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戏剧

合集下载

三十年代戏剧

三十年代戏剧

• (5)周萍: 是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造就的 自私懦弱的畸型儿,也是中国第二代资产 阶级的代表。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其抛 弃蘩漪,一是迫于社会舆论与封建道德伦 理规范的压力,二是基于“对不起父亲” 的良心谴责。
• (6)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 是“夏天里一个春梦”。其对社会现实还 缺乏起码的理解,还生活在飘渺的憧憬和 梦幻之中。 • (7)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但尚不成熟。(他体现着作家的社会理想) • “雷雨”: 作者在《雷雨·跋》中说: 《雷雨》的结果“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而是残忍。” • 《雷雨》中写偶然性的地方很多,所以使 剧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 1933年大学毕业后,曹禺入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 专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 教。 • 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 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 的罪恶社会。 • 1936年曹禺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剧作 《原野》。 • 抗日战争爆发后,曹禺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 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 编剧等职。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 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 本,
• (二)几个重要的戏剧作家 • 洪琛、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 奠基人”。 • 洪琛(1894-1955):名洪达,字浅哉,江苏武 进人。1916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戏剧,是中国 到国外专攻戏剧的第一人。回国后从事戏剧工作, 他创立了中国话剧的正规表演、导演体制。作品 有:《赵阎王》、农村三部曲(《五奎桥》、 《香稻米》、《青龙潭》)。洪琛的戏剧创作思 维侧重理性化,具有概念化倾向。
• 4. 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三种截然 不同的文化,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 方式极其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 荒谬性。

三十年代戏剧

三十年代戏剧
• ②结构精巧。按照生活流程使五户人家穿插上场, 扩大了剧情的包容性。
• ③运用了象征手法。梅雨象征着小人物承受着生 活重压的压抑的心情,同时还象征着当时压抑沉 闷的政治气候。
4、夏衍知识分子题材剧作
• 《心防》《法西斯细菌》和《芳草天涯》 • 《法》塑造了一位细菌学家俞实夫的形
象。
三、李健吾
• 李健吾(1906.8.17-1982.11.24), 中国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 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山西运城人。 1906年8月17日生。1925年考入清华大 学,先在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 同年由王统照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1年赴法国留学研究福楼拜等现实主 义作家和作品,1933年回国。1935年 任暨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 从事进步戏剧运动,是上海剧艺社以及 骨干剧团的中坚。抗战胜利后,与郑振 铎合编《文艺复兴》杂志,并参与筹建 上海实验戏剧学校(后改名上海戏剧专 科学校),任戏剧文学系主任。
《以身作则》(1936年)
• 前清遗老徐举人,以倒背四书、家教森严自得, 整日以“男女有别”为大防,把一双儿女禁锢家 中。女儿偶然偷出家门即被一无赖营长看中,营 长买通下人以看病为名进入徐宅与徐女相会,败 露被逐。结果这个营长正是他为女儿指腹为婚的 多年音讯杳然的未婚夫。他自己虽高唱"男女有 别……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却为女仆倾倒, 不能自持,闹了许多笑话,道貌尽失。
李健吾的戏剧创作
• 李健吾自幼酷爱戏剧,学生时期即参加话 剧演出,曾任清华大学清华戏剧社社长。 1923年开始发表剧本《出走之前》,先后 共创作、改编近50部剧作。他的剧本贯串 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 思想,注意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感情,情节 紧凑,布局严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 动,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剧作家。

第十四章曹禺及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曹禺及30年代戏剧
它将题材、主题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戏剧结 构的严谨,情节的曲折、动人,戏剧冲突(包括 性格冲突)的尖锐、紧张,人物性格的鲜明,潜 台词与细节的丰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舞台美 术、灯光、声响、道具……和谐的整体感,诗的 意境的精心营造……,合为一体,既是精美的戏 剧艺术,又可以取得商业性的演出效果。
应该说直到曹禺的出现才使这两个条件得到 真正的满足,欧阳予倩的中国话剧职业化的规划 终于得到了初步的实现。
2、剧情: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 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 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 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 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1998 3 21
人演北
员出京

结 束
人 艺

后的月
江话
泽剧日
民《江
看雷泽
望雨民
演》观
后来的香港学者司马长风在他的《中国新文学 史》中面对《雷雨》的问世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称《雷雨》一经面世,话剧界前辈和诸位大家 如欧阳予倩、洪深、熊佛西、田汉等的著作, 便立刻黯然无光了。
但是当时,《雷雨》的出演并不顺利:由于对 封建专制思想的批判,尤其是直接表现了上流 封建家庭的乱伦题材,因此剧本发表之后在国 内一度受到守旧势力的围攻,遭到禁演,直到 1935年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成功地演出了《雷 雨》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国内各剧团才陆续 将它搬上舞台,1936年,《雷雨》由上海文生 活出版社正式出版单行本。
பைடு நூலகம்
职,看
第一幕着力揭示周 朴园与蘩漪的矛盾冲突, 其高潮是周朴园逼蘩漪 “喝药”。其中又天衣 无缝地穿插了周萍与蘩 漪的矛盾;四凤与周萍 的关系。
第二幕以周朴园与侍 萍的矛盾冲突为主线。 一方面深化周朴园与蘩 漪矛盾的性质:专制与 民主的矛盾, 另一方面, 揭示周朴园与下层人尖 锐的矛盾,其高潮是周 朴园与侍萍相认。其间 又穿插着鲁大海(实际 代表工人)与周朴园的 矛盾。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雷雨》解读中的几个问题
一、命运问题 二、周冲——乌托邦问题 三、周朴园——有没有爱? 四、蘩漪的独特性——恶魔性因素
思考与练习
1、分析周朴园形象。 2、分析蘩漪形象。 3、《雷雨》的思想主题 4.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 5.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6.比较《雷雨》和《日出》的结构艺术。
双重的打击与痛苦,使她成为一个忧郁阴鸷性格 的女性, 在“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性格交织中, 她的内心向变态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 她绝望中的反抗,充满着一个被压迫女性的血泪 控诉,表现出对封建势力及其道德观念的勇敢蔑 视与反叛。 作者要肯定的,不是乱伦,而是她反叛封建道德 的勇气。她的“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 秩序,也毁灭了自己。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 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彻 着受到五四个性解放 思想影响的一代妇女 的抗议与追求的呼声。 在这个女性身上,闪 烁出曹禺艺术才华的 独特光辉。
剧中,她在双重的悲剧冲突中走完她心灵 的全部历程。 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她家庭生活中 陷入了周朴园封律专制主义精神折磨与压 迫的悲剧;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这 位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女性在爱情追求中 遭受抛弃,再一次陷人绝望的悲剧。
曹禺与《雷雨》
一、曹禺生平及创作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是一 位对 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剧作 家。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1922年,曹禺考人南开中学,参加《国民 公敌》、《娜拉》、《悭吝人》等戏剧的 演出。 1928年,进人南开大学,1929年转学清华, 专攻西洋文学,大量接触新文学及西方戏 剧家作品。
二、《雷雨》
1、思想内容 写出了封建家庭不合 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 和悲剧,剖析了人性 中爱与恨的深刻交织。

南师大现当代文学 第九章 30年代戏剧创作

南师大现当代文学 第九章 30年代戏剧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 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 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 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 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 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的心灵之魔。 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 怎样呼号也难逃这黑暗的坑。自一面看,《雷雨》 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3、从《雷雨》到《日出》的发展
(1)题材范围有所扩大,家庭→社会 (2)对现实的认识有所变化:命运观→现实
批判 (3)剧本结构有了新的探索:锁闭式→开放 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四、《原野》:农民复仇主题:“改良人种”说 1、农村社会的苦难,大家庭的罪恶;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4、《雷雨》的人物分析:
鲁贵——侍萍——周朴园——蘩漪
四凤 周萍 (血缘关系的纠结)
鲁大海
周冲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周朴园: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 (1)性格特征: 冷酷:始乱终弃,淹小工刮死人财, 镇压矿工; 专横:逼蘩漪吃药,建立一 个圆满有秩序的家庭;伪善:对侍萍的怀 念:为周萍立名,为自己开脱; (2)性格的复杂性:青年人初恋的真实 性;道德忏悔与良心发现; 79年人艺版郑榕饰 (3)性格的意义:表现反封建思想革命 的艰难性。罪与罚的体现;由忏悔走向自我拯救;代人类忏悔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15、30年代的剧作

15、30年代的剧作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1930年8月,以艺术剧社为基础,联合辛酉、 摩登、南国社等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 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实践着 “演剧大众化”的口号,强调演剧是“一种政 治的辅助工作,所以是武器底艺术,斗争艺 术”。(叶沉:《演剧运动的检讨》)推动了 戏剧的大众普及。话剧走入农村,突破了话剧 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开始进入工 厂、农村,走入民众的生活。
B、繁漪的形象 、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爱与恨交织、互生。 爱与恨交织、互生。 忧郁、阴鸷、乖戾、孤傲、 忧郁、阴鸷、乖戾、孤傲、 疯狂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 尊严与作为女性的生命权 她义无反顾地挣扎、 力,她义无反顾地挣扎、 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 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 报复。(周朴园、周萍) 。(周朴园 报复。(周朴园、周萍)
无产阶级戏剧
1、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 1929年, 、 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年 上海艺术剧社(上海部分左翼戏剧家策划成立, 上海艺术剧社 ( 上海部分左翼戏剧家策划成立 , 成员有冯乃超、郑伯奇、夏衍、 钱杏邨等, 成员有冯乃超 、 郑伯奇 、 夏衍 、 钱杏邨等 , 郑 伯奇任社长) 的成立, 伯奇任社长 ) 的成立 , 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无产 阶级戏剧的主张。 阶级戏剧的主张 。 戏剧由社会运动与艺术运动 的二元态度转向了一元化的左倾。 的二元态度转向了一元化的左倾 。 开始了中国 共产党对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 共产党对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 , 使中国的现代 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侍萍 、
生活在底层 善良的性格 自我牺牲的母性 不可摆脱的悲剧命 运 四凤单纯 朴实, 单纯、 四凤单纯、朴实, 善良, 善良,易于受骗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30年代的剧作一、概况:上海五大剧社南国社(田汉);复旦剧社(洪深);上海戏剧协社(应云卫);辛酉剧社(朱襄丞);摩登剧社(陈白尘)“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与左翼戏剧运动1、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剧作:田汉的《洪水》;2、表现反帝斗争的剧作:3、初期左翼剧作的局限:4、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1)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2)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3)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

(曹禺、田汉、夏衍为代表)二、李健吾等作家的剧作:1.李健吾(1904—1982),笔名刘西渭,山西运城人。

1919年开始戏剧活动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特点:时代性不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自己的风格重人性分析,重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揭示,重艺术技巧和形式的探索;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趣味性较强。

贡献: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2、袁牧之的戏剧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

3、白薇的剧作:白薇(1894-1987),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情节多奇遇巧合。

三、曹禺的剧作(一)生平和创作概况:1、曹禺(1910年—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籍湖北潜江。

万德尊养母薛咏南(家宝)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政治系——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处女作《雷雨》。

1935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郭沫若赞扬“作者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

”1935年,在天津写出《日出》。

1936年,创作三幕剧《原野》。

1940年,又在江安写成了《北京人》。

1942年夏,将巴金的《家》改编成剧本。

《明朗的天》(1954年)、《胆剑篇》(1961年)、《王昭君》(1978年)。

1996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曹禺全集》,共7卷,300万字。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 《北京人》 • 即对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 “北京文化”所进行的批判。
• 《家》保留了原著的基本情节,但主角由 觉慧改为瑞珏,描写了她与觉新以及梅小 姐的之间爱情婚姻悲剧。
夏衍
• 《都会的一角》 • 《赛金花》《秋瑾传》 • “很简单地把艺术看作是宣传的手段”(将 剧中人物作为时代传声筒的希勒化倾向)
第9章
曹禺话剧在创作中主要受到的哪些 外来文化的影响
• 基督教文化 • 《雷雨》是表现“迷惘人生的罪与罚”, 《日出》是表现“灵魂的毁灭与再生”, 《原野》是表现“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 《北京人》是表现对“原始野性的呼唤”。 • (宋剑华《试论<雷雨>中的基督色彩》)
曹禺剧作
• 曹禺的主要戏剧作品:《雷雨》、《日 出》、《北京人》、《原野》、改编的 《家》;抗战题材的剧本《黑字二十八》、 《蜕变》等。
• 第四,曹禺的话剧之所以感人,还在于他 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命运之谜。
曹禺话剧中的诗意特征
• 第一,曹禺总是带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和理 想的情绪去观察和描写生活。
• 第二,剧情与现实的联系并不紧密,生活 表现的逻辑也不严密。
• 第三,时空感不确定,常带有偶然性或传 奇色彩。
《雷雨》
• 周朴园、蘩漪
• 《上海的屋檐下》 • “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活动”的描绘 • “将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到剧中人物的身 上” • (夏衍)
• “希勒化”——”莎士比亚化”的根本转变
• 袁牧之 • 《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 宋之的《武则天》重心理分析的历史剧
• • 陈白尘出
• 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 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由回顾式的过 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 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 • 主题转变为关注社会,表现对“损不足以 奉有余”现实的抗争

第15章 30年代的戏剧

第15章  30年代的戏剧

1928年考取南开大学政治学系; 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毕业前夕,即完成了处女作四幕剧《雷 雨》. 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 好会"在东京首演《雷雨》,以深邃的思想内 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引起剧坛震动,成为暴 露封建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优秀现实主义 悲剧.
二,本时期主要剧作家的剧作
4,袁牧之 ,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5,白薇 ,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压迫者与 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 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情节多奇 遇巧合. 遇巧合.
三,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1)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 2)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 抗日救亡剧作和" 国防戏剧" 大量涌现. ( 3)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 , ) 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 艺术上成就较高. 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 )
鲁贵: 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 趋炎附势 , 不知羞耻的奴才 , 既奴 性十足,又阴险狡诈, 性十足 , 又阴险狡诈 , 人性丧尽而 不知羞耻 鲁大海: 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工人 , 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 但尚不 成熟. 成熟.
"雷雨"——郁热 雷雨" 郁热
《雷雨跋》: 雷雨 跋 "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而是残忍." 而是残忍. 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盾: 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盾: 既不满现实, 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解 决问题的办法,只好用 "雷雨"这个好汉来轰击 雷雨" 些沉闷. 些沉闷.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30年代话剧运动概述1、兴起原因2、戏剧团体①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运动3、特点:广场剧:(民间化、大众化)②苏区(解放区):红色戏剧运动1、特点:①+②=③→“国防戏剧”(1936年提出)2、代表作家:田汉、洪深3、剧作:“好一计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1、兴起原因:剧场剧:(职业化、商业化)曹禺、夏衍——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完美结合。

2、代表作家李健吾、袁牧之——不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醉心于人性的剖析,着重于戏剧艺术的探索。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教案P116;讲义下P78重点:周朴园、蘩漪形象p229-230 曹禺剧作的艺术成就及其对我国现代戏剧的贡献p240-242一、生平及创作青年时期的曹禺(一)早年的家庭生活对曹禺后来的戏剧创作的重要影响(二)中学时代的戏剧演出实践(三)大学时代融汇中西的戏剧研究(四)戏剧创作曹禺创作的部分剧本A、创作剧:B、翻译剧、改编剧:二、剧作创作分期晚年曹禺第一阶段:抗战爆发之前:(1933年—1937年):以《雷雨》1934、《日出》1935、《原野》1936为代表。

是创作生命的“郁热期”,——创作的都是一些“戏剧化的戏剧”,善于构织紧张剧烈而又充满情感的戏剧冲突。

第二阶段:抗战爆发之后:(1937—1949年)以《北京人》1940、《家》1942为代表。

创作生命的“沉静期”——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

第三阶段:建国后(1949年后):以《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王昭君》(1979)为代表。

由“命运剧”创作转向“社会剧”创作。

在当时图解政治、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中仍然闪烁着作家杰出的艺术才华。

第二节命运悲剧--《雷雨》一、创作背景剧本《雷雨》及剧照二、故事情节《雷雨》剧照三、创作主旨--家庭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1、首先是“郁热”。

2、其次是对"挣扎"和"残酷"的发现。

第十章 20、30年代戏剧

第十章  20、30年代戏剧
.
中国现代戏剧(话剧)初潮,是在中国近代民 主革命的推涌下产生的。与“诗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相呼应的,是晚清戏曲改良运 动。上海京剧名伶汪笑侬编新剧,创新声,演 出时事新剧。1904年陈去病、柳亚子创办的我 国第一个具有革新意义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 大舞台》也应运而生。
中国最早的新剧演出,可 追溯到1899年上海圣约翰 书院学生演剧活动,1901 年上海南洋公学学生仿效 此,在校内演出自编的 《戊戌政变纪事》。此后 上海学生演剧蔚然成风。
写了两部历史剧《赛金花》
夏衍
和《自由魂》。
1937年夏衍《上海屋檐下》,三幕剧。以同一个舞台场景, 上海弄堂房子的一个横剖面,展示五户人家灰暗的生活和 “人生的零碎”。
夏衍的戏剧讲究结构艺术。《上海屋檐下》在同一时间,同 一地点,将五户人家的故事同时展开。
话剧《上海屋檐下》
曹禺,1910-1996, 祖籍湖北省潜江县, 生于天津,原名万 家宝,出生于一个 没落的官僚家庭。
20年代,为思想解放所激发,择取古事古诗 中的著名女性予以再评价,重塑人物形象成为 一种戏剧现象。与郭沫若的翻案剧同调,还有 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和《貂蝉》,袁昌英 的《孔雀东南飞》,和欧阳予倩的《潘金莲》 等。
丁西林(1893—1974)原 名丁燮林,字哭甫,出生 在江苏省泰兴县。
受清末民初“新学”的影 响夕他在中学时代就抱定
1917年《新青年》陆续发表戏剧改革文章。
1918年6月《新青年》出“易卜生专号”。 同年《新青年》出版“戏剧改良专号”。
1919年3月胡适发表独幕剧《终身大事》。
1921年 5月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新剧团体民 众戏剧社在上海成立。同年,上海戏剧协社 成立。
胡适的《终身大事》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第二节.曹禺与《雷雨》《日出》等●曹禺的《雷雨》、《日出》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已经从诞生期进入了成熟期。

一、《雷雨》●四幕话剧《雷雨》1933年创作完成,1934年发表,这是一部通过血缘伦常纠缠与性爱的冲突,探索复杂人性的人生的悲剧。

●周朴园在此作品中周朴园处于情节结构的中心位置。

他30年前爱上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但是又默认了家长安排取了一位有钱人家的小姐,周家人逼使侍萍投河自尽以后,他内疚忏悔的心情是必然的,真诚的。

但当30年后活着的侍萍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出于维护既有的“健全家庭”的本能,他立即逼问“你来干什么?”这实际上暴露了人性的复杂性。

周朴园这种维持家庭的固有秩序的贯穿性的行为也造成了对其家庭人精神意志的压抑。

其中威迫蘩漪喝药的场面,就集中体现了他的封建家长的本质特征。

最后,第四幕当侍萍的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经历了人世沧桑的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命令周萍去认这个生母,并且向侍萍忏悔。

这又从心灵深处,进一步揭示了“人”的灵魂的复杂性。

●蘩漪在此剧本里,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蘩漪,她是在双重的悲剧冲突里走完她全部的心灵的历程的。

周朴园的精神折磨和压抑,周萍的背叛爱情的抛弃,这双重的打击和痛苦,使蘩漪成为了一个有着忧郁阴鸷性格的女性。

当受尽了蹂躏的心灵中升起了不可抑制的力量时,她终于从屈从、顶撞,最后爆发成为反抗和报复。

蘩漪精神上的主要对立面是周朴园,而和周萍的冲突实际上折射的也是和周朴园的冲突。

《雷雨》构思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把蘩漪和周萍的戏剧冲突作为结构全剧的主线。

蘩漪不顾一切的追求周萍,不顾一切的反抗和暴露,它体现的正是她为摆脱周朴园残酷压迫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以及她对生活和爱情的热切渴望,所以这样一个悲剧形象深刻地传达出了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这种主题。

二、《日出》●《日出》发表在1936年,它主要揭示现代都市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并且进一步剖析人性的复杂和变异。

15、第十四讲 20世纪30年代戏剧

15、第十四讲 20世纪30年代戏剧

2、生平经历
原名万家宝。 原名万家宝。 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 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 年入天津南开中学 1925年参加南开新剧团。 1925年参加南开新剧团。 年参加南开新剧团 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 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 年转入清华大学
3、创作历程
1933:《雷雨》 1933: 雷雨》 1935:《日出》 1935: 日出》 1936:《原野》 1936: 原野》 1938:《黑字二十八》/《全民总动员》 1938: 黑字二十八》 全民总动员》 1940:《蜕变》 1940: 蜕变》 1940:《北京人》 1940: 北京人》 1942:《家》(改编) 1942: 改编) 1954:《明朗的天》 1954: 明朗的天》 1961:《胆剑篇》 1961: 胆剑篇》 1978:《王昭君》 1978: 王昭君》
第十四讲
20世纪30年代戏剧 20世纪30年代戏剧 世纪30
一、“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 无产阶级戏剧” 红色戏剧” “国防戏剧”;“农民戏剧” 国防戏剧” 农民戏剧” 二、职业化、营业性的“剧场戏剧” 职业化、营业性的“剧场戏剧” (一)夏 衍 (二)李健吾 三、曹 禺
一、“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 无产阶级戏剧”
2、“红色戏剧”(共产党领导) 红色戏剧” 共产党领导) 为“巩固红军,巩固红色政权”服务。 巩固红军,巩固红色政权”服务。
宣传队——八一剧团——工农剧社,开 宣传队——八一剧团——工农剧社, ——八一剧团——工农剧社 办高尔基戏剧学校。 办高尔基戏剧学校。
3、“国防戏剧”(“918”之后) 国防戏剧” 918”之后) 之后 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 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 族的解放”的主题。 族的解放”的主题。 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大 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 众化’和方言话剧” 众化’和方言话剧”。

4.30年代戏剧

4.30年代戏剧

一、走向广场的戏剧
• (二)红色戏剧(30年代苏区戏剧) • 《庐山之雪》,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第一部 红色戏剧。 • (三)国防戏剧 • 1936年,“国防戏剧”替代了“无产阶级 戏剧”。 以反帝抗日为宗旨。 夏衍:《赛金花》、《自由魂》、《上海屋 檐下》
二、剧场戏剧
• • • • 二、剧场戏剧 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 文学性与舞台性的统一 曹禺《雷雨》,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 《梁允达》
《雷雨》
• 三、《雷雨》中的人物 • 1.蘩漪:极端 • “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 中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 2.周朴园:复杂的综合体 • 利益与情感
《雷雨》
• • • • 四、《雷雨》的语言 1.出色的性格表现力 2.丰富的• 一、生平与创作 • 1.生平 • 曹禺, 1910——1996,原名万家宝,生于天津, 祖籍湖北。 • “戏剧人生”:与戏剧结缘的一生 • 2.创作 • 《雷雨》(1933年)、《日出》、《原野》、 《北京人》、《家》。 • 《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雷雨》
• 一、《雷雨》人物关系图
30年代戏剧
• 一、“走向广场”的戏剧 • 二、剧场戏剧
一、走向广场的戏剧
• 现实性、大众性、宣传鼓动性 • (一)无产阶级戏剧 1.上海艺术剧社:1929年,沈端先(夏衍)、郑伯 奇、冯乃超等发起组织,提出发展“无产阶级戏 剧”的口号。 2.剧联:1930年,以艺术剧社为基础,联合辛酉、 摩登、南国等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 联盟”,后改称“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 “剧联”,倡导左翼戏剧运动。 洪深: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 龙潭》
《雷雨》
• • • • • • • • 二、《雷雨》的主旨 1.社会悲剧 侍萍 蘩漪 周萍 四凤 周冲 鲁大海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农村三部曲
• 《五奎桥》写大旱之年农民与封建势力的冲突。 • 《香稻米》通过“丰收成灾”的故事描写了农村
破产的全貌,说明在旧社会即使丰收也挽救不了 农民的命运。 • 《青龙潭》写面对天灾,农民表现出的愚昧落后 的习俗,批判了改良主义和其他弊病,提出了教 育农民的问题。
洪深
• 在“九一八”、“一二八”以后的抗日爱国运动 中,洪深积极提倡并撰写以抗日反帝为主题的戏 剧作品。
洪深在电影方面的贡献
• 洪深一生创作了38个电影剧本,其中有26 个剧本被电影公司摄制成影片,导演过9部 电影,还撰写了大量电影理论著作,如 《现代戏剧导论》、《洪深戏剧论文集》、 《编剧二十八问》、《电影戏剧表演术》、 《电影术语词典》、《电影戏剧的编剧方 法》等,为中国现代电影艺术事业做出了 重大贡献。
左翼剧社
• 当时的左翼剧社包括: • 大道剧社、光华剧社、春秋剧社、蓝衫剧
社等 • 左翼剧作家创作的作品大都以工人、农民
为主人公,着重表现了他们的革命斗争, 及时、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 事件,但也带有明显“左”的倾向。
3、国防戏剧
• 国防戏剧:1931年九·一八后,为适应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发挥戏剧的宣传鼓 动效果,配合“国防文学”而产生的“通 俗化”、“大众化”、“方言化”戏剧样 式。
• 《琼斯皇帝》是一部表现主义的剧作。 它描写一个岛上的黑人首领琼斯的悲剧 故事。他背叛了自己的种族,遭到黑人 群众的反对,企图穿过一座森林逃走, 结果被追捕者杀死。
• 这个剧本不分幕,只分场,许多场面只是 描写琼斯一个人在森林里的活动,他的紧 张的心情,恐惧的心理,精神恍惚和下意 识的行动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种种 幻象等,都是表现主义的创作特征。
第 十 五 章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1936年) 所谓"国防戏剧",除了强调"反帝抗日反汉 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的主题外,也还 有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以致现场鼓动)功能 的要求,在艺术形式上则提倡"通俗化、大 众化和方言戏剧",有鲜明的向"广场戏剧" 发展的特色。在"国防戏剧"热潮中涌现了不 少新人新作,初露头角的剧作者有于伶、 宋之的、陈白尘等。
第章30年代的戏剧
Company
Copyright © by ARTCOM 1 PT All rights reserved.
Logo
第一节30年代戏剧创作概述
广场戏剧 左翼戏剧运动 1929年,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 等共同发起组织了上海艺术剧社,旗帜鲜明 地提出了发展新兴戏剧一普罗塔利亚戏剧的 口号,也就是无产阶级戏剧。并先后组织了 两次公演,介绍了一些外国左翼剧作家的具 有革命倾向的剧目,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 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使中国现代戏剧运 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无产 阶级革命运动。

5

其代表作剧目有《走私》《咸鱼主义》 《汉奸的子孙》等。"好一计鞭子"(《三江 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 遍中原大地、大江南北。夏衍创作了多幕 剧《赛金花》《自由魂》(即《秋谨传》) 《上海屋檐下》,其中历史讽喻剧《赛金 花》曾被誉为国防戏剧的力作。
6
代表剧作家: 田汉《回春之曲》
2

1930年,田汉又在《南国月刊》上发表 《我们的自己批判》一文,批判了南国社 的小资产阶级感伤倾向。指出:"在以明确 的意识看戏的观众一天天多了的今日,认 识不彻底,或者简直不过是动于个人的情 势与朦胧的倾向底戏剧是必然地要走向没 落之路。"并宣布了南国社的转变,彻底开 始左倾。

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

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

第8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代戏剧代表:曹禺与《雷雨》、《日出》一、30年代戏剧(一)、30年代戏剧与20年代戏剧1.20年代戏剧春柳社,1910年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组建的“进化团”1914年,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职业化”剧团新民社等所谓“甲寅中兴”。

它以职业化、商业性为特色。

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强调艺术性)(《茶花女》),天知派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强调政治教化意义《血蓑衣》、《东亚风云》),新民社以家庭商业剧演出为主(追求商业性《恶家庭》)。

一是“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现实主义,要求戏剧在“当今社会里”取材,表现当时人们每日的生活,描写普通平常人,打破大团圆结局模式,如实反映现实。

力主建设“西洋式的新剧”。

因此,以《新青年》的“易卜生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

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问题——“爱美剧”(Amateur)(业余剧),强调非营业性质,追求艺术性的戏剧观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交通大学等学校纷纷成立业余剧社,并在特定的场合、特殊的时间演出新剧。

这即是所谓的“中国小剧场运动”。

由于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创作,因此培育了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作家。

20年代代表性剧作:《终身大事》(胡适),《幽兰女士》(陈大悲)、《泼妇》(欧阳予倩)、《道义之交》(蒲伯英),《赵阎王》(洪深),田汉的《名优之死》、《湖上悲剧》、《苏州夜话》,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等。

2.30年代戏剧30年代话剧的最大特点是在早期文明戏与“五四”新话剧发展中已经孕育的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

出现了以曹禺、夏衍为代表的成熟剧作家。

当时上海活跃着五大剧社: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应云卫领导的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与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社、陈白尘领导的摩登剧社。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剧团,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以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将戏剧大众化。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南国社戏剧在内容上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由于
其成员多属小资产阶级青年,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 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形成南国社话剧那种以对现实 的不满和反抗为主调,而又带有忧郁色彩的抒情特点。它 的戏剧演出着眼于揭示内容和人物思想,在表演上摒弃文 明戏遗留下来的装腔作势的程式化演技,朴素自然,富有 生活气息。他们注意学习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采用简单 的舞台布置,不用硬景或绘景,而代之以布条制作的布景, 突出灯光的作用。1929年,南国社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演 出时,就在舞台的桌椅上覆上白布与黑布,配成一种黑白 相间的幕景,用蜡灯和煤油灯照明。演出《苏州夜话》时 则用一条横板并点上10多个烛头代替“脚灯”,革新了舞 台演出形式,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由、奔放而富有反抗的 精神。南国社戏剧活动较彻底地摆脱了对外国戏剧的模仿 并挣脱了文明戏的束缚,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 的重大作用。
田汉的后半生一直与安娥相伴,林维中未再嫁人。
1968年,田汉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死,终年70岁。 1979年,田汉平反后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 此时,安娥已经逝世,林维中在参加追悼会时,看到 田汉的骨灰盒里仅仅存放着田汉生前所用的一枚图章, 一枝钢笔,一副眼镜,一张《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和一本剧本《关汉卿》的时候,放声大哭。 1985年9月15日,林维中逝世,终年85岁。 2008年8月9日,田汉与林维中唯一的女儿田野逝世, 终年78年。
安娥擅长音乐和诗歌,著名电影歌曲《渔光曲》和《卖报歌》
是她的成名作。她还在田汉创办的《南国特刊》上发表了一篇 小说《莫斯科》,笔名苏尼亚。刚从莫斯科回来的安娥,因为 政治上的左翼倾向,安娥被人称为“左小姐”,容貌气质都很 出众。 这时候,田汉与林维中刚好在经济问题上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 事情。田汉在筹建南国社时,曾向林维中借了一些钱,在一次 通信中,因为一些小矛盾,林维中在信中提到了这笔钱,并措 辞过激,这引起了田汉的反感。在一篇文章中,田汉曾这样写 道: “我平日不大喜欢谈到钱,尤其诧异的在相爱的男女之间会如 此计较到钱,我对她开始幻灭。正当此时中国革命潮流高涨, 我认识了安娥,我转向了她。”——田汉《告白与自卫》1948 年2月4日、5日南京《新民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名震剧坛的《日出》
• 《日出》1936年发表。1937 年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 (同时获奖的还有芦焚(师陀) 的《谷》、何其芳的《画梦 录》)
一、从《雷雨》到《日出》的发展
1、《雷雨》主要是从家庭内部关系揭露封建统 治,《日出》写现代都市上层社会的丑行,揭 示 “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象。
5、1940年创作《北京人》。1942年改编 《家》。
6、抗战后,创作多幕剧及电影剧本。
7、建国后,创作《明朗的天》《胆剑篇》 《王昭君》等。担任北京人艺院长。
• 曹禺一生创作14个剧本。《雷雨》《日 出》《原野》《北京人》《家》,被称 为“五大杰作”。
一、一鸣惊人的《雷雨》 二、名震剧坛的《日出》 三、别具一格的《原野》 四、文明的挽歌《北京人》 五、出色的改编《家》
人家点东西,用人家一点钱,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这不要 紧,我都明白。 凤 好吧,那么您说吧,究竟要多少钱用。 贵 不多,三十块钱就成了。 凤 哦,(恶意地)那您就跟这位大少爷要去吧。我走了。 贵 好孩子,你以为我真装糊涂,不知道你同这混帐大少爷做的 事么?
凤 您是父亲么?父亲有跟女儿这样说话的么? 贵 我是你的爸爸,我就要管你。我问你,前天晚上— 凤 前天晚上? 贵 我不在家,你半夜才回来,以前你干什么? 凤 我替太太找东西呢。 贵 为什么那么晚才回家? 凤 您这样的父亲没有资格来问我。 贵 好文明词!你就说不上你上哪去呢。 凤 那有什么说不上! 贵 什么?说! 凤 那是太太听说老爷刚回来,又要我检老爷的衣服。 贵 哦,可是半夜送你回家的那位是谁?坐着汽车,醉醺醺,直
两 个
上层社会:陈白露的旅馆 上层的罪恶

景 下层社会:翠喜的房间 下层的不幸
——曹禺《雷雨·序》
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 既奴性十足,又阴险狡诈。
3、浓烈、明丽、精确传神而又极富个 性化的语言。《雷雨》人物语言个性 化。 “舞台提示”、潜台词渲染奇特 的舞台气氛.
戏剧结构紧凑
序 幕 在教堂附属医院的一间特别客厅内。 ——冬天的一个下午。
第一幕 十年前,一个夏天,郁热的早晨。 ——周公馆的客厅内(即序幕的客厅,景与前大致相同)
• 洪深、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 三个奠基人”。(夏衍语)
(一)洪深的戏剧创作 1、1922年创作话剧《赵阎王》袭用美国剧作家
奥尼尔《琼斯王》的艺术手法。
2、1924年把英国王尔德名剧《温德米尔夫人的 扇子》改译为中国化了的《少奶奶的扇子》, 建立起正规的话剧表演和导演体系。
3、30年代参加左翼剧联, 创作“农村三部曲”: 《五奎桥》《香稻米》 《青龙潭》。
他约莫二十八九,颜色苍白…是一个美 丽的空形…空虚脆弱。在他灰暗的眼神里,你 看见了不定,犹疑,怯弱同冲突。…他是这样 无能…他明白自己的病,他在改,不,不如说 在悔,永远地在悔恨自己过去由直觉铸成的错 误…他痛苦了,他恨自己…他要把自己拯救起 来…他见着四凤,当时就觉得她新鲜,她的 “活”!…在蘩漪面前,他感觉一丝一丝刺心的 疚痛;于是他要离开这个地方——《雷雨·第一 幕》
对你说胡话的那位是谁呀? 凤 (惊吓)那,那-- 贵 哦,你不用说了,那是我们鲁家的阔女婿!--哼,我们两
间半破瓦房居然来了坐汽车的男朋友,找为这当差的女儿啦! (突然严厉)我问你,他是谁?你说!
三、《雷雨》受外来文化影响
第一,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第二,古希腊悲剧的影响。 第三,莎士比亚的影响。 第四,易卜生的影响。 第五,奥尼尔的影响。
• 对侍萍当年被迫而“死”,他心怀内疚并忏 悔;当侍萍再次出现时,既感到现实的威胁, 又感到命运的打击,令他倍感恐惧。
2、蘩漪:“雷雨”式的人物
丰满、富有个性。外在特征忧郁、阴鸷、乖 戾、孤傲。 (1)是五四后的新女性,具有反抗封建专制, 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格。 (2)作为旧家庭中的受害者,她的反抗又具有 变态的迷狂性和疯狂的报复心理。
第二幕 景同前。 ——当天的下午。
第三幕 在鲁家,一个小套间。 ——当天夜晚十时许
第四幕 周家的客厅(与第一幕同) ——当天半夜两点钟。
尾 声 又回到十年后,一个冬天的下午。 ——景同序幕
贵 四凤,别--你爸爸什么时候借钱不还帐?现在你手上方便,随 便匀给我七块八块好么?
凤 我没有钱。您真是还帐了么? 贵 我跟我的亲生女儿说瞎话是王八蛋! 凤 您别骗我,说了实在的,我也好替您想想法。 贵 真的?--说起来这不怪我。昨天那几个零钱,大帐还不够,
凤 你心里又要说什么? 贵 我说,大少爷常更我提过你,大少爷他说-- 凤 大少爷!大少爷!您疯了!--我走了,太太就要叫我呢。 贵 别走,我问你一句,前天!我看见大少爷买衣料,-- 凤 怎么样? 贵 你这手上的戒指,(笑着)不也是他送给你的么? 凤 您说话的神气真叫我心里想吐。 贵 你不必这样假门假事,你是我的女儿。一个当差的女儿,收
封建专制独裁的象征
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上,一切都要以他的 意志为意志,妻子、孩子或是工人都要绝对服 从他的权威。
“喝药” 一节可见出其专横性格。“应当替 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对人的意志进行 压迫、扼杀和控制。
• 曾留学德国,接触西方自由民主观念。与女 仆侍萍相爱并生子。但终于向封建势力屈服, 抛弃侍萍母子,制造出悲剧,但他自己也是 悲剧的承受者。
侍萍 性格善良,有自我牺牲的母性。但 无法摆脱悲剧命运。
四凤 单纯、朴实、善良,易于受感情的 摆布。
鲁大海 周家“外部”的代表。有坚定 的斗争精神,但尚不成熟。
周冲:单纯无暇,心地善良。生活在飘 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 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 种自然的冷酷,四凤与周冲的遭际最足以代表。 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咎。
《日出》“题记”:
“天之道,损有余 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 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
2、《雷雨》着力反映封建专制主义对人的压迫 与虐杀,《日出》则揭露金钱化社会对人的毒 化、吞噬与残杀。
3、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日出》人物数量更多、 人生经历更复杂,其悲剧命运更具社会批判力。
二、《日出》内容
3、国防戏剧
1936年初,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制定了 《国防戏剧纲领》,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 以代替“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好一计鞭子” :《三江好》《最后一 计》《放下你的鞭子》的合称。
夏衍的历史剧《赛金花》曾被誉为“国防 戏剧的力作”。
二、主要剧作家及创作
• 田汉、洪深、曹禺、熊佛西、李健吾、袁牧 之、宋之的等剧作。
• 她不顾人之伦常地爱上周萍,这“爱”是那 样地畸形变态,甚至为世人所耻,但蘩漪却 死死地抓住它。对她而言,这既是她对周朴 园的疯狂报复,也是对命运唯一有效的抗争。
分析蘩漪的悲剧性格
蘩漪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 女人,有着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崇尚个人自由 和爱情生活的精神追求,与充满封建专制主 义气氛的周公馆格格不入。生活环境对她的 长期窒息,使她性格变态,“最残忍的爱和 最不忍的恨”交织在她的心中,形成了她 “雷雨”式的性格:爱起人来像一团火,恨 起人来也像一团火。
• “她有火炽的热情, 一颗强悍的心,她敢 冲决一切的桎梏,做 一次困兽的斗。”
她是一个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白 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 令人觉得有些可怕。但是眉目间看出来她是忧 郁的,在那静静的长的睫毛的下面,有时为心 中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 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她也有更 原始的一点野性,……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 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 像只恶狗狺狺地,不,多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 了你。——《雷雨·第一幕》
蘩漪的悲剧和周家的悲剧的根本原因 虽然在周朴园身上,但蘩漪的性格无疑也是造 成她悲剧的重要原因。在蘩漪的悲剧中,也包 含着无法抗拒的命运因素。她在周家虽然感到 痛苦,却无法摆脱;她以个性解放的方式进行 反抗,能让她爱的却只有自己丈夫前妻生的孩 子,反抗的结果是必然失败,而且反抗愈烈, 失败愈快。
3、其他人物: 周萍:自私,懦弱。精神状态空虚颓废。
2、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雷雨》中的人物形 象,无论主次,都具有充满矛盾的性格和错综 复杂的情感。
《雷雨》人物
1、周朴园: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化 身。 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冷酷、专横、自私、虚伪。
他约莫有五六十岁,鬓发已经斑白,带着椭 圆形的金边眼镜,一对沉骘的眼在底下闪烁着。 像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他的威严在儿孙面 前格外显得峻厉。……他的脸带着多年的世 故和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 出的冷笑,看出他平日的专横,自是和倔强。 年轻时一切的冒失,狂妄已经为脸上的皱纹深 深避盖着,再也寻不着一点痕迹。
1910--1997
2、1923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业余 话剧团,开始演剧生涯。1926年发表小 说《今宵酒醒何处》第一次使用笔名 “曹禺”。
3、1930年秋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 攻戏剧。研读大量戏剧文学作品,获得 理论上质的提升。
4、1933年创作《雷雨》引起轰动。1935年 创作《日出》再次引起强烈反响。1936 年创作《原野》。
——《雷雨·第一幕》
有两个特征:
其一,具体地说,他是《雷雨》悲剧的总根源;
其二,扩大地说,他是封建色彩浓厚的资本家的 典型。专制独裁。
但这个人物的魅力和内涵更在于其性格和命运 充满了矛盾。
悲剧的总根源
30年的恩怨情仇都因他而起。当谜底被揭穿 时,一场大悲剧发生:四凤周冲触电身亡; 周萍自尽;蘩漪疯;侍萍痴。他一人导致了 其他人的毁灭,他是一切罪孽之渊薮。
1、 一鸣惊人的《雷雨》
一、情节
1、结构“一二三”: 戏剧集中在一天的时间内(上午到午夜两点 钟),在两个舞台背景中(周家客厅、鲁家 住房),上演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 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