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几个重要的特殊数列
贝尔数列的规律
贝尔数列的规律贝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规律十分有趣且引人入胜。
贝尔数列的生成规则是这样的:第一个数为1,第二个数为2,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加1。
换句话说,如果第n个数为B(n),那么B(n) = B(n-1) + B(n-2) + 1。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贝尔数列的规律。
1. 贝尔数列的前几项是:1, 2, 4, 8, 15, 29, 56, 108, 208, 401, 773, 1490, 2872, 5536, 10671, 20569...2. 我们可以观察到,贝尔数列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前几项之间的差值依次为1, 2, 4, 7, 14, 27, 52, 100, 193, 372, 717, 1382, 2664, 5144...,这些差值也构成了一个数列。
3. 如果我们计算相邻两项的比值,可以发现这个比值逐渐趋近于黄金比例,即约 1.618。
这与黄金分割的数学特性有关,使得贝尔数列在艺术和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
4. 贝尔数列在组合数学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它与贝尔多项式有密切关系,贝尔多项式是生成贝尔数列的一种方法。
贝尔数列和贝尔多项式在计算组合数、排列数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5. 贝尔数列还与图论中的有向无环图(DAG)有关。
在DAG中,贝尔数表示了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所有可能路径的数量。
6. 贝尔数列与分区数也有联系。
分区数表示将一个正整数拆分成若干个正整数之和的方法数。
贝尔数列可以用来计算分区数,每个贝尔数对应的是不同的分区数。
7. 贝尔数列在密码学中也有应用。
它可以用来生成随机数序列,以及构建密码算法中的S盒(Substitution box)。
贝尔数列的规律丰富多样,不仅在数学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还可以在艺术、设计、密码学等领域发挥作用。
通过研究贝尔数列的规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的美妙之处,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贝尔数列的研究还有很多待发掘的领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能够发现更多有关贝尔数列的奥秘。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函数形式,它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
数列可以用来描述各种数量的变化规律,比如一个物理过程中的变化、一个数学公式中的规律等等。
数列在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数列的定义、性质、分类、常见数列以及数列的应用等方面给大家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系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集合。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记作an,n为项的序号。
数列通常用花括号或者圆括号进行表示,并且在括号中按照项的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一个定义为an = 2n的数列可以表示为{2, 4, 6, 8, ...},第一个项是2,第二项是4,以此类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列。
二、数列的性质1. 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的所有项都小于或等于某个数M,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有上界的。
同理,如果数列的所有项都大于或等于某个数N,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有下界的。
如果一个数列既有上界又有下界,那么它就是有界的。
否则,它就是无界的。
2. 数列的单调性:如果数列的相邻两项满足an+1>an,则称这个数列是递增的;如果数列的相邻两项满足an+1<an,则称这个数列是递减的。
3. 数列的收敛性:如果数列的项趋于有限的极限a,那么这个数列就是收敛的,极限a称为这个数列的极限。
如果数列的项随着n的增大而无限增大,那么这个数列就是发散的。
三、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性质和规律,我们可以将数列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差递增数列、等差递减数列等等。
1.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1, 3, 5, 7, 9,…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四、常见数列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数列之一,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发散数列的经典例子
发散数列的经典例子发散数列,也被称为无穷数列,是指一个由无数个数字组成的数列,其中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
发散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经典的发散数列。
I.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乘以一个常数,即a1, a2, a3, …, an, …的公比为r,即a(n+1)=r*an。
如果r>1,那么这个数列就是一个发散数列。
例如,2, 4, 8, 16, 32, … 这个数列的公比为2,无穷项趋于正无穷。
II.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即a(1)=1, a(2)=1, a(n+1)=a(n)+a(n-1)。
这个数列的性质非常特殊,如下:1. 斐波那契数列是递增的;2. 斐波那契数列的比值随着项数的增加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约1.618);3.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发散数列。
III. 调和级数调和级数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其前一项的倒数加1,即1,1+1/2, 1+1/2+1/3, …, 其通项公式为an = 1 + 1/2 + … + 1/n。
显然,调和级数是一个发散数列,但是其发散速度非常缓慢。
例如,调和级数前1000项的和约为7.48,而前100万项的和已经接近21。
IV. 稀疏数列稀疏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平方根,即a(n+1)=sqrt(an)。
这个数列的性质非常有趣,如下:1. 稀疏数列最初的几项增长迅速,但是随着项数的增加越来越慢;2. 稀疏数列是收敛数列,即其无穷项的极限存在,且为1。
V. 射线数列射线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多2n个正整数,其中n 为项数减1,即a(1)=1, a(n+1)=a(n)+2n。
这个数列的性质如下:1. 射线数列是一个发散数列;2. 射线数列的无穷项是完全平方数,即a(n)=n^2。
总的来说,发散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却也十分神秘的概念之一,这些经典发散数列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和规律,而且在科学和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奥数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奥数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奥数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掌握数列的相关知识点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对奥数中常见的数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的概念。
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组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字称为该数列的项。
通常用字母表示数列的项,如a₁、a₂、a₃等。
二、等差数列1. 定义: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这个公差用d表示。
2. 常见公式:- 第n项通项公式:aₙ = a₁ + (n - 1)d- 前n项和公式:Sₙ = (a₁ + aₙ) × n ÷ 2三、等比数列1. 定义:在等比数列中,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相等。
这个比值用q表示。
2. 常见公式:- 第n项通项公式:aₙ = a₁ × q^(n - 1)- 前n项和公式(当|q| < 1):Sₙ = a₁ × (1 - qⁿ) ÷ (1 - q)四、特殊的数列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
- 常见公式:aₙ = aₙ₋₂ + aₙ₋₁五、常见数列问题解析1. 求特定项的值: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特定项的值。
2. 求前n项的和: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以很方便地求得前n项的和。
3. 求公差或公比:已知数列的前几项,可以通过求项与项之间的差或比值,从而推断出公差或公比的值。
4. 求满足条件的项数:已知数列的某些项或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代入公式,求解满足条件的项数。
六、实例分析例1: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3,第5项为10,求该等差数列的第10项和前10项的和。
解析:根据已知信息,可得到a₁ = 10 - 4 × 3 = -2,代入通项公式可计算得到第10项的值为82,代入前n项和公式可计算得到前10项的和为202。
几个特殊的数列
几个重要的特殊数列基础知识1.斐波那契数列莱昂纳多斐波那契(1175-1250)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是一名闻名于欧洲的数学家,其主要的著作有《算盘书》、《实用几何》和《四艺经》等。
在1202年斐波那契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列,即:假设一对兔子每隔一个月生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子,每对小兔子在两个月以后也开始生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子,每月一次,如此下去。
年初时兔房里放一对大兔子,问一年以后,兔房内共有多少对兔子?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困难,可以用表示第个月初时免房里的免子的对数,则有,第个月初时,免房内的免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个月初就已经在免房内的免子,共有对;另一部分是第个月初时新出生的小免子,共有对,于是有。
现在就有了这个问题: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何去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种求递归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特征根法。
特征根法:设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递推式为(),其特征方程为,其根为特征根。
(1)若特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其通项公式为(),其中A、B由初始值确定;(2)若特征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其通项公式为(),其中A、B由初始值确定。
(这个问题的证明我们将在后面的讲解中给出)因此对于斐波那契数列,对应的特征方程为,其特征根为:,所以可设其通项公式为,利用初始条件得,解得所以。
这个数列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有许多生要有趣的性质,如:它的通项公式是以无理数的形式给出的,但用它计算出的每一项却都是整数。
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竞赛的组合数学与数论中有较为广泛地应用。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这一数列,我们给出以下性质:(请同学们自己证明)(1)斐波那契数列的前项和;(2);(3)();(4)();(5)();2.分群数列将给定的一个数列{}:按照一定的规则依顺序用括号将它分组,则可以得到以组为单位的序列。
如在上述数列中,我们将作为第一组,将作为第二组,将作为第三组,……依次类推,第组有个元素,即可得到以组为单位的序列:(),(),(),……我们通常称此数列为分群数列。
#【数学】【数论】几个特殊的数
#【数学】【数论】⼏个特殊的数素数 ⼤于1且不被其他整数(除了1和其本⾝)整除的整数。
质数定义为在⼤于1的⾃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
⽰例:2,3,5,7,11,13,17,19,23,29,31,37,39,41...回⽂数 “回⽂”是指正读反读都能读通的句⼦,它是古今中外都有的⼀种修辞⽅式和⽂字游戏,如“我为⼈⼈,⼈⼈为我”等。
在数学中也有这样⼀类数字有这样的特征,成为回⽂数(palindrome number)。
设n是⼀任意⾃然数。
若将n的各位数字反向排列所得⾃然数n1与n相等,则称n为⼀回⽂数。
例如,若n=1234321,则称n为⼀回⽂数。
注意: 1.偶数个的数字也有回⽂数124421 2.⼩数没有回⽂数 ⽰例: 1千以内的回⽂数 在⾃然数中,最⼩的回⽂数是0,其次是 1,2,3,4,5,6,7,8,9,11,22,33,44,55,66,77,88,99,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3,393,404,414,424,434,444,45 505,515,525,535,545,555,565,575,585,595,606,616,626,636,646,656,666,676,686,696,707,717,727,737,747,757,767,777,787,797,808,818,828,838,848,858,868,878,888,898,909,919,929,939,949,959 ⼈们迄今未能找到⾃然数(除0和1)的五次⽅,以及更⾼次幂的回⽂数。
于是数学家们猜想:不存在n^k(n≥2,k≥5;n、k均是⾃然数)形式的回⽂数。
在电⼦计算器的实践中,还发现了⼀桩趣事:任何⼀个⾃然数与它的倒序数相加,所得的和再与和的倒序数相加,……如此反复进⾏下去,经过有限次步骤后,最后必定能得到⼀个回⽂数。
常数列和常数
常数列和常数常数列和常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常数列是一组相同的数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例如1、1、1、1、1...就是一个常数列,其中的数都等于1。
常数是指不变化的值,可以是任意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常数列和常数,探讨它们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常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们的每一项都相等。
常数列可以表示为a1, a2, a3, ..., an,其中a1=a2=a3=...=an。
例如,1、1、1、1、1...就是一个常数列,其中的每一位都等于1。
常数列在数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经常出现在代数学、几何学、微积分和概率论等领域中。
在代数学中,常数列的一些性质很有用。
例如,如果给定一个常数列,它的每一项都等于a,那么它的和就可以表示为n×a,其中n是该常数列的项数。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求和一些简单的等差数列,例如1、2、3、4、5...,其中的a=1,n=5,因此和为5×1=5。
在几何学中,常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等距离的点或线段。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给定两个点(x1, y1)和(x2, y2),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d,那么它们所有可能的组合就可以表示为两个常数列x和y。
常数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常数是指在运算中保持不变的值。
这些常数可以是整数、小数、自然数或者其他类型的数。
常数在数学中有许多应用,特别是在代数学中。
在代数学中,常数通常被用来表示未知变量或者在方程中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常数列和常数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在物理、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工程领域中,常数列可以用来描述一些周期性的现象,例如电流、光波等。
在经济学中,常数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投资中,常数可以表示每期的投资金额或者每期的收益率。
在计算机科学中,常数列和常数是计算机算法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们在算法的分析和设计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列所有公式大全
数列所有公式大全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有一定规律的一组数的序列。
数列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也是许多数学领域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数列及其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 * d,其中An表示第n 项,A1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 - 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它的前两项都是1,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它的通项公式为Fn = F(n - 1) + F(n - 2),其中Fn表示第n项。
4. 平方数列平方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一个平方数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n^2,其中An表示第n项。
5. 立方数列立方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一个立方数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n^3,其中An表示第n项。
6. 级数数列级数数列是由一组正整数构成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是前面所有项的和。
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1 + 2 + ... + n,其中An表示第n项。
7. 素数数列素数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素数的数列。
素数是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整数。
素数数列没有通项公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需要使用素数测试算法。
8. 偶数数列偶数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偶数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2n,其中An表示第n项。
9. 奇数数列奇数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奇数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2n - 1,其中An表示第n项。
10. 所有正整数数列所有正整数数列是由所有正整数构成的数列。
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n,其中An表示第n项。
11. 等差几何数列等差几何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特殊数列(长期项目)
特殊数列(长期项⽬)前排提醒: L A T E X 可能过多,请耐⼼等待加载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可能不是很特殊,但是确是最为常见的,看名字就知道明显是个叫做斐波那契的⼈发现的,全名 莱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意⼤利)。
定义: f 0=0,f 1=1,f n =f n −1+f n −2(n ≥2)⽣成函数 F (x )=11−x −x2通项公式: f n =1√5[(1+√52)n −(1−√52)n ],推导⽅式有很多种,这⾥使⽤最简单的两种特征⽅程法:(都是⾃⼰盲猜的,有误请指正)数列中特征⽅程法本质上就是构造等⽐数列,只不过完全看不出来(瞎猜)f n =f n −1+f n −2⟺f n −f n −1−f n −2=0可以看出 f n 、f n −1、f n −2 形式⼀样,我们可以直接盲猜设其为 f n =aq n (虽然很假但是我想不到其他数列了),则aq n +2−aq n +1−aq n =0⟺aq n (q 2−q −1)=0⟺aq n (q −1+√52)(q −1+√52)=0有 f 1,n =a (1+√52)n ,f 2,n =a (1−√52)n 将特解线性组合得通解 f n =Af 1,n +Bf 2,n将 f 0=0,f 1=1 代⼊:Aa +Ba =0(1)Aa 1+√52+Ba 1−√52=1(2)解(1):a (A +B )=0∵再将两个结论代⼊原数列:\begin{aligned} f_n = \ &Aa(\dfrac{1+\sqrt5}{2})^n+Ba(\dfrac{1-\sqrt5}{2})^n \\ =\ & Aa[(\dfrac{1+\sqrt5}{2})^n-(\dfrac{1-\sqrt5}{2})^n] \\ =\ & \dfrac{1}{\sqrt5}\l eft[\left(\dfrac{1+\sqrt5}{2}\right)^n-\left(\dfrac{1-\sqrt5}{2}\right)^n\right] \end{aligned}⽣成函数法:f_n 的普通型⽣成函数为 F(x),则 F(x) = x+x^2+2x^3+3x^4+5x^5+...+f_n x^n+...利⽤⽆穷项的特性,显然有 F-Fx=Fx^2+x \iff F=\dfrac{x}{1-x-x^2}然后因式分解、裂项:\begin{aligned} F(x) &= \dfrac{x}{1-x-x^2} = \dfrac{x}{(1-\phi_1x)(1-\phi_2x)} ,解得 \phi_1=\dfrac{1+\sqrt5}{2}, \phi_2=\dfrac{1-\sqrt5}{2}\\ &=x(\dfrac{a}{1-\p hi_1x}+\dfrac{b}{1-\phi_2x})=x(\dfrac{a+b-x(a\phi_2+b\phi_1)}{(1-\phi_1x)(1-\phi_2x)}) \\ \iff &\begin{cases} a+b=1\\a\phi_2+b\phi_1=0\end{cases}, 解得\be gin{cases} a=\dfrac{5+\sqrt5}{10}=\dfrac{1}{\sqrt5}\cdot\dfrac{\sqrt5+1}{2}\\ b=\dfrac{5-\sqrt5}{10}=\dfrac{1}{\sqrt5}\cdot\dfrac{\sqrt5-1}{2} \end{cases} \\ \iff F(x) &=ax\dfrac{1}{1-\phi_1x}+bx\dfrac{1}{1-\phi_2x} \\ &=ax(1+\phi_1x+\phi_1^2x^2+...+\phi_1^nx^n+...)+bx(1+\phi_2x+\phi_2^2x^2+...+\phi_2^nx^n+...) \\&=\dfrac{1}{\sqrt5}(\dfrac{1+\sqrt5}{2}x+(\dfrac{1+\sqrt5}{2})^2x^2+...+(\dfrac{1+\sqrt5}{2})^nx^n+...) \\ &-\dfrac{1}{\sqrt5}(\dfrac{1-\sqrt5}{2}x+(\dfrac{1-\sqr t5}{2})^2x^2+...+(\dfrac{1-\sqrt5}{2})^nx^n+...) \end{aligned}据此,我们很容易看出 f_n = \dfrac{1}{\sqrt5}\left[\left(\dfrac{1+\sqrt5}{2}\right)^n-\left(\dfrac{1-\sqrt5}{2}\right)^n\right]很好,这样最简单的通项公式就推导完了⼀些性质:与黄⾦分割⽐的关系:\large \lim_{n\rightarrow\infty} \dfrac{f_{n-1}}{f_{n}} = \dfrac{\sqrt5-1}{2}\rm{Proof:}f_n=f_{n-1}+f_{n-2} \iff \dfrac{f_n}{f_{n-1}}=1+\dfrac{f_{n-2}}{f_{n-1}},设极限 \lim_{n\rightarrow\infty}\dfrac{f_n}{f_{n-1}}存在且为 x 。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在数列中,通常以n表示自变量,而数列的值则用a_n表示。
数列的定义可以用公式、递推关系或者描述性的语句来表达。
数列可以是有穷的,也可以是无穷的。
有穷数列指的是数列中的项数是有限的,而无穷数列则指的是数列中的项数是无限的。
在实际应用中,无穷数列更常见,例如自然数数列1,2,3,4,\ldots,斐波那契数列1,1, 2,3, 5,8, 13,21, \ldots等都是无穷数列。
数列的项之间通常存在某种规律,这种规律可以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来表示。
递推公式指的是通过已知项求得下一项的公式。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是a_n = a_{n-1} +a_{n-2},其中a_{n-1}和a_{n-2}分别表示已知的前两项。
数列的递推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数列中任意位置的项。
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6项可以通过递推公式计算得到:a_6 = a_5 + a_4 = 8 + 5 = 13。
数列的性质和性质研究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研究数列的性质时,我们通常关注数列的极限、收敛性、敛散性等。
极限是数列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数列的值是否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值。
如果数列的极限存在,我们称该数列是收敛的,否则称为发散的。
数列可以进行各种运算,例如求和、求积等。
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之和存在有限极限,则称该数列是收敛的,否则称为发散的。
求和运算可以用来计算数列中前n项的总和,而求积运算则可以用来计算数列中前n项的乘积。
数列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列来描述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
在经济学中,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物价的变化、经济增长率等。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等。
几个重要的特殊数列
几个重要的特殊数列返回首页:三湘网络基础知识1.斐波那契数列莱昂纳多斐波那契(1175-1250)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是一名闻名于欧洲的数学家,其主要的著作有《算盘书》、《实用几何》和《四艺经》等。
在1202年斐波那契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列,即:假设一对兔子每隔一个月生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子,每对小兔子在两个月以后也开始生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子,每月一次,如此下去。
年初时兔房里放一对大兔子,问一年以后,兔房内共有多少对兔子?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困难,可以用表示第个月初时免房里的免子的对数,则有,第个月初时,免房内的免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个月初就已经在免房内的免子,共有对;另一部分是第个月初时新出生的小免子,共有对,于是有。
现在就有了这个问题: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何去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种求递归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特征根法。
特征根法:设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递推式为(),其特征方程为,其根为特征根。
(1)若特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其通项公式为(),其中A、B由初始值确定;(2)若特征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其通项公式为(),其中A、B由初始值确定。
(这个问题的证明我们将在后面的讲解中给出)因此对于斐波那契数列,对应的特征方程为,其特征根为:,所以可设其通项公式为,利用初始条件得,解得所以。
这个数列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有许多生要有趣的性质,如:它的通项公式是以无理数的形式给出的,但用它计算出的每一项却都是整数。
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竞赛的组合数学与数论中有较为广泛地应用。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这一数列,我们给出以下性质:(请同学们自己证明)(1)斐波那契数列的前项和;(2);(3)();(4)();(5)();2.分群数列将给定的一个数列{}:按照一定的规则依顺序用括号将它分组,则可以得到以组为单位的序列。
如在上述数列中,我们将作为第一组,将作为第二组,将作为第三组,……依次类推,第组有个元素,即可得到以组为单位的序列:(),(),(),……我们通常称此数列为分群数列。
数列知识点公式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公式归纳总结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律来表示一系列的数值。
在数学学科中,数列的研究与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在纯数学中的数论、代数,还是在应用数学中的物理、经济学等领域都有数列的应用。
因此,熟练掌握数列的知识点和公式对于提高数学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数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的概念。
在总结中,将包括一些常见的数列类型、特殊数列的性质以及数列求和公式等内容,以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项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
在等差数列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1. 第n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其第n项的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
2. 前n项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其前n项和的公式可以表示为Sn = (n/2)(a1 + an) = (n/2)(2a1 + (n-1)d),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3. 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其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项之间的比等于一个常数。
在等比数列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1. 第n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其第n项的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r^(n-1),其中a1是首项,r是公比。
2. 前n项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其前n项和的公式可以表示为Sn = a1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3. 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其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1是首项,r是公比。
三、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其前两项为1,之后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初一数学布谷数
初一数学布谷数布谷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规律十分有趣。
在布谷数列中,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例如,数列的前几个数字依次为1、1、2、3、5、8、13、21……这个数列中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
布谷数列最早是由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在13世纪发现的。
他发现这个数列可以用来描述理想化的兔子繁殖问题。
假设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繁殖一对小兔子,并且新生的小兔子在出生后第二个月就能开始繁殖。
那么,第一个月有一对兔子,第二个月会出现第二对兔子,第三个月会出现第三对兔子,以此类推。
这个问题可以用布谷数列来描述,第n个月的兔子对数就是布谷数列的第n个数字。
布谷数列不仅在生物繁殖问题中有应用,还在数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在自然界中也有出现,如植物叶子的排列方式、花瓣的数目等都与布谷数列有关。
布谷数列还有一些有趣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随着n的增大,布谷数列的每个数字都会越来越大。
其次,布谷数列中的相邻两个数的比值会越来越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约等于1.618)。
这个比例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美的比例,因此布谷数列也被称为黄金分割数列。
此外,布谷数列还有一些与二项式展开等数学问题相关的特性。
在计算布谷数列时,我们可以使用递归方法或迭代方法。
递归方法是一种将问题分解为更小规模子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调用自身来求解。
迭代方法则是通过循环计算得到结果。
对于较大的n,迭代方法通常更高效。
除了布谷数列,数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列和数学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
例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是常见的数列类型,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找到数列的规律,进而推导出通用的解决方法。
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布谷数列作为数学中的一个有趣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我们对数学的兴趣,还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深邃。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数学分支,包括代数、统计、优化等。
本文将介绍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及应用,以此对此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的数列,它的元素保持一定的差值相等,例如: 1,4,7,10...,元素之间的差值都为3.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公差为d,则Sn = n(a1 + an) / 2 = n(a1 + a1 + (n 1)d) / 2 = n(2a1 + (n 1)d) / 2
(2)等差数列的等比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所有元素都是正数,且满足等比数列的性质,则称这个数列为等比数列。
例如:2 ,4 ,8, 16...,元素之间的比值都为
2.
三、等差数列的应用
(1)数学问题
等差数列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很有用,可以用来计算总和、平均数和对数等。
(2)统计分析
等差数列也可以用于统计分析,可以用来判断数据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回归分析。
(3)其他
等差数列也可以在其它领域有用。
例如,它可以用来帮助用户在购物时进行折扣,并可以帮助用户在预测股票价格变化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综上所述,等差数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数学分支,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以被用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并可以用于统计分析和其他应用。
因此,掌握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数学数列的知识点必看
数学数列的知识点必看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数学数列的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无穷递降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无穷递减等比数列a,aq,aq^2……aq^n其中,n趋近于正无穷,q<1注意:(1)我们把|q|<1无穷等比数列称为无穷递缩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的极限才存在,当|q|≥1无穷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的极限是不存在的。
(2)S是表示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这种无限个项的和与有限个项的和从意义上来说是不一样的,S是前n项和Sn当n→∞的极限,即S=S=a/(1-q)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算法想了解无穷递减等比数列求和的算法,需要先介绍一下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设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a1,公比是q,数列前n项和是Sn,当公比不为1时Sn=a1+a1q+a1q^2+...+a1q^(n-1)将这个式子两边同时乘以公比q,得qSn=a1q+a1q^2+...+a1q^(n-1)+a1q^n两式相减,得(1-q)Sn=a1-a1q^n所以,当公比不为1时,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a1(1-q^n)]/(1-q)对于一个无穷递减数列,数列的公比小于1,当上式得n趋向于正无穷大时,分子括号中的值趋近于1,取极限即得无穷递减数列求和公式S=a/(1-q)高中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一、直接法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运用有关的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计算来得出题目的结论。
二、特例法包括选取符合题意的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函数、特殊数列、特殊图形等,代入或者比照选项来确定答案。
这种方法叫做特值代验法,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方法。
三、数形结合画出图形或者图象能够使问题提供的信息更直观地呈现,降低思维难度,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策略。
四、估值判断有些问题,属于比较大小或者确定位置的问题,对数值进行估算,或者对位置进行估计,就可以避免因为精确计算和严格推演而浪费时间。
特殊数列的生成与数学分析解读
特殊数列的生成与数学分析解读在数学领域中,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常见的数列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
然而,除了这些常规的数列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数列,它们具有独特的生成方式和数学特性。
本文将探讨特殊数列的生成方法以及对其进行数学分析的解读。
一、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非常著名的特殊数列,它的生成规律是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
也就是说,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是1,后面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数学上可以用递推公式表示为:F(n) = F(n-1) + F(n-2),其中F(n)表示第n项的值。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依次是:1, 1, 2, 3, 5, 8, 13, 21, 34, 55, ...这个数列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出现的规律,比如植物的花瓣数、螺旋线的形状等都与斐波那契数列有关。
斐波那契数列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性质,比如黄金分割比例等。
二、素数数列素数数列是由一系列素数按照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素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比如2、3、5、7等。
素数数列中的数具有很多有趣的性质,比如无穷性和间隔性。
素数数列的生成方法一直是数学界的难题之一。
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简单的公式能够直接生成所有的素数。
素数数列的发现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和筛选过程。
然而,素数数列在密码学、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三角数列三角数列是由一系列三角形按照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第n个三角数表示由n 个点组成的三角形的总点数。
三角数列的生成规律是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多一个等差数列的项数。
数学上可以用递推公式表示为:T(n) = T(n-1) + n,其中T(n)表示第n 项的值。
三角数列的前几项依次是:1, 3, 6, 10, 15, 21, 28, 36, 45, ...三角数列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组合数学中的排列组合问题中经常会涉及到三角数列。
四、幂次数列幂次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幂次递增的数所组成的数列。
几个重要的特殊数列
几个重要的特殊数列1.斐波那契数列莱昂纳多∙斐波那契(1175-1250)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是一名闻名于欧洲的数学家,其主要的著作有《算盘书》、《实用几何》和《四艺经》等。
在1202年斐波那契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列,即: 假设一对兔子每隔一个月生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子,每对小兔子在两个月以后也开始生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子,每月一次,如此下去。
年初时兔房里放一对大兔子,问一年以后,兔房内共有多少对兔子? 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困难,可以用n F 表示第n 个月初时免房里的免子的对数,则有3,2,1321===F F F ,第2+n 个月初时,免房内的免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第1+n 个月初就已经在免房内的免子,共有1+n F 对;另一部分是第2+n 个月初时新出生的小免子,共有n F 对,于是有n n n F F F +=++`12。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何去求?特征根法:设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递推式为n n n qx px x +=++12(0,,1≠≥,q q p n 为常数),其特征方程为q px x+=2,其根为特征根。
因此对于斐波那契数列n n n F F F +=++`12,对应的特征方程为12+=x x ,其特征根为:251,25121-=+=x x ,所以可设其通项公式为nnn B A F ⎪⎪⎭⎫ ⎝⎛-+⎪⎪⎭⎫ ⎝⎛+=251251,利用初始条件2,121==F F 得⎪⎪⎩⎪⎪⎨⎧=⎪⎪⎭⎫ ⎝⎛-+⎪⎪⎭⎫ ⎝⎛+=⎪⎪⎭⎫⎝⎛-+⎪⎪⎭⎫ ⎝⎛+2251251125125122B A B A ,解得5251,5251--=+=B A 所以⎥⎥⎦⎤⎢⎢⎣⎡⎪⎪⎭⎫ ⎝⎛--⎪⎪⎭⎫ ⎝⎛+=++1125125151n n n F 。
它的通项公式是以无理数的形式给出的,但用它计算出的每一项却都是整数。
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竞赛的组合数学与数论中有较为广泛地应用。
等比数列的特殊情况
等比数列的特殊情况
等比数列是指由若干项按照相同比例依次排列而成的数列。
其中,第一项为 $a_1$,公比为 $q$,那么第 $n$ 项为 $a_n =
a_1q^{n-1}$。
在等比数列中,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我们格外关注。
公比等于零或一
当公比 $q$ 等于 $0$ 时,数列中所有的项都是 $0$,即
$a_n=0$。
当公比 $q$ 等于 $1$ 时,数列中每一项都等于首项 $a_1$,即$a_n=a_1$。
首项等于零或负数
当首项 $a_1$ 等于 $0$ 时,数列中所有的项都是 $0$,即
$a_n=0$。
当首项 $a_1$ 为负数时,如果公比 $q$ 为正数,则数列中的项
的奇偶性会发生变化;如果公比 $q$ 为负数,则数列中的项将始终
为负数。
其他特殊情况
当公比 $q$ 的绝对值等于 $1$ 时,数列将不再单调递增或递减,而是将出现震荡。
当公比 $q$ 为其他小数时,数列不具有明显的规律,需要通过
计算才能得到结果。
在解决数列问题时,需要注意数列中各项的值,以及公比的大
小和正负性等特殊情况。
同时,需要注意判断公比是否合法,避免
产生意外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个重要的特殊数列 基础知识 1.斐波那契数列 莱昂纳多斐波那契(1175-1250)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是一名闻名于欧洲的数学家,其主要的著作有《算盘书》、《实用几何》和《四艺经》等。
在1202年斐波那契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数列,即: 假设一对兔子每隔一个月生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子,每对小兔子在两个月以后也开始生一对一雌一雄的小兔子,每月一次,如此下去。
年初时兔房里放一对大兔子,问一年以后,兔房内共有多少对兔子? 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困难,可以用表示第个月初时免房里的免子的对数,则有,第个月初时,免房内的免子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个月初就已经在免房内的免子,共有对;另一部分是第个月初时新出生的小免子,共有对,于是有。
现在就有了这个问题: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何去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种求递归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特征根法。
特征根法:设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递推式为(),其特征方程为,其根为特征根。
(1)若特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其通项公式为(),其中A、B由初始值确定; (2)若特征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其通项公式为(),其中A、B由初始值确定。
(这个问题的证明我们将在后面的讲解中给出) 因此对于斐波那契数列,对应的特征方程为,其特征根为: ,所以可设其通项公式为,利用初始条件得,解得 所以。
这个数列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有许多生要有趣的性质,如: 它的通项公式是以无理数的形式给出的,但用它计算出的每一项却都是整数。
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竞赛的组合数学与数论中有较为广泛地应用。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这一数列,我们给出以下性质:(请同学们自己证明) (1)斐波那契数列的前项和; (2); (3)(); (4)(); (5)(); 2.分群数列 将给定的一个数列{}:按照一定的规则依顺序用括号将它分组,则可以得到以组为单位的序列。
如在上述数列中,我们将作为第一组,将作为第二组,将作为第三组,……依次类推,第组有个元素,即可得到以组为单位的序列:(),(),(),……我们通常称此数列为分群数列。
一般地,数列{}的分群数列用如下的形式表示:(),(),(),……,其中第1个括号称为第1群,第2个括号称为第2群,第3个括号称为第3群,……,第个括号称为第群,而数列{}称为这个分群数列的原数列。
如果某一个元素在分群数列的第个群中,且从第个括号的左端起是第个,则称这个元素为第群中的第个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数列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群数列。
如对数列{}分群,还可以得到下面的分群数列: 第个群中有个元素的分群数列为:(),(),()…; 第个群中有个元素的分群数列为:(),(),()…等等。
3.周期数列 对于数列{},如果存在一个常数,使得对任意的正整数恒有成立,则称数列{}是从第项起的周期为T的周期数列。
若,则称数列{}为纯周期数列,若,则称数列{}为混周期数列,T的最小值称为最小正周期,简称周期。
周期数列主要有以下性质: (1)周期数列是无穷数列,其值域是有限集; (2)周期数列必有最小正周期(这一点与周期函数不同); (3)如果T是数列{}的周期,则对于任意的,也是数列{}的周期; (4)如果T是数列{}的最小正周期,M是数列{}的任一周期,则必有T|M,即M=(); (5)已知数列{}满足(为常数),分别为{}的前项的和与积,若,则,; (6)设数列{}是整数数列,是某个取定大于1的自然数,若是除以后的余数,即,且,则称数列是{}关于的模数列,记作。
若模数列是周期的,则称{}是关于模的周期数列。
(7)任一阶齐次线性递归数列都是周期数列。
4.阶差数列 对于一个给定的数列{},把它的连续两项与的差-记为,得到一个新数列,把数列称为是原数列{}的一阶差数列;如果,则称数列是数列的一阶差数列,是{}的二阶差数列;依次类推,可以得到数列{}的阶差数列,其中。
如果某一数列的阶差数列是一非零常数列,则称该数列为阶等差数列。
其实一阶等差数列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等差数列;高阶等差数列是二阶或二阶以上等差数列的统称。
高阶等差数列具有以下性质: (1)如果数列{}是阶等差数列,则它的一阶等差数列是阶差数列; (2)数列{}是阶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的通项是关于的次多项式; (3)如果数列{}是阶等差数列,则其前项之和是关于的次多项式。
高阶等差数列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求通项公式以及前项和,更深层次的问题2是差分方程的求解。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有: (1)逐差法:其出发点是; (2)待定系数法:在已知阶数的等差数列中,其通项与前n项和S n是确定次数的多项式(关于n的),先设出多项式的系数,再代入已知条件解方程组即得 (3)裂项相消法:其出发点是an能写成=f(n+1)-f(n) (4)化归法:把高阶等差数列的问题转化为易求的同阶等差数列或低阶等差数列的问题,达到简化的目的 设数列{}不是等比数列:若它的一阶等差数列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则称它是一阶等比数列;若它的一阶差数列不是等比数列,而二阶差数列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则称这为二阶等比数列。
一般地说,如果某一个数列它的阶等差数列不是等比数列,而阶差数列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则称这个数列为阶等比数列,其中。
0阶等比数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等比数列,一阶及二阶以上的等比数列,统称为高阶等比数列。
典例分析 例1.数列的通项公式为,.记,求所有的正整数,使得能被8整除. (2005年上海竞赛试题) 解:记 注意到 ,可得 因此,Sn+2除以8的余数,完全由Sn+1、Sn除以8的余数确定 ,故由(*)式可以算出各项除以8的余数依次是1,3,0,5,7,0,1,3,……,它是一个以6为周期的数列,从而 故当且仅当 例2.设是下述自然数N的个数,N的各位数字之和为,且每位数字只能取1、3或4,求证:是完全平方数,这里 分析:这道题目的证法很多,下面我们给出借助于斐波那契数列证明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斐波那契数列作过渡证明。
设,其中且。
假设,删去时,则当依次取1,3,4时,分别等于,故当时,(1) 作数列:且, 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下述两式成立: (2) (3) 因为故当时(2)(3)两式成立。
假设当()时,(2)(3)两式成立,由当时,由(1)式、的定义以及归纳假设,知 这样(2)(3)两式对于成立。
故(2)(3)两式对于一切自然数成立。
,由(2)即可知是完全平方数。
方法二:由的递推关系式寻求的递推关系式,从这个递推关系式对求与斐波那契数列的关系。
设,其中且。
假设,删去时,则当依次取1,3,4时,分别等于,故当时, 所以 令,则当时,有 因为,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其中是斐波那契数列:且, 当时结论显然; 设时结论成立,于是 即当时命题成立。
从上述证明可知,对一切正整数,是完全平方数,从而也是完全平方数。
例3.将等差数列{}:中所有能被3或5整除的数删去后,剩下的数自小到大排成一个数列{},求的值.(2006年江西省竞赛试题) 解:由于,故若是3或5的倍数,当且仅当是3或5的倍数. 现将数轴正向分成一系列长为60的区间段:(0,+ )=(0,60]∪(60,120]∪(120,180]∪…,注意第一个区间段中含有{}的项15个, 即3,7,11,15,19,23,27,31,35,39,43,47,51,55,59.其中属于{}的项8个,为: ,,,,,,,, 于是每个区间段中恰有15个{}的项,8个{}的项, 且有,k∈N,1≤r≤8.由于2006=8×250+6,而, 所以. 例4.将正奇数集合从小到大按第组有个奇数进行分组:{1},{3,5,7},{9,11,13,15,17},……问1991位于第几组? 解:需要写出第n组的第1个数与最后一个数,1991介于其中,而第n组的最后一个数为。
第n组的第一个数即第n-1组的最后一个数后面的奇数,为[2(n-1)2-1]+2=2(n-1)2+1。
由题意知2(n-1)2+1, 解得(n-1)2且,从而且,故,即1991位于第32级中。
例5.设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为,将按第组有个数的法则分组如下: ,,,……, 试问是第几组的第几个数?并求出所在那组的各项的和。
解:设位于第组,则前组共有3+6+9+…+3(k-1)=项, 所以即 解此方程组得:, 因为且-(,所以。
因此,是第组的第个数,其中。
因为第组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其所有项的和等于,其中。
例6.设奇数数列:1,3,5,7,9…… (1)按2,3,2,3……的个数分群如下: (1,3),(5,7,9),(11,13),(15,17,19), (2) (I)试问数列(1)中的2007是分群数列(2)中的第几群中的第几个元素? (II)求第个群中的所有的元素之和。
解:(I)将数列(1)重新分群,按每个群含5个元素的方式分群: (1,3,5,7,9),(11,13,15,17,19), (3) 由于2007排在(1)中的第1004个,因此2007是分群数列(3)中的第201群中的第4个元素。
对照分群数列(2)与(3),容易知道(3)中的第201个群的第4个元素是数列(2)中的第402个群中的第2个元素,所以2007是分群数列(2)中第402群中的第2个元素。
(II)对分偶数和奇数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若为偶数,则,则数列(2)的第群的元素是数列(3)的第群的第3,4,5个元素,由于数列(3)的第群的5个元素之和是,所以数列(2)中的第群的元素之和为; 若为奇数,设,则数列(2)的第群的元素是数列(3)的第群的第1,2个元素。
由于数列(3)的第群的5个元素之和是,所以数列(2)中的第群的元素之和为。
例7.数列:1,9,8,5,……,其中是的个位数字(), 试证明:是4的倍数。
证明:数列中为奇或偶数时,分别记为1,0,则得数列: 1,1,0,1,0,1,1,0,0,1,0,0,0,1,1,1;1,1,0,1,0,1,1,0,0,1,0,0,0,1,1,1;…且与的奇偶性相同。
由于数列,的定义及前面得到的新数列的一些项, 可见是以15为周期的周期数列,即得, 而,,……,, 于是……即在1985到2000的这16项中,奇数、偶数各有8项, 由于偶数的平方能被4整除,奇数的平方被4除余1,由此命题得证。
例8.已知,,,试证:对于一切,所有的项都不是4的倍数。
证明:方法一:由题设中的递推关系,知的奇偶性只有三种情况:奇,偶,奇;偶,奇,奇;奇,奇,偶。
均不是4的倍数。
下面证明中的所有项都不是4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