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政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复杂。
• 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法 没有适应的土壤
• 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 • • • • 新法的“敛财”实质导致社会基础的丧失。 政策执行不力。 用人不当。 变法派内部分裂。 保守派强烈反对。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两宋时期 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到了南宋,再次通过修史的方法对其 改革进行定性,指出王安石变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灭亡。 南宋至晚清时期 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 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
• 北宋的统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统一,它只是结 • 当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自然
地理线影响较大。
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这也不是北宋的错, 北方和西北实际上中唐以后就丢了。
•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内政也是在外部压力下的反
映。(两宋的政治选择要考虑其对外关系)
• 两宋时辽夏金不再是附属政权,两宋的地位和唐
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仁宗无回应。
“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史记平准书》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2.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富国强兵(富国/富天下不一样)
仔细参考《宋史》里的叙述,我们也可以窥见新法失败的情形。譬如 ①“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一千步为一方,内按土地肥瘠分五 等抽税。可是即在畿国的开封府,其测量就产生技术上的问题,有谓 “时方时止”,县内有山林,即无从着手。②“免役钱”令百姓一体 出钱,以代替“衙前”等向民间征发的义务差役,可是乡民无钱,也 等于在农村推行金融经济,而此时金融在城市里反不能展开。③“市 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 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为神宗亲谴 责。④“青苗钱”以常平籴本一千四百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 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 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 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 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 梁启超用社会主义学说类比王安石新法措施,把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 胡适之先生亦持有相类的观点。
新中国时期 有肯定说,有否定说,有不完全肯定说
国外评价 列宁称赞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变革思想,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 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中央
地方 州
节度使 府
转运使

太祖时:禁 军共22万 开封周边10 多万,地方 10多万。

关于转运使: 1.三分(中央、交使、留州) 2.主要是账目上,而不是实际运走。
• 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
已定,物有期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宋太宗即位诏书
太祖 20万
太宗 30万
英宗 40万
仁宗 82.6万
庆历新政——夭折
1.庆历新政为中国宋代仁宗庆历年间进行 的改革。 2.重点在“吏治”。 3.触犯各级官僚的既得利益。 4.被攻击为朋党,仁宗猜忌,范仲淹主动 离京后再没有回来。 5.一些举措也遭到反对。(包拯也反对)
范仲淹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
两宋的政治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
宋初加强 中央集权
三冗二积
王安石变法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 核心:防弊之政——加强中央集权 • Biblioteka Baidu央:控制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内忧为主,外患其次,守内虚外 开封,四战之地,以兵为险
•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皇帝
三司 三 司 使 中书门下 同 平 章 事 参 知 政 事 枢密院 枢 密 使 枢 密 副 使 御史台 御 史 中 丞
熙宁六年(1073年) 置军器监 熙宁7年(1074年) 4月:王安石罢相 9月:将兵法 熙宁8年(1075年) 2月:王安石复相 熙宁9年(1076年) 10月:王安石二次罢相
元丰八年(1085年) 三月:神宗卒
元祐更化:司马光拜相,新法 相继被废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 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北宋 刘挚《论分析助役》 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 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北宋 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 结论:变法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许均涛
两宋(960——1127——1279)
• 五代时期,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
军队驻扎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 也称作赵宋。
• 960年:陈桥兵变 • 1127年:靖康耻 • 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 • 1279年:崖山海战

北宋
金 南宋
• “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
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是嘉佑四友,变法前私人关系非 常好。两人都清楚北宋的问题所在,但解决方法却 不一样。 司马光 财政问题 王安石 节流
开源
观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 ——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十《与王介甫书》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 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 某之所敢知之所敢知。 ——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七三《答司马光谏议书》
王安石变法是宋政治史的一个扭结。 过去的问题集于此,又从此发散出今后新的问题。 ——邓小南
三冗二积
王安石变法
新旧党争
靖康之变
试想九百年前,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 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 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既要全部包含,又 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 ——黄仁宇
结论: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 法没有适应的土壤
熙宁二年(1069年) 2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 7月:均输法 9月:青苗法 闰11月:农田水利法 熙宁三年(1070年) 12月:保甲法 熙宁四年(1071年) 2月:改科举 10月:募役法 熙宁五年(1072年) 3月:市易法 5月:保马法 8月:方田均税法
天可汗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宋在政治经济文化仍 居核心地位。
两宋时代特征
• 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转型期,它面临来自内部与周
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 的时期。
• 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
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 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祖宗之法
北宋的改革运动
• 就宋而言,强敌环伺,内政是外部压力下的选择 • 北宋中期内政问题的核心就是财政问题。 • 开封:优点-交通便利,弊端-四战之地 • 北宋外敌,先有辽夏,后有金元,所以一直是军事财政。
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 ——宋蔡襄《端明集》卷一四《论兵十事》 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宋蔡襄《端明集》卷一四《强兵》 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有甚于本 朝者也。 ——南宋叶适《水心冰集》卷十一《兵总论二》
著。”
• “经过太祖的创业,宋朝的历史留下了不少似非而是的
现象:①一个以军人为首脑而组成的国家,自始注重国 防,偏在军事上作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朝代。②它的民 间经济,也有突出的现象,它却不能掌握这种优势。③ 它企图注重实际,不受抽象的观念所蒙蔽,而这三百一 十九年在它的领导之下,所产生的特出人物,又偏是哲 学家为多”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