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民自治制度的制约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村民自治制度的制约因素
内容摘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约有8亿的人口是农民,充分认识村民自治制度,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这对于解决矛盾,保障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村民自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形式,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实践的产物。本文就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内容、意义着手,浅层次的分析村民自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村民自治、制约因素、发展途径
目录
一、绪论 (1)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1)
(二)、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意义 (1)
(三)、民主选举 (2)
(四)、民主决策 (3)
(五)、民主管理 (4)
(六)、民主监督 (4)
二、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发展现状 (5)
(一)、取得的成就 (5)
(二)、存在的问题 (5)
三、制约因素 (6)
(一)、经济欠发达 (6)
(二)、基层政府的干预 (7)
(三)、村民民主意识淡薄 (8)
(四)、村干部的素质不高 (9)
四、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途径 (10)
(一)、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10)
(二)、减少基层政府干预 (11)
(三)、提高农民素质,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 (12)
(四)、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13)
结论 (14)
正文
一、绪论
(一)、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村民自治制度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政治,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村民自治制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80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普遍推行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的通过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村民自治制度得到蓬勃发展。
(二)、实行村民自治制度的意义
村民自治制度是一项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找到的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动力。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有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先富带动后福,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缩小贫富差距。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有助于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广大农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队伍中去。
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治理方针策略的优化选择,使国家与社会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效地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不动摇,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参与国家管理国家事务的机会,切身地感受民主法治的良好氛围,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三)、民主选举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检验村民自治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标准。民主选举,是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所规定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指定或是委派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这些人员皆由全体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①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最基本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级民主选举是现代民主的重要诉求,选举按其选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村级民主选举是由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直
①高阳,《村民自治制度探析》,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第11页。
接投票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这种选举方式集中体现了村官直选。
村级民主选举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不动摇,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本质,激发了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四)、民主决策
民主决策时村民自治制度的关键。民主决策是指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通过民主的讨论以及可行性的研究之后,采取由决策者集体表决的方式而作出的决策方式。村级的民主决策是由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村中重大事务以及村民共同关注的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讨论并形成决议。凡事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是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村级民主决策的实施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民主决策体制,有助于使村民能够真正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将议事范围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有助于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热情,调动村民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
村民积极参与村级民主决策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有助于把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村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村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五)、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所谓民主管理是指村民委员会对村内各项重要事务进行管理时按照全体村民讨论制定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①
民主管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村民以主人翁的身份管理村务,参与村民事务的决策,广泛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另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矛盾的解决,维护社会的稳定。
民主管理作为村民自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村民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整体性原则、效能性原则,参与集体财务的管理、民主评议、村务公开等事务。
(六)、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保障。民主监督是指村民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委会定期工作对村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监督村委会的工作情况和村干部的行为。②
村民委员会由全体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对村民负责、受村民监督。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了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①高阳,《村民自治制度探析》,《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第11页。
②高阳,《村民自治制度探析》,《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