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及赏析(终审稿)
对修辞手法的赏析
对修辞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对修辞手法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八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反复、对偶(1)比喻: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易错点:有“像”的时候,容易和夸张混淆方法:用定义区分特征:本体喻体有相似之处。
那群海鸥像炸了营似的。
这是夸张,不是比喻,没有相似之处。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3)夸张:突出强调(4)排比:1增强语势,2增强了句子的思想感情,3多层次多角度写事物特点,4句式整齐。
(5)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6)反复:强调(7)设问:1自问自答,2引人注意,激发阅读兴趣,3启发思考。
(8)反问:1突出强调,2加强语气补充:中考不作要求(9)引用:1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2同时印证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做题格式:使用了-----修辞+修辞特征+事物特点+感情、道理难点1当不知道什么特征时,就写描写出了什么事物在什么状态下的什么情态,样子。
难点2多个修辞时要写全,特点也要写全。
难点3多个比喻时,一个比喻一个特点,或几个比喻一个特点难点4写这个事物是为了写另外的事物,要写完成总的来说用了什么修辞,写了什么事物,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心里感情用了几种修辞,写了几种事物,有几个特征,有哪些心里感情。
感情:喜怒哀乐惧对美好的景物人物,热爱、赞美;尊重;敬佩。
对没有做好的事情的愧疚、自责。
对大自然敬畏,对弱者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美好的事物被破坏忧伤哀愁;生气时愤怒;对美好的事物的珍惜;对亲人朋友对病人关心、思念、牵挂;对不成器的人痛心惋惜;例题引路难点1当不知道什么特征时,就写描写出了什么事物在什么状态下的什么情态,样子。
语文重点修辞手法与作品分析
语文重点修辞手法与作品分析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作家能够更加生动、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文学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的方式来传达和强调某种意义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相类比,以便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意图。
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形容自己“只知道三春归有鸿雁,万户千门总闭塞”,通过将黛玉与鸿雁进行比喻,展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者能够更好地塑造形象,使作品更具情感和感染力。
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幻灭呵!再幻灭!再无何物……洒焦了四脚的奶狗在天上,求着点心吃!”通过让奶狗求着点心吃,鲁迅通过拟人手法强调了主人公的绝望和无助。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以夸大的手法来表达事物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作者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例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写道:“桑干河,它估计有万里长河的魂魄在爱着它。
”通过夸张手法,丁玲生动地描绘了桑干河的壮美和魅力。
四、对偶对偶是一种通过反复出现相同字句或相同结构,以加强表达和烘托气氛的修辞手法。
对偶能够使作品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也能够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比如杨绛的《我们仨》中写道:“我们仨,和和美美;我爸爸淑女一样,我妈妈勇猛豪放。
”通过对偶,作者凸显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相同结构或相同句式的修辞手法,以加强表达和强调句子的连贯性和力度。
通过排比,作者能够使句子更加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如于丹在《论语心得·诚篇》中写道:“真诚者,天下之至高点;浅假者,天下之至易见。
”通过排比,于丹更好地表达了真诚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鉴赏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鉴赏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拟人和排比,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鉴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作家可以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比如,在古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他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来形容床前明亮的月光,将月光与地上的霜进行了比喻,使得读者更加感受到月光的明亮和辉煌。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特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家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给予事物以情感和意志,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他将风暴比作愤怒的神灵,用“风暴大作如同上天的怒吼,因地母之心伤心痛苦,恐惧人类造成的破坏”来形容风暴的凶猛和愤怒,给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震撼。
三、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排列相同结构或者相似句式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作家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使句子更加鲜明、有冲击力。
比如,在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他用了多处排比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人们将不再被肤色而是被品质所评判;我梦想有一天,即便在密西西比河岸,黑人儿女能够手牵手与白人儿女共同站立;我梦想有一天,一个人将被他的品格所定义,而不是他的肤色。
”通过排比的手法,加强了演讲的感染力,让人们对平等和和谐的社会充满希望。
总结: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比喻、拟人和排比是其中常见且常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作家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效果。
文学作品中运用修辞手法的鉴赏需要我们对文字背后的意境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受,从而更好地领会作品的意义和传达。
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和恰当鉴赏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有力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带来更深的思考和体验。
现代文常见修辞手法解析总结
现代文常见修辞手法解析总结一、引言现代中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以丰富写作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是作家或者作者在表达中使用的一种修饰语言的技巧。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作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描述事物、描绘情感、阐述观点等。
本文将对现代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解析总结,并探讨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二、对比与夸张1. 对比手法对比手法通过对不同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事物的差异和特点,加深读者对事物的认识。
这种手法常用于描绘人物形象、描述环境以及阐述观点。
例子1: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形象被对比塑造出来,一个文静而温柔,一个独立而倔强。
例子2:在《论语》中,孔子常与他的学生们进行对话,通过对比不同观点,突出自己的思想。
2. 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通过夸大某个事物或情感的程度,以渲染、强调或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夸张手法在文学作品和广告中广泛运用。
例子1:在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中,作者通过夸张的方式描绘了青春期的矛盾和痛苦。
例子2:在某汽车广告中,广告商夸张地宣称某款汽车拥有超强的动力和舒适的驾驶体验,以吸引潜在买家。
三、比喻与拟人1. 比喻手法比喻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描述或理解某个事物。
比喻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例子1:在李清照的词中,常常出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样的比喻,用花谢来比喻人老去。
例子2: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疯子作为一个形象,通过与其他人对比,用来反思社会问题。
2. 拟人手法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看作有生命,赋予其人的形象和特征。
这样的修辞手法能够加深读者对事物的印象,并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例子1:在谢震业的《我的母亲》中,通过拟人手法,将作者的母亲形容成“永远年轻、永远关心我”的人。
例子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赋予了人的形象和个性特征,这样读者更容易对他产生共鸣。
四、借代与排比1. 借代手法借代是指用一事物代指另一事物,通过关联性的表达方式,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形象感。
现代文的十种修辞手法详解
【现代文的十种修辞手法详解】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修辞手法的鉴赏与欣赏
修辞手法的鉴赏与欣赏修辞手法是作家在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境时所采用的一种技巧和艺术手段。
它能够丰富文学作品的意义和表达效果,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本文将对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与欣赏,并探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效果。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以直观、具体的事物来说明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概念或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常常运用生动的形象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比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般温暖人心”中的比喻手法将笑声与春风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笑声温暖人心的感觉。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类的属性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家能够赋予抽象的事物生命和形象,增强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感染力。
例如,古诗《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地上霜”,通过拟人手法,使月光具有了欺骗人的行为特征,形象地表达了夜晚的寒冷。
三、排比排比是修辞手法中的重要手法之一,通过对一系列事物或事例进行并列,使修辞效果更加明显和生动。
排比能够使作品的语言节奏感更强,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受。
例如,“我在远方遇见了春天,遇见了绿树、鲜花,遇见了美丽和希望。
”中的排比手法,使得文句有节奏感,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喜悦和期待。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过分放大、夸大来表达意境、强调某种感受或夸张事物的修辞手法。
夸张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够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她的笑声可比天上的繁星还要亮”中的夸张手法,形象地传达了笑声明亮、动听的特点。
五、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表达观点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增强表达的冲击力和说服力,引导读者思考并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
例如,“难道人生就只有失败吗?”中的反问手法,既强调了人生的不易,又唤起了读者对成功的向往。
六、比较比较是一种通过对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对比来表达思想、情感或拓展作品意义的修辞手法。
比较能够使作品的对比更加鲜明、生动,增加作品的表达效果。
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赏析
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赏析1、比喻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使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说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露似珍珠月似弓”“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柔情似水,佳期如梦”2、比拟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或者赋予甲事物以乙事物的行为动作,从而使描写生动形象,使画面鲜明灵动,使表情达意更别致、更隽永。
例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黑体的四个词通过比拟把春雪描绘的美好而富有灵性,饶有情趣。
3、夸张强调和突出该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三千丈”的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
4、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增强诗词的音乐美、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局,句句皆对仗,对的浑圆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木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痛苦。
5、双关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是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之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6、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秦时明月汉时关”“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汉乐府《木兰诗》7、借代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
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出荷花的美。
)【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修辞手法的总结与赏析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解析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解析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作家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人物、展示情感、传达思想。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解析。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比如,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宝玉如同一颗不生不灭的明珠”来形容宝玉的美丽和纯洁。
这种比喻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宝玉的魅力。
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特点。
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写道:“太阳在空中热得像个铁炉子。
”通过将太阳拟人化,赋予其“热”的特质,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太阳的强烈炙烤。
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表现手法,以达到强调和渲染的目的。
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他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人物的悲惨遭遇:“他的儿子被人拿去做了肉馅,他的女儿被人拿去做了妓女。
”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更加震撼和痛苦。
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意图的修辞手法。
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他反问道:“我是疯子吗?”通过这种反问的方式,鲁迅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己疯狂行为的辩解。
这种修辞手法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现代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比、借代等等。
这些修辞手法都能够丰富作品的表达方式,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排比是通过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结构进行排列,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他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通过排比的方式,毛泽东生动地描绘了长沙秋天的美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
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立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在钱钟书的《围城》中,他通过对比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痛苦:“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有情有义的人,他是一个有情无义的人。
从修辞角度赏析
从修辞角度赏析一、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 比喻- 定义: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 作用: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例如“月亮像个大圆盘挂在天空。
”把“月亮”比作“大圆盘”,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又大又圆的特点。
2. 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如“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将春天拟人化,写出了春天的含蓄与羞涩。
3. 夸张- 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 作用: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是夸张的写法,极言瀑布的雄伟壮观。
4. 排比- 定义:把三个或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
如“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通过排比,从不同角度描述心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5. 对偶- 定义: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上下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6. 反复-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 作用: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赏析句子)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赏析句子)答题格式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赏析句子1、比喻: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描述,使得内容更加深刻印象人心,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例如:“他的心情像是一汪死水,没有一点波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情比喻成死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无奈。
2、拟人:将物品赋予人的思想、感情和活动,使具体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树叶在风中舞动,欢快地唱着秋天的歌曲。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树叶赋予了欢快唱歌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美丽。
3、夸张:通过夸张手法,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如:“我等了整整一年,终于等到了他的回信。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等待的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的期盼之情。
4、排比:通过排比手法,加强语势,强调内容,更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如:“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像月亮一样明亮,像太阳一样温暖。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眼睛的美丽,突出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5、对偶:通过对偶手法,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例如:“我爱你,如同爱生命;我需要你,如同需要空气。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将爱与需要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珍视和渴望。
6、反复:通过反复手法,强调重点,使感情表达更强烈。
例如:“我不要放弃,我不要妥协,我不要停下脚步。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不放弃、不妥协、不停步的决心,表达了作者的坚定之情。
7、设问:通过设问手法,引出重点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增加了文章的互动性。
8、反问:通过反问手法,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的吗?”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这是错误的事情,增强了语气,引起了读者的深思。
高考语文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导语】修辞⼿法,是鉴赏诗歌时重点需要鉴赏的对象之⼀,下⽂为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法及鉴赏⽰例,认真阅读,对诗歌鉴赏定会有所助益。
⼀起看看吧。
1.⽐喻 ⽤⼀种事物或情景来⽐作另⼀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
如:“遥望洞庭⼭⽔⾊,⽩银盘⾥⼀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将皓⽉银辉下的⼭⽐做银盘⾥的青螺,⾊调淡雅,⼭⽔浑然⼀体。
⽐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如:“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王维《使⾄塞上》)诗⼈以“蓬”、“雁”⾃⽐,说⾃⼰象随风⽽去的蓬草⼀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样进⼊“胡天”。
古诗中多⽤飞蓬⽐喻漂流在外的游⼦,这⾥却是⽐喻⼀个负有朝廷使命的⼤⾂,正是暗写诗⼈内⼼的激愤和抑郁。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归雁北翔,诗⼈即景设喻,⽤归雁⾃⽐,既叙事,⼜写景,⼀笔两到,贴切⾃然。
2、⽐拟 把物当作⼈来描写叫拟⼈,或把⼈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拟有促使读者产⽣联想,使描写的⼈、物、事表现的更形象、⽣动的作⽤。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园⼩梅》)这⼀联采⽤拟⼈的⼿法。
“先偷眼”极写⽩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眼;“合断魂”⼀词写粉蝶因爱梅⽽⾄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咏柳贺知章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这⾸诗⼀反前⼈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材苗条,⽽是⽤拟⼈的⼿法,让杨柳化⾝为美⼈“碧⽟”出现,栩栩如⽣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春夜喜⾬杜甫 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野径云俱⿊,江船⽕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歌细腻⽣动地描绘了春夜⾬景,并以拟⼈化的⼿法,写出了夜⾬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借代 借⽤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初一语文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与鉴赏总结
初一语文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与鉴赏总结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初一语文学习中,了解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和学会鉴赏,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对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和鉴赏进行总结。
一、修辞手法修辞是一种修饰语言,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和有感染力的艺术手法。
在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象征和对偶等。
1. 比喻: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语句,将事物进行隐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山东体育》)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行为、情感,使其更具形象感和亲近感。
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辛弃疾《鹧鸪天》)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加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只将绣作双双燕,不许裁为两样巾。
(贾岛《柳州条桐》)4. 象征:一种将抽象的事物通过具体的符号、意象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例如:且如今年十二日,平安否。
(辜鸿铭《长恨歌》)5. 对偶:运用意义相对、语句结构相对称的修辞手法,起到对比和平衡的作用。
例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杜甫《月夜忆舍弟》)二、鉴赏技巧透彻理解诗词的修辞手法是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基础,下面将介绍几种鉴赏技巧。
1. 了解背景:古代诗词作品往往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了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含义和情感。
2. 字句研究:细读诗句中的字句,探究其意义和表达方式。
理解每个字的内涵,将有助于对整个作品的整体把握。
3. 体验情感:通过情感上的体验,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词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从而更好地品味作品。
4. 品味意境:诗词作品常以意境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品味意境可以使读者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5. 匹配韵律:古代诗词的韵律是一种协调有序的美感体验,通过对韵律的感知和匹配,能更好地欣赏古代诗词的美。
三、总结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和鉴赏技巧是初一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修辞手法全解析
修辞手法全解析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段,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对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全面解析,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以形象地揭示事物的特点和内涵。
比喻能够使描述更生动,让读者容易产生共鸣。
比如,“他像一只迷失在黑夜中的孤狼”,用狼来比喻他的孤独。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使得描写更具有生动感和形象感。
比如,“大地在默默无声地微笑”,用拟人的手法,使得大地仿佛成了一个会微笑的人。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夸张常用于幽默或夸张描述的场景,比如,“他深深陷入了爱的泥淖中,如同一只爱情的奴隶”。
四、排比排比是一种将相同结构或相同句式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并排使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修辞效果和语言韵律感。
比如,“勤劳、勇敢、智慧,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
对偶是一种通过对相对或相反的词语、词组进行并列运用的修辞手法,能够产生对比和对立的效果,增强对比的表现力。
比如,“黑夜看不见他的脸庞,白昼却能感受到他的微笑”。
六、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实际上并不期望得到回答,而是用来强调某种观点或表达情感的修辞手法。
比如,“我们难道不应该对这种不公正说不?”反问使得观点更加强烈和肯定。
七、双关双关是一种词语或句子有多种不同解释的修辞手法,通过巧妙运用可以增强表现力和幽默感。
比如,“他是个铁人,不仅坚强,而且冷酷无情”。
八、夸张比较夸张比较是一种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张形容和比较的修辞手法,以突出某种特点或特征。
比如,“他的力量就像一个岩石般坚固,无坚不摧”。
九、借代借代是一种通过替代或借用其他事物或概念来代替表达对象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表现力和概括性。
比如,“笔者代表全体作者,对你的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拟声是一种通过模仿声音的修辞手法,通过类似的词语来描绘发出的声音,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修辞及其赏析
修辞及其赏析修辞,是指运用一定的修辞技巧,通过言辞的艺术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修辞技巧是语言的一种美学表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
修辞技巧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修辞学中,修辞技巧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借代、象征、比拟等等。
比喻是修辞中的一种常见手法,它通过对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对比,从而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所描述的事物。
比喻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比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贾宝玉比作一块玉,林黛玉比作一朵花,使作品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
拟人是修辞中的另一种常见手法,它通过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可以使作品更加富有情感,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如在《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赋予了丰富的人性特征,使他们更加生动、有趣。
排比是修辞中的一种常见手法,它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从而使作品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排比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在《论语》中,孔子通过排比的手法,对一些道德准则进行了排比式的表述,使其更加生动、有力。
对偶是修辞中的另一种常见手法,它通过重复使用相似的词语或句式结构,从而使作品更加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对偶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在《论语》中,孔子通过对偶的手法,对一些道德准则进行了对偶式的表述,使其更加生动、有力。
夸张是修辞中的一种常见手法,它通过夸大事物的特征和表现,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夸张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比如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通过夸张的手法,对一些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夸张式的描绘,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修辞手法的赏析
修辞手法的赏析修辞手法是指作者为了增强表达效果,通过特定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段对文本进行修饰和装饰的方法。
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赏析。
1. 比喻比喻是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比喻常常以“如”、“像”、“似”等词语引出,如“他像一只孤独的狼”、“她的微笑如同初夏的阳光”。
比喻的好处在于能够形象地描绘事物,增强文本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通过比喻,读者可以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2. 拟人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拟人常常通过使用动词和形容词来实现,如“风儿轻轻地拂过大地”、“阳光害羞地钻进了云彩后面”。
拟人的作用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并使之更接近人的感受和经验。
通过拟人,读者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3. 排比排比是通过并列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节奏感。
排比常常以“不仅……而且”、“既有……又有”等词语引出,如“不仅有诗人的才情,而且有讲师的教诲;既有快乐的欢笑,又有忧伤的泪水”。
排比的作用在于强调事物的对比、相似或递进关系,使句子更加有力和鲜明。
通过排比,文本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4. 比较比较是指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似和差异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展现事物之间的特点和关系。
比较通常采用“像”、“如同”等词语引出,如“她的笑声像铃铛般清脆,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嘹亮”。
比较的好处在于能够使文本更具体、形象地展示事物的特点和属性。
通过比较,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事物,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感受。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极为重要的元素,能够使文章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解析大全
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解析大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技巧,用于加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良好的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对其进行解析。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通过暗示或类比来形象化地描述事物。
比喻能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增加文章的艺术感和逻辑感。
比如,我们经常会用到“他像一只孤狼般独来独往”这样的句子,通过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人的孤独和独立。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者能够让事物具有感情和思维,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风轻轻地吹拂在脸上”,通过拟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风对人的呵护。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过分渲染和夸大处理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他高兴得像是飞上了天空”,通过夸张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人高兴的程度之大。
四、对比对比是一种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事物来突出其差异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能够使观点更加鲜明,加深读者对事物的印象。
例如,“白天是喧嚣的都市,而夜晚是宁静的乡村”,通过对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氛围。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的并列句或短语来强调重点和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加铿锵有力,增加表达的冲击力。
例如,“努力奋斗,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通过排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
六、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并在后续回答中强调说话者的观点的修辞手法。
通过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加深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难道一个人在世上真的可以独自一人吗?”通过反问,使读者能够思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七、夸张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并在后续回答中强调说话者的观点的修辞手法。
通过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加深表达的说服力。
例如,“难道一个人在世上真的可以独自一人吗?”通过反问,使读者能够思考一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评析
修辞手法评析修辞手法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运用的艺术技巧,通过使用修辞手法,作家能够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入手,对其进行评析。
一、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某种特定的含义或形象。
比喻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化,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眼睛被形容成"如水杨花照臧笑开",通过将眼睛与水杨花的形象相比,既传达了贾宝玉美丽的形象,又暗示了他的感情纠葛。
二、拟人拟人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即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事物以人类的特点和行为。
通过拟人,作家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情感和感人力,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例如,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丰满地描绘了人性中的懒惰和贪婪,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三、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的句式或语法结构来表达一种强烈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作品更加流畅和有节奏感,突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例如,在演讲中,经常使用排比来强调一系列的观点或行动。
例如,“我们要奋斗,我们要努力,我们要团结一致”,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我们要”,可以使观众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演讲者的决心和信心。
四、夸张夸张是修辞手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来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夸张可以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和吸引力,带给读者更强烈的感受。
例如,在《水浒传》中,林冲的武艺被描述成“打遍天下无敌手”,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既展示了林冲的英勇和无畏,同时也突出了作品的激烈气氛。
五、比较比较是修辞手法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来突出某种特定的特点。
比较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并且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和猪八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悟空聪明灵活,猪八戒懒惰而贪婪,通过对比,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矛盾冲突。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和比较等手法的运用,作家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及赏析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修辞手法及赏析(一)
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
例:海洋上卷起千万堆雪浪,简直就像那刚刚裂开的大片棉花田。
(喻词“像”,本体是“雪浪”,喻体是“棉花田”)
②暗喻从表面看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它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喻词由“好像,仿佛”变成了“是、成为”。
例:十个被鲜血泡起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喻词“变成”,本体是“手指头”,喻体是“大熊掌”。
)
③借喻的本体不出现,也不用喻词,而是把喻体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例:其缺点是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
(“树木”和“森林”比喻局部和整体,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暗喻因小失大。
)
(2)借代:
主要有特征代整体,部分代整体,专门代泛称,结果代原因,具体代抽象,作者代作品。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借代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③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着作。
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原料代成品。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⑥地名代本体。
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3)拟人: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拟物,把人当做…来写)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拟的一种,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把人当做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状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如: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4)夸张:
是为了更突出,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而有意言过其实的修辞格。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是过度夸张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①、扩大夸张。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5)双关: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和…双关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
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谐音双关。
利用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双关。
例如:⑴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⑵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②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造成的双关是语义双关。
例如:
⑴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小学语文《吃墨水》)
⑵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句子中“知道我在走我的路”蕴含双重含义,表面上离开故乡,坐船走水路,同时也指“我”正在人生道路上走自己的路。
(6)通感:
叙事状物时运通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修辞格叫通感,也叫“移觉”。
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的具体内容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7)对比:
对比是将两个不同的事物或者相同事物中相反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修辞格。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答题模式:①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和…强烈对比②突出说明了(表现了)…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8)对偶:(要求不用记住小类,小类只需理解。
)
用一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就是对偶。
①正对:由意义相同或相似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心血操碎,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②反对。
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前后两部分构成。
例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③串对。
也叫流水对,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连贯、递进、转折、选择、假设、目的等复合关系。
例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课后作业,赏析下面句子,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
1.于是它舒展身子,最先羞答答地朝太阳伸出一枝天真可爱的嫩苗。
2.“你真是种奇怪的动物,”最后他说,“细得像根手指……”
3.小王子眼看着它绽出一个很大很大的花蕾,心想这花蕾里一定会出现奇妙的
景象,可是这朵花儿待在绿色的花萼里面,磨磨蹭蹭地打扮个没完。
4.“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
5.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8.可是,那条蛇听见我的声音,就像一条水柱骤然跌落下来,缓缓渗入沙地。
9.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个李公朴站起来!
10.“红领巾,真是谢谢你给我让座。
”老爷爷笑着对我说。
11.他这个人真是滴水不漏!
12.老虎拉车——谁赶(敢)
13.
1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
名曲。
15.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6.
17.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