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知识拓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思想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单元整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件: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单元整合

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思想对后
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柏拉图是欧洲哲学史上建立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颠
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提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物质世界是虚幻
的学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3)亚里士多德是集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
学者”,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创立了逻辑学,给后人
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4-
单元整合
-1-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综合归纳
-2-
单元整合
一二
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孔子
知识网络
综合归纳
-3-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综合归纳
一二
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同之处及其哲学
意义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之处
他们三人的哲学思想都注重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突出人文精神。
2.哲学意义
(1)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他开创了

高二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

高二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

高二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高二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背景、主题、代表人物、评价、影响)1、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价值。

2、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善和教育。

3、柏拉图:《理想国》、分工、为理性主义奠定基础4、亚里士多德:自然界人类级、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背景、表现、含义、内容、实质、目的、核心、传播、影响)1、文艺复兴背景:资本主义萌芽、西方贸易、文化遗产、人才2、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人曲”),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著《歌集》。

3、影响:破天主教桎梏、资本主义制度、艺术、自然科学4、宗教改革的背景:天主教压榨、_、资产阶级力量弱小5、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

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本性等。

三、启蒙运动(背景、内容、人物、影响)1、背景:资本主义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_、自然科学、英国革命2、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1)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_,提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核心是权力的制衡)。

(2)伏尔泰:代表作《哲学通信》,_,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_,提倡天赋人权,主张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4)康德:倡导思想自由。

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维护人的权利。

4、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影响了法国_、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国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高二历史重要知识点一、从“无为”到“有为”(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知识拓展: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知识拓展: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这句话出自著名的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之口,他就是柏拉图。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作为古希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著述颇丰他一共留下了23篇对话和3件书札,其中关于政治法律的对话,依次有这样三篇:《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

这三篇对话反映了柏拉图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可以说,《理想国》是柏拉图探讨哲学和道德哲学的重大智慧结晶,《政治家篇》和《法律篇》才真正在《理想国》的基础上构建城邦的政治法律制,而晚期的《法律篇》更是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律思想。

一、柏拉图法治观的哲学基础——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以其“理念”论为哲学基础。

“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法哲学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法律正义论、人治观和法治思想都构筑于“理念”这一基本的哲学范畴之上。

他认为,理念法则即是理性法则,理性法则构成法治、政府、国家之现实存在的深刻根基。

不可否认,在古代很多哲学家思想中都牢牢把握着“理性”这一条线,因此柏拉图划分了两种美德,神圣的与人类的,他认为应该按此种美德次序调整一切关系,确定各种善恶状态。

正如柏拉图所言:“就是一方面,我们说有多种美的东西、善的东西存在,并且说每一种美的、善的东西又都有多个,……另一方面,我们又曾说过,有一个美本身、善本身,以及一切诸如此类者本身;相应于上述每一组多个的东西,我们又都假定了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者,而称它为每一个体的实在。

”这里所谓“多种美的东西、善的东西”是指多数的个别事物,所谓“美本身”“善本身”就是指美的东西、善的东西的“理念”。

有些学者将“理念”汉译为“相”,“相”是事物的“本真”,“正义”指人的德性,“善”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又是最高的正义。

因此,“相”的哲学思想本身已蕴涵了对宇宙本质和人类道德生活的终极关怀。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2单元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2单元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2单元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案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自主学习:一、柏拉图的生平青年时代关注政治,其政治主张是:原因:20岁起师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的思想对柏拉图影响深刻。

苏格拉底死后。

柏拉图在外游历,成为知名哲学家。

柏拉图人生最后40年主要在度过。

二、柏拉图的主要思想哲学思想——论,内容:1、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另是前者,后者。

2、先于存在,知识是人,人们学习过程就是的过程。

评价:政治思想——国内容:1、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构成。

2、三个阶级的职责与品德各是:3、三个阶级,,国家就处于状态。

4、为保障国家状态的实现,国家统治者应该由担任,即由少数担任。

理想国的实践与评价:三、教育贡献——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的地位与特点:四、历史评价合作探究:1、(2012年江苏高考)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

……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

……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东西方先哲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东西方先哲考点解读考点提示东西方先哲1、孔子2、柏拉图知识经纬知识清单要点精析要点一、先师孔子1.孔子的生平经历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出生于鲁国,其先世是宋国贵族。

少学礼乐,壮年创办私学、招徒讲学,五十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

晚年,孔子回到鲁国,全力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孔子整理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被后世称为“六经”的典籍。

孔子死后,他的一生的主要言论,由弟子们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2.孔子的思想主张3.孔子的教育思想4.孔子思想的影响(1)整理和修订“六经”不仅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所有君主,几乎无不尊崇孔子,利用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

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3)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论语》被翻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典型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请回答:(1)概括孔子上述言论反映出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孔子提出这些主张的原因和目的。

解析:材料体现了孔子的仁、礼和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柏拉图哲学,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观念的现代公民。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相关章节,总结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的构建、哲学家王等核心观点,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书笔记。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柏拉图哲学的兴趣。
5.定期组织课堂讨论和辩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6.设计课后阅任务,推荐相关学术著作和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柏拉图哲学,培养其学术研究能力。
7.结合现实问题,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联合国、伦理道德辩论等,让学生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4.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如文献查阅、资料分析、批判性思维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后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柏拉图哲学的核心问题。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帮助学生理解柏拉图与其他哲学家思想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8.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课后阅读、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概念,如“理念”、“洞穴寓言”等,掌握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2.掌握柏拉图哲学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对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3.学会运用柏拉图的哲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专题总结2精品课件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专题总结2精品课件

•辨选项: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 A A项正确。
正确
B
兴办私学与宗法制和分封制度关系不大,故B 不正确 项错误。
动摇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破坏,
C 故C项错误。
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确
儒家思想不适应于在战争年代统一的思想,
D 故D项错误。
不正确
答案 A
•[题型特点]
•这类选择题常见的题干表达方式 为史实的叙述或评论,有时是夹 叙夹议。呈现方式是既无图表又 无引文。
专题总结(二)
• 一、孔子的贡献与影响
• 1.思想贡献
• (1)创立儒家思想,他认为只有 礼与仁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 想社会。仁、礼、中庸思想是儒家 学说的核心内容。
• (2)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
• 2.历史影响
• (1)孔子的思想学说奠定了中 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 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的核心内容。孔子奠定了中国 古代的教育传统。
思想有巨大的影响。在许多世纪 中,他的作品一直统治着欧洲思 想,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和伊 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
• 2.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
• 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 的差异
• 1.哲学思想
• (1)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 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 的反映。
• (2)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 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 (2)孔子的学说对亚洲甚至世
• 二、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 1.相同点
• (1)所处时代:都处于奴隶制 时代。
• (2)个人活动:从政;游历; 从教。
• (3)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其次,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 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 天还被继承,因此在历史上,该学园的地位比同 类其它学园显得更为重要。
•最后,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 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 各个门类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 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如亚 里斯多德等,雅典学园成为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 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C、评价:
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 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三、雅典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1、教育目标: 全面发展,培养最高统治者“哲学王” 2、学园状况: 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 学生来源: 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 开设课程: 算术、几何、天文等 教学方法: 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3、学园地位与作用
9、对于柏拉图的唯心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两部分组成
B.感觉世界真实、完美而永恒 C.物质先于理念存在 D.人们学习过程并不是回忆的过程
10. 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 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 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11、关于柏拉图的述正确的是 A.出身名门,后师从苏格拉底 B.与苏格拉底不同的是他反对雅典的民主政 治,提出了理想国的设想
C.曾在叙拉古实践自己的“哲学王”主张, 结果失败
D.阿卡德米学园的建立是其一生的转折点
第二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
柏拉图
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 简述柏拉图的生平事迹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柏拉图生平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对柏拉图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分析《理想国》中柏拉图对正义的定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探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关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柏拉图的思想观点及其内涵。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柏拉图哲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柏拉图的生平背景,掌握其主要的哲学思想,特别是《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观点。
2.能够分析柏拉图对正义的定义,并理解其对后世政治哲学的影响。
3.掌握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能够对柏拉图的哲学观点进行客观评价。
4.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原著和其他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2.强调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高二历史选修(4)第2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历史选修(4)第2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高二历史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历史选修(4)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孔子及儒家思想2. 难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三. 课堂教学: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追求礼乐的一生传承礼仁文化,实现礼治社会1. 学习礼乐(15岁)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影响:①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②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③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 讲学收徒(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 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都宰——司寇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从政失败4. 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 献身文化整理文化典籍,整理编辑“六经”。

(二)创立儒家思想1. 背景:①春秋:奴隶制——封建制“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②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 儒家思想:A. 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礼是政治概念....①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等级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②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克己复礼③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

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B.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属于伦理概念....①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2 思想家柏拉图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2.2 思想家柏拉图文本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4

思想家柏拉图
柏拉图的思想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影响
1.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

2.柏拉图提出理念论,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组成。

理性世界由理念构成,真实、完美而永恒。

感觉世界由具体事物构成,虚假、残缺而变幻。

两者是对立的。

这是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3.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政治主张,虽然“哲学王”的理想国家最终成为乌托邦,但从他的论述中,人们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的。

4.柏拉图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

学院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等是其中的代表。

5.只要研究思想史、哲学史、政治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史,柏拉图就是无法回避的人物。

尽管人们对他的思想存在争议,但他在世界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影响,则是大家公认的。

1.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属于柏拉图思想对后世影响的是( )
①推动了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
②其政治理想通过学园影响城邦统治者
③部分思想被后世空想**思想家所广泛接受
④利于后世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①②③④均为柏拉图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 D。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简介和主要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

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

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

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

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

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

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知识拓展:柏拉图生平及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2.2知识拓展:柏拉图生平及思想

柏拉图生平及思想柏拉图(希腊语:∏λ?των,英语: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其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原名亚里士多克勒(Aristoklēs),家中排行老四。

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著作。

柏拉图出身雅典贵族,并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

大约二十岁时,他开始追随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

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包括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创办了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

学园的名字与学园的地址有关,学园的校址所在地与希腊的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有关,因而以此命名。

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

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再度出游,此时学园已经创立二十多年了。

他到达锡拉库萨,并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但是却遭到强行放逐,于公元前360年回到雅典,继续在学园讲学、写作。

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

柏拉图思想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

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

高中历史 2.2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 2.2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4

2。

2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教案(人教版选修4)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柏拉图所处时代特征,苏格拉底的思想,波拉图哲学思想的形成。

柏拉图的哲学观、理论观、理想国的设想(内容、实践及评价)。

阿卡德米学院教学内容,学生来源,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古典哲学,希腊的城邦政体与柏拉图理想国的天才设想。

运用比较雅典民主政体与中国民主改革。

比较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结合柏拉图的教学目的、方法,总结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分析文字材料归纳和谈话法;分析图表比较归纳法;问题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时代造就思想家,其思想又影响后代。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世界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重点: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理念论与理想国教学重点:古代雅典民主政体.如何看待唯物和唯心的哲学观点教学过程:由本课引言部分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都是为了以后能够京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大学接受学习,接受更多的知识。

那么同学们知道最早的大学是什么大学?她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最后告知正确答案。

)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阿卡德米学院。

(同时展现该学院的历史遗迹的图片)它是西方中世纪时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

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存在九百多年。

那么这所著名的学院,具有近代大学性质的大学又是谁创立的呢?(学生回答:柏拉图。

)对,就是伟大的古希腊德哲学家—-—柏拉图。

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创立这所学院?柏拉图在历史上还有那些贡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柏拉图原名叫阿里斯托克勒(Aristokles),后因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改名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 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 第二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之死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 一、生平与哲学观点
•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年—前399年) 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 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强调对人 的研究,开辟了哲学从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转 变的新阶段。 “认识你自己”
逍遥学派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二、主要教育思想 • 1、三种灵魂学说与三种教育
• 2、论儿童的教育年龄分期思想
1、三种灵魂学说与三种教育
• 人的三种灵魂:
• 植物灵魂(营养、发育、生长) 非理性灵魂 • 动物灵魂(本能、情感、欲望) • 理智灵魂(思维、理解、判断)—— 理性灵魂 • 三种灵魂学说是教育思想的心理学基础
• 二、教育思想
• 1、论“美德即知识”
• 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 • 美德是可教的。
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 得和完善的过程。
• 2、苏格拉底方法:精神助产术(产婆 术)
Hale Waihona Puke 苏格拉底方法• 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 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由讥讽、助产 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 三种教育:体育、德育、智育(美育)
2、论儿童的教育年龄分期思想
• 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 分教育阶段的主张。
• 他把一个人的教育阶段按每七年为一个自然 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
• 0—7岁为第一阶段,以儿童身体的发育成 长为主,发展植物灵魂。提倡母乳喂养, 让孩子多做游戏多活动,多听健康有益的 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思想比较古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

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

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

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

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

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

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

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

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

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

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

“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

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知识的综合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所谓唯名论,即:承认感官对象的实在性,也同时承认“心灵”对象的实在性。

但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是唯一的实在,而“类”是名称或心理概念。

亚里士多德重视对个体的研究和实验,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重视对抽象的理念的研究,从这个角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有利于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个话最初可能是不太了解孔子的西方人讲的,但能说明这两位先贤具有可比性,例如:
一、苏格拉底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通过不断提问的方法,来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抛弃成见,重新展开思考。

孔子也讲:“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当年讲的话,现在都有很多种理解,但有一个意思是肯定的,就是孔子认为自己一无所知,遇到求问,只是叩其两端,以揭开本来就有的答案。

二、孔子重视正名,是第一个提出“正名”的思想家。

以往哲学史都过于重视正名的政治意义,忽略其逻辑意义。

正名应是确定名词概念的涵义,分别不同的名词的不同的涵义。

同时,孔子也是第一个发明类比方法的人,像“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触类而长之”、“闻一知十”等等,后来墨子提出“大取”、“小取”,荀子提出“推类度类”,都是与孔子的发明分不开的。

苏格拉底在这方面的成绩更是突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有两个贡献应归功于苏格拉底,即定义和归纳法。

看柏拉图的对话,苏格拉底与他人辩论之前,总是首先挖掘概念的含义和本质,让人们从认识事物的具体层面上升到一般层面。

三、孔子相信有人格意志的天,而且相信自己承受天命而有一种使命感。

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没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末畏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当孔子在匡地被囚时,不知将来遭遇如何。

但是他说周文王死后,一切周朝的文化不是由我来继承和发扬吗?如果天意要毁掉这个文化,我这个后死的人就不会和这个文化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天意不是要毁掉这个文化,匡地的人能把我怎样呢?他的使命感极具魅力,无论是曾子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还是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