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儿的诊断与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课件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课件

疾病因素
慢性疾病
如哮喘、贫血、慢性腹泻等慢性疾病会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 发育。
急性疾病
如肺炎、腹泻等疾病可能导致短期内身体虚弱、发育迟缓。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氛围、家庭经济条件等都可能影 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
社会环境
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社会因素也可 能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04
体弱儿的管理策略
生长发育促进
有效的体弱儿管理能够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 ,帮助其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心理发展支持
良好的体弱儿管理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注 重幼儿的心理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 持。
对家庭的影响
01
02
03
减轻家庭负担
通过有效的体弱儿管理, 家庭在照顾孩子方面的负 担可以大大减轻。
提高家庭信心
科学的体弱儿管理策略可 以帮助家庭成员建立信心 ,更好地应对孩子的问题 。
心理管理
情感支持
给予体弱儿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关注,增强其自信 心和安全感。
鼓励参与
鼓励体弱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游戏,促进其社 交能力发展。
家园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体弱儿的心 理需求和发展。
05
体弱儿的康复与成长
康复方法
饮食调整
根据体弱儿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 证营养均衡和充足。
03
体弱儿的成因分析
先天因素
遗传因素
体弱儿可能受父母遗传影响,导 致身体机能、代谢等方面存在缺 陷。
母孕期问题
母孕期营养不足、疾病、药物使 用不当等都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 发育。
营养因素
饮食结构不合理
饮食中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导致身体 发育不良。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ppt课件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ppt课件

具体对策和措施
(六)家园同步,形成有利于幼儿健康的 大环境
1.转变观念。 2.加强沟通。 3.丰富知识,提供方法。
具体对策和措施
(七)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幼儿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应加强护理,根 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睡眠时应让幼儿避 开窗户,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在传染病 流行季度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 做好预防投药。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 药并配合治疗。
转归:痊愈、好转、转医院、未愈
管理内容
四、加强膳食营养,指导科学喂养。 五、加强体育锻炼。
管理内容
六、治愈后及时总结,结案转健康儿童系 统管理。
七、未治愈或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转医院 治疗,并继续追踪管理。
诊断 管理模式 ↓ 专案管理 (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 ↓ 定期监测身高、体重 ↓ 症状好转达结案标准可结案 ↓ 结案陈词 (转健康儿童管理)
具体对策和措施
(二)科学地调整体弱儿的膳食
根据调查,发现体弱儿每日主要食物摄入量(除牛 奶、水果外)均未达到需要量。于是设计了体弱儿的 食疗方案,在原基础上,逐步增加摄入量,以致4—8 周后营养逐步趋于平衡。具体做法为:开学第一周维 持标准量;第二周开始在标准量基础上增加荤菜、谷 类量;第三周增加蔬菜量;第四周用米面搭配再增加 谷类量 ;第五周增加豆制品的量;第六、七周使幼儿 荤菜、蔬菜、豆制品、水果、牛奶摄入接近正常;第 八周使荤菜 、水果量略高于标准量,以后逐步添加, 添加量以幼儿适量为宜,半年后达到需要量。为了纠 正贫血,可在膳食中安排来源较好的含铁食物,如瘦 肉等红肉、动物的肝和血,木耳等颜色较深的事物, 使体弱儿的血色素上升效果显著。
具体对策和措施
(八)针对反复慢性腹泻的幼儿

身体病弱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护理课件

身体病弱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准护理课件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是指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家族聚集 性。
遗传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唐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囊 性纤维化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 育和身体健康,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慢性疾病
01
慢性疾病是指病程较长、需要长 期治疗和管理的一类疾病。
02
慢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哮喘、糖 尿病、癫痫等。这些疾病可能会 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 ,需要定期监测和治疗。
身体病弱儿童特征及诊断与鉴别标 准护理课件
目 录
• 身体病弱儿童的特征 • 身体病弱儿童的诊断标准 • 身体病弱儿童的鉴别诊断 • 身体病弱儿童的护理措施 • 身体病弱儿童护理的注意事项
01 身体病弱儿童的特征
身体发育迟缓
身高、体重低于同龄 儿童平均水平。
运动能力较弱,协调 性差。
骨骼、肌肉发育不良 ,关节不稳定。
健康教育和指导
向家长传授日常护理和保 健知识,提高家庭护理能 力。
药物治疗和监测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按时按量给身体病弱儿童服用药物, 确保药物有效。
药物副作用监测
密切观察身体病弱儿童在服药过程中的反应,及 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
药物调整
根据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适时调整药物剂量或 种类。
心理支持和教育
VS
家庭护理指导
向家长提供家庭护理指导,包括饮食、运 动、休息等方面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 照顾孩子。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增加营养摄入
为身体病弱儿童提供高营 养食物,如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控制饮食
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如糖 尿病、肥胖症等,需严格 控制饮食,遵循低糖、低 脂、低盐的原则。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PPT课件

《幼儿园体弱儿管理》PPT课件
• 此外,先天不足及有疾病史也是造成儿童体弱 的重要原因。
h
10
营养不良
• 诊断标准:
年龄别体重 <P3(即低于同性别、年龄平 均体重两个标准差)或年龄别身高<P3(即低于 同性别、年龄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
h
11
具体对策和措施
一、科学地调整体弱儿的膳食 适当增加热量供给
二、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和质量,促进幼儿健康
不仅要让体弱儿吃得好,睡得好,更重要的是让他 们参加户外活动,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 促进生长发育。
1.保证每天有3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分布在一日之 中, 做到动静交替。
2.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达到锻炼的目的。 3.根据幼儿个性特点,适当增减运动量,保证幼儿 健康。 4.利用自由活动时间,老师与幼儿共同游戏,充分 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自动、自发地开展 活动,以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查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骨密度低于50%等。 • 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血HB<90g/L。 • 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感染6次
以上或患肺炎2次以上。 • 长期慢性腹泻 • 先天性疾病导致体弱
h
3
管理内容
一、保健医生对新入园体弱儿童要进行一 次全面的摸底体格检查。
二、详细询问体弱儿童的既往史、现病史、 喂养史、家族史及围产期情况。
h
16
具体对策和措施
(五)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健康教育
为了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有计划地开展了幼 儿健康教育。
1.幼儿健康知识教育:经常运用故事、儿歌、 谈话的形式,进行卫生知识、营养知识、自我 保护常识的教 育。
2.幼儿健康行为训练: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 节,有计划地开展生活卫生行为训练,安全活 动教育。

体弱儿筛查与管理PPT课件

体弱儿筛查与管理PPT课件
般情况好,无异常情况可以结案,
20
精选ppt课件最新
单纯性肥胖症
1.收案标准 身高别体重超过均值二个标准差以上(或身
高别体重≥大于均值的20%)。
21
精选ppt课件最新
单纯性肥胖症
3.管理方法:由营养门诊诊治后制定食谱和运动 处方;每1-3月复查一次。
①寻找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②饮食管理:调节饮食的原则必须照顾小儿的基 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
生儿管理。

②42天体检时体重未达到结案标准者每月门诊随访一次。
③喂养指导
生后即应补维生素D800U/d,3个月后改为400U/d。
生后2-4周即补铁剂预防量(1-2mg/Kg/天),直到1周岁。
④定期神经精神发育筛查,加强训练。
19
精选ppt课件最新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3.结案标准 体重达到均值或均值减一个标准差以内,一
定期检查随访:一般每半月至一个月检查一次。
7
精选ppt课件最新
体弱儿管理方法
各种疾病治疗按该疾 病诊疗常规进行
恢复后结案转入正常 儿童管理
8
精选ppt课件最新
体弱儿收案、管理、结案标准
9
精选ppt课件最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收案标准:血红蛋白低于90g/L以下
2.管理方法
(1)查明原因和除去病因
③心理治疗。
④体育锻炼(运动量小,持续时间长)。
22
精选ppt课件最新
饮食管理:调节饮食的原则
限制饮食量时必须照顾小儿的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 需。
设法满足小儿的食欲,避免饥饿感。
蛋白质2-3g/kg/d(满足食欲及生长发育所需) 。
限制脂肪。

体弱儿管理ppt参考课件

体弱儿管理ppt参考课件

(1)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
②Ⅱ类体弱儿 1.中度贫血; 2.中度营养不良; 3.中度肥胖; 4.中度佝偻病 5.足月小样儿、早产孕周<35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的婴儿。
(1)体弱儿分级分类管理
③Ⅲ类体弱儿 1.重度贫血;2.重度营养不良;3.重度肥胖;4.重度佝偻病; 5.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 6.弱视、斜视; 7.动作、语言或精神等发育迟滞; 8.听力障碍;9.情绪或行为障碍; 10.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畸形;11.传染性疾病; 12.其它生长发育异常或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等。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干预(1)喂养指导 进行喂养咨询和膳食调查
分析,根据病因、评估分类和膳食分析结 果,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满足其恢复正常 生长需要的膳食,使能量摄入逐渐达到推 荐摄入量(RNI)的85%以上,蛋白质和矿 物质、维生素摄入达到RNI的80%以上。
婴幼儿喂养
三种食 物形式
液体
母乳 配方奶 牛奶、羊奶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2):128~130
国内 研究
IDA三对、婴对儿幼童儿健体康格危发害育的影响
影响生长发育
儿童铁缺乏时常有体格发育迟缓,健康水平降低。
IDA对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14
13.5
13
12.5
12
11.5
11


体重
264例2岁幼儿(男145例,女119例) 贫血组体重发育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据WHO调查报告,发展
中国家5岁以下和5-14岁儿
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9%
和48%,其中半数以上为
IDA,而ID患病率至少为
(二)营养性
IDA患病率的2倍
缺铁性贫血病

体弱儿管理PPT课件

体弱儿管理PPT课件
27
体弱儿管理技术规范
•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喂养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对患有营养性疾病 等儿童进行管理,及时矫正其营养偏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 管理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筛查出来的体弱儿。
• 管理范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 梅毒、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的新生儿 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临床表现
• 眼部:视力减退、夜盲症、眼貶、干燥、角膜 失去光泽和弹性、角膜穿孔、虹膜脱出致失明。 • 皮肤:多见于年长儿,干燥、脱屑角化增生, 角化物充塞于毛囊并突出于皮肤,状似“鸡皮” 有粗糙感,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脆薄易折断。 • 其他:体格、智能发育落后伴营养不良、贫血。 牙釉质发育不良,伴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 感染。
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 • 维生素 D,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它不 仅是重要营养成份也是一个激素的前体,是维持钙、磷 代谢平衡的主要激素之一。 • 维生素D包括D2和D3。维生素D2是麦角骨化醇存在于植物 中;维生素D3是胆骨化醇,由体内和皮肤经紫外线的光 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维生素D进入血循环后与血浆中维 生素D结合蛋白相结合,并在肝、脂肪、肌肉内转运和 贮存。 • 维生素D本身无生物活性,需两次羟化才发挥生物效应, 第一次经肝细胞微粒体和线粒体中25-羟化酶作用生成 25-OHD,第二次是25-OHD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 中的1-a羟化酶作用下生成1,25(OH)2D。1,25 (OH)2D通过对肠、肾、骨等靶器官的作用发挥抗佝 偻病的功能。
维生素B1
此维生素称硫胺素,缺乏后又称脚气病。 临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的症状为主。

体弱儿的评价和综合管理PPT课件

体弱儿的评价和综合管理PPT课件

9 8
10m
75th 50th
25th
10月龄女孩 8.7Kg (P25th- ) P50th
生长监测的意义
生长监测即连续体重、身长的测量,可评价生长速度, 早期发现生长疾病。
横断面体格测量资料为水平评价,可帮助设定、执行、 评价健康和营养计划和干预效果。
动态纵向观察个体儿童生长的方法可发现个体儿童自 己的生长轨道(trajectory),体现个体差异,即遗传 、 环境影响。
生长发育门诊的检查项目
一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学指标) 体重 身长或身高 上部量和下部量 指距 头围和胸围
面容 骨骼发育:牙齿、四肢 胸: 有无胸廓畸形 , 心脏杂音 泌尿生殖器 神经系统
标准值和参考值
标准值:产生于预测性研究,选用营养状况好、健康、 有适宜的医疗保健的儿童。 standard是描述儿童应如何生长,理论上该曲线可用 于发现儿童的生长问题 参考值:样本没有选择,来源于整个人群。 reference 的产生是一个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儿童确切 的生长,故该曲线不能完全反映正常的生长。
第二步 有高危因素
儿童
第三步 生长迟缓、 或FTT、 或慢性疾病
进食行为: 摄入食物 体格测量:Wt, Lt, H.C 与频率、餐次、零 ( <2 岁 ), Wt /Ht, BMI 食、喂养人、家庭 体格检查:包括口腔、牙 进食习惯,是否常 齿、吸吮能力(婴儿) 规服药等。
回顾24小时进食;评 皮下脂肪、臂围测量;
价3日进食量;评 预测身高,评价牙齿、皮
价进食行为;
肤、毛发、指甲;.
住院观察
评价生长速度、 骨矿化水平、 骨龄;
全血常规 血脂测定 (>2 y)
白蛋白、前白 蛋白、总蛋白; 淋巴细胞数、 电解质、肝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