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角的计算

合集下载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象限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第一象限〈NE)=第二象限<SE)=-第三象限<SW)=+第四象限<NW)=-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1 / 26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2 / 26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坐标距离及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距离及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距离及方位角计算公式坐标距离计算公式:在平面坐标系中,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给定两个点A(x1,y1)和B(x2,y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距离=√((x2-x1)²+(y2-y1)²)在三维空间中,可以使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距离计算公式。

给定两个点A(x1,y1,z1)和B(x2,y2,z2),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距离=√((x2-x1)²+(y2-y1)²+(z2-z1)²)方位角计算公式:方位角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方向角度。

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可以使用反正切函数来计算两点之间的方位角。

给定两个点A(x1,y1)和B(x2,y2),它们之间的方位角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方位角 = atan2(y2 - y1, x2 - x1)在三维空间中,可以使用球坐标系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方位角。

给定两个点A(r1,θ1,φ1)和B(r2,θ2,φ2),其中r表示距离,θ表示纬度,φ表示经度,它们之间的方位角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方位角= atan2(sin(φ2 - φ1) * cos(θ2), cos(θ1) * sin(θ2) - sin(θ1) * cos(θ2) * cos(φ2 - φ1))这些公式可以通过编程语言如Python或者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来实现。

总结:坐标距离计算公式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或者球坐标系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方位角计算公式通过反正切函数或者球坐标系来计算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方位角度。

这些公式对于地理和导航应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确定地理位置和导航方向。

方位角计算

方位角计算

因标准方向选择的不同,使得一条直线有不同的方位角,如图4-19所示。

过1点的真北方向与磁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用δ表示。

过1点的真北方向与坐标纵轴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用γ表示。

δ和γ的符号规定相同:当磁北方向或坐标纵轴北方向在真北方向东侧时,δ和γ的符号为“+”;当磁北方向或坐标纵轴北方向在真北方向西侧时,δ和γ的符号为“-”。

同一直线的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为:(4-14); (4-15); (4-16)四、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1.正、反坐标方位角2图4-19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如图4-20所示,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αΑB ,称为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

而直线BA 的坐标方位角αBA ,称为直线AB 的反坐标方位角。

由图4-20中可以看出正、反坐标方位角间的关系为:(4-17)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测定每条直线的坐标方位角,而是通过与已知坐标方位角的直线连测后,推算出各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如图4-21所示,已知直线12的坐标方位角α12,观测了水平角β2和β3,要求推算直线23和直线34的坐标方位角。

Oy图4-20 正、反坐标方位角由图4-21可以看出:因β2在推算路线前进方向的右侧,该转折角称为右角;β3在左侧,称为左角。

从而可归纳出推算坐标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4-18)(4-19)计算中,如果α前>360˚,应自动减去360°;如果α前<0˚,则自动加上360˚。

134图4-21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五、象限角 1.象限角由坐标纵轴的北端或南端起,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用R 表示,其角值范围为0˚~90˚。

如图4-22所示,直线01、02、03和04的象限角分别为北东R 01、南东R 02、南西R 03和北西R 04。

2.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由图4-23可以看出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 在第Ⅰ象限,R =α 在第Ⅱ象限,R =180°-α 在第Ⅲ象限,R =α-180° 在第Ⅳ象限,R =360°-α(E)(W)图4-22 象限角y3O 图4-23 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关系。

方位角计算公式范文

方位角计算公式范文

方位角计算公式范文方位角是指从一个参考方向(通常是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测量到其中一方向线的角度。

方位角通常用度数表示,范围从0度到360度。

下面介绍常见的方位角计算公式:1.方位角计算公式(两点坐标):假设已知起点坐标A(x1,y1)和终点坐标B(x2,y2),方位角θ的计算公式如下:θ = atan2(y2 - y1, x2 - x1)其中,atan2函数是一个双变量反正切函数,返回值为[-π, π]之间的角度值。

注意: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θ是以正北方向为参考的方位角。

如果要将方位角转换为以其他方向为参考的角度(如正东方向为0度),可以将θ减去相应的修正值。

2.方位角计算公式(两点经纬度):假设已知起点的经度(lon1)、纬度(lat1)和终点的经度(lon2)、纬度(lat2),方位角θ的计算公式如下:θ = atan2(sin(Δlon) * cos(lat2), cos(lat1) * sin(lat2) -sin(lat1) * cos(lat2) * cos(Δlon))其中,Δlon = lon2 - lon1是两点经度差。

注意: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θ是以正北方向为参考的方位角。

如果要将方位角转换为以其他方向为参考的角度(如正东方向为0度),可以将θ减去相应的修正值。

3.方位角计算公式(方向余弦矩阵):方向余弦矩阵(Direction Cosine Matrix)是一种将方位角和俯仰角等转化为三维空间坐标旋转的方式。

方向余弦矩阵的计算公式如下:D=[ cos(θ) * cos(φ), sin(θ) * cos(φ), -sin(φ) ][ -sin(θ), cos(θ), 0 ][ cos(θ) * sin(φ), sin(θ) * sin(φ), cos(φ) ]其中,θ是方位角,φ是俯仰角。

D是一个3行3列的矩阵,表示坐标变换矩阵。

上述是常见的方位角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问题,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象限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第一象限(NE)=第二象限(SE)=-第三象限(SW)=+第四象限(NW)=-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如图1所示,设直线AB的边长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XB=XA+ΔXABYB=YA+ΔYAB式中,ΔXAB、Δ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已知方位角+水平角大于540°-540°)已知方位角+水平角±180°=方位角坐标增量的计算方法:平距×COS方位角=△X坐标增量平距×Sin方位角=△Y坐标增量坐标的计算方法:已知X坐标±△X坐标增量=X坐标已知Y坐标±△Y坐标增量=Y坐标高差、平距的计算方法:斜距×Sin倾角=高差斜距×COS倾角=平距高差÷Sin倾角=斜距平距÷cos已知度分秒=斜距高程的计算方法:已知高程-仪器高+前视高±高差=该点的顶板高差原始记录计算方法:前视-后视相加÷2=水平角(前视不够-后视的+360°再减)后视 00°00′00″ 180°00′09″前视92°49′02″272°49′13″水平角= 92°49′03″实测倾角:正镜-270°倒镜-90°(正、倒镜相加-360°)实例: 110°30′38″-90°= 00°30′38″实例: 270°30′38″-270°= 00°30′38″激光的计算方法:两点的高程相减:比如:5点高程1479、479-4点高程1471、052 = 8、427 两点之间的平距:60、673×tan7°19′25″=7、7988、427-7、797=0、629(上山前面的点一定高于后面的点,所以前面的点减后面的点)测量:1、先测后视水平角:归零,倒镜180°不能误差15′2、前视:先测水平角并读数记录,然后倒镜测倾角,水平角、平距、斜距、高差、量出仪器高,前视量出前视高。

要求方位角-已知方位角±180°=拨角方位画两千的图:展点用0.6正好.倾角的计算方法:180°以下的-90°270°-超过180°的两点的高差除平距按tan=倾角比如:2点1500、026-6点1484、096=15、932点~6点平距=127、8315、93÷127、83=接按第二功能键、接按tan接按=接按度分秒键完事。

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坐标及方位角计算坐标和方位角是地理学和导航中常用的概念,用于确定一个地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方向。

坐标通常用经度和纬度表示,而方位角则是用于确定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个地点的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坐标和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1.坐标的计算方法:坐标是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一个地点在地球上的位置。

经度是指一个地点距离地球上子午线的距离,而纬度是指一个地点距离地球赤道的距离。

计算经度和纬度的方法如下:-经度的计算方法:经度的取值范围是从-180度到180度。

以本初子午线(通过伦敦的经线)为基准,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可以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使用地图上的比例尺来确定一个地点的经度。

-纬度的计算方法:纬度的取值范围是从-90度到90度。

以地球赤道为基准,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可以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使用地图上的比例尺来确定一个地点的纬度。

2.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方位角是用于确定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个地点的方向的角度。

方位角通常使用正北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方向计算。

计算方位角的方法如下:-使用经纬度计算方位角:首先,计算两个地点的经度差和纬度差。

然后,使用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或正切)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夹角。

最后,将夹角转换为以度为单位的方位角。

-使用几何图形计算方位角:将两个地点的经纬度绘制在一张地图上,并为两个地点之间的连线添加标记。

然后,使用直线夹角定理计算连线的夹角。

最后,使用罗盘或直尺等工具,将夹角转换为以度为单位的方位角。

总结:坐标和方位角是地理学和导航中常用的概念,用于确定一个地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和方向。

坐标使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一个地点的位置,而方位角用于确定一个地点相对于另一个地点的方向。

计算坐标和方位角的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图上的比例尺或几何图形等方法来进行。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 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如图1所示,设直线AB 的边长DAB 和一个端点A 的坐标XA 、YA 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 的坐标为: XB=XA+ΔXAB YB=YA+ΔYAB式中,ΔXAB 、ΔYAB 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 、B 的坐标值之差。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原创版2篇)目录(篇1)1.方位角的定义2.计算方位角的基本公式3.方位角的应用实例正文(篇1)方位角是一种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和方向的度量方式,通常用于地图、导航和测量等领域。

在我们生活中,方位角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找到目标位置。

那么,如何计算方位角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方位角的定义。

方位角是指从正北方向开始,逆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的角度。

换句话说,就是从北往东、南、西旋转到目标方向的角度。

这个角度的范围是0°到360°,其中0°表示正北方向,90°表示正东方向,180°表示正南方向,270°表示正西方向,360°又回到了正北方向。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计算方位角的基本公式。

假设我们现在要计算从正北方向逆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的角度,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方位角 = 目标方向角度 - 180°其中,目标方向角度是指从正北方向开始,逆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的角度。

如果目标方向在正北方向的左侧,那么目标方向角度是正值;如果目标方向在正北方向的右侧,那么目标方向角度是负值。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计算从正北方向逆时针旋转到西南方向的方位角。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西南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角度。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西南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大约是45°。

因此,目标方向角度为45°。

将这个值代入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方位角= 45° - 180° = -135°这意味着,从正北方向逆时针旋转135°就可以到达西南方向。

方位角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导航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输入目标位置的经纬度和当前位置的经纬度,计算出目标相对于当前位置的方位角,从而为出行提供准确的方向指引。

此外,方位角还在地图制作、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

测量方位角计算公式测量方位角是指通过其中一种方法求得一些目标物体相对于指定基准方向的角度。

方位角通常使用度数表示,以正北方向为基准,沿顺时针方向递增,范围为0到360度。

测量方位角在地理导航、测量工程、天文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计算方位角的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方位角 = atan((E - E0) / (N - N0))其中,E、N为目标物体的东北坐标,E0、N0为基准点的东北坐标。

该公式适用于平面坐标系。

2. 方位角 = atan2(E - E0, N - N0)其中,E、N为目标物体的东北坐标,E0、N0为基准点的东北坐标。

该公式适用于平面坐标系,可以通过atan2函数直接得到方位角,避免了先计算斜率再反求角度的过程。

3. 方位角= atan((sin(ΔL) * cos(L2)) / (cos(L1) * sin(L2) - sin(L1) * cos(L2) * cos(ΔL)))其中,ΔL为目标物体经度减去基准点经度的差值,L1、L2分别为目标物体和基准点的纬度。

该公式适用于地理坐标系。

4. 方位角= arc tan((sin(Δλ) * cos(φ2)) / (cos(φ1) *sin(φ2) - sin(φ1) * cos(φ2) * cos(Δλ)))其中,Δλ为目标物体经度减去基准点经度的差值,φ1、φ2分别为目标物体和基准点的纬度。

该公式适用于地理坐标系,常用于计算大地方位角。

这些公式的推导及原理比较复杂,涉及到三角学和二元一次方程等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使用现成的工具或软件来计算方位角,如地图软件、GPS定位设备等。

这些工具会自动计算目标物体相对于基准方向的角度,准确性高、方便快捷,可以满足大部分测量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测量方位角是基于特定坐标系的,不同坐标系的方位角计算公式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使用平面坐标系进行测量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在较长的距离范围内。

掌握方位角计算公式

掌握方位角计算公式

掌握方位角计算公式在测绘工作中,方位角是最基本的方位元素,也是导航定位和航空飞行等领域的重要元素。

所谓方位角,是指从北开始的顺时针旋转角度,指示了目标相对于真北的方位。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方位角分为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两种。

真方位角以地球的真北方向为基准,而磁方位角则是以地球的磁北极方向为基准。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磁罗盘测量得到的磁方位角。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迭代法和正算法。

迭代法通过多次计算得到目标相对于真北的角度,而正算法则是直接计算出目标相对于真北的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计算方法。

1. 根据坐标值计算方位角:使用以下公式可以根据两个坐标值计算方位角:其中,AA为起点到终点的方位角,\text{起点}起点和\text{终点}终点为相应坐标的数值。

请注意,AA的值可能会受到所使用的坐标系的影响。

2.迭代法迭代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计算方位角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目标点的坐标和起点的坐标代入以下公式:tan θ = (y2 - y1) / (x2 - x1)其中,θ表示角度,y2和y1分别表示目标点和起点的纬度,x2和x1则表示目标点和起点的经度。

通过多次迭代计算,即可得到目标点相对于起点的方位角。

3.正算法正算法是一种直接计算目标点相对于真北方向的计算方法,它主要借助了三角函数的知识。

假设目标点和起点的坐标均已知,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os A = sinφ2 - sinφ1 * cos(λ2 - λ1) / cosφ1 * sin(λ2 - λ1)其中,A表示目标点相对于真北的方位角,φ1和φ2分别表示起点和目标点的纬度,λ1和λ2则表示起点和目标点的经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测量中,还需要考虑磁偏角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对方位角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计算方位角时需要特别谨慎。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方位角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特定点与正方向x轴之间逆时针方向的夹角。

它在数学、地理、航空航天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计算方位角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于直角坐标系的计算:假设有两个点A(x1, y1)和B(x2, y2),首先需要计算出两点之间的直线斜率k = (y2 - y1) / (x2 - x1)。

然后利用反正切函数,通过求解arctan(k)得到弧度值θ。

最后利用单位换算,将弧度值θ转化为角度值α=θ * 180 / π,即为所求的方位角。

2.基于极坐标系的计算:在极坐标系中,一个点可以通过距离r和极角θ来表示。

假设有两个点A(r1,θ1)和B(r2,θ2),要计算两点之间的方位角,首先需要将两点的极角θ转化为弧度制,然后通过计算Δθ=θ2-θ1得到两点之间的相对角度。

最后利用单位换算,将相对角度Δθ转化为角度值α=Δθ*180/π,即得到方位角。

3.基于方向向量的计算:假设有两个点A(x1, y1)和B(x2, y2),可以将两点之间的连线看作一个方向向量。

首先需要计算出两点之间的方向向量V(x2 - x1, y2 - y1)。

然后利用反正切函数,通过求解arctan(Vy / Vx)得到弧度值θ。

最后利用单位换算,将弧度值θ转化为角度值α=θ * 180 / π,即为所求的方位角。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方位角时,可能会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当两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方位角为0或180度;-当两点重合时,方位角没有定义。

总结起来,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有基于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和方向向量三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计算。

方位角计算详细方法

方位角计算详细方法

K=
1 = 4000 D

<
1 2000
例题:
用EXCEL程序进行闭合导线计算
(四)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说明: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以下是两者的不同点:
1、角度闭合差的分配与调整
方法1:
(1)计算方位角闭合差: f α = α 终计算
α 终已知
(2)满足精度要求,若观测角为左角,则将fα反符号 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若观测角为右角,则将fα同 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上。
由A、B两点坐标来计算αAB、DAB
D AB = tgα AB = Δx
2 AB
X
YAB XAB AB DAB
B
+ Δy
2 AB
A
Δy AB Δx AB
0
y
αAB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 Δy
Δx
AB AB
= xB = yB
xA yA
(2)计算:
α AB 锐 = arctg
Δy Δx
∑D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K<1/2000(图根级),则将fx、fy以相反符号,按 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
增量。
V Δxi = fx
1
∑D
fy
Di
A1 484318 A
1
970300 1051706 2
V Δyi =
∑D
Di
A
2
XA=536.27m YA=328.74m
图表: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点 转折角 改正后 方位角 边 长 坐 标 增量(米) 号 (右) D 转折角 (米) X Y 改 正 后 坐标(米) 点 增量(米) 号 X Y X Y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方位角是指从其中一点出发,顺时针方向到另一个点的位置角度。

它通常用度数来表示,以正北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使用正弦和余弦函数,另一种使用向量运算。

1.使用正弦和余弦函数的计算公式:假设点A的坐标为(Ax, Ay),点B的坐标为(Bx, By)。

首先需要计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即dx = Bx - Ax和dy = By - Ay。

然后可以计算方位角θ = arctan(dy/dx)。

但是由于arctan函数的值域是(-π/2, π/2),只能表示-90°到90°之间的角度,为了得到完整的方位角计算结果,还需要根据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 如果dx > 0且dy > 0,即点B位于点A的右上方,此时方位角为θ。

- 如果dx > 0且dy < 0,即点B位于点A的右下方,此时方位角为360° + θ。

- 如果dx < 0,即点B位于点A的左侧,此时方位角为180° + θ。

- 如果dx = 0且dy > 0,即点B位于点A的正北方向,此时方位角为90°。

- 如果dx = 0且dy < 0,即点B位于点A的正南方向,此时方位角为270°。

这样就可以得到点A到点B的方位角。

2.使用向量运算的计算公式:向量的加减可以表示方向的改变,因此方位角的计算也可以通过向量运算来实现。

假设点A的坐标为(Ax,Ay),点B的坐标为(Bx,By)。

首先构造向量AB,即将点B的坐标减去点A的坐标得到(ABx,ABy)。

然后可以计算该向量的方位角θ = arctan(ABy/ABx),同样需要根据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如果ABx>0且ABy>0,即点B位于点A的右上方,此时方位角为θ。

-如果ABx>0且ABy<0,即点B位于点A的右下方,此时方位角为360°+θ。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 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换算公式==-=+=-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方位角计算公式

方位角计算公式

一、直线定向1、正、反方位角换算对直线而言,过始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是的正方位角,而过端点的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顺时针至直线的夹角则是的反方位角,同一条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即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 (1-13)上式右端,若<,用“+”号,若,用“-”号。

2、象限角与方位角的换算一条直线的方向有时也可用象限角表示。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表示,取值范围为。

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四个象限的名称分别为北东(NE)、南东(SE)、南西(SW)、北西(NW)。

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公式列于表1-4。

表1-4 象限角与方位角关系表3、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测量工作中一般并不直接测定每条边的方向,而是通过与已知方向进行连测,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设地面有相邻的、、三点,连成折线(图1-17),已知边的方位角,又测定了和之间的水平角,求边的方位角,即是相邻边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水平角又有左、右之分,前进方向左侧的水平角为,前进方向右侧的水平角。

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4)设三点相关位置如图1-17()所示,应有=++-=+- (1-15)若按折线前进方向将视为后边,视为前边,综合上二式即得相邻边坐标方位角推算的通式:=+(1-16)显然,如果测定的是和之间的前进方向右侧水平角,因为有=-,代入上式即得通式=- (1-17)上二式右端,若前两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二、坐标推算1、坐标的正算地面点的坐标推算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

坐标正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一个端点的坐标,计算直线另一个端点的坐标的工作。

如图1所示,设直线AB的边长DAB和一个端点A的坐标XA、YA为已知,则直线另一个端点B的坐标为:XB=XA+ΔXABYB=YA+ΔYAB式中,ΔXAB、ΔYAB称为坐标增量,也就是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位角的计算
方位角是一个用于指定方向的角度,通常使用度数来衡量。

它常常用于天文学、导航、地图绘制等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方位角的计算通常需要使用数学知识和一些专业的工具,本文将介绍方位角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一些相关的概念。

一、方位角的定义
方位角是从一个参照方向到目标方向所需旋转的角度,以参照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方向为正,逆时针方向为负。

参照方向通常是正北方向,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其他方向。

方位角的单位是度数,取值范围是0°到360°。

在天文学中,方位角通常用来描述星体的位置,以某个参考点为基准,分别测出某个星体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就可以确定该星体的位置。

在导航领域,方位角通常用于指引航向,例如在海上或空中航行时,需要根据指南针读数或经纬度来计算方位角,以指引前进方向。

在地图绘制中,方位角则用于确定地图上两点之间的方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识别地理位置及导航方向。

二、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方位角的计算需要使用三角函数和向量运算等数学知识,下面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

1. 求位于正北方向以东θ度的方向的方位角公式为:
Azimutha = 90 - θ
其中,θ表示目标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单位为度数,方位角Azimutha的取值范围为0°到90°。

2. 求位于正北方向以西θ度的方向的方位角公式为:
Azimuthb = 270 + θ
其中,θ表示目标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单位为度数,方位角Azimuthb的取值范围为270°到360°。

3. 在一般情况下,若目标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为α,则方位角的计算公式为:
Azimuth = 90 - α (0 ≤ α < 180)
Azimuth = 270 + α (180 ≤ α < 360)其中,α表示目标方向相对于正北方向的夹角,单位为度数,方位角Azimuth的取值范围为0°到360°。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但基本的原理是相通的。

三、相关概念
在方位角的计算中,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概念,下面将作简要介绍。

1.高度角
高度角表示一个物体在天空中相对于观测者的高度,以水平面为基准测量,单位为度数。

从水平面到物体的夹角称为高度角,通常用h表示。

在天文学中,高度角的计算与方位角的计算密切相关。

2.向量
向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通常用矢量箭头来表示。

在方位角的计算中,向量通常用于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

3.测向仪
测向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方位角和高度角等角度的仪器。

在不同领域中使用不同的测向仪,例如天文学中使用的恒星定位仪、导航中使用的指南针、地图绘制中使用的罗盘等。

四、结语
方位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在天文学、导航、地图绘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方位角的计算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和一些专业的工具,但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比较简单易懂。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方位角的定义、
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希望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