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特征分析与发展战略探究(一)

合集下载

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我国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 模型的实证研究陈慧玲1,2,Dongphil Chun 2,许航3(1.广东白云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450;2.韩国国立釜庆大学技术经营大学院,韩国釜山48547;3.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营业部,广东广州510623)[摘要]运用熵权TOPSIS 法综合测算201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效率情况,进而采用Tobit 模型探究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2017—2021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效率值不高并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度、人力资本水平、外资依存度对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而过高的投资规模会抑制数字经济效率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教育投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来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熵权TOPSIS 法;Tobit 模型[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4)04-0001-05Abstract:The 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 i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measure the overall level of dig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30provinces from 2017to 2021.On this basis,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digital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ach province,and then the Tobit model is us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ig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each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value of digital economy in all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2017to 2021are not high and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is obvious.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government intervention degree,human capital level and foreign capital dependence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digital economy,while excessive investment scale will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efficiency.The study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to give play to the government's macro-control role,increas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implement the policy of talent introduction,and improve the degree of opening up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digital economy.Keywords:digital economy;input-output efficiency;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Tobit model[作者简介]陈慧玲(1993—),女,湖南怀化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

中国经济论文-浅论当前中国经济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论文-浅论当前中国经济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经济论文-浅论当前中国经济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论文关键字:经济特征;挑战;金融危机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显现出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本文就对我国当前经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分析今后中国应采取适合形势需要的发展战略,灵活运用宏观调控、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努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危机和恐慌在世界各地到处蔓延,中国、香港以及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也难能独善其身。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显现出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物价高企、股市暴跌、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发展面临困难,许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GDP增速减缓等现象。

因此,了解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对制定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必要的。

一、我国当前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从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开始回落,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形势分析从国际形势来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向经济危机发展。

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的冲击波,已从金融部门向实体部门扩散,这些连锁反应目前已经开始显现:国内各产业的发展已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困难,涉及房价的下跌、加工企业销售额减少和利润下降,企业员工收入的下降等,以及由此导致的内需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降,进口需求滑落。

根据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有经济学家估计,在未来两三年内,美国经济将有可能出现2-3%的负增长,在未来3到5年中,世界经济低迷甚至陷入衰退,似乎已经成定局。

在这样一个国际大环境中,近些年来高度依靠外贸出口来保持宏观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显然出口这一“发动机”已经开始显现出“动力不足”,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明显减速,一些对美国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放慢。

我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

我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

我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一般可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如果经济位于周期的繁荣阶段,说明当前经济形势很好,但要预防经济过热;如果经济位于周期的萧条阶段,说明当前经济不景气,糟糕,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如果经济位于周期的衰退阶段,则必须引起高度注意,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陷入萧条;如果经济位于周期的复苏阶段,说明经济形势好转,但也要采取适度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经济由复苏走向繁荣。

因此,经济周期阶段分析就是研究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其目的是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如果经济周期阶段判断不准确或失误,就可能误导决策者做出不合时宜甚至相反的宏观经济决策,结果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从而导致经济的过热过冷、大起大落和恶性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那么,我国经济周期目前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呢?在这里我将结合资料,主要立足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分析,来简要说明我国经济周期目前所处阶段的一些情况。

(一)经济增长率的新特征分析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走出1999年的低谷,逐步复苏和回升,由此开始了新的一轮经济周期。

这一轮经济周期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近10年,2000-2005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8%、7.5%、8.3%、9.5%、9.5%、9.9%,2006年上半年的GDP增长率居然高达10.9%。

从这组数据来看,这一轮经济周期呈现出两个明显特征:平稳和快速增长。

平稳和快速增长这两个特征在以前的各轮经济周期中很难出现。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的50多年中,我国经济增长已呈现出10次周期,目前正处于第10轮周期中。

但是新一轮周期与前者相比,增长质量更高,因为增长速度更加平稳,并且实现了高速度向快速增长的转变。

就经济周期阶段来看,足以证明目前中国经济正位于周期的繁荣阶段。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分析【摘要】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探讨了转型背景、结构性调整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创新驱动的转型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挑战。

在转型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各种内外部挑战,需要通过结构性调整来实现升级。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城乡发展不均衡也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结论中,需要进一步探讨中国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以及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指导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分析对于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结构性特征分析- 转型背景- 结构性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创新驱动- 城乡发展不均衡- 路径选择- 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分析要求、格式要求等等。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从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外环境的挑战,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这种转型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更是结构性调整的深刻变革。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既包括转型背景、结构性调整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创新驱动的转型,又包括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挑战。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创新驱动,才能够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并在未来实现更加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2. 正文2.1 转型背景不包括在我输出的内容要求中。

感谢理解。

中国经济转型是指中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这一转型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低效性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主要包括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外部竞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增多等。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及收敛性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及收敛性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空间分异及收敛性
汇报人: 2023-12-04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收敛性研究 •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研究背景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尤其在中国表现突出。
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空间பைடு நூலகம்联性分析
利用空间关联性分析方法,探究各 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分析空间集聚和空间关联性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因 素,包括政策环境、产业结构、科 技创新等。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
05
发展空间收敛性研

空间收敛性的概念及测度方法
空间收敛性的概念
空间收敛性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接近,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的趋势。
加强财税支持
加大对数字经济的财政投入,优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 大对数字经济的投入。
推动数字经济国际化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制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与交流。
研究结论与展望
07
研究结论
总结词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 差异和集聚现象,各地区之间的收敛性 较弱。
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数 字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1 2
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面展开)
为什么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 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 1)国企存在弊端 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 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 2)农村改革的推动 过去了。
转折
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决策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
1.从群众自发 到中央肯定、 推动。
2.从试点到推 广。 3.从农村到城 市。
4.从经济体制 改革到政治体 制改革。
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 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重心转移,揭开改革序幕)
意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时期。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党的工作重心从中共成立以来经历了 哪三次重大转变?
1927年 由城市转向农村 1949年由农村转向城市 1978年由阶级斗争转向 经济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 1、含义: 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同时要求多方面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 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 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 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
一、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方针)
一、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 (制定方针)
时间:1978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决策?有什么意义呢?
决策: 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思想路线: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改革开放论文1000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论文

改革开放论文1000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论文

改革开放论文1000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论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下文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论文篇1浅谈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中国速度”已经成为经济学界非常流行的新名词,更有甚者,很多经济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中国之谜”。

本文将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力求可以提出一些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做出一些有用的,有促进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战略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分析(一)经济增长速度步入历史最快车道从经济总量上分析,中国经济总量从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足300美元,仅仅用了数年时间,到2003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67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这一事实无可争辩地说明我国的经济已经步入了历史最快车道。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也在以平均每年8%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这个速度持续的时间之长让许多经济学家都感到迷惑。

(二)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备中国政府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健康发展,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越设越低,这也无疑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的大军当中,这种转变,将会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注入巨大的活力;再者,我国的法律体制正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正在制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极大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各个企业也将会在法律的规制下公平地进行竞争,这将会使市场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市场要素的流转更加快速,市场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

(三)企业格局日趋完善,多种企业形式共同发展如今,中国经济增长的企业群体已经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战略格局。

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不断进入中国的海外投资和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主要力量,它们也给中国的经济体系中注入了新鲜血液;其次,中国产业结构和布局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地完备。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评价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并深入分析现阶段的特征。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历程和成就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经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进行评价,并深入探讨现阶段的特征,以期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评价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时,本文将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调整、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程度等多个方面。

本文还将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福利等方面。

在深入分析现阶段特征时,本文将关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关键领域,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未来趋势,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我们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回顾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回顾是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过程,它反映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历史性变革。

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这一阶段,中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控制。

虽然这一阶段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就,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基础的建设,但由于体制、机制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生产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接着,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时期。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城市的对外开放。

这一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多个阶段,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从贫穷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分析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分析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态势。

然而,如何准确衡量中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化趋势,对于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研究者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中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演化趋势。

通过收集大量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我们将对中国数字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揭示其发展规律,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阐述数字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和要求。

然后,我们将构建包含多个维度和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数字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运用时空演化分析方法,探究中国数字经济在不同时间段和空间区域的动态变化,揭示其发展特点和规律。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还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企业家提供决策参考,为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

在此背景下,关于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分析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方面,关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多数学者认为其涵盖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等多个维度。

技术创新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能够提升数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产业结构优化则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等方式,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双循环格局研究——基于国内和全球价值链的考察

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双循环格局研究——基于国内和全球价值链的考察

内循环为主!地区间循环更为紧密!主要依靠本地增加值流出和出口参与国内和全球价值链" 畅通
的国际产业链循环促进了数字产品制造业国内循环升级!国内分工水平提升也促进了其深度参与
全球价值链!但数字产品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相对下游位置!需要加速构建安全稳定的高水平产业
链供应链"
关键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国内价值链&全球价值链&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数字产品制造&数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张军超杨文宇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双循环格局研究 复计算四类& 由于本地区兼具供给方和需求方两种角色$作为供给方为其他价值链参与者提供中间产 品和最终产品$作为需求方从其他参与者+ 进口, 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因此$将本地区增加值划分为供 给侧$国内其他地区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划分为需求侧& 重复计算部分是国际国内分工深化中生产过 程碎片化的体现$如本地区重复计算部分是指本地区反复多次流出至其他地区加工再回到本地区加工 的增加值$其在流出环节会被重复计算$但能够反映地区间贸易联系的紧密度&
6$5
根据 等 E,9I !#$1!"的研究)!*$)+2可分解为#$ 个细项$D)E可分解为= 个细项$具体细项如图1
所示& 图1 将各细项按照增加值的归属分为本地区增加值'国内其他地区增加值'国外增加值和纯粹重
因#$1% 年不是投入产出调查年份$?GU.T 团队只获取安徽'广东'湖南'甘肃'重庆'河北等3 个省份的#$1% 年单区 域投入产出表$在+f0/表编制中$这3 个省份使用当年的Tf0/$而其他省份则根据#$1# 年公布的Tf0/投入产出结构进 行调整&

探寻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

探寻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

探寻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密码作者:高帆来源:《人民论坛》2021年第33期【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奇迹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对中国发展史和世界发展史都具有重大影响,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不仅异常突出、举世瞩目,而且对其他领域的成就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决定性成就。

正如《公报》所指出的“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呈现出向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快速追赶态势,并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显著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大国,无论是基于中国历史的时序比较,还是基于不同国家的横向比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都堪称“奇迹”,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罕见的成就,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确凿无疑的特征事实。

作为人口规模占据世界第一位的国家,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具有超越国境的世界意义,中国经济发展问题也因此成为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议题。

特别是,人们需要追问: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是怎样取得的?中国经济绩效的产生“密码”和理论含义是什么?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其他国家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在界定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内涵的基础上,评述已有针对中国经济奇迹的解释理论,进而从中国本土化的经济制度特征(特别是强调经济制度体系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组合)出发,探究中国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制度逻辑,探寻中国经济发展的“密码”。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

但在1995年之前,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大起大落”的古典周期,而1995年之后,经济增长的波动越来越小,逐渐呈现出增长型周期的特征,即平稳、持续、高速增长。

对于这种趋势,其内在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继续保持,如何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就成为一个不得不令人关注的问题。

1. 新特征的描述1.1 特征之一:经济增长越来越平稳H-P 滤波法是目前分析经济周期时最广泛的应用的工具,它由Hodrick 和Presott 于1981年分析美国战后的经济景气时首先提出,后来于1997年正式发表。

【参考文献】假定时间序列Yt 由趋势性部分τt 和波动性部分c t 组成,即Y t =τt +c t ,t=1,2,3,4…..,THodrick 和Presott 提出通过一个最小化公式,将趋势性部分τt从Y t 中分离出来,即:其中λ是控制曲线平滑的乘法参数,λ越大,则趋势性部分τt越平滑,当λ→∞时,式中第二项就只能取0,此时公式就变成了最{}12221112()()t T T Tt t t t t t Min y ττλτ-+===⎡⎤-+∇⎢⎥⎣⎦∑∑小二乘法公式,H-P 滤波就退化成最小二乘法。

我们使用H-P 滤波法对1978年到2007年的GDP 增长率进行分析,由于是年度数据,λ的值取6.25,得出的结果如图1.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H-P 滤波法,将Trend 近似看做潜在经济增长率,则可以得到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值。

1978—2007年中国潜在GDP 增长率估算结果、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差值估算结果年份实际GDP 增长率潜在GDP 增长率 两者差值年份实际GDP 增长率 潜在GDP 增长率 两者差值1978 11.7 9.389625 2.310375 1993 13.7 11.48151 2.218492 1979 7.6 8.715833 -1.11583 1994 13.1 11.47647 1.623533 1980 7.8 8.4117 -0.6117 1995 9.3 10.88501 -1.58501 1981 5.2 8.668354 -3.46835 1996 10.2 10.11458 0.085424 1982 9.2 9.579049 -0.37905 1997 9.6 9.319014 0.280986 1983 11.1 10.6821 0.417896 1998 7.3 8.665833 -1.36583 1984 15.3 11.45519 3.844812 1999 7.9 8.367504 -0.4675 198513.211.442841.75716520008.68.4179610.182039024481216Hodrick-Prescott Filter (lambda=6.25)1986 8.510.80475-2.304752001 8.18.736341-0.63634 1987 11.59.981779 1.5182212002 9.59.2709040.229096 1988 11.39.046016 2.2539842003 10.69.8680980.731902 1989 4.28.312465-4.112472004 10.410.41102-0.01102 1990 4.18.456769-4.356772005 11.210.899890.300108 1991 9.19.496576-0.396582006 11.111.33314-0.23314 1992 14.110.75245 3.3475492007 11.711.75723-0.05723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通过该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995年之前,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大起大落,跳跃长期趋势曲线的幅度很大。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分析冷静1,钟鸣长2(1.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昌吉831100; 2.黎明职业大学,福建泉州362000)[摘要]基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化创新、数字经济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14—2021年的数据,采用熵权法进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10.8、Geoda1.2软件,通过莫兰指数、修正引力模型、标准差椭圆进行时空特征探析。

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整体缓慢增长,区域差异大,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阶梯式递减;各省域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数字要素流动性增强;空间上存在正相关性,主要呈低低集聚;空间分布方向上呈东北—西南,且经济重心向西南转移。

[关键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时空特征[中图分类号]F2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4)03-0012-04Abstract: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hina's provincial digital economy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four dimensions of digital infrastructure,digital industry development,digital innovation,and digital economic environment.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dig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data selected from 30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municipalities)in China from 2014to 2021.Further more,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rough Moran's index,modified gravity model,and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by using Arcgis10.8and Geoda1.2.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growth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is slow,with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gradually decreasing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that the economic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provinc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ose,and the mobility of digital factors is increasing,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space,mainly exhibiting low-low agglomeration,an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irection is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and the economic center is shifting towards the southwest.Keywords:digital economy;development level;regional differences;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作者简介]冷静(1991—),女,山东淄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钟鸣长(1975—),福建宁化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件(48张)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4-2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件(48张)

2. 议一议,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No Image
提示: 环境污染严重;沿江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同质化; 上、 中、下游之间经济联系薄弱;能源资源不足。
战略定位: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黄金水道
长江水量大,水位变化小, 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长江长度长,支流多,南 北对称分布,横贯东西, 联系南北,江海联运,营 运里程长。
上海、武汉、重庆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 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 。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 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 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 优势?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规划 “一轴” ——长江黄金水道 “两翼”——依靠沪蓉和沪瑞两大通道 “三极” ——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多点”——其它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活动P99
1. 归纳我国制定长江经济带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
理背景。
优势条件:
限制因素:
资源丰富,种类多
丘陵、高原、山地地形复杂我国 宏观Biblioteka 发展 格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新时期
我国宏观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四大地区
背景 优势区位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2017,浙江)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 相关数据。完成16-17题。
16.影响表中行政区城 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 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
提示: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 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
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 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 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 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 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

十年中国发展特征分析

十年中国发展特征分析

十年中国发展特征分析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2年第15期文竹立家随着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和从中央到地方领导班子换届的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回顾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已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中国过去10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是我们民族发展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

过去10年,我们取得了重要成就,是民族进步的10年。

发展才是硬道理10年发展最突出的特征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经济的技术含量大幅提升,使中国在现代世界中的“硬实力”迅速提升。

我们知道,在这个讲究“现实主义”的世界上,经济与军事等“硬实力”仍然是文化价值等“软实力”的有效载体,没有最基本的“硬实力”的支持,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发言权。

而在2002年到2012年这10年间,仅就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来说,正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关键10年,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10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压力不断加大。

如不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替代了过去常说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成为时代主线。

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增强后劲;自2009年4月起,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医保覆盖范围得以扩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不断出台,欠发达地区步伐加快,扭转了区域发展差距变大的趋势,各地人均GDP的差异逐年下降。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2)
〔一〕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二〕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三、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 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线状基 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分析和确定"点"及"轴"的位置与等级是 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
城市圈层向外扩展往往表现出周期波动性的特征,这与经济增长 周期性波动现象密切相关.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城市工业投资增加,居民住宅、工业小区和道路建设大 规模展开,边缘区土地被征用,改变为工业、商业、文化、娱乐、城市住宅和基础 设施等建设用地,城市建成区规模迅速扩大.
点-轴系统结构
弓箭结构
第三节 圈层结构理论
一、理论发展 二、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三、圈层结构的基本特征 四、城市圈层扩展的周期波动性和方向性0
一、理论发展
1、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圈》理论 〔1822、6〕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 的城市 地域空间结构〈同心圆〉法则〔1925〕;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一〕前工业化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地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为独立的中心状态.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
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 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三〕工业化成熟阶段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核心 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新常态下中国比较优势变化及政策应对

新常态下中国比较优势变化及政策应对

新常态下中国比较优势变化及政策应对目前,处于经济新常态时期的中国正将一部分低成本制造业向外剥离,出口产业结构处于调整阶段,但出口额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中国出口额强劲的增长一方面加强了与日韩的经贸往来,另一方面也引发政界与学界对中日韩三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地位的重新审视与探讨。

为此,有必要对中日韩三国出口结构变化所反映出的比较优势的变化及其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其对东亚区域生产分工可能产生的影响。

标签:出口结构;比较优势;中日韩1引言渣打银行在201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供应链的性质将在未来10年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将重塑国际分工格局。

作为世界最大全球供应链源头的中国一面正将很大一部分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剥离给东盟等地区,一面又在筹划践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战略,预示着全球供应链的扩张趋势。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新投资对东盟等地区的注入,资金流向的改变也间接说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提升。

近些年来,中国出口额的持续增长,并在2002年超过日本。

2013年,中国工业品出口总额为2.05万亿美元,较1990年增长了24倍,是同期日本出口总额的2.7倍,韩国的3.7倍。

这种势如破竹的出口增长趋势已超出东亚地区“雁阵模式”的解释范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中日韩三国间的贸易结构,也影响了三国间的比较优势。

周松兰(2007)比较了中日韩三国主要出口商品的出口额、重合类别、产业分布、技术含量和加工程度等,进而深入分析了中日韩之间出口贸易结构及其竞争优势。

龚敏和李文博(2006)选取了1990-2004年中日韩三国的贸易数据,对三国贸易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认为中国贸易的发展扩大了日韩两国相互间的出口贸易,并在中日韩三国构成的贸易格局中起“桥梁”作用。

袁晓莉(2010)对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存在着互补性与竞争性;金明玉和王桂敏(2011)通过计算中日韩三国贸易相关系数和比较优势指数,对三国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与特征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及特征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及特征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及特征分析张远芝;谷军【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并且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在国家相关战略和政策实施下,我国区域经济逐步出现协调发展趋势,目前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协调程度。

总体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低,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比较低,但是相比以前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协调发展【作者】张远芝;谷军【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荆州 434020;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F224中国是一个拥有近全球1/5的人口和960万km2国土的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个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1],协调好区域内部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原因,以及区域经济呈现协调发展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特征。

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原因1.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是东部和南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主要表现在东南沿海地区优先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的相关优惠政策,逐步发展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

另一方面是同处东部沿海地区,南方与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协调[2]。

主要表现在南方地区优先得到国家改革开放试点特区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率先建立经济特区并逐步发展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大范围突出经济圈。

10.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10.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二)讲授新知
1.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等方面的变化。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战略布局,如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
3.知识拓展:介绍一些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等,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创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情境,如税收政策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等,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经济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利用视频、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展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角色扮演、模拟经营等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3.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和评价,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解。如:“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哪些知识点最重要?为什么?”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发现自身不足,提高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4.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
1.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确保学生在小组内能够互相学习、互补优势。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案例分析、经济现象调查、政策建议等,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问题导向
1.针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增长特征分析与发展战略探究(一)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在我国甚至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在经济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之谜”〔1〕。

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特点了解,进一步用索洛(Solow)模型来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寻找到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为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与过去的二十多年相比,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与全球经济的联系逐渐紧密等。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Solow模型;战略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经济的增速上看,我国的经济在经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的经济总量从原来的一位数到两位数,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这不能不说明我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2003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67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这又无可争辩地说明我国的经济已经步入了“快车道〔〕。

其次,我国的经济也在以平均每年8%的增长速度
向前发展,这个速度持续的时间之长让许多经济学家都感到迷惑。

(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
体制逐步建立
首先,政府经济建设理念的逐步成熟,我国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低,这无疑会极大地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在进一步地放松对这些企业的管制,由原来的“指挥者”转变成为“裁判者”;其次,我国的法律体制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正在制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极大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各个企业也将会在法律的规制下公平地进行竞争,这将会使市场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市场要素的流转更加快速,市场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体——企业群体、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及地区布局已经形成
首先,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企业群体已经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战略格局,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不断进入中国的海外投资和民营企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股主要力量,它们也给中国的经济体系中注入了新鲜血液;其次,中国产业结构和布局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地完备。

如今,中国的企业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前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错误思想。

如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正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助推器;再次,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经济产业带正在逐步的形成,以珠江
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湾经济区为代表的产业带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和商业发达的代表。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
(一)索洛(Solow)模型〔〕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索洛将总量生产函数运用到经济增长的研究当中,从而奠定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

索洛模型的中心结论是,在缺乏连续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人均增长将最终停止。

索洛模型的另一个结论是条件收敛,即一个经济离其自身的稳态越远,则其向着该稳态的收敛速度越快。

索洛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有很多的缺陷:第一,从实证的角度来看,连续的技术进步不能影响人均的增长,而其他一些重要参数如储蓄率、人口增长率等在索洛模型中可以影响到稳态中各种人均量的数值,但是对于人均量的长期增长率没有影响;第二,无论是长期增长由外生的技术进步所支持的结论,还是条件收敛的性质,都来自于资本的递减报酬。

(二)中国经济增长内在原因的索洛(Solow)模型解释
通过索洛模型,我们可以透过表面的种种现象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

索洛模型认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的增长可以从非递减报酬、内生技术进步、内生的人口增长和劳动供给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1.非报酬递减〔4〕
索洛模型中的条件收敛性质或者正的长期人均增长依赖于外生技术进步的性质都是源自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的假定。

但是从实证角度,技术进步或知识对于生产的贡献则很难说是报酬递减的,因为知识不同于一般的物品,它的使用在一定的意义上是非竞争性的。

如果考虑到知识的这一特殊性质,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就会遇到技术
上的困难,这也就为我们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我国的经济虽然已经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管理人员的思想和管理的方法已经获得了极大地提高,这不能不对我们今后经济的增长造成积极地影响。

按照非递减报酬,我国经济增长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生产的参与者也会在内部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2.内生的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引入到现实的生产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企业更加注重自身的生产技术的提高,并且借助于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以改革创新,使得自身的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技术进步主要包括产品种类增加型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改进型技术进步。

产品种类增加型技术进步是一些简单的外观或者是种类上的改进来使得技术有所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