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运动的方式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 - 知识点梳理 冀人教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课:运动着的世界1、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着。
3、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4、(搜集资料 )(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在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时,要注意(爱护) 公共资料。
6、科学研究要从(查阅资料) 开始。
7、自然界中物体都在运动,有些物体的运动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
你能举例说明吗?答:例如:房屋的老化、多数的变化、水泥地面的磨损、课桌的磨损等都是非常缓慢的8、你还能举出一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吗?答:飞行的飞机,奔跑我动物,流动的潇洒,游动的微生物等等9、你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答:网络、图书、报纸、电话、录像、录音、实地调查和采访。
10、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资源类别、来源、题目、作者、摘录时间、内容摘要。
第二课:动物运动会填空。
1、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也是各有特点的。
我们要(观察)、(模仿)它们的运动。
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模仿的(更准确)。
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2、观察动物运动有很多方式,如(参观动物园)、(在家里饲养小动物)、(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 还可以到(野外)、(森林里)去观察。
3、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 、(游泳)、(行走)、(奔跑)、(跳跃)、(爬行)等几类。
4、(运动) 是动物维持生命活动主要方式。
5、一种动物可有(一种)或(多种)运动方式。
6、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
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
7、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 千米,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只能跑(70 千米)左右。
8、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数(秃鹰) ,飞行高度可在(9 千米)以上。
9、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20000 千米。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运动与位置1、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人)的运动、植物生长的生命活动、交通工具的运动,以及非生命体的(溪水、白云、月亮等)的运动等等。
2、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是机械运动,如地球的自转、弹簧的拉伸等。
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把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4、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5、运动和位置之间的关系:一是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来判断某个物体是否在运动,二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6、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静止都是相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7、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参照物改变,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可能改变,所以说静止是相对的。
不同的运动1、按照运动的路径分类,可以把生活中物体的两种常见运动方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
3、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抛物线运动。
4、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摆动、振动、绕圈、旋转、滚动、上升、下降。
前进——物体从后往前运动后退——物体从前往后运动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绕圈——一个物体围绕另一个物体做做圆周运动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5、物体的运动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
一个复杂的运动往往是由多个简单的运动组合而成的。
如旋转木马设施整体围绕中轴做旋转运动,一个个的木马围绕中轴在绕圈同时做上下运动。
运动的快慢1、通常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科版四班级上册科学全册学问点梳理四班级上册科学共有八个单元,包括“性状相同的事物”。
第一单元:性状相同的事物1.生疏物体:物体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物体有外形、大小、质量和颜色等性状。
2.生疏材料:常见的材料有金属、塑料、纸张、织物、橡胶和木材等,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3.生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来测量,物体质量由质量的大小来比较。
4.生疏物体外形:物体的外形有长方体、球体、立方体、圆柱、圆环等。
其次单元:物体的固定性和不固定性1.物体的固定性:物体的形态稳定,摇摆或拨弄不变形。
2.物体的不固定性:物体的形态不稳定,摇摆或拨弄会变形。
第三单元:物体的移动性和不移动性1.物体的移动性:物体可以自己移动或被推动、拉动、拖动等移动。
2.物体的不移动性:物体不能自己移动,也不能被推动、拉动、拖动等移动。
第四单元:物体的破损性和不破损性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物体的破损性:物体简洁被撞坏、摔坏、压坏等。
2.物体的不破损性:物体不简洁被撞坏、摔坏、压坏等。
第五单元:生物的运动1.生物的运动方式:生物有徒步、游泳、爬行、飞行和跑等不同的运动方式。
2.人体的运动方式:人体可以站立、坐立、行走、奔跑和跳动等。
3.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包括附肢动物、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它们的运动方式各不相同。
第六单元:物体的相互作用1.物体的接触:物体接触后会相互影响,包括推动、拉动和拖动等。
2.物体的非接触:物体不接触时也可以相互影响,包括重力、浮力和磁力等。
第七单元:饮食的平安与健康1.饮食卫生:保持食物清洁、饮食定时、不乱丢垃圾等。
2.饮食养分: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合理搭配食物。
第八单元:看图说话1.观看图形:观看图形的外形、颜色、大小和数量等。
2.描述图形:依据图形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提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以上是四班级上册科学的学问点梳理,通过学习这些学问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世界的生疏和理解。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一、运动着的世界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中的万物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动物运动会1.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跑),(跳跃),(爬行)等几类。
2.(运动)是动物维持生命的主要方式。
3.按动物的食物分类,动物可以分为(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
4.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 )多万种,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也不相同。
5.在所有的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每小时(145)千米。
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是(秃鹰)飞行高度可在(9千米)以上。
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20000千米。
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千米左右。
6.我们给动物分类除了按照动物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还可按照动物的(食物),还有动物的(生活空间)分类。
7.动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获取食物,才能(躲避天敌)的伤害,才能寻找(适合生存)的环境。
三.生命在于运动1.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扭伤。
2.心率是心脏每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0)次每分钟,运动后会明显增加可以达到(140)次每分钟。
3.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4.锻炼身体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合理)锻炼有利于健康。
四.小吊车1.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人们利用它可以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2.仿生学是人类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
3.科学家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的构造发明了十分灵敏的(电子鼻);根据萤火虫发光原理发明了既省电又明亮的(新型日光灯)。
四年级体育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体育上册知识点
运动技能
1. 跑步技巧
- 前倾姿势:保持身体前倾,用脚替换步伐。
- 正确摆臂:双臂自然摆动,配合步伐。
- 正确呼吸:鼻吸口呼,保持呼吸稳定。
2. 跳远技巧
- 起跳姿势:两脚并拢,稍微弯曲膝盖。
- 跳远动作:用力蹬地,同时向前跳跃,并伸直全身。
- 落地姿势:双脚一起着地,保持身体稳定。
3. 接力传棒
- 起跑姿势:弯曲膝盖,并将棒交给下一位队员。
- 快速奔跑:保持正常节奏的奔跑速度。
- 传棒技巧:在规定的传棒区域内,将棒交给下一位队员。
体育知识
1. 运动器材
- 羽毛球拍:用于打羽毛球的器具,有手柄和拍面。
- 健身器材:用于锻炼身体的器材,如哑铃、跑步机等。
- 足球:一种用脚进行比赛的球类运动器材。
2. 健康锻炼
- 适量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的适量运动有助于保持健康。
- 跳绳锻炼:跳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有氧运动方式。
- 游泳锻炼:游泳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并提高心肺功能。
3. 安全注意事项
- 预防受伤: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避免运动过程中受伤。
- 注意着装: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确保舒适和安全。
- 打架是错误的:运动中应该友好交往,避免发生冲突和打架行为。
以上是四年级体育上册的一些知识点,通过研究和实践运动技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健康,享受运动的乐趣。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应知应会一、位置和运动1.足球比赛中,同学们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2.相对于球门,房屋和树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静止的;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3.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4.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乘客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乘客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答:汽车行驶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的;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乘客是静止的。
二、运动的方式1.人在跳,车在行,鸟在飞……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
2.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及从树上落下的苹果的运动方式都是直线运动。
3.转弯的火车、转动的风车、荡秋千的小孩、投出的铅球和颠簸的木马的运动方式都是曲线运动。
4.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轮胎的运动包括旋转和滚动等运动方式。
三、运动的快慢1.完成相同距离的运动,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时间越长,运动越慢。
运动由快到慢的顺序是:雨燕、猎豹、短跑运动员、蜗牛。
2.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表示,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物体运动的也就越快。
3.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常用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或千米/ 小时(km/h)。
我们出行通常要使用交通工具。
四、运动和力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时常需要停止、启动、加速、减速……这些都是汽车不同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经常发生变化。
3.我们可以使用拉力、弹力、吸力、推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4.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可以使小车加速运动;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不同的力可以使小车转弯,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可以使小车停止运动。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知识点
1、位置和运动一、填一填1、推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2、相对于球门、房屋和树木的位置没有发生转变,我们说它们是〔静止〕的;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发生了转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3、“小明站在讲台桌的右面”,参照物是〔讲台桌〕假设以小明为参照物,桌子在小明的〔左面〕。
二、小法官来判案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2、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其他物体来说的〔√〕3、只要有参照物就能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三、选择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在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时,必需先选好( B )A.方向B、参照物C、静止物体D、运动物体2、小刚站在行驶的汽车上向窗外看,他觉察树在往后移动,他是以( A )为参照物的。
A、行驶中的汽车B、路面 C 远处的树木 D.道路3、前进中的火车,以〔 A 〕作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A、车厢里的椅子 B.大路C、窗外的树四、欢快问答、有没有确定不动或静止的物体?答: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确定的。
世界上没有确定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2、运动的方式一、填一填、1、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依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人在跳,车在行,鸟在飞……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3、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二、推断题.1、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2、在地上滚动的易拉罐同时有直线、曲线这两种运动方式存在。
〔√ 〕3、明明在拍篮球时,篮球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4、我们走路时只有直线运动这一种运动方式。
〔× 〕三、选择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以下选项中,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的是( A )。
A、竹蜻蜓在空中飞B、粉笔落地 C 滑直滑梯2、以下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A、B、C )。
A、振动的橡皮筋B、荡秋千C、跷跷板四、欢快问答、推轮胎的竞赛中,沿跑道前进的轮胎有几种运动方式?答:推轮胎的竞赛中,沿跑道前进的轮胎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知识点
1、位置和运动一、填一填1、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2、相对于球门、房屋和树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静止)的;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3、“小明站在讲台桌的右面”,参照物是(讲台桌)如果以小明为参照物,桌子在小明的(左面)。
二、小法官来判案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2、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其他物体来说的(√)3、只要有参照物就能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三、选择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在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时,必须先选好( B )A.方向B、参照物C、静止物体D、运动物体2、小刚站在行驶的汽车上向窗外看,他发现树在往后移动,他是以( A )为参照物的。
A、行驶中的汽车B、路面C远处的树木 D.道路3、前进中的火车,以( A )作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A、车厢里的椅子 B.公路C、窗外的树四、快乐问答、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答: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2、运动的方式一、填一填、1、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人在跳,车在行,鸟在飞……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3、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二、判断题.1、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2、在地上滚动的易拉罐同时有直线、曲线这两种运动方式存在。
(√)3、明明在拍篮球时,篮球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4、我们走路时只有直线运动这一种运动方式。
(×)三、选择我最棒、(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选项中,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的是( A )。
A、竹蜻蜓在空中飞B、粉笔落地C滑直滑梯2、下列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A、B、C )。
A、振动的橡皮筋B、荡秋千C、跷跷板四、快乐问答、推轮胎的比赛中,沿跑道前进的轮胎有几种运动方式?答:推轮胎的比赛中,沿跑道前进的轮胎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四年级科学《运动和力》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运动和力》知识点运动和力是四年级科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运动和力,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力的作用。
在运动和力的学习中,我们会探索物体的运动方式、力的种类和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逐一来了解这些知识点吧。
一、物体的运动方式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的运动,比如小汽车沿直路行驶;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曲线上的运动,比如乒乓球在球桌上的弧线运动。
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场景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运动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观察物体的运动方式。
二、力的种类和作用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重力、弹力等。
推力是指把物体往前推的力,比如我们推门;拉力是指把物体往后拉的力,比如我们拉绳子;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使物体朝向地面下落;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受到压缩或拉伸而产生的力。
力的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使物体发生运动,另一种是使物体停止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
比如我们用力推动小汽车,小汽车就会开始运动;而当我们停止推动小汽车时,小汽车就会停下来。
又比如我们用力拉绳子,绳子就会拉紧;而当我们停止拉绳子时,绳子就会变松弛。
三、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牛顿(N)来表示。
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关,当物体质量越大或加速度越大时,所需的力就越大。
比如我们用力推动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大卡车,大卡车所需的推力会更大。
力的方向则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而定。
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如果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如果物体处于曲线运动状态,那么力的方向则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与运动和力相关的知识,比如摩擦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可以使物体受阻或减慢运动速度。
滑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力,比如我们滑动的小车。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第1课时让小车运动起来1. 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背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2. 重力就是把物体拉向地面的力。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抛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等,这些运动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 小车运动起来的距离:从启动到停止后这一段的距离。
4. 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表示。
5. 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对物体用力,要想使静止的物体运动的更快,就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6. 拉力是小车运动中的动力。
担心小车掉下去用手挡住,手就是小车的阻力。
7. 拉力太小小车不会动,拉力达到一定程度,静止小车开始运动起来,在小车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第2课时用气球驱动小车1.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 充气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4. 气球越大,小车运动得越远;气球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近。
5. 反冲力使小车向前运动,对小车施加一个相反方向的反冲力,小车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6. 吹起的气球里喷出气体的方向是口朝向的方向,这就是推力。
上升的气球受到的力是气球口相反的方向,这就是反冲力。
7. 要使气球驱动小车行驶的更远,就用大气球和粗喷管。
第3课时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2. 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消失。
3.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4. 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
转动车轮,将橡皮筋的一端缠绕在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转动。
5.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而且小车行驶的方向和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相反。
6. 小车运动方向与橡皮筋在小车车轴上缠绕方向有关。
第三单元 运动与力 知识点整理附思维导图-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附思维导图第三单元第一课《让小车运动起来》1.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树上苹果掉落,小孩子从滑滑梯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3.一定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在小缆车实验中,拉力的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4.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5.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越大,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
6.小车实验时,每种情况至少测量三次,求平均值,力求实验结果更准确。
第二课《用气球驱动小车》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充气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喷气式飞机. 火箭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4. 我们还知道哪些反冲力的例子?(1)子弹炮弹出膛,由于反冲会产生后座力。
(2)游泳. 滑冰等一些运动,也是利用反冲力。
(3)一种俗称“钻天猴”的烟花,点火后飞到空中,然后爆炸,飞到空中的过程就是利用反冲力。
第三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释放后可以产生动力。
2.橡皮筋. 弹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松紧带. 票夹. 弓箭. 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4.一定条件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的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也越远。
第四课《弹簧测力计》1.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一种工具,生活中常被叫做弹簧秤。
2.弹簧测力计的组成主要包括提环. 指针. 刻度板. 挂钩和弹簧,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先要调零。
提环——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弹簧——测出力的大小指针——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刻度板——表示出刻度挂钩——挂住被测量的物体3.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四年级上册科学素材-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知识要点 教科版
),弹簧伸得(
4.科学上用(
)作为力的单位吗,简称(
),用字母(
)表示。
研讨1.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由(
)而产生的。
);
①调零: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
②平视:读数时,视线与指针(
③量程: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
2.充气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3.(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研讨1.气球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运动的?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就要对物体(施加力)。气球向外喷气时,产生了和喷气方向相反
的(推力也叫反冲力),(反冲力)使小车向前运动。
研讨2.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动力大小与小车运动远近的关系)
(
研讨2.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如何减少摩擦力?)
①.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有(鞋底的
子有(旱冰鞋安装、自行车
、汽车轮胎的
)等。
)等,减少摩擦力的例
②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做法有(轮胎、脚蹬子表面采用(做
刹车采用()的方法),减少摩擦力的做法有(安装
的方法)使表面粗糙,
用垫圈的(重力)让绳子具有拉力,使小车(运动)。。
用手挡住小车(阻力)可以让小车停止(静止)。
研讨2.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垫圈少,(重力小),拉力就小,小车(运动速度慢);
垫圈多,(重力大),拉力就大,小车(运动速度快)。
二.《用气球驱动小车》: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020年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2020年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5.运动与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2、辨别教科书15页图片中哪些物体在运动汽车在运动,因为它在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自行车与骑手在第二幅图上出现了,说明是顺着路运动到此的。
河里的鸭子在运动,因为它在河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河边小路的乌龟在运动,因为它在小路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天空中的老鹰在运动,因为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汽车相对于公路来说,由公路上的位置从左边来到了右边,所以汽车在运动。
河里的鸭子相对于河面来说,由河中央来到了河边,所以鸭子在运动。
3、商场电梯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电梯作为参照,电梯上的人没有运动,因为电梯上的人在电梯上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以电梯以外的人或是物作为参照,电梯上的人运动了,因为电梯上的人对于电梯外的人或物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
4、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相对于路边的小树、电线杆等等物体来讲,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乘客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坐在座位上,乘客相对于另外的乘客来说,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说,乘客又不是运动的。
5、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6、自然界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运动与静止都是相对的。
6.不同的运动1、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
2、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抛物线运动。
3、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是生活中物体的两种常见运动方式。
4、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摆动、振动、绕圈、旋转、滚动、上升、下降。
前进——物体从后往前运动后退——物体从前往后运动摆动——物体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中心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滚动——平动与转动的平面复合运动绕圈——一个物体围绕另一个物体做做圆周运动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5、用简单的图示表示下面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知识点总结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体与材料- 探究物体的大小、形状、质量等特征- 观察和描绘物体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等特征- 了解物体由材料构成,如金属、木材、纸张等- 探索物体的特性,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第二章:力与运动- 研究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方式,如推、拉、挤等- 探索物体的运动状态,如静止、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等-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了解重力和浮力对物体的作用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能源利用- 了解能源的概念和分类,如人力、风能、太阳能等- 探索各种能源的利用方式,如人力车、风车、太阳能电池等- 了解能源的节约和保护,如合理使用电能和水资源第四章:动植物的生命活动- 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生命活动- 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了解动植物对生活环境的依赖- 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和功能,如根、茎、叶等第五章:人体的组织与生活- 研究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如肌肉、骨骼、呼吸系统等- 探究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觉的功能- 了解保护和健康人体的方法,如正确的饮食和锻炼惯第六章:物质的变化- 了解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探索物质的溶解与不溶性- 观察和实验物质的燃烧现象- 了解酸和碱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第七章:地球与环境保护-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如地球的层次和地壳的构成- 探究地球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如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第八章: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研究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原因- 探究日食和月食的现象和原理第九章:科技改变生活- 了解科技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探索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如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研究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十章:神奇的大自然- 研究大自然中的特殊现象,如彩虹、雾、霜等- 探究大自然的美景和生物多样性- 了解大自然对人类的启示和保护以上是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每章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研究有所帮助。
四年级苏教版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单元
主题
关键知识点
第一单元
动物大家族
1. 动物按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柱等分类2.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3. 珍稀动物及其保护4. 鱼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5. 鸟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6. 哺乳类的共同特点及其身体结构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
1.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2. 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描述3. 运动轨迹的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4. 常见的运动形式:平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5. 复合运动的概念
第三单元
常见的力
1. 力与运动的关系2. 弹力的产生及其作用3.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4. 浮力的概念及其在物体浮沉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
简单路
1. 点亮小灯泡的方法2.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识别3. 电路暗箱的制作与探究4. 生活中电的应用及其安全知识
第五单元
岩石与矿物
1. 常见的岩石及其特点2. 矿物的概念及其识别方法3. 矿物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拓展单元
空气、冷热与声音
1. 空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温度的概念及其测量3. 热在物体中的传递方式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5. 噪声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6. 声音的特性:音量与音调
饮食单元
吃的学问
1. 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2. 碘酒检验淀粉的方法3. 健康饮食的原则4. 食物的消化过程及其重要性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6、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到政区图、交通图等,这些图Hale Waihona Puke 帮助我们找出(方向)、确定(位置)。
7、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8、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指示。
9、(日本)制造的一种电子地图,专供驾驶员使用。
答:山的成长、地壳运动,地球板块移动。
15、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什么好处?在锻炼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骨骼生长,使关节活动更加灵活自如,使肌肉更加有力。要注意:在活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饭前饭后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剧烈活动后不能马上洗冷水澡。
16、“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19、在“小红家在小明家东面的200米处”这句话中,(C)是参照物。A、200米B、小红家C、小明家D、无法确定
20、对于动物园的位置描述最恰当的是(C)。
A、动物园在东边100米。B、动物园在人民广场以东。C、动物园在师大正南面500米处。
21、要画一张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注意选择(明显的)(熟悉的)参照物,标明(位置)和(方向)。
新产品的主要优点:不必再日日洗车。
()同学已经检查背过。家长签字:()日期:()
五、确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物)。
3、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物、方向、距离。
4、影像地图是把航天相片和简要的图例符号以一定的数学法则综合表现在一个图面上的新型地图。
17、在100米比赛中,掌上电脑用了28秒,小花用了30秒,小强用了25秒,他们当中(小强)跑得最快,(小花)跑得最慢。
2024年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4运动的形式(教案)
单元
《运动》
课题
4.运动的形式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力是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4年级④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1.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还有许多,你能举例子并且画一画它们的运动轨迹吗?
(学生结合图示交流汽车转弯、海盗船摆动、摩天轮旋转、并画图)
2.这么多运动,如何给它们分类呢?
3.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
任务四:分析物体的复合运动
1.(出示摆钟)摆钟在做什么运动?
(摆在摆动、指针在绕圈、齿轮在旋转)。
2.我们在研究摆钟时,把它看成一个整体,其中包含了多种在运动的零部件,也就有了不同零部件的多种运动形式,这就是物体的复合运动。
3.收割机、电动车等都是这样的整体,你能说一说其中包含了哪些零部件的不同运动形式吗?
(学生汇报、交流)
将课本图片与生活相连接,进而将多种运动进行分类,此处“绕圈”与“旋转”学生容易理解混淆,所以需要多举例子进行理解。
5.引导学生用线条代表运动的轨迹,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
6.小组合作在《运动记录表》中填一填、画一画。(学生完成记录表)
7.师生交流绘制的运动轨迹。
以最直观的图片为例,让学生利用语言+动作来进行描述,既能意识到这些运动的不同,也能激发其思考。
三、表达交流、迁移应用(预设12分钟)
任务三:常见的运动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运动的方式知识点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改变位置的过程,是物体由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活动。
运动可以通过各种运动方式来实现,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运动方式的知识点。
一、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相同的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实际上,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可以是任意数值,只要物体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相等即可。
二、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相同的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不相等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上,所有的物体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因为在实际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受到各种力的影响,从而发生变化。
三、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个固定半径的圆形轨迹运动的运动方式。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方向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在
圆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绕圆心转过的角度。
圆周运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即物体的运动状态会按照一定的周
期性规律重复出现。
四、抛体运动
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速度抛出,然后在竖直
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运动方式。
在抛体运动中,物体的速
度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的,而在竖直方向上是变速的。
抛体运动的轨
迹是一个抛物线,物体在抛体运动过程中,最高点称为顶点,最远点
称为极点。
五、转动运动
转动运动是指物体以一个固定点为中心旋转的运动方式。
在转动
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转动的
速度大小可以通过它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来确定。
转动运动可以
是匀速转动,也可以是变速转动。
实际上,物体的转动运动是由于物
体受到力矩的作用而产生的。
六、震动运动
震动运动是指物体在一个固定位置附近来回振动的运动方式。
在
震动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的
振动运动可以是简谐振动,也可以是非简谐振动。
实际上,物体的振
动运动是由于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运动方式的知识点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除了以上所述的运动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运动方式,如滑动
运动、滚动运动、飞行运动等。
运动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
不仅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属性,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
过研究运动的方式和规律,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动现象,还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