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压诊疗指南
颅内高压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治疗
03
一般治疗
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剂、利 尿剂等药物
改善脑血流:使用血预防感染、癫痫 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 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脱水剂:如甘露 醇、甘油等,用 于降低颅内压
利尿剂:如呋塞 米、氢氯噻嗪等, 用于增加尿量, 降低颅内压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
05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如按摩、热敷、冷敷等
运动疗法:如步行、游泳、瑜伽等 心理治疗: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等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皮质类固醇:如 地塞米松、泼尼 松等,用于减轻 脑水肿,降低颅 内压
抗癫痫药物:如 苯妥英钠、卡马 西平等,用于控 制癫痫发作,降 低颅内压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手术方式:开颅减压术、脑室造瘘术等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
手术风险:可能出现脑水肿、脑出血等并发症
并发症处理方法
头痛:使用止痛药,如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
恶心、呕吐:使用止吐药,如甲氧 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视力下降:使用降眼压药,如乙酰 唑胺、甘露醇等
癫痫发作: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 英钠、卡马西平等
意识障碍: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 英钠、卡马西平等
颅内压升高:使用降颅压药,如甘 露醇、甘油果糖等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难治性颅内压增高是指在经过标准治疗后仍然无法控制颅内压的病情。
该病情常见于重度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脓肿、颅脑手术等高危病例中,并且常常伴随多器官功能衰竭。
针对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监测和治疗问题,中国专家联合制定了《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下面是该专家共识的主要要点。
1.颅内压监测:颅内压监测是评估颅内压增高程度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包括外科置管和全身皮肤下重力引流系统,而现代技术中数字化脑内压监测装置(DTI)则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安全性。
2.维持脑灌注压:有效维持脑灌注压是控制颅内压的关键。
常见的维持脑灌注压的方法包括合理控制血压、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和维持血氧饱和度。
3.脑复苏:对于伴有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脑复苏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脑复苏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细胞缺氧和复苏脑组织。
常见的脑复苏措施包括恢复血流量、降低体温和合理使用镇静药物。
4.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控制难治性颅内压增高中起着重要作用。
具体的药物包括高渗药物、镇痛药物、镇静药和神经肌肉阻滞剂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5.神经监测:神经监测是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关键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神经功能损害。
目前常见的神经监测方法包括脑电图(EEG)、脑组织氧合饱和度监测(NIRS)和脑功能监测(BIS)等。
6.手术治疗:对于难治性颅内压增高患者,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颅骨开窗术、去除颅内占位性病灶和行颅骨去除术等。
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选择最适合的技术与方式。
7.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治疗原发病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控制颅内压增高的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根据国内外临床实践和专家经验,对于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监测与治疗给出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处理该病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一、背景介绍颅内高压是指颅内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
它可能是由于颅内疾病、脑损伤、脑出血等引起的。
颅内高压的出现会导致脑组织缺氧、脑血流减少,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脑疝等危险情况,因此及时进行急救是至关重要的。
二、急救程序1. 判断症状颅内高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等。
当遇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怀疑颅内高压的可能性,并进行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2. 确保通畅呼吸道颅内高压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呼吸困难。
在急救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通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氧气供应。
3. 维持合适的体位颅内高压患者应保持头部略微抬高的位置,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力。
但同时要避免过度抬高头部,以免加重脑疝的风险。
4. 给予氧气供应颅内高压患者常常伴随着脑缺氧的情况,因此需要给予氧气供应。
可以通过面罩、鼻导管等方式给予纯氧或氧气混合气体。
5.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 控制颅内压力颅内高压患者需要控制颅内压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以减少脑组织水肿。
- 使用镇静剂,如地西泮,以减轻脑代谢活动,降低颅内压力。
- 给予降低脑血流的药物,如硝酸甘油,以减少脑血流量,从而降低颅内压力。
7. 寻求专业医疗救助颅内高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在急救过程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以便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三、注意事项1. 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患者进行剧烈运动和用力,以免加重颅内压力。
2. 注意体温调节颅内高压患者常常伴随着体温升高的情况,因此需要注意体温调节,及时给予退热药物或物理降温措施。
3. 避免刺激性因素在急救过程中,应避免患者接触刺激性因素,如强光、噪音等,以免加重症状。
4. 配合医生治疗在急救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其他护理措施。
儿科急诊急性颅高压治疗(完整版)
儿科急诊急性颅高压治疗(完整版)急性颅高压是儿科临床急危重症之一,若不能及时识别和早期处理,严重情况下可发生颅内高压危象甚至脑疝,危及患儿生命。
如何早期识别及治疗颅内高压呢?一、颅内高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的定义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即颅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大脑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来维持ICP的稳定,当任何一种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时,其他内容物则代偿性减少,以维持ICP 稳定。
颅内自身压力调节能力有限,当超过其代偿能力时导致ICH。
二、ICH定义值ICP正常值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不同文献对其正常值的定义也有一些差异。
1.年长儿及成年人ICP正常值<10~15mmHg,ICH的诊断标准为ICP >20mmHg,且持续时间>5min。
2.儿童及婴幼儿ICP的正常值标准未统一,儿童ICP正常值为3~7mmHg,足月儿为1.5~6.0mmHg。
经治疗干预后ICP持续>25mmHg为难治性ICH。
三、ICH常见病因表1 儿童颅内高压的常见原因[3]四、急性ICH的识别及危重情况评估1.存在以下情况时要考虑急性ICH:(1)头痛:头痛是急性ICH的早期征象,发生率85.5% ~96.5% ,婴幼儿可表现为烦躁、易激惹;(2)呕吐:12.7%~ 52.0%的患儿表现为与进食无关的频繁性呕吐;(3)神志改变:突然精神萎靡、意识混沌或昏迷;(4)体征:突发血压增高伴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呼吸改变,突发的运动障碍及肌张力改变,凝视、瞳孔改变(缩小、扩大或忽大忽小),婴儿前囟明显膨隆张力增高等。
2.危重情况评估(1)颅内高压危象:血压增高伴心率减慢、呼吸改变称为“Cushing”三联征,即颅内高压危象,常为脑疝的前兆。
3种征象并不一定同时出现;(2)脑疝:指脑组织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狭小的孔隙被挤压到压力较低的位置所产生的病理状态,脑疝是严重神经后遗症或死亡的前兆。
最新 颅脑创伤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 21年5 月202 1/5/1 42021 /5/14 2021/ 5/145 /14/2 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2021/ 5/142 021/5 /14May 14,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 21/5/ 14202 1/5/1 42021 /5/14 2021/ 5/14
中型(Ⅱ级): GCS 9~12分
➢轻度脑挫裂伤或颅内小血肿,有或无颅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蛛网膜 下腔出血 ➢无脑受压,昏迷在6小时以内 ➢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轻度生命体征改变
重型(Ⅲ级): GCS 3~8分
➢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昏迷在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 ➢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必要时穿刺 头皮裂伤:清创缝合 头皮撕脱伤:清创缝合
对于单纯头皮裂伤出血的病人,应该在急诊室行 清创缝合止血;
对于严重撕脱伤、合并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的头皮 伤、明显出血的病人,应该在急诊室行简单清创 缝合止血,再到手术室彻底清创缝合;
24小时内肌肉注射TAT 1500U
颅骨骨折
监测颅内压的重要性!
脑灌注压= 平均动脉压 - 颅内压力 颅内压监测是判断患者脑损伤的重要依据
肺部并发症防治
重型颅脑创伤昏迷病人容易发生NPE(神经源性肺 水肿)和肺部感染
尽早行气管切开 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气正常 定期行痰培养,按药敏使用适当抗生素 加强呼吸道护理 发生NPE的病人,除使用呼吸机外、建议使用激素
急诊救治原则
➢ 抢救生命 ➢ 解除脑疝 ➢ 复合伤的治疗
《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
《难治性颅内压增高的监测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要点颅内压(ICP)增高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常见于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和脑肿瘤等脑疾病。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CU)收治的多为急性重症脑损伤患者,难治性颅内压增高(ICP >20mmHg),且标准治疗不奏效的比例约占20%,病死率高达80%~100%。
因此,准确监测颅内压变化,合理确认颅内压干预界值,有效控制颅内压,成为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关键。
一、颅内压监测(一)颅内压监测指征证据背景【推荐意见】急性重症脑损伤伴颅内压增高临床征象,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严重颅内病变和显著颅内压增高征象时,可考虑颅内压监测,以评估病情、指导治疗(专家共识,A级推荐)。
(二)颅内压监测技术1.有创性颅内压监测证据背景【推荐意见】有创ICP监测优选顺序为脑室内、脑实质、硬膜下、硬膜外(2~3级证据,B级推荐)。
TBI首选脑室内ICP监测,ICH首选同侧脑室内ICP监测,LHI可选对侧脑室内或同侧脑实质ICP监测(2~3级证据,B级推荐)。
2.无创颅内压监测证据背景【推荐意见】可选择眼压计测量眼内压(2级证据,C级推荐)或眼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1级证据,B级推荐)分析ICP,也可试用TCD、SEP、FVEP和EEG技术分析ICP(2~3级证据,B级推荐),但准确性有待监测与分析技术改进,可靠性尚需更多研究证实。
二、颅内压增高的治疗(一)ICP干预界值证据背景【推荐意见】TBI患者部分颅骨切除减压术前ICP(脑室内或脑实质)干预界值为20mmHg(2级证据,B级推荐),术后ICP干预界值为15mmHg (4级证据,C级推荐)。
应避免ICP≥20mmHg持续30min以上,或 ICP≥25mmHg持续10min以上,或ICP≥30 mmHg持续5min以上(2级证据,C级推荐)。
LHI患者部分颅骨切除减压术前和术后ICP(脑实质)干预界值均为15mmHg(4级证据,C级推荐)。
颅内压增高处理指南
04
颅内压增高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与时机
手术指征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指征包括脑积水、颅内占 位性病变、脑肿胀等。
手术时机
对于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对于慢性 颅内压增高,如脑肿瘤,手术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颅内压增高处理 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 颅内压增高的紧急处理 • 颅内压增高的非手术治疗 • 颅内压增高的手术治疗 • 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与预防 • 颅内压增高处理指南的更新与完
善
01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正 常值,通常以200~250mmH2O 作为正常上限。
疾病谱变化
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也 在发生变化,需要针对新的疾病谱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提高诊疗质量
通过更新和完善指南,可以提高医生对颅内压增高的诊疗水平,规范 治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
指南更新内容与流程
文献回顾
对最新的医学文献进行 回顾和梳理,总结当前 对颅内压增高的认识和
05
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与预 防
并发症的种类与处理
脑疝
脑疝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 织移位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需 要紧急处理,包括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循环等措施。
脑水肿
脑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并发症 ,会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形成 恶性循环,需要使用脱水药物和利 尿剂进行治疗。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加 重颅内压增高,需要使用血管扩张 剂进行治疗。
颅内高压诊疗指南
颅内高压诊疗指南【概述】颅内高压(ICH)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并发于许多疾病,常比原发性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可使患儿致残或发展成脑疝而危及生命.【病因】1. 脑组织体积增加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称为脑水肿。
脑水肿是儿科引起颅内高压的最主要原因,明显而持续的脑水肿导致ICH。
常见的病因:①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②全身性炎症:重症肺炎、中毒型痢疾、败血症、暴发型病毒性肝炎等。
③脑缺氧:颅脑损伤、窒息、休克癫痫持续状态、一氧化碳中毒、严重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等。
④中毒:如铅或其它重金属、食物、农药、酒精、药物等。
⑤其它:高血压脑病、瑞氏综合征、输液输血反应、突然停止使用激素、脑型白血病、水电解质紊乱等。
2. 脑脊液过多:脑脊液的生成过多、吸收障碍或循环阻塞等都可引起颅内脑脊液量过多,如先天及各种后天性原因引起的脑积水等。
3. 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瘤、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碳酸血症所致的脑血管扩张等。
4.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颅内血肿、脑寄生虫病、颅内肉芽肿等。
【病史要点】一、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尤为重要。
应注意病儿是否有呕吐、头痛、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瘫痪等,发作前有无外伤、中毒、缺氧等,婴幼儿应注意询问有无前囟膨隆、呕吐及尖叫。
2.过去史:有无反复头痛、呕吐病史3.生长发育史:有无运动及智力发育异常【体检要点】重点是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注意有无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及肌力肌张力的改变。
尤其要呼吸节律、心率、血压、瞳孔改变。
婴幼儿应注意检查头围、前囟、颅缝及落日征【辅助检查】1.急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血电解质(钾、钠、钙、镁、氯、磷)、血糖、血气分析、头颅影像学。
2.依据病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项目: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
【诊断要点或诊断标准】1.诊断及临床诊断指标(1)有导致ICH的原发病及相应临床表现。
(2)有颅内高压的症状与体征。
具备1 项主要指标及2项次要指标即可诊断。
良性颅内高压症诊断与治疗PPT
药物治疗:如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
运动疗法:如步行、游泳、瑜伽等 心理治疗: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
生活方式调整:如保持良好的作息、 饮食习惯等
定期复查:如定期进行CT、MRI等检 查,监测病情变化
预后评估
预后因素:年龄、 性别、病情严重 程度、治疗效果 等
预后结果:完全 康复、部分康复、 无明显改善、病 情恶化等
THEME TEMPLATE
20XX/01/01
良性颅内高压 症诊断与治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良性颅内高压症的诊断
良性颅内高压症的治疗 良性颅内高压症的预防与护理 良性颅内高压症的康复与预后 良性颅内高压症的最新研究进
展
良性颅内高压症的诊断
章节副标题
诊断标准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颅内压升高,超过200mmH2O 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 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室扩大、脑水肿等 排除其他颅内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等 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
章节副标题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护理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高盐、 高脂肪、高糖的 食物
保持良好的睡眠 习惯,避免熬夜 和过度睡眠
手术风险:可 能出现脑出血、 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注 意观察病情变 化,预防并发
症发生
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降压药物,如乙酰唑胺、甘露醇等 手术治疗: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心房分流术等 物理治疗:进行高压氧治疗、理疗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颅内高压是指颅内压力升高,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神经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
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内高压急救程序,以确保医务人员在面对此类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1. 评估患者状况首先,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观察病情变化、询问病史、测量生命体征等。
重点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如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肌力等,以及颅内压力的变化。
2. 维持呼吸道通畅在急救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的迹象,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清理呼吸道、给予氧气辅助呼吸等。
3. 降低颅内压力降低颅内压力是急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见的方法包括:- 维持头部位置: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有助于减少颅内压力。
- 降低血压: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以减少颅内压力的升高。
- 脱水:使用利尿剂等药物,促使患者排尿,减少颅内液体积,从而降低颅内压力。
4. 控制脑水肿脑水肿是颅内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急救过程中,控制脑水肿可以有效减轻颅内压力。
常用的方法包括:- 给予渗透剂: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渗透剂,如甘露醇,以减少脑组织的水肿。
- 使用利尿剂:通过促使患者排尿,减少体内液体积,从而减轻脑水肿。
5. 手术干预在一些严重的颅内高压情况下,急诊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常见的手术干预包括:- 颅骨减压术:通过开颅减压,减少颅内压力。
- 脑室内引流:将导管插入患者脑室,引流多余的脑脊液,减轻颅内压力。
6. 监测和支持在急救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是必要的。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气体分析、颅内压力监测等检查,以及给予液体、营养支持等治疗。
7. 密切观察和护理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和护理,包括定期检查瞳孔反应、神经系统状况等,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同时,保持患者的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激,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颅内高压是指颅内压力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
它是一种严重的急症,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颅内高压的急救程序至关重要,以便迅速识别和处理该病情。
急救程序如下:1. 评估患者病情: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评估、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肌力、感觉等方面。
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颅脑外伤、颅内出血、脑肿瘤等。
2. 维持通畅呼吸道:确保患者呼吸通畅,保持呼吸道的开放。
如有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
3. 降低颅内压力: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力,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可通过以下方式实施:a. 升高头部: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力。
b. 防止颈部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以减少颈静脉回流受阻,从而降低颅内压力。
c. 控制呼吸:保持正常呼吸频率和深度,避免过度通气或低通气,以维持适当的二氧化碳水平。
d. 降低颅内血容量:通过输液或药物治疗,降低颅内血容量,减少颅内压力。
4. 维持循环稳定:保持患者的循环稳定,确保足够的血液供应到脑部。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如有需要,进行液体复苏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 控制脑水肿:脑水肿是颅内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措施控制脑水肿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力。
可以使用利尿剂、甘露醇等药物来减轻脑组织的水肿。
6. 监测脑功能:定期监测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肌力、感觉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脑功能异常。
7. 寻找原因:尽快找出颅内高压的原因,如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8.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颅内高压是一种严重的病情,需要及时就医。
在急救程序的同时,立即联系急救中心或紧急医疗服务,以便专业医疗团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请注意,以上急救程序仅供参考,具体的处理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
最新颅高压的诊治-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高聪
概述
颅内压是颅腔内的力,
又称脑压。
正常值为80~180mmH2O。
颅内压的调节机制
颅内压的组成
10% 10% 脑血流 脑脊液 脑组织 80%
脑脊液的调节作用
CSF调节颅内压的三个环节
分泌 循环
吸收
脑血流的调节作用
当颅内压增高时: 脑动脉痉挛 血管阻力增高 脑灌流压下降 脑血流减少
颅内高压的治疗
脱水治疗 利尿性脱水剂: 通过抑制肾小管对氯和钠离子 的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降低颅 内压。
颅内高压的治疗
脱水治疗 利尿性脱水剂: 1、速尿 起效快,建议与高渗脱水剂交 替使用,注意副作用。
颅内高压的治疗
脱水治疗 利尿性脱水剂: 2、乙酰唑胺 除利尿作用外,尚可减少脑脊 液的生成,适用于慢性颅内压增 高。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高聪 主任医师
联系电话
出诊时间
34152244
逢周一下午
辅助检查
腰穿
只有为查明病因时才必须 针对原发病的检查
颅内高压的鉴别诊断
偏头痛 视神经炎 神经性头痛
颅内高压的治疗
治疗目的:
使颅内压降至180mmH2O以下
预防脑疝
颅内高压的治疗
一般处理: 头位稍抬高 液体的管理 体温的管理 预防癫痫 镇静 肌松剂
颅内高压的治疗
脱水治疗 高渗性脱水剂: 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水肿 减轻,脑体积缩小,颅内压降低。
颅内高压的治疗
脱水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1、有稳定细胞膜、保护和修复 血脑屏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的作用 2、常与高渗脱水剂合用 3、更适于不宜用脱水剂的病人
颅内压增高处理指南共45页PPT
颅内压增高处理指南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颅内压增高诊断与治疗PPT
注意事项
保持患者头部抬高,以减轻颅内 压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颅内压进一 步升高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05
颅内压增高治疗的预后与随访
预后情况
预后情况包括症状缓解、颅 内压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恢 复等
颅内压增高治疗的预后与随 访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环 节
随访内容包括定期复查颅内 压、神经功能评估、影像学
检查等
预后情况与治疗方案、患者 病情、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随访建议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调整药 物剂量和种类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 一次颅内压监测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
情绪波动
饮食建议:保持营养均衡, 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食
物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和
治疗过程
注意事项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康复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 练,注意安全,定期评估康
复效果
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充 分的尊重和理解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担忧, 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和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增强其自 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患者缓 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康复治疗:进行 康复训练,提高 生活质量
03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 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和过度劳累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①临床表现如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
②药物试验性诊断:快速静滴20%甘露醇,如头痛显著缓解,颅内高压可能性大③头颅X线片:可出现脑回压迹增多、骨缝分离、颅骨内板变薄,蝶鞍扩大、鞍背及前后床突骨质吸收。
④脑电图、脑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扫描、CT、MRI 对诊断有重要价值⑤腰穿与颅内压监护可确定颅内压的高低①尽快明确诊断:既要病因治疗,又要对症治疗,还要避免其他因素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增高②脱水剂:渗透性脱水:甘露醇;利尿性脱水:氢氯噻嗪、呋塞米。
③激素治疗:地塞米松,同时注意防止高血糖、应激性溃疡和感染。
④脑室穿刺引流⑤过度换气减轻脑肿胀⑥低温疗法⑦高压氧治疗脑疝的常见类型及临床特点。
小脑幕切迹疝:①在原有颅高压三主征基础上头痛加剧②意识障碍加重,很快出现昏迷③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继之双侧瞳孔散大④对侧肢体运动障碍,以至出现四肢挺直、头颈过伸、躯背屈曲、角弓反张的去大脑强直状态⑤生命体征紊乱枕骨大孔疝:①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被阻塞,颅内压增高②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③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④因脑干缺氧,瞳孔忽大忽小⑤由于呼吸中枢受损,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Ⅰ脑震荡①头部外伤史②短暂意识障碍③逆行性遗忘④可有脑干。
延髓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抑制、四肢松软等⑤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烦躁等⑥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①腰穿颅压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②头颅平片和头颅CT检查颅脑内无阳性发现①卧床休息②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恶化复查CT ③对症止痛、镇静Ⅱ脑挫裂伤①头部外伤史②意识障碍,伤后立即昏迷,时间较长一般超半小时③局灶性神经功能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锥体束征、视野缺损、感觉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④生命体征改变: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浅快,血压早期下降,后期可增高⑤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盘水肿、Cushing 反应等⑥可有脑膜刺激征⑦可有脑疝表现①血常规有应激表现:白细胞增高等②肝肾功能受损、电解质紊乱③血气可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④头颅X线平片可有颅骨骨折⑤头颅CT见脑组织呈混杂密度改变,低密度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区,呈“胡椒面”样,周围可有水肿,脑室、脑池受压变窄,可有中线移位或SAH⑥头颅MRI可进一步了解受损部位、范围、水肿情况①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恶化,及时复查CT②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③吸氧,避免低氧血症④维持血压正常或略偏高⑤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呋塞米⑥激素⑦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⑨对症降温、镇静⑩营养支持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高压氧、理疗、针灸、功能锻炼手术治疗:内科治疗后颅内压仍超过30mmHg,甚至出现脑疝,CT显示有占位效应,中线移位,需行去骨瓣减压术和或脑损伤灶清除术。
颅内高压症的内科治疗
颅内高压症的内科治疗成人侧卧位腰椎处脑脊液压力正常为70~180mmH2O(1mmH2O =98 Pa),儿童40~100 mmH2O。
无禁忌证时,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大于200 mmH2O即符合颅内高压症诊断。
临床典型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三联征,头痛可为满头痛,或者仅涉及额叶、颞叶、枕叶、颈部,夜间常常痛醒,用力后加重;呕吐与进食无关,常为喷射性;眼底可见静脉充盈,视乳头充血,生理凹陷消失,视盘隆起,视网膜渗出。
常见病因有脑脊液增多、脑血容量增多、脑水肿、颅内肿瘤、自发性及外伤性颅内血肿、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颅内脓肿、肉芽肿等。
严重的颅内高压使得脑组织移位,形成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脑疝,脑干受压移位,累及延髓心血管呼吸中枢,可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
常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头颅CT或头颅MRI、脑脊液检查。
1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保持安静,轻度抬高头部(15°~30°)和上半身,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避免用力如解大便、咳嗽,可以给予缓泻剂、止咳剂。
监测血压、瞳孔大小、意识状态,血压突然增高、烦躁不安或意识障碍加重、频繁呕吐及大汗淋漓均提示颅内压增高;一侧瞳孔突然散大或两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提示脑疝,应紧急处理。
对高热、癫痫发作、电解质紊乱、烦躁紧张及恐惧病人应积极处理,否则会加重颅高压。
2 脱水降颅压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呋塞米(速尿)、甘油果糖、清蛋白等。
对急性和重症颅内高压应用高渗脱水剂或利尿剂,轻症病人用作用温和的脱水剂。
2.1 20%甘露醇轻度脑水肿,可予125 ml,快速静脉滴注,1~2次/ d。
重度脑水肿病人,250 ml,快速静脉滴注,3~4次/d,或与其他脱水剂交替应用。
甘露醇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脱水剂,在体内不被吸收,90%以上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因其不参与体内代谢,故不影响血糖。
快速静脉滴注时20 min起效,2~3 h小时达峰作用,维持4~6 h。
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故应监测血电解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高压诊疗指南
【概述】
颅内高压(ICH)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并发于许多疾病,常比原发性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可使患儿致残或发展成脑疝而危及生命.
【病因】
1. 脑组织体积增加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称为脑水肿。
脑水肿是儿科引起颅内高压的最主要原因,明显而持续的脑水肿导致ICH。
常见的病因:①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②全身性炎症:重症肺炎、中毒型痢疾、败血症、暴发型病毒性肝炎等。
③脑缺氧:颅脑损伤、窒息、休克癫痫持续状态、一氧化碳中毒、严重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等。
④中毒:如铅或其它重金属、食物、农药、酒精、药物等。
⑤其它:高血压脑病、瑞氏综合征、输液输血反应、突然停止使用激素、脑型白血病、水电解质紊乱等。
2. 脑脊液过多:脑脊液的生成过多、吸收障碍或循环阻塞等都可引起颅内脑脊液量过多,如先天及各种后天性原因引起的脑积水等。
3. 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瘤、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碳酸血症所致的脑血管扩张等。
4.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颅内血肿、脑寄生虫病、
颅内肉芽肿等。
【病史要点】
一、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尤为重要。
应注意病儿是否有呕吐、头痛、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瘫痪等,发作前有无外伤、中毒、缺氧等,婴幼儿应注意询问有无前囟膨隆、呕吐及尖叫。
2.过去史:有无反复头痛、呕吐病史
3.生长发育史:有无运动及智力发育异常
【体检要点】
重点是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注意有无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及肌力肌张力的改变。
尤其要呼吸节律、心率、血压、瞳孔改变。
婴幼儿应注意检查头围、前囟、颅缝及落日征
【辅助检查】
1.急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血电解质(钾、钠、钙、镁、氯、磷)、血糖、血气分析、头颅影像学。
2.依据病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项目: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
【诊断要点或诊断标准】
1.诊断及临床诊断指标
(1)有导致ICH的原发病及相应临床表现。
(2)有颅内高压的症状与体征。
具备1 项主要指标及2
项次要指标即可诊断。
主要指标:①呼吸不规则;②瞳孔不等大;③视神经乳头水肿;④前囟隆起或紧张;⑤无其他原因的高血压。
次要指标:①昏睡或昏迷;②惊厥或(和)肌张力明显增高;③呕吐;④头痛;⑤给予20%甘露醇1g/kg静脉注射4 h后,血压明显下降,症状体征随之好转。
(3)测定颅内压:①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需注意严重颅内高压时,腰穿有导致脑疝的危险,属腰穿的禁忌症;
②侧脑室穿刺测压:比较安全,外科行侧脑室外引流时,可持续监测颅内压,同时进行控制性脑脊液引流,达到减压治疗目的。
(4)头磁共振( MR I ):为非损伤性方法,能从活体直观地检测和评价脑水肿部位、程度等。
尤其能在颅内压尚未明显增高时发现脑水肿的存在,可协助早期判断颅内高压的病因。
2.脑疝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
脑疝不仅使疝入的脑组织受压,而且压迫疝入部位邻近的结构,使血液及脑脊液循环受阻,进一步加剧颅内高压,最终发生生命危险。
因此,在颅内高压已经发生后,应密切观察有无脑疝征象。
临床上最常见的有两类:
(1) 小脑幕切迹疝多为颞叶海马回被挤入小脑幕切迹
孔,使中脑变形、移位,同侧动眼神经受压,使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
表现为①意识状态突然改变;②两侧瞳孔不等大是早期诊断的一项可靠依据,疝侧瞳孔先短暂缩小,继而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双侧瞳孔散大;③呼吸改变是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脑疝发生后呼吸减慢、节律不整,出现呼吸衰竭的表现;④脑疝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阳性,呈去大脑强直状,频发惊厥。
(2)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
表现为①常突然发生昏迷,迅速加深,血压升高明显。
②瞳孔先短暂对称性缩小,继而同时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
③肌张力多减低,深浅反射消失。
④呼吸障碍出现早且严重,呼吸慢而不规则,时有呼吸骤停。
若疾病发展迅速,突然双侧瞳孔散大,呼吸停止,随后心跳停止、死亡。
【治疗】
1.对症治疗
①20%甘露醇:0.5-1.5g/Kg.次,每8-6小时一次,必要时每4小时一次。
使用6-8次后作用减弱。
监测血浆渗透压,不应大于320mmol/L。
同时还应注意电解质紊乱。
根据病情酌情调整使用剂量及频率。
②甘油果糖:0.5-1.5g/Kg.次,每日2-4次,可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含钠量较高,容易引起高钠性电解质紊乱。
③白蛋白+呋塞米:联合使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后在利尿,有助于减轻脑水肿。
④地塞米松:在无激素使用的禁忌症的情况下,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基础上,严重颅内高压,甚至发生脑疝时使用,
0.5-1mg/Kg.次,减轻脑水肿。
⑤呼吸机辅助过度换气:中枢性呼吸衰竭的病儿宜及时进行人工机械通气。
2.病因治疗:应尽快明确原发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颅内出血、脑积水、颅内肿瘤者可经脑外科清除占位性病变或行穿刺引流术。
3.抗惊厥治疗:惊厥常导致脑水肿加重,应选用作用强、显效时间快、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止惊药物。
【医患沟通】
1. 颅内高压征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并发于许多疾病,常比原发性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可使患儿致残或发展成脑疝而危及生命;
2.引起颅内高压的病因复杂,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但需要在颅内高压有所控制后才能进行。
3.经过积极治疗,仍有部分患儿不能控制而出现脑疝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