的功能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
因为舞蹈从人类诞生时的第一个动作---呼吸、第一个表情---啼哭起,就开始与之相伴;因为舞蹈是在人类传情达意时无师自通,最基本、最简单的手段。
1、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而动作是生命的第一信号。
2、舞蹈是一切语言之母:最早的语言是非文字的动作语言五.舞蹈的起源1、模仿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游戏说(19世纪德国学者毕歇尔)3、劳动说(19th德心理学家,威廉.冯特,19th末20th初俄理论家政治家,普列汉诺夫)4、图腾说(20th 美籍德国艺术史学家,萨克斯)5、巫术说、宗教说(19th英民族学家泰勒+格兰德,美人种学家摩尔根6、性爱说(19th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及大量西方学者考察的结论)7、合一说:内外合一并动的结果。
六.舞蹈的分类三分法:1.以娱乐为目的1).娱己舞蹈:为自得其乐而跳的舞蹈2).娱神舞蹈:为取悦神灵而跳的舞蹈2..娱人舞蹈:为给他人带来愉悦或教益而跳的舞蹈。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舞蹈史纲重点资料第三节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舞蹈史纲重点资料第三节](https://img.taocdn.com/s3/m/1ce096d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9.png)
西方芭蕾第三节名词解释古典芭蕾芭蕾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以俄罗斯学派的崛起为背景。
兴起于19世纪后期,在彼季帕的主持下达到鼎盛。
“古典芭蕾”指在“芭蕾舞蹈”之后“现代舞蹈”之前的那种特定风格,史学家将这个时期的芭蕾称为“俄罗斯帝国芭蕾”和“后浪漫芭蕾”。
古典芭蕾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芭蕾舞剧作品,其中以彼季帕和柴可夫斯基密切合作共同创作的《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古典芭蕾形成了“双人舞”和“性格舞”两大模式,以及“舞剧乃舞蹈的最高形式”等主导思想。
俄罗斯古典芭蕾及集意大利和法国这两大流派之大成,同时具有俄罗斯民族文化固有的气势恢宏、动作凝重、精力过人、酷爱戏剧等特点,这些特点一直持续至今。
彼季帕——俄罗斯芭蕾奠基人(1819-1919)法国芭蕾演员、编导,被称为俄国“古典芭蕾之父”,是所有人来俄工作的外国人中对俄国芭蕾贡献最大的一位。
1918生于马赛,自幼从父学舞,曾仔细的学习过西班牙民间舞蹈。
曾任马林斯基剧院首席舞者,后接替佩罗成为芭蕾大师。
1869-1903年间,彼季帕任马林斯基剧院总编导长达34年之久,作为俄罗斯芭蕾大师载入史册。
彼季帕的突出贡献在:奠定了俄罗斯芭蕾的地位,使圣彼得堡成为世界芭蕾的中心;发展并完善了“双人舞ABA”的模式和“性格舞”的场面;确立了大型舞剧的演出形式,戏剧结构完整,把“梦幻剧”作为手段抒发情感,塑造人物形象;舞蹈编排上善于运用舞队和图形变化;与作曲家通力合作,在交响化的音乐上创造交响化的编舞。
代表作品有:《睡美人》《天鹅湖》《雷梦达》《法老之女》等等。
伊凡诺夫(1834-1901)俄罗斯舞蹈编导,俄罗斯芭蕾的代表人物。
毕业于马林斯基剧院舞蹈学校,并担任该剧院舞团的演员,其风格浓郁的性格舞表演得到布农维尔的高度赞扬。
曾先后做过佩罗和彼季帕的助理编导。
伊凡诺夫善于跟随音乐的启发在舞蹈编排中体现交响原则,它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形象主义,不将古典的舞蹈形式当做唯一的利用源泉。
《外国舞蹈演艺史》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舞蹈演艺史》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52649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7.png)
《外国舞蹈演艺史》课程教学大纲外国舞蹈演艺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关于外国舞蹈演艺史的介绍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舞蹈文化,并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和分析舞蹈作品,学生将能够培养对外国舞蹈的鉴赏能力,并掌握一定的舞蹈演艺史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舞蹈的发展历史和重要阶段;2.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舞蹈文化特色;3. 掌握分析舞蹈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培养舞蹈鉴赏的能力和审美素养;5. 培养学生对舞蹈演艺史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单元:古代舞蹈的兴起与演变(2周)1. 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2.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舞蹈文化;3. 中世纪欧洲舞蹈的特点和形式。
第二单元:文艺复兴时期的舞蹈与音乐(3周)1. 文艺复兴时期的舞蹈风格和舞剧发展;2. 意大利舞蹈与芭蕾舞的起源;3.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与舞蹈作品分析。
第三单元:19世纪的舞蹈革新与进步(4周)1. 法国古典芭蕾舞的兴起与发展;2. 现代舞蹈的出现及其影响;3. 美国舞蹈的发展及其对世界舞蹈的影响。
第四单元:20世纪的舞蹈演艺发展与多元化(4周)1. 现代舞的演进和多元化表现形式;2. 街舞、爵士舞和民族舞的兴起;3. 影视舞蹈和流行舞蹈的发展趋势。
第五单元:当代世界舞蹈文化与传承(3周)1. 当代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舞蹈文化;2. 舞蹈传承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3. 跨文化交流对舞蹈演艺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介绍舞蹈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2. 视听研究:通过观看舞蹈作品视频,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舞蹈实践,感受不同舞蹈形式的魅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作业和课堂参与:包括课堂讨论和小组演讲等。
2. 考试:考察学生对舞蹈演艺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撰写一篇关于舞蹈演艺史的论文。
外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外国舞蹈史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45741d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6.png)
外国舞蹈史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外国舞蹈史》是舞蹈教育与舞蹈表演方向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为一学期,72学时,总学分为4分。
属于考试课程。
(二)教学目的通过外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明晰芭蕾与现代舞蹈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脉络,掌握每一时期芭蕾与现代舞的发展状况、了解当今国际芭蕾舞及现代舞得主要学派的艺术特色。
并通过观看每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了解世界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对于芭蕾与现代舞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主要讲述芭蕾与现代舞从其产生到现代的发展状况,每一个时期芭蕾与现代舞的特点、主要代表作品、学派、人物。
(四)教学时数72学时(五)教学方式1、口头讲述、投影图片、VCD等影视资料演示。
2、启发、提问、讨论、交流等。
3、课后思考题的布置以及审批。
二、本文理论部分(一)第一章绪论教学要点:1、关于几种芭蕾概念的认识2、芭蕾舞的历史时期的划分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芭蕾释义二、关于芭蕾史分期考核要求:1、对芭蕾概念的认识2、芭蕾舞史通常的划分阶段第二章芭蕾的起源与早期芭蕾教学要点:1、法国宫廷的三位奠基人2、早期芭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文艺复兴与芭蕾的形成第二节早期芭蕾第三节舞剧《关不住的女儿》考核要求:1、法国宫廷的三位奠基人的重要贡献2、乔治.诺维尔的杰出贡献第三章浪漫主义芭蕾教学要点:1、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2、布农维尔与丹麦芭蕾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关于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第二节芭蕾的黄金时代第三节布农维尔与丹麦芭蕾第四节舞剧《仙女》《吉赛尔》《葛蓓丽娅》四人舞考核要求:1、浪漫主义芭蕾的三部代表作品的认识2、《仙女》的历史意义第四章以俄罗斯芭蕾为代表的古典芭蕾教学要点:1、古典芭蕾释义2、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发展3、19世纪形成的4个主要的芭蕾学派教学时数:9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古典芭蕾释义第二节俄罗斯芭蕾学派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发展状况第三节19世纪形成的4个主要的芭蕾学派第四节舞剧〈神驼马〉〈堂.吉坷德〉〈舞姬〉《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雷梦达》考核要求:1、古典芭蕾三大舞剧的作品分析2、俄罗斯芭蕾学派的形成,特色、代表人物(编导、教师和演员)第五章现代芭蕾教学要点:1、谢尔盖.吉列夫2、福金和他的芭蕾革新3、交响芭蕾的诞生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天才的组织家——谢尔盖.吉列夫第二节福金和他的芭蕾革新第三节不死的天鹅——安娜.巴甫洛娃第四节交响芭蕾的诞生第五节舞剧〈仙女们〉〈仲夏夜之梦〉〈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考核要求:1、福金的芭蕾革新2、谢尔盖.吉列夫对于世界芭蕾发展进程的作用第六章前苏联现实主义芭蕾教学要点:1、舞剧〈泪泉〉2、珈丽娜.乌兰诺娃——诗的化身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探索阶段戏剧芭蕾阶段舞剧《泪泉》赏析第三节珈丽娜.乌兰诺娃——诗的化身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赏析第四节交响芭蕾阶段赏析舞剧《宝石花》考核要求:1、前苏联芭蕾给予我们的历史经验第七章当代芭蕾教学要点: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芭蕾发展状况教学内容:第一节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芭蕾发展状况第二节其他欧洲国家芭蕾的发展状况第三节舞剧〈曼侬〉〈梅雅林〉〈巴兰钦舞蹈作品〉第四节巴兰钦作品赏析《四种气质》第五节 20世纪芭蕾的全球发展第六节舞剧《奥涅金》《罗米欧与朱丽叶》《灰姑娘》赏析教学时数:8学时考核要求:1、英国、美国、法国、丹麦芭蕾发展状况2、现代主义对芭蕾的影响3、20世纪芭蕾的发展状况理论部分(二)第一章西方现代舞的概定及其发展脉络教学要点:西方现代舞的概定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现代舞的概定第二节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脉络考核要求:1、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脉络第二章西方现代舞蹈发生发展的背景教学要点: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第二节欧洲音乐舞蹈教育新思维的影响第三节现代人体动作科学探究奠定的基础考核要求:1、西方现代舞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第三章西方现代舞蹈的先驱教学要点:1、邓肯的舞蹈理想2、露丝.圣.丹尼斯与东方舞蹈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洛伊·富勒与整体舞蹈第二节伊莎多拉·邓肯与自由舞蹈第三节露丝·圣·丹尼斯与东方舞蹈第四节泰勒·肖恩与美国舞蹈考核要求:1、伊莎多拉·邓肯舞蹈的时代意义第四章西方现代舞蹈的奠基人教学要点:1、玛丽.魏格曼的表现主义2、玛莎.格莱姆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玛丽·魏格曼与表现主义舞蹈第二节库特·尤斯和汉娅·霍尔姆的舞蹈第三节玛莎·格雷姆与心理舞蹈第四节多丽丝·韩芙莉与现实主义舞蹈第五节查尔斯·韦德曼与动作哑剧第六节塔米丽丝和新舞蹈团的舞蹈第七节年轻一代舞蹈家的发展考核要求:1、掌握上述各流派人物的舞蹈思想和舞蹈特征2、各流派舞蹈产生的历史成因第五章美国现代舞蹈的新先锋派教学要点:1、新先锋派与后后现代舞的概念2、默斯.坎宁汉与机遇舞蹈3、保罗.泰勒与多面向的舞蹈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新先锋派与后现代舞的概念第二节默斯·坎宁汉的舞蹈思想第三节艾尔文·尼可莱与视觉舞蹈第四节保罗·泰勒与多面向的舞蹈第五节贾德逊集团与民主的身体第六节美国现代舞的新生代考核要求:1、掌握上述各流派人物的舞蹈思想和舞蹈特征2、新先锋派与后后现代舞的概念第六章欧洲现代舞蹈剧场教学要点:德国现代舞蹈的当代表现教学内容:第一节皮娜·包希与舞蹈剧场第二节德国现代舞的当代表现第三节英国现代舞的当代崛起第四节法国现代舞的多方探索第五节比利时身体宣言剧场教学时数:4学时考核要求:1、德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各国现代舞蹈的发展情况第七章西方现代舞蹈与现代芭蕾舞教学要点:20世纪西方现代舞思潮对于芭蕾舞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米契尔·福金与革新芭蕾第二节瓦斯拉夫·尼仁斯基与现代芭蕾第三节乔治·巴兰钦与音乐芭蕾第四节莫里斯·贝雅与世纪芭蕾教学时数:2学时考核要求:1、上述人物对西方现代芭蕾的贡献及其舞蹈思想第八章西方现代舞蹈与中国现代舞蹈教学要点: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现代舞的肇始第二节中国现代舞发展的历史抉择第三节中国现代舞蹈的本土定位教学时数:2学时考核要求:中国现代舞蹈的发展状况三、参考书目1 、欧建平等著,《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史课后思考题重点大纲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史课后思考题重点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07dcd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9.png)
舞蹈考研西方芭蕾史课后思考题重点大纲第一章西方芭蕾的起源与发展1.1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舞蹈- 古希腊舞蹈的特点与意义- 古罗马时期的舞蹈形式1.2 文艺复兴时期的芭蕾舞- 文艺复兴对芭蕾舞的影响- 有影响的芭蕾舞家与作品1.3 法国古典芭蕾的兴起- 17世纪法国芭蕾的特点- 动作技巧与编排风格的演变第二章 18世纪至19世纪的芭蕾舞革命2.1 女性舞者的崛起- 18世纪女性舞者对芭蕾舞发展的贡献- 马丽-塔尔蒙等芭蕾女神的影响力2.2 浪漫主义时期的芭蕾舞- 浪漫主义时期芭蕾舞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根据题材、音乐与舞台表演的创新2.3 俄国芭蕾的兴起与发展- 俄国芭蕾的特色与先驱者- 米哈伊尔·法尔金等伟大芭蕾舞团的产生第三章 20世纪的芭蕾舞革新3.1 现代芭蕾的崛起- 现代芭蕾的起源和主要特点- 以玛莎·格雷厄姆为代表的现代舞运动3.2 戈斯拉夫·纳金斯基与现代芭蕾的变革- 戈斯拉夫·纳金斯基在芭蕾舞发展中的贡献 - 纳金斯基芭蕾的表现手法与意义3.3 现代与当代芭蕾的多元发展- 现代芭蕾的分支与演变- 当代芭蕾作品的特色与艺术表达第四章西方芭蕾的当代形态与未来发展4.1 当代芭蕾的形式与风格- 当代芭蕾的新特点与创新- 舞者与编舞家对当代芭蕾的贡献4.2 西方芭蕾艺术走向世界- 西方芭蕾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发展与影响- 跨界合作与文化融合的新趋势4.3 西方芭蕾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与舞蹈艺术的结合- 探索多样化的舞蹈形式与表达方式结语:西方芭蕾史的学习对于舞蹈考研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了解,更是对于艺术形态、创新精神与文化交流的思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西方芭蕾的起源与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所热爱的舞蹈形式,并在未来的发展中融合创新,为舞蹈艺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https://img.taocdn.com/s3/m/3ef55a240722192e4536f6e3.png)
玛莎· 格雷姆
超长的生理年龄和艺 术生命 (1894-1991, 81) “一个丑女人做丑事” 浓厚的原始意味与性 本能,内省倾向与戏 剧性 收缩——伸展训练体 系
德国的成就
鲁道夫· 拉班 冯· 玛丽· 魏格曼 库特· 尤斯
拉班的人体科学
现代舞理论之父 与爱因斯坦齐名 人体动律学和拉班舞 谱 Laban Movement Anaysis Labanotation
“现代舞是一种打倒偶像崇拜的艺术”
“现代舞是一种观点,它是一场运动” “反叛传统” “陌生化”
现代舞发展史
现代舞时期 先驱代 奠基代 后现代舞时期 新先锋派 先锋派后代
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 邓肯
“芭蕾一点都不美” 美即自然 精神领袖 提升了舞蹈的意义
丹尼斯和肖恩的宗教舞蹈
黄金时代
法国浪漫主义芭蕾 俄罗斯的古典芭蕾
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启蒙运动 ——浪 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文艺复兴(起源)——早期芭蕾(诺维尔及其 弟子为代表)——浪漫主义芭蕾(法国芭蕾所代 表)——19世纪俄罗斯芭蕾(即“古典芭蕾”)— —现代芭蕾(含20世纪以来的“芭蕾革新”、 西方现代主义芭蕾)。
雏形
法国《皇后喜剧芭蕾》,1581
第一部真正的芭蕾 综合表演
初步形成与发展
路易十四与“宫廷芭 蕾” 皇家舞蹈院与皇家音 乐院 1661、13、1
情节芭蕾
让· 诺威尔(Jean George Noverre)与情节 芭蕾
启蒙运动(18世纪)“自由、平等、博爱” 《舞蹈与舞剧书信集》(戏剧情节、模仿自然、 重情轻技、演员的全面发展) 让· 多贝瓦尔《关不住的女儿》
外国舞蹈史-第三章
![外国舞蹈史-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8f88ccfea8114431b80dd86c.png)
2021/5/21
19
产生时间及代表人物:
• 20C以来,随着芭蕾进入“现代”和“当代”新 时期,芭蕾编导家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断 得到增强,“芭蕾歌剧”这种形式日益增多。
• 代表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等。 • 20C,芭蕾进入成熟期。
2021/5/2师,乔治•巴兰钦 • (英)英国芭蕾创始人,妮奈特•德•瓦卢娃 • (德)德国现代舞创始人,玛丽•魏格曼 • (德)德国舞蹈剧场创始人,皮娜•鲍希等, • 都曾经进行过“芭蕾歌剧”的创作和演出。
• “轻”字当先。主角大多为女性仙女、孤魂、野鬼、精灵 等。“高”与“轻”互为因果。
• 快:舞者的动作频率要快。速度越快、难度越大。 • 稳:结尾、收场要稳。
2021/5/21
26
第二节 芭蕾欣赏
• 一、观舞思路 • 观舞方法必须同对象统一 • 古典芭蕾:西装革履,提前入场, • 了解作品背景与表现内容,感受贵族气息; • 现代芭蕾:着装得体,按时就坐, • 各自感受,利用想象。 • “芭蕾跳条件,现代舞跳观念”
3
五大芭蕾舞时期
• 500年的芭蕾史可分为五大时期
• 早期芭蕾(约1500-1832)
• 浪漫芭蕾(1832-1876)
• 古典芭蕾(1877-1898)
•
早期
• 现代芭蕾(1909-1977)
中期
•
晚期
• 当代芭蕾(1977-2007)
中外舞蹈史
![中外舞蹈史](https://img.taocdn.com/s3/m/89d2aace102de2bd9705880f.png)
673-中外舞蹈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外舞蹈史》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
二、考试要求1.准确掌握《中外舞蹈史》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2.理解并掌握《中外舞蹈史》中的理论问题。
3.能运用《中外舞蹈史》知识与理论分析相关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舞蹈史1.原始舞蹈的发生2.三代舞蹈的分流3.汉代舞蹈的发展4.魏晋南北朝舞蹈的变革5.隋唐舞蹈的盛景6.宋元舞蹈的规范7.明清舞蹈的转型8.雅乐舞蹈与民间舞蹈的演进9.近古舞论与舞谱第二部分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1.近现代中国舞蹈(1840-1949)1)在社会急剧变革中发展的中国舞蹈2)伴随着革命前进的舞蹈艺术3)黎明前夜的中国舞蹈2.当代中国舞蹈(1949-1996)1)舞蹈历史新纪元的起步(1949-1952)2)舞蹈事业的初步繁荣发展(1953-1957)3)在迂回和曲折中前进(1958-1962)4)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理论和实践(1963-1965)5)建国后第一代舞蹈编导家及杰出的组织工作者6)十年浩劫,畸形流变(1966-1976)7)三载复苏,再展风采(1977-1979)8)走向繁荣发展的新时期(1980-1989)9)多向发展,奔向新世纪(1990-1996)10)新时期舞蹈事业的突出成就3.香港、台湾舞蹈发展概况1)香港舞蹈发展概况2)台湾舞蹈发展概况4.中华舞蹈的传播与中外舞蹈交流1)在海外的华人、华裔舞蹈家2)中国与亚洲一些国家的舞蹈交流3)频繁的中外舞蹈交流活动第三部分西方舞蹈史1.西方芭蕾史纲1)芭蕾的起源2)芭蕾的雏形3)前浪漫主义芭蕾4)浪漫主义芭蕾5)俄罗斯芭蕾6)世纪之交的芭蕾改革(20世纪)7)前苏联芭蕾8)当代欧美芭蕾2.西方现代舞史纲1)20世纪前期的西方现代舞①先驱一代舞蹈家的舞蹈a. 洛伊·富勒的整体舞蹈b. 伊莎多拉·邓肯的自由舞蹈c. 露丝·圣·丹尼斯的宗教舞蹈d. 泰德·肖恩的美国舞蹈②奠基一代舞蹈家的舞蹈a. 玛丽·魏格曼的表现主义舞蹈b. 库特·尤斯和汉娅·霍尔姆的舞蹈c. 玛莎·格雷姆的心理表现舞蹈d. 多丽丝·韩芙莉的人道主义舞蹈e. 查尔斯·韦德曼的哑剧舞蹈f. 海伦·塔米丽丝批判现实的舞蹈2)20世纪后期的西方现代舞①第二代舞蹈家的舞蹈a. 新舞蹈团激进的舞蹈b. 艾瑞克·霍金斯诗性的舞蹈c. 艾尔文·艾利的黑人舞蹈d. 约瑟·林蒙的人本主义舞蹈②新先锋派舞蹈家的舞蹈a. 默斯·坎宁汉的机遇舞蹈b. 艾尔文·尼可莱的视觉舞台c. 保罗·泰勒与推拉·撒普的舞蹈d. 贾德逊剧场的民主舞蹈e. 新生代多元发展的舞蹈③欧洲舞蹈家的舞蹈剧场a. 皮娜·包希的舞蹈剧场b. 德国当代舞蹈剧场c. 法国当代舞蹈剧场d. 英国当代舞蹈剧场e. 比利时当代身体剧场f. 西方现代芭蕾的发展。
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汇总
![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f8248172cc58bd63086bdbb.png)
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汇总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第一章现代舞概述现代舞现代舞是19世纪末在欧美兴起的舞蹈流派。
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动作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舞蹈要反映社会生活。
美国现代舞经历了自由舞、早期、古典、后现代、后后现代五个时期,德国经历了新舞蹈、舞蹈剧场两大时期。
古典现代舞古典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旺盛期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高峰期出现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的20世纪40年代。
主要标志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到这个时期,在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均已形成了体系化的成果,主要表现是以“收缩-放松”为原理的“格莱姆技术体系”和易“倒地-爬起”为动作原理的“韩芙丽-韦德曼技术体系”。
后现代舞后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发展史上的第四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纽约出现的一种现代舞蹈风格。
主要特征是在美学观念、动作技术、创作方法等各方面,与前辈舞蹈家建立起来的整个“古典现代舞”背道而驰。
动作主要来自于日常生活,风格多种多样,作品常常只采用少量动作,一边言简意赅地传达相关信息。
代表人物有默斯?坎宁汉、崔氏?布朗等。
后后现代舞后后现代舞是美国现代舞史上的第五个时期。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其最大的特点是舞者对任何主义的美学概念不再感兴趣,而是对所有前人的艺术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提倡融会贯通的美学思想,因此,在作品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而在现代舞蹈史上可谓是集大成的阶段。
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旗帜性标志不再是以个人风格出现的舞蹈家,更多的是以集体智慧亮相的舞蹈团。
1西方现代舞史纲——名词解释笔记舞蹈剧场舞蹈剧场诞生于德国,是德国表现派现代舞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特征是在技术和美学上,均与欧洲学院派古典舞分道扬镳。
中外舞蹈简史
![中外舞蹈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977dc10416fc700abb68fc4b.png)
舞蹈一些成为流行的民俗舞蹈,一般都具有两个特征:性感与技巧。
踢踏舞分为两个流派:爱尔兰踢踏舞,美国踢踏舞。
流行舞有两大舞系:1 拉丁舞:伦巴恰恰恰桑巴牛仔斗牛2 摩登舞: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舞维也纳华尔兹什么是纪功舞蹈:反应和歌颂统治者功绩的舞蹈。
中国历代统治者在取得王位以后,一般要将自己的功绩或德政以乐舞的形式进行表现和宣传。
所谓“功成作乐”东周的“礼崩乐坏”:1 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西周王权的崩溃,周初精心建立起来的的“礼乐政治”出现危机,致使“礼崩乐坏”的局面逐渐形成,在加之当时清新活泼,充满人间真情的民间乐舞涌入宫廷和贵族之家,严重冲击了雅乐的统治地位,加速了“礼崩乐坏”的进程;2 “礼崩乐坏”的形成,还与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休戚相关,在周初《六大舞》被固定下来后,长期用于宗庙祭祀变成经典的“先王之乐”,势必导致原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活力的丧失,充满生机的“桑间濮上之乐”就会顺应时代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
《六大舞》:黄帝的《云门》尧的《大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汤的《大濩》武的《大武》《六小舞》:《帗舞》《羽舞》《里舞》《旄舞》《干舞》《人舞》武的的《大武》:周武时期的乐舞,是武王克商后命周公而作,颂武王伐纣除其害的德能功绩。
周代雅乐的主要功能:教化与祭祀“百戏”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性演出形式“以舞相属”是汉代一种带游戏性质的礼性舞蹈,其形式为一个人自舞——他人继舞为报——相属另一人,其目的是在相属过程中增进人际关系和人际情感。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从形式上看):1 纵向继承。
对战国楚地民间舞蹈的翘袖折腰之姿,轻盈曼妙之态的继承。
2 横向吸收。
一方面,从同时代的姊妹艺术如杂技,武术,幻术等方面吸收养料;另一方面对各地少数民族的舞蹈兼合并著。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从思想上看):1 神仙幻想,代表作《总会仙唱》,其以歌舞的形式表现了汉代人对神界歌舞的幻想,同时也折射出他们对人生永恒延续的希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人物:
• (美)俄罗斯芭蕾编导大师,乔治•巴兰钦
• (英)英国芭蕾创始人,妮奈特•德•瓦卢娃
• (德)德国现代舞创始人,玛丽•魏格曼
• (德)德国舞蹈剧场创始人,皮娜•鲍希等,
• 都曾经进行过“芭蕾歌剧”的创作和演出。
戏剧芭蕾:
• 特指以舞蹈表现故事或戏剧情节的芭蕾,亦称芭
蕾舞剧。
• 规模:大、中、小型三中规模。
• 大型作品分若干幕和场,一般为整晚长度;
• 中型作品为30分钟左右的独幕芭蕾舞剧;
• 小型作品通常为15分钟左右。 • 结构模式:“三段式”,开始、中间、结尾。
戏剧芭蕾的创作流程:
• 一、编导吸取灵感
• 二、作曲家创作音乐
• 三、编导创作人物形象
• 四、舞美设计 • 五、走台、彩排、公演 • 1581年,《皇后喜剧芭蕾》,第一部首演于巴黎宫廷的戏 剧芭蕾。 • 18C,法,情节芭蕾大师,让-乔治•诺维尔。
• 贵族在举行宴会时,邀请街头艺人前去表演一些
短小精悍的节目作为“甜食”在各道大菜上桌之
间,为来宾助兴。由此产生席间芭蕾。
• 最早的席间芭蕾,1489年,意大利贵族刚卓•奇• 波塔承办。
幕间芭蕾:
• 15C意大利和法国宫廷演出中,幕与幕之间常常
插空表演的舞蹈。 • 作用:为喜剧演员提供充裕的时间去抢装和换场 。 • 代表作:1664《逼婚》;1668《乔治•唐丹》 • 特点:轻松活泼、妙趣横生
• • • • • • • • • 500年的芭蕾史可分为五大时期 早期芭蕾(约1500-1832) 浪漫芭蕾(1832-1876) 古典芭蕾(1877-1898)
现代芭蕾(1909-1977)
当代芭蕾(1977-2007)
早期 中期 晚期 前阶段 后阶段
二、逻辑定义
• 芭蕾,法语Ballet的音译,诞生于意大利和法国宫
产生时间及代表人物:
• 交响芭蕾历史由来已久,但在1930年代有美籍俄国芭蕾编 导大师马辛创造。 • 代表作品《预兆》、《幻想交响曲》、《红与黑》等。
• (美)俄国编导大师,乔治•巴兰钦,200余部作品。
• 代表作品《小夜曲》、《四种气质》、《C调交响曲》等
。
爵士芭蕾:
• 特指根据爵士乐律动,吸收爵士舞的旋转扭动、 古典芭蕾的畅若流水而形成的芭蕾新品种。 • 特征:现代舞的棱角分明、即兴舞的临场发挥、 交谊舞蹈感情交流、艺术体操的灵巧敏锐、东印 度舞的刚柔相济和异国情调,并吸纳了踢踏舞、 摇摆舞、迪斯科、霹雳舞、嬉蹦舞等,达到淋漓 酣畅和雅俗共赏的效果。
代表人物及作品:
• 乔治•巴兰钦
• 彼得•马丁斯,纽约市芭蕾舞团芭蕾大师。 • 代表作品:《爵士》
• 美国当代芭蕾大师,威廉•福赛斯。 • 代表作品:1979《爱之歌》
摇滚芭蕾:
• 特指根据摇滚乐,并借助摇滚舞创作的芭蕾。 • 兴起于1960年代。
• 代表人物及作品: • 法国,莫里斯•贝雅,《生命之舞》,1997。
• 1、歌剧是新兴起,需要芭蕾的肢体艺术添光增色
• 2、掌握在上流社会手中,不得不经历政治和社会动荡;
• 17C大部分时间处于某种记忆落后和知识贫乏的状态。
代表人物及作品
• 代表人物:吕利、安德烈•康普拉、让-菲利普•拉摩 • 早期代表作:《爱情凯旋》、《凡尔赛牧歌》、《和平圣
殿》等
• 第一部完整的歌剧芭蕾《豪迈的欧洲》 • 后期代表作:《众缪斯》、《威尼斯的狂欢节》、《爱神 与战神的爱情》等。
第三章 芭蕾(一)
第一节 芭蕾概说
• 一、来龙去脉
• 芭蕾 • 起源于:15C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 • 成型并兴盛于:16-19C上半叶,法兰西 • 鼎盛于:19C下半叶,俄罗斯和丹麦 • 于20C初从俄罗斯走向全世界
芭蕾六大流派:
• 意大利
• 法兰西
• 俄罗斯
• 丹麦
• 美国
• 英国
五大芭蕾舞时期
动觉的过程需要视觉和听觉的相互配合。
廷的古典学院派剧场舞蹈体系,素有“西方文明 的结晶”和“贵族艺术”的称谓,亦有“严肃艺 术”、“高雅艺术”等雅号,也有“脚尖舞”的 别称,是迄今为止最具国际性的舞蹈品种之一。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演出结构、本体特 征和美学追求不同,先后出现过:
• 马术芭蕾、席间芭蕾 • 幕间芭蕾、喜剧芭蕾 • 歌剧芭蕾、芭蕾歌剧 • 戏剧芭蕾、心理芭蕾 • 交响芭蕾、爵士芭蕾 • 摇滚芭蕾等。
四、审美标准
• 先天“条件”,后天的“能力”与“技术”。
• 古典芭蕾审美标准:三长一小一个高,20公分顶重要,开
、绷、直、立爹妈给,轻、快、高、稳师傅教。
• 三长:长胳膊、长腿、长脖子。
• 一小:小脑袋。 • 一个高:高脚背。 • 脚趾部分:最优:大拇趾、二拇趾、中趾一样长; • 其次:大拇趾、二拇趾一样长。
三、名词解释
• 马术芭蕾: • 15C,佛罗伦萨、托斯卡纳等,宫廷娱乐活动
• 目的:培养骑士风度、炫耀贵族风范、满足人们铺张心理
的最佳手段,客观上为日后艺术芭蕾做好了铺垫。
• 规模:数千人表演,数万人观看。
• 16C和17C初,进入成熟期。
席间芭蕾:
• 15C意大利和法国的宫廷宴席上,在等待各道大 菜时插空表演的舞蹈。
轻、快、高、稳师傅教
• 强调在老师的精心调教下,经过长期、科学和艰苦的训练 之后,在完成各种高难度技术动作时,都需要形成的“后 天能力”。
• “轻”字当先。主角大多为女性仙女、孤魂、野鬼、精灵
等。“高”与“轻”互为因果。
• 快:舞者的动作频率要快。速度越快、难度越大。
• 稳:结尾、收场要稳。
第二节 芭蕾欣赏
心理芭蕾:
• 产生于20C上半叶
• 它通过时间、空间、力度、关系和流畅度的精确调度,而
非传统哑剧手势、复杂的面部表情、繁琐的道具、沉重的
布景,去揭示人物之间微妙的相互关系和心理矛盾。
• 代表人物及作品: • 1936,英,A.图徳,独幕芭蕾舞剧《丁香花园》。 • 1975,捷克,J.基里安,《净化之夜》。
开、绷、直、立爹妈给
• 芭蕾舞者必须具备的先天四大条件。 • 开:踝、膝、胯、胸、肩,必须五位一体地向两侧打开。 • 绷:指舞者每个脚步动作,该绷脚背的时候,都得绷起来
。也是检验舞者脚下干净利落的试金石。
• 直:舞者腿脚在完成充分伸展时,膝盖骨绝对收藏进腿脚 线条。 • 立:指无论坐与站,舞者躯干都必须同地面垂直。
在其中有意的抛弃了常规的故事情节,而用动作去单纯地 表现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 广义:(1)以音乐作品为首要依据和重要灵感,但使用 了少量细节或经过淡化的情节、有标题的交响芭蕾;(2 )根据舞曲编导的芭蕾;(3)根据民歌编导的芭蕾;(4 )根据爵士乐并借助于爵士舞创作的芭蕾;(5)根据摇
滚乐并借助于摇滚舞创作的芭蕾;(6)交响芭蕾舞剧。
喜剧芭蕾:
• 编导们将芭蕾舞剧的各幕或场拆开来,然后分别
插入喜剧的各幕之间演出,产生了芭蕾与喜剧因 相互需要而彼此互补,既增加了戏剧的观赏性, 又强化了芭蕾的戏剧性的崭新表现形式。 • 代表作品:1670,莫里哀和吕利《吝啬鬼》
歌剧芭蕾:
• 17C末至18C上半叶,出现歌剧芭蕾。 • 它融唱歌、舞蹈和豪华的布景为一体,是在“喜剧芭蕾” 基础上质的飞跃。它在题材上逐渐向复杂深沉的悲剧发展 ,舞蹈成分比例大大增加。 • 芭蕾寄生歌剧的原因:
交响芭蕾:
• 特指用现成的交响曲或其它音乐为基础而创作的芭蕾。 • 动作的展开需要严格遵循音乐的旋律、节奏、配器、和声 、对位、结构、逻辑、情调与主题,而群舞的设计则需要
调用不同性别、年龄、体格与数量的舞者,去对应和表现
音乐的不同声部及其音色与结构。
交响芭蕾的分类:
• 狭义:完全没有情节或细节、无标题的交响芭蕾,编导家
芭蕾歌剧:
• 最初仅指那些在早期“歌剧芭蕾”中,舞蹈在比 重上同歌剧并驾齐驱,甚至远远大于歌剧的作品 • 20C以来,随着芭蕾进入“现代”和“当代”新 时期,芭蕾编导家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不断 得到增强,“芭蕾歌剧”这种形式日益增多。
• 代表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金鸡》等。
• 20C,芭蕾进入成熟期。
• 一、观舞思路 • 观舞方法必须同对象统一 • 古典芭蕾:西装革履,提前入场,
• 了解作品背景与表现内容,感受贵族气息;
• 现代芭蕾:着装得体,按时就坐,
• 各自感受,利用想象。
• 在舞者与观众双方,包括: (1)各自身体的运动感觉; (2)双方感觉到沟通与互动过程; (3)肌肉同情与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