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1.关键期,2.依恋3.最近发展区4.道德感5.观察法6.思维:7.意志8.性格、心理特征9.能力10.社会行为11.攻击性12.情绪13.深度知觉14.想象15.同化答案 1.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2.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3.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智能范围,即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完成,但可以在成人或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完成的任务范围。

4.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5.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研究方法。

6.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7.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8.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它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9.能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10.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

11.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泛指违背、破坏、触犯、损坏等行为的性质,但攻击性行为未必是反社会行为的。

12. 情绪:心理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13.深度知觉: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14.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15. 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点)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好奇心和探索欲强烈,语言、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发展。

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家庭、幼儿园、社会环境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教育引导儿童提供了依据。

二、学前儿童认知发展1. 感知觉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迅速,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

2. 记忆力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表现为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提高儿童的记忆力。

3. 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如分类、比较、推理等。

4. 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在36岁,教育者应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学前儿童情感发展1. 情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丰富而脆弱,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育者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2. 情绪调节能力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提高,教育者应教会他们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以促进心理健康。

3. 亲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为关爱他人、合作、分享等。

教育者要通过榜样示范、情境体验等方式,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1. 自我意识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

教育者要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2. 同伴关系发展3. 规则意识与道德观念学前儿童开始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教育者要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道德观念,为他们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从出生到进入学龄前阶段心理发展的学科。

它涉及到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等多个方面。

学前儿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积极主动探索以及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能力都十分强大。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的发展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的认知发展指的是儿童在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

在初期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不完善,他们主要通过感官观察和运动经验来获取和处理信息。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形成简单的概念和类别,并能进行比较和归纳的思考。

在五六岁时,儿童的观念方式逐渐转向逻辑思维,并能进行反事实推理。

了解这一发展过程对于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情感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学前儿童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并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在这个时期,儿童对于外界的评价和反馈非常敏感,他们对来自教师和家长的赞扬和指责都会给予积极的回应。

因此,教师和家长的态度对于儿童的自尊心和情感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前儿童的社会发展也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社会化是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任务。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与他人进行交往并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

儿童通过模仿和参与团体活动来学习社交行为和社会规范。

他们逐渐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儿童提供各种交往机会,并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最后,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也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儿童的体格发育对于其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2.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儿童的智力发展要了解儿童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规律。

该领域的重点内容包括儿童类概念的形成、儿童的物体永恒性的理解、反身作用的发展、手势和符号使用的发展等。

4.儿童的社交发展:学习儿童的社交发展要了解儿童的同伴关系、角色扮演和角色扮演能力、社交习得和交往技能等。

重点内容包括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儿童社交技能的学习和表现等。

此外,还需要重点复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技术。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和心理测量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对儿童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测量。

评价技术包括智力量表、语言评定工具、行为观察量表和情绪评价工具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专业人员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和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和应用技巧,加深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参考专业书籍和参与学术讨论等方式,扩展和深化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最后,注意整理和总结,形成清晰而有条理的复习笔记,便于回顾和查阅。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 4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11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5.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6.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7.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到了学前期,幼儿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复杂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8.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9.自我中心语言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10.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1.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12.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13.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14.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1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二、填空题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学前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学前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学前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一、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1. 居里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2.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核心概念
3. 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二、儿童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1. 婴幼儿的情感表达及其特点
2. 儿童情感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
3. 提供有利于儿童情感发展的教育环境及方式
三、儿童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1. 儿童社会化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2. 儿童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 家庭、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儿童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儿童身体发展及相关问题
1. 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特点
2. 儿童常见的生长发育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内容
五、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的相互关系
1. 儿童心理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影响因素
2. 学前教育在促进儿童综合发展中的作用
3. 儿童综合发展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疾病预防
1. 儿童情绪问题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2.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 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七、儿童心理评价与干预
1. 儿童心理评价的方法及工具
2. 儿童心理障碍的干预策略及技巧
3. 儿童心理问题的家庭及学校配合处理方式
以上是学前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当然,学前心理学的知识点众多,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05
问题解决:学前儿童对 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06
创造力:学前儿童对事 物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情感发展
1
情感认知:学前儿童 对情绪的认识和理解
情感调节:学前儿童调
3
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2
情感表达:学前儿童表 达情绪的方式和技巧
情感体验:学前儿童对
4
不同情感的体验和感受
社会性发展
01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特殊儿童心理干 预和康复措施Leabharlann 家庭、学校和社 会对特殊儿童的
支持和帮助
关注特殊儿童需 求的重要性和意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02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进行个性化教育
01
利用大数据分析学 前儿童发展特点
04
结合互联网技术进 行远程教育与辅导
03
利用虚拟现实技 术进行模拟教学
02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03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04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前 儿童发展心理学 的重要应用领域
家庭教育可以帮 助家长了解孩子 的心理发展特点, 提供合适的教育
方式
家庭教育可以培 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主性
家庭教育可以帮 助家长及时发现 和解决孩子在成 长过程中遇到的
01
家庭教育:家长如何 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02
学校教育:教师如何针 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 行教育
03
社区教育:社区如何为 学前儿童提供良好的成 长环境
04
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 组织如何为学前儿童提 供支持和帮助
跨学科研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1)定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注于从出生到入学年龄(大约5-6岁)期间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2)重要性:了解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对于指导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如何支持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有助于早期识别和干预发展障碍。

2. 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目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以及提供早期干预的科学依据。

第一部分:认知发展1. 感知发展1.1感官发展的阶段➢初生婴儿主要依赖触觉和嗅觉。

➢随着年龄增长,视觉和听觉逐渐发展,开始能够辨识复杂的模式和声音。

1.2.感官经验对认知发展的影响感官经验是认知发展的基础,例如通过视觉和触觉探索环境,儿童学习理解周围的世界。

2. 思维发展2.1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转变学前儿童的思维从依赖具体物体和事件逐渐转向能够进行简单的抽象思考。

2.2问题解决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儿童开始理解因果关系,能够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例如通过试错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语言发展3.1语言习得的阶段从咿呀学语到使用完整的句子,儿童逐步掌握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词汇、语法和句法。

3.2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系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思维发展的重要媒介。

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能更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如分类、推理和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社交和情感发展1. 社交技能1.1与同伴和成人的互动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如何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他们学会理解他人的情绪和反应,并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

与同龄人的互动尤为重要,因为它促进了合作、共享和轮流等社交技能的发展。

同时,与成人的互动,如家长和教师,帮助儿童理解权威和尊重。

1.2团体游戏和社交规则的理解团体游戏是学前儿童社交技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游戏,儿童学会遵守规则、等待轮到自己、接受胜利和失败,以及如何在小组中合作。

这些游戏帮助儿童理解和尊重社交规范和结构。

学前心理学大一知识点

学前心理学大一知识点

学前心理学大一知识点学前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一门学科,它关注儿童在早期阶段思维、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的过程。

对于学前心理学的学习和理解,大一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儿童发展的阶段理论学前心理学首先关注的是儿童的发展过程,而儿童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传感期、感觉运动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传感期(0-2岁)是婴儿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感觉运动期(2-7岁)是儿童开始发展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具体运算期(7-11岁)是儿童逐渐掌握具体概念和操作能力;形式运算期(11岁及以上)是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儿童情感的发展儿童的情感发展是学前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儿童在情感上的发展主要经历依恋、分离和认同等阶段。

依恋阶段通常出现在0-2岁,婴儿对主要照顾者建立起强烈的情感依赖;分离阶段(2-5岁)是儿童开始独立探索世界,但也面临与父母分离的挑战;认同阶段(5-6岁)是儿童开始形成自我认同和建立社会关系。

三、儿童社会认知的培养学前心理学还关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即儿童对社会规则和他人行为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借鉴了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互动和情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大一学生需要学习关于儿童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

例如,学习儿童在玩耍中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等社会技能的过程。

四、儿童语言和沟通发展语言和沟通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方面之一。

学前心理学强调了儿童语言和语言意识的培养,以及儿童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性。

大一学生可以学习关于语言习得理论、儿童语言发展阶段和提高儿童语言技能的方法。

五、儿童的身体发展和运动能力儿童的身体发展和运动能力对于学前心理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在运动中发展感觉、协调和控制能力,并提高身体素质。

大一学生可以学习关于儿童身体发展和运动教育的知识,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适宜的运动活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笔记: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2.发展的概念:生物个体从孕育到死亡的过程中,不断经历着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也称为个体发展。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4.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在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儿童内在心理冲突对发展的影响,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6.艾里克·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衍对停滞、完善对绝望。

7.发展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发展过程、解释发展规律、预测发展结果、探究发展机制。

8.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倒返研究、群体内研究、追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9.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剖研究和纵剖研究。

10.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标题:儿童发展心理学引言概述: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及相关因素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心理学家们关注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以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提供更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一、儿童认知发展1.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1.2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儿童认知发展受到遗传、环境、社会互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3 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儿童认知发展对其学习、社会适应和情绪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儿童情感发展2.1 情感发展的特点儿童情感发展表现为情绪的多样性、情感的表达方式逐渐丰富等特点。

2.2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儿童情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3 情感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

三、儿童社会交往3.1 社会交往的发展阶段儿童的社会交往发展经历了单向互动、互惠互动和互为理解等阶段。

3.2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儿童社会交往的主要场所,对其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3 社会交往的益处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自信心、合作能力和情感连结。

四、儿童发展心理障碍4.1 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种类儿童发展心理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多种类型。

4.2 早期发现和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儿童发展心理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4.3 家长和教育者的支持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变化,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五、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5.1 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5.2 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原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5.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6.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7.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到了学前期,幼儿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复杂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8.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9.自我中心语言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10.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1.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12.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13.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14.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1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二、填空题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1、概念:发展: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儿童发展主要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以及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2、研究任务:wwh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年龄阶段);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预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3、近现代的儿童观(1)近代:洛克:白板说;○1夸美纽斯:教育目的和作用:来世;原则:教育适应自然;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直观巩固量力系统循序渐进;《母育学校》西方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2卢梭:性善论;自然教育理论(核心、目的、阶段、方法)○3裴斯泰洛齐:目的;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赫尔巴特: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教学体系(管理论;教学论;德育论)课程论(经验、兴趣;统觉)○4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理论(任务:家庭教育的补充;方法:自我活动、游戏、社会参与;课程:恩物、游戏、歌谣)○5蒙台梭利:儿童具有内在生命力、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内容:自由活动、感官教育、读写算、实际生活练习、自我教育;实施:儿童:作业;教师:有准备的环境杜威: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需要教育而适应社会。

(2)现代:19世纪后半期,德国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专著。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的达尔文)掀起了儿童研究运动。

德国施太伦对儿女进行了0-6岁的观察,《六岁以前早期儿童心理学》。

(3)中国近代:20世纪初翻译西方儿童心理学著作。

陈鹤琴最早开创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之研究》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个案研究的开拓者;中国儿童早期发展追踪研究典范的开创者;心理测验开拓者之一,1921《智力测验法》1932《测验》杂志。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心理学重点必背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6岁期间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对于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学前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儿童认知发展1.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认知发展可分为感知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方式和能力。

2. 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问题儿童认知发展中存在许多关键问题,如对象恒常性、符号意义、逆推思维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掌握。

二、儿童语言发展1.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儿童语言习得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掌握母语之间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听觉感受、语音辨别、词汇习得等多个方面。

2.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儿童语言发展具有敏感期、快速习得、语法规则掌握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儿童的语言学习。

三、儿童社会情感发展1.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社会情感发展可分为信任与不信任期、自主与羞怯期、倡导和罪恶感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

2.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都是影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儿童的情感发展。

四、儿童游戏行为1. 儿童游戏行为的类型儿童游戏行为包括自由游戏和规则游戏两种类型。

自由游戏是指没有明确规则和目标的游戏,而规则游戏则要求玩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

2. 儿童游戏行为的作用儿童游戏行为对儿童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了解这些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游戏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五、儿童情绪管理1. 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儿童情绪管理是指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

这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2. 儿童情绪管理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鼓励表达感受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心理过程的内容: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1)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核心。

2)情感过程,它是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的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它是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心理过程是统一的。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相互联系。

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情感过程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

意志过程对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

它有以下两个特点:(1)具体性喝形象性(2)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3)抽象逻辑思维,就是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

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不自觉性与自觉性在思维活动中进行消长的过程。

三、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一)智慧发展的阶段,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细分为六个子阶段:(1)0~1个月,反射活动阶段(2)1~4个月,习惯动作时期(3)4~10个月,有目的的动作形成时期(4)10~12个月,手段和目的之间分化并协调的时期(5)12~18个月,感知运动智慧时期(6)18~24个月,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2.前运算阶段(2~7岁),分为两个子阶段:(1)2~4岁,象征思维阶段,已经出现了象征符号的机能。

(2)4~7岁,知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算思维进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运算获得了可逆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发展了接触自我中心的作用,并出现了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从11或12岁开始)(二)教育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教育必须要按照儿童的智力或思维结构及其发展阶段来组织和实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关于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领域。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尤为关键,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学习能力。

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引导儿童成长。

礼仪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强调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儿童如何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可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社交能力。

儿童学会礼仪,有助于他们在与他人互动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出彬彬有礼的性格。

情绪管理学前儿童的情绪管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强调,培养儿童正确的情绪认知和表达方式,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关键概念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形成初步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我意识对儿童的自尊心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教育者需要引导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社会认知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分享和合作。

了解社会认知对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

思维发展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也备受关注。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了解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有助于教育者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引导儿童的成长。

通过对礼仪教育、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关心和教育学前儿童,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1.关键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

2 .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3. 最近发展区:学前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前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前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考点: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

4.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5. 格赛尔的心理发展观——成熟势力说6.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才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7.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儿童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

8.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学习本质上就是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联系。

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9.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分为正强化(积极强化)和负强化(消极强化)10.班杜拉的社会认知:a。

直接强化b。

替代性强化(如:杀一儆百) c。

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自我)强化。

1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婴儿期 0~1.5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儿童早期 1.5~2、3岁自主对羞怯或疑虑学前期 2、3岁~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学龄期 6岁~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 11岁~青年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成年中期创造对停滞成年晚期完善对失望12.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为中心、不可逆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可逆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逻辑性13.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a.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b.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c.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d.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e.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14.幼儿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从上至下、由近而远、由粗到细、由头至尾、由整体到局部15.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1.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心理发展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普遍性)、典型特征(代表性)或本质特征(性质)。

第一反抗期(2-4岁)自我中心主义(6岁以前)
儿童期的多动行为(6-10岁)青少年的“心理断乳”(10-18岁)
2.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a.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b.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c.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d.心理发展的方向性、顺序性与不可逆性
e.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f.心里发展的不平衡性与个体差异性
3.手动作发展的特点
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

(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同时,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
2.双手配合。

(半岁以后) 3.摆弄物体。

(针对物体来活动)
4.重复连锁动作。

(用物体做重复的动作)
4.幼儿注意发展的基本特点
a.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仍然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需要、兴趣密切相关的事物逐渐成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
b.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下发展的
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有意注意方法
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5.幼儿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
a.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b.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c.机械记忆占优势,意义记忆逐渐发展
d.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6、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特征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a.语音:在语音方面,声母和韵母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

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

(3—4岁是培养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期)
b.词汇: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词汇类别不断扩大;
积极词汇(主动词汇)不断增加
c.语法: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
d.言语理解:言语理解具有较强的具体形象性、较大的表面性、较大的片面性、较强的情绪性、较大的极端性
e.言语表达:对白言语(被动型)、独白言语(从外部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情景性言语
7、思维、想象、情感等发展阶段特点
a.思维:1)概括性2)间接性
b.想象: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2)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幼儿想象容易夸张,容易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c.情感:1)情绪情感逐渐社会化2)情绪情感逐渐丰富化和深刻化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8、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伦理性原则
e.实践性原则
f.矛盾性原则
g.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h.一般与个别的原则
9、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趋势:5岁儿童往往分不清事件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用事件的空间关系来估计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7岁儿童已能利用时间标尺,到8-9岁,60%-75%的儿童都能主动使用时间标尺,把事件的空间关系与时间关系区分开来,估计时间的准确性也明显提高了。

10、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a.思维发展方式的变化(直观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逻辑思维)b.思维工具的变化(P94)c.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P94)
11、个体的触觉器官变化:新生儿明显表现出对触摸的敏感,他们表现的第一感觉现象就是通过触摸去反应。

4个月以后的婴儿已具有成熟的够物行为,视触协调能力已发展起来。

5-6个月的婴儿出现了听觉和触觉的协调。

6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手眼协调动作。

婴儿1岁时已经能够只用手的搜索认识规则物体,学前期的儿童趋向于手指搜索物体的外形。

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口腔触觉活动,在幼儿期则主要表现为手的触觉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