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化教学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传统教育存在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往往立足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此,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已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它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1977年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指出“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一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所以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这种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普遍采用。

我校地处昌平十三陵地区,是农村及边远的山区学校,在生源逐年减少的小班额条件情况下(每班学生数一般都在24人左右),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越来越多被教师们所重视。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学生创设相互交流合作探讨的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合作学习当作一种形式,给听课的人看,不注重讨论的价值。学生不知道怎么合作?为什么合作?合作的意义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不少教师对合作学习没有真正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针对这种现状,我们确定了“小班化教学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交往品质。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会,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合作学习上,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根据对我区十五期间的了解,已经有几所学校对小班化教学和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总结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他们的研究成果是我们此次申请课题的基础。但是这几所学校只是对小班化教学与合作学习进行了分别的研究,此次我们将对小班化教学形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尝试与研究,目的是为小班化教学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出适合农村学校学生发展的新的途径。

二、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1、小班: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小班学生一般是每班24人以下。

2、小班化教学: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支配下,实施“小班化教学”的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在小班配置的条件下,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以人的发展为本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支配下的教育活动体系,形成以师生发展多向、充分的课堂交往教学为特征的教育过程,体现出合作与交往,强调个性化学习的小班教学特征。

3、小组:是由若干人员结合成的单位。这里的小组是指由学习成绩、能力、性格、兴趣、性别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异质的群体,组内的学生积极互赖,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

4、合作学习:美国约翰逊兄弟的观点,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研究目标

1、构建“小班化教学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过程与方法的研究,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探究,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快乐。

2、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方法,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练就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3、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工作,打造学校特色,创建学校品牌。

四、研究对象、范围及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校三个年级在校学生。

(二)研究范围

数学、语文、英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学科。

(三)研究内容

1、构建“小班化教学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2、形成立体多元化的“小班化教学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体系。

五、研究步骤和方法

1、准备阶段(2007.1——2007.4):成立课题研究组,组织干部、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制定方案及实施计划,做好开题工作和各项准备,在此基础上各教研组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开题工作。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法、问卷调查法。

(1)理论培训:学校购买大量书籍,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聘请昌平区教科室周德林老师进行《探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讲座,并参与指导我校课题研究;北师大赵德成博士多次来校,进行讲座,深入课堂,参与指导教研活动;课题负责人李雪涛校长定期通过“校长讲堂”为教师进行课题有关知识的讲座培训,使我校课题研究具有了较高的理论起点,防止实验流于形式。

(2)外出取经:近几年,国内有些学校已在合作学习的研究上初见成效,为此我校多次派出教师学习取经。先后有24人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15人赴洋思中学学习;组织校骨干教师20人赴密云四中参加“杜郎口中学课改“研讨;组织教学领导小组12人赴国际展览中心参观学习;选派英语教师刘海英赴加拿大出国深造三个月,并脱产半年到北京西城区进修学习。通过学习教师开阔了眼界,为合作学习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3)专题研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边实验边反思,边总结。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如24名教师从杜郎口中学回来后,我们分别举行了三次全校研讨会:《促进学习,学校的使命----赴山东考察教师汇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杜郎口学习考察汇报》、《学习杜郎口超越自我------杜郎口学习经验交流会》。举行了“课题教学沙龙”。同时教研组定期研讨交流课题研究情况,通过研讨教师们对课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课题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2、实施阶段(2007.5——2009. 1)课题开始实施。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学校先期在三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两个教学班进行实验研究。于2008年2月份,在前面基础上,推行至13个学科在12个教学班中全面进行课题实验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1)带题授课:我校课题研究立足实践,聚焦课堂。每一节均为带题授课。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及改进。定期邀请进校教研员来校指导,深入课堂,参与指导教研活动。同时学校为教师搭建平台,上各级各类公开课。如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一节校内的课题研究课;开展区级的英语、数学、物理、政治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活动;分别两次与西城区教研中心开展英语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在承接的“北京市教育教学及管理课题诊断”启动会,结题会,“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系列展示活动----走进昌平”大型活动中,我校全面开放课堂,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与会专家、领导、兄弟校教师对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给予了高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