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苑撮英 江西名老中医经验选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苑撮英江西名老中医经验选编

一、疔疮走黄一味菊花饮

“疔疮走黄”一症,类似现代医学的脓毒败血症。轻则肿痛发热,重则发热昏迷。若毒邪攻心,多属险症,先父傅兴中先生生前临诊时,每遇此症,不管疔毒已溃或未溃,即用蓖麻拔毒膏药(蓖麻仁加入二分之一的乳香杵烂即成)敷贴于患处。另用大剂一味菊花饮(每用菊花四两以上,多用野菊花),煎汤代茶,大量饮用,并将菊花渣外敷肿处。如果病人血分邪毒太盛,则仿五味消毒饮化裁,加入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川大黄、赤芍药、粉丹皮各10至15克,常奏捷效。

二、芝麻饮子救逆疹

先君生前擅长麻科,根据《麻科活人全书.过期不第三十四》:“若当出而参差不齐者,以黑芝麻用冷水擂服”一语,即考虑到黑芝麻有“补肺气,利大小肠、祛风解毒”的功用。后遇麻疹难以透表的逆症时,俱在方中佐以黑芝麻一撮(约10克)为引,常见良效。后来又用于风疹块邪热内陷方面,亦且见效。

三、固肾敛气疗阴吹

《金匮要略》言:“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其实并不尽然。临床所见阴吹病人,大多为产后或久病之后,气血失调,尤以脾肾不足,气虚下陷见证者居多。先父经验,当先调气养血或补脾益肾为治,然后再用补中益气调养之。并在服药期间,每天早晚空腹用温开水吞服北五味子七粒,疗效更捷。《用药法象》云:“五味子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故用之。

四、益气缩泉汤治阴挺

益气缩泉汤是先君自拟治疗妇女气虚下陷阴挺(子宫脱垂)的经验方。方即用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炙北芪、炒党参、漂白术、炒淮山、当归身、炒枳壳、北柴胡、绿升麻、益智仁。方中淮山须炒,如果脾虚浮肿而白带多者,党参和淮山均用米炒,加入炒苡米仁、炒白扁豆。此方对一、二度子宫脱垂者常著显效。

五、寒喘一贴笑

寒喘多为老年人或久咳气喘入冬逢寒即发的病症,即所谓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者。轻则风寒外感喘咳气促多痰,重则喘促胸闷气逼,甚至痰闭气阻而哮喘,俯仰不得安卧。此病农村多,往往使人丧失劳动能力。

先君生前据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了“寒喘一贴笑”膏药。方用白胡椒为主。加入三分之一的广丹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应用时将普通膏药加温铺开,挑少许药面置膏药中间,分别贴在两侧肺俞穴,中俯穴和膻中穴上,具有搜肺祛寒的作用。喘息重症加入少许肉桂未,和匀再贴命门穴和关元穴上,有温肾扶元之效。发病期间三到五天换药一次,加强药力,平时则可十天半月换药一次,以作预防。此膏药对寒疟(贴身柱、间使、脾俞等穴)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先君在日,常年备置此膏药在家。

六、釜底抽薪散的演变

“釜底抽薪散”,是古人经验方。原方组成:吴茱萸、大黄、黄柏、南星各3克,共研细未,醋调敷足心,专治咽喉肿痛。先君生前用:吴萸、大黄各10克,共研细未,按前法治疗咽喉肿痛、腮腺炎、火眼暴肿、烂口和肝阳上亢巅顶头痛等症,常见显效。父亲用意是取吴萸走厥阴,引热下行,大黄泻火解毒,醋能助二药循经。

解放后,有人介绍治疗“腮腺炎”方:吴萸三分,大黄一钱,黄连五分,胆星七分,用法亦同,认为疗效很好。但经过反复实践,感到此方药量太小。后来我在一次探亲假期间,和父亲共同研究了此方。根据父亲提出的用药份量,修改了后一个处方,并改进了用法。即用:吴萸10克,大黄10克,黄连5克,胆星6克,共研细未,醋调成浆糊状,敷于两足心(涌泉穴处),用净布包扎好,敷二十四小时即取去。如尚未见效,过十二小时,再用醋调敷原药一次。每用此方治疗腮(流行性腮腺炎)获得显效。曾于1962年冬至1963年春,共治疗腮三十七例,全部治愈。此外,对头面咽喉诸般火毒之证,均有一定疗效。

七、方易一药,教诲情深

50年代末,我院抢救了一位大面积烧伤病人。当时组织了院内外中西医会

诊,特别邀请了傅再希教授(当时任抚州中医院院长),来院参加中西医合作抢救小组。病人经过抢救第八天开始好转时,又出现感染,复发高热,部分创面有脓液渗出,左耳及耳根肿胀,耳道流脓,病人再度出现口干唇焦,烦躁不安,舌绛苔剥。由于当时傅老工作很忙,我给用了清热解毒中药,连服两剂未效。我很着急,后只得用电话向他请教,向他汇报了病人和我所用中药的情况。他首先鼓励我说:“方药开得对,不过可去蒲公英,加入紫花地丁三五钱。”并连续嘱咐我要用紫花地丁。我随即按傅老的指教开了方,又连服两剂,第二天病人体温大减,耳部红肿见消,脓液减少,烦躁减轻,尿量也增加了。

后来我才体会到蒲公英和紫花地丁,虽然都是清热解毒药,但蒲公英的散结消肿作用偏强,适用于痈疖肿毒;而紫花地丁则偏于凉血解毒,能清血分热毒。清.陆以括《冷庐医话》曾谓:“名家治病,往往于众人所用方中加一药味,即可获效。”信不诬也。

八、妙手回春挽沉疴

1960年至1961年之间,曾治疗一位臌胀患者,原抚州专署领导干部周某,男性,57岁。腹胀二、三年之久,有时隐隐腹痛,不思饮食,头晕、身疲乏力,经常便稀,尿少。经西医检查:肝肿胁下三指而质较硬,面颈项腹背及四肢现有数处蜘蛛痣,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久治无效,渐渐腹胀如臌,邀请李元馨先生会诊。诊察所见:除前述症状之外,大腹胀满,按之不实,稍有压痛,胸闷脘痞,口淡而纳食乏味,面色萎黄,眼睑微浮,神疲思睡而又失眠多梦,大便不爽,溲少而不甚黄,下肢稍肿,舌质淡红,舌边有紫瘀斑数点,舌苔白滑,脉沉弦滑无力。李老认为此系肝郁气滞、络脉瘀血,木横克土,运化失职。此宜疏肝健脾,化瘀软坚为法。方用:逍遥散去薄荷、生姜,加丹皮、郁金、厚朴、青皮、砂仁、鸡内金、别甲、煅牡蛎等。药后,病情开始好转,脉缓濡弱。李老云:“病势渐退,可以健脾扶正。”即以香砂六君子汤去法半夏,略加疏肝软坚之品,每剂方中用朝鲜红参三钱。果然病症逐渐向愈,腹水消退,腹胀好转,纳谷知味。西医检查:肝肋下仅一指,肝功能接近正常。最后改用归脾汤加减,仍用朝红参,并用党参,连服数十剂,病获痊愈。我当时不解李老用意。请教李老:“为何要用

归脾?”李老云:“年近花甲之人,久病本虚,病虽重而邪不实,标缓不急,应当扶正祛邪。由于病人自虑亦伤心脾,所以伴有失眠多梦,归脾养心又切合其证,当然还重在于补中土,培本扶正,而邪自去也。所以非补不得复元,故可进参芪耳。”周某后一直未见复发。李师却已作古。但教诲永铭。

九、急黄解毒为先

临川县人民医院已故老中医章绍芳先生,为抚州地区医界名贤之一。1966年以前,常被邀请来我院会诊。他在多次会诊急性黄疸(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重症时,嘱咐我要注意解毒。他说:“急性黄疸病,不但内郁湿热,更有外邪病毒为诱因,须在清利湿热方中,加入解毒之品。特别是急黄偏热的,有发热,身痒,烦躁症状者,可用茵陈蒿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新病腹胀而脉滑数有力者,用大小承气汤化裁,湿热俱盛者则以甘露消毒丹加减。”多年来,我遵循黄老的教导,每遇急黄病人,即以清热解毒为先,佐以利湿除黄之品,常获速效。

一、脑血管瘤验方

主治:颅内血管瘤

药物组成:鹿茸草 30g,阴地蕨 30g,大伸筋 30g,白僵蚕 20g,珍珠粉 0.5g (吞服)。脑动脉瘤加天葵子 20g,脑静脉瘤加升麻。上药用水煎服,每天一剂,再按中医辨证观点随症加药。

病例:王某某,女,40岁,住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公社煤矿。电工王某家属。

病史摘要:1979年3月因头痛,右侧瞳孔扩大,视物不清,在吉林省人民医院检查:右侧瞳孔5毫米,左侧瞳孔3毫米,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00毫米水银柱,X线脑动脉造影确诊,为颈内动瘤C3段,瘤体似米粒大根细头尖。因在海绵窦区,手术难度高,危险性大,故作了右侧颈总及颈外动脉结扎术,手术过程尚好,但手术后头痛及其他症状未有明显好转。其见1979年3月12日《江西日报》刊登笔者治疗脑动脉瘤消息,同年5月起寄来人民币150元,共购药172剂,服后症状消失,检查正常,恢复健康,照常劳动,至今三年未见复发。

二、食疗与药疗相结合治疗尿崩症及重病后脱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