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师生关系看日本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师生关系看日本的教育

看到贵报4月12日转载的《日本讲究尊重学生》一文后,感到我有责任把自己的文章《由师生关系看日本的教育》一文寄给你们作为参考。我在日本正准备读博士,我的研究课题是关于教师的问题。望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引进”的同时,更加慎重地对待教育的改革。日本福冈姚晓珊

作为中国人谈日本的教育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我们毕竟是圈外人,更何况一个国家的教育问题,不是单从教育上的一两种现象或者是一两个问题便可以讲清楚的。在国际交流频繁的现代社会里,一个国家的教育不仅和国际环境有关,和一个国家的传统思想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日中国人作为旁观者谈日本的教育自然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里我只想谈谈日本战后渐渐形成的那种教师和学生的“朋友式的关系”。

谈日本的教师和学生“朋友式关系”形成的原由,要先从日本近代社会以前的师生关系谈起。在日本江户时代普及起来的就像中国古代私塾那样的初等教育设施“寺子屋”是和尚、武士、神主这些在日本社会上被认为有见识的人开设的。“寺子屋”的教师便是“寺子屋”的开设者本人。教师们按照中国儒教伦理来教育学生,师生关系很严格,教师也不在乎钱财。教师被看成圣人,不仅教孩子们知识还教孩子们如何做人,因而赢得社会上人们广泛尊敬。在对孩子人格的教育上,江户时代的教师观既和中国古代的“师者,人之模范”的教师观相似,又和欧洲古代以神父为师的教师观相似。

但是,到了近代社会,日本和欧洲的教师观发生了变化。欧洲进入近代社会以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发展,实现了市民国家的成立,建立了近代市民教育制度。这种教育脱离了宗教的学校教育,教师不再是神父,而由普通劳动者担任。教师和孩子的关系,在知识上是传授和被传授的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都是神的孩子。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则通过教会进行。1872年8月,日本在形式上主要参考了法国的教育制度颁布了“学制”,建立了日本近代的教育制度。日本新教育制度下的教师淙灰餐 分抟谎 珊蜕兄 嗟娜俗 涑善胀ǖ睦?BR>动者,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仍保持了那种严格的以中国的儒教伦理思想为基础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是孩子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教育者。

因此,日本近代教育制度下的教师观和欧洲的教师观有着显然的不同。即在对孩子人格方面的教育上,日本和欧洲的教师处在不同的位置上。日本近代教育制度下的教师观更加接近中国的教师观,教师是“圣职业”。按中国的说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这种教师观无法使教师和学生建立欧洲那种“朋友式的关系”。事实上,在明治以后到战前的日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相当森严。教师的话学生是绝对服从的。日本“天皇”正是利用了这种教育观,推行了军国主义的政策,发动了对亚洲人民的侵略战争。说教日本人民上战场,这不仅给亚洲人带来了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永难磨灭的精神痛苦。

正因如此,战后的日本人民痛感战争的罪恶,并在某种程度上把这场战争归属于以儒教伦理思想为基础的传统的教育观。于是,日本的教师们开始追求民主,以自己为普通劳动者,不愿再做圣人的传言者。日本教育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开始形成新的教育观,即教师和学生形成“朋友式关系”。美国的原子弹不仅使日本人投降,也使日本在形成新的教育观的过程中,忽视了本民族的传统而对美国产生了极端的崇拜。

美国的教师观和欧洲的教师观极为相似。98%的美国人相信神的存在,在美国的公立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而对孩子人格形成的教育主要靠教会和家庭。父母带着孩子去教会得到神的教诲,神在精神上给孩子以约束,使孩子在一种无形的框架之下自由地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是神的孩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像朋友。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是按照神的意愿制定的。传统日本教师,不仅传授孩子知识还肩负着教孩子做人的重任,教师是孩子精神上的约束者。在日本形成了美国式的师生关系,但是难以在日本形成那种美国传统式的神的约束。因此,日本孩子的自由成了毫无约束的自由,这便是日本最近蔓延的比较严重的教育问题“学级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的确,美国的那种教师和学生的朋友关系有助于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这种教育方式对习惯于古板而教条的灌输式教育的日本人来说确实是值得学习的,但在学习和引进的同时不要忘记本民族的传统思想,放弃本民族传统的引进将会是失败的引进,我们中国也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