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我统一性发展

合集下载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将首先定义并解析自我同一性和依恋的概念,进而阐述它们在青少年阶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回顾相关理论和研究,探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如何与依恋关系相互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

最终,我们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青少年心理发展领域贡献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二、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框架与发展自我同一性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个体对自我认知、价值观、目标和人生观的整合和确认。

对于青少年来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建立自我认同、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时期。

在理论框架方面,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视角。

他认为,青少年期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青少年需要在这个阶段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了同一性危机的重要性,即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困惑和不确定性。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着青少年的成长而逐渐成熟。

在青少年早期,个体开始意识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并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可能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身份,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定位。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认知的发展,青少年逐渐形成了更为稳定和清晰的自我认同。

依恋理论也为理解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视角。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青少年阶段,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依恋关系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探索自我和形成稳定的自我认同。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它涉及个体对自我认知、价值观、目标和人生观的整合和确认。

马西亚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的教育启示

马西亚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的教育启示

马西亚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状态的教育启示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认知及感觉。

自我同一性所解决的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他人眼中的我,以及这些是不是同一个我的问题。

它的确立是青年期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不能建立,则会导致其社会角色的混乱,甚至人格分裂。

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有四种同一性状态:(1)同一性获得。

青少年已经体验了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

同一性获得者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最佳状态,这样的青少年通常表现出更高的自主和自尊水平,具有更高的自我发展潜力,对外部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2)同一性延缓。

这类人正在经历艾里克森预言的危机,正在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方向。

他们要做出一个承诺,但是现在仍然在各种选择之间犹像不决。

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焦虑水平,并通过拒绝、发泄和认同来控制焦虑,同时表现出较低的决断性。

(3)同一性早闭。

这类青少年并没有经历过危机或者探索,而过早地做出了投入,但这种投入是非自觉的,是以别人对他的期望为投入方向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为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目标做的决定。

这类人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

通常会表现出高水平的专制性,低水平的自主性和外控的行为方式。

(4)同一性扩散。

这类青少年没有仔细思考或解决同一性问题,也没有详细计划将来的生活方向。

他们既没有对各种选择进行探索,也没有做出投入。

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方向且缺乏心理活力,外向性较差,在人际交往上容易出现障碍。

对比辨析:例题展示:1.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

A.同一性达成B.同一性延缓C.同一性停滞D.同一性混乱1.【答案】C。

解析:青少年达到同一性发展的正常水平,即同一性达成。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强调,在青春期,他认真对待这个永恒的问题:"我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青少年关心自己的未来和社会。

在寻求自己的未来时,他们逐步建立了自己对自己和社会的独立权利和义务。

他认为,青少年建立自我统一的目的是解决如何健康成长的问题。

精神分析代表埃里克森理解自我价值,他认为自我同质性是一种稳定的意识,即个人是谁,个人价值观和个人的理想联谊会是什么。

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探索并尝试去建立自己稳定的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性)。

青春期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建立都涉及到哪些问题呢?1.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变期;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之前,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飞跃,年龄在1-3岁,婴儿用"我"来称呼自己,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表明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

我们知道,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我是谁、我与世界、我与社会、我与群体、我与人的关系等等)。

自我意识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个体个性的重要特征。

艾里克森、卡特尔和奥尔波特等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家指出,成熟的自我意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征:A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发展状况;B能意识并体验到自己内在的心理活动;C 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乃至社会中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

如果说婴儿期是自我意识的确立时期,那么青少年期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变期,这个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是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理想的整合和统一。

2.自我意识的形成期;从青年发展开始到青年后期,大约十年的时间,是自我意识、心理自我发展和成熟时期。

青春期自我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在于他们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从童年游戏的客观世界中退出思想,重新关注主观世界,审视内心世界的自我,开始审视和分析自己(我是谁?我怎么是男的?男人和女人怎么不一样?人们怎么看我?世界是什么?)。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ego-identity)是西方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的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然后提出了自我同一性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概念,与自我和人格的发展密切相关。

自我同一性本质上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

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涵:(1)最基本的层面;(2)个人同一性;(3)社会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将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征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人格框架,即情感和态度一致、需求和能力一致、目标和信念一致。

“自我同一性”的本义是身份的认同。

它是指个体试图将与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结合成一种独特的“统一的自我风格”,并决定协调和区别于他人。

一个简单的理解可能是统一他们的“众多人格”,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格。

它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对与自我发展有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自我肯定和反思。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埃里克森认为,人类必须经历心理社会进化的八个阶段,即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这些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

这八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

人的发展经历了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核心任务。

当该任务被妥善解决时,就会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恒等式。

核心任务处理的失败或失败会导致个人身份的不完整和不连贯,而处理的成功和失败是两个极端。

例如,婴幼期的最佳状态是基本信任状态,而最坏的状态是基本不信任状态。

核心任务的结果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觉,是对“我是谁”问题内隐和外显的回答,是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如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

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将是青年期最重要的发展课题。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我们要更关注青少年,用更细微的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深入研究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剖析自我同一性,对于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最早提出“发展课题”的是美国的威廉斯,他认为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课题,人生的发展课题是“个体必须学习的各种各样的课题”,“在人的一生中的各个时期产生,如果此课题能得以圆满实现的话,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幸福,也会为下一个课题的成功奠定基础,倘若失败,不仅造成个人的不幸,社会也不认可,更为以后的课题实现带来困难。

”其中青年期的发展课题尤为重要。

因为青年期是“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儿童期,儿童是在与外界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的,到了青年期,青年开始注意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还存在着“本来的我”,并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上来。

到了青年晚期,这种对自我的关心更加强烈,促进了对“本来的我”的追求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了成年初期自我的形成,而自我是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分化、整合过程之后最终形成的。

青年期的发展课题代表着青年人格发展的成熟目标和社会对青年的综合要求。

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所面临的危机是同一性对抗同一性混乱。

个人到了青年期,生理上的成熟总是破坏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同时个人因为社会的冲突和要求变得困扰和混乱。

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自我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纬度的整体结构。

青少年如何顺利实现自我同一性3篇

青少年如何顺利实现自我同一性3篇

青少年如何顺利实现自我同一性3篇青少年如何顺利实现自我同一性1摘要: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特点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发现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青少年个人认知发展特点、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对自我同一性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___)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四种类型:(1)同一性获得,这类青少年对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信仰等有较为明确的认知,这种形式是自我同一性发展良好的状态;(2)同一性延缓,这类青少年能够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但是对自己个人的目标、价值观等还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3)同一性早闭,这类青少年没有进行过探索,对自己的目标也不了解,但是因为外界原因而过早的进行了投入;(4)同一性扩散,这类青少年没有考虑过探索生活等一系列问题,也没有确定对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等的付出。

基于上述表述,同一性获得是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较为良好的状态。

2.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1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埃里克森在研究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渐成观。

他认为,在童年期,处于安全关系中的个体对其喜欢的他人产生了认同,这一认同是自我建构的主要方式。

只有到了青少年期,个体才能选择或者舍弃一些童年期自己认同的他人,以与自己的兴趣、天赋和价值相适应,以此,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就开始逐渐获得了。

有研究者(安秋玲,____;张建人,____)发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同一性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青少年在高中之前一般不能够建立前后一致的同一感,并且在青少年晚期最能体现出同一性状态的个体差异。

也就是说,尽管整个青少年期个体都在进行自我探索,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青少年中期或晚期,直到青少年晚期个体才会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同一感,特别是20岁左右,也就是刚入大学这一时间是建立稳固自我同一感的关键时期。

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从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探析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埃里克森是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理论。

这一理论同时适用于青少年期的发展阶段,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我同一性理论认为,青少年期是一个自我认知和身份建设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面临着从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过程。

他们不仅需要适应身体上的变化,还需要适应社会和心理上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会经历身份的探索和建立。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角色的一种内在一致性认知。

它不仅包含自我认知,还包括对他人的认知。

而在中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中,自我认同的建立尤为重要。

其次,自我同一性理论提醒我们要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社会关系。

在青少年期,建立和维护积极的社会关系对于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埃里克森在理论中强调了友谊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这些关系为青少年提供了支持和认同感,帮助他们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此,在我国的心理教育中,我们应该重视培养青少年的社交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并提供帮助构建积极社会关系的资源和机会。

最后,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他还提到了个体与社会的互动。

他认为,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是塑造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也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受到社会上的压力和影响,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积极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总之,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对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时,我们应该关注青少年的身份探索、积极的社会关系和个体与社会的互动。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获得的方式1950年,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出版的《童年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自我同一性这一概念:“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以及为他人所知觉到的个体自身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

”简单来说,自我同一性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以及如何定义自己的思想或观念。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个体在青少年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

那么如何在青少年阶段获得自我同一性具有重大意义。

一、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及获得方式1、家庭因素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生理、心理与社会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父母的期望。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

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

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2、学校教育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

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之为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被一些流氓小团伙拉下水,从而选择消极同一性。

校园应该给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校园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影响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人际氛围。

再次,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要提倡积极向上,民主开放,健康自由的校园文化,改善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环境3、社会文化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埃里克森认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人关于自己是谁、自我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

换一个通俗的说法,自我同一性就是“我是谁?我怎么是现在的样子?我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

而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如果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同一性得不到追求和确立,他们就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容易出现自尊心脆弱、道德伦理标准模糊、人格不健康和社会功能缺失等青春期心理症候,这些状态我们又称作‘自我同一性弥散’,这几乎会影响孩子们一生的发展。

而在青春期阶段,四种同一性状态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能在不同的同一性状态之间转化。

青春期同一性的发展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标志。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这都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同一性的发展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缺一不可:
1 挑战。

这种挑战无论来自学业,恋爱,思想还是健康,关系,对孩子的同一性发展都不可或缺。

2 承诺。

一个孩子愿意承诺,并且有坚守承诺实践承诺的能力。

人在遇到挑战时,很多时候会本能的逃避,这种逃避包括麻痹自己,让自己假装没有发生,又或者沉迷于游戏和娱乐。

这种逃避是无助于同一性的发展的。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经历着身心的许多变化和探索,并且对于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着更深入的思考。

自我同一性发展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的感知和理解。

本文将研究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以及自己所关心的事物产生兴趣。

青少年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涉及到身份的建立、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愿望的思考。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个具有健康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往往更加稳定和自信。

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身心变化,做出更好的决策,并且形成一个正面的自我形象。

相反,缺乏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可能会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往往徘徊在不同的身份和群体中,无法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可以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支持性和理解的家庭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

另外,社交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同伴间的互动和身边的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青少年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和社会经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

此外,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也受到内部困扰的影响。

青少年身处于身心变化的时期,他们经历着身体、情绪和认知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对他们的自我认同产生影响。

身体形象的变化、情感的起伏以及对未来的焦虑等内部因素都可能阻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为了促进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有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家庭应该营造一个支持性和温暖的氛围。

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尊重他们的个人倾向和选择。

其次,学校和社区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机会,让青少年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及对教育的启示自从1963年艾里克森将同一性概念引入心理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

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一种能力。

自我同一性是行为的建筑师,行为所凭借的蓝图就出于自我同一性心灵,主体行为是自我同一性的外在表现。

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失败会导致自我发展的无目的性、无意义性,会使青少年丧失发展的动力源泉。

临床心理学家也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主题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障碍。

自我同一性的获得是个体毕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可逾越的重要里程碑,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健康人格进行理论探索,认为自我同一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

同一性形成始于婴儿依恋的出现、自我感的发展、独立倾向的出现,止于老年阶段对人生的回顾与自我整合。

已有关于同一性发展的研究主要针对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的个体。

Marcia和其他同一性研究者认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有一条发展路径,即由同一性扩散发展到提早成熟或延缓状态,最后达到同一性获得。

通过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变化的跨文化研究和追踪考察,研究者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大多数研究者发现,个体在18岁之前一般不能建立前后一致的同一感,并且18- 21岁之间最能体现出同一性状态的个体差异。

也就是说,尽管整个青少年期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索,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青少年中期或晚期,直到青少年晚期个体才会建立起稳固的同一感,特别是20岁左右这一时间是建立稳固同一感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早期的个体大部分处于同一性扩散、提早成熟和延缓状态,而很少有人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

研究发现从高中到大学这一时期,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的人数增加,而处于同一性扩散的人数减少;大学高年级比大学一年级和高中学生更可能达到同一性获得。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

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得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

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

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 最基本的层面,即ego -identity ;(2) 个人同一性;(3) 社会同一性。

概念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详述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统一风格"的自我。

简单理解大概就是把自己"众多的人格"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

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

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就意味着个体和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青少年时期(12-20左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它将为成人期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一性并不是在青少年时期才出现的,早在幼年时期,儿童已经形成了自我感知。

但是,青少年时期却是个体第一次有意识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冲突是:同一性和角色混乱。

Marcia等心理学家(Marcia, 1987; Penuel & Wertsch, 1995)是这样界定同一性的概念的:同一性是指个体将自身动力、能力、信仰和历史进行组织,纳入一个连贯一致的自我形象中。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青少年期是个体自我概念形成、发展和稳定的关键时期,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其中的核心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其发展阶段和特征。

随后,将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旨在揭示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介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分析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机制;再次,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家庭教育建议,以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过程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也希望本文能够引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视,共同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二、文献综述自我同一性,作为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概念,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

特别是在青少年阶段,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发展对个体的未来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与此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探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理解,也能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框架方面,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理论视角。

他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青少年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以及“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与对策1. 引言1.1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性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独特的个体特征和稳定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迅速,面临各种身份认同问题和心理困惑。

加强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对其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着清晰自我认知的中学生更容易应对外界的诱惑和挑战,更容易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有着明确自我认同的中学生更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避免发展出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也是其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基础。

当中学生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就能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其个人发展,也有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建设。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分析影响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各种因素,探讨针对现状制定的有效对策,以及建立多元化的自我认知教育体系和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提升中学生自我同一性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于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学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方面的特点和需求。

通过研究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为中学教育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状况也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研究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可以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更科学的管理策略和教育方法,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其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学生自身的发展素质,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

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的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

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 最基本的层面,(2) 个人同一性;(3) 社会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

在完成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种种危机和失败。

根据马西亚的同一性地位(identity status)研究,青少年在寻求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失败:早期完成(Foreclosure)和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

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的青少年,他们没有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过自己的思考,他们自我投入的目标、价值、信仰反应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希望,所以,又被称为“权威接纳状态”。

这是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种中断,是过早地将一个人的自我意向固化,从而阻碍自我确定的其他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确立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来说十分重要,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自主建构的相关研究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自主建构的相关研究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自主建构的相关研究【摘要】本文以西部少数民族青少年为调查对象,探讨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因素和重要作用。

着重从青少年自身、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探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自主建构对人格完善发展的具体影响。

提出当代青少年同一性教育、研究中的一些启示,倡导加强对青少年自我认知的教育,创造良好环境,完善自我同一性,促进人格健康。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人格发展【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34-01一、自我同一性及其形成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德裔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

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也指自己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稳定性的自我认识,并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知道自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自我同一性不能清楚地建立——自己是谁,将要干什么,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等。

如果自我同一性建立的不清晰,往往会导致青少年自我认识混乱,不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对处理社会问题迷茫等负面影响,也会对青少年在中华民族认同上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能因此导致一系列人格上的缺陷。

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方面,教育和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以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青少年为主,探讨在我国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青少年同一性发展与自主构建的影响要素在进行探讨的开始,首先选择了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四川地区,四川属于西南偏远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藏族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唯一的羌族聚居地,为调查少数民族青少年提供了好的环境。

调查对象主要是14—20周岁的青少年,其中男女各占一半比例。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2、承诺阶段的挑战:青少年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的压力。 例如,他们可能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同伴影响和社会期望等方面的影响,从 而对自己的承诺产生动摇。
有研究显示,这些挑战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自我同一性冲突,甚至引发心理健 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然而,如果我们能采取一些措施来支持青少年应对 这些挑战,他们就可能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
一、自我同一性的定义及重要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有何地位 以及未来将走向何方的内在一致性感觉。在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尤 为关键,因为它对于青少年的自尊、自信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 重要影响。
二、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 程
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索阶段、承诺阶段和实现 阶段。
四、支持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 的策略
1、提供稳定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获得支持和指导的重要 场所。父母和老师应当为青少年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以及关爱和支持,帮助 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同一性。
2、鼓励独立思考和探索:我们应当鼓励青少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建立 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3、重视心理健康:我们应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 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良好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础,对于青少年未来的成长具 有重要意义。
4、提供社会支持和角色模型:我们应当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支持和角色模型, 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同一性。例如,可以引导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 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3、实现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并将自己的价 值观和人生目标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 习和工作,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 同一性风格的关系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 同一性风格的关系

3、社会技能:依恋关系可以帮 助青少年学习社交技能
1、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 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结。
2、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2、价值观探索:青少年开始探索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待事情有自己的 看法和判断,并逐渐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3、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青少年开始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寻 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尝试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4、人际关系: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尝试与同龄人建立更 深层次的友谊和关系,并尝试了解和接触成年人,建立新的社交圈子。
自我同一性状态是指个体对于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认知和感受,包括对 于自己的价值观、信仰、身份、目标等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一个 自我同一性状态探索和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回答“我是谁”这 个问题,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
同一性风格是指个体在探索自我同一性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策略。有些大 学生可能会通过社交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来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而另一 些大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独立思考、阅读或创作。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在 校园中的表现和成长。
亲子沟通是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与父母 的沟通方式可能会影响其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形成。例如,如果父母过于干涉孩子 的决策,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和自我同一性;而如果父母过于忽视孩子的 需求,则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支持和安全感。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之间存在密切的。一方面, 大学生的同一性风格可能会影响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例如,如果一个学生非 常独立且自主,他可能会更倾向于与父母讨论自己的决定和想法;而如果一个学 生比较依赖父母,他可能会更希望父母能够给予支持和指导。另一方面,父母的 沟通方式也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表现包括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表现包括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表现包括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的概念,表示青少年在人格定义、自信
氛围、个性特征、价值理念以及其他因素上达成了一定的一致性。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
的自我同一性的表现有很多种。

首先,青少年会表现出一种良好的价值过程,即理解自身的责任以及向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们能够从一种有效的角度看待和评估事物,找出自己觉得正当的原因,并获得自我价值。

同时,青少年会表现出自信的行为,并会培养对事物保持理智与实践的能力,同时学会调
整自己的情向以及处理自我冲突的能力。

此外,青少年会表现出一种负责任且勇敢的行为。

他们要敢于表现自己,不畏惧别人的言语和反对,勇敢深入思考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青少年也会表现出文化艺术能力的表现,他们能够主动挖掘自我发展的长处,自然而然地将其用于表达思想。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在身心成长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调整自己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建立更好的自我认知,良好的价值观以及可持续的行为方式,做出更富有成效的决策及行动。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策略
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健康成长的基础。

采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让青少年们拥有自信和自尊心,可以有效调节自我同一性发育,从而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策略:
一、表扬和肯定。

青少年需要肯定、鼓励、支持,而不仅仅是挑剔和批评。

表扬青少年的优点,给予肯定和认同,有助于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性。

二、发展技能和兴趣爱好。

鼓励青少年发展自己的技能和兴趣爱好,可以培养自信,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

三、及时批驳和纠正错误。

及时批驳孩子所做出的错误行为,要为孩子纠正错误也要掌握分寸,重在引导。

同时,及时给予正确的反馈,帮助他们校正错误的观念,从而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四、培养感恩之心。

教导孩子要说谢谢,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别人给予的帮助和归属感,从而拥有更好的自我认同感,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倡正确的价值观,建设健康的榜样,引导青少年发展正确的有益的行为习惯。

一个真正的英雄,不一定需要面对多么困难的任务,只要你真诚,对社会有所贡献就可以,这会让孩子们拥有更强的自我同一性,学会尊重自己以及他人。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策略,旨在让青少年能够建立自信,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友谊,让自我同一性发展与日俱增。

当然,家长、老师和指导员都有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培养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加强大的自我,走向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自我统一性发展与反社会行为成因青少年同一性发展探讨这个问题的主要是埃里克森,儿童在进入青少年期的时候由于身体和心理各方面的变化会出现统一性危机,他说成功的解决同一性危机取决于个体是否解决了此前在儿童期中的危机;没有一种健康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以及勤奋感的话,要建立一种和谐的统一感就有困难;青少年解决同一性危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或她成年期中的危机所作努力的效果。

从所有可能的以及想象的到的关系中,年轻人必须在个人问题上,在职业方面,在性领域,以及在意识形态方面作出一系列范围更小的决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一性状态:同一性达成:个体在经历危机和探索阶段之后作出了抉择;从多种测量指标来看,达成同一性的人都要比其他人在心理上更为健康;他们的成就动机、道德推理能力、与同龄人的亲密关系、反思能力,以及职业成熟度等测量指标上的得分都最高缓冲时期:个体正处于危机和探索时期;处于缓冲期的个体,在焦虑指标上得分最高,在于权威有关的方面表现出了最高的冲突水平,而且自身是最不坚定也最没有威严的。

同一性阻滞:个体做出抉择,但未经历一个危机和探索时期同一性阻滞的个体最容易服从权威,表现出最多的成见,并且对于他人的赞许由最为强烈的渴望,自主性水平最低,同父母的关系最为紧密同一性混乱:个体没有作出坚定的选择,也不试图去做这样的选择。

同一性混乱的个体,表现出最多的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他们最容易社会退缩,而且表现出和同龄人的亲密关系水平是最低的。

同一性建立与人格特征:同一性达成者的青少年,在外倾性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而在神经质上的得分较高;阻滞的青少年开放性维度上的得分较低;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神经质维度上的得分较高,开放性和宜人性维度上的得分较低;人格可能影响了同一性的发展。

同一性发展与教养方式:同一性发展良好的个体更可能来自充满温情的家庭,而非对个体过分加以限制的家庭;缺少来自父母的温情,往往会于出现抉择方面的问题有关,出现同一性混乱;缺乏父母对个体的鼓励,则同在进行大范围探索方面出现问题有关。

同一性危机解决:构建同一性既是心智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过程,关键在于青少年同他人的交往;重要他人的反应,就塑造和影响了青少年发展中的同一感;年轻人所在的社会(尤其是那些对青少年具有影响力的个体)在塑造青少年自我感中所发挥的作用;青少年构建了一种同一性,社会则赋予了青少年同一性。

同一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同一性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文化中,在同一社会的不同亚文化中,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之中都会有所不同;年轻人所接触到的选择越多,以及必须做出抉择的领域越多,在建立同一感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也越多;当前青少年经历长期而艰难同一性危机可能性比以往大得多Kroger(1993)。

心理社会缓冲期:现代社会中同一性发展必然存在的复杂性,创造了对于心理社会缓冲期的需求;即青春期中一段不会受到过度责任和义务约束的“隔离时期”,而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会妨碍年轻人追求他们自我发现;美国社会鼓励青少年在学校里度过较长的时间,从而给她们一段缓冲期,他们可以认真思考未来的计划,而不必急于作出无可挽回的决定。

化解同一性危机:建立同一感的个体会体验到一种幸福感,一种“心归其位”的感觉,一种知道会往哪里去的感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获得了在乎的人的认同的确定感;如果个体在一系列基本的方面最初了选择,并且承担起了相应的人生责任——职业、意识形态、社会、宗教、种族以及性方面的人生责任——此阶段的同一性危机就能得以化解。

EG:两个高中生,他们的数学成绩很好,他们以后立志当一个数学家,他就会在内心塑造一个数学家的自我形象,但是随着他的成长学习,进入到高校了,接触知识多了,也发现自己的兴趣是音乐,于是他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这就是当年很火的一个组合的故事。

他们随着自己的成长不断去发现自己,纠正自我的一个过程。

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同一性延期偿付”。

反社会行为成因所谓反社会行为就是指个体为了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而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做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乃至严重破坏的行为。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是对社会文化体系或社会期望的偏离,是对法律与社会公德及学校纪律的违背,它不仅危害青少年身心发展,而且还会给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反社会行为,正确认识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成因,并有效防范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对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成因:(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对有关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40% ~50%表现出反社会行为的个体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也显示,那些一出生就和他们的亲生父母分离,并由有经验、富有爱心的养父母抚养的孩子,依然会在后天表现出较强的攻击行为。

2、病理生理因素反社会行为个体一般都有其人格基础,而人格障碍患者虽然没有发现神经系统解剖生理上的病变,但有人根据大脑边缘系统与情绪和行为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推测,人格障碍患者的大脑边缘系统可能发育不够健全或者有某些缺陷。

(二)心理因素1、早期生活经历(1)父母教养因素。

不合理的教养态度,父母对孩子要求规范和自身角色设定上的不一致,使孩子无法发展出正确的自我统合感,从而反之形成他们孤独、抑郁或有暴力倾向的个性,一旦受挫,极易产生攻击行为。

(2)同伴交往因素。

有研究显示,儿童小学阶段的同伴排挤经历是导致青春期行为问题的强有力的危险性因素。

在青春期与不良同伴的接触对青少年行为的正常发展呈递增性不良影响。

(3)早年精神创伤的影响。

强烈的精神创伤,如双亲亡故、性侵犯等往往给儿童人格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有研究表明有被体罚和虐待等早期创伤的儿童会产生对敌对线索的高度警惕性和倾向于恶意的归因偏见,从而增大其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

(4)学习失败因素。

虽然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迫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热忠于应试教育,忽略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厌学对立情绪。

一些教师歧视后进生,极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有的甚至采取变相体罚。

老师的冷漠、同学的嘲笑使他们心中产生了难以磨灭的阴影,这些都极大的增加了处于青春期个体产生反社会行为的风险。

2、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还很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定、模仿力强、好冲动,易被诱惑实施侵犯行为。

在对反社会青少年案例的分析发现有三种心理特征有他们的反社会行为有关。

(1)自我中心。

从个体心理学的经验中我们可知,反社会者对别人很少抑或都不感兴趣,他们只能合作至某一限度(比正常人低),当一个问题他们觉得无法解决时(其实在别人身上往往易于解决),他们的合作便崩溃了,自我中心开始起作用。

(2)缺乏控制力。

反社会者的兴趣在于直接的快感,并不善于对自己进行控制,其他人仅仅是他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

(3)自我评价错误。

反社会者往往在社会现象中寻找有利于己的种种消极因素,形成一套反社会的消极逻辑,他们的自我评价可能是:我的这种行为完全是被罪恶的社会现实给“逼”出来的。

以上三种心理特征在一般的青少年中也是极为常见的,只是程度有轻重缓急罢了,在青春期若不加以良性疏导,会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极坏的影响。

(三)社会–文化因素行为问题一般都有其人格基础,而人格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化问题,因此社会–文化因素在反社会行为形成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如下:(1)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意味着低劣的教育,犯罪率高、人口密集、警察保护不足的居住条件。

当他们发现一些同龄人过着奢侈的生活时,嫉妒随之产生。

他们觉得富人所享受的权利是不应该比自己多的,自己在身体构造和心理意识方面与他们并无差异。

这种不公平的贫富悬殊直接导致了的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2)社会生活变动或社会生活事件。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人来说,频繁迁居、升学或辍学、家庭增加新成员等社会生活变动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生活变动的越多,青少年的人格障碍或行为问题表现的就越明显。

(3)媒体舆论因素。

有研究者在大量地考察了电视电影中的暴力镜头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关系之后发现,暴力影片对观众至少产生了四种影响:暴力镜头直接传授攻击行为的类型;改变了人们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使人们对暴力行为失去敏感的反应而习以为常;暴力镜头形成了人们的一种现实意向——错误地认为这是生活中的必然行为。

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网络、书刊的影响,长期沉浸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价值的偏离,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

(四)生物–心理–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任何对人类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不是在独立起作用的,以上谈到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这三方面既各有各的独特内容,同时又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这三者中,生物因素是最基础的部分,心理因素是在生物因素的基础上起作用的,社会文化因素是在前两者共同的基础上起作用的,它反过来直接影响和制约心理因素,而对生物因素的影响则是间接的,一般来说通过心理学因素的折射作用才能实现。

EG:还记得当年的“杀人魔王”马加爵吗?他残忍的杀害了室友,并且还把不相关的的人也牵扯进来了。

很显然马加爵同学是形成了反社会人格了。

他是一个很自卑的人,这是错误的自我评价;同学小事上就是因为请客的矛盾而产生了杀人的念头,这是自我中心;而且他还杀死了跟这件事情不相关的人,这是控制力极差。

产生这样的人格了,其家庭教养方式也一定存在问题。

而且他还沉迷于武侠小说里的打打杀杀,这是媒体的因素了。

还有好多的因素,一定符合上述的理论,但是获得的细节实在是太少,不好妄加推断。

这样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造成了他的反社会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