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偷税手段及其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漏税手段及其预防措施
【摘要】
税收是支持我国财政收入正常运转的主要支柱,是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产投入等社会服务性行为的经济基础和根本保障。税收,由国家征收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根据相关法规规定,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根本责任。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商品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但是伴随的商业税收却并没有同步增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多数企业的“态度”问题——认为税收是其经济运转中很重的外在负担。所以,不法企业想法设法,通过各种可能途径偷税漏税。本文简述了企业偷漏税的相关特点及常用方法,并针对这些方法,提出了个人对于税收征管体制的相关建议以达到防治企业偷税漏税行为的目的,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发展。
【关键词】企业偷税漏税辨别防治
目录
前言
任何一个国家和政权,其正常的运作都是建立在赋税的基础之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在赋税方面作了积极的调整以便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在1994年在原有税收改革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了我国现今依然使用的企业所得税体系,使企业所得税独立出来,促进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从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税种后,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泛滥不止,让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环境处于非健康状态,甚至产生了“要想干企业有财富,就得会偷税漏税”的流行语近些年,我国企业的偷税漏税现象更是日趋增多,且违法的程度也是越来越严重,导致我国的财政系统产生了很大的漏洞无法弥补。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国有及其集体企业,中小型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偷税漏税性质的违法行为。因此,国家应采取相关措施,抵制企业的这种违法行为。
一、偷税漏税的主体
目前我国漏税的主体主要包括:第一,国有企业,多数国有企业经常私自扣留本应该应上缴国家的税收,有的甚至挪用税收政策对公众滥收税费。第二,集体企业,不少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偷换国家对于实行减税免税优惠政策的概念,弄虚作假。第三,个体户、私营企业,该主体通常通过少报收入,多报成本的手段偷漏应缴纳的税费。第四,中外合资性企业、外商独资性企业。第五,明星,明星高额的代言费、广告费贪图利益逃避应缴的税费。例如,刘晓庆曾涉嫌偷税被押。
二、企业偷漏税的常用手段
目前我国企业的偷漏税行为的不断泛滥,一般的工业性企业经营的环节主要有,筹集资金、物资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基础环节构成。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的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的普遍特征及其运用的手段。
(一)涉及生产制造有关费用的偷漏税行为
1.采取高额核算生产费用,低额利用生产费用,从而形成中间差价,虚列成本,例如用计划成本、估计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2.相关的福利费没有正确的录入到应付职工薪酬中。例如,为职工发放的各种奖金和实物等没有列入到相应的奖金总额中。
3.费用开支标准未按照实际登记入账,而是提高后入账。如,缩短资产使用年限。
(二)涉及产品成本的偷税漏税行为
1.多扣除原材料。如将原本属于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的办公室用品列入到原材料中扣除,原材料退货不冲减扣除等方式。
2.有意加大产品成本。如,将不属于主要产品的副产品的生产费用全部归于主要产品成本,从而加大产成品的成本。
3.高价购原材料低价出售成品。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外资方经常运用此种方法偷税漏税,用很高的价格购入外国公司的原材料,却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出售相应成品,从占取相当大的利益。
(三)涉及营业收入利润偷税漏税行为
1.收入是在销售产品、提供及转让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一定费用成本下,收入越多,其中所获得的利润就越多,相对应的企业所要缴纳的各种税收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少数不法企业利用营业收入,在这方面做手脚,虚报、少报、隐瞒收入。例如,收入不入账私设账簿、消费后不索要发票,
2.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企业从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方面进行偷税漏税行为。具体表现有:
(1)扩大开支范围,提高企业费用,减少期间利润
(2)虚列有关费用支出,降低利润水平。
(3)虚做利润,本来亏损的账目为了让其账面“漂亮”,故意做假账,扭亏为盈,导致下一年纳税年度利润大幅度下降。
(4)滥开发票。如,高额上报发票金额,乱开增值税发票等。
三、企业偷税漏税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税收监管存在缺陷,从而使企业有机可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收结构不科学
我国的主体税种主要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的比重偏低,从而减弱了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二)税收征管不力
我国现行的征管分离模式,虽然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二者可以相互制约,但是征管查之间在实际运行中因为各种外在原因导致其制约不够,从而不能形成征管的有机整体。
(三)征管环节中税收调控能力较弱
尽管国家制定了许多服务与社会群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弱势群体如就业和再就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等,但是由于这些优惠政策没有得到严格和公正的执行,使税收的调控力度难以充分发挥。
(四)税收相关部门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共享,不能及时沟通
由于税收相关部门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共享,不能及时沟通,导致偷税漏税现象不能及时遏制,从而是这种现象泛滥。另外,对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税收系统还没有步入信息化的时代,也是造成其信息滞后的主要原因。
(五)对税收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
税收相关部分对于税收理念的积极作用没有普及,而是单方面的采用高压强制的手段,从而导致应纳税人和征收人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四、企业偷税漏税的预防措施
针对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一)完善税收制度
1.税收制度应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从实际出发,合法合理有科学依据。
2.税收制度应该适度。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繁琐,让其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当其运行过于繁琐时候,企业为了盈利可能会放弃其依法纳税的责任,选择偷税漏税。
3.应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对于偷税漏税行为,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严格的给予一定的惩罚,根据其偷税漏税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惩罚,严重按照相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