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合集下载

《管理学》习题第六章 决策(参考答案)

《管理学》习题第六章 决策(参考答案)

第六章决策(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大多由中层管理者来进行,主要是对组织内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利用,以提高管理效力。

A. 业务性决策B. 战略性决策C. 战术性决策D. 程序化决策2. 决策树适合下列哪种类型的决策?( )A. 确定型决策B. 非确定型决策C. 风险型决策D. 非程序化决策3. 有一种说法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实际上意味着( )。

A. 对于管理者来说只要善于决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B. 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都是由于决策的复杂性而导致的C. 决策能力对于管理的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D. 管理首先需要的就是面对复杂的环境作出决策4. 波士顿矩阵中的瘦狗业务是指( )。

A. 高增长、低市场份额B. 低增长、低市场份额C. 高增长、高市场份额D. 低增长、高市场份额5.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固定成本8万元,单位可变成本每件5元,该产品每件售价13元,则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 )。

A. 8000件B. 10000件C. 12000件D. 20000件参考答案:1.C; 2.C; 3.D; 4.B;5.B;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属于主观决策法的主要有( )。

A. 头脑风暴法B. 发散思维法C. 德尔菲法D. 定量决策法E. 后悔值最小法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短期决策的是( )。

A. 投资方向的选择B. 人力资源的开发C. 组织规模的确定D. 企业日常营销E. 本季度研发支出的投入3. 决策的影响因素有( )。

A. 环境B. 过去的决策C. 决策者的风险态度D. 组织成员对组织变化所持的态度E. 决策者的素质4. 量本利分析法中的所谓“量、本、利”是指( )。

A. 产量B. 成本C. 产出D. 利润E. 利益参考答案:1.ABC; 2.ABC; 3.ABCD; 4.ABD;三、判断题1. 按照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决策可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者。

( ) 2. 不确定型决策面临的是多种可能的自然状态,可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不同,未来会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事前虽难以肯定,但却可以预测其出现的概率。

管理决策方法课后题

管理决策方法课后题

管理决策方法课后题一、单选题1.张三作为公司的经理,需要制定一个项目实施计划,以下哪个方法不太适合用于这个决策过程?A. 权衡分析法B. SWOT分析法C. 决策树模型D. 线性规划模型答案:B. SWOT分析法2.在制定战略计划时,通常采用哪种模型来评估不同策略的优劣?A. 杜邦分析法B. SMART模型C. BCG矩阵D. 金字塔原理答案:C. BCG矩阵3.以下哪个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加以考虑?A. 水平分析法B. 负责制C. 网络分析法D. 增长-份额矩阵答案:D. 增长-份额矩阵二、判断题1.在管理决策过程中,风险评估并不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负面情况,只需专注于正面的机会。

答案:错误2.管理者在做出决策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直觉。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决策树模型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并列举一个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答:决策树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决策分析工具,在管理决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管理者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决策路径下的可能结果,以及各决策的风险与收益。

举例来说,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面临一个新产品上市的决策。

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公司可以评估不同价格和市场推广策略对产品销售量和利润的影响,帮助公司做出最佳决策。

2.请说明线性规划模型在管理决策中的优势及适用范围。

答:线性规划模型是一种数学方法,用于解决一类特定的决策问题,其优势包括明确的最优解和灵活性。

在线性规划模型中,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为线性关系,方便管理者进行计算和优化。

线性规划模型在资源有限且决策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情况下非常适用,如生产计划、运输调度以及资源分配等领域。

以上只是关于管理决策方法的简要讨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补充,欢迎讨论。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5章_经营决策分析习题第五章课后练习题整理(附答案)⼀、单选题1、在有关产品是否进⾏深加⼯决策中,深加⼯前的半产品成本属于()A.估算成本B.重置成本C.机会成本D.沉没成本2、在进⾏半产品是否进⼀步深加⼯决策时,应对半成品在加⼯后增加的收⼊和()进⾏分析研究。

A.进⼀步加⼯前的变动成本B.进⼀步加⼯追加的成本C.进⼀步加⼯前的全部成本D.加⼯前后的全部成本3、设⼀⽣产电⼦器件的企业为满⾜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些成本开⽀,其中()是专属固定成本。

A.为及时完成该批产品的⽣产,⽽要购⼊⼀台新设备B.为及时完成该批追加订货,需要⽀付职⼯加班费C.⽣产该批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D.该⼚为⽣产该批产品以及以后的⽣产建造了⼀间新的⼚房4、某⼚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若⾃⾏⽣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为()时,外购、⾃制两种⽅案等效。

A.2500 B.3000 C.2000 D.18005、某公司⽣产⼀种化⼯产品甲,进⼀步加⼯可以⽣产⾼级化⼯产品⼄,甲、⼄两种产品在市场上的售价为50元每千克、120元每千克,但⼄产品的⽣产每年需要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若每千克甲可加⼯0.6千克⼄,则以下选择中,该公司应( )。

A.进⼀步加⼯⽣产产品⼄B.当产品甲的年销售量超过1250千克,将甲加⼯为⼄C.将甲出售,不加⼯D.两种⽅案均可6、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应该采取采购的策略。

A.⾃制单位变动成本⼩于外购价格B.⾃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C.⾃制单位变动成本⼤于外购成本D.⾃制单位产品成本⼤于外购成本7、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个企业同时⽣产多种产品,其中⼀种单位边际贡献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是()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B.该产品总成本太⾼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D.该产品的销量太⼩8、下列哪种成本为相关成本()A.可避免成本B.共同成本C.联合成本D.沉没成本9、下列哪种成本为⽆关成本()A.沉没成本B.专属成本C.可避免成本D.增量成本10、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案来理解的话,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不同⽅案形成的()A.相关成本B.沉没成本C.差量成本D.付现成本11、设某企业⽣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完成⼀定加⼯⼯序后,可以⽴即出售,也可以进⼀步深加⼯之后再出售,如果⽴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后出售,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深加⼯成本9500元,则继续进⾏深加⼯的机会成本为()A.48000 B.30000 C.9500 D.1800012、如上题条件,⽴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A.48000 B.30000 C.38500 D.1800013、有⼀批可修复废品,存在两种处置⽅案,⼀个是降价后直接出售,⼀个是修复后按正常价格出售,修复成本为3000元,降价后出售收⼊为7000元,修复后出售收⼊为11000元,那么差量损益为()A.3000 B.4000 C.8000 D.100014、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出价低于()A.正常价格B.单位产品成本C.单位变动成本D.单位固定成本⼆、多选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决策分析过程的特征的有()A.本质的主观能动性B.依据的客观性C.⽅案的可选择性D.时间上的未来性2、按照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可将决策划分为以下类型()A.战略决策B.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经营决策中相关成本的是()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E.不可避免成本4、下列各项中,备选⽅案中不涉及相关收⼊的是()A.差别损益分析法B。

(完整版)决策理论习题一答案

(完整版)决策理论习题一答案

习题一答案1. 什么是决策分析?决策分析有哪些特点?决策分析由哪些要素构成?决策分析简称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决定一个对策,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决策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对决策的理解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二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做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三是把决策看成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即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提出各种可行方案,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按照决策准则,从中筛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并根据方案的反馈情况对方案进行修正控制,直至目标实现的整个系统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

决策分析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决策者。

决策者即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如某上市公司的总经理(个体)或董事会(群体)。

决策者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里等因素的影响。

(二)决策目标。

决策问题对于决策者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可以是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

此例中,决策者的目标表现为希望做成的煎饼含的鸡蛋越多越好,所付出的劳动越少、越方便越好。

(三)行动方案。

实现决策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行动方案有明确方案和不明确方案两种。

前者是指有有限个明确的方案,后者一般只是对产生方案可能的约束条件加以描述而方案本身可能是无限个,要找出合理或最优的方案可借助运筹学的线性规划等方法。

(四)自然状态。

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可以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的各种状态。

自然状态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其中不确定的又分为离散的和连续的两种情况。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决策?决策有那些特点?答: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

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实施的全过程。

狭义的说,决策就是为解决某种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可按照划分的类别来说明: 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1)战略决策。

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

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

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1)程序化决策。

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1)确定性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

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

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4,按决策的风格来分,可分为:行为决策;概念决策;命令决策;分析决策。

5、按决策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2. 科学决策应该遵从哪些原则?答:最优化的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集团决策原则。

3. 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你能否通过实例来说明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计划工作是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的基础。

(省)4. 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作决策的?答:决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

完整版贝叶斯统计茆诗松版大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贝叶斯统计茆诗松版大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加 I —W)W j04/(l -疔36840 (1 ) ,011.6习题讲解一、1,3,5,6,10,11,12,15 1.1记样本为X. p(x0.1) Cs *0.1 2 *0.960.1488 p(x 0.2) C ;*0.22*0.86 0.2936 后验分布: 0.1 x 0.2x0.1488*0.70.1488*0.7 0.2936*0.3 0.2936*0.3 0.1488*0.7 0.2936*0.30.5418 0.4582苴它1o<e<iJ n[2(1® a G<e<i其它1m x 0p(x| ) 1d°C ; 3(1 )5 *2(1 )d1 0112 3(1 )6d12i…氏设辱心…血是栗ri泊松分布praj的个样本swe匚此样木的似然函数为匕现収仙也[分•仃Ga(fiL Q 粹为泊松分巾均们A的址验匕们•即―oo < a v+c©的后验分布为192/ 7 6 86192 —8 7参故久的百验分布为兀(几斗)板I A)^(Z)'X /J+M j A服从伽玛分布Go辽対+桟申一八r-11.11由题意设x表示等候汽车的时间,则其服从均匀分布U(0,)P(X)亠0 X0, 其它因为抽取3个样本,即X (x1,x2, x3),所以样本联合分布为丄p(X) 3,0, X i,X2, X3其它又因为192/0, 所以,利用样本信息得h(X, ) p(X )() 1~3192~4192 (~7(8,0 X i,X2,X3 )于是 m(X) 8 h(X, )d 192 , rdp(x\A) =——, -OC < XIX/ < +OCh(X,)m(X)( X)21,2,3,5,6,7,8,10,11,121p(x ) — ,0 x0,即(x) ( n)1/0,即得证。

1.151样本的似然函数:p(x )1e服从伽马分布Ga n, nx-0.00024,20000.1.12样本联合分布为:(X)6 867~0,(x) p(x )()1/1max 0,%丄,人因此的后验分布的核为1/n 1,仍表现为Pareto 分布密度函数的核参数的后验分布 (x) p(x )()n 1( nx)enX in— i 1n nxe0.0001221,2,3,5,6,7,8,10,11,12乙11)讥刈8)二&(1一&)\兀(&) = 1p 何0)兀(0)= &(1—胖 〜尿(2,4)E(&|X )"E =±W2)讽申)=,(1 — &)叫兀(&) = 1二 诃x) * p(x 0)兀(8)=护(1 一 0)10〜%(4,11)i ・44 E(& x) = 3¥ = ---- =——E 11 + 4 152.2解:由题意,变量t 服从指数分布:p(t )由伽玛分布性质知:0.2nt i 20 3.8 76,所以 ni 1由于伽玛分布是指数分布参数的共轭先验分布,而且后验分布又已知n=20,0.04, 0.2t 3.8(|t) P(T| )( )neti1en 1e (ti )即后验分布为Ga( n,t i ) Ga(20.04,76.2)E T() n t i20.04 76.2 0.2631服从倒伽玛分布IGa(n ,t i ) IGa(20.04,76.2)样本联合分布p(T )neti且~Ga(,)〒0 , E()0.2 Var (n20.04, t76.2t-E T ( ) E |T (1) ----- 4.002n 1n 12.8 由 x ~ Ga( , ), ~ IGa(,)可以得出(1}e(1) 的后验分布为:(3)样本分布函数为:的后验期望估计的后验方差为11 162.5n 36.2.7的先验分布为:()/ 1,0, 令1 max 0必丄,X -可得后验分布为:(x)(n) 1 n/0,后验方差为: Var( x)E( x)十, n 1 (n) 122(n 1) (n 2)(xpn -2n -2X1 xe 2 ,x 0(x)p(x 1)e^即为倒伽玛分布IGa(-,2所以的后验分布为IGa(n2 )的核。

(完整版)公司理财-罗斯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公司理财-罗斯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公司理财-罗斯课后习题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1.在所有权形式的公司中,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

股东选举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任命该公司的管理层。

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组织形式是导致的代理关系存在的主要原因。

管理者可能追求自身或别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在这种环境下,他们可能因为目标不一致而存在代理问题。

2.非营利公司经常追求社会或政治任务等各种目标。

非营利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3.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管理者实施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化现有股票的每股价值,当前的股票价值反映了短期和长期的风险、时间以及未来现金流量。

4.有两种结论。

一种极端,在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东西都被定价。

因此所有目标都有一个最优水平,包括避免不道德或非法的行为,股票价值最大化。

另一种极端,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非经济现象,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政治手段。

一个经典的思考问题给出了这种争论的答案:公司估计提高某种产品安全性的成本是30美元万。

然而,该公司认为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只会节省20美元万。

请问公司应该怎么做呢?”5.财务管理的目标都是相同的,但实现目标的最好方式可能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制度。

6.管理层的目标是最大化股东现有股票的每股价值。

如果管理层认为能提高公司利润,使股价超过35美元,那么他们应该展开对恶意收购的斗争。

如果管理层认为该投标人或其它未知的投标人将支付超过每股35美元的价格收购公司,那么他们也应该展开斗争。

然而,如果管理层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并且没有其他更高的投标价格,那么管理层不是在为股东的最大化权益行事。

现在的管理层经常在公司面临这些恶意收购的情况时迷失自己的方向。

7.其他国家的代理问题并不严重,主要取决于其他国家的私人投资者占比重较小。

较少的私人投资者能减少不同的企业目标。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绪论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决策?决策有那些特点?答: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

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实施的全过程。

狭义的说,决策就是为解决某种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可按照划分的类别来说明: 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1)战略决策。

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

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

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1)程序化决策。

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1)确定性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

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

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4,按决策的风格来分,可分为:行为决策;概念决策;命令决策;分析决策。

5、按决策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2. 科学决策应该遵从哪些原则?答:最优化的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集团决策原则。

3. 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你能否通过实例来说明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计划工作是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的基础。

(省)4. 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作决策的?答:决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

实际工作中,首先确定决策主体,确定决策备选方案,以及明确不可控因素,预估不同决策的后果,然后根据主观客观的一些条件来做出决策。

第九章习题1、答:1)无差关系:若y x ,且x y ,称x 与y 无差别,记为y x ~。

2)偏好关系:对于后果集},,,{21n J θθθ =中任意两个可能的结果x 和y ,总可以按照既定目标的需要,前后一致地判定其中一个不比另一个差,表示为y x (x 不比y 差)。

这种偏好关系“”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自反性:x x (一个方案不会比它自己差);传递性:z x z y y x ⇒,;完备性:任何两个结果都可以比较优劣,即x y y x J y x ∨∈∀,,,二者必居其一。

3)效用函数:对于一个决策问题中同一目标准则下的n 个可能结果所构成的后果集},,{1n J θθ =,假设其中定义了偏好关系“ ”,且满足三个假设。

任取i iθθmax * ,i iθθmin * 。

若定义在集}{**θθΘ a a =上的实值函数)(a u 满足:单调性:()()u a u b ≥当且仅当a b ;()()u a u b =当且仅当a b ;1)(*=θu ,0)(*=θu ;若~(,;)c a p b ,则)()1()()(b u p a pu c u -+= 其中,,a b c Θ∈。

则称函数)(a u 为效用函数。

4)事件的事态体: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结果的方案(行为)称为事态体,其中的各种可能结果为依一定概率出现的随机事件。

如用记号T 来表示一个事态体,则1122(,;,;...;,)n n T p p p θθθ=其中12,,...,n θθθ表示该方案的n 中可能的结果,它们分别以12,,...,n p p p 的概率出现,且满足0,1,2,...,i p i n >=;11ni i p ==∑。

2、期望收益值作为决策的准则有什么不足?试以例说明。

答:1)后果的多样性。

如在例8.3中,如何确定期望收益值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期望收益值将变得没有意义。

2)采用期望后果值的不合理性。

比如我们说:航天飞机的发射,其可靠性是99.7%, 是指通过理论上的计算得出,多次发射中成功发射出现的次数占99.7%。

而对于一次发射而言,结果只能是要么失败要么成功。

3)实际决策与理性决策的差异性:如巴斯葛“赌注”(Pascal ’s Wager )。

4)负效应。

如掷硬币,方案A :若为正面,则赢5元,反面则输5元;方案B :若为正面赢5万元,反面则输5万元。

E(A)=E(B)。

但此时人们心目中已不采用期望收益值准则行事。

依人们的价值观,损失5万元要比赢得5万元的效用值大,称为“负效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一个人工资涨了100元,他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如减薪100元,那他肯定要问个明白,且感觉不舒服。

5)决策者的主观因素(价值观)。

比如买衬衣,某甲原来的衬衣都已破旧,买了一件新的;某乙原有十几件新衬衣,再买一件。

同样一件衬衣,在甲看来这件新衬衣比乙心目中的价值要高得多。

3、什么是效用函数?试叙述如何确定效用函数。

答:对于一个决策问题中同一目标准则下的n 个可能结果所构成的后果集},,{1n J θθ =,假设其中定义了偏好关系“ ”,且满足三个假设。

任取i iθθmax * ,i iθθmin * 。

若定义在集}{**θθΘ a a =上的实值函数)(a u 满足:单调性:()()u a u b ≥当且仅当ab ;()()u a u b =当且仅当a b ;1)(*=θu ,0)(*=θu ;若~(,;)c a p b ,则)()1()()(b u p a pu c u -+=,其中,,a b c Θ∈。

则称函数)(a u 为效用函数。

确定效用函数的思路是:对于方案空间,首先找到决策者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后果值**,θθ,令**()1,()0u u θθ==。

然后对一有代表性的效用值u ,通过心理实验的方法,由决策者反复回答提问,找到其对应的后果值uθ,它满足效用函数的性质3,即与**(,;)u θθ无差:**()~(,;)u u θθθ。

这样就找到了效用曲线上的三个点。

重复这一步骤,对*(),()u u u θθ之间的有代表性的另外一个效用值'u 找到其对应的后果值'u θ。

反复进行,直到找到足够多的点,将它们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可得到效用曲线。

4、试以购买彩票为例来解释假设2(连续性)。

答:设1T 组奖金7001=θ元,2T 组奖金2θ=400元。

21θθ 。

两组都发行1万张。

若1T 中奖个数1n 与2T 中奖个数2n 相同(均为100个),显然21T T 。

若1T 组中奖个数不是100而降为小于100的某个数,例如T 1组为70个,T 2组为100,彩票购买者会认为这两个选择是无差的,即T 1~T 2。

5、解:1)用期望收益值准则求行动方案;方案A 1的期望收益值为:E(A 1)=0.2×2500+0.4×2500+0.3×2500+0.1×2500=2500 方案A 2的期望收益值为:E(A 2)=0.2×2350+0.4×2750+0.3×2750+0.1×2750=2670 方案A 3的期望收益值为:E(A 3)=0.2×2200+0.4×2600+0.3×3000+0.1×3000=2680 方案A 4的期望收益值为:E(A 4)=0.2×2050+0.4×2450+0.3×2850+0.1×3250=2570 由于:E(A 3)=max E(A i )所以用期望收益值准则求出的行动方案是:A 3 2)求解该零售商对此决策问题的效用函数; 由 u (3250)=1, u (2050)=0,u (2200)=0.5, 效用函数为:u (x)=α+βln(x+θ) 则:1=α+βln(3250+θ)0=α+βln(2050+θ) 0.5=α+βln(2200+θ)得出:α=-0.8271 β=0.2569 θ=-2025 效用函数为:u (x)= -0.8271+0.2569ln(x-2025) 3)用期望效用值准则求行动方案; 由期望效用函数得到:u (3250)=1, u (2050)=0,u (2200)=0.5,u (2500)=0.757, u (2350)=0.616,u (2750)=0.865, u (2600)=0.806, u (3000)=0.941,u (2450)=0.728, u (2850)=0.898。

用期望效用值准则求行动方案;方案A 1的期望效用值为:E(A 1)=0.2×0.757+0.4×0.757+0.3×0.757+0.1×0.757=0.757方案A 2的期望效用值为:E(A 2)=0.2×0.616+0.4×0.865+0.3×0.865+0.1×0.865=0.815方案A 3的期望效用值为:E(A 3)=0.2×0.5+0.4×0.806+0.3×0.941+0.1×0.941=0.799 方案A 4的期望效用值为:E(A 4)=0.2×0+0.4×0.728+0.3×0.898+0.1×1=0.661 由于:E(A 2)=max E(A i )所以用期望效用值准则求出的行动方案是:A 24)对两种准则的决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由期望收益值准则得到的行动方案是A3;由期望效用值准则得到的行动方案是A2。

决策者的价值观在应用效用值准则进行决策的时候中得到反映。

10.90.80.70.60.50.40.30.20.1-50-30-101030507090110130150170190210230250270290310330该决策者的在货币额不太大时属于冒险型策略,当货币额增至相当数量时,他就转为稳妥型策略了。

第十章思考与练习:1.试述处理单目标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几种决策准则及其特点。

答:(1)最小最大准则(悲观准则):这种准则是指决策者对方案的选择持保守态度,决策者设想采取任何一个方案都是收益最小的状态发生,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中选出最大者,与这个最后选出的最大收益值相对应的方案便是决策者选定的方案。

“悲观准则”决策方法主要用于那些比较保守稳妥并害怕承担较大风险的决策者所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