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37张PPT)
伍 子 胥
2、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 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 吴 王 夫 差 自 乍 兵 器 ”
越王勾践剑
老马识途(齐桓公)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 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 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 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 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 从哪里走出山谷。时 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 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 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 回家去,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 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 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 让它们 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 都毫不犹豫地朝一 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 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春秋初年的诸侯国
三、诸侯争霸(前770~前476年) 1、诸侯争霸的原因:诸侯众多、 政治军事发展不平衡、民族矛 盾日益尖锐,王室衰微。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后 期的吴国和越过先后北上争霸。
春 秋 列 国 形 势 图
春秋五霸
齐桓公 秦穆公 晋文公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宋襄公
齐桓公称霸:
齐恒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 原因: (善于用人)
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 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 旗号,号令诸侯 结果: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 霸主
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32年,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楚 军战败。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文公在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预习笔记+知识点+习题(包含答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预习笔记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春秋时期,出现了________农具和________,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手工业:手工业的规模扩大,________业、冶铁业、________业、________业以及________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________货币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二、王室衰微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________制逐步遭到瓦解。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所能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________一带。
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天子甚至要依赖________的经济支持。
三、诸侯争霸诸侯争霸: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____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________和________也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使一些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知识点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2、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①出现铁质农具和牛耕;②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③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金属货币。
3、王室衰微(1)原因:社会动荡,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2)表现:周王室势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3)结果:诸侯争霸4、诸侯争霸(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争霸战争的影响:消极影响: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积极影响:①A.加快了统一的步伐②.促进了民族大规模的民族交融5、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社会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习题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剧B.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 王室采取有力措施而中兴D. 霸主联合,与王室争权2.管仲改革的内容不包括()A. 发展生产B. 改制军制,组建军队C.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D. 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3.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A.铁制农具的应用B.牛耕的推广C.水利工程的修建D.金属货币的流通4.《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称霸
管仲相(辅佐)桓公,霸诸 侯,一匡天下。
——《论语》
“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攘夷”:当时我国北方的 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 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 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 到各国的拥戴。
楚庄王
春秋时期“不服周 ”的典型人物?
姓名:熊旅 身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在位时间:公元前613年~ 公元前591年 经典典故:问鼎中原
发国动为兼县并,战建争立,新降的服行了政陈建、置蔡。、据郑杨、宽宋先、生
鲁考等查国,,先通后过设邲县之17个战。打随败着了出称土霸文几物十的年增的
晋加国,,楚成县为设春置秋已时知期者继20齐多桓个公。、县晋的文设公置之,
后标又志一着位西著周名以的来霸实主行。的迅分速封扩制张逐的步结瓦果解,
使诸楚侯国统加治强的了疆对域地达方到的半控个制中,国其。自身实力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目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录
二、王室衰微
三、诸侯争霸
学习目标 1.知道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2.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3.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影响。
新课导入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 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 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 生了哪些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如何?
——《中国通史》解说词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 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公只 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左传·桓公五年》
王室衰微
(一)原因: 分封制逐步瓦解 (二)表现:1、周王室的统治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周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地位下降。
一些诸侯国不再实行分封制,而是 设置县、郡;诸侯国势力崛起。
我要立褒姒为
褒 姒
后,取消宜臼 的太子地位。
申 后宜
臼
被废掉的太子宜臼,在幽王 被犬戎杀死后,受诸侯拥立 为新天子,称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
邑
东周
周平王决定东迁到洛邑
当周天子强大时, 各诸侯辅助他。
市场、金属货币
知识要点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2.农业: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 和 牛耕 出现。 3.手工业:青铜业、 冶铁业 、纺织业、煮盐业以
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4.商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使用。
二、王室衰微 分封 制逐步瓦解,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9.“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
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
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
A 历史时期是( )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10. 春秋末期,长江流域先后
B 北上争霸的两个诸侯国是( )
A.晋国、楚国
B.吴国、越国
C.齐国、晋国
D.楚国、秦国
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 从王命和向王室纳贡,他们 竞相称霸 ,实际 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 了自身利益而争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争霸旗号: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 战,争夺霸主地位。 (3)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等先后称霸中原,长江下游的 吴 国和 越 国 先后北上争霸。 (4)影响: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 出现大规模的 民族交融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动荡的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 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即诸侯)。
——《史记·周本纪》 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 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平王东迁后,“政令征 战自诸侯出”,诸侯根本不听天子的命令,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①周王室衰微,地位下降,已无力控制诸侯。 ②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攘因,二武:汉铁成器为繁、荣牛的耕商出业现中,心社。会生产力进一 步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武很汉大通史发》展。
楚庄王争霸因素有:
1、楚庄王通过改革使楚国强大, 通过兼并战争的方式使楚国称霸。 2、铁器、牛耕出现,社会生产力 进一步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有了很大发展。楚国经济实力雄厚。
手工业工艺精湛、技术高超 漆器种类有漆豆、耳杯、座屏、镇墓兽及甲、盾、
剑盒、剑鞘等。其色彩更是丰富多彩……这些器
物多具有鲜明的楚文化风格,是楚国经营武汉的
有力证。
——《武汉通史》
彩绘木雕小座屏
武汉地区商业发展的条件实在优越。江汉平 原一带,自古即是物产丰富的地区,物种齐备、 资源丰富、大到国之货殖,小至居家生活,凡 是所需之物,江汉无不盛产。东周时期,由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产品日益丰富, 楚国统治者又实行较为开明的商业政策,地域 之间农、业国手际工之业间的的发交展通也限促制进并了不商严业格的,繁加荣之地 跨南北、沟通东西的地理优势,特别是江汉交 汇的稠密水网,使得南来北往、西上东下极为 便利。一时间,富商争利,豪贾逐息,熙熙攘
——《韩非子•喻老》
1.庄王其人:雄才大略、励精图治
2.楚庄王争霸的原因
公元前614年,楚庄王继位,他是一位雄才大 略的楚君。经过楚庄王对内政和兵政的改革,楚 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当时富 强之国,遂问鼎中原,发动兼并战争,降服了陈、 蔡、郑、宋、鲁等国,通过邲(bì)之战打败 了称霸几十年的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继齐桓公、 晋文公之后又一位著名的霸主。迅速扩张的结果, 使楚国统治的疆域达到半个中国。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统编版】
诸侯争霸
问鼎中原
楚庄王说:“寡人早就听说周天子有九鼎,是夏禹所传。 寡人此来,只是想知道 这城九濮鼎之有战多,大楚,国多惨重败?,”九荆鼎蛮是第王一权次的称象霸征中,原楚的庄计王划问破九灭鼎。轻楚重庄大王小即,位吞以并后周,王破室格 之提心拔昭了然一若批揭卓。有姬才满能答的道文:臣“武九将鼎,是刷天新子政重治器,,发轻展重生大产小:岂国能力随得便到乱恢问复和?”楚发庄展王。 厉公声元喝前道60:6年“,什楚么庄重王器亲,率不大过军是北破上铜中所原铸,!寡越人外铜方器山多,得伐很灭,陆你浑看(今寡洛人阳士市兵嵩拿县的境枪), 枪的头部全落是。铜接制着的,。挥光兵是入打伊仗阙折,断列的阵枪洛头水钩南尖岸,,造与成洛九水鼎北还岸用的不周完王城!”姬隔满河从而容望而。言楚: “上军楚享兵国用临铜。城器夏下虽桀,多暴周,虐王不,室等九面于鼎临拥着人有严商九重;鼎的商;灾纣九难无鼎。道虽周,小定九却王鼎是召归禹集周王群。所臣周铸请成。求王有,定德退鼎之兵郏君之辱,策阝才,时配众,得臣卜 算面九面鼎相在觑周,要不传知三如十何代应天变子。,正达当七群百臣年惊之慌久失。措从的周时成候王,到王今孙天姬的满周挺定身王而,出鼎,才自传言 了只二身十可位退天楚子兵,。经姬历满了虽五然百年多少年,,却这能说言明善,辩周,德机仍智在勇,敢天,命深未为改定。王宠天爱命。既定然王不不能
思考:诸侯
对烽火态度的 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为什么 出现了这样的 变化?
烽火戏诸侯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第6课 动荡的春秋
1春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
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
起止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
3.春秋后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4.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在齐国进行改革。
5.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齐桓公(春秋首霸)
6.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是对春秋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7.春秋时期设置郡县,分封制开始瓦解。
8.春秋时期,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春秋时期的第一
9.
10.晋楚争霸时,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的成语出自此战役。
概括:
战乱与纷争
春秋以争霸为主
战国以兼并为主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0张PPT)
随堂基础检测
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D )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
A. A争霸 B. 伐虐 C. 分封 D. 变法
材料二:
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时期)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牛耕已为人所熟知,牛耕得到推广。
1.牛耕的好处?
畜力代替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2.说一说:铁器、牛耕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铁器牛耕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A.尊崇周天子并击败周边民族的进攻 B.利用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保卫都城,击败周边民族
5. “齐桓公采纳他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得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
是(A )
A.管仲 B.商鞅 C.韩非 D.主父偃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A )
《韩非子》:“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 铭必惊人。”
楚庄王“问鼎中原”
三、诸侯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吴国跟越国也加入争霸战争
吴国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改革内政,建设城郭 壮大军队,任用孙武为将 军,提高军队战斗力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把握铁耕具、牛耕的推行和利用。
2.明白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第一称霸等史实。
进程与方式:1.引导学生试探“齐桓公什么缘故能第一称霸”,从而提高学生明白得、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帮忙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看和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成绩霸业的学习熟悉到国家壮大需要改革,需要人材,需要发奋图强的精神,教育学生明确远大的目标,培育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为以后建设祖国、振兴民族作预备。
重点难点:重点:铁制耕具和农耕;齐桓公称霸。
难点: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教学预备:《春秋争霸形势图》;“围魏救赵”故事资料,;“烽火戏诸侯”故事资料;晋文公的故事资料.;“退避三舍”故事资料;“卧薪尝胆”故事资料;《三十六计》相关内容PPT课件。
教学大体进程:导入新课:(课件展现“烽火戏诸侯”的画面)你明白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请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学生讲述后,教师总结: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显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不久,西周衰亡,东周成立。
东周的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在这一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都急剧转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板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进展1.铁制耕具和农耕。
(1)引导:请同窗们依照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铁耕具的名称。
铁锨、铁镐、铁钯、铁犁、铁锄、铁铧……提问:专门好。
那么,咱们今天所接触到的这些铁制耕具最先是在何时显现的呢?春秋时期,我国开始显现铁耕具。
讲解:《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耕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利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先文字记载。
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觉一批铁耕具。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重点与难点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方面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保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手工业方面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方面
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二、王室衰微
1、原因
一些诸侯国不现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2、表现
(1)无力控制诸侯
(2) 财政陷入困境
3、结果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他们竟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
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2、利弊
利:(1)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2)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弊:给百姓带来灾难
四、相关史事
1、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用管仲改革内政,并且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七
学科
历史
组长签字
第3周
第3课时
使用人
主备教师
课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型
新授课
共1课时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春秋的时间和由来,掌握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以及周王室衰微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现象的剖析,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理解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4.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A.社会动荡不安B.社会稳定和谐
C.民族政权对峙并立D.周王室权力至高无上
5.2019年5月6日,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颍上县第九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下列哪为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A.秦孝公B.晋文公C.楚庄王D.齐桓公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春秋争霸历史影响、王室衰微
教法及学法指导
讲授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其中的周幽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他的结局如何?这一时期的社会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参考答案:
1、王室衰微。
2、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尊王攘夷”。
3、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虽然春秋争霸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灾难,但是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有利于区域性的统一和民族交融;还促使一些诸侯国进行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
北京人 石器
河姆渡人骨耜 商周 青铜器
春秋出现铁农具
战国铁农具推广
材料:孔子有个弟子
叫冉耕,字伯牛;另 一个学生名叫司马耕, 字子牛。晋国有个大 夫姓牛,字子耕。
(人力)
(畜力)
动荡的春秋 之 深层根源
铁农具 牛耕 荒地开垦 产量提高
生产力发展
井田制 奴隶被迫劳动
戴枷奴隶陶俑
逃亡 井田荒芜 国库收入减少 井田制危机 采取措施,激发 部分奴隶主逃避交税, 影响国库收入 井田制危机 奴隶积极性开垦 不愿意耕种井田 荒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夫差矛 勾践剑
春秋护头铜冑
太原春秋赵卿大墓
史前时期
夏 前2070年 前1600年 商
夏商周时期
西周 秦 春秋 战国 前770年 前475年 前221年 东周
前1046年
【学习目标】
1、在比较的基础上,说出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
春秋时代生产力进步的标志。观察地图,说出相关地 域的变化。 2、通过识读地图、文字材料、以及考古发现资料, 认识到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动荡局面。 3、通过山西历史的学习,认识春秋时代晋国的崛起、
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
---《山西历史 政区地理 》
动荡的春秋
一、诸侯崛起
太原古城营村 春秋大墓
西周礼制等级 森严,
“天子九鼎、 诸侯七、 卿大夫五”。 墓主是晋阳城的缔造者— 晋国卿大夫赵简 子。出土两组七个青铜列鼎。最大的一件青 铜鼎高1米,口径1.04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 春秋大鼎,反映礼制僭越。 春秋时期,郑庄公享用九鼎,以后一
---《教师用书》
动荡的春秋
春秋政治动荡
诸侯崛起、礼制破坏 领土缩小 王室衰微 经济拮据 军队减少
七年级(上)历史: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观察上图,试从地理位置和政策的角度谈谈齐国崛起的原因。
原因:临海,有丰富的工商业资源;“尊天子,攘四 夷”旗号的提出;管仲内政改革的成功
表现
三、诸侯争霸
吴国越国争霸多年,你知道 卧薪尝胆的故事吗?
启示:只要奋发图强,弱国就有可能打败强国;一个人有理想,又艰苦奋斗, 就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三、诸侯争霸
结合教材,春秋时期中国存在哪些民族矛盾?
周王室 衰落
权力 真空
争夺土地 和人口
边疆地区 的民族矛 盾
矛盾:南蛮楚人与中原王朝;北方戎狄
影响
三、诸侯争霸
春秋后期诸侯国
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影响
三、诸侯争霸
材料六:大国争霸战争,程度不同地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
——《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二结合书本p30说明春秋时期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各自为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周天子:你们能不能别打了…… 诸侯们:再废话连你一起打
新变化
二、王室衰微
材料四: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不朝(朝觐),则贬其爵(废除诸 侯的爵位),再不朝,则削其地 (削减封地);三不朝,则六师移 之(派兵攻打)。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影响
三、诸侯争霸
孟子(BC372-BC289)
材料七:据《春秋》记载,在242 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共483次。 这些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实际上是 大国对小国的掠夺。……此外,小 国人民还得为大国统治者服兵役和 劳役。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
争霸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灾难
原因:
驯服牛的有力例证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三、教法学法指导
教法:讲述法、问题启示法、图片展示法、文本分析法、视频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学法指导:观察图片、阅读文本、分组讨论、观看视频、材料分析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网络设备、投影仪
素材准备:地图册、战国和春秋时期的形势图、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视频、多媒体课件、教学插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烽火戏诸侯》,让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
西周时,遇到敌情靠烽火台传信报警。
周幽王昏庸无道,为了取悦王妃褒姒,竟下令燃烽火。
后来,犬戎真的来攻西周。
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
结果,幽王被杀。
这个故事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崩溃,说明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微。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那么春秋时期的经济有哪些发展?出现了什么动荡的局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起去了解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知识建构
结合以下几个问题阅读教材,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边读边勾画,完成后,形成知识网络。
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诸侯争霸的目的是什么?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评价诸侯争霸?
动荡的春秋时期中,动荡的表现有哪些?
自主学习完成后,小组之间交流答案,并互相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找出疑惑。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把握有效信息,并学会分析和总结历史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疑释惑
1.解释春秋战国的由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春秋”取名于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书《春秋》,“战国”取名于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是因当时各个诸侯国争战不休而得名。
2.列表归纳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3.小组讨论
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及漆器制作也有所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
3.小组讨论
(1)铁农具与以前的青铜器、石器相比较有哪些优势?有什么作用?
与青铜器、石器相比较,铁农具更加锋利,而且比较便宜、可用,促进了农业的深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各地经济得到发展,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导致分封制逐渐瓦解。
设计意图: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通过分析生产工具的变化,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下一步学习分封制的衰弱奠定基础。
4.阅读材料,论从史出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思考: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现象?
答案:材料反映了王室衰微、诸侯混战。
阅读课本,找出“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
王室衰微的表现:
(1)分封制瓦解: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步瓦解。
(2)周王室实力大减: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周王虽然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提高分析与总结能力,体现论从史出的观点。
5.小组讨论并总结诸侯争霸和齐桓公争霸的原因
诸侯争霸的原因:
(1)王室衰微
(2)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3)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旗号,扩充疆界。
6.讨论:如何评价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春秋争霸,既要看到其弊端也要看到其客观作用)
一方面:春秋争霸给人民带来种种灾难。
另一方面: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中原的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事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既认识到春秋争霸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同时认识到它给社会带来的客观作用,全面客观评价春秋争霸。
(四)反馈拓展,总结收获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二是周王室衰微,三是诸侯争霸,要梳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由于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各诸侯国经济得到发展,开始摆脱周王室的控制,分封制开始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开始进行争霸战争,从而使春秋时期出现社会动荡的局面。
六、板书设计: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王室衰微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衰微
三、诸侯争霸
1.诸侯争霸的背景
2.齐桓公首先争霸的原因
3.评价诸侯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