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和陶诗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1.(前言:简要说明目的和范围,必要时简介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争论焦点)苏轼和陶诗,主要创作于晚年,共109首,始于元祐七年(1092)谪扬州时所作的《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余作于谪惠、儋时期,其中寓惠时期共作和陶诗15题47首。

本文欲对寓惠时期和陶诗进行专题研究,初步设想是:将惠州47首和陶诗与扬、儋两个时期的102首和陶诗分离开来,研究苏轼寓惠期间和陶诗开始繁荣创作的原因、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征,从而从整体上探讨寓惠和陶诗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有关苏轼和陶诗的研究并不多,在20世纪前半叶,几乎没有什么相关论文。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对苏轼和陶诗的研究才逐渐升温。

据张建伟在《近三十年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中统计:20世纪80年代相关文章为5篇,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发表相关论文至少18篇。

此外,王运生编著的《陶诗及东坡和陶诗评注》(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对全部陶诗和苏轼和陶诗作了评注。

而最近5年中,据查阅,发表相关文章至少10篇。

2.(主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陶渊明在南北朝时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唐人对他的推崇也很有限,直到苏轼出现才改变了这种风貌。

他不但在诗文中盛赞陶渊明,而且开始和陶诗的创作, 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

”“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共愧渊明。

”(苏辙《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

自苏轼以后,“和陶”之风长兴不衰、蔚为大观,当时就有苏辙继和,稍后有晁补之、张耒、秦观等人和作,晚些又有李纲、吴芾、陈起、家铉翁等人和陶。

且除和作陶诗外,宋以后开始有人对苏轼和陶诗进行评论,且争议从未间断,如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四“绝唱不可和”条说: “坡公天才,出语惊世。

如追和陶诗,真与之齐驱。

”对苏轼和陶诗评价颇高。

而在1984年苏轼研究学会第三次惠州会议上,有学者提出:苏轼晚年的岭南创作平淡得很,除了《荔枝叹》外,几乎没有名篇,而他的和陶诗更没有什么惊人之作。

近些年来,对于苏轼和陶诗的研究开始成为了一种学术潮流,研究成果较为乐观。

下面对近些年来有关苏轼和陶诗的研究作一概要论述。

其中关于苏轼和陶诗产生的原因,各学者主要是从“陶渊明情结”的爆发与实践出发开始探讨。

文迪义在《苏轼和陶诗浅论》(《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27卷第4期)中指出:“苏轼和陶,一是为了‘陶写伊郁’,二是喜
欢陶诗,三是崇尚陶渊明的为人。

”丁睿在《略论苏轼的和陶诗》(《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中指出:“苏轼用追和陶诗的形式,抒发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强烈感受,并借追和陶诗的途径,学习陶渊明平淡自然、质而实绮的艺术风格。

这大约就是苏轼之所以说‘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如其为人,实有感焉’的原因,即苏轼花笔墨追和陶渊明的原因。

”在李星《苏轼<和陶诗>探因》中指出:“苏轼在他人生的晚年独爱陶诗,这和他当时的政治地位生活境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被贬岭海之前,苏轼虽对陶渊明心向往之,但直到过岭才真正实现了他在做人上学陶,在诗作上和陶的心愿,这也是他对已往生活反思的结果。

”“苏轼和陶诗,也和他爱好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色有关。

”此外,亦有许多论著探讨了苏轼和陶诗的成因,但主要看法与以上观点相近。

苏轼和陶诗的内容是人们关注较多的,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划分。

比如李欢喜《从“和陶诗”看苏轼之民本与归隐思想》(《语文学刊》2004年第6期)一文,将苏轼和陶诗归纳为亲情主题、民本思想、归隐主题。

赵戎《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一文,将苏轼和陶诗的内容归结为山水躬耕主题、怀古托物寄志主题、亲情友谊主题。

丁睿《略论苏轼的和陶诗》(《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一文,将苏轼和陶诗主题又细分为:否定黑暗仕途、饮仰陶公、寄情山野、滴居艰辛、椰寨馨香。

文迪义《苏轼和陶诗浅论》(《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27卷第4期)一文,又从另一个角度将苏和陶诗内容概括为:抒写了一个历经坎坷却坚强不屈、旷达的个性形象;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抒写岭南纯朴的人际关系。

此外还有如王新勇《论苏轼寓惠、儋“和陶诗”》(《鄂西大学学报》1986 年第三期)、李剑锋《苏轼<和陶诗>深层意蕴探论》(《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总第116期)等诸多作品中都有涉及苏轼和陶诗内容的研究。

对于苏轼和陶诗艺术风格的探讨,已有学者对其作了专题研究,但看法不经相同。

李欢喜,亚琴《苏轼“和陶诗”艺术风格论略》(《阴山学刊》2005年第18卷第1期)一文认为苏和陶诗“风格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意在言外”、“写景传神,时见佳句”。

与芦宇苗《苏东坡“和陶诗”艺术风格论略》(《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9卷第1期)的看法相似。

近些年来,还有很多学者从一些新的角度研究苏轼和陶诗,比如,有人从苏轼的和陶诗研究苏轼的晚年心态,韩国强(《从〈和陶诗〉看苏轼晚年心态》,《琼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通过对苏轼《和陶诗》诗作的分析,探
寻出其深愧渊明、厌倦政治、揭官场、爱百姓以及反省人生,内心充满矛盾的晚年心态。

王红丽(《试论东坡“和陶诗”的生命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6月人文科学专辑)则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研究苏轼和陶诗,她认为,苏轼在生命哲学发生转变之后,他的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物质层面上解决岭海人民缺衣少食的现状;在精神层面上,为岭海地区文化传播做贡献;另外,在当地长时间的反思中,东坡还意识到了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最终方式——创作。

此外,还有学者从对苏轼与陶渊明进行比较研究,如张宏生在《东坡的和陶诗》(《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说:“陶渊明是甘心情愿地归田,而东坡是连遭贬谪,待罪海南,……不管东坡怎样着意地效法陶渊明,他还是无法使自己超脱。

”李剑锋《苏轼〈和陶诗〉深层意蕴探论》(《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认为:“苏轼《和陶诗》是在艰难处境中对新的人生觉悟的诗性抒写,对陶渊明人生观的个性解读。

”总而言之,比较结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苏轼同陶渊明一样把人生归于虚无,陶渊明主要是为消解迁逝之悲而从人生终极处看人生,苏轼则主要是为了消解具体的人生矛盾、超拔精神上的痛苦;他们都力图消除人生矛盾,追求和谐的人生境界,但陶渊明消解的主要是仕与隐、非与是的矛盾,苏轼则主要是安与危、毁与誉的矛盾;像陶渊明一样,苏轼也把心灵伸向历史,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汲取自我精神人格的力量,陶渊明的咏史诗则偏重于将历史作为自我返朴归真的依托,从而有疏离社会、大众的倾向,而苏轼则始终没忘记他胸中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念念不忘人民生活、社稷安危。

也有学者对苏和陶诗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如徐宇春《苏轼唱和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黄莹《苏轼苏辙兄弟唱和诗研究》(广西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等。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3.(总结:概括主题的主要内容,总结主题的情报资料,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和方向,并提出作者的观点、倾向和建议)
综上所述,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苏轼和陶诗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分析,还是文化研究、心态研究、生命意识等新的角度,学者们都作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

但也存在一些局恨,比如说重复研究过多,研究不够深入,对苏轼三个不同时期的和陶诗做专门研究的较少。

希望以后各学者可以开辟新的研究角度,例如通过对苏轼三个不同时期的和陶诗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化对苏轼和陶诗的理解与认识。

4.参考文献
[1] 王启鹏著:《苏轼文艺美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2] 朱靖华著:《苏轼论》,京华出版社1997第1版。

[3] 张惠民,张进著:《士气文新: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第2版。

[4] 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苏轼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年第2版。

[5] 杨子怡:《论苏轼惠州诗文之变及其意义》,载《船山学刊》2008年第4期。

[6] 王启鹏:《苏东坡寓惠生活探幽》,载《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8卷第2期。

[7] 张建伟:《近三十年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3卷第7期。

[8] 李欢喜,亚琴:《苏轼“和陶诗”艺术风格论略》,载《阴山学刊》2005年第18卷第1期。

[9] 林广华:《从苏轼寓惠期间的书信看其寓惠心态》,载《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7卷第1期。

[10] 芦宇苗:《苏东坡“和陶诗”艺术风格论略》,载《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9卷第1期。

[11] 李剑锋:《苏轼<和陶诗>深层意蕴探论》,载《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总第116期。

[12] 殷坤娣:《简论苏轼寓惠时期的审美人格》,载《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25卷第1期。

[13] 刘偲:《论苏轼和陶诗的意蕴》,载《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3期。

[14] 徐宇春:《苏轼唱和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

[15] 黄莹:《苏轼苏辙兄弟唱和诗研究》,广西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16] 孙昂:《论苏轼文中的“自然之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

[17] 赵戎:《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7年硕士毕业论文。

5.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