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二药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之--齐二药事件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调查结果显示, 该公司的药品采购、保管、 检验等有关人员均存在渎 职和失职问题。江苏省食 品药品监管局已采取措施 对假丙二醇的源头进行了 有效控制,贩卖假丙二醇 的嫌疑人王桂平已被江苏 省公安部门采取行政强制 措施。
“齐二药”事件
,
, ?
案例陈述
内处相和也国的 容罚应企对家调 呢包的业涉相查有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我想答案应该是:有,但形同虚设!每 个通过GMP认证的药厂都有完备的物料管理制度, 供应商审计制度更是少不了的。
供应商审计制度是为了从源头上保证药 品质量,强调的是对供应企业的质量考察、资质 审核,重要的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而绝不是像 齐二药这样,通通电话发发传真,看看三证是否 齐全,连必要的证件核实,样品检验,出厂检验 报告都没有,就草率审核通过了一家供应商。
5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 定此药为假药,并立即责成黑龙江省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暂停该企业“亮菌甲素注射液”的 生产,封存齐二药的所有库存药品共计118万支。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药害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对此事十分重 视,很快展开了行动,后续的发展和调查结果又如 何呢?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它让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走向了毁灭让一个个爱厂如家的员工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它所制造的假药像一张张血盆大口吞噬了无辜百姓的生命让多少曾经幸福的家庭在悲戚它让人们对国药准字产生信任危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给人民的用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隐患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之
“齐二药”事件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该院立即组织专家会诊,怀疑可能是患 者新近使用了“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的。广 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厅接获医院上 报的情况后,组织省内著名肾病专家进行再次 会诊。专家初步认为该事件与药物的毒副作用 有关。
齐二药事件分析(精)课件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规范药品销售行为,加强销售人员培训和 管理,防止销售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
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 现和处理药品不NK YOU
免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
06
未来防范措施
政策建议
加强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药品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 法成本,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
加强药品审评审批管理
优化药品审评审批流程,提高审评审 批效率,确保上市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
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监管
强化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实 施严格的药品生产质量监管,确保药 品质量安全。
加强员工培训和 意识教育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 质量意识和专业知识的 培训,提高员工对产品 质量的重视程度和操作 技能。同时,应加强员 工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律 意识和道德观念。
社会教训
01
强化药品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药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药品质量
和安全。同时,应加强对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
03
事件结果
处罚情况
行政处罚
齐二药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并被罚款5000多万元。相关责任 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包括齐 二药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
民事赔偿
受害者家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 齐二药赔偿受害者的医疗费用、 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最终获 得了一定的赔偿。
社会影响
行业整顿
齐二药事件引发了国家对药品行业的 全面整顿,加强了对药品生产、流通 环节的监管力度,提高了药品行业的 准入门槛。
2006年4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 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立即 暂停销售和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的所有制剂。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之齐二药事件
药事管理案例分析之齐二药事件齐二药事件是指2024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省黄冈市齐二镇中心卫生院因给患者使用假药导致多人死亡的严重药事管理案例。
该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中国的药品监管体系提出了质疑。
案件起因是一位名叫杨患者患有肺炎,被送到齐二镇中心卫生院治疗。
医生开具了一种名为齐二药的药品用于治疗。
然而,由于卫生院无法购买到正规的齐二药,他们不得已采取了以次充好的做法,购买了低价的冒充品。
该事件暴露出了中国药事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齐二镇中心卫生院明知道无法购买到正规的齐二药,却没有采取其他措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简单地选择了使用假药。
这显示了卫生院管理者对患者的医疗安全不负责任。
其次,对于药品市场监管方面,假药的生产和流通仍然存在漏洞,造成了假药可以轻松出现在卫生院的输液项目中。
这给了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的机会。
该事件也引起了公众对于中国药品监管体系的质疑。
在齐二药事件曝光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宣布将启动对全国所有药品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药品资质进行重点检验,并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监管。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药事管理方面需要进行。
首先,政府应建立更加严格的药品监管体系,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药生产和流通行为。
其次,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定期进行药品质量检查,落实责任制。
药品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齐二药事件的发生对中国的药品监管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药事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能,提高医疗机构管理水平和卫生行政部门监管水平,才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齐二药事件读后感
齐二药事件读后感
读完齐二药事件啊,真的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这事儿就像一场闹剧,可这闹剧背后是多少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在买单啊。
本来药是治病救人的东西,就像超级英雄应该来拯救世界的,结果齐二药搞出的那些假药劣药,就像是反派伪装成的假英雄,悄悄在人们背后捅刀子。
你说这企业吧,感觉就像一个调皮捣蛋又闯了大祸的孩子,但是这可不是普通的小错,这是在拿人命当儿戏呢。
那些假药流入市场,就像一颗颗隐藏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患者身体里“爆炸”了。
这让我想到,做药的企业怎么能这么不严谨呢?这就好比厨师做菜,你把毒药当成调料乱放,那吃的人能不出事儿吗?做药的人应该比谁都清楚自己手里握着的是别人的生杀大权啊。
从监管的角度看,也像是一群看门人在打瞌睡。
要是监管能像警惕的猎犬一样,随时嗅出这些假药的味道,也许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得这么严重了。
感觉监管就应该是药界的保镖,把那些坏药统统挡在市场的大门外。
对于患者来说,那可真是倒霉透顶。
本来就生病难受,指望着药能让自己好起来,结果却因为这些假药陷入更深的痛苦甚至死亡。
就像一个在沙漠里渴得要死的人,满心欢喜以为拿到的是救命水,结果却是毒药。
这个事件也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
做企业啊,可不能只想着赚钱,要有良心。
药企业的良心就是药的质量,这就像面包店的良心是面包的新鲜和卫生一样。
要是大家都像齐二药这样乱来,那整个社会不就乱套了吗?
齐二药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企业的责任缺失、监管的漏洞和患者的无奈。
希望以后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悲剧,让药真正成为人们健康的守护者,而不是夺命的“杀手”。
齐二药事件——精选推荐
齐⼆药事件齐⼆药事件2006年4⽉24⽇起,中⼭⼤学附属第三医院有患者使⽤齐齐哈尔第⼆制药⼚⽣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出现急性肾衰竭临床症状。
事件中共有65名患者使⽤了该批号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13名患者死亡,另有2名患者受到严重伤害。
⼴东省药品检验所紧急检验查明,该批号亮菌甲素注射液中含有毒有害物质⼆⽢醇。
经卫⽣部、国家⾷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医学专家论证,⼆⽢醇是导致事件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元凶。
经⾷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联合查明,齐⼆药⼚原辅料采购、质量检验⼯序管理不善,相关主管⼈员和相关⼯序责任⼈违反有关药品采购及质量检验的管理规定,购进了以⼆⽢醇冒充的丙⼆醇并⽤于⽣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案例分析如此草菅⼈命的假药,何以能够堂⽽皇之地从⽣产企业最终进⼊医院?在药品⽣产流通采购的各个环节,监管部门有关⼈员是否真正尽到了责任,居然让“丙⼆醇”能堂⽽皇之地进⼊⽣产线,制成“毒药”送⼊市场,成为致⼈死命的杀⼿?⼀、此案件违反了《药品管理管理法》的哪些规定?答:1、齐哈尔第⼆制药⼚购⼊和使⽤假冒的丙⼆醇作为涉案药品的辅料;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九条规定,药品⽣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产。
2.齐⼆药贿买GMP认证,不具有⽣产药品的资格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三条规定,提供虚假的证明、⽂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段取得《药品⽣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件的,吊销《药品⽣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件,五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3、齐哈尔第⼆制药⼚的检验⼈员只有初⼀⽂化,未经培训不太懂化学的检验室主任在明知产品质量有问题,竟在领导⽰意下出具假合格证书。
这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条规定,开办药品⽣产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员、⼯程技术⼈员和相应的技术⼯⼈。
齐二药事件引发思考概论课件
对政府监管的影响
监管体系完善
01
齐二药事件暴露出政府监管体系的不足,促使政府加强和完善
药品监管体系。
加大处罚力度
02
政府对类似事件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提高了违法成本,起到
了震慑作用。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修订
03
政府针对药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制定或修订相关政策法规,为药
品监管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05 齐二药事件的教训与对策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反思
企业道德缺失
外部监督机制不足
齐二药事件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道德 和社会责任感,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 产品质量和安全。
外部监督机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 监督力度不够,需要加强外部监督和 评估机制。
企业自律机制不完善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加强内 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并对 社会负责。
03 齐二药事件引发的思考
对药品监管的反思
监管体系漏洞
齐二药事件暴露出药品监管体系 存在漏洞,需要加强和完善监管
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部门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 等环节的监管力度不够,未能及时 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信息透明度不够
监管部门应提高药品信息的透明度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及时发布药 品安全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齐二药事件对企业诚信经 营敲响了警钟,促使企业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提高 产品质量。
内部管理机制完善
事件发生后,企业纷纷完 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 部控制,避免类似事件的 发生。
品牌形象重塑
对于受到事件影响的企业 ,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重塑 品牌形象,恢复消费者信 心。
齐二药事件读后感
齐二药事件读后感读完齐二药事件,真的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啊。
这事儿就像一场闹剧,可这闹剧背后却是沉甸甸的健康和生命的代价。
齐二药啊,本来是应该治病救人的药企,结果呢,就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搞出了假药。
你说这不是拿患者的命开玩笑嘛。
就好比厨师做菜,你把毒药当成调料放进去了,那还得了?从这里面能看到好多问题呢。
药企的管理那叫一个乱啊。
生产流程感觉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点都不严谨。
质量管理估计就是走个过场,就像学生抄作业,只图快,不管对错。
要是药企能像军队一样纪律严明,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怎么会出现这种把“毒药”放进药里的情况呢?还有监管部门呢,感觉就像打瞌睡的门卫,没起到该有的作用。
要是监管部门能像紧盯着小偷的警察一样,时刻保持警惕,药企也不敢这么胡来呀。
这就好比在马路上开车,要是交警不在,有些司机就开始乱闯红灯了。
监管部门得好好反思,不能总是等出了事才想起来自己该干点啥。
再看看那些被假药坑了的患者,多无辜啊。
本来生病就已经够倒霉了,还吃了假药,那真是雪上加霜。
这就像你本来想找个帮手来帮你渡过难关,结果这个帮手是个卧底,反过来还害你。
这对患者的家庭也是巨大的打击,可能原本充满希望的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不过呢,这事儿也给咱们敲了个大大的警钟。
不管是药企自己,还是监管部门,都要把老百姓的健康放在第一位。
药企要像珍惜自己的名誉一样珍惜药品的质量,监管部门要瞪大了眼睛,别再让这种悲剧发生。
咱们老百姓自己也得长个心眼,买药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不能稀里糊涂地就相信那些不靠谱的药。
总的来说,齐二药事件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写满了错误和教训。
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能越来越少,咱们都能吃上放心药,让健康有真正的保障。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之__齐二药事件
“齐二药”事件
,
, ?
案例陈述
些处应业案部后的 内罚的作人门国调有 容包的出员也家查了 呢括处了和对相结明
那罚相企涉关果确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向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送达了《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和《听证告知书》,对该企业 进行了如下处罚:没收查封扣 押的假药;没收其违法所得238 万元,并处货值金额5倍罚款 1682万元,罚没款合计1920万 元;吊销其《药品生产许可 证》,撤销其129个药品批准文 号,收回GMP认证证书,至此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不 复存在。
2006年5月3日,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对该注 射液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显示,齐二药用二甘 醇取代丙二醇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
5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此 药为假药,并立即责成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暂停该企业“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 封存齐二药的所有库存药品共计118万支。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药害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对此事十分重视, 很快展开了行动,后续的发展和调查结果又如何呢?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事件发生后,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在 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和使用齐 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的所有药品,同时要求各地药 监部门在本辖区范围内就地查 封、扣押。同时,派出调查组 分赴黑龙江、广东等地进行调 查,随后又赴江苏追踪调查生 产原料的问题。
$ & ¥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但凡这世界上假的 东西都会披上真的外衣, 狼要想吃羊,必定要先 披上羊皮。假丙二醇也 有件貌似合法的外衣: 伪造的三证——药品生 产许可证、药品注册证 和企业营业执照。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齐二药事件分析(精)
百姓何时才能真正用上放心药便
2021/10/10
宜药?
24
“齐二药”后的期 望
通过这次假药事件使我们看到了医药行 业中种种丑态,在痛中思痛,我们不禁深深 地渴望:
(一)要提高药品生产与经营的透明度; 及时补漏,加强对生产经营资质的审核工作; 加强对改制企业的监管 。
(二)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监
营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药品批
发企业应对属于首营品种的药品进行
内在质量的检验。《药品经营质量管
理规范实施细则》第33条更是明确规
定:“药品批发企业应对首营品种进
行内在质量检验。”
2021/10/10
17
三、监督
假药事件暴露了政府职能部门监管 不力的问题。
我国《药品管理法》第六十八条 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 规定,对经其认证合格的药品生产企 业、药品经营企业进行认证后的跟踪 检查。”如果在“齐二药”获取GMP 认证后,有关部门能尽职尽责,加强 后续监管,认真进行跟踪检查,并在 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层层严格把关, 就很可能不会出现今天这个恶果。
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
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
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
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
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
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止
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
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
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
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2021/10/10
13
6、王桂平(将“二
齐二药亮菌甲素事件
2021/10/10
1
“齐二药”假药 案 2006年4月24日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之__齐二药事件
精品课件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事件发生后,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 在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和使用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 产的所有药品,同时要求各地 药监部门在本辖区范围内就地 查封、扣押。同时,派出调查 组分赴黑龙江、广东等地进行 调查,随后又赴江苏追踪调查 生产原料的问题。
“齐二药”事件的发生要追溯到2006年4月,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三院65名患者,陆续使用了齐齐哈 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部分出 现了肾衰竭等严重症状,其中13名患者最终死亡。
精品课件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该院立即组织专家会诊,怀疑可能是患 者新近使用了“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的。广 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厅接获医院上 报的情况后,组织省内著名肾病专家进行再次 会诊。专家初步认为该事件与药物的毒副作用 有关。
精品课件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2006年5月14日, 齐齐哈尔市召开新闻发布 会,宣布造成该事件的原 因系齐二药公司在购买药 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 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并 使用了假冒的丙二醇。同 时宣布齐齐哈尔市食品药 品监管局已对齐二药公司 进行了全面查封,并立案 调查。
精品课件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调查结果显示, 该公司的药品采购、保管、 检验等有关人员均存在渎 职和失职问题。江苏省食 品药品监管局已采取措施 对假丙二醇的源头进行了 有效控制,贩卖假丙二醇 的嫌疑人王桂平已被江苏 省公安部门采取行政强制 措施。
精品课件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内处 相 和 也 国 的 容罚 应 企 对 家 调 呢包 的 业 涉 相 查 有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之--齐二药事件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该院立即组织专家会诊,怀疑可能是患者新近使用了“亮 菌甲素注射液”引起的。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厅 接获医院上报的情况后,组织省内著名肾病专家进行再次会诊。 专家初步认为该事件与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关。
2006年5月3日,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对该注射液进行质量检 验。结果显示,齐二药用二甘醇取代丙二醇生产亮菌甲素注射 液。
案例陈述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齐二药事件”无异于在近年已经颇受向荣的企业走向了毁灭, 让一个个爱厂如家的员工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它所制造的假药, 像一张张血盆大口吞噬了无辜百姓的生命,让多少曾经幸福的家 庭在悲戚,它让人们对国药准字产生信任危机,严重违反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给人民的用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 胁和隐患。
$
& ¥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但凡这世界上假的东西都 会披上真的外衣,狼要想吃羊, 必定要先披上羊皮。假丙二醇 也有件貌似合法的外衣:伪造 的三证——药品生产许可证、 药品注册证和企业营业执照。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在采购员钮忠仁的心里,恐怕还在为买到这么便宜的丙二醇而高兴 吧,殊不知这只是噩梦的开始。在生产资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药厂追 求的是有效控制 生产成本,但不能以降低产品 品质为代价,更不能见利忘义、 唯利是图,以 次充好,甚至以 假乱真。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出部这付规度度 混门一药范并是这 进严次监,不制说 羊重,局制是度明 群失齐检度指,, 的职二查只导行在 狼了药的不和动齐 。,的几过约是二
没质页是束行药 有量纸为行动, 甄管罢了为,制 别理了应的制
事件发生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局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 和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 所有药品,同时要求各地药监部门在本辖 区范围内就地查封、扣押。同时,派出调 查组分赴黑龙江、广东等地进行调查,随 后又赴江苏追踪调查生产原料的问题。
药害事件案例分析之--齐二药事件
5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此 药为假药,并立即责成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暂停该企业“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 封存齐二药的所有库存药品共计118万支。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出部这付规度度 混门一药范并是这 进严次监,不制说 羊重,局制是度明 群失齐检度指,, 的职二查只导行在 狼了药的不和动齐 。,的几过约是二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按照GMP规定,质量部门还必须对原辅料进 行供应商审计。这道关可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的。 可是,在齐二药,有这道关吗?
“齐二药”事件 案例分析
我想答案应该是:有,但形同虚设!每个通 过GMP认证的药厂都有完备的物料管理制度,供 应商审计制度更是少不了的。
供应商审计制度是为了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 量,强调的是对供应企业的质量考察、资质审核, 重要的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而绝不是像齐二药 这样,通通电话发发传真,看看三证是否齐全, 连必要的证件核实,样品检验,出厂检验报告都 没有,就草率审核通过了一家供应商。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2006年5月14日,齐齐 哈尔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造成该事件的原因系 齐二药公司在购买药用辅 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 射液生产时,购入并使用 了假冒的丙二醇。同时宣 布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 管局已对齐二药公司进行 了全面查封,并立案调查。
“齐二药”事件 案例陈述
调查结果显示,该公 司的药品采购、保管、检 验等有关人员均存在渎职 和失职问题。江苏省食品 药品监管局已采取措施对 假丙二醇的源头进行了有 效控制,贩卖假丙二醇的 嫌疑人王桂平已被江苏省 公安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 施。
齐二药假药案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齐二药假药案的教训1.案件回放2006年4月19日,广州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以下简称中山三院)按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中心的规定,开始改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二药)生产的中标药品——“亮菌甲素注射液”。
该药属于肝病用药。
在胆道感染治疗方面,能促进胆汁分泌,松弛胆管末端括约肌,降低十二指肠的紧张度,从而对胆道系统压力起着极好的调节作用,使胆汁顺利进入十二指肠。
促进郁积的胆汁排出至肠道。
对于各种类型的胆道疾病,它的总有效率达92.4%。
2006年4月22~30日。
中山三院传染科发现重症肝炎病人中先后出现多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无尿,血肌酐等明显升高)。
医院紧急组织肝肾疾病专家会诊,怀疑可能是由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在随后的日子里,共有11人由于使用了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死亡。
同年5月9日通过广东省药检所的反复检验和验证,初步查明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中含有了该药中不应该含有的二甘醇。
在此次事件中,齐二药共被查出由5个品种、7个规格,16个批次的假药流向了全国8个省份。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据此吊销了齐二药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撤销其获得的129个药品批准文号,收回其GMP认证证书,并对齐二药共处罚没款1920万元。
2.对“齐二药“假药案的查处2.1.联合调查组调查意见按照国务院的指示,2006年5月20日,由监察部牵头,公安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参加的调查工作组,会同黑龙江和江苏省政府,对齐二药制售假药案件进行了深入调查。
经查,江苏省泰兴市不法商人王XX以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的名义,伪造药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于2005年10月将工业原料二甘醇假冒药用辅料丙二醇,出售给齐二药。
齐二药采购员钮XX违规购入假冒丙二醇,化验室主任陈XX等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未将检测图谱与“药用标准丙二醇图谱”进行对比鉴别,并在发现检验样品“相对密度值”与标准严重不符的情况下,将其改为正常值。
再谈“齐二”假药与“欣弗”
再谈“齐二”假药与“欣弗”省局近段时间多次强调,要在全系统围绕“两个安全”和“一个作为”的基本要求,开展食品药监管各项工作。
所谓“两个安全”就是要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和监管队伍安全;所谓“一个有作为”就是促进行业发展和服务经济大局“有所作为”。
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重心在于药品市场监管,防止假劣药害事件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一、齐二药与欣弗事件简要回顾2006年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等五种含假药成分的药品流入市场,由于这些假药是用有毒化工原料“二甘醇”冒充药用辅料“丙二醇”制成,在临床使用中连续发生致人死亡事件。
2006年7月,因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擅自改变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的生产工艺,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致使产品无菌检查和热源检查均不合格,共有九个批次300多万瓶“欣弗”药流向全国26个省份,再次使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同样造成疑似病例死亡。
因使用过齐二药厂亮菌甲素注射液等假药和安徽华源“欣弗”药品患者有多人死亡,给广大的患者带来了极大伤害,成为震惊全国两起药害事件。
二、我国目前市场上假药形式和特点1、盗用合法企业名称。
主要是指不法分子使用合法企业的名称, 生产合法企业未注册品种或已停产品种,或者不法分子直接盗用合法企业的批准文号、注册商标,还有的直接假冒合法企业商品,编造该品种的批号、规格,经厂家证实,并未生产过该批号,而被界定为假药。
这种类型假药的表现具体特点有:对消费者的欺骗程度较高,隐蔽性强。
不法分子“挂羊头卖狗肉”,利用消费者对合法企业相对熟悉,而对药品专业知识(如批准文号、注册商标、批号等) 相对欠缺,误让消费者以为所购买的药品就是合法企业所生产,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2、非法企业直接造假。
非法企业直接造假的情形有两种: 一种是企业未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在未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 证书时就非法生产;另一种是根本无此企业, 即所谓的“地下黑工厂”。
齐二药事件分析
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
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
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
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
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止
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
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
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
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精选2021版课件
13
6、王桂平(将“二
甘醇”冒充“丙二醇” 销售给齐二药厂的人) 提供给齐齐哈尔第二 制药有限公司伪造的 营业执照、药品注册 证、药品生产许可证 以及产品检验单。
精选2021版课件
4
案例分析
如此草菅人命的假药,何以能够 堂而皇之地从生产企业最终进入医院? 在药品生产流通采购的各个环节,监 管部门有关人员是否真正尽到了责任, 居然让“丙二醇”能堂而皇之地进入 生产线,制成“毒药”送入市场,成 为致人死命的杀手?
精选2021版课件
5
一、生产
1、齐哈尔第二制药厂购入和
精选2021版课件
18
第九十七条 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 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生产、销 售假药、劣药的,除依法追究该企业的法律 责任外,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依法给与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精选2021版课021版课件
14
第八十二条 伪造、变造、买卖、
出租、出借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 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 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 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并吊销卖方、出租方、出 借方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 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齐二药事件分析ppt课件
使用假冒的丙二醇作为涉案
药品的辅料;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
第九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
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
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
生产。
最新版整理ppt
6
2.齐二药贿买GMP认证,不具有生产药 品的资格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
条规定,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
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
最新版整理ppt
14
第八十二条 伪造、变造、买卖、
出租、出借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 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 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 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并吊销卖方、出租方、出 借方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 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紧急检验查明,
该批号亮菌甲素注
射液中含有毒有害
物质二甘醇。经卫
生部、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组织
医学专家论证,二
甘醇是导致事件中
患者急性肾功能衰
竭的元凶。
最新版整理ppt
3
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 部门联合查明,齐二药厂原辅料 采购、质量检验工序管理不善, 相关主管人员和相关工序责任人 违反有关药品采购及质量检验的 管理规定,购进了以二甘醇冒充 的丙二醇并用于生产亮菌甲素注 射液,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吊销齐二药厂 《药品生产许可证》,并处以1000多万元的 巨额罚款,该厂一百七十多个药品批准文号自 动作废。受到该药伤害的患者或家属将齐二药 厂、中山三院、药品经销商广东医保公司、金 蘅源公司告上法庭,索取高额的民事赔偿。广 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作出终审判决,中山三院、 药品经销商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齐二药事件分析
有问题,竟在领导示意下出具假合格证书;
主管生产老总公然宣称:我们的惯例是不
合格原料都可以当成合格;一支假“亮菌
甲素”出厂价是5元,用到患者身上时已
高达46元,翻了9倍……
2021/5/23
22
这就是一个通过国家药监局GMP认 证的药企,原来竟是如此漏洞百出, 管理混乱;性命攸关的救命药竟是在 这样一群几乎是科盲法盲。 在整个生产监管销售链条中,正是这 种见钱不见人的惟利是图的心态,让 所有的关卡都变成了通途,最终将13 条鲜活的生命吞噬。
2021/5/23
11
5、亮菌甲素注射液为假药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制造 的亮菌甲素注射液.此药品所含成分 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 为假药。
药事管理法中第四十八条指出, 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 的成分不符的为假药,必须禁止生 产。
2021/5/23
12
《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
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
使用假冒的丙二醇作为涉案
药品的辅料;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
第九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
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
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
生产。
2021/5/23
6
2.齐二药贿买GMP认证,不具有生产药 品的资格
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
条规定,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 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 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 证明文件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 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五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一万元以上 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齐二药被吊销
齐二药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责成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
5月19日,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了拟吊销“齐二药”《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决定,并于5月20日凌晨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送达“齐二药”。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亮菌甲素注射液等五种假药的行为,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作出了拟吊销“齐二药”《药品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决定。
■迷团之一:假冒“丙二醇”何以骗过老采购员?化学专家认为,如长期从事采购工作,凭经验即可分辨出丙二醇和二甘醇,齐二药厂采购员纽忠仁“是位老采购员”,他为何没有分辨出来?齐二药厂所购进口丙二醇的单价为每吨1.7万元,而此次从江苏购得的二甘醇每吨仅6000多元。
如此巨大的价差,齐二药厂为何毫不警觉?纽忠仁未向泰兴化工总厂索取资质证明,甚至没有到厂查看,就直接购入假冒丙二醇,这种操作程序正常吗?[全文][评论]■谜团之二:检测关何以悬空?根据规定,在购进原辅材料时必须进行检测,从投入生产到出厂,还要经过多道环节,要经过多重复杂的检验程序,假辅料为何在齐二药厂始终畅通无阻?药品从生产出来到投放市场,其必经环节是从企业到药监部门的质量检测,相关部门为何没有承担起检测责任? [全文][评论]■谜团之三:齐二药厂的GMP认证是如何获得通过的?从众多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齐二药厂生产和质量管理混乱,检验环节失控,但为何,就是这样一个药厂却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GMP认证?而且,据知情者透露,齐二药厂在2005年改制之前生产环节就存在漏洞。
按《药品管理法》规定,对经认证合格的药品企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
但是,为何没有人进行“跟踪检查”?[全文][评论]■谜团之四:成本低的药何以价格高?今年4月19日,齐二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广东省药品招投标中独家中标。
齐二药案例教案
齐二药案例教案教案标题:齐二药案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齐二药的药材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
2. 学习齐二药的制备方法与药物配伍原则。
3. 掌握齐二药的临床应用案例,理解其在中医药治疗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齐二药的药材来源与性味归经:a. 齐:齐桂枝、齐天麻、齐墩果等。
b. 二:二陈汤、二妙散、二陈丸等。
c. 齐二药的性味归经及主治。
2. 齐二药的制备方法与药物配伍原则:a. 制备方法:煎煮、浸泡、研磨等。
b. 药物配伍原则: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增强等。
3. 齐二药的临床应用案例:a. 案例一:齐桂枝汤治疗感冒。
b. 案例二:二陈汤治疗急性胃肠炎。
c. 案例三:齐墩果散治疗失眠。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中医药的重要性和齐二药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齐二药的药材来源与性味归经,让学生了解其基本特点。
b. 解释齐二药的制备方法与药物配伍原则,强调其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a. 分别介绍案例一、案例二和案例三,详细阐述齐二药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b. 引导学生分析每个案例中齐二药的功效、配伍原则以及临床效果。
4. 小组讨论: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齐二药的应用案例。
b.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疾病,设计一个自己的齐二药方案,并解释其理论依据。
5. 总结与评价:a. 回顾齐二药的基本知识和案例分析,总结重点内容。
b. 对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提供指导性意见。
教学资源:1. 中医药教材和参考书籍。
2. 齐二药的图片、药材样本等展示材料。
3. 案例分析的PPT或教学手册。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提供一些齐二药的常见应用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案设计和理论依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口头回答问题:随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于齐二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邀请中医药专家或临床医生进行讲座,分享齐二药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二药"药害事件分析摘要:通过对“齐二药”假药事件的总结,进一步讨论药品生产企业和监督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假药事件和药害事件发生的原因,追根溯源,借鉴发达国家防御药害事件的先进经验,探讨如何解决药害事件频发和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有效途径。
事件经过:·2006年4月22日和4月24日,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住院的重症肝炎病人中先后出现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至4月29日、30日又出现多例相同病症病人,该院及时组织肝肾疾病专家会诊,分析原因,怀疑可能是患者新近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厅接获医院上报的情况后,即派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置,组织省内著名肾病专家进行再次会诊。
专家初步认为该事件与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关。
·5月3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发现部分患者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责成黑龙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暂停该企业“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封存了库存药品。
并派出调查组分赴黑龙江、广东等地进行调查,随后又赴江苏追踪调查生产原料的问题。
·5月12日,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查封和调查。
查封了这家公司的产品118万支。
·5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停止销售和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药品,同时要求各地药监部门在本辖区范围内就地查封、扣押。
·5月14日下午,齐齐哈尔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造成该事件的原因系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购买药用辅料丙二醇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产时,购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同时宣布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查封,并立案调查,警方正在对药品采购、保管、检验等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已采取措施对假丙二醇的源头进行了有效控制,贩卖假丙二醇的嫌疑人王桂平已被江苏省公安部门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5月16日,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泰兴化工总厂相关产品。
·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一、要查封流入各地的假药,并公诸于众,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二、由监察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派出工作组会同黑龙江省政府对这起事件进行彻底调查,追究直接责任和监管责任;三、药品市场秩序混乱,必须下决心整顿。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研究部署了处置和查处工作。
会后组成了由监察部牵头,公安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参加的调查工作组,会同黑龙江省政府尽快查明真相,依法惩处违法犯罪分子,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月20日,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作出拟吊销齐二药《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决定,并根据行政处罚法等规定向其发出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副厂长、技术厂长等涉案人员也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理赔工作拉开帷幕。
·至2006年4月底,广东中山三院65名患者使用了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出现肾衰竭等严重症状,有14名患者死亡。
经广东、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药检所检验在该药中检出毒性成分“二甘醇”。
事件分析:1.药品生产环节暴露的问题(1)生产和质量管理混乱;(2)没有遵守GMP要求对物料供应商和物料(3)来源进行合理的评估;(4)检验环节失控,检验人员缺乏培训。
2.问题产生的原因2.1药品生产企业的问题(1)企业主要领导药品质量意识淡薄,对GMP认识表面化,忽视了药品生产企业作为药品质量第一责任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企业片面理解GMP,认为通过GMP认证就万事大吉了。
不少通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忽视软件管理,对人员、质量、生产、物料和文件管理等不进行检查,不按要求管理。
企业领导不重视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未建立完整规范的质量保证体系,不重视产品质量监督保证体系的软件建设。
对员工的GMP 培训只是为了应付认证和检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员工对为什么实施GMP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有制度不执行,因此产生重大质量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3)有些企业在进行GMP改造时不同程度的扩大生产线,购买新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导致产能过剩。
通过认证后,企业缺乏资金支持,无力从事新药研发,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投入产出不对称。
有些企业为了生存,经常把GMP认证生产线闲置,继续开动老的生产线或新、老生产线并用,使药品生产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4)有些企业为控制生产成本,违规操作,不能按批准的处方和工艺进行生产,低限投料,原料进货时以次充好,甚至用工业原辅料代替药用原辅料生产药品,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利润空间,最终产生严重后果。
(5)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j二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的压力,为了保证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放松了监管力度,没有执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度。
关键部位的生产员工未执行SOP,主观随意性操作,而质量保证部门监管没有到位。
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遗留下了产品质量问题的祸根。
2.2药品监管部门的问题(1)药品监管部门对监管权力如何把握,关系到药品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有了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企业就想方设法,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跟踪检查、飞行检查等手段,无法做到全程参与并实时监控,导致I:1常监管完全成了企业自觉自律的行为,留下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隐患。
(2)法律制度不健全。
如与药物风险有关的企业责任和药害赔偿机制尚属国家立法空白,对企业缺乏约束力与威慑力,使造假企业敢于铤而走险,无形中降低了药品生产企业防御药害的责任意识和违法违规的成本。
(3)药品生产监管水平亟待提高。
表现在:没有明确药品注册批准前GMP现场检查的管理规范;GMP认证检查时对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审查不严,对验证的要求及标准缺少详细的指南;对临床试验样品的生产缺少监控和现场检查,致使临床试验样品的生产工艺和上市后的生产工艺无法对比;对药品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监督不到位,很难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
(4)国家在出台药品监督管理政策时缺乏研究机构或咨询机构的充分论证,造成有些政策出台后药品生产企业无法执行。
如:我国注射剂无菌灌装区的净化标准采用的是国际标准中的B级区的限度标准,而国际要求采用的是A级区标准,比B级区的限度标准要求高。
(5)药品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又忽视对他们的继续教育,药品监管队伍业务素质不能适应药品监管工作的要求。
3改善我国药品安全状况的建议3.1明确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进一步明确药品生产企业是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生产的药品质量负全责。
首先,应对药品生产企业的领导者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其GMP管理水平;其次,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执行细节的管理,充分调动企业质量部门和QA人员的能动性。
3.2提高企业GMP的整体意识企业所有部门都要提高GMP的意识,明确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对企业药品原辅料的采购、使用,成品的出厂、销售全过程实行严密的控制。
应加强相应的岗位培训,严格按照SOP和申报的工艺操作,完善对产品特点及工艺的了解和认识,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3将药品监管的节点前移建议借鉴美国和欧盟的预防原则与理念,将药品监管的节点前移,做到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相结合,突出预防性监管的理念。
建立一个以科学监管为导向,以法治理念为依托,连续性的、环环相扣的药品监管网络,并通过风险评估和流程控制,选取恰当的控制节点,对药品生产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
尽快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概念系统性的引入到药品监督管理实践之中。
3.4加大药品上市前GMP现场检查的力度严查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按照注册的工艺进行生产,真正抓住企业关键岗位、关键工艺、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参数,掌握企业组织生产运行的优缺点,对企业已发生的药品质量问题要善于分析研究,找到问题的规律,并提出整改方案,解决现场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3.5进行全面的核查配合药品专项整治,对所有待批准上市和过去已批准上市的无菌制剂进行全面的现场生产工艺检查或核查,对那些严重威胁药品安全的品种和生产企业进行坚决查处。
3.6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尽快制定或修订GMP管理规范,组织编写相关配套的实施指南,通过技术手段相对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并建立退出机制。
政府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聘请有关专家针对企业和监督的不同层次人员开展GMP培训和现场诊断,为企业解答GMP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问题,使监管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企业,真正增强企业全体人员的法规意识和自律意识,发挥企业对药品质量管理的主体作用,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管,堵住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匕的漏洞。
事件总结:这起假药案件,暴露出我国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暴露出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的漏洞。
药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有关企业和人员一定要从这起案件中认真吸取教训,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下大力气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对制售假劣药品的不法活动,必须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必须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