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重点及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课文原文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知识点多音字:数:shǔ数一数shù数学假:jiǎ不假思索jià度假尽①jìn尽头。

②jǐn尽管。

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不假思索。

②jià放假。

本课读音同①。

词语解释: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

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反义词: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奇特——普通寂静——喧闹不假思索——犹豫不决近义词: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大概——可能寂静——平静不假思索——毫不犹豫课内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

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

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

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这种抖转直下的独特效果。

这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选取适当的句子理解提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它的特点和魅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柏林:德德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位于东部施普雷河与哈弗尔河交汇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柏林分成东、西两区。

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柏林墙拆除,东、西柏林合并,成为德国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组词。

思()指()假()神()腮()脂()遐()伸()二、照样子,写词语。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汇总学校语文六班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汇总知识点01、课文主题本文记叙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一列火车上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将老妇人的凄惨际遇描绘出来,说明侵略战役给被侵略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难以弥合的战役创伤,表达了对战役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02、课内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役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

老兵道出缘由后,车厢里一片静寂。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役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全部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役后果径直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役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剧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

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怪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怪举动的缘由。

正是有了前文的蓄势和铺垫,小说的结尾才给人以剧烈的震撼效果。

〔4〕老兵那镇静不动声色的表达里包含了一股巨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03、多音字数:shǔ数一数 sh数学假:jiǎ毫不犹豫 ji度假尽①jn 终点。

②jǐn 尽管。

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毫不犹豫。

②ji 放假。

本课读音同①。

04、多音字深思:深思。

奇怪:跟寻常的不一样;古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引、批判。

造句:他总喜爱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毫不犹豫: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快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楚。

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哀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略:表示不很精确的估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在柏林》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在柏林》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在柏林》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原文】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

【知识点】多音字:数:shǔ数一数shù数学假:jiǎ不假思索jià度假尽①jìn尽头。

②jǐn尽管。

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不假思索。

②jià放假。

本课读音同①。

词语解释: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

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反义词: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奇特——普通寂静——喧闹不假思索——犹豫不决近义词: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大概——可能寂静——平静不假思索——毫不犹豫课内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原文及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原文及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原文及教一、教学内容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课文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德国士兵在柏林的经历。

课文通过士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士兵在柏林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战争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同情心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原文投影仪或黑板。

2. 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复印件,供学生学习和讨论。

3. 战争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战争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纠正发音错误,指导感情表达。

3. 理解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战争对生活的影响,讨论如何珍惜和平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同情心和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课文《在柏林》战争的影响:残酷、破坏、痛苦士兵的感悟:珍惜和平、同情心、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战争对生活影响的小作文。

3. 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在柏林》,学生对战争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战争主题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预设:学生就初步印象来谈,不要求详细、深入,可从篇幅、结尾或读后的感觉来谈。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课前导语,了解相关背景。(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3.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老妇人后备役老兵)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板书:失去三个儿子送妻子进疯人院)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分组讨论: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图文讲解+练习在柏林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3、“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4、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视频朗读知识点课文主题:本文记叙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一列火车上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将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描绘出来,表明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课内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

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

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14《在柏林》知识点讲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14《在柏林》知识点讲义

《在柏林》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能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学习难点:能理解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和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情境导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

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

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却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聚焦课文:《在柏林》这篇课文是以战争为背景,以一列从德国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这是一篇小小说,在较少的文字中涉及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

小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就需要创设一些深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们在研读这篇小小说时,一定要注意文中的反常之处。

知识精讲:我们先来探寻:反常的情境“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火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而这列火车的车厢怎么尽是“妇女和孩子”呢?明确:这是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

原来是战争,男人们都去前线上战场了。

接下来是:反常的人物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明确:原来,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精神失常了。

这是老妇人对失去孩子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罪恶的强烈控诉。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预习及课文知识点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预习及课文知识点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目录知识点 (1)一、多音字 (1)二、近义词 (1)三、反义词 (2)四、理解词语 (2)五、句子解析 (2)六、问题归纳 (3)七、课文分段 (4)八、课文主题 (4)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

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知识点一、多音字柏:bó(柏林)bǎi (侧柏)bò(黄柏)数:shǔ (数一数) shù (数学)假:jiǎ (不假思索) jià (度假)二、近义词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大概——可能寂静——平静指手画脚——评头论足不假思索——毫不犹豫三、反义词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奇特——普通寂静——喧闹指手画脚——沉默不语不假思索——犹豫不决四、理解词语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

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五、句子解析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

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反复出现的作用是:1.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2.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 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

车厢里的妇女儿童,哪一个没有丧夫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发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联想到了自己的境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知识盘点教学复习两用课件(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知识盘点教学复习两用课件(部编版)

易读错字音
多音字
词语意思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造 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 伤导致的精神错答
2.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 ,你是从 中看出 来的。这也通过老妇人之口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 。
答:三个儿子死在战场使她精神失常,反复数就是表现她先后失 去的儿子的数目 从老兵的话中 控诉。
问题解答
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这样结尾有何益处?
14.《在柏林》 知识盘点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知识要点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了解作者
奥莱尔(1873——1939),美国女作家,记者。微型小说《在柏林》 堪称奥莱尔名篇中 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
5.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 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不堪巨大的打击,她已 经疯了;而两个天真的小姑娘却尚未意识到这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问题解答
6.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 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 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 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在柏林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在柏林教学PPT课件带内容

字词 同音字





zhuàng

柏( 柏 林 )
壮( 健 壮 )
博( 博 学 )
撞( 撞 击 )
泊( 停 泊 )
状( 状 态 )

勃( 生 机 勃 勃 ) 幢( 一 幢 楼 房 )
柏 林
IN BERLIN
字词 多音字


词 百 花
柏 bǎi:柏树 松柏 bó:柏林
巧记:在德国首都柏( bó )林市郊,我看到了一棵高大的柏
“头发灰白”“战时后备役老兵”暗示在战争中已经失去了很多 年轻人,年老者也得走上战场。

1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

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
文 风
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
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
而告终。
柏林:德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

成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


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德国首都的地位。
IN BERLIN
资料 写作背景

指失去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shén zhì bù qīng) 例:由于生意失败,他忧虑过度,这两天都有点神
神 志 不 清 志不清了。
在 柏 林
IN BERLIN
字词 近义词

字 词
健壮— 强壮
虚弱— 软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4 在柏林》课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4 在柏林》课文预习及知识点梳理

14 在柏林一、多音字:数:shǔ数一数shù数学假:jiǎ不假思索jià度假尽①jìn 尽头。

②jǐn 尽管。

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不假思索。

②jià放假。

本课读音同①。

二、词语解释: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

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三、反义词: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奇特——普通寂静——喧闹不假思索——犹豫不决四、近义词: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大概——可能寂静——平静不假思索——毫不犹豫五、课文主题:本文记叙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一列火车上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将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描绘出来,表明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六、课内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

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

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

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没有小的时间点,只有大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一列火车车厢里。

主要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

事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小插曲。

一位老妇人反复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叙述中,大家才知道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

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尾再进行探讨。

思考: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呢?
预设:在学生梳理了小说的要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之后,对于标题的疑问可能已经浮上了心头。

此时提出疑问,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随时关注,更有利于之后的探讨。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剖幽析微——寻找文章的反常之处。

过渡:同学们在之前的比较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篇幅在本单元三篇小说中最短,要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便要创设一些深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那么大家在学习这篇小说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反常之处。

(1)学生细读课文,根据提示寻找反常之处。

(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在柏林》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在柏林》

二、三”
嗤笑
她们一眼
世界需 要和平
又重数“一、 再次 挺了挺身板,
二、三”
傻笑 开口了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讲述在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 一位失去三个儿子、妻子疯了、自己也将去前 线的老兵,面对两位对自己神志不清的妻子嗤 笑的小姑娘,说明原因的故事,揭示了战争给 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 和平的愿望。
健壮——强壮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健壮——虚弱 不假思索——冥思苦想
妙解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在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一位失 去三个儿子、妻子疯了、自己也将去前线的老兵, 面对两位对自己神志不清的妻子嗤笑的小姑娘,说 明原因的故事,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以及 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谢谢
二、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1.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和“再次傻 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 送进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 好不好? 3.第一节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 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 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 有什么区别?
课后拓展
柏林墙 正式名称为反法西
斯防卫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 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 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 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 或“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 人员的自由往来。
作业布置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 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在柏林
学习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 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 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六上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知识点分类复习-部编版

六上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知识点分类复习-部编版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奥莱尔(1873——1939),美国女作家,记者。

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奥莱尔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

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柏林分成东、西两区。

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柏林墙拆除,东、西柏林合并,成为德国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2021年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课文知识点讲解

2021年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课文知识点讲解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让我们学会的什么呢?这里给大家一些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课文知识点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在柏林》课文知识点讲解课文主题本文记叙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一列火车上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将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描绘出来,表明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课内问题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

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

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

正是有了前文的蓄势和铺垫,小说的结尾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4)老兵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里包含了一股巨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多音字:数shǔ数一数 shù数学假jiǎ不假思索 jià度假尽①jìn 尽头。

②jǐn 尽管。

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 不假思索。

②jià 放假。

本课读音同①。

词语解释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一、多音字
柏:bó(柏林)bǎi (侧柏)bò(黄柏)
数:shǔ (数一数) shù (数学)
假:jiǎ (不假思索) jià (度假)
二、近义词
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
大概——可能寂静——平静指手画脚——评头论足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三、反义词
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
奇特——普通寂静——喧闹指手画脚——沉默不语
不假思索——犹豫不决
四、理解词语
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

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五、句子解析
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一环境描写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气氛,德国弥漫着的失败情绪;也是暗写战争惨烈,战死者众多。

下文老兵夫妇的遭遇与这处伏笔照应。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反复出现的作用是:1. 暗示战争让老妇人失去了三个儿子;2. 表现老妇人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3. 形成一个悬念,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3.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寂静”是表象,隐含了人们内心的“动”。

车厢里的妇女儿童,哪一个没有丧夫失子或失去父母的苦痛!老兵的话,使他们陷入沉思,引发了他们的共鸣,使他们联想到了自己的境遇。

六、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

2.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

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3.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

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七、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写列车上一位神志不清的老妇人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小姑娘的嗤笑,老兵对此很不满。

第二部分(3):写老妇人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及老兵此行的目的。

第三部分(4):写车厢里静得可怕。

八、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由于失去三个儿子而发疯的老妇人,老兵说明原因及后续即将也上战场的故事。

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