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一、什么是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属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可持续性、灾害放大性三、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素质好坏的一种描述四、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2、第一环境问题: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3、环境问题的阶段:(1)“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早期生态环境问题,时间在人类出现到200多年前的产业革命之间,主要以土地破坏为主(2)“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近代城市环境问题,时间在产业革命到1984年南极发现臭氧层空洞,主要特征为工业化促使城市化与城市问题(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又被称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时间从1984年至今,主要特征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五、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经济、社会与发展问题1、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直接与间接的结果2、治理与控制环境污染必须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题七、环境科学研究的任务: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矛盾的实质,研究期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充分认知二者之间的坐用与反作用,掌握发展规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的演化。

?第二章一、什么是水循环?作用是什么?1、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2、作用:(1)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2)水循环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4)通过各种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二、我国水资源的特征与利用情况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2、人均水资源极度贫乏3、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4、水土资源流失严重5、水分利用效率不高三、什么是水体水体是指包括水体本身与其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水生生物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或综合自然体的总称。

环境学导论知识点

环境学导论知识点

环境学导论知识点环境学导论是环境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的是自然环境、人类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下面将介绍环境学导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环境概念:环境是指人类生活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界和人文社会的总体。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如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人文环境则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组织形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2.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所引发的各种问题。

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都属于环境问题。

3.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组成部分和非生物组成部分。

其中,生物组成部分包括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非生物组成部分包括光、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要素。

4.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是环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认识环境问题、评估环境影响以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5.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环境保护的目标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6.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未来世代也能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实现协调和平衡。

7. 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伦理关系的学科。

它探讨人类应如何对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8. 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指通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生活方式包括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产生、鼓励徒步和骑行等。

9. 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意识、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公众的环境素养。

《环境学导论》综合复习资料

《环境学导论》综合复习资料

《环境学导论》综合复习资料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组成结构的一门科学。

()2、所谓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3、环境噪声就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嘈杂声。

()4、环境保护就是防治公害。

()5、生态工艺属于无污染工艺。

()6、逆温有利于大气扩散。

()7、发生逆温时上层的大气温度低于下层空气。

()8、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就在于控制磷。

()9、我国工厂、车间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噪声最高不得超过85分贝。

()10、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好状态’的那个要素。

()1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12、采用无过失责任制是环保法中的通行做法。

()13、环境噪声就是人们主观上不需要的声音。

()14、保障人体健康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

()15、逆温不利于大气扩散。

()16、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17、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环境要素中处于‘最差状态’的那个要素。

()18、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就在于控制氮。

()19、γ大于γd说明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20、空气污染对环境质量的贡献大于水体污染。

()1 错2 对3 错4 错5 对6 错7 错8 对9 错10 错11 对12 对13 对14 对15 对16 对17 对18 对(其实氮磷两个都是关键)19 错20 对自己是学环境的,按我们学的基本就是这样了~一、填空2、所谓环境问题是指。

4610和颗粒物质。

111214、环境问题的发展经历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三个阶段。

16、影响河流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因素有:、、。

温度、压力和水中溶解的盐17、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可分为、、、。

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化性/18、我国对一些重要污染物的排放实行和两种控制方式。

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P值控控制19、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

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

环境---以围绕着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总和。

1、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因素。

具有最小限制性、等值性、整体性、相互依存性等属性。

2、各环境要素的组成1)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无机环境:气、水、土、光、热、声等;--生物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2)工程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3)社会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政治、经济、文化3、环境质量---环境的优劣程度,环境价值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之间的适宜程度。

4、环境的空间类型--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5、环境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稳定性、资源、纳污能力)、环境容量、环境自净力、不可逆性、滞后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6、环境问题---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上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各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马斯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的粉尘,一周内近60人死亡,千人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由于大量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

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由于大气严重污染,有5900多人患病,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先后死亡1万多人。

5)四日市事件,发生于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废气严重污染大气,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病,多人死亡。

6)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人们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60多人死亡。

环境学导论备考知识点

环境学导论备考知识点

环境学导论备考知识点1.环境: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广义的环境:就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一事物的环境)2.环境要素:又称为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3.环境要素属性(:(1)最小限制律(2)等值性(3)整体性大于各个个体之和(4)出现先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4.环境功能特性:(1)整体性(2)有限性(3)不可逆性(4)隐显性(5)持续反应性(6)灾害放大性5.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殊的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6.环境问题:广义:由于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7.环境问题的分类:?8.环境问题的性质和实质:①性质:a.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特性b.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c.环境问题对人类行为具有反馈作用,是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变化d.可控性②实质:环境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的、而且是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9.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依靠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管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的进步。

10.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中成为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则称群落,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

11.食物链与食物网及其意义: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一时无连接起来的连锁关系;意义:1.有很大的经济价值2.有生物富集作用12.能量流动及其特点:(1)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2)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3)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也不高(5)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一、环境生态学基本概念
1.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和目标
2.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1.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生物群落、生境、生物种群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等
3.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链与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能量流动关系
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中的水、碳、氮、磷等元素循环
2.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和关键要素
3.生态系统中的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
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评估方法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
六、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
1.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生物适应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目标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3.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
八、环境生态学的实践与应用
1.环境生态学的应用领域和方法
2.环境评价和环境监测
3.环境修复和恢复生态
九、现代环境问题与环境生态学的挑战
1.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2.生物入侵和生态系统退化
3.环境保护的全球合作和挑战
以上是环境生态学导论的复习要点,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增加木栓层,增加可溶性糖或盐的浓度
提高蒸腾速率
反射红外线
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陆生植物
湿生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抗旱能力差,多生长在水边或潮湿的环境中。如水稻、秋海棠。
中生植物:适于生长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形态结构及适应性介于湿生植物与旱生植物之间,种类最多、分布最光和数量最大的陆生植物。
环境因子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生态因子则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部分。
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注意能举例说明)p65
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
主导因子及特点。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有一两个,在一定条件下,对生物起决定作用,即主导因子。
环境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环境因子的阶段性作用
5.维度、栖息地异质性和生产力
第二节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
对植物的生长及形态结构的建成有重要作用。
2.物种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指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种类。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境的多样新、生物群落的多样新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4.景观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1.物种生物量:
2.物种属性:
3.物种库:
4.输入环境的总能量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阳地植物: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育健壮的植物种类。
阴地植物:在弱光条件下比在强光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种类。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要点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环境生态学导论要点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地球上的生物生物的协同进化:协同进化是指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

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计划过程即为协同进化。

1.昆虫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2.大型草食动物与植物间的协同进化3.肉食动物与其食物间的协同进化4.互惠共生物种间的协同进化5.协同适应系统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1.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指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者同一种群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总和。

又可分为分子、细胞和个体三个层次。

2.物种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指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种类。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境的多样新、生物群落的多样新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4.景观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1.物种生物量:2.物种属性:3.物种库:4.输入环境的总能量5.维度、栖息地异质性和生产力第二节环境的概念和类型环境的概念: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及形态结构的建成有重要作用。

促进细胞的增大和分化,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从而影响植物体积的增大和重量的增加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和发育速度,使植物各组织和器官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黄化现象(etiolation phenomenon)是光与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最极端的典型例子,黄化是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

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

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

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1.何谓全球环境问题?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P26)答:(一)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的,或具有普遍性、随后又发展为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就是引起全球范围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二)有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植被破坏—物种灭绝问题、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等。

2.何谓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试举例你熟知的破坏生态平衡例子。

(P46)答:(一)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二)因素:1、自然原因2、人为因素(三)物种改变引起平衡的破坏;环境因素改变引起平衡破坏。

3. 试述当前世界和我国人口状况的特点是什么?(P87)答:世界:世界人口增长缓慢,各地增长率有很大差别,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大于发达国家,世界人口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率缓慢,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性别比增高,人口质量堪忧,流动人口增长。

4.如何理解粮食安全?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是什么?(P106)答:粮食安全即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维持健康生活所需要的粮食。

途径: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为主,以粮食储备调节和粮食进出口调节为辅,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对低收入阶层的粮食援助。

5.如何看待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利与弊?(P121)答:根据我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都居世界第一,具有举世无双的优势条件,而水电又是可再生能源,属绿色能源。

水利工程的利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雨季蓄水,枯水季放水,库区民众不再为缺水而烦恼。

可以灌溉周围田地,水库里可以搞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再次,水力发电与火电相比,水电清洁无污染,水是可再生资源,能重复利用。

我国南方地区水利发电占据了主导地位。

我国经济连续30年持续高增长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葛洲坝、三峡等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环境学导论知识点

环境学导论知识点

环境学导论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概述一、大气的成分1、N2、O2等气体2、水滴(如云滴、雾滴)3、冰晶和固体微粒(如尘埃、花粉)(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二、大气的分层1对流层,(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湍流运动、风、温度的垂直分布)2平流层,(主要成分;臭氧范围;对流层顶50-55km主要特点;○1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有利于飞机飞行。

○3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3中间层 4暖层(电离层, ) 5外层(散逸层, )在对流层下部靠近下垫面的1.2-1.5公里范围内的薄层大气由于贴近地面,空气运动受到地面摩擦作用影响又称摩擦层。

三、大气的组成:(一)大气的恒定组分:O2、N2和稀有气体。

(二)大气的可变组分:主要指CO2和H2O(g),这些气体组分受不同地区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正常状况下,H2O(g)约占0-4%,CO2约占0.033%。

由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所组成的大气称为洁净大气。

(三)大气的不定组分:大气中的尘埃、硫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是大气中的不定组分,当它们进入大气后,可能造成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一、大气污染的定义起源于对有害影响的观察,即若大气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达到对公众健康、动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就是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按影响范围可分为:1)局部地区大气污染 2)区域性大气污染 3)广域性大气污染 4)全球性大气污染:指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二、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A按发生类型分:(一)工业污染源:共同的特点是:排放源集中、浓度高、局地污染强度高,是城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二)农业污染源:主要是不当施用农药、化肥、有机粪肥等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挥发扩散,以及施用后期NOX、CH4、挥发性农药成分从土壤中逸散进入大气等形成的污染源。

(三)生活污染源: 是指居民日常烧饭、取暖、沐浴等活动,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烟尘、SO2 、NOX等污染物。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

环境学导论复习题一、环境学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自然环境是指未经过人类活动干预或改造的自然界,如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社会环境则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如城市、乡村、工厂、交通等。

2、环境的分类有哪些?(1)按照环境的范围大小,可以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2)按照环境的要素,可以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

(3)按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未受人类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小的环境;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

3、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同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如过度消耗能源、过度开垦土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等,这些都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二、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通过摄取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它们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2、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

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如碳循环、氮循环等;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信息传递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行为等方式传递信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环境学导论复习课

环境学导论复习课

7.人工环境: 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 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 品以及上层建筑。 8.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 题。 9.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10.能源:指可能为人类利用以获取有用能量的 各种来源,如太阳能、风力、水力、化石燃料 及核能等等。
环境学导论复习课
田 媛
2011.6
1. 自然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 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 体,有时简称环境。 2.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 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 负荷量。 3. 环境: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 而言,作为某一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 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 而变化。与某一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 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5.我国政府在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加强国际 合作方面有哪些主张?
பைடு நூலகம்
(1)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但是经 济发达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 (3)加强国际合作要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基础。 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有权参与环 境和发展领域的国际事务。 (4)保护环境和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稳 定。 (5)处理环境问题应当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 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
1. 自然环境的构成包括自然现象、物质、能量,其 中物质包括(CD ) A 阳光 B 气温 C 空气 D 生物 2. 生态系统包括(ABC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 阳光 3.与水俣病有关的化学元素是:( A ) A汞 B铬 C铅 D 磷 4.二次能源有 ( BD ) A水力 B汽油 C太阳能 D沼气 5.造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有:( AB ) A氟氯烃 B哈龙 C CO D二垩英

环境学导论知识点

环境学导论知识点

环境学导论知识点1.环境概念和环境问题:环境指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影响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活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力、土壤质地、水质等。

3.环境保护原理和策略: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原则、污染防治原则、资源合理利用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

环境保护的策略包括控制污染源、治理污染物、节约资源、提高环境管理和监测能力等。

4.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设计和决策过程中,对计划环境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评估和预测。

它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

5.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环境管理是指对环境影响进行控制和监测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环境规划是指对环境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体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系统。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是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包括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妨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

8.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环境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和宣传手段,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

公众参与是指公众在环境决策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

9.可持续城市发展:可持续城市发展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包括城市绿化、交通管理、垃圾处理、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10.环境法律和政策:环境法律和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要点.docx

环境科学导论复习要点.docx

环境科学导论题型:1.选择题50分,共25题;2.解答题30分,共33.论述题20分,共1第一章绪论第二节环境问题1.当代环境问题的特征:1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2从局部扩展到区域一一全球3形式更加多样4具有鲜明的地域性5损害人类的健康和福利,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2.环境问题分类1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者很少由人为因素的参与。

2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

a.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人类活动引起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他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b.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干扰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其特点是干扰源停止排出能量以后,干扰立即或很快消失.包括噪声干扰,热干扰和电磁波干扰等3.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1人口激增2人类物质消耗需求剧增3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4城市化进程迅速4.八大公害事件及成因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碳及其氧化物, 与大气粉尘结合,使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型烟雾, 导致4天时间内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使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病,其中甲基汞中毒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

环境学导论复习重点

第一节环境一、环境的概念1.环境的一般概念:环境是指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存在的所有周围事物的总称。

2.环境科学中的概念: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所有周围事物的总称。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概念本法所称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特别要注意的二点:1.环境是相对于人类为中心并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事物。

所以,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其时间的相对性。

2.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于任何生物,人类是以自己的劳动来改造环境,并不断把自然环境转变为新的生存环境。

所以,人类的生存环境又有其空间存在的相对性。

二、环境的分类①按环境的主体划分: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②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划分:空间环境、劳动环境、生活区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星际环境等。

③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及生物环境等。

④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划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素的总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为上层建筑。

社会环境:人类活动的产物三、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1、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自然环境要素与社会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包括: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注:自然环境要素与环境要素不相同,如阳光)➢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环境学导论复习

环境学导论复习

环境学导论复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而在这个背景下,环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对环境学导论进行复习,梳理环境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环境学概述环境学指的是研究人类的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环境学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方面。

它的基本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污染和控制、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政策与管理、环境法律等方面。

二、环境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的自然属性与生态功能等方面的表现。

环境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常用的环境质量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等。

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方面入手。

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任何物质、能量、噪声等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环境污染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也对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影响。

环境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家庭垃圾等。

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治是环境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3.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及对环境进行实际保护的活动。

环境保护涉及到环境法律和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现。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环境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模拟计算、实务教学等方面。

其中,实地调查是环境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实地调查可以获取真实的环境信息,为环境学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研究则可以对环境污染源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

模拟计算和实践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四、环境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未来环境学将会更加注重研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注重研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推动环境科技与环境经济的有机结合。

环境学导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导论复习提纲

环导复习提纲1.原生问题次生问题①原生环境问题Primary environmental issues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由人为因素的参与。

②次生环境问题Secondary environmental issues第二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

2.八大公害事件(回答原因)世界八大著名公害事件(1)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排放的工业有害废气和粉尘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2)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本世纪40年代美国洛杉矶的大量汽车废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许多人眼睛红肿、咽炎、呼吸道疾病恶化乃至思维紊乱,肺水肿。

(3)美国多诺拉事件:1984年10月,美国滨西法尼亚洲多诺拉镇的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与大气粉尘结合,是大气产生严重污染,造成5911人暴病。

(4)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引起的煤烟性烟雾,导致4天时间4000多人死亡,两月后又有8000多人死亡。

(5)日本水俣病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由于人们食用了含汞污水污染的海湾中富集了汞和甲基汞的鱼虾和贝类及其他水生物,造成近万人的中枢神经疾病,其中甲基汞中毒患者283人中有60余人死亡。

(6)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聚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形成了一种突出的环境问题。

(7)日本的爱知糠油事件:1963年3月,在日本的爱知县一带,由于对生产米糠油的管理不善,造成多氯联苯污染物混入米糠油,人们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油之后,酿成13000多人中毒,数十万只鸡死亡的严重污染事件。

(8)日本富山的痛痛病事件:1955年~1977年,生活在日本富山的人们,因为饮用了含镉的河水和食用了含镉的大米,以及其他含镉事物引起痛痛病,就诊患者258人,其中死亡者达207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以围绕着人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总和。

1、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因素。

2、具有最小限制性、等值性、整体性、相互依存性等属性。

3、各环境要素的组成1)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无机环境:气、水、土、光、热、声等;--生物环境:动物、植物、微生物4、2)工程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3)社会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政治、经济、文化5、环境质量---环境的优劣程度,环境价值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之间的适宜程度。

6、环境的空间类型--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宇宙环境7、环境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稳定性、资源、纳污能力)、环境容量、环境自净力、不可逆性、滞后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8、环境问题---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只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平衡上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各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马斯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的粉尘,一周内近60人死亡,千人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由于大量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

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由于大气严重污染,有5900多人患病,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先后死亡1万多人。

5)四日市事件,发生于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废气严重污染大气,许多居民患上哮喘病,多人死亡。

6)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人们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贝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60多人死亡。

7)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于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人们食用用含镉废水污染的河化和稻米而中毒,死亡一百多人。

8)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九州爱知县一带,人们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后造成中毒,患者超过1万人,16人死亡。

一、生态学基础9、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10、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1、---非生物成分:环境要素,包括温度、光照、大气、水、土壤、气候、各种矿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质等。

12、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态结构空间、时间;营养结构11、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输入和输出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如果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结构和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H 2SO 4、SO 42-、NO 3-重金属元素、多环芳烃颗粒物HF 、HCl 、ClFC 3含卤素化合物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C 1-C 5H n 碳氢化合物(碳氢氧化合物)CO 、CO 2含碳氧化物NO 2、HNO 3、MNO 3NO 、NH 3含氮化合物SO 3、H 2SO 4、MSO 4SO 2、H 2S 含硫化合物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类别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可称为生态平衡。

12、保持生态平衡的因素1)生态阈值: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是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是有限的,外部冲击或内部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这个限度成为生态阈值。

2)保持生态平衡的因素--结构的多样性;功能的完整性13、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对环境的生物净化(生态自净)大气污染的生物净化:吸收污染物、滞尘、噪声消减、杀菌等、水体污染的生物净化、土壤污染的生物净化二、 大气污染及防治14、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造成危害的现象。

15、大气污染源1)概念: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2)分类:天然源: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森林植物释放、海浪飞沫人为源: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人为源从其它角度分为:按污染源性状分为: 固定式污染源、移动式污染源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点、线、面源16、大气污染物及污染类型1)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2)分类---按存在状态:气态污染物、固体颗粒状污染物---按形成过程: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中的反应物与空气组分或反应物之间,或反应物作为催化剂从而产生的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型污染物。

17、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大气中含有的大量固体或液体的悬浮粒子,与承载他们的空气介质一起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2--气溶胶中的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 )、降尘、飘尘/可吸入粒子(IP ) 3--气体污染物:1)硫氧化物;据估计,天然源(海洋、陆地、海盐、火山活动)和人为源(煤和石油燃烧、石油炼制、有色金属冶炼等)各半;硫酸烟雾和酸性降水的元凶;世界酸雨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中国,我国以长江以南为主,其中华中、西南部分地区较严重。

2)氮氧化物;据估计,天然源(闪电、NH3氧化、生物质燃烧、土壤排放等)和人为源各半;燃烧过程生成的氮氧化物分两类:热致型(高温、空气过剩)、燃料型;因此汽车等燃油可通过控制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来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酸雨形成的元凶3)含碳化合物--碳氧化合物(CO、CO2)--碳氢化合物(甲烷、非甲烷烃)--非甲烷烃:包括天然释放和人为释放--含卤素化合物:卤代烃(六六六、DDT、多氯联苯、氯仿、溴仿、碘仿三氯甲烷、CFC等)--其他含氯化合物(Cl2、HCl等)--氟化物(HF、SiF4、H2SiF6、F2等)--氯仿、溴仿、碘仿三氯甲烷、CFC等为平流层臭氧层破坏的元凶。

4--主要污染类型1)根据污染物性质a.还原型(煤炭型):以煤炭为主要燃料,主要污染物为SO2、CO、颗粒物等。

形成硫酸烟雾的元凶。

b.氧化型(汽车尾气型):以石油类为主要燃料,主要污染物为NOx、CO、HC 化合物O3、醛类、PAN等。

形成光化学烟雾烟雾的元凶。

2)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成分: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特殊型硫酸烟雾和洛杉矶烟雾的比较伦敦烟雾洛杉矶烟雾概括发生较早(1873年),至今发生多次发生较晚(1946年),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物SO2颗粒物硫酸雾等CH化合物、NOxO3PAN醛类燃料类型煤石油类季节冬季夏秋气温低,<4℃高,>24℃湿度高低日光弱强臭氧浓度低高出现时间白天夜晚连续白天毒性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导致死亡对眼睛和呼吸道等粘膜有刺激作用,O3等氧化剂有强氧化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影响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地形地物的影响、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19、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防)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提倡清洁生产、使用清洁能源二)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治)烟尘控制技术:机械式除尘装置、袋式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电除尘装置SO2控制技术:燃料脱硫、燃烧脱硫、烟气脱硫。

NOx控制技术: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吸收法汽车尾气的摧化净化:催化转换法、三、水污染及其防治20、水质与水质指标水质--水的品质,指水与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征。

杂质包括: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物质等。

水质指标--物理性水质指标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混浊度、透明度等其他物理性状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电导率等--化学性水质指标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pH、硬度、各种阴阳离子、总含盐量等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有关氧平衡的水质指标:DO、BOD、COD、TOC等生物性水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水质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水域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地面水划分为五类,与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五级标准相对应。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其他水质标准21、水体--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江河沟渠和相对静止的水库、湖泊、沼泽、堰塘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和海洋。

在此要要注意几点:水体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一个完整的水体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悬浮物、溶解物及水生生物。

水体还包括底泥部分。

水体自净力--水体具有消纳一定量的污染物,使自身的质量保持洁净的能力,人们常常称之为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体污染--水体具有消纳一定量的污染物,使自身的保持洁净的能力-水体的自净力。

当污染物的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时,便产生了水体的污染。

22、水体污染源、污染物与污染类型污染源--(1)工业废水含无机物的废水:冶金、建材、化工无机酸碱生产含有机物的废水:食品、石油化工、炼油、焦化、煤气、农药、塑料、染料等行业(2)生活污水悬浮杂质:泥沙、矿物废料、粪便、食物残渣胶体和高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油、纤维素、肥皂、洗涤剂等溶解物质:含氮、磷、氯化物、尿素等(3)农业退水: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污染物--无机无毒物:酸、碱、一般无机盐、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无机有毒物:重金属、砷、氰化物、氟化物等;有机无毒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有机有毒物:苯酚、多环芳烃、PCB、有机氯农药等污染类型化学性污染:由以下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的污染酸碱性废水、含重金属废水、需氧性有机物废水、含营养物质废水、含有机毒物的废水物理性污染:由以下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的污染悬浮性污染物、冷却水、放射性污染物生物性污染: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带人病原微生物而造成的污染。

23、氮磷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中藻类:蓝绿藻、绿藻、硅藻、有色鞭毛虫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一)水体自净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物理自净)影响废水与河水混合的因素:河水流量与废水流量的比值、废水排放口的形式、河流水文条件水体的生化自净:有机物降解、动植物呼吸等耗氧;大气氧向水体溶解、植物光合作用等复氧24、水体污染的防治和管理废水处理技术:(一)物理法:主要分离漂浮、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前后污染物性质不发生变化(二)化学法:加入化学药剂,主要处理溶解污染物或胶体状污染物,前后污染物性质或形态改变(三)生物法:运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化作用),主要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一、物理法1—截留:通常为污水处理流程的第一个工序;去除粗大的悬浮物,保护后续设备常用的为格栅和筛网2--沉淀:工作原理为重力沉降水处理流程中一般有两个不同的沉淀装置沉砂池:去除砂粒、煤渣等粗大的(粒径>0.2mm)、比重较大(密度>2560kg/m3)的无机颗粒,在沉淀池前,目的是使之后的污泥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且不致磨损后续设备沉淀池:经常结合生物方法,处理20-100微米以上的悬浮杂质3—过滤:利用粒状介质层截留水中细小的悬浮物,常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和饮用水的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