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主义的反思
关于有人说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些看法
我不知道在这样的时候发出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诚然你们说的是事实,但是同样的话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其含义就不同了。
身为一个人,我们首先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生活中肯定不会达到每个人的预期目的。
于是我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就和人们有信仰一样。
首先,我们爱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不管是贫穷丑陋还是富贵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与骄傲,再者就是爱我们的大环境,我们的生活都互相离不开,总有个时候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当我们遇到和自己不一样的或是由于种族或是由于地域产生差异的人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民族的使命感,这是自然而然就产生的。
再经过时间的积累与沉淀着种民族感就越发的强烈。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而现在又具有相当活力的民族,我们个民族的团结,一至向外在历史传承中功不可没,我们的民族英雄、爱国英雄名垂史册,是后人敬仰的对象。
这一点也正被世界人们看到。
但是有一点值得强调,就是这个地球上的生存法则——要生存就要资源,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于是生存本身就具有一种侵略性。
所谓的文明则是其必要的掩饰,国际社会在对中国施加了各种各样的手段,企图灭亡中华文化,包括武力,经济,政治等,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他们发现,每次在大功告成之际总是所谓的民族主义顽抗倒了最后。
中国人看重团体,骨子里教育可以牺牲个体一保存全体,在敌对势力眼里看来就觉得这样的置换很不公平,于是他们就要想办法瓦解这股力量,于是就以科学的名义伪科学的目的进行他们所谓的有目的的研究。
其实,任何法则,制度,文化,只要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都会发现他是多面性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这份研究说越是穷的人没文化的人越是这种民族主义感强烈,我认为是不对的,但即使相信他是对的,难道我们要将穷人们仅有的一点自豪剥夺了吗?没有哪个国度没有穷人,也不是努力工作谁就都能得到幸福生活,这是一种现实的存在。
那么这种主义存在也是必要的客观的,不具备褒贬。
我们民族经历的是五千年的专制社会,这说明专制在社会发展中并不是义务是处。
民族主义读后感
民族主义读后感第一篇:民族主义读后感民族主义徐迅笔下对民族主义概括是对一个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特别是指一种特定的民族意识,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优越,特别强调促进和提高本民族文化和利益,以对抗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利益。
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有些狭隘了,民族主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契机下,会有不同的实质性内容,所以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如果必须总体概括的话,那么我认为只能停留在情感层面上,那就是民族主义是对有着共同文化、地域、历史渊源纽带所联接在一起的集团的一种热爱、认可和忠诚,至于对异己的民族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是排外还是开放,这个要视不同的历史契机而定。
民族主义最早起源于欧洲,18世纪初期,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市民阶层的经济基础逐渐强大,钱袋子的充裕使他们更加渴望在政治权利上分得一杯羹,也更加对封建君主专制独揽天下的憎恶。
所以民族主义开始萌芽,市民阶层更向往人人平等,自由,反感封建等级制度,向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君王贵族无条件的肆意掠夺。
这样的思想启蒙离不开伟大的英国政治家约翰洛克的著作政治论,它为后来的民族主义填补了充实的实质性内容。
政治论驳斥了君权神授,提倡天赋人权,这样的思想脉络被后来很多思想家政治学家所用,洛克的自由主义被美国封为神圣,成为民族理想,他的思想影响了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战争使美国不在束缚于英国的魔掌之下,杰斐逊参与起草的独立宣言无不体现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安纳托尔列文在《美国对与错:剖析美国的民族主义》书中提到了美国信念,即对自由、宪政、民主、个人主义以及政教分离等价值观的坚守。
民族主义在美国体现的更多是一种自由民族主义。
在法国也不例外,洛克在法国的影响更为激烈。
伏尔泰是第一个将洛克等人的思想传到法国去的人,法国后来的启蒙运动乃至法国大革命都秉承着洛克自由主义思想。
传统的法国波旁王朝,有严格的三个等级划分,僧侣是第一等级。
贵族是第二等级、其他各种人都归入第三等级,君主是特权等级,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向第三等级人民增税来摆脱入不敷出的财政危机。
民族主义运动的衍变与历史反思
民族主义运动的衍变与历史反思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民族主义运动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众多影响,而且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演变可看作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主义运动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反思,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
本文将围绕民族主义运动的衍变和历史反思展开讨论。
一、民族主义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民族主义运动作为一种思想和社会运动,具有很长的历史。
它起源于欧洲,在十八世纪的国家形成时期,随着国家意识的觉醒而诞生。
十九世纪后,民族主义思想逐渐渗透到了世界其他地区,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在欧洲,民族主义运动始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的时期,当时,法国人民已经根据自身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自觉,通过反对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外来占领与统治,揭开了民族主义运动序幕。
此时,民族主义理论的本质在于反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外来压迫,追求强有力的本土政策。
二、民族主义运动的演变和发展民族主义运动在近现代的演变中,经历了许多变迁和转变。
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再到后冷战时期,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都一直伴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变迁。
在二十世纪前半期,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和侵略,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开始了反抗和争取独立的斗争,民族主义运动进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这个历史进程也揭示了民族主义运动的本质,并证明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三、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反思和发展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反思和发展是必须进行的工作,这是因为民族主义思潮的本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民族主义所呈现的主张和观点,往往容易产生一些种族歧视和排外性的严重问题,进而影响它的历史演变方向。
在当代社会,民族主义运动受到严峻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民族主义主张和意识在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做出了新的解释。
四、民族主义运动的未来发展面对当代社会在全球化和多元化方向上的发展,民族主义运动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探索。
如何正确的看待民族主义
如何对待民族主义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中国近代面临外敌入侵和族群分裂的危机,这需要建立一个独立、团结、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来挽救危局。
民族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并伴随着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而风起云涌,成为近现代中国政治上的一面旗帜。
但是有人却认为今天世界的发展已经越过了族群独立自决的阶段,人类有了更多更好的手段和办法来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片面的突出或鼓吹族群主义,只能给社会带来撕裂的痛苦和动荡。
我认为不是这样,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蹂躏,使得中国几乎已经没有独立的领土主权可言。
“四万万人齐泪下,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当时爱国志士发出的悲愤呐喊。
在面对外国者时,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前期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期也先后抗击英、法侵略军。
在后期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也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
以谭嗣同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希望朝廷自身通过和平的改良手段走向富国强兵。
人民曾寄希望于有光绪皇帝支持的戊戌变法能够改变封建专制体制,实现君主立宪。
但由于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利益,1898年的百日维新换来的只是戊戌六君子的六颗血淋淋的头颅。
有识之士对朝廷抱有的一线希望彻底破灭,于是通过暴力推翻清廷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当时的革命力量还非常薄弱,所以暗杀变成为了辅助的暴力手段。
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刺客。
蔡元培研究了多种暗杀方法来暗杀清政府的高官,如最开始的液体毒药,培养女刺客,最后采用了炸弹。
还有一大群知识分子诸如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汪精卫、徐锡鳞等人也都曾参加过暗杀。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形态与反思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形态与反思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系统的思想体系,它可以与各种思潮相结合,因而对于民族国家具有建构和解构的双重作用。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中缺乏对公民民族主义的重视,对于民族主义的消极一面,有必要重新审视公民民族主义和传统文化主义的价值。
标签:民族主义;文化主义;公民民族主义一、引言民族主义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正如安德森(2003:2)所说,当前许多过去被认为已经完全稳固的“老民族”如今却面临境内一些“次”民族主义(sub-nationalisms)的挑战,事实摆在眼前:长久以来被预言将要到来的“民族主义时代的终结”,根本还遥遥无期,民族属性(nation-ness)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最具普遍合法性的价值。
总的来说,从当前的世界局势中可以看出,各个国家面对的挑战之中民族主义问题无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
印尼的亚齐独立运动、中国的藏独问题以及正在发生的南奥塞梯问题等等都是民族主义造成的世界性问题。
民族主义远未达到其终结的时代,各种运动潮流和政治势力对民族主义思想的挖掘也远未结束,民族主义研究仍应当成为未来学术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民族主义做一概述。
二、民族主义的定义与性质要初步了解民族主义,我们可以先大致看看民族主义的各种定义,关于民族主义的文献在历史上非常繁多,我们只能择出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考察。
关于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的著作,首先不能不提到的就是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写作的《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他认为民族是一种想像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像为本质上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安德森,2003:5)。
凯杜里则将民族主义定义为民族要求自治的学说,他认为(凯杜里,2002:1)民族主义是19世纪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学说,它自称要为适当的人口单位作出独立地享有一个自己的政府的决定、为在国家中合法地行使权力、为国际社会中的权利组织等,提供一个标准,政府的唯一合法形式是民族自治政府。
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现状及其反思
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现状及其反思导言: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近年来逐步上升,从社交媒体到现实生活,民族主义者的声音越来越高,并在特定领域引发热议。
例如:南海争议、台湾问题、历史纠纷等。
然而,中国的民族主义现状和表现并非完全一致,这种现状和表现的多样性让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和思考。
渐渐地,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疑虑问题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争议,因此需要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情况作出反思,以期更好地促进国内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一、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大幅增长的原因1、经济发展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成长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奇迹,这也是中国人对未来的希望和自信来源之一。
由于经济的体现,许多中国人开始有了更强的自豪感,开始更关注国家的利益和形象,民族主义情绪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2、国际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外交和经贸合作上与中国展开联系和互动。
这也让中国人对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更有关注,特别对于一些不尊重中国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愈发高涨。
3、领土和历史问题中国的领土历史问题纷繁复杂,历史上的殖民、侵略和屈辱经历的铭刻让许多中国人对领土和历史问题十分敏感和痛感。
中国政府近年来在南海、钓鱼岛等地的争端上的坚定态度和强硬措施也助长了中国民族主义情绪。
二、民族主义情绪丰富的表现形式1、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当代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之一,中国的互联网数量和用户规模虽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第一,但由于受到审查和封禁的影响,中国的互联网世界是一个不同于国际上的世界。
这让许多中国民众在新浪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愈发支持国家的政策,提高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2、多媒体电视、电影、出版等文化产业在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政治广播、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气息,强化了民族自尊心。
例如:中国电影产业中,热血爱国片的数量与主流地位都明显提升。
3、节日和纪念日期民族主义情绪也可以通过庆祝节日和纪念日来表现和表达。
你如何看待民族主义?
你如何看待民族主义?
一、明确民族主义的含义和特点
民族主义可以分为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和民族仇恨等多
种形式。
具体来说,民族主义者通常倾向于重视本民族的独立性、自
主性以及文化、历史和传统等。
他们常常坚信自己的民族比其他民族
更优越,以至于会对非本民族的成员进行种族歧视和社会排斥等行为。
二、分析民族主义的利与弊
1. 优点
良好的民族主义,有助于凝聚本民族的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推动各
领域的发展、加强国家建设,同时也能够保护本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
的利益。
2. 缺点
民族主义的过度表现容易引发群体性情绪或者野蛮行为,比如仇外心理、种族主义、歧视、排斥等,甚至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战争和冲突。
三、明确民族主义的重要性和限度
1. 重要性
民族主义体现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当被妥善应用时,能够使各民族
和国家之间互相尊重,共同发展和繁荣。
2. 限度
民族主义不应成为国家发展的终极指导思想,也不能成为个别群体、
政治组织或个人攀附权力的工具,否则将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结语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绝对的优劣之别的,主要看它被怎么使用。
因此,在探讨民族主义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思考,切勿走向极端化,而应该寻求平衡点,使民族主义在和平、友好和合作的基础上得
到积极运用。
谈谈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谈谈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民族主义是一种强调民族利益和认同的政治思想和运动。
它强
调民族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团结,通常以建立独立的国家或维护民
族文化和传统为目标。
民族主义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
既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可能导致排外和冲突。
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对自己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
它强调民族共
同体的重要性,认为民族是一个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历史传统的集
合体。
通过强调民族利益和自主性,民族主义者试图维护和促进自
己民族的权益,包括政治权力、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等方面。
然而,民族主义也常常伴随着排外和仇恨。
一些民族主义者会
将自己的民族视为优越的,而对其他民族持敌对态度。
这种排他性
的民族主义可能导致种族歧视、仇恨言论甚至暴力冲突,对社会和
国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在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重新抬头,成为一种
重要的政治力量。
一些政治领袖和运动试图通过强调民族利益和民
族认同来获取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带来
的挑战。
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民族主义如果走向极端和排他,
很容易导致分裂和冲突,对社会稳定和和平造成威胁。
因此,对民族主义的认识需要既要尊重民族文化和传统,也要强调包容和多元文化的价值。
民族主义不应成为煽动仇恨和冲突的工具,而应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力量。
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包容地对待民族主义,寻求民族和谐与共赢的道路。
解读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
解读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摘要】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在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研究聚焦于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探讨,揭示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安德森认为民族是“想象的社区”,强调了人们对于民族身份的建构和认同。
他对民族主义的解读则强调了民族主义作为现代国家建构和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
在安德森看来,民族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安德森的研究为后续学者提供了深刻启示,对于理解和探讨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概念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通过对安德森的贡献和独特见解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安德森、民族、民族主义、学术背景、研究重点、意义、国家、多元文化、全球化时代、独特贡献、后续研究、学术影响力。
1. 引言1.1 安德森的学术背景本文将围绕安德森的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展开阐述。
首先从安德森的学术背景入手,安德森生于1936年,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康奈尔-卡莱尔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安德森曾在多所知名大学任教,包括康奈尔大学、康奈尔-卡莱尔大学和康奈尔大学。
在其学术生涯中,安德森一直致力于研究民族主义、民族意识和跨国主义等相关领域,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学者之一。
安德森的学术背景为他深入研究民族与民族主义提供了坚实基础。
他通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和研究,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概念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
安德森的学术成就和研究经验为他对民族与民族主义进行解读和探讨提供了有力支撑,使其研究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
通过对安德森的学术背景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独特贡献,为后续的研究和探讨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重点安德森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探讨民族和民族主义这两个概念。
他试图通过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解读,揭示出其在现代世界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和意识形态,强调民族的团结、独立和利益。
它认为民族是一个共同的文化、历史和血缘群体,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
民族主义强调民族的自决权和自主性,认为民族应该拥有独立的国家,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保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
民族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民族优先原则,即将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利益之上。
它主张民族团结和民族利益的实现,反对外来文化和影响对本民族的侵蚀。
一些民族主义者还主张民族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认为民族应该居住在一个统一的领土上,并拥有独立的国家。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激发民族意识、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独立和发展。
然而,民族主义也有一些问题和争议。
一方面,过分强调民族利益可能导致排外和歧视他者,甚至引发冲突和战争。
另一方面,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使得民族主义面临挑战,因为它难以与多元社会的价值观和利益相适应。
因此,对民族主义的认识应该是辩证的,既要认识到其积极推动民族发展的作用,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导致的偏见和冲突。
在实践中,需要平衡民族利益和多元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多元包容和对话来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
中国的民族反思总结(通用20篇)
中国的民族反思总结(通用20篇)中国的民族反思总结篇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了我国各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
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将本节内容分成两部分,拓展辅助部分和课堂教学部分。
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情感。
学生对我国的民族知识了解的甚少,只知有56个民族。
对于民族的分布和风俗习惯了解不多,在讲述过程注重运用地图,分析民族的分布并总结分布特点,使学生掌握比较好。
课堂上同学们能主动参与,踊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气氛非常活跃。
今后进行本节内容教学或类似形式教学时,可采纳此方法,效果较好。
本节课以“多元互动”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开展竞赛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探究学习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发挥群体和个体的功效,自主学习并能掌握学习方法。
中国的民族反思总结篇2我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团结和睦的、统一的大家庭。
本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很好素材。
我国的民族是中国地理的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为学好分区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认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异、主要少数民族特征以及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等知识。
读图分析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将地理空间分布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是本节的重点,对学生收集、归纳资料能力的培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民族主义》读后感
《民族主义》读后感【摘要】《民族主义》一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作者对民族主义的观点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对民族主义的概念解析和历史演变,我认识到民族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我也反思了民族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其持谨慎态度。
在我对《民族主义》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对民族主义表达了积极的态度。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族主义,同时也引发了我对这一议题的思考和反思。
【关键词】民族主义、读后感、观点、概念、历史演变、世界影响、反思、观点阐述、总结、态度、赞同1. 引言1.1 对《民族主义》读后感的第一印象我的第一印象是,《民族主义》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民族主义的概念和历史演变,提出了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和对民族主义的反思。
通过作者的观点,我对民族主义这一复杂而多面的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中所阐述的理论和观点引发了我对这一议题的思考,并对自己的观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的详细分析和详细解释使我对民族主义这一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反思。
作者的观点和解释让我对民族主义这一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对这一议题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1.2 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作者在《民族主义》中对民族主义的观点主要可以概括为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共鸣,是对自己民族的归属感和自尊心的体现。
作者强调了民族主义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它可以凝聚国家力量,提升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
作者也提到了民族主义容易走向极端和排他性,可能导致不和谐甚至冲突的后果。
作者强调了平衡和理性对待民族主义的重要性,认为在充分体现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应当避免盲目的排外和仇恨情绪。
作者对民族主义持有辩证的态度,既肯定了其正面作用,又警示了其负面影响,呼吁人们对民族主义持有理性和包容的看法。
2. 正文2.1 民族主义的概念解析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强调民族的利益和权利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民族主义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民族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民族主义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民族主义教育的内涵1. 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义教育的核心,它要求我们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 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民族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3. 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民族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它要求我们团结协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4. 国家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是民族主义教育的基石,它要求我们认同国家制度、国家利益和国家文化。
5. 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三、民族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3. 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举办民族节庆活动、开展民族文化交流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辉煌。
4. 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5. 提高国家认同感:加强国家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制度、国家利益和国家文化,增强国家认同感。
6. 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开展文化教育、艺术教育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四、民族主义教育的成效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民族主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今日简史读后感民族主义_初三优秀作文
今日简史读后感民族主义_初三优秀作文《今日简史》读后感民族主义,初中读后感作文字《今日简史》读后感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生活中不常碰触的一个词,直观认知就是,本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类从远古时期的部落文明,演化至今天的全球文明。
民族主义本已逐渐弱化,因为靠部落文化的民族主义已经无法应付全球性的难题。
早在上世纪的冷战期间,国际政治就开始走向更为全球化的方向,民族主义一度被打入冷宫。
冷战结束之后,全球化更是成为潮流,无法阻挡。
人们似乎已经淡忘民族主义,沉浸在全球化的狂欢中。
而今,这个趋势有所下滑,并且不断存有国家再次资金投入民族主义的默默,比如说年的英国退欧。
这个行径,忽略了欧盟对欧洲和全球和平的巨大贡献,更多的考量了本国的经济和移民问题。
每当长期的环境考虑必须牺牲短期利益的时候,民族主义者常常会把当下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之后再考虑环境问题,或者直接把问题留给其他国家的人。
由于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量引致的气候问题,已经被世界高度关注了几十年,甚至于你我小时候就耳濡目染。
然而,全球化似乎也未能对此产生多少负面影响。
因为科技的发展就是须要消耗这些资源。
在这样一个充满无情竞争的世界,落后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所以只要有一个国家选择走上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之路,其他国家就会被迫跟进。
英国退欧事件,的确给全球化打翻了一盆冷水。
因为,从民族主义进步至全球社区,人类代价了悲惨的代价(将近的存有两次世界大战),消除了无数困难。
读后感经过几个世纪的血流成河,欧洲大陆各国才达成一致共识,保证人与自然,现在发生这种退出共识的行径,其实就是不负责任的赌徒犯罪行为。
人类当前正遭遇的三大世界性挑战:核威胁、生态转差挑战、科技挑战。
无一不是须要世界各国参予,共同直面的。
科技已经让一切与过去截然不同,没有任何单一国家或民族能够独自解决这一系列全球生存威胁。
重新宣扬民族主义,也不能将世界拉回过去。
但如果面对这些共同威胁,仍然选择坚持对自己国家的忠诚高于一切,最后的结果可能远比两次世界大战更惨烈。
今日简史读后感民族主义_初三优秀作文
今日简史读后感民族主义_初三优秀作文《今日简史》读后感《今日简史》一书是以一种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阐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涉及到了文化、科技、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对民族主义也有一部分的涉及,这让我对这一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民族主义,是指将自己所属的民族视为最高价值和最终归属的思想。
在《今日简史》中,对民族主义的论述主要聚焦在现代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竞争中。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无论是殖民地时代还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能看到民族主义的影子。
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民族主义往往被用来掩盖个人利益和政治目的,成为一种极端而狭隘的思想。
虽然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主义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思想。
适度的民族主义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国家凝聚力,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
民族主义也驱使人们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了解,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今日简史》也指出了,当民族主义被极端利用和扩大化时,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为极端的民族主义会导致对他者的敌对和排斥,使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难以和平相处。
这也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读完《今日简史》,我对民族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识到,适度的民族主义可以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但过度的民族主义会给人类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深化对民族主义的认识,努力发展一种开放、包容、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想,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对民族主义的反思
对民族主义的反思一、什么是民主主义及其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
”据美国学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统计,近代以来至少存在有200 种以上的不同含义的民族主义。
所以,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得出结论说:“关于爱国主义、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历史和属性的系统和总体研究,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
”他进而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2)“民族主义”一词意味着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4)民族主义意味着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超越于其他任何对象。
由此可见:西方近代以来诞生的“民族主义”,如同“民族”术语、概念和理论一样,具有错综复杂性。
二、民族主义是否有什么危害,为什么?民族主义的极端形式会引发战争。
一般认为:“民族主义”的极端形式即为“国家主义”(Statism,将国家的权威作为政治、社会、经济单位置于最优先考虑的思想和理论)。
“国家主义”的极端形式即为超国家主义(ultra-nationalism,义同“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
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和“生存空间论”。
在统治形式上,法西斯国家由国家以军事或准军事的方式全面控制社会,整个社会被囚禁在国家机器之中,政治统治对人的非政治生活无孔不入,社会彻底政治化了。
法西斯主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并沉重地打击了民主制度。
以德国为例,1933年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并加紧了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在1933年2月纳粹党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希特勒这个人有着魔鬼般的天才,他以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难以置信的煽动能力,将整个德国陷入疯狂,把全世界十多亿人口卷入战争的搅肉机。
是陷阱,还是阶梯?——关于民族主义的若干思考
是陷阱,还是阶梯?——关于民族主义的若干思考杨勇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民族集体意识,它是“纯民族主义”与资产阶级结合的产物,具有资产阶级的一系列特征。
本文主要从民族主义的概念、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其在不同时期内的特点来思考民族主义。
一、关于民族主义的概念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出现的。
关于民族主义的定义,历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有许多学者都有不少相关的论述。
民族主义就象是一个大象,而我们就是那个摸象的瞎子,很难完全把握民族主义的内涵。
《大英百科全书》(1975年版)认为民族主义是“个人认为每一个人对于民族国家应尽的最高的世俗忠诚心态”。
中国学者王逸舟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强烈的、通常已经意识形态化的族际情感”等。
这些定义都是从多个侧面理解民族主义,但都有所长与短。
国内学者重视了民族主义的阶级特征而忽略了它的文化与价值特征,国外学者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民族主义的文化,传统与宗教因素,但忽略了决定民族的生存发展的经济因素。
在我看来,完全理论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对民族集体的认可、忠诚,维护与发展这个民族集体的意愿与情绪,以及展现这种情绪的相关行为。
它是一个无属性的,中和的概念。
但在现实中,民族主义与国家紧密相关,在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之初就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一些本国所特有的性质。
而我们通常说的民族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是“纯民族主义”与资产阶级思想与行为方式结合的产物。
二、西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现代的意识情绪和实践运动,首先在西方兴起,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在中世纪,天主教会盛行,大多数人都是基督教徒。
对于基督教徒而言,他们首先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徒,其次才认为自己是某个具体地区的居民,最后才认为自己属于某个国家。
在他们的思想里没有民族的概念,自然也不存在任何意义的民族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主义开始萌芽。
在经济的推动下,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出现了,在民主、自由、理性的思想冲击下,人们逐渐把自己的感情从神转移到世俗人间,开始认识发展自己所生存的民族集体,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西方的民族主义真正出现。
和平主义之中国民族性反思
和平主义之中国民族性反思和平主义的中国民族性,是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并在不得不战的情况下而坚持战争的正义性质的民族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涵育下,中国人性格中具有一种厌恶战争,而期求和平与安定的心理定势和行为选择取向。这种民族性自有其在传统中国社会形成的内在原因和机制:首先,地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封闭性、辽阔性、富庶性是和平主义产生的自然条件;其次,农业经济的稳定性、自足性也是和平主义之中国民族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长期的大一统帝国政治心态,是产生和平主义之中国民族性的政治原因;最后,中国文化重视和谐价值的特质直接培育了和平主义的民族性。当代和平主义的民族性,是传统和平主义民族性与近代中国人民爱国抗争精神的有机统一。在当代,弘扬和平主义的民族精神,要以维护祖国的独立自由、主权完整、富强尊严为前提。另外,科技先进、经济繁荣、国防强大与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是当代弘扬和平主义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和平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这似乎已成为共识。无论是当代的政治领袖如毛泽东、江泽民,都是把热爱和平当作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以赞颂,在学术文化上,无论是中国人自己,还是外国人也都承认并描述了中国的这种民族性。在当代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和平发展的大好时机,但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又面临着诸如“中国威胁论”的鼓噪,我们能否赢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发展环境?我们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和平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特性?这都促使我们对和平主义的中国民族特性或民族精神从学术上认真做些思考分析。和平主义的内涵与成因,和平主义的历史境遇和当代价值,这是我们本文欲加以探讨的问题。一、和平主义之中国民族性的含义与表现什么是和平主义的中国民族性?我认为这主要包括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主体的国民的性格两方面的内涵。作为价值原则和取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了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并在不得不战的情况下而坚持战争的正义性质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涵育下,中国人性格中具有一种厌恶战争,而期求和平与安定的心理定势和行为选择取向。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大家庭,这种和平主义的民族性,在近代我们受西方民族国家的侵略以前,是以处理民族大家庭内部的民族关系的形式存在的。这种爱好和平,不仅体现在中华民族关系大家庭的各兄弟民族关系中,也体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中。强调民族团结必然带来民族之间的和平主义。中华民族历来十分珍视民族团结,相互尊重各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而且主张平等地对待其它民族,尤其是弱小民族,并与之和睦相处。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它民族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共进和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为教化之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感化其它民族和国家,以达到“协和万邦”。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兄弟民族始终保持着持久的亲和力,形成了团结统一、友好相处的政治局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我们的人民酷爱和平而反对战争,这种民族精神长期得以流传,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我国前秦时期,各家学说基本上都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对用兵作战之事都持反对或慎重态度。墨家就明确提出非战非攻的思想,墨家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他认为社会的罪恶均源于人们之间的不相爱,连战事也是因为诸侯之间不相爱而起。“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墨子·兼爱》)基于此,他对当时诸侯攻战进行了批评,“今以攻战为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攻战使百姓民不聊生、“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墨子·耕柱》)攻战还使百姓丧失了很多无辜的生命,因此,“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墨子·非攻》)“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各国之间和平相处,互不相攻,这是一种正义,也是一种天德(《墨子·天志》)。墨子虽然所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族内不同诸侯国之间的原则,但其思想至今读起来还令人感到亲切。要建立世界新秩序,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与公正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一个理想。而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永远是没有道义基础的。道家对兵事是持一种贬抑的态度,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老子认为用兵是不祥之事,只能是不得已用之之事,如果对用兵很感兴趣的人实际上是喜欢杀人,即使取得了胜利也没什么好赞美的,这是一种非常明确的和平主义的主张。连强秦门客吕不韦招集人编的《吕氏春秋》也认为:“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犹不得已也。”儒家主张以仁义道德的王道得天下,反对武力、奸诈、权谋得天下的霸道,因此,当有人向孔子请教用兵之事时,孔子说他不懂。孔子还认为在足食、足兵与信义之间,认为信义是最重要的。既是不得已用兵也要用仁义之兵,出仁义之师。用兵的目的也是要治乱除害,以行先王之教。“三王以上,固皆用兵也,乱则用,治则止。治而攻之,不祥莫大焉;乱而弗讨,害民莫长焉。”(《吕氏春秋·召类篇》)后儒吕坤在其《呻吟语·治道》中更是认为“兵革之用,德化之衰也。”可见,儒家也是坚持和平、反对战争的,认为兵革之用,是不得已之事,既是用兵,也要坚持兵事的正义性和道德性,起义兵,兴仁师。就连专门研究兵革之事的兵家也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兵戎相见是不得不为之的事。不战而能屈人之兵是上上策,也就是说战仍然是为了和,战是手段,和才是目的。中国文化的枢心时代的这些经典思想被大多数政治家和百姓认同接受,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并坚持战争的正义性质的和平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格,长期以来在古代中国,我们也坚持用这种精神原则指导处理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了这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自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洋枪大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中西方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许多西方有识之士在比较西方民族性与中国民族性的异同时都指出了中国具有和平主义的民族特性。二十世纪初曾被聘为北洋政府宪法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Frank J.Goodnow)在其著《解析中国》中,通过对中国与欧洲的比较,认为中国具有和平主义的民族性。他说:“不同的政治历史使得欧洲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变得崇尚武力,养成了好战的习惯,而中国直到受到西方入侵之前一直是和平主义的,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中,即士、农、工、商、兵中,兵的社会地位是最低的,很难说这种和平主义的态度是否来自一种实用的观点。中国文化具有恒定性的特点,这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恒定性自然会产生出一种和平主义的倾向。同时,中国在过去的世纪中面对西方的武力威胁所表现出的无助,面对其强邻——日本的侵略所表现出的软弱,也反映出这种中国式的和平主义会发展到软弱可欺的程度。”[1]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英国人罗素更是在其名著《中国问题》一书中对中国的这一民族性给予了更详实的描述。他说:“中国人不像白人那样喜欢虐待其它人种。……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骄傲到不屑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宽容而友爱、以礼待人,希望别人也投挑报李。只要中国人愿意,他们可以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他们所追求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中国如果受其它民族逼迫,去为自由而战,这也不是不可能。那样,中国会失去自己的美德,一尝成为帝国的滋味。但现在,中国人虽是两千年帝国的后裔,对帝国的热衷却已极其淡泊了。中国历史上虽然征战连绵,但老百姓天性是喜好和平的。”他认为中国人的战争观是:“战争没有任何重要意义,雇佣兵如果不是为了重要的理由,并不卖力。但如果是为重大问题比如太平天国起义而战,那么中国人是以善战而著称的,若再有优秀的指挥官则更加英勇善战。”“中国虽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却不会对外国造成威胁。”“我们的繁盛以及我们努力为自己攫取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依靠侵略弱国而得来的,而中国的力量不至于加害他国,他们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生存的。”“在中国,虽然战争和革命时有发生,但往往不甚激烈,这是儒教的平静观起的作用,它使参与者不过于急迫,没有关系的人冷眼旁观。乘天下雨的时候进攻对方,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卑鄙的。有人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吴佩孚就曾这样打赢了一仗,对方认为不合规矩,吴佩孚就退回原地,而选了一个晴天重新发起进攻。应该指出的是,中国很少发生血淋淋的战争。在这样的国度里,刀兵之灾没有我们厉害,那就是因为孔子的礼教的缘故。”罗素上述言论很好的描述了中国民族性的和平主义特质:热爱和平,厌恶战争。非战不可,也必须坚持战争的道义性质,也就是要师出有名,是正义之师,所打的战争是为了公平和正义的,是值得人们为之去用武力的手段达到的。战争中也必须坚持道义规则,正大光明。罗素所举的例子只是现代历史中一个很小的例子,这种强调战争的正义性质及光明磊落的战争规则的战例在中国是很多的。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与民族的国民性格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对中国的和平主义的民族性,罗素不仅是从民族价值取向方面分析的,而且他也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中本身就包含着宽容能忍、礼让和气等品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和欧洲民族在这一点上的同异短长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中国人会保存诸多优秀品质,“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以公理为基础而不是以武力去解决争端。西方人究竟是能让中国人保留这种美德,还是使中国出于自卫而采用日本式的军国主义,还须拭目以待。”“中国人的性格中最让欧洲人惊讶的莫过于他们的忍耐了。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清楚地感到外国的威胁。他们完全知道日本在满州和山东的种种行径,也意识到英国人在香港竭力破坏广东政府在南方引进好政府的计划,也明白世界列强无一例外地用贪婪的眼睛逼视着中国未开辟的资源,尤其是煤和铁。他们知道日本的例子,发展野蛮的军国主义,铁一般的纪律,以及新的反动宗教,成功地遏制了‘文明的’工业主义者的强烈掠夺欲望。但是,中国人既不效仿日本人去抵制外来势力,又不听命于外国势力而无所作为。他们的思考不是以十年为单位,而是万年。他们曾经被征服过,最初是蒙古人,后来是满族人,但两次都同化了征服者。中国文明未经变化地保存了下来;几代人之后,征服者比中国人还中国人。”“我们羞愧地看到,中国人用礼节在对待白人的蛮横无礼,他们并没有自我贬低到去用粗鲁回敬粗鲁。欧洲人经常视之为软弱,但这其实是真正的力量。依靠这种实力,中国最终征服了最初用武力征服中国的一切征服者。”“到目前为止我只有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它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忧。它坚不可摧,经得起等待。现在那些自称‘文明’的国度,滥用封锁、毒气、炸药、潜水艇和黑人军队,很可能在未来几百年里互相残杀,从世界舞台上消失,而只剩下那些爱好和平的国家,尽管它们贫穷而又弱小。中国如能幸免于战争,那么它的压迫者最终也许会被拖垮,中国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白种民族迷恋的战争、掠夺和毁灭。”“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是知识,他们认为这是通向智慧的大门(其实未必);西方人到中国去无非三个目的:打仗、赚钱、传教。虽然第三种动机具有理想主义的美德,并激励了许多英雄,但这三种人——军人、商人、传教士都是强迫世界采纳我们的文化,或多或少抱有强硬的态度。中国人却没有强迫欧洲人接受儒教的念头。”“中国人可能比英国人贫穷,但却比英国人更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在于比我们更宽容、更慈善的观念。无休止的好勇斗狠不仅产生了明显的恶果,还使我们不知足,不能享受美,使我们失去思考的美德。”“我希望我能够期待中国人给我们一些宽容的美德,深沉平和的心灵,以回报我们给他们的科学知识。”[2]这里不惜大段引用,一是认为民族性是在比较中得以呈现的,对中国民族性的描述,最好直接呈现外国学者的观点,这样更为信实,另外,上述两位学者恰好是美国人与英国人,当然这两位学者都是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情意的学者,但罗素在西方学术界的权威地位则是公认的。当我们重新阅读这些英美有识之士二十年代的文字,一是受到很大的启发,另外觉得这也是对西方某些人的“中国威胁论”的更为有力的回击。两位西方学者的这种描述是基于一种科学主义的客观立场,同时,他们对中国人爱好和平的民族性在价值上是给予肯定和赞颂的,并且对中西方文化在这一点上的差异和优劣也进行了价值分析。学贯中西的中国学者林语堂在其《中国人》一书中明确把“和平主义”列为中国人八大性格特质之一。作为一种国民性和民族性格,和平主义是与遇事容忍、宽容、心平气和的生活态度相联系的。与此相反,“西方人独断专行,坐立不安的精神只不过是未成熟的青年人的标志。”[3]“宽容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质量,它也将成为成熟后的世界文化的最伟大的质量。”“和平主义也是建立在人类对生活的高度理解之上的。如果一个人学一点愤世嫉俗,他就会对战争多一点反感,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所有有知识的聪明人都是胆小鬼。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会打仗的人,因为他们是聪明的种族,是由玩世不恭的道学与强调和谐为人生理想的儒学所培养所左右的民族。一个普通的中国孩子就知道一个头发斑白的欧洲政治家所不知道的东西:无论国家个人,打仗总有死伤。”“中国人的和平主义多半也是出于禀性和对人生的理解。中国的小孩子在街上打架的远没有西方多。作为一个民族,尽管我们不停地打内战,可我们该打的比实际打的要少。”“中国的国内战争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争。迄今为止所有的内战皆无值得夸耀之处。没人知道征兵的事情,当兵的只是些没有别的办法糊口的穷人,他们并不想打仗。……他们永远厌恶战争。在中国,好人从来不去打仗,因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林语堂对中国人的这种和平主义的国民性的描述是基于一种客观描述的立场,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他似乎是既肯定又否定的。他所概括的中国人的性格的八个主要特点是: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以上这些特点,某些与其说是美德不如说是恶习,另一些则是中性的。这些特点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思想上过分的稳健会剪去人们幻想的翅膀,使这个民族失去可能会带来幸福的一时的狂热;心平气和可以变成怯懦。忍耐性又可带来对罪恶的病态的容忍。”如果说英美学者是基于与他们的文明形态对比的立场上而赞颂中华民族的和平主义的话,那么,林语堂作为一个华人学者,其对民族性的和平主义的这种客观精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二、和平主义之中国民族性的成因中华民族何以形成这种和平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其成因是什么?我想这有多种原因,既有地理、经济、政治等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首先,地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封闭性、辽阔性、富庶性是和平主义产生的自然条件。中华民族生存生活在亚洲大陆的东部,东部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在人类的造船与航海事业还不发达的古代,这几乎就隔绝了它与外部的联系,同时也使外部势力难以侵入。在西部和北部都是戈壁、沙漠地带,还有西藏高原这样的天然屏障。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人口大族。在这样一个广大的内陆土地上生存繁衍,使侵略与扩张都相对较难,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地理环境中。中华文化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是四大文明古国,国势强盛、文化发达。在古代中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基本没有遭遇很大的民族战争。内部战乱多是发生在政权更迭、及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斗争中。邻国大多是臣属国或友好小国,如北部和西部的邻国因为所处均为沙漠地带,不可能有太多的人口,因此从力量对比上来看是难以和中华大国抗衡的。在汉代以前,匈奴人与汉人打了几百年的仗之后终于败落,后来蒙古人、满族人曾战胜汉人,建立了元朝和清朝政权,但由于他们文化落后,最后终被汉人的文化同化了。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经过民族融合而逐步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蒙古人的铁蹄曾经到达中亚西亚,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规模对外扩张,但在当时这恰恰是汉族的奴役者所为。中华民族国家虽然是由几十个兄弟民族组成的,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否认中华文化是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其次,农业经济的稳定性、自足性也是和平主义之中国民族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主要是一个农业民族,农业经济本身需要固守在土地上,相对较为稳定,另外也具有某种自给自足性,春种秋收,依靠的是人自身的劳作,而不是像游牧民族那样居无定所,在迁徙中容易发生争夺资源和生存条件的战争。商业的交换性使商业民族也必须与别的民族进行交流、贸易,有时是正当的经济贸易,有时就以武力要挟掠夺。近代以来欧洲民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再次,长期的大一统帝国政治心态,是产生和平主义之中国民族性的政治原因。大一统帝国政治心态,加上我们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使中华民族把自己看作是天下之文明邦国,其它四邻不过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我们的责任是向四方宣示文明教化,而不用侵略欺负这些四方小国。这正如上引罗素的话,“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骄傲到不屑打仗’的民族,那就是中国。”这种心态,直到近代与西方民族国家开始交往的初期,仍然是如此。大一统帝国心态使我们觉得在政治上不屑于侵略别国,在经济上也没必要与他国交流。如世界航海史上的盛举——郑和下西洋,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经济贸易或殖民掠夺,而是为了向世界诸国宣示中华帝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1793年,英国大使马戛尔尼伯爵来到中国,要求扩大通商,并派驻英国永久外交代表。乾隆皇帝下旨答复均予拒绝。其文曰:“国王远居重洋之外,然而为分享我们文明的卑微愿望所驱使,派遣使者带来奏折……并送以贵国出品为礼,以表忠诚。朕已披览卿之奏折,言辞诚恳,足以表明贵方的敬重和谦恭,应予颂扬。”“虽英国钦慕中国而欲得中国之文化,然二国之礼仪法律,完全不同,英国所派之使臣,即能得中国文化之要旨,但仍不能施行于英国,故外交代表之派遣仍属无益。虽乾隆驾驭广大之世界,然以施完美之政治,尽国家之责任,为唯一之目的。苟英国能仰体意旨,表明忠诚,而永久服从清朝,则嗣后可享平安,而无派遣代表之必要。”“所有物产,中国俱备,而又丰富,无缺少之虞。是以外夷之出品,无须输入。”最后,他对英大使以这样一条命令作了概括:“谨遵此命,杜绝疏忽大意!”[4]这种帝国心态,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有点滑稽可笑,但这却是历史的真实。最后,中国文化重视和谐价值的特质直接培育了和平主义的民族性。古德诺说:“中国的农业生活以及上文所提到的在她的大部历史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使得中国人有可能产生出一种对待生活的和平主义的态度。同时,儒家哲学也鼓励这种和平主义的人生态度。”[5]罗素认为:“科学目前尚不能完整。
今日简史读后感民族主义_初三优秀作文
今日简史读后感民族主义_初三优秀作文民族主义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从原始部落社会逐渐发展到国家社会,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国家。
民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共同的语言、文化、历史和地域等多种因素。
而民族主义正是基于这些共同性而兴起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行动准则。
它强调民族的独立、自主和团结,以实现民族的利益和繁荣为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民族主义可以促进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繁荣。
民族主义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民族主义容易导致排外和仇外的情绪。
当民族主义趋向极端时,它往往表现为一种排他和侵略的力量。
这种民族主义不仅会对其他民族产生冲突和对立,也容易导致民族内部的分裂和矛盾。
民族主义也容易滋生偏见和歧视。
当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时,人们可能会对其他民族产生偏见和歧视,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民族主义还容易被政治家或者统治者利用,成为一种权力的工具,操纵民众的情绪和行为。
对于这些问题和挑战,我认为我们需要正确对待民族主义。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民族主义,不盲目迷信也不完全抵制。
民族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绝对的好或坏,它可以是一种推动民族发展的力量,也可以是一种破坏社会稳定的因素。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民族主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们应该强调多元文化和多元共存的观念。
在今天的世界,各种民族和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我们应该坚持和平共处和合作发展的原则。
只有通过和平相处和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团结和繁荣。
民族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既可以促进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又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民族主义,充分认识到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只有通过理性、多元和合作的方式,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
反思性民族主义——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二个一般性思考
作者: 沈云波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理论界
页码: 166-167页
主题词: 民族主义 反思性 现代性 世界历史
摘要:民族和民族主义是两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而且两者之问的意义关联并不是一个词汇学意义上的“民族”加上“主义”那么简单。
如果民族国家或者民族主义是“我们”的历史天命,那么“我们”就必须把这种天命的历史意义承担起来,“我们”需要的不是妄自菲薄的欧洲中心主义,也不是妄自尊大的民族主义,而是反思性的民族主义。
只有这种民族主义才能担当起“我们”应当承担的世界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民族主义的反思
一、什么是民主主义及其主要内容。
“民族主义”,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
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
”
据美国学者路易斯·斯奈德研究统计,近代以来至少存在有200 种以上的不同含义的民族主义。
所以,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得出结论说:“关于爱国主义、民族性和民族主义的历史和属性的系统和总体研究,在任何语言中都不存在。
”他进而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2)“民族主义”一词意味着包含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的理论、原则或信念;(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4)民族主义意味着对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忠诚超越于其他任何对象。
由此可见:西方近代以来诞生的“民族主义”,如同“民族”术语、概念和理论一样,具有错综复杂性。
二、民族主义是否有什么危害,为什么?
民族主义的极端形式会引发战争。
一般认为:“民族主义”的极端形式即为“国家主义”(Statism,将国家的权威作为政治、社会、经济单位置于最优先考虑的思想和理论)。
“国家主义”的极端形式即为超国家主义(ultra-nationalism,义同“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
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和“生存空间论”。
在统治形式上,法西斯国家由国家以军事或准军事的方式全面控制社会,整个社会被囚禁在国家机器之中,政治统治对人的非政治生活无孔不入,社会彻底政治化了。
法西斯主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并沉重地打击了民主制度。
以德国为例,1933年希特勒为德国总理并加紧了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在1933年2月纳粹党制造了国会纵火案。
希特勒这个人有着魔鬼般的天才,他以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难以置信的煽动能力,将整个德国陷入疯狂,把全世界十多亿人口卷入战争的搅肉机。
阿道夫·希特勒,是一个让二十世纪为之颤抖的名字。
他是战争、杀戮和种族灭绝的代名词。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希特勒迎合德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由行使了蛊惑人心的宣传,骗取了人民的支持。
三、民族主义是否有正面价值,为什么?
民族主义有正面价值,体现在维护国家独立于利益上。
当一个民族或国家面临着外部压力和空前危机时,特别是一个民族或国家遭受到外来民族或国家的侵略时,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层无不求助于民族主义这个精神武器,大力强调本民族主权和利益,以此来激发民族感情,以动员全民族成员采取共同的行动,去献身于本民族和国家的独立与利益。
民族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在民族危亡面前,其社会动员功能显得尤为突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希特勒的军队在欧洲大陆的战无不胜,英国人感到了空前危机,英国首相丘吉
尔为激发英国国民的民族情感和献身祖国抵抗外侮的精神,发表了他那富于激情的演说。
在中国,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危机存亡关头,民族主义显示了其社会整合的功能,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下,国内不同的政治派别停止冲突,共同御侮,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
戴高乐面对亡国的耻辱,以民族主义为号召,在伦敦组织流亡在外的法兰西人成立“自由法国”,进行抵抗德国的斗争。
这些事实显示着,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关头,民族主义相对于其他典型的意识形态来讲,发挥了其社会动员和整合的重要作用,维护着国家的独立与利益。
四、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考。
中国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还只是弥漫在国人对待外来威胁的情绪之中,还没有从原生状态上升为一种可以主导社会健康发展、引导人民理性看待世界的重要精神力量,并且构建出完整的一套价值体系、社会制度以及行为规范。
民族主义现阶段还正在发育成长,远远不够成熟,远远不够理性。
不够成熟,便容易受到误导;不够理性,也就容易走向偏激。
中国族群层面的民族分离主义和汉民族主义由于受到主客观历史因素的综合作用,还存在着一定的生命力。
我们只有完全认清它们的本质,从根源上对它们进行综合的治理和引导,并进行一定的制度改进和完善,才能够抑制其消极的作用,从而恢复历史本来的面目和理性的逻辑。
对任何事物的矛盾,从经济上找根源,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贫穷是不稳定最为深厚的根源,发展中国家或弱小国家在寻求政
治发展过程中,应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经济决定政治,经济繁荣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同时,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把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同中华民族意识统一起来。
增强中华民族意识,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同时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任务和共同利益。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各民族之间共同理解互相团结,民族分离主义者和恐怖主义者就不会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