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16
6、24小时后局部可行红外线、超声波等理疗; 7、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软膏; 8、避免外渗部位受压;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17
化疗药物外渗局部封闭
方法:环形封闭+冰敷(或结合药物特性热敷) 药物:生理盐水5-10毫升+2%利多卡因100毫克+地塞米松5毫克 结合外渗范围大小选择多个穿刺点,按下图方法边推注药物边退针 进行环形封闭
4)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 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4
药物原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 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 响。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血管收缩药 等,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件
9
液体外渗的分级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10
静脉输液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 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 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 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我国医疗 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 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 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15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流程
1、如果病人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现象,也应 立即停止输液; 2、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余药液; 3、发疱性化疗药外渗,必须给予局部封闭; 4、局部冰敷12--24小时,及时更换,注意观察,防冻伤 (奥沙利铂除外); 5、抬高注射部位肢体48小时,病人注意休息;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幻灯片PPT课件
3
常见的渗漏原因 1.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和浓度过高, 包括药物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药物对细胞代谢功 能的影响。
2.机械因素 主要涉及液体、注量、速度、时间、压 力及静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 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 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 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脉液体针、 血管的选择和针头的固定方法及穿刺技术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
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 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 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 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1
渗出的分级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 皮 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11
药物的外渗的处理原则 一、常规处理 1.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 变。如:肾上腺、氯化钙、氯化钾等外渗治疗。 2.冷敷:主要用于充血性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 伤,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 如:20%甘露醇、4%碳酸氢钠等渗漏早期。
12
3.药物湿敷 临床上常用硫酸镁作为静脉外渗湿敷药 物,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氯 化钾、氯化钠等药物所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 引起的炎性反应。 4.理疗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药物外渗的同时,还可配 合采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及超声波等理疗治疗。
6
2.避免机械损伤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皮下探测 血管的次数,尽可能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 激和损伤,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 脱或刺破血管壁。拔针后要用指腹同时按压皮肤和血 管两个穿刺点3分钟,防止血液渗出血管,造成皮下 淤血。
常见的渗漏原因 1.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和浓度过高, 包括药物酸碱度、浓度、渗透压;药物对细胞代谢功 能的影响。
2.机械因素 主要涉及液体、注量、速度、时间、压 力及静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 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 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 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脉液体针、 血管的选择和针头的固定方法及穿刺技术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
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 血管通路。
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 0.1%~6%。
渗出是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 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1
渗出的分级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英寸, 皮 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11
药物的外渗的处理原则 一、常规处理 1.热敷:主要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 变。如:肾上腺、氯化钙、氯化钾等外渗治疗。 2.冷敷:主要用于充血性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 伤,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 如:20%甘露醇、4%碳酸氢钠等渗漏早期。
12
3.药物湿敷 临床上常用硫酸镁作为静脉外渗湿敷药 物,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氯 化钾、氯化钠等药物所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 引起的炎性反应。 4.理疗 采用上述方法处理药物外渗的同时,还可配 合采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及超声波等理疗治疗。
6
2.避免机械损伤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少皮下探测 血管的次数,尽可能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 激和损伤,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滑 脱或刺破血管壁。拔针后要用指腹同时按压皮肤和血 管两个穿刺点3分钟,防止血液渗出血管,造成皮下 淤血。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7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8
③局部炎症进一步发展、药 物毒性作用过强或致局部 血管严重收缩均可造成局 部组织糜烂坏死,称为渗 出性坏死。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9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10
2 .药物分类—
根据对组织损伤程度分3类: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41
4. 输液前教育
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 现、严重后果,输液期间的 注意事项,如出现局部隆起、 疼痛或输液不通畅,应立即 关闭输液器并
呼叫护士
疼痛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26
2. 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成硬 结,严重者可出现疱疹、大水 疱,随后出现溃疡或大斑块, 斑块或溃疡下方常可见广泛组 织坏死
3 .溃疡、斑块最终出现坚硬的黑 色焦痂,焦痂外周红斑肿胀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27
4. 由于皮下组织受累,可出 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受累部位灼痛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31
2. 选择穿刺用具 ①长期胃肠 外营养、化疗药物依次为:
PICC—cvc —留置针;钢针
零容忍,如果患者拒绝用中 心静脉,应签署外周静脉营 养、化疗同意书。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32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33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ppt课件
11
1)发疱性、刺激性化疗药物
外渗后可致局部灼伤(烧伤 样改变)、组织坏死。如 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 新碱、卡氮芥、氮烯、环 磷酰胺、氟尿嘧啶、顺铂 等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目录
• 药物外渗概述 • 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 药物外渗的案例分析 • 药物外渗的护理建议
01
药物外渗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药物外渗是指静脉注射时,药物从血管内漏出到血管周围组 织,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坏死等不良反应。
分类
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和渗透时间,可分为急性外渗和慢性外 渗。
对于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以减少药物对外周血 管的刺激;对于一般性药物,可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
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如糖尿病、பைடு நூலகம்管疾病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的输注方式,并注意调整药物的输注速度和浓度。
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
加强培训
定期对护士进行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护士 对药物外渗的认知和操作技能。
03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常规处理方法
停止输液
保留针头
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出针头前,尽量不移动针头,以免增加外 渗范围。
抬高肢体
局部冰敷
将发生外渗的肢体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
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外渗部位,以减轻疼 痛和肿胀。
局部封闭和湿敷治疗
局部封闭
对外渗部位进行封闭注射,以抑制药液的扩散和促进药液的吸收。
湿敷治疗
使用药物外渗湿敷剂或硫酸镁湿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抬高肢体和早期活动
01
抬高肢体:抬高发生外渗的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02
早期活动:外渗处理后,可适当进行早期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外渗药 物的吸收和代谢。
03
目录
• 药物外渗概述 • 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 药物外渗的案例分析 • 药物外渗的护理建议
01
药物外渗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药物外渗是指静脉注射时,药物从血管内漏出到血管周围组 织,引起局部疼痛、肿胀、坏死等不良反应。
分类
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和渗透时间,可分为急性外渗和慢性外 渗。
对于高渗性、刺激性强的药物,应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输注,以减少药物对外周血 管的刺激;对于一般性药物,可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
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如糖尿病、பைடு நூலகம்管疾病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的输注方式,并注意调整药物的输注速度和浓度。
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
加强培训
定期对护士进行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护士 对药物外渗的认知和操作技能。
03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常规处理方法
停止输液
保留针头
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出针头前,尽量不移动针头,以免增加外 渗范围。
抬高肢体
局部冰敷
将发生外渗的肢体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
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外渗部位,以减轻疼 痛和肿胀。
局部封闭和湿敷治疗
局部封闭
对外渗部位进行封闭注射,以抑制药液的扩散和促进药液的吸收。
湿敷治疗
使用药物外渗湿敷剂或硫酸镁湿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抬高肢体和早期活动
01
抬高肢体:抬高发生外渗的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02
早期活动:外渗处理后,可适当进行早期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外渗药 物的吸收和代谢。
03
药物外渗和渗出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0 静脉压增高:如静脉血栓、
4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及乳癌 术后
-
药物性质
01
药物PH值:>9或<5
02
药物的渗透压
>900mosm/L
0 3
药物的浓度(稀释程度)
04
药物毒性作用及变 态反应
-
常用溶液的PH
药物名称
PH范围
葡萄糖注射液
3.2~3.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5~5.5
0.9%NaCL注射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 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 灭菌注射用水 5%碳酸氢钠
• 上腔静脉 20-30mm
2L-2.5L/min
判 断
-
血管通路工具的选择
2016版输液指南 钢针:只保留一天
禁禁忌忌症症
留置针:<6天
中长导管:1~4周
CVC: 锁骨下静脉置管7~14天,颈内静脉置管保留时间7天,股静脉置管保留时间7天
PICC:1年或更长时间
Port:长期
判 断
-
新型敷料的特性
• 0.5%利多卡因/1%普鲁卡因:用于抗肿瘤药或刺激性药外渗时封闭 治疗。
• 霜剂:喜疗妥、皮炎平、烧伤膏 • 中药:金黄散、双柏散
-
其他方法
马铃薯外敷法适用于各种药液 渗出的外敷 将马铃薯洗净,切成透明的薄 片,贴于肿胀处,用胶布固定, 每1-2h更换1次。
用于:高渗性药物外渗 用法: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 取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 捣烂,用纱布包好外敷,12次/天。
-
藻酸盐敷料
• 适应症 • 部分到全层的伤口 • 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 • 坑洞或窦道 • 可用于感染伤口 • 凝血功能欠佳的伤口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1、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 2、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等 3、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50%葡萄糖、脂肪乳、TPN等 4、化疗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紫杉醇、柔红霉素、长
春新碱等
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
生理解剖
护士因素
药物外渗的因素
疾病因素
药物性质
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
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cm 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药物渗出的分级
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 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 >15cm ,循环障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 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
二、临床致渗漏性外渗损伤的药物种类
药物外渗的预防
输液前应识 别药物的种类
选择穿刺用具
冲管
预防
选择输液部位
穿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查
输液前教育
药物外渗的预防
• 学习交接班制度,以及病情观察和护理,提高安全意识 • 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警惕,多巡视,早发现,早处理 • 科室加强风险意识的培训及重视对专科知识的培训 • 学习交接班制度,以及病情观察和护理,提高安全意 •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签定知情同意书
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药物 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 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多巴胺外渗
造影剂外渗
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化疗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卡氮芥、氮 烯、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顺铂等 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 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烧伤样改变) 黑红、紫黑、黑痂或继发感染。
春新碱等
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
生理解剖
护士因素
药物外渗的因素
疾病因素
药物性质
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
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cm 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药物渗出的分级
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 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 >15cm ,循环障碍,中等到重等程度疼痛,任何容量的 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液体的渗出
二、临床致渗漏性外渗损伤的药物种类
药物外渗的预防
输液前应识 别药物的种类
选择穿刺用具
冲管
预防
选择输液部位
穿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查
输液前教育
药物外渗的预防
• 学习交接班制度,以及病情观察和护理,提高安全意识 • 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警惕,多巡视,早发现,早处理 • 科室加强风险意识的培训及重视对专科知识的培训 • 学习交接班制度,以及病情观察和护理,提高安全意 •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签定知情同意书
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药物 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 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多巴胺外渗
造影剂外渗
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化疗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卡氮芥、氮 烯、环磷酰胺、氟尿嘧啶、顺铂等 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 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烧伤样改变) 黑红、紫黑、黑痂或继发感染。
药物外渗预防处理PPT课件
药物外渗的危害
01
02
03
局部组织损伤
药物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 红肿、疼痛、炎症等反应, 严重时可导致组织坏死。
全身影响
某些药物外渗后,可引起 全身性不良反应,如过敏 反应、中毒症状等。
治疗延误
药物外渗可能导致治疗延 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和康复。
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
血管因素
血管弹性差、血管硬化、血管 痉挛等血管病变,可增加药物
案例三:静脉留置针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静脉留置针外渗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问 题,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VS
详细描述
静脉留置针外渗的原因主要包括固定不牢 、患者活动过度、血管条件差等。预防措 施包括加强固定、合理选择血管和穿刺技 术、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处理方法包括 拔除留置针、抬高患肢、冷敷或热敷等, 若出现皮肤坏死等严重后果,应及时就医 。
外渗的风险。
药物因素
药物的渗透压、酸碱度、浓度 等理化性质,以及药物的输注 速度和温度,都可能影响药物 外渗的发生。
技术因素
输液操作技术不熟练、穿刺技 术不佳、固定不牢固等,也可 能导致药物外渗。
患者因素
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活动 程度以及配合度等个体差异, 也可能影响药物外渗的发生。
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
03
立即停止注射
01
立即停止给药,并保留针头,避 免拔出,以防止药物进一步外渗 。
02
通知医生,评估外渗程度,确定 后续处理措施。
评估外渗程度
轻度外渗
外渗面积小,皮肤颜色正 常或略红,温度正常,疼 痛轻微。
中度外渗
外渗面积较大,皮肤红肿 明显,温度略高,疼痛较 重。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优选全文
ppt课件
16
2.疾病因素
①昏迷、休克、肺心病、病危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血管 通透性增加
②癌症患者长期输液及反复使用化疗药物,静脉脆弱 ③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外周血管病变 ④静脉压增高的患者等
ppt课件
17
3. 药理学因素
用于治疗的药物刺激强、浓度高、局部与 药物、接触时间长。
ppt课件
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常见的药物如下: TPN、20%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氨基 酸、脂肪乳、50%葡萄糖、KCL、VC、多巴胺、间羟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浓度、渗透压、 刺激性及化学毒性有关。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3) 普通药物 外渗后仅有肿胀且很快吸收或经热敷吸 收,无明显局部刺激作用。但个体有差异。
35
4.防感染
小水疱未破溃的应减少摩擦,防破裂感染,可用碘 伏涂抹,大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不剪去表 皮,再用碘伏外敷。凡感染、溃疡或坏死创面应按外科换 药处理
ppt课件
36
5.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1)设法吸出或去除渗出液,如果保守治 疗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可考虑早 期手术切除以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 痛。
ppt课件
33
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外渗的患者用酚妥拉 明10mg、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同时用山茛菪 碱针剂外敷效果良好
ppt课件
34
3.化疗药物、TPN、20%甘露醇及5%碳酸氢钠渗漏 ①立即停止输液, ②早期局部一般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 ③应用拮抗剂 ④局部封闭
ppt课件
ppt课件
15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 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cm之间,皮肤
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15cm,
4级
4
输液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一.给药期间刺激或毒性药物刺激静脉内壁造成静脉炎。 二.药物由脉管系统渗出扩散至周围组织,致局部炎症反应可形成红肿硬结形成脓肿,称化学
17
外渗——药物因素
300毫升/时 (5 ml/分)
500毫 升/时 (8.3 ml/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周小静脉 (血流: 1ml/分)
60滴/ 分
液流>血流(如此时为较刺激性药液)
血液稀释药物的能力 下降/甚至为零
血管壁侧压↑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80滴/ 分
血液回流受阻 渗出
18
药物外渗的影 响因素
✓ 专业知识缺乏,不了解药物特性,使用方法等 ✓ 临床经验不足,对外渗判断能力差 ✓ 被动输液治疗,输液工具选择不当 ✓ 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差,穿刺部位选择不当 ✓ 责任心欠缺,巡视不到位 ✓ 药物外渗风险宣教不到位
安全输液管理 --
1
青阳县人民医院
主要内容
一、药物外渗/渗出的概念及分级 二、临床致渗漏性外渗损伤的药物种类 三、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 四、药物外渗的处理与预防
2
一、药物外渗/渗出的概念
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
以外的周围组织。
重伤害
1、抗血栓药,抗凝剂,如:华法林; 2、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 3、放射性静脉造影剂; 4、肠外营养液(PN); 5、静脉用异丙嗪; 6、依前列醇注射液; 7、秋水仙碱注射液;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护理课件
VS
详细描述
血管收缩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处理 时需立即停止输液,评估外渗程度,局部 封闭、热敷,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06 总结与展望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的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炎症和疼痛,甚至可能引发更严 重的并发症,因此预防和处理药 物外渗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 要。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护 理课件
目 录
01 药物外渗的基本知识
药物外渗的定义
药物外渗
症状表现
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药液渗漏到血管外的周围组织。
局部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组 织坏死等。
原因分析
注射过程中针头移位、血管弹性差、 药物渗透压过高、注射速度过快等。
药物外渗的分类
01
案例二:高渗性药物外渗
总结词
高渗性药物外渗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疼痛和炎症,需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高渗性药物如50%葡萄糖溶液、10%氯化钠溶液等,外渗后可引起皮肤红肿、 疼痛和炎症。处理时需立即停止输液,评估外渗程度,局部封闭、冷敷,必要 时使用抗炎药。
案例三:血管收缩药物外渗
总结词
血管收缩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 血、坏死,需紧急处理。
定期检查注射工具是否完好,避免使 用破损的注射工具。
提高护士的预防意识和技能
加强护士对药物外渗的认知,提高预防意识。 定期进行药物外渗培训和演练,提高护士处理药物外渗的能力。
03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注射
立即停止注射,并通 知医生。
避免在受损部位继续 注射药物。
避免继续使用同一血 管通路给药。
技能。
药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药物外渗引起的病变
①给药期间刺激 或毒性药物刺激 静脉内壁造成静 脉炎。(变-渗增)
药物外渗引起的病变
②药物由脉管系统渗 出扩散至周围组织, 致局部炎症反应可 形成红肿硬结形成 脓肿,称化学性蜂 窝组织。
药物外渗引起的病变
③局部炎症进一步发 展、药物毒性作用 过强或致局部血管 严重收缩均可造成 局部组织糜烂坏死, 称为渗出性坏死。
常见外渗药处理
③外敷:宜局部冷敷,一般使用24小时,最长可用 至三天。也可先冰敷6-24小时后再冷敷。必要时 也可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但严禁热敷。 ④渗漏24小时后,可适情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紫 外线照射仪等,可达到止痛、消炎、促进局部吸 收等作用。 外渗时局部会产生无菌炎性反应宜选 择 冷敷效果更佳。除了长春碱类药物,对于细胞 毒性和非细胞毒性发泡剂外渗冷敷比热敷更有效。 湿热敷会导致组织浸软及坏死。
3) 普通药物
外渗后仅有肿胀且很快吸收或经热敷吸收, 无明显局部刺激作用。但个体有差异。
外渗的临床分级
• a. 0级:没有临床表现。 • b. 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1 英寸(2.5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 c. 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1到 6英寸之间(2.5-15厘米),皮肤发凉,伴有或不 伴有疼痛。
常见外渗药处理
• 4、钙剂抗素血管活性药:
丹参注射液外敷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时
• 轻者用25%硫酸镁湿敷30min,每天 2~3次,并在损伤处涂抹0.5%碘伏, 若半径大于损伤部位2.5cm,没2h涂抹 一次,有水疱者,在无菌操作下用一 次性注射器抽出内液,再涂抹碘伏。
当药物浓度低,外渗少
如输入的药物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 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 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用热敷的方 法(用25%硫酸镁湿敷30min)可以缓解 血管收缩而引起的循环障碍,从而防 止皮肤组织苍白和坏死。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常见临床表现
❖ 4由于皮下组织受累,可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 限、受累部位灼痛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早期局部肿 胀红斑、持 续刺痛。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渗漏后2~3天沿 静脉走向条索状肿 胀、发红,引流淋 巴结肿大、疼痛,
可出现发热。
Ⅲ期 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死,溃 疡形成累及皮下肌 层,甚至深部组织
结构受累。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下列情况应考虑外渗
❖ 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感 ❖ 注射部位有肿胀 ❖ 静脉推注时有阻力 ❖ 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国内外文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 的发生率为0.1%~6%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其他因素
操作因素
血管因素
药物因素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 1、药物的因素: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 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
❖ 2、血管的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 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 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常用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 3、柔红霉素:若漏出血管外,可以在局部注射50~100mg 氢化可的松或注射8.4%碳酸氢钠5ml局部封闭,减少药物 与DNA结合,同时给予冷敷局部降温,减轻炎症反应。使用 循环冰水的冰垫、冰袋等,外渗后24~48小时内,每次冰 敷15~20分钟。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 1、蒽环类抗生素:最佳方法是冰敷或冷 敷。冰敷时间通常在最初72小时之内, 每天冰敷4次,每次30分钟。解毒剂可考 虑选用二甲亚砜(DMSO)局部外用,每6小 时1次,共2周或依情况而定。
❖ 2、丝裂霉素:丝裂霉素可用维生素B6局 部封闭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 外科的处理:一旦病人发生外渗,保守疗法失效,溃疡形 成,用生理盐水洗净无菌纱布浸透庆大霉素或用4%~6%碘 仿溶液浸泡的无菌纱布(医用黄纱布)敷于创面,严格无 菌操作。严重的经久不愈的溃疡需请整形外科会诊处理。
❖ 其他措施:发生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患肢应抬高并禁止静脉 注射,患处勿受压。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经常按摩四 肢末梢血管。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定义 ❖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药物外渗的分期 ❖临 床 表 现 ❖药物外渗的分类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定义
❖ 渗出: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 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 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7.在用药前,做好详细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理解配合。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物外渗后处理
❖ 1.基本处理原则:如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 或者患者主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 也立即停止输液。
❖ 2.用注射器连接原头皮针将药液回抽,以减少化疗药 的渗出量。
❖ 3.在原针头静脉推注NS 5ml+地塞米松5mg后拔掉针头, 或用0.1%利多卡因局部封闭。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常见临床表现
❖ 1输液局部表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常见临床表现
❖ 2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成硬结,严重者可出 现疱疹、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或大斑块,斑块 或溃疡下方常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常见临床表现
❖ 3溃疡、斑块最终出现坚硬的黑色焦痂,焦痂外 周红斑肿胀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 1.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不同种类药物 以适当剂量的稀释液溶解,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 2.输液部位的选择:避开手腕和肘窝及施行过广泛切除性外 科手术的肢体末端,输液的适当部位为前臂近端(未手术)及 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乳腺癌根治术后避 免患肢注射,避免下肢静脉。
❖ 3、操作因素:由于穿刺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多次穿 刺、针头固定不牢,使药液漏出至血管外或拔针后按压针 眼不准确。
❖ 4、其它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血 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药物外渗的分期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Ⅲ期
组织坏死期
❖ 4.予冰敷或33%硫酸镁湿敷或喜疗妥外涂。 ❖ 5.避免局部按压。 ❖ 6.抬高患肢,密切观察及随访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物外渗后处理
❖ 水疱的处理:对多发性小水疱注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避 免摩擦和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待自然吸 收;对直径大于2cm的大水疱,应在严格消毒后用5号半针 头在水疱的边缘穿刺抽吸使皮肤贴附,避免破坏表皮的完 整性。
❖ 1.护士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观察 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是否出现局部隆 起、输液不通畅。
❖ 2.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 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 性。
❖ 3.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 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询问患者
有无胀痛感。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药物外渗分类
❖化疗药物外渗 ❖非化疗药物外渗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 5.注射化疗药物前,应检查是否有回血,如果发现外渗 明显,应及时另选注射部位,避免使用同一静脉远端。如 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如果两种 均为发疱性,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一种,两次给药之间 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冲洗管道。
❖ 6.输入化疗药物后,应该用0.9%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管道 后再拔针(除奥沙利铂外,奥沙利铂输入前后必须要用5% 葡萄糖冲洗静脉管道)。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 3.预期可能有联合输液时,应考虑使 用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插管的中心 静脉导管或皮下埋藏式导管输注系统。 如果患者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应在护 理记录中说明,加强输液观察。
❖ 4.化疗给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 行或指导,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静脉 情况,并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是否有疼 痛和烧灼感。对于语言沟通障碍、老 年或意识欠清的患者要给予重点关注。
常见临床表现
❖ 4由于皮下组织受累,可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 限、受累部位灼痛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早期局部肿 胀红斑、持 续刺痛。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渗漏后2~3天沿 静脉走向条索状肿 胀、发红,引流淋 巴结肿大、疼痛,
可出现发热。
Ⅲ期 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死,溃 疡形成累及皮下肌 层,甚至深部组织
结构受累。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下列情况应考虑外渗
❖ 病人主诉注射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感 ❖ 注射部位有肿胀 ❖ 静脉推注时有阻力 ❖ 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国内外文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 的发生率为0.1%~6%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其他因素
操作因素
血管因素
药物因素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 1、药物的因素: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 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
❖ 2、血管的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 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 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常用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 3、柔红霉素:若漏出血管外,可以在局部注射50~100mg 氢化可的松或注射8.4%碳酸氢钠5ml局部封闭,减少药物 与DNA结合,同时给予冷敷局部降温,减轻炎症反应。使用 循环冰水的冰垫、冰袋等,外渗后24~48小时内,每次冰 敷15~20分钟。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 1、蒽环类抗生素:最佳方法是冰敷或冷 敷。冰敷时间通常在最初72小时之内, 每天冰敷4次,每次30分钟。解毒剂可考 虑选用二甲亚砜(DMSO)局部外用,每6小 时1次,共2周或依情况而定。
❖ 2、丝裂霉素:丝裂霉素可用维生素B6局 部封闭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 外科的处理:一旦病人发生外渗,保守疗法失效,溃疡形 成,用生理盐水洗净无菌纱布浸透庆大霉素或用4%~6%碘 仿溶液浸泡的无菌纱布(医用黄纱布)敷于创面,严格无 菌操作。严重的经久不愈的溃疡需请整形外科会诊处理。
❖ 其他措施:发生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患肢应抬高并禁止静脉 注射,患处勿受压。鼓励患者多做肢体活动,经常按摩四 肢末梢血管。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定义 ❖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药物外渗的分期 ❖临 床 表 现 ❖药物外渗的分类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定义
❖ 渗出: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 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 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7.在用药前,做好详细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理解配合。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物外渗后处理
❖ 1.基本处理原则:如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 或者患者主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 也立即停止输液。
❖ 2.用注射器连接原头皮针将药液回抽,以减少化疗药 的渗出量。
❖ 3.在原针头静脉推注NS 5ml+地塞米松5mg后拔掉针头, 或用0.1%利多卡因局部封闭。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常见临床表现
❖ 1输液局部表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常见临床表现
❖ 2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成硬结,严重者可出 现疱疹、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或大斑块,斑块 或溃疡下方常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常见临床表现
❖ 3溃疡、斑块最终出现坚硬的黑色焦痂,焦痂外 周红斑肿胀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 1.化疗前应识别是发疱性还是非发疱性药物,不同种类药物 以适当剂量的稀释液溶解,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 2.输液部位的选择:避开手腕和肘窝及施行过广泛切除性外 科手术的肢体末端,输液的适当部位为前臂近端(未手术)及 重要结构上覆盖有大量皮下组织的部位。乳腺癌根治术后避 免患肢注射,避免下肢静脉。
❖ 3、操作因素:由于穿刺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多次穿 刺、针头固定不牢,使药液漏出至血管外或拔针后按压针 眼不准确。
❖ 4、其它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血 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药物外渗的分期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Ⅲ期
组织坏死期
❖ 4.予冰敷或33%硫酸镁湿敷或喜疗妥外涂。 ❖ 5.避免局部按压。 ❖ 6.抬高患肢,密切观察及随访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物外渗后处理
❖ 水疱的处理:对多发性小水疱注意保持水疱的完整性,避 免摩擦和热敷,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待自然吸 收;对直径大于2cm的大水疱,应在严格消毒后用5号半针 头在水疱的边缘穿刺抽吸使皮肤贴附,避免破坏表皮的完 整性。
❖ 1.护士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观察 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是否出现局部隆 起、输液不通畅。
❖ 2.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 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 性。
❖ 3.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 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询问患者
有无胀痛感。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药物外渗分类
❖化疗药物外渗 ❖非化疗药物外渗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 5.注射化疗药物前,应检查是否有回血,如果发现外渗 明显,应及时另选注射部位,避免使用同一静脉远端。如 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如果两种 均为发疱性,应先注入稀释量最少的一种,两次给药之间 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冲洗管道。
❖ 6.输入化疗药物后,应该用0.9%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管道 后再拔针(除奥沙利铂外,奥沙利铂输入前后必须要用5% 葡萄糖冲洗静脉管道)。
药物外渗的预防与处理88838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 3.预期可能有联合输液时,应考虑使 用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插管的中心 静脉导管或皮下埋藏式导管输注系统。 如果患者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应在护 理记录中说明,加强输液观察。
❖ 4.化疗给药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执 行或指导,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静脉 情况,并询问患者注射部位是否有疼 痛和烧灼感。对于语言沟通障碍、老 年或意识欠清的患者要给予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