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漫谈(编辑)讲诉

合集下载

漫谈首级

漫谈首级

漫谈首级【翻译】漫谈首级长篇翻累了,搞个重口味的短文放松一下,,漫谈首级取下首级的意义为什么要取下首级与凯尔特人为了“防止敌人复活前来复仇”而砍下首级的理由相同,日本也应该有着切断头部的文化上的理由。

作为灵魂、人格依附之处,作为人物的标示,头部是非常重要的部位。

也可以说是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体部位。

可想而知将其夺取的意义是多么大。

这可以从几个事例展开联想。

比如,担心首级会落入敌人手中的自尽的武士会将斩落的首级藏起来,保护被杀的主人的首级,为取回被夺走的首级而行动等等这样的行为。

而被斩下示众的也是首级。

最重要的是从纯军事的角度考虑,作为确实讨取了敌人的证据,作为是否讨取了敌人的确认,被斩断的头部是最有说服力的。

而且面对主君来说,这也是最为确实的军功之证。

这真正是所谓的“首级(しるし)”啊。

首级的价值对于讨取的首级的评价也有着不同。

并不是所有的首级都有价值。

首先就是所讨取的对象的高低贵贱之不同。

理所当然,越是身份高、重要的人物的首级,其价值就越高。

杂兵的首级被称为平首、数首,没有什么价值。

对于明确身份之人物的首级作评价很简单。

对于其他的首级则会有几种评价的重点。

例如:兜首,也就是戴着兜的首级。

戴着兜也就可以作为高身份者的标示,戴着兜的首级自然就是价值高的首级了。

割下的首级在绑着兜绳的情况下与兜一起被取回。

而旁边的其他首级,则适当地将兜戴上去伪装起来。

这种被伪装起来的首级被称为作首。

而且在当时,有身份的男子也会涂有铁浆(将牙齿涂黑),没有涂的人被视为低贱的杂兵。

在《青之物语》中有将讨取的杂兵的首级涂上铁浆进行伪装的记录。

如此推论,有身份的武士在对峙时互相报上名号,这在无论鹿死谁手后对于首级的处理都能更为方便。

也就是说对于取得了首级的一方来说,明确了对手的身份,了解了其首级的价值,便于上报。

反之对被取下首级的一方来说,自己的首级能够得到正确的评价,从而得到恰当的处理,运气好的话还能被送回到遗族之处也说不定。

英语翻译词类转换

英语翻译词类转换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合
形合与意合主要指句与句之间起连接作用的 成分是否保留的问题. 成分是否保留的问题 If I had known it would come to this, I would have acted differently.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早知如此, 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 It was quite late when we got back, nearly seven o’clock in the evening.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 快晚上七点了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快晚上七点了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 快晚上七点了.)
reference
1. 这么多非洲人在忍饥挨饿,而一些政客却陶醉 这么多非洲人在忍饥挨饿,
在世界表面上的富足之中。这真实荒唐。 在世界表面上的富足之中。这真实荒唐。
1. 雷德太太一家人从我第一次住在她们家里
开始,就一直对我很关切。我们既是邻居, 开始,就一直对我很关切。我们既是邻居, 又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来往始终未断。 又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来往始终未断。 2. 从山顶远眺 这儿风景绝佳 遐迩闻名 从山顶远眺,这儿风景绝佳 遐迩闻名. 这儿风景绝佳,遐迩闻名
三、英语静态,汉语动态 英语静态 汉语动态
The very sight of you makes me nervous. (一看见你就让我感觉不自在。) 一看见你就让我感觉不自在。 一看见你就让我感觉不自在 The quick arrival of the engineers sent by them and their careful examination of all facilities brought about the very speedy restoration of the factory’s production. (他们派来的工程师迅速到达,并检查了所 他们派来的工程师迅速到达, 他们派来的工程师迅速到达 有的设备, 有的设备,工厂很快恢复了生产 。 )

国内外翻译语料库漫谈

国内外翻译语料库漫谈

了一场革命 ” l 。l J 语料库 翻译研究兴起于 2 纪 9 代 。19 同语言单语种语料 文本组成的复合语料 库 。它完全是原 文文本, O世 o年 93 年 ,英 国学者 Mo a ae 发表 了 《 n kr B 语料 库语 言学 与翻译研 究 : 没有翻译文本。第三类是 可比语料库 ( mpr lc ru) c a be o s o a p 。它收集
启示 与应用》一文 ,她在文中提出:利用大型 的原文加译文的语 某种语 言如英语 的原文文本 ,同时也收集从其它语言翻译成英语 料库 ,加上语料库研 究方法的探讨,将使翻译研究者得 以揭示翻 的文本 。
译文本作 为沟通 媒介 的本质 。翻译语料库的诞生拓宽 了翻译研

研 究 目的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 (n ) 的 《 cb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和 究 的新视野 ,现已成 为当今描述翻译研究领域 的一种新 的研究范 式 。随着研究范围的发展和扩大,国内外学者 已开发和建立起了 万方数据的 微 字化期刊全文后 作为调查范 围,对分散在各学 多种类型和用途的翻译语料库 ,并且许多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的 术期刊论文中的国内外所建立 的各种翻译语料库进行梳理和详尽
21 0 2年 4月 第 2 8卷第 4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 u n l o h n c u d c t o I s i u e o r a fC a gh n E u a in n t t t
A .2 2 pr 01
V 1 2 N . o. 8 o4
国内外翻译语料库漫谈
熊 杰
摘 要 : 语 料 库 翻 译 研 究 兴起 于 2 0世 纪 9 0年 代 , 并在 随后 的 十年 迅 猛 发 展 。 经过 十几 年 的发 展 . 国 内外 学者 已开 发 和 建 立 起 了

漫谈英汉中的词义分析

漫谈英汉中的词义分析

漫谈英汉中的词义分析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现出来的活动。

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涉及到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这是不言而喻的,在将一种语言译令一种语言时,除了要注意所传递的内容之外,还必须力求符合两种文化在思维和表达方面的习惯。

在英译汉中,对英语词义的判断和对译词的推敲是一项自始至终,永无止境的艰苦的思维活动。

英语词义分析之所以艰难,原因在英汉词义之间有许多基本差异。

一般来说,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含义范围比较宽,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独立性较小。

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独立性比较大。

英语突出的表现为一词多义。

英语的词义在很大程度上视词的联立关系而定。

词的联立关系不同,词的涵义也就不同。

就整体而言,汉语同一个词的词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的差别就比较小或并无差别,一词多义现象远不及英语,如英语“make”一词,汉语的词义是“制造”,“制造”在汉语中是个单义词,而英语的“make”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在前后词的不同搭配中,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词义,具有写作、制定、构成、使成为、使得、引起、产生,给…作,认为、估计、获得等等几十个意义,如果没弄清词义,那就谈不上准确地翻译句子的意思,所以在这里谈谈分析词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词形结构分析出词义从词的结构上分析词义主要依靠构词法,英语的构词法给我们提供了十分可靠的词义分析途径。

大量的英语单词都是以合成词法构成的,如“blackboard”黑板,“overwork”过度工作,根据这一词义构成模式,我们可以分析出很多合成词的词义,如“everyday”是由“every”和“day”构成,那么“everyone、everything、everyboday”等这些词都可以判断出来,英语中更有难以数计的词是以词缀法构成的,词缀法构成词义的模式是词缀与词根词义的递进顺加,即前缀和后缀,如同water一词。

漫谈翻译莫言[美]葛浩文

漫谈翻译莫言[美]葛浩文

156上世纪80年代初,为研究中国著名女作家萧红,我在东北度过了不少时光,不仅接触了一大批中国作家,还读了不少当代小说。

80年代是“文革”后的十年,出版的小说不如后来的多,好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后来读到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其颠覆性的语言、充满张力的叙述和幽暗的氛围,深深地打动了我。

回国后我又在杂志上读了他的《天堂蒜薹之歌》,小说是全文刊登的, 就像赫尔歇在《纽约客》上发表的《广岛》,是一次发出来的。

《天堂蒜薹之歌》与我读过的中国小说大不相同,那种写法我还从来没碰到过,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于是通过中国作协(当时莫言还是解放军的军官)给莫言写信,问他可不可以把小说翻成英文。

他回信说可以。

小说还没译完,又读到了《红高粱家族》。

读完后,我认为《红高粱》可能是将中国当代文学引进西方的第一部作品。

所以我暂时放下《天堂蒜薹之歌》,改译《红高粱》。

此后我开始翻译莫言的作品。

有趣的是,我最先读到的《红萝卜》,到目前为止却是最后翻译出版的。

翻译与变通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些中文用语或词句,是无法翻译或者译不好的。

究其原因,既有语言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

当然译者也可以变通,但效果并不完全理想。

译者可以选择略过不翻,也可以加脚注,但脚注多漫谈翻译莫言[美]葛浩文译者:史国强. All Rights Reserved.少要影响可读性,一般商业出版社是不同意的。

再就是在不妨碍叙述的前提下,添上解释性的文字。

偶尔也需要你创造性地翻译。

我翻译台湾的讽刺小说《玫瑰,玫瑰,我爱你》遇上一个双关语,要是翻成英语的话,双关的意思就没了。

我在英语里也找了个双关语加入译文,可谓天衣无缝,但译者并不总是这么幸运。

小说的语调、幽默、双关当然是不能逐字翻译的,但至少要能让读者感受到小说的风趣特色。

我读译成英文的外国小说,有时会遇上没翻译的文字,比如德文小说翻译成英文,有些德语用词直接引入英译,我不懂德语,但并不感到陌生或甚至反感,只要能通过上下文猜出来就没有问题。

翻译漫谈(六)信与达

翻译漫谈(六)信与达

翻译漫谈(六)信与达做事情都有个要求,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翻译也不例外。

那么什么样的译文算是好的译文呢?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标准作为努力的目标呢?1980年出版了张培基等四位学者编著的《汉英翻译教程》。

作者在“翻译的标准”一节中写道:“我们主张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

”“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1983年出版了吕瑞昌等五位学者编著的《汉英翻译教程》。

关于翻译标准的论述,与第一本书是一致的。

书中写道:“我们不妨用‘信、顺’两字来概括我们今天汉英翻译的标准。

所谓‘信’是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即把原文完整而准确地表达于译文中,对原文内容尽可能不增不减。

所谓‘顺’,是指用词正确得体,行文流畅通顺,符合英语习惯;避免逐字死译、生搬硬套,使不懂汉语的英语读本也能看懂。

”这两本书是受教育部委托编写的高校通用教材,一本讲英译汉,一本讲汉译英,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我国高校广泛使用。

我基本上同意这两本书关于翻译标准的提法,但我不赞成把风格放在忠实里面来谈。

我们不必因为严复提出了“信、达、雅”,谈翻译标准就一定要谈风格。

因为风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把原文的风格完全翻译过来,这恐怕是不大可能的,但也不是说风格就完全不能翻。

译者只能尽力而为。

译文的风格除了包含一部分与原文的风格,必然还包含其他因素。

而且翻译不同类型的作品,对风格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英译汉还比较好办,汉译英就更难把握了。

我在99年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编写了一套教材,题为《英汉翻译教程》。

关于翻译标准,我是这样写的:“对我们初学翻译的人来说,我想可以提出两条要求:(一)忠实;(二)通顺。

‘忠实’主要是指内容……要力求准确地表达原作者的意思。

‘通顺’指的是语言。

如果原文是通顺易懂的,那么译文也要尽量做到通顺、易懂。

”我认为,真正做到上述两条,也并不容易。

由《板桥杂记》译例漫谈古文英译

由《板桥杂记》译例漫谈古文英译

由《板桥杂记》译例漫谈古文英译以明清散文《板桥杂记》一书的英译为例,探讨古文英译中常用的翻译策略。

笔者在翻译此书的过程中,针对古文英译中遇到的难题,借鉴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采取了增删重组的翻译策略,力求译文流畅、易读。

标签:《板桥杂记》增译改译节译《板桥杂记》一书,为清代作家余怀所著,讲述了明末秦淮河两岸诸多青楼女子的故事,读来令人深感浮生若梦,对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女子也更多了一分理解与爱怜。

此书属传记类,包含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了解明代历史有很大帮助。

翻译《板桥杂记》能使国外读者了解这些真实的人和事,借此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翻译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相互交流的形式,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

因此,翻译过程中要时刻将文化信息的传播谨记于心。

古文英译,不仅是介绍古典作品,更重要的是向读者传递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历史演变以及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习俗诸方面文化信息。

这种文化交流,往往要跨越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板桥杂记》文言色彩较重,在翻译的同时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读者是很重要的。

翻译过程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原文中大量引用的典故如何翻译等。

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是不存在的,原文语言和译入语之间存在语法习惯差异、文化差异等不同之处,完全逐字对应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

汉英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即通过连接词来体现分句之间的依附或从属关系的结构。

而汉语重意合(Parataxis),不是借助形式手段来体现词语之间或句子之间的意义或逻辑关系,而是根据主观感觉,从上下文中悟出逻辑关系来。

因此,汉译英时,常常要作一些调整,使译入语读者能尽可能完整地接收到原文所传递的信息。

调整并不是译者随心所欲的,就像奈达所说:“In point of fact,what he really does,or should do,is to select in each instanc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Nida,2004)即译者真正要做的是选择最自然的翻译。

论语》翻译漫谈

论语》翻译漫谈

孔子“学而不厌”,故能尽悉本末, 洞晓天下。学贵在力行致用,勤 于思考。诚如孔子所言:“学而 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 乃孔子为学之精神,古今学人, 皆当效法,顺之则进,逆之则退, 学思并举,不可偏废。
学习在于志诚,所以孔子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毛泽东亦说:“学习上来 不得半点虚假。”他在致其师徐 特立的信中说:“有的人只有半 桶水,却篇要淌得很。”此亦圣 人警世之言,为学者不可不慎。
Confucius said, “Gentlemen unite instead of conspiring; petty men conspire instead of uniting.”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onfucius said, “You (given name of Zi Lu,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shall I teach you knowledge is? When you know a thing, to recognize that you know it, and when you do not know a thing, to recognize that you do not know it. That is knowledge.”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Confucius said, “When one’s parents are alive, one should not go far away. If one has to, one should tell them where one is going.”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 喜,一则以惧。”

and不是“和”的意思,做翻译这么久了你还不知道?!

and不是“和”的意思,做翻译这么久了你还不知道?!

and不是“和”的意思,做翻译这么久了你还不知道?!1、英文单词and,一般译者都翻译为“和”:you and me 你和我China and America 中国和美国这几个句子翻译得如何?似乎都还过得去,不过也不是见到and就要翻译为“和”的,以下几个翻译没有用“和”,但感觉更地道:ware and peace 战争与和平Four and five are more bank offices. 四楼及五楼有更多银行He is now the prisident and CEO of this company 他现在是该公司的总裁兼CEO Chinese people are honest and brave. 中国人民诚实而勇敢仔细观察上面这些句子,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对等主体,and可以翻译为“和/与/及/而”,选用哪个词语,取决于具体的语境。

2、不过,有时候and并不用来连接对等主体。

这时候再用“和”就不对了:bread and butter翻译成“面包和奶油”就错了,因为bread and butter是英文中约定俗成的“合体”,是一体的,应该翻译为“涂奶油的面包”。

如果and连接的“面包”和“奶油”是对等的,两者之前都必须要加定冠词the:The bread and the butter are stale(面包和奶油都不新鲜了)。

同样的道理,milk and sugar就应该翻译为“加糖的牛奶”,而不是“糖和牛奶”。

谈到这里大家或许发现了,“合体”时and连接的两个主体一般是“共享”冠词的。

所以遇到只有一个冠词的and,就要多留意是否“合体”:a lock and key 带钥匙的锁a needle and thread 穿好(线)的针a cup and saucer 带碟的茶杯a rod and line 钓竿a carriage and pair 两匹马的马车3、除此之外,and还有连接两个动词的情况。

美术类期刊的英文标题编辑举要

美术类期刊的英文标题编辑举要

美术类期刊的英文标题编辑举要李本正【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期刊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美术类期刊虽然只占期刊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其发展态势亦令人瞩目。

仅就美术学报而言(虽然纵向上看它被归入学报类,但横向上看亦应属于美术类),全国几所重点美术学院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学报,而且各具特色,有的仍坚守理论研究前沿的定位,有的反映本院办学的地域特色,有的则紧跟时代的前卫性潮流。

【期刊名称】《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000)002【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期刊事业;美术类;英文标题;编辑;学报类;美术学院;地域特色;前卫性【作者】李本正【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近年来,我国的期刊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美术类期刊虽然只占期刊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其发展态势亦令人瞩目。

仅就美术学报而言(虽然纵向上看它被归入学报类,但横向上看亦应属于美术类),全国几所重点美术学院现在都有了自己的学报,而且各具特色,有的仍坚守理论研究前沿的定位,有的反映本院办学的地域特色,有的则紧跟时代的前卫性潮流。

其他的美术期刊在数量上亦是改革开放前所不可比拟,其内容取向更是呈现出多元景观。

这既是美术领域空前活跃的反映,也是我国美术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在美术院校或其他相关的美术研究、创作单位或组织中,美术学报或其他类美术期刊是相关人员出国考察交流时携带的或在国内馈赠外宾的必备礼品,有的期刊甚至还与国外美术期刊建立了交换关系。

因此不少美术类期刊在中文目录之后附有英文目录或英文要目,其目的显而易见,可以使国外美术界或美术理论界同仁能够比较方便地大致了解这册期刊的主要内容、研究热点、推介的画家和作品等等。

但英文目录究竟能否真正起到这样的作用,还要取决于它的内在质量。

国外读者翻开手中的中国美术期刊,唯一能读懂的文字可能就是那篇英文目录。

如果英文目录质量良好,他可能会认真地看下去,刊物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会了然于胸,也许某一点还能引起他的兴趣,使他发出会心的微笑;如果质量很糟,他可能就是遗憾地摇摇头、耸耸肩,只能无奈地翻翻里面的美术作品,和我们国家不懂外文的读者翻看外文美术期刊的感受没有两样。

翻译专业考研 怎样提高翻译效率?

翻译专业考研 怎样提高翻译效率?

翻译专业考研怎样提高翻译效率?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译员追求的重要目标。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高译教育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文摘自译者余晟所著的《翻译漫谈——怎样翻译更地道》,这是一本“熟手”译者的经验分享录,是一本技术人员阅读、翻译英文资料的指导书。

文中,作者总结了自己的翻译步骤,按照这样的步骤,他可以获得最高的翻译效率。

第一步:通读通读很重要,却被许多译者忽视。

他们往往认为,原文的“意思”没什么难的,自己英文又够好,可以直接下笔,遇到问题“见招拆招”即可,翻译前通读原文完全是浪费时间。

事实却非如此。

翻译文章要做的并不是“代替作者写文章”,而是“解释/传达作者的文字”。

文字本身是内涵丰富的,除去“意思”本身,还有用词、结构和风格等诸多方面。

边看边翻,见招拆招,很有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比如用词,原作者可能用一些双关语、多义词,在不同场合重复出现,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意思,这时候译者应当尽力找到“对应”的双关语、多义词,这是个苦差,因此就更需要译者有大局观,知道原文中该词出现在哪些场合,都表示什么意思,才好取舍。

再比如结构,原文中很可能有前后关联的典故/故事,有时甚至横跨几个章节,如果没有通读原文,翻译时就容易遗失原文的逻辑结构。

还有风格也是如此,好的翻译讲究贴合原文,这种“贴合”,当然也包括风格的贴合,原文是轻快的,就不能翻译成沉重的;原文是严肃的,就不能翻译成平淡的。

了解这些信息,都要求译者通读全文,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然后才谈得上下笔翻译。

在通读阶段,译者绝不应涉足翻译的细枝末节,只需要认真扮演好原文读者的角色,仔细阅读原文即可。

通读虽然看似与翻译无关,其实非常重要,不通读原文,是绝不可能“把握”原文,也就做不好称职翻译的。

要想提高自己的通读效率,可以参考郝明义先生翻译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二步:翻译通读完成,对原文有了整体的把握,就可以动笔了。

通常所说的“翻译”就是这种狭义的翻译,即语言的转换过程。

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3

我国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分类书目选编》3

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专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刘法公.商贸汉英翻译评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9页.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38页.刘洪潮主编.怎样做新闻翻译(文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443页.刘华文.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336页.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2007.刘健.电力英语阅读与翻译.第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41页.刘靖之.和谐的乐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77页.刘靖之,林戊荪,金圣华主编.翻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翻译学会,2000.569页.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608页.刘宓庆.文体与翻译.第2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483页.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613页.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655页.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301页.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14页.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559页.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71页.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007.317页/288页.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007.547页/536页.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2007.614页/586页.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34页.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46页.刘宓庆.刘宓庆翻译散论.王建国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457页.刘牟尼.汉译英指南.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刘全福.翻译家周作人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40页.刘润清,汤德馨,王贵明编.当代研究生英语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66页. 刘绍龙.翻译心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87页.刘绍龙,何家宁,王柳琪.翻译实证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刘绍铭.文字岂是东西.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211页.刘世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46页.刘世聪主编.红楼译评:《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597页.刘世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新编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31页.刘文彬,张崇言主编.汉英词句多译例析.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159页.刘文捷主编.翻译入门——英译汉.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291页.刘训成.新闻英文编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324页.刘涌泉.机器翻译浅说.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1964.刘涌泉等.机器翻译论文选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刘涌泉等.中国的机器翻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刘煜宗编.英译汉概论(上、下册)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刘振前,黄德新.经贸英语翻译与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46页.刘重德.翻译漫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英文本)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刘重德.浑金璞玉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刘重德主编.三湘译论.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66页.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22页.刘重德主编.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刘重德.翻译论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4页.刘宗和主编.论翻译教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60页.卢炳群.英汉辞格比较与唐诗英译散论.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300页.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42页.卢红梅.英汉语篇回指对比研究与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卢思源主编.新编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卢伟,高永主编.新实践英语翻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359页.卢信朝主编.挑战口译——听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05页.陆殿扬.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上、下册).北京:时代出版社,1958.356页/384页.陆谷孙.余墨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87页.陆乃圣.英汉差异及翻译.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3.陆乃圣主编.新编大学翻译教程.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211页.陆文慧主编.法律翻译——从实践出发(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71页.陆钰明.汉英翻译指导.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75页.吕炳华主编.汉英双向口译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7页.吕国军.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吕昊等编.商务合同写作及翻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317页.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60页.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82页. 吕俊,李德凤编.英汉翻译的理论与方法.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吕瑞昌等编.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吕天石.汉英翻译新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50页.罗磊.医学英汉互译技巧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罗磊.现代中医药学汉英翻译技巧.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罗斯编.英汉、汉英新编翻译手册.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490页.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罗杏焕.基础口译教程(B级).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罗选民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二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0卷,汉英对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81页.罗选民主编.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1年卷,汉英对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30页. 罗选民编.文学翻译与文学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罗选民编.语言认知与翻译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罗选民主编.中华翻译文摘(2002—2003卷,汉英对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48页.罗选民编.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罗选民,佘协斌主编.外语•翻译•文化(第一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罗选民,屠国元主编.阐释与解构:翻译研究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329页.马爱英.中英文化翻译——当代中国文本译释个案研究(英文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60页.马秉义.汉译英入门——科技文章译法.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马秉义编.汉译英基础教程.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410页.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224页.马红军.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27页.马乐梅.中文和合本圣经翻译原则之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马祖毅.英译汉技巧浅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马祖毅.中国翻译史话.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31页.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运动以前部分.第2版(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458页.马祖毅等编.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717页.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周代——清代).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796页.马祖毅等.中国翻译通史(古代部分全一卷;现当代部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精装本〉.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古代部分全一卷538页;现当代部分第一卷729页、第二卷857页、第三卷474页、第四卷411页。

庄绎传的翻译漫谈20篇

庄绎传的翻译漫谈20篇

庄绎传的翻译‎漫谈20篇庄绎传教授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顾问翻译漫谈(一)——翻译的乐趣翻译的乐趣我从小就喜欢‎翻译。

记得在青岛上‎中学的时候,曾把英语课本‎里的故事译成‎中文,不是为了发表‎,纯粹是觉得好‎玩儿,而且有一种成‎就感。

大学毕业后,留在北外当老‎师,后来有幸参加‎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著作的翻译‎和修订工作,参加重要文件‎的翻译工作。

当时我觉得学‎习外语,能做这样的工‎作,是无上的光荣‎,这种感受也鞭‎策我努力钻研‎。

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没想到天下竟‎有这样好的译‎文,它本身就像一‎句谚语,然而它又与原‎文如此接近,如此吻合,使我惊讶不已‎。

后来我又看到‎这样一句话: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

To win this victor y will not requir e much more time and effort, but to consol i date it will.原文里重复出‎现的词语,译文没有重复‎,一个小小的w‎i ll竟然替‎代了原文用二‎十多个字表达‎的意思。

我在这里看到‎了道地的英语‎。

每当我看到这‎样好的译例,就回想起小时‎候在海边玩耍‎,捡拾贝壳。

阳光下,那贝壳五光十‎色,绚丽多彩,拿在手里,别提多么高兴‎了。

近年来,参加了几本词‎典的审定工作‎。

原书都是英英‎词典,加上汉语译文‎后,变成英汉双解‎词典。

译文对不对,顺不顺,这就是审定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原文:The cold weathe‎r froste‎d up the track last night.译文:昨晚寒冷的天‎气使跑道上结‎了霜。

杨宪益、戴乃迭《史记选》英译本漫谈

杨宪益、戴乃迭《史记选》英译本漫谈

杨宪益、戴乃迭《史记选》英译本漫谈作者:吴涛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4期⊙吴涛[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昆明 650500]摘要:杨宪益、戴乃迭是中国最早译介《史记》的翻译名家。

学界长期以来对他们翻译的《史记》选译本关注不够,鲜有文章论及这两位翻译大师的《史记》译本。

本文梳理了杨氏夫妇出版的各种《史记选》英译本,期待译界能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这两位大师的《史记》英译。

关键词:杨宪益戴乃迭《史记选》英译本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史记》(Records of the Historian)选译本于1974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

杨氏选译了《史记》中许多文学名篇,英译文简洁朴素,几乎不用脚注,主要针对西方普通读者。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倪豪士教授认为杨宪益、戴乃迭的《史记》英译是在1958年至1970年间进行的。

倪豪士认为他们选译的篇目受王伯祥选注的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史记选》影响。

王伯祥先生曾给杨氏夫妇的《史记》英译本写过序。

他们在翻译时主要参考了王伯祥《史记选》中的篇目。

王伯祥对选取的每卷篇目都做了若干校记,即根据手头容易得到的多个《史记》权威版本,如覆刻《百衲本》和日本陇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等版本进行相互对照,对其中出现的文字异同正误进行校记,同时还对其中涉及的音读、字义、地名、人名、官名等做了简单注释,这些注释和校记合并起来称为校释。

王伯祥选注的《史记选》突出的是《史记》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同时兼顾其史学意义,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内地学者对《史记》进行评注的杰出学术研究成果。

王伯祥在该书《史记选序例》里详细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和《史记》的成就,对所选注的篇章进行标点,注释详备,配上多幅《史记》地图分插在每个选篇前面。

他的这部著作半个世纪来颇受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的欢迎,出版后经久不衰,成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当时翻译《史记》时在中国内地能够找到的较优秀的《史记》评注版本。

钱歌川翻译思想简介

钱歌川翻译思想简介

钱歌川在台湾、新加坡、美国 发表了大量的散文和英语教学资料。 译作: 《地狱》、《安娜哀史》、《娱 妻记》等 译学论著: 《翻译漫谈》、《翻译的技巧》、 《英文疑难详解》(已为台湾大学 用作教本)
译文第一要通达 翻译是要字斟句酌的 一切译文必须以逻辑为标准 平心而论,创作困难,翻译也不容易。作家 只须精通一种母语,翻译家至少须畅晓两种以 上的文字。虽然作家还需搜索枯肠,博访周询, 找出许多材料来证实他的理论,而译者却可节 省这些麻烦,把人家既成的作品拿来照译,但 是在行文上,作家可以自由发挥,而翻译家须 受原文的限制,有的可译,有的不可译。
钱歌川(1903—1990),原名慕祖, 笔名歌川、味橄等。湖南湘潭人。著 名的散文家、翻译家。1920年赴曰留 学。1930年进上海中华书局做编辑。 1931年参与主编《新中华》杂志。 1936年人英国伦敦大学研究英美语言 文学。1939年回国后任武汉、东吴等 大学教授。曾与鲁迅、矛盾、田汉、 郭沫若、郁达夫等文化名人交往,参 与文化运动。1947年春,前往台北创 办台湾大学文学院并任院长。1972年 Hale Waihona Puke ,以70高龄退出讲台,移居美国纽 约。

从莎作翻译漫卞之琳诗歌翻译精神论文

从莎作翻译漫卞之琳诗歌翻译精神论文

从莎作翻译漫谈卞之琳诗歌翻译精神摘要卞之琳是中国著名现代派诗人,也是杰出的莎士比亚作品翻译家。

他以诗人的胸襟看待翻译,从翻译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在实践中浇铸独特的诗歌翻译精神,对“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做了个性化的诠释,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新思路。

本文在梳理卞之琳的莎作译介经历与译介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莎作译介对卞之琳诗歌创作的影响,归纳了卞之琳的诗歌翻译精神。

关键词:卞之琳莎作翻译诗歌翻译精神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卞之琳(1910-2000)是中国现代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位诗人翻译家。

在其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中,诗歌翻译如同贯穿其间的经线,从为了练笔、遣怀糊口而翻译西方现代派诗歌到自觉与学术研究工作相结合,推出学术品性更高的莎作翻译,他将闻一多首倡,何其芳等人发展的“以顿代步”翻译西方(格律诗)的译学流派发扬光大,为中国翻译事业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而他所译的莎作正是这笔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卞之琳莎作译介背景及翻译思想述评卞之琳初中时代便选学了《莎士比亚故事集》,高中阶段已能阅读原版的《威尼斯商人》。

大学期间他着手翻译莎剧,曾试译《仲夏夜之梦》全剧。

成为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成员后,他开始系统研究莎剧,于1954年起陆续发表相关莎作,包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七首》(1954)和《哈姆雷特》(1956),《奥赛罗》(部分)、《里亚王》与《麦克白斯》的翻译也于1956-1983年间完成。

卞之琳还用论文阐发他对莎剧的理解和翻译心得,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1955)、《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1956)等文面世。

但最能体现其莎剧翻译与研究成就的还是《莎士比亚悲剧论痕》(1989)、《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等(译)文集。

卞之琳为莎士比亚诗歌、戏剧那丰富、深刻的内涵吸引,决心译介莎作,曾计划从翻译四大悲剧着手,不断加深对莎剧的认识,撰写译序、论文,并用专著形式对四大悲剧做系统分析。

漫谈翻译标准中的“雅”

漫谈翻译标准中的“雅”

漫谈翻译标准中的“雅”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已提出一百余年。

翻译界对“雅”的标准争论不断,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认为这一理论已经过时的人也不在少数。

本文通过分析严复翻译原则的提出背景,解释“雅”的内涵意义,阐明这一原则的重要性。

“雅”的理论并未过时,只是需要译者以发展的眼光对其解读,动态地理解“雅”的内涵。

标签:理解翻译翻译标准动态雅一、引言中国的翻译研究由来已久,从西汉末期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全球化发展,从起初的《诗经》翻译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翻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也存在差异。

在汉朝,译作多以佛经翻译为主,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

清末民国初年,社会面临巨大变革,为引进西方先进翻译思想,大量的西方作品的译作问世,在这个时期,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到现代,中国翻译理论中较为重要的理论当属林语堂的“忠顺美”,傅雷先生的“神似理论”以及钱钟书的“化境”思想,但这些理论基本是在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其影响力较有限。

纵观整个中国翻译发展史,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翻译准则,久而久之,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思想就成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

然而,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再加上中西方交流的日益频繁,很多先进的西方翻译理论被引入中国,一些人开始质疑严复的翻译三原则是否仍然能为人受用。

本文认为严复先生的翻译理论既然能在翻译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不应该轻易地予以否定,而应以发展的眼光重新解读。

二、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的提出严复“信、达、雅”翻译思想的提出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清朝末年,中国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无法招架,尽管有一些有志之士主张维新,力求变革,但对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已是回天乏术。

资本主义的入侵带来了众多的西方思想和文化,大量的西方作品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当然,中国在寻求变革之路的过程中也开始逐渐接触西方文化。

漫谈文章标题的翻译

漫谈文章标题的翻译

漫谈文章标题的翻译作者:金艳摘自:《中华读书报》2004-10-27 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戏曲电影歌曲,标题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标题常常用语简洁明快,有时还加以适当的对比、仿拟等修辞手法对作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往往富含许多深刻的意义和奇妙的效果。

而它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读者决定对该作品阅读与否的取舍。

颇负盛名的《英语学习》杂志每期内容大都选择的是外国作家或作者的作品,为广大英语读者提供了很多丰富有趣的英语知识,其中的标题也颇有趣味。

很多标题的翻译更因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变得跟原题原文相映成趣,给杂志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标题虽是映入读者眼帘的第一条信息,但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名词短语式,有英语动词词组式,还有句子式。

翻译的基本方法主要以直译为主,从而基本地保留原题语言与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题原文,给译语读者以原汁原味的欣赏。

以下略作归纳:1.短语式,即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以下只简单列举:Business Partners生意伙伴/John Steinbeck:Men and The Land斯坦贝克:人与土地/Feather in the Wind风中的羽毛/BuildingBridges架起心灵之桥/At the Top of the World位于世界之巅2.句子式Don‘t Cry for Me,England英格兰,别为我哭泣/Who Brings the Beauty to You 她把美丽带给人间以上的这些标题通过直译将原题原文的信息直接简明地传达给读者,既方便读者也不失忠顺。

另外标题作为题眼,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趣不少,但也给直译带了不小的困扰,有些甚至是直译难以做到的。

不过标题的译者们也想出许多别出心裁的办法来弥补原题应有的趣味,其灵活处理主要体现在合理地增补改译和巧妙地套用修辞。

先谈一下增补改译。

1、一些标题原来十分简短,适当地增加略带感情色彩的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兴趣;或是根据原文所写的内容体裁另外补充符合汉语文化的词语:Loser天生输家/The Story of An Hour悲喜一小时/Summits and Valleys峰谷之间———美国总统中东斡旋记/My First Trip to Sweden瑞典访问手记/OneRealt or Wearing Many Hats售楼―历险记‖2、一些标题原是短语,或不完整的句子,在翻成汉语时并不拘泥于原来的限制,转换成符合自身语言习惯的表达法,甚至常用语、口俚语等等,令读者感到十分亲切:Outstanding Cultural Diversity Programs多元文化连着你和我/Cyberpromotion Communicating with Customer On line网络促销:与顾客亲密接触/Telecommuting Technologyinstead of Traffic电讯家庭办公:想说爱你不容易/When the New Bossin Hellon Wheels嘘———老板来了!上述中间的两则标题的翻译不仅绕开了标题里一组既含头韵又觉复杂的长单词,而且在补充说明主题词时巧妙地套用了流行用语,传达出一份轻松可爱的艺术效果。

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CB/T4000—2005)英文版译校漫谈

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CB/T4000—2005)英文版译校漫谈

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CB/T4000—2005)英文版译校漫谈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CB/T4000—2005)英文版译校漫谈胡毅提要本文结合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CB/T4000—2005)英文版译校实践,介绍了译校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通过新老版本的对照,以具体译例说明了该标准新版译文的特色.关键词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英文翻译校对工作方法在国防科工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我国造船界有关专家共同努力下,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CB/T4000—2005)英文版最近推出.这是我国造船界的一件大事,预计将在中国造船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造船建造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标准英文版的译校工作,深感造船质量标准的翻译不但涉及众多专业,而且涉及各种船舶建造工艺实践,是一项难度高,工作量大的工程.现结合译校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章节,谈谈笔者的理解和体会.1译校的任务是质疑和建议这次英文版是在前几版的基础上,根据中文版的修订部分做相应的文字翻译修改,由于有很好的底本,译校的工作量不大,主要是把中文的修订部分与译文进行对照和确认.译校的任务是质疑可能的歧意,给出改进的建议.译校者需要有"吹毛求疵"的职业眼光,但是,一定要本着"锦上添花"的精神,一定要做到"言之有据".这是译校者的基本素质,也是做好译校工作,保证译文质量的基本要求.具体地说,译校时要从全篇的角度,把握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注意文字表达,做到语言正确,其次注意专门术语的选用,科技概念的理解是否得当,做到技术正确.当然,也要注意细节,比如打印出错,字母大小写,名词单复数,标点符号等.万一不注意,就会出现疏漏,即使是小小的瑕疵,也会对标准的规范性,严谨性产生负面影响.电脑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使用查找替换功能时要注意复核,防止不同文件格式转换过程中出错.另外,还要注意,某章节的文字,如有修改,则与之有关的其他章节的文字也要做相应的修改.如果是标题的修改,还会牵涉到"目录"中各节的标题. 从以上的一些要求来看,新版CSQS做得相当好,确实如评审专家的评价——"译文准确,语言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新版本原文和译文的信息对等更为适当标准译文应当以准确而简洁的文字.达到本源语和翻译语的语言信息对等传递的目的.例如: (1)2005版CSQS英译本目录第11章的文字表达比1998版更简洁而且有更好的对应关系:(见表1)表1中文1998版2005版l1系泊及航行试验11M00RINGrIESTl1MOORINGI1EsT 11.1船体部分ANDSEA TRIALANDSEATRIAl11.2轮机部分11.1Mooringtestand11.1HullPartl seatrialforhullpart11.3电气部分1.2MachineryPart11.2Mootingtestandsea trialformachinerypartl1.3ElectricPart11.3Mootingtestandseaalfore]eetricpart(2)"(锅炉)基座螺栓紧固后应有防松措施."一节,1998版译文为:"Afterfastening,thefoundation boltsaretobecheckedtoensuretheirrobustnessand37reli~ility.TheboltsayetobefittedwitIllockingde—vices.",2005版译文为:"Thefoundationboltsayeto betightenedandsecuredwithlockingmeans.",两相对照,新版显然更加简洁.(3)"锚泊设备,舷梯,舱盖,门窗启闭装置及空调,消防系统等,应根据规范及有关规则出具船级社认可证书,产品合格证书及有关实验报告."一句,新版有两点改进:a】"产品)合格证书"选用"conformitycertificate"代替"qualificationcertificate",更为准确.笔者的理解:"qualificationcertificate"通常指"资格证书"或"资质证书",如"Welder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焊工资格证书","NDTExaminerQualifi—cationCertifi~cate,无损探伤操作人员资格证书".b】新版在"productconformitycertificatesandtest reports"前增加"andbeprovidedwith".笔者的理解:这样做,弥补了语句结构不对称的瑕疵.等级认可证书的颁发者为船级社,但是,中文却未明示"产品合格证书及有关实验报告"由什么机构核发,加上"andbeprovidedwith",即"提供了,备有(产品合格证书及有关实验报告)",就是一种翻译技术处理方法.由于原文并不强调这些证书文件的发证机关.所以.在翻译时也可以采用不出现发证机构的变通译法,即把"船级认可证书"译为"approval certificatesoftheclassificationsociety".同"product conformitycertificates"."testreports"并列.这样处理,也能达到忠实于原文的目的,也就是说,该节文字也可译成:"Allmooringequipment,…,ayetobe provided(issued)withapprovalcertificatesoftheclas—sificationsociety,productconformitycertificatesand testreports…"o3新版本专门术语的选用更加准确造船标准涉及的专门术语和科技概念,尤其是工艺和惯例,领域之广,门类之多,令人望而生畏.然而,翻译人员却必须面对,无法回避.与1998英文版CSQS相比,新版CSQS的用语和专门术语的选用更加准确,反映了近年来的造船技术的发展(见附录"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1998版和2005版部分词语和术语对照表").例如,(1)"轴系找中工艺一般采用照光或拉线方法.照光应在无日光直接照射的条件下进行."382005版的译文为"Thecenteringoftheshaftingis tobedoneingeneralbyusingthewayofopticalsightOr tauteningapianowire.Suchcenteringhastoavoiddi- rectsunshine.''"拉线找中工艺"是利用悬挂在两根支杆之间的,靠砝码绷直的钢丝进行找中的工艺.相应的译名为"taut—wirealignmeut".所谓的"拉线",实际是"靠砝码绷紧的钢丝",即"apianowiretautenedbythe weightsbetweentwosupports(stanchions)"."照光",即"opticalsight"或"opticalalignment",一般要避免直射日光的干扰,直接译为"toavoiddi—rectsunshine",更加简明扼要.(21"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对主机自控,遥控设备的遥控操纵,应急停车,控制位置转换,安全停机,越控,安全减速等控制功能进行调试."一句中的"产品说明书",新版选用"controlequipmentspecifica—tions",比按字面直译"theproductspecifications",更加清晰.(3)"干喷雾颗粒"的译法.所谓的"干喷雾颗粒"只知道是一种涂装缺陷,但这种涂装缺陷是怎么产生的,笔者是一无所知.经请教涂装专家,才知道在油漆喷涂操作时,如果喷枪距离待喷涂工件过远或气温过高.喷出的漆雾在到达待喷涂工件表面之前会过早挥发,出现所谓的"干喷雾颗粒",致使油漆涂覆层的流布性和附着性变差.因此,"干喷雾颗粒"译为"prematurely—driedparticles",即"过早干燥的颗粒",在技术含义上比较接近.以下的英文注释,是笔者所拟.录以备考.Prematurely-driedparticlesreferstoakindof paintingdefectoccurredduringpaintingoperation.In casethesprayingdistanceistoofarawayfromthesur——facetobepaintedand/ortheambienttemperatureisvery(too)high,thesolventinthepaintingspraywille—vaporatequicklybe~rethelatterreachesthesurfaceto bepainted,andthiswillleadtopoorpaint-spreading/ flowing,pooradhesion,and,higherpercentageofsolid particlesinthecoating,thusresultinapoorpainting4新版本较长段落翻译时的前后照应更加严密翻译长句,是令译者头痛的事.长句往往用于列举或描述一系列的事实,容易失去照应.例如下面的一段规定就很长:"轴系找中前,机舱前隔壁往后,主甲板或强力连续甲板以下的全部船体结构和基座应装焊,矫正结束,艉轴管按交验合格的船体中心线装焊完工,艉轴管,冷却水舱以及双层底舱密性试验结束."对照两个板(版)本译文,可以看到新版译文的表达更加严密.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艉轴管……装焊完工"译为"…andthe sterntubeistobecentered,fixed,weldedandbrought tocompletion…"把三个过去分词+介词词组的形式转变成四个并列的过去分词的形式,因为,这里的完工实际上还有检验和验收合格的内容,应当是一个独立的工序.(2)"交验合格的船体中心线"译为"shipscen—terlinedulysurveyedandaccepted",这里的"合格"实际上是"验收合格",所以,选用"accepted"比1998版的"qualified"更加恰当,因为后者通常用于人的资格的认定合格(3)"密性试验结束"从介词词组(withtightnesstestscompleted)上升为并列的谓语,同时用"mean—while"作呼应联系,使之与"船体结构和基座应装焊,矫正结束","艉轴管按交验合格"相并列.凸现其必须完成的地位.5结束语中国造船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标准工作.标准翻译工作是中国造船采用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的桥梁,必将更受重视.笔者能有机会为CSQS(CB/T4000—2005)英文版的翻译出版工作尽__份绵薄之力,深感荣幸,而且获益匪浅.本文看法,纯系一得之见,不当之处,敬请指教.附录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1998版和2005版部分词句和术语对照表序号中文1998版2005版工艺板和吊装disposaloftemporarytreatmentoftemporary1眼板的处理weldingpiecesandweldingpiecesandlifting liftingeyepieceseyepieces2定位焊positionweldingtackwelding管子焊接的质3量控制要点)a1Cleaningofweldedparts;cleannessofpartstobeweldeda)焊接部位清洁管子表面无焊4Noweldingslag,spray,…Noweldingslag,spatter,…渣,飞溅物,……5产品合格证书productqualificationcertificateproductconformitycertificate 舵叶rudderplaterudderblade7船级)合格证书(class)qualificationcertificate(class)conformitycertificate 8螺旋桨锥孔coneholeforpropellerfemaleconeforpropeller9铰制螺栓reamboltreamerbolt tobematchedwiththetobeinterference—fitted冷套或液压过reamboltbycoldwiththereamerboltby10盈配合pressingorbyhydraulicshrinkorbyhydraulic interferencechecking.pressing.39序号中文1998版2005版(轴系找中工艺)centeringofthe●●●11tauteningapianowire 拉线(方法)shafting)runningafine(艉轴管轴承的)externalcircle(oftheexternalcylindrical12外圆sterntubebeating)surface(ofthesterntubebearing)船装HulloutfittingHulloutfitting13机装MachineryinstallationMachineryoutfitting电装ElectricinstallationElectricoutfitting14厚度偏差deflectioninthicknessdeviationinthickness15材质materialgradematerialquality钢材应按……A11steelmaterialsaretoA11steelmaterialsaretobe 16平整堆放.bestoredinpiles'?'andstoredinpilesandkept keptflat.cleanandtidy.17舱口角隅AngleofhatchopeningCornerofhatchopening18总装generalassemblinggeneralassemblinganderection19结构狭窄部位无confinedstructuralspaces20船舯范围mid-lengthregionmidshipregion21包角焊all—roundweldsboxing22涂层膜厚分布无Filmthicknessdistilbution23(管子)加工(pipe)machining(pipe)processing24轴系加工shaftprocessingshaftmachining25环境温度environmenttemperatureambienttemperature不同性质的电Differenttypesofearthing26气设备接地(即无(namelyworkingearthing工作接地和保护andprotectiveearthing)of接地)应相互分开.electricequipmentaretobe,segregatedeachother.27电缆金属护套cablemetalcovetingcablemetalsheath28备用泵无stand—?bypump29首制船prototypeshipthefirstshipoftheseriesconstruction 30舵轴ruddershaftrudderspindle31特涂speciallocationspecialpaintinglocation32手动盘车handturningmanualturning33漏涂(涂装缺陷)miss—'outpaintingholiday34气孔(涂装缺陷)bubblecavitypinhole(下转第36页)于小车支腿可自由摆动,故而能确保走轮与轨道的正常接触,且走轮踏面中心,基本处于支腿的中心线上.但这种结构支腿的摆动,是源于走轮轮缘与轨道侧面接触时的侧向力,所以,要注意轮缘的磨损情况.要保证轮缘有足够的厚度.2大车走轮咬轨啃轨造成大车走轮咬轨啃轨的因素很多,其中大车运行机构的安装精度超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起重机制造标准中针对大车运行机构的安装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标准要求.在以往的桥吊安装中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但是随着大型船舶的建造,所需起重机的起重吨位越来越大,跨距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安装工艺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大车行走机构的安装时机提前到了主梁全支承状态.待整机吊上轨道梁后.由于主梁的自重变形引起了端梁向跨中偏转,跨度越大,梁自重越大,则变形越大,端梁向跨中的转角也越大.安装于端梁上的行走机构同时向内侧倾斜.引起走轮垂直度超差,其后果是走轮踏面单向受力,从而引起或踏面磨损不均,从而导致行走不平稳,或产生附加弯矩应力导致机构寿命缩短.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计算主梁自重引起端梁转角值,在吊车制作安装时,将端梁和行走机构向跨外侧放一相应预变位.在LNG车间240吨桥吊制造中,施工人员成功实施了这一措施,效果良好(见图端梁安装施工图).同时,由于大跨度,大起重量桥吊制作的工艺遭遇变革.促使行走端梁的工艺制造程序也发生变革. 传统的方法是待主梁行走端梁全部合拢焊接完成后,再进行划线,镗行走走轮轴孔.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加工的轴孔的平行度.但是,由于在搭排安装镗刀架的过程本身就已和理论轴线产生偏差,加之加工时的振动位移,因此孔轴线平行度肯定存在偏差从而安装于该轴线上的行走走轮在水平方向也产生偏差,而且很难再作有效的调整.当这一偏差超出一定范围后.将会使整机行走时产生咬轨和啃轨现象发生.如果将轴孔加工改在内场进行并先行预装,那轴孔平行度偏差就可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加以外场定位均按原始基准线定位,减少了累积误差.可大大提高行走机构的精度.这样.行走机构安装精度的最终控制就落到了最后一道工序一焊接工序的变形控制上.因此,焊接时要有严格的工艺程序和规范以及监控手段.特别是根据该处结构的特点一般不宜采取强制变形办法,应让焊接应力有自然释放的空间.在LNG车间240吨桥吊施工中就采用了这一新工艺.3结果经检测,行走机构水平偏差完全在标准许可范围内,证明了先加工,后装焊这一工艺是完全可行的.目前船舶轴系的加工装焊也已开始研究采取这一工艺措施,充分显示了这套工艺的生命力.以上是我们在大型桥式起重机制作过程中的几点体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吊车制造的工艺技术水平肯定还会有新的飞跃.(上接第40页)序号中文1998版2005版35裂纹(涂装缺陷)cracklecracking干喷雾颗粒36dryparticlesofpaintprematurely—?driedparticles (涂装缺陷)37流挂(涂装缺陷)flowtracesagging,38刷痕(涂装缺陷)brushmarkbrushmarks39起皱(涂装缺陷)ripplewrinkling冷库电缆应明CablesforrefrigeratedCablesforrefrigerated40线敷设.spacesaretobelaidspacesaretobelaidinthe uncovered.modeofopen—wi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生豪:中国莎剧翻译第一人。1936-1944:31部半剧本 “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习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 自觉颇有会心。”
“他以业余力量从事译莎是在一九 三五年春。……那些年月里,日本 帝国主义欺侮中国人民气焰很盛。 恰好讥笑中国文化落后到连莎氏全 集都没有译本的,又正是日本人。 因而,我认为他决定译莎,除了个 人兴趣等其它原因之外,在日本帝 国主义肆意欺凌中国的压力下,为 中华民族争一口气是重要的动力。”
翻译漫谈
外国语学院:李海军
1、翻译的定义
1、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 言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 2、Translation is changing speech or writing into another language.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林纾:1897年与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 事》。译作180 余种(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希腊、 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的作品)。 康有为: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
鲁迅:200多万字。《域外小说集》;硬译;宁信而不 顺
《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 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 慎,迭译亦期弗失文情。异域文术 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使有士卓特, 不为常俗所囿,必将犁然有当于心, 按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以相度 神思之所在。则此虽大涛之微沤与, 而性解思维,实寓于此。中国译界, 亦由是无迟暮之感矣。”
严复:以翻译启蒙中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 演论》、《 原富》、《群学肄言》、 《群己权界论》、 《穆勒名学》、《社会通诠》、《法意》《名学浅说》); “信、达、雅”。
康有为:“精通西学第一人”。 梁启超:“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 一流人物。”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 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之一。 胡适:“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 一人”。
《余光中论翻译》 The English Learner's Guide to Chinglish (《中式英语之鉴》)
6、译者的素质
1、精通双语。
2、宽广的知识面。 1, This book mainly deals with conductors and semiconductors such as silicon and germanium. 2, This book mainly deals with conductors and semiconductors such as copper and silicon. 【V1】 本书主要讨论导体以及硅和锗这样的半导体。 【V2】本书主要讨论铜和硅这样的导体和半导体。 3、掌握常见翻译技巧。 4、良好的翻译职业道德。

2、翻译的作用
1、跨语际交流的工具
2、传播文化
3、丰富语言表达
例:掉鳄鱼眼泪(to shed crocodile tears)、沙发(sofa)、咖啡(coffee) paper tiger(纸老虎), kungfu(工夫), taiji(太极),Fuwa(福娃)
3、翻译的标准
1、忠实
5、翻译腔
翻译腔指由于受源语影响而产生的不 地道的译文表达。 汉译英:中式英语 有房 Have Room(Room Available) 小心地滑 be careful of floor slipppery (Caution: Wet Floor)
贵阳 expensive sun 警风 police breeze
[原译]这是件我不能想出解释的事, 就是对乡村生 活具有的热情和对自然景色具有的爱心最强烈和最 普遍的正好是那些天气最坏和寻找风景如画的地方 最带有困难的欧洲国家。
[改译]欧洲有些国家,天气坏透,那里的人要辛苦 一番,才能寻找到风景如画的地方。奇怪,他们恰 恰最喜欢过乡村生活,也最爱欣赏天然风景,而且 这个情形也极普遍。这是实情,我怎么也提不出叫 人满意的解释来。
余光中:纯粹的中文。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傅雷: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译作约五百万言,译文以 传神为特色。“神似”
杨宪益和戴乃迭:译作百余种,译文千万字;“翻译了整 个中国”;《红楼梦》全译本。 24岁译《离骚》至今仍被欧洲学术界奉为经典。 John Minford:与钱锺书齐名,是中国最后一代的世界级 学术巨匠。
梁实秋:耗时38年,独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4、翻译的方法
1、直译
例:It is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译文] 这是一石二鸟。
2、意译
例:It is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译文]这是一箭双雕。 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就意译。 例1:Listening to classical music is my cup of tea. 例2:Waterloo Bridge/Ghost/Mission Impossible
例: I think he is pulling my leg. 【原译】我认为他在拖我的后腿。 【改译】我认为他在和我开玩笑
2、通顺
例:This book is the beginning of his fame. 【原译】这本书是他名声的开始。 【改译】这本书是他的成名之作。
“又是莎士比亚,我已与他绝交。” “不是天才,不是学者、活的长”
许渊冲: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译著120余部,包括 《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选》《西厢记》 《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等。2010年:“翻译文化终 身成就奖”;2014年:“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诗译英法唯一人” “不是院士胜院士”,
抛扔 to throw to throw
带好:take good
英译汉:西化汉语
例:“Don’t cough more than you can help.”
[原译]“不要咳得多于你能不咳的。” [改译]“能不咳就不不咳。”
It is a curious fact, of which I can think of no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that enthusiasm for country life and love of natural scenery are strongest and most widely diffused precisely in those European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worst climate and where the search for the picturesque landscape involves the greatest discomfort.
7、翻译危机
季羡林:“翻译危机”。 繁荣的翻译市场。
翻译危机的表现:
1、抄袭 2、抢译
3、劣译
8、中国历史一些著名翻译家
玄奘:创办译场。19年译经75部,1335卷。 唐太宗作《三藏圣教序》;皇太子李治作《述圣记》。
徐光启:“西学翻译之父”、“科学译祖”;和利玛窦 翻译《几何原本》(几何、点、线面,直角、钝角、三 角形),一次翻译即成定本,:“无一字之苟,一语之 疏”,梁启超:“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