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10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 1、资金汇集法(资金总库法):是把各种 资金汇集,然后再把这些资金在各种适当 的资产之间进行分配。特点是按流动性大 小来确定分配资金的顺序,强调资产的流 动性,统一分配。
1、资金汇集法(资金总库法)
• 不管资金来源的期限的长短,将资金来源 作为一个整体来分配,分配的顺序是: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
• 1、偿还期对称原理 • 是指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要在一定程
度上相互对称。通过资产平均到期日与负 债平均到期日之比K可以粗略估计银行的资 产与负债的偿还期是否对称。K=全部资产 平均到期日/全部负债平均到期日。K=1;K >1; K<1;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
• 2、目标替代原理 • 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具有相互消
提高了银行资产盈利水平。
负债管理理论的演变
1. 银行券理论。商业银行发行银行券要以贵金属做准备,银行 券的数额与货币发行发行准备的数额之间视经济形势而变动。 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负债的适度性。
2. 存款理论。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资产经营 活动的基础;存款是存款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一种选择,银 行只能被动地顺应这种选择;银行所支付的存款利息是对存 款者放弃流动性的回报,而绝不是收入盈利的来源;存款者 和银行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存款的安全问题;存款的稳定性 是银行经营的客观要求,银行资金的运用必须限制在存款的 稳定性前提之下。
长作用。银行无法使三目标同时达到最优,但可 以中和这三性目标,使其综合效果达到最高。 • 3、风险分散原理 • 银行需要注意将资产在不同的客户不同的种类中 进行有效的分散,以免使资产过分集中,在风险 成为现实时措手不及。
第二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PPT课件
×1=0.7359(年)
二、久期的理论基础和计算
N
D= = ∑T=(1 CF×t DF×t t)
∑TN=(1 CF×t DF)t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2.资产可转换理论 主要观点:银行能否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
资产的变现能力。 局限性:片面强调资产的转换能力而忽视了证券
和资产的质量;为信用膨胀提供了条件;当 市场运行出现问题时,资产的可转换性会大 大降低。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
3.预期收入理论 主要观点:该理论认为流动的保障归根结底来
(一)负债管理理论介绍 (二)负债管理的方法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负债管理理论(The 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 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该理论主张商业银行资产应该 按照既定的目标增长,主要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负债方项目, 通过在货币市场上的主动负债,或者"购买"资金来支持资产 规模扩张,实现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源于客户的预期收入。为银行发放中长期贷 款提供了理论基础。 局限性:预期收入的主观性和可预测性是不能 确定的,在资产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债务人 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 。
(二)资产管理方法
1.资金总库法
资金总库法示意图
资金总库
the Pool of Fund
2.资金分配方法
主要内容:商业银行把现有的资金分配到 各类资产上,应使各种资金来源的流通速 度或周转率与相应的资产期限相适应。即, 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保持高度的对 称关系,所以也称期限对称方法。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职能之一,它涉及到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有效配置,以最大程度地实现银行的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和方法进行探讨,并探究在当前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如何更好地进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1. 资产负债管理的定义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以经营性为目标,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配置、转换、控制、监督等手段,以及通过规避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合理、高效、安全地开展银行业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2. 资产负债管理的特点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管理,以实现资产与负债的充分结构匹配,达到风险控制、盈利最大化、流动性保证等综合目标。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1.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风险管理。
通过对银行资产与负债的结构和组合进行合理布局和配置,实现风险的分散化和控制,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2. 盈利最大化商业银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盈利最大化。
通过对资产负债的有效配置和优化,使得银行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 流动性风险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还要关注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要能够保证在不同市场环境和经济周期下,能够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1. 资产负债结构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匹配是指通过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调整,使得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互匹配,以实现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盈利最大化。
2. 风险管理工具应用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如利率互换、远期外汇交易、期货等,通过使用这些金融工具,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和避险,降低银行面临的各种市场风险。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概述:资产负债管理(ALM)是商业银行管理资产和负债以及管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获取收益,而资产负债管理则是帮助银行实现此目标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目标和原则,以及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和方法。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通过合理配置资金和控制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管理手段。
它包括银行资产组合管理和负债组合管理两个方面。
资产组合管理主要涉及银行的贷款投资和其他资产配置,负责银行可获得的收益。
负债组合管理则主要涉及银行的存款和借款等负债组成,负责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和流动性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力求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平衡和匹配,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面临的市场、信用、流动性等风险。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1)风险管理:降低资产负债的风险敞口,确保银行在面临市场波动和信用风险时能够承受和控制风险;(2)流动性管理:保障银行短期和长期资金需求的平衡,确保银行能够按时偿还债务和满足客户资金需求;(3)利率收益管理:平衡银行利率敏感性,确保银行能够在利率变动中获取合理的收益。
2. 原则:(1)匹配原则:根据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利率、货币和种类等特性进行合理匹配,避免资产负债安排上的不匹配带来的风险;(2)多样化原则:实现资产负债的多样化配置,通过分散投资和分散风险来降低银行面临的风险;(3)稳健原则:强调规避过度风险,保证银行的资本充足性,防止过度杠杆带来的潜在风险。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和方法1. 工具:(1)贷款和投资组合管理: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贷款和投资品种、地域和行业进行资产组合配置,实现风险分散、收益最大化和流动性管理;(2)资金市场操作: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质押担保等操作,通过调整短期市场利率和流动性来管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3)衍生品工具:如利率互换、货币期货和期权等,用于管理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4)风险度量模型:包括价值-at-风险(VaR)模型和压力测试等,用于度量资产负债组合的风险敞口和风险水平。
第十七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二) 资产管理方法
1、资金分配法
资金汇集法(Pool-of-Funds Approach)也称资金总库 法,其内容是:不考虑银行资金来源的不同特性,将商业 银行的各种负债,即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自 有资本汇合成一个资金库,看做是单一的资金来源而加以 利用,资金库的大小不是由银行的决策而是由外部市场因 素(如企业活动、人口增长、货币政策)所决定的。
二、负债管理思想 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在20
世纪60年代后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对高额利润 的追求,使得保持银行资金盈利性和流动性的矛盾更为突 出,单靠资产管理已不能满足银行高盈利的要求。与此同 时,商业银行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使得银行的资金来 源无论在渠道上还是数量上,都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如 各种各样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茁壮成长,证券市场迅速成熟。 外在的竞争压力与内在的盈利动机相结合,促使银行必须 另辟蹊径解决流动性问题,从而导致了负债管理理论的产 生。同时,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为负债管理理论的实 施提供了可能性。
第十七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图17-1 资金汇集法
第十七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2、资产分配法
资金汇集法过分强调对资产流动性的管理,而没有区 分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和资本金等不同资金来 源对流动性的不同要求。这种缺陷引起商业银行利润的极 大流失,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在此情形下 将所有负债看作单一资金来源已经不现实。每一种资金来 源都有其独特的易变性和法定准备要求。银行管理者根据 这些情况开始运用一种资产负债表分配技术——资产分配 法。
资金汇集法起源于商业银行创建初期,在20世纪“大 萧条”时期被广泛应用。基本做法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保证充分的第一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 存款、在其他机构的存款余款,以及收款过程中的现金。 (2)保证第二准备金,为防范所预见到的现金需求和未预见 到的意外提供流动性。 (3)银行拥有了充足的流动性之后,其余资金就可以考虑分 配用于客户信贷需要。所有合理贷款要求都应在可贷资金 限度内解决。 (4)银行在满足了信贷需要后所剩余的资金可分配用于购买 长期公开市场证券。投资账户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创 造收入。二是在这些证券接受到期时补充第二准备金。
第7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 因此, 贷款安全性和流动性取决于借款者 的预期收入, 如果一项贷款的将来收入或 预期收入有保证(如按日、季分期付款), 即使期限较长, 由于安全性和流动性有保 证, 银行仍然可以接受。反之, 如果一项贷 款的预期收入不可靠, 即使期限较短, 银行 也不应当发放。
12
❖根据此理论, 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 贷款, 经营易于转让的证券, 而且还可以 发放长期设备贷款, 还可发放非生产性消 费者贷款, 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可靠, 还款来源有保证即可。
❖如果市场上资金普遍紧张, 无论银行怎样努 力也难于借到款, 那么用负债管理来提供流 动性就无法保证, 这样就会提高银行流动性 的风险。另外, 在负债成本提高的条件下, 为了保住利润, 银行须把资产投放在收益高 的贷款和投资上, 而收益高的贷款和投资往 往伴随着更高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26
❖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20
3.购买理论 该理论是一种创新的负债理论,主张以主动 负债的方法来保证对银行流动性的需要。具 体做法:以短期借入款来应付存款的提取, 负债项目一增一减,不影响资产负债规模; 以借入款来应付增加贷款的要求,是资产和 负债项目同时增加。其缺点是:购买理论容 易过度助长商业银行片面扩大负债、盲目竞 争、加重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因而通常不 为宏观金融管理机构所倡导。
3
▪ 可见, 早期的商业银行主要是求生存, 而不是求发 展, 这是资产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的主观原因;其次 , 从外部条件来看, 在商业银行早期, 工商企业贷 款需求比较单一, 数量也有限, 金融市场还不够发 达, 这就使商业银行没有必要, 也没有可能去努力 增加资金来源, 扩大盈利, 而只需进行资产结构的 合理安排, 以set Management) ❖(一)资产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该理论是商业银行早期的经营理论, 并在相当长的一 段时期内广泛流行。此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有着深刻的 历史根源。首先, 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 其早期的业务 中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主要依靠吸收活期存款, 定期存 款的数量则有限。活期存款的不稳定性, 迫使银行家们 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资产管理方面, 特别要保持资产的 流动性, 以应付客户的提款。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1. 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概念说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首先得搞清楚这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就是银行需要在资产(比如贷款、投资)和负债(比如存款、借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就像家里预算一样,收入得覆盖支出,还得留点备用。
想象一下,你每个月工资都不够花,肯定得琢磨怎么省钱、怎么理财,是吧?银行也是如此,它们必须聪明地管理自己的“家庭开支”,以确保盈利和稳定。
1.1 目标之一:流动性管理那么,商业银行的第一大目标就是保持流动性。
听起来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能用得上钱”。
比如,银行需要随时准备应对客户的取款需求,想象一下,某一天突然有人把钱都取走,那银行得有足够的现金来应对。
这就像你家里备着点零钱,偶尔外出吃饭的时候不至于慌手慌脚,抓着银行卡却没带现金。
银行得确保手头有流动资产,这样才能保证日常运营不受影响。
1.2 目标之二:收益最大化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收益最大化。
银行当然是要赚钱的,毕竟不挣钱就没法给员工发工资、没法发展业务。
银行通过贷款、投资等方式来实现收益,这就好比你把闲钱拿去投资,期待能获得不错的回报。
但要记住,赚钱的同时得控制风险。
就像炒股一样,有时赚得欢喜,有时也可能亏得心疼。
银行要学会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稳稳当当,才不会让自己摔个跟头。
2.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说到风险管理,这可是资产负债管理的重中之重。
没有哪个银行希望自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心惊肉跳。
所以,银行必须设法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
这就好比开车,你得时刻注意前方的路况,避免撞到树上。
要是不注意,后果可真是相当严重。
2.1 信用风险的防范首先是信用风险,简单说就是借钱的人可能还不上。
这就像你借给朋友一百块,心里还得琢磨他是不是能按时还给你。
银行在贷款的时候,得仔细审查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确保他们有能力还款。
如果不小心放贷给了个“失信者”,那可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原理及应用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原理及应用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资产负债管理(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ALM)原理及应用是商业银行成功经营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和原理、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资产负债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和原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指银行通过科学的负债、资产等管理方式和手段,合理地协调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有效控制银行的风险和保证经营安全,以实现银行资产的最优化配置和负债结构的优化,同时实现资产和负债的风险控制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核心就在于对于银行内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实现银行的长期发展和稳健运营。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原理是资产负债平衡和风险控制。
资产负债平衡是指银行对于资产和负债的比例进行平衡和控制,让资产端和负债端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以实现银行内部的长期平衡。
风险控制是指银行通过对于各种风险的预测、评估和管理,有效地控制风险并减少潜在损失。
二、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资产负债管理:1. 资产结构调整。
商业银行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实现现金流的优化,同时合理安排银行的投放资金和收回资金的时间和比例,以保持资产负债的平衡。
银行通过提高贷款的基准利率,降低储蓄的利率等方式来控制风险,并实现资产的风险分散和收益最大化。
2. 负债结构调整。
商业银行通过负债结构的调整,实现银行流动性和稳定性的平衡,从而降低银行的风险。
银行可以通过发行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获得充足的资金流动性和金融市场的急需资金,同时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率调整来控制银行的风险。
3. 风险控制与监测。
商业银行通过预测、分析和监测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掌握风险情况,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银行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和风险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保证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和风险稳定性。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一、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概念与特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是商业银行运用合理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实现银行资产负债平衡和盈利能力最大化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合理配置银行资产和负债,实现资产增值和负债风险控制的最佳平衡。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特点如下:1. 风险管理优先: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重视风险管理,通过对各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保证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高度灵活: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具备高度灵活的资产负债配置和流动资金管理能力,在市场需求和利率环境变动时能够及时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
3. 综合性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全面考虑资产和负债的综合利润和风险,并通过合理的综合管理手段,实现长期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的平衡。
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则与方法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遵循下列原则:1. 风险和收益的均衡: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在追求较高收益的同时,要合理控制风险。
通过科学的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手段,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均衡。
2. 充分流动性: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充分配置流动性资产,保证银行能够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和提高金融活动能力。
3. 资产负债匹配: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要求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利率和货币种类匹配,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减少银行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1. 资产负债管理: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调整资产负债期限和利率,实现资产负债的匹配和优化,提高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能力。
2. 流动性管理:通过合理配置流动性资产和负债,保证银行能够满足日常运营和客户的资金需求,提高银行的金融活动能力。
3. 风险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手段,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保证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安全和稳定。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资本利润: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和负债,实现资本利润的最大化。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概述: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障银行运营稳定和利润最大化的核心工作之一。
本文将从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目标、方法以及相关指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资产负债管理概念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环境和业务发展需要,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和负债,进行风险管理和收益优化的一项管理活动。
它涉及到资金流动、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
三、资产负债管理目标资产负债管理目标主要包括风险控制、收益优化和流动性管理。
风险控制方面主要是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和负债,避免和降低风险的发生和承担。
收益优化方面则是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的配置,最大化银行利润。
流动性管理是指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流动性,以便满足各项业务和风险的需求。
四、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资产负债表管理、收益曲线管理、偿债期限管理和对冲管理等。
资产负债表管理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达到风险控制和收益优化的目的。
收益曲线管理是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以应对不同利率环境下的风险和机会。
偿债期限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负债偿还期限,保证银行对借贷资金的偿还能力。
对冲管理是通过金融衍生品等工具,对冲金融市场波动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
五、资产负债管理指标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净利差、流动性比率和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等。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银行面对风险的能力。
净利差是指银行贷款与存款的利率差别,它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润水平。
流动性比率是指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了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是指银行的总资产和总负债的规模大小。
附件:本文档涉及到的附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样本、资本充足率计算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包括《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具体注释请参见相关法律法规。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资产负债表是商业银行核心的财务报表,记录了其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反映了银行的资金状况、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银行的利润,并确保银行能够按时履行其支付义务。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1. 资产和负债的匹配:商业银行需要根据不同的存款种类和贷款产品的特点,合理地匹配资产和负债。
例如,银行可以通过选择具有相对较长期限的资产来匹配相对较长期限的负债,以减少利率风险。
2. 资产负债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需要认真评估和管理其资产负债表上的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
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以及采取风险对冲和多样化资产负债的方式来管理这些风险。
3. 资产负债表调整和优化:商业银行需要持续地监测和分析其资产负债表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可以包括重新分配资产和负债的比例,调整投资组合,优化存贷款结构等,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实现最佳的风险收益平衡。
4. 合规管理:商业银行需要确保其资产负债表符合监管要求和合规规定。
银行需要遵守各种法规和规章制度,包括资本充足性要求、流动性管理要求等,以保证其金融稳定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总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具备良好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便制定和执行有效的资产负债表管理策略,确保银行的稳定运营和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一套综合性的金融战略,旨在最大化银行的利润、 优化资产配置、控制风险。
定义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有效利用资本、增加盈利、降低风 险、优化资产和负债结构来实现持续经营的过程。
目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包括:确保充足的流动性、保护资本充足、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
核心原则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原则包括: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资本管理、 盈利管理、成本管理。
挑战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着多种挑战,包括: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 性风险源自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工具与技术
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与技术包括: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压力测试、资金管理 工具、资产负债视图系统。
最佳实践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佳实践包括: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灵 活的资金筹措机制、定期进行资产负债配置评估。
结论和要点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保障银行经营稳定和盈利能力的关键战略,银行应 采取综合性的管理策略以应对多样化的风险和挑战。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在商业银行运营中,资产负债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简称ALM)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
商业银行通过控制和平衡其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以实现负债偿还、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控制等目标。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并对其重要性和应用进行分析。
一、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
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银行能够实现流动性管理、资金筹集、风险回报的平衡,并降低经营风险。
同时,良好的资产负债管理可以帮助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提升盈利能力和稳定性。
二、1.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灵活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实现风险与回报的平衡。
银行应该根据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特征和收益率,合理配置资产,提高收益和控制风险。
同时,通过适当的负债安排,银行能够降低债务成本,改善资本结构。
2. 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储备,以应对资金运作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流动性管理主要包括资金预测、流动性风险评估、资金调度和市场监测等方面。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科学的流动性管理模型,不断加强对市场和流动性风险的监控,确保能够随时满足客户和市场对资金的需求。
3. 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风险是利率风险。
银行需通过利率互换、利率衍生品和利率风险控制手段等方式,主动管理利率风险。
此外,银行还应制定利率政策,灵活调整贷款和存款利率,以降低利率风险带来的影响。
4. 资本管理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
银行需要根据内外部资本要求,合理配置资本,以满足合规要求和风险控制目标。
同时,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资本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和资本充足性评估,确保资本充足,应对可能的风险和压力。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的应用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应将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与业务运作相结合,确保策略的有效实施。
首先,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准确评估,以实现资本、流动性、盈利的最优配置。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九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其中:p表示金融工具购买时市场价格;△p表示金融工具 价格变动;r表示金融工具购入时市场利率;△r表示市场利 率变动。
该公式可以理解为金融工具的价格弹性,即市场利率变动的 百分比所引起金融工具价格变动百分比的关系。
2024/4/18
从例中可以看出,该债券的偿还期为3年,而其持续期为 2.78年。可见持续期与偿还期不是同一概念,偿还期是指 金融工具的生命周期,即从其签订金融契约到契约终止的这 段时间,而持续期则反映了现金流量,比如利息的支付、部 分本金的提前偿还等因素的时间价值。通常在持有期不支付 利息的金融工具,其持续期等同于偿还期。而对于那些分期 付息的金融工具,其持续期总是短于偿还期。持续期与偿还 期呈正相关关系,即偿还期越长,持续期越长。持续期与现 金流量呈负相关关系,偿还期内金融工具现金流量越大,持 续期越短。
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 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同时,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 经营管理理念转为三性并重;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的 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管理,银 行能够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主 动性和灵活性,提高了资产盈利水平。
不足:增加经营成本,增大银行风险,不利于银行的稳健 经营。
于利率敞口的该部分资金使银行在利率上升时获利,利率 下降时受损; 当处于负缺口时,利率敏感资产小于利率敏感负债时,利 率风险敞口部分使银行在利率上升时受损,利率下降时获 利。
2024/4/18
资金缺口是一个与时间长短相关的概念。缺口数值的大 小和正负都依赖于计划期的长短,这是因为资产与负债的 利率调整期限决定了利率调整是否与计划期内利率相关。 例如,一笔浮动利率贷款,若商定的利率调整期是每个月 一次,那么,当计算未来3个月的资金缺口时,这笔贷款 就会被认为是利率不敏感资产。但是,当计算未来6个月 的资金缺口时,该笔贷款则为一笔利率敏感资产。同样地, 固定利率的定期存款在到期前是利率不敏感负债,而到期 后如果继续存在于银行,由于续存时的利率由市场利率而 定,这笔存款便属于利率敏感负债。
00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三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本章考点分布考点考点内容内容考察要求1资产负债管理对象、主要内容及策略;熟练掌握2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原则及工具。
深入了解考点1-1 资产负债管理对象 [ 熟练掌握 ]•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传统资产负债管理的对象即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新金融市场环境以及新的全球监管要求下,随着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范围的拓宽和国际化业务的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对象和内涵也在不断扩充,呈现出"表内外、本外币、集团化"的趋势。
考点1-2 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 熟练掌握 ]主要内容具体要求资本管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范畴一般包括监管资本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和账面资本管理三个方面。
资本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展资本规划、筹集、配置、监控、评价和应用等管理活动,建立资本管理框架及机制,制订资本规划及年度计划,确定资本管理工具和流程,实施资本分配和考核等。
资产负债组合管理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是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市值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的有效统一,是平衡资本配置与风险补偿、提高整体盈利能力的策略手段,是推动资产负债表结构优化、促进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保证。
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包括资产组合管理、负债组合管理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三个部分。
资产负债计划管理资产负债计划是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总量计划和结构计划。
定价管理定价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利润。
定价管理分为外部产品定价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
主要内容具体要求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通常根据高管层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有权审批人批准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限额,制定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定期评估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确定管理政策、方法技术、监测控制、信息系统、信息披露等管理内容。
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核心是建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全额资金管理体制,建成以总行为中心,自下而上集中资金和自上而下配置资金的收支两条线、全额计价、集中调控、实时监测和控制全行资金流的现代商业银行司库体系。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与流程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与流程一、引言为了规范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明确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架构和各项管理流程,旨在指导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如何合理配置资产,控制负债风险,实现资产负债的均衡发展。
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1. 资产安全性:确保银行资产的安全,避免出现重大损失。
2. 流动性:保证银行有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
3. 收益性: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产收益。
4. 资本充足率:保持足够的资本水平,以支持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资产负债管理原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风险可控: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确保风险可控。
2. 平衡发展:在资产和负债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出现过度依赖某一类资产或负债。
3. 动态调整:根据市场环境和银行经营状况,动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4. 成本效益:在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时,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力求提高经营效益。
四、资产负债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衡、协同工作的机制。
主要包括:1. 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总体策略和政策。
2. 资产负债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监控资产负债状况。
3. 业务部门:负责具体业务操作,根据资产负债管理政策进行资产配置。
4. 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识别、评估和控制资产负债风险。
五、资产负债管理流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流程主要包括:1. 资产配置:根据银行经营策略和市场状况,合理配置资产,包括贷款、投资等。
2. 负债管理:通过发行债券、吸收存款等手段,控制负债规模和结构。
3. 流动性管理:确保银行在各种市场环境下,拥有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业务之一是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旨在平衡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确保其健康运营并实现稳定的盈利。
一、资产负债管理概述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关键要素之一。
它着重于实现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匹配,包括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利率、流动性、种类和规模等方面的匹配。
通过精确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并提高盈利能力。
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一)利差管理利差管理是商业银行使用最广泛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调整负债的利率和资产的利率之间的差异来改变净利差水平。
当利率差异扩大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也增加,反之亦然。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不断监控市场利率变动,并优化负债和资产组合,以实现最佳的利差管理。
(二)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旨在确保银行能够应对各种情况下的资金需求。
流动性管理包括预测和监控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持有流动性资产、建立备付金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融资等方式来管理流动性风险。
(三)资本管理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监管要求和内部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合适的资本水平。
资本管理旨在确保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覆盖潜在的亏损,并保持充足的资本储备。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内部资本生成、外部募资和资本分配等手段来实现资本管理的目标。
(四)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必须与风险管理紧密结合。
风险管理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并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资产和负债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三、资产负债管理的意义(一)风险控制资产负债管理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控制各种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等。
通过合理的资产负债匹配和管理,商业银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暴露并保证自身的稳定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与利率风险
当市场利率变动时,资金缺口的数值将直接影响 银行的利息收入。 一般而言,银行的资金缺口绝对值越大,银行承 担的利率风险也就越大。
10
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利率敏感性比率
利率敏感比率反映了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之间的相对量 的大小。
11
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管理
14
复习思考题
1.商业银行是如何从早期的资产管理发展到资产 负债综合管理的?这一演变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为什么会产生? 2.银行怎样测量利率风险?资金缺口管理应该如 何进行?
15
利率波动周期与资金 缺口管理
13
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管理
• 1.零缺口战略。对于许多小银行,采用零缺 口战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方式。
• 2.正缺口战略。如果银行的研究部门预测市 场利率正在进入上升阶段,正缺口战略就是 其正确的选择。
• 3.负缺口战略。如果预测市场利率会下降, 不少银行会选择负缺口战略。
3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1.2 资产转移理论
该理论由莫尔顿在《商业银行及 资本形成》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 的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 好方法是持有可转换的资产。这类资产具有 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从而保 障了银行在需要流动性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 金。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短期 债券。
6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 产 负 债 综 合 管 理 理 论 (Assets and Liabilities Management Theory)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 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 的均衡。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 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 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 该理论既吸收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精华, 又克服了其缺陷,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 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 管理更为科学。
5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2 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兴起 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该理论主张银行可以积极主动地通过借入资金的方 式来维持资产的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 取更高的盈利水平。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以负债的形式来保证银行流动性 的需要,使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 同时,将银行管理的视角由单纯的资产管理扩展到 负债管理,使银行能够根据资产的需要来调整负债 的规模和结构,增强了银行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提 高了银行资产盈利水平。
7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4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 业务以外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在知识经济时代,银行应发挥其强大的金融信息服务 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力开展以信息处理为核 心的服务业务。 该理论认为,银行在存贷款业务之外,可以开拓多样 化的金融服务领域,如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 具的交易。 该理论还提倡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 业务。
资金缺口管理是银 行在对利率进行预 测的基础上,调整 计划期利率敏感性 的资产与负债的对 比关系,规避利率 风险或从利率风险 中提高利润水平的 方法。
12
第二节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管理
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 利率敏感性分析
(1)预测利率上升时, 正利率缺口;
(2)预测利率下降风险及其管理 缺口的衡量
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风险,对利率风险 的的管理成为银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资金缺口是指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的差额,用于衡 量银行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
当利率敏感资产大于利率敏感负债时,资金缺口为正 值;当利率敏感资产小于利率敏感负债时,资金缺口 为负值;当利率敏感资产等于利率敏感负债时,资金 缺口为零。
2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1.1 商业贷款理论
该理论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 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 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 偿的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 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 金贷款。这种理论也被称作为自动清偿理论 和“真实票据论” (Real-Bill Theory)。
4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1.3 预期收入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普鲁克诺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性 理论》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 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借 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障,期限较长的 贷款可以安全收回,借款人的预期收 入不稳定,期限短的贷款也会丧失流 动性。因此预期收入理论强调的是贷 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收入之间的 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与贷款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利率风险及其管理
1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发展 1 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强调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的规模和 结构是银行自身无法控制的,而资金业务的 规模和结构则是可控的,银行应该主要通过 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持适当 的流动性,实现其经营管理的目标。 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 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