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认识宇宙(上)

合集下载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6、日地平均距离: 1.496 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强弱标志| 光球层)、耀斑(最激烈|色球层)、日珥(色球层)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 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 影响气候② 影响短波通讯③ 产生磁暴现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 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 千米27、地球的赤道周长 4 万千米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认识我们的宇宙摘抄好词好句

认识我们的宇宙摘抄好词好句

认识我们的宇宙摘抄好词好句认识我们的宇宙1. 引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一直都是一个无尽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但对宇宙的认识却总是充满着神秘感和好奇心。

正如卡尔·萨根在《宇宙》一书中所说:“我们生活在一颗普通的行星上,绕着一颗普通的恒星运转,存在于一颗普通的星系中。

”然而,即使是“普通”的宇宙也让人惊叹不已。

接下来,让我们以“认识我们的宇宙”为主题,深入探讨宇宙的奥秘和深刻。

2. 宇宙的奥秘宇宙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大的对象,也是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最神秘的对象之一。

除了地球和太阳系之外,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

我们所居住的银河系,和其他数以亿计的银河系一样,构成了宇宙的一小部分。

正如斯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所言:“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不过是一个洞穴中的微小水滴。

”这种观念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也因此更加渴望探索和了解宇宙的奥秘。

3.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假说。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其中最受广泛接受的一个,它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爆炸。

在此之后,宇宙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恒星的形成、星系的聚集、黑洞的诞生,无一不展现了宇宙无穷尽的神奇和多样性。

正如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所写:“宇宙的进化是一个充满了惊奇和复杂度的过程,我们被宇宙的无限可能性所吸引。

”4. 宇宙中的奇观宇宙中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观,如黑洞、星云、星系碰撞等。

其中,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而又最吸引人的存在之一。

黑洞的引力极其巨大,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

而星云则是宇宙中最为美丽的景象之一,它们以瑰丽的色彩和形态让人惊叹不已。

观察这些宇宙奇观不仅令人震撼,也让我们对宇宙的多元和神秘感更为深刻。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而言,认识我们的宇宙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启迪。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也因此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人类认识宇宙的小故事简短

人类认识宇宙的小故事简短

人类认识宇宙的小故事简短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宇宙的猜想和探索。

在古代,人们只能借助天文观测和自然现象来认识宇宙。

他们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星星是神圣的存在。

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知逐渐扩大。

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打破了人类对地球中心说的理解,将我们的星球放在了宇宙的边缘。

在这之后,伽利略等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的使用,发现了更多的星体和天体现象。

他们观察到月球表面的坑洞和山脉,证明了地球和其他天体一样是存在变化和不完美的。

18世纪,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理解。

牛顿认为,恒星和行星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引力来完成的。

这个理论不仅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也为后来的宇宙物理学打下了基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领了宇宙认知的新纪元。

他提出了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理论,也解释了引力的本质。

这个理论通过测量光在引力场中的偏折,验证了其准确性。

此后,宇宙的结构和演化之谜开始被探索。

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实验,研究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他们发现,宇宙诞生于大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即大爆炸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非常热、密集的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张并逐渐冷却。

通过观测遥远星系的红移现象,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在不断地扩张。

他们进一步发现,宇宙中存在着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构成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质量和能量,然而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科学家们联合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大型天文观测项目,如哈勃望远镜和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卫星。

这些观测项目通过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研究星系的分布,进一步揭示了宇宙诞生和演化的奥秘。

总结来说,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史诗般的探索。

从远古时代的神圣星体到现代的科学观测,我们逐渐了解到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不断追求真理,便能够逐步揭开宇宙的奥秘。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1.如图 1-6 所示,请你选定一个点,看另外 两点的运动方向和快慢,如选A看B和C的运 动方向和快慢是如何的?
B和C都离A远去,C比B远离A快。
2.假设宇宙在膨胀,那么原先紧邻的星系分离的 速度比遥远的星系分离速度快一些还是慢一些? 紧邻的星系分离速度慢一些。
新知讲解
大爆炸宇宙论
三、现代宇宙学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科学仪器的发明,对观察宇宙更加有利。
哈勃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
新知讲解
这是哈勃望远镜拍到的绝美星系画面
新知讲解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分析了24个星系的速度 和距离,发现距离越大的河外星系,速度越大。即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的变化。
气球在胀大过程中各个小圆点间的距
4.如果这些小圆点代表星系,那么,这些原 离变大,实验表明,宇宙扩张,原先
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吗?
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慢慢放掉气球里的气体,由此思 根据以上科学假设,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推理:如果能将时间倒 考宇宙的起源应该是怎样的? 退,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必然缩小,最终会聚在一个点上。
宇宙的膨胀有观测事实的支持,又得到众多科学家的理论阐释,因 此 ,大爆炸宇宙论已成为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虽然大爆炸宇宙论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仍然遇到了不少的疑难 问题。如为什么早期宇宙会有如此高的温度? 为什么宇宙在空间中的大尺度上会如此均匀? 膨胀后的宇宙会不会坍缩?许多假设都有待于 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证实。
新知讲解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11《太阳系大家族》课件(32张PPT)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11《太阳系大家族》课件(32张PPT)

知识讲解
活动材料
圆规 彩纸 尺子 剪刀
知识讲解
活动方法
①按照八颗行星的直径数据,用圆规在不同颜 色的彩纸上画出大小不等的圆。 ②用剪刀将这些圆剪下来。 ③分别在这些圆纸片上写上八颗行星的名称。 ④将这八张圆纸片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知识讲解
八颗行星体积从小到大的顺序
水星<火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
四、八颗行星的概况
八大行星根据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八大行星各自又有哪些独特之处?
固态行星的 表面是岩石
气态行星的表面是 气体,大气之下可 能是液体、冰层或 固态的内核。
知识讲解
五、八颗行星的发现过程 阅读资料,八颗行星是如何被发现?
知识讲解
用肉眼观察发现: 水星、金星、火星 、木星、土星
用工具观 察发 现:天王星
太阳系大家族
苏教版 六年级上
新知导入
自古以来,人类就充满了对宇宙的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 你们知道“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吗?
在太古的时侯,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 非常象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 万赖无声。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 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 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 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 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 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 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 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盘古也越高大,成了“顶 天立地”的英雄。
新知导入
在地球面前, 月球很渺小。 在太阳面前, 地球很渺小。 在宇宙面前, 太阳很渺小。 …… 浩瀚深邃的宇宙, 究竟有多少奥秘?
新知讲解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第2课时)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3节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第2课时)【核心概念】9.宇宙中的地球【学习内容与要求】9.5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⑪认识认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星系是宇宙的基本组成成分;了解银河系的构成、大小与形状;知道太阳系在银河系的地位;了解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在宇宙中的地位,认识宇宙的无限性;2.科学思维:理解银河系是宇宙中普通一员;理解宇宙的无限性;3.探究实践:通过自学、讨论、制图等活动,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态度责任: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勇于探索宇宙的兴趣,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培养正确的宇宙观。

【教材分析】本课时为新浙教版七上第三章第3节《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地球、太阳及宇宙起源等内容后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广袤与浩瀚,了解庞大的银河系只是宇宙中的普通一员,太阳更是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恒星;从而体会宇宙的无限性;提升学习探索宇宙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本课时既是太阳系的深入与拓展,更是后续学习宇宙相关知识的基础,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思路】星系→银河系→宇宙→北斗七星【教学过程】处?1、星系:星系是由单颗恒星、恒星系统、星团、尘埃和气体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大型天体系统。

2、星系的类型:天文学家把大多数星系分为三类:旋涡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3、银河系:(1)银河系属于旋涡星系;(2)银河系的形状:①从侧面看,银河系呈扁圆盘状;②从上往下看,能够看到银河系的旋涡结构。

(3)银河系的组成:①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巨大星系,所着的恒星都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

②太阳只是银河系内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普通恒星。

太阳系不在银河系中心,而是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104光年,约2.4亿年绕银河系中心转一圈。

科学家们对于宇宙的解释和认识

科学家们对于宇宙的解释和认识

科学家们对于宇宙的解释和认识宇宙是人类永远无法穷尽的奥秘。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宇宙的神秘感和探索欲一直存在,但我们的认知水平始终只停留在表面。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于宇宙的解释和认识不断深入,让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又一次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从宇宙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开始。

我们都知道,宇宙的起源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命题。

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天文学家乔治·勒梅特尔和乔治·莫勒还在相信宇宙是永恒不变的,而且是静态的。

而二战后,英国的天文学家弗莱德·霍伊尔和托马斯·戴维斯利从宇宙射线的实验数据中发现,大爆炸必定发生了,宇宙是从一个物质非常高密度的状态处开始的。

我们的宇宙大概已经存在了137.8亿年,最初是一个巨大的、致密的物质整体,随着时间的延续,被释放的能量让它膨胀而变成了宇宙的样子。

当然,对于宇宙起源的探究并不仅于此。

现代宇宙学认为,宇宙中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

它们都受到重力的影响而产生相互作用,并且是以大规模结构的方式排列的。

作为探究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的望远镜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惊喜,例如黑洞、脉冲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光速不是无限的,望远镜所看到的是发生在历史上较久远的时期的景象。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也不停探究宇宙中那些尚未解释的现象。

其中之一就是暗物质。

暗物质是组成宇宙的一种感应不到的物质,因为它几乎不与光子相互作用,因此不会发光。

暗物质的存在引发了许多仍未解决的难题,例如暗能量等等。

已经有多批次的观测和实验尝试检测这一神秘物质,但目前没有达到足够精確的测量数值,因此暗物质的结构、组成成分等仍然是天文学的大难题。

最后,科学家们的探究并不仅于此,还有关于宇宙的未来和宇宙生命,这些也是令人向往并且值得探究的问题。

例如太空旅行、殖民地和地外生命等等,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科技的发展和蓝图的制订,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我们由内而外的科学素养。

总之,宇宙的奥秘和我们的认知水平永远存在一定距离,但科学家们在各种分支领域上的努力,让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和解释又多了一分深度。

科学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科学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

科学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地球和宇宙是人类探索的永恒话题,我们对于这两个广袤而神秘的领域有着无尽的好奇。

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基本知识,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

一、地球的基本知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群落。

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首先,地球是我们所处的行星,它位于太阳系的第三个位置。

地球呈现出一个球体的形状,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地球的表面上有大片的陆地和广袤的海洋,这些地理特征决定了地球上的气候、生态和地貌。

其次,地球上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着生态平衡。

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最后,地球上存在着各种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了解这些地球现象的发生原因和规律,对于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宇宙的基本知识宇宙是我们所处的宏伟而神秘的空间,它包含了所有的星体、行星以及各种天文现象。

对于宇宙的基本知识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自身在宇宙中的微小和不可思议。

首先,宇宙是由无限的星系组成。

星系是由恒星、行星、气体、尘埃等形成的庞大的天体系统。

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是一个巨大的星系,含有数百亿颗恒星。

每颗恒星都发出光和热,给予我们夜空的辉煌。

其次,宇宙中存在着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极其密集的天体,它的吸引力极强,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

黑洞的存在引发了许多关于宇宙本源和宇宙演化的猜想和探索。

最后,宇宙中的宇宙射线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现象也是科学家们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测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三、科学的方法与技术在地球和宇宙的研究中的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是人类认识地球和宇宙的重要手段。

在地球和宇宙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展了各种观测、实验和模型等方法和技术,帮助我们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了解地球和宇宙。

人类认识的宇宙

人类认识的宇宙

共面性
八大行星朝向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
同向性
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和圆很接近
近圆性
The
Mercury
(诸神信使)
水 星
稍大于月球;内部成分主要是密度很大的金属铁和镍; 大气非常稀薄,白天温度达450℃,晚上跌至零170℃, 在九大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温度变化幅度最大。没有卫星。
The
Venus
爱与美的女神
早晨在东——晨星 (启明星) 日落后在西——昏星 (长庚星)
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太空实验室等,它们是在地球 上人造的,它们成为天体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能克服地球的引力,在 天空中自由地按自己的轨道运行,否则就不是人造天体。这样我们 就可以将在天空飞行的飞机排除在人造天体之外了,而在太空中飞 行的航天飞机则是人造天体,但航天飞机等一旦回到地球上就是地 球上的物体,就不能称之为人造天体。
总 星 系
地 月 系
地球同它的天然卫星——月球所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是中心天体。地球质量同月球质量的相差悬殊(成81.1:1)
The Solar System
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它的 最大范围约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有:太阳(恒星)、八大行星(包括地 球)、无数小行星(10万多)、众多卫星(包括月亮), 还有流星体以及大量尘埃物质和稀薄的气态物质.在太阳 系中,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它天体 的总和只占0.14%。太阳系半径约为120亿千米。
大气稀薄,气压 只有地球的百分 之一,主要是二 氧化碳。有四季, 季节更替时,风 暴(180米/秒, 地面12级台风的 3倍)骤起,刮 起表面尘埃,使 当时火星看起来 较暗。 有两个非常小的 卫星。火卫一直 径27千米,火卫 二直径15千米。 和月球一样,表 面都布满了环形 山。

认识我们的宇宙观后感400字

认识我们的宇宙观后感400字

认识我们的宇宙观后感400字宇宙观是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和理解,是一种对宇宙本质和结构的全面而系统的看法。

通过学习我们的宇宙观,我对宇宙的奥秘和广阔感到了更深的震撼和敬畏。

首先,宇宙观告诉我,宇宙是无限的。

在宇宙中,有着无数恒星和行星,而我们的地球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颗。

宇宙的辽阔与无垠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同时也激发了我对宇宙的无限好奇心。

其次,宇宙观给我展示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宇宙大爆炸理论告诉我,在约138亿年前,整个宇宙诞生于一次巨大的爆炸,从而开始了宇宙的演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在宇宙的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成星系、恒星和行星。

通过了解这些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我对宇宙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另外,宇宙观还表明了宇宙的基本构成和力量。

宇宙由物质和能量构成,其中大部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是我们目前尚不了解的。

通过学习宇宙观,我了解到引力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力量之一,它支配着宇宙中的物质分布和运动。

而黑洞则是引力的极端表现,它的存在让我感到更加神秘和奇妙。

最重要的是,宇宙观引发了我对人类地位和生命的思考。

在宇宙的广袤中,地球上的生命只是微乎其微的存在。

宇宙观告诉我,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并非偶然,而是宇宙中众多因素的结果。

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人类要珍惜生命,探索宇宙,发现更多的奥秘。

同时,宇宙观也让我意识到,虽然宇宙浩瀚无垠,但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需要保护和爱护我们的星球。

总之,通过学习我们的宇宙观,我对宇宙的无限和奥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宇宙观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同时也激发了我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宇宙观还让我意识到地球的珍贵和脆弱,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保护和爱护我们的家园。

宇宙观给予我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让我更加敬畏和珍惜生命的宝贵。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保护这个美妙而神秘的宇宙。

高中高一地理《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

高中高一地理《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

高中高一地理《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宇宙的起源、发展和演化过程,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宇宙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宇宙的起源和发展2.宇宙的组成和结构3.宇宙中的天体及运动4.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宇宙的组成和结构、宇宙中的天体及运动。

2.教学难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宇宙中的天体及运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美丽和神秘。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宇宙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2.讲解宇宙的起源和发展(1)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解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展示宇宙演化过程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发展历程。

3.讲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1)介绍宇宙中的基本物质:物质、能量、暗物质、暗能量。

(2)讲解宇宙的结构: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宇宙网。

4.讲解宇宙中的天体及运动(1)介绍宇宙中的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

(2)讲解天体的运动:自转、公转、引力作用等。

5.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介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历程:从古代的天圆地方到现代的宇宙观。

(2)讲解科学家们对宇宙的研究成果:如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成果、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

6.课堂互动(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有哪些局限性?(2)讨论:如何提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2)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宇宙的认识有哪些新的收获?五、作业布置1.阅读教材,整理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宇宙的组成和结构、宇宙中的天体及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2.思考: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宇宙现象?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广袤空间,包含了无穷无尽的星系、行星和其他天体。

对于人类来说,宇宙是一个永恒的谜团,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从古至今没有停歇。

这篇文章将探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以及我们对宇宙的理解。

一、宇宙探索的历史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人们根据观测到的星体运动和天象现象,形成了一些关于宇宙组成和规律的假设。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戎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以此解释了天体的运动。

然而,随着科学观察方法的发展,这一理论逐渐被推翻。

十七世纪,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使得我们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测,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和月球的表面细节,并支持了日心说。

而开普勒基于对行星运动的数学分析,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为后来的牛顿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二、现代宇宙观的形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通过探测卫星、飞船和天文望远镜等装置,获得了大量关于宇宙的信息。

现代宇宙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天文学、物理学和宇航学等领域的发展。

我们目前对宇宙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星系和宇宙结构:通过观测和测量,科学家们揭示了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我们有了关于星系分类、星系团和超大尺度结构等方面的深入了解。

2. 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现代宇宙学的基石,它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巨大的爆炸。

这一理论得到了大量观测和实验证据的支持,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存在。

3. 暗物质和暗能量:观测发现,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目前的理论模型。

科学家们提出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概念,试图解释这一现象。

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三、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仅是科学的一大进步,还具有深远的意义:1. 增进科学知识:宇宙是一本广阔的百科全书,探索宇宙可以扩展我们的知识边界。

通过研究宇宙的规律和物质构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促进科学的发展。

2. 人类文明进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宇宙学基本概念及其对我们的了解

宇宙学基本概念及其对我们的了解

宇宙学基本概念及其对我们的了解宇宙是指包含了所有存在的事物、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大系统。

我们生活在这个宏伟宇宙中,但对于宇宙的本质、结构和演变过程,我们的认识仍然十分有限。

为了探索这个宇宙,宇宙学这门学科应运而生。

宇宙学是一门研究宇宙的学科,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多个学科。

通过观测和理论探索,在宇宙学中,产生了很多基本概念和定理,这些概念和定理对于我们了解宇宙的本质、结构和演变过程至关重要。

宇宙的结构在宇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宇宙的结构。

宇宙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物质。

在宇宙中最常见的物质是氢和氦,它们构成了宇宙中大约94%的物质。

而在剩余6%的物质中,一部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些暗物质和暗能量对于宇宙的演化和结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宇宙中,物质以星系为基本单位组织起来。

星系是数百万到数万亿个恒星和星云(恒星和星际介质)组成的集合体,它们之间通过引力相互影响,形成了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在宇宙中,星系的分布呈现出泡沫状的结构,其中星系之间存在类似于黑暗的空洞结构,这些空洞中不包含恒星、星云和其他物质。

宇宙的演变在宇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宇宙的演变。

宇宙的演变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包括宇宙大爆炸、暴胀、重子合成、暗时期、再电离和宇宙学恒星时期等。

宇宙大爆炸是指宇宙由一个非常热、非常致密的点爆炸而来的事件。

据估计,宇宙大爆炸发生在约138亿年前。

随着宇宙的膨胀,宇宙的温度逐渐下降,重子合成开始,形成了氢和氦等元素。

此后出现暗时期,由于宇宙大爆炸后物质聚集不足,因此宇宙非常暗,直至宇宙再电离时期才逐渐变得明亮。

宇宙学恒星时期是指恒星开始出现并形成星系的时期。

在宇宙学恒星时期中,星系凝聚并形成更为复杂的结构,其中包括银河系等星系形成。

宇宙的加速膨胀在宇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宇宙的加速膨胀。

通过观测与理论的研究,我们已经得知,整个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进行。

这个加速进程的驱动力被称为暗能量。

认识宇宙-课件ppt

认识宇宙-课件ppt
认识宇宙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一 般是指天地万物的总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对 地球的认识,到对太阳系的认识,直到对现今宇宙 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时间代人对宇宙的看法?
古代人曾经认为地球是字宙的中心。1543年波 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对“地 心学说”提出质疑,使人类对字宙的认识向前迈进 了大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观测到的范围 在不断扩大、观测的精度不断提高,科学家们发现 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银河系中像太 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宇宙中有数百亿个像 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1光年=9.46*1012千米
二、太阳系的组成
在太阳周围的空间里,有一些天体在太阳 的引力作用下,围绕着太阳运动,太阳和围绕 它运动的这些天体构成的“大家庭”成为太阳 系。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所组成的且能通过核聚变反 应释放能量并发光的球状天体。太阳是一颗普通的 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 恒星。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其 表面温度约为55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太 阳产生巨大能量,其中只有22亿分之一的能量辐射 到地球。
天文观测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天 体离我们越来越远,这说明宇宙还在不断膨胀,这 也是大爆炸学说的证据之一。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 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距离地球130多 亿光年。这130多亿光年的距离便是我们今天所知 道的宇面的范围。
光年不是时闻单位,而是距离单位。光是目前 人类所知各种传播速度中最快的,1光年年是指光 在一年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对于宇宙的产生有许多学说。其中宇宙大爆学 说认为:我们们所观测到的字宙在孕育初期,集中 于一个体积很小、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原始火球 中。约在130多亿年前,原始火球发生大爆炸,从 此开始了我们所在宇宙的诞生史。字宙大爆炸后物 质迅速扩散,温度迅速降低,35秒后由100多亿度 降至3亿度。宇宙间弥漫着的气体云在引力的作用 下,形成恒星系统,经过漫长的演化化,成为今天 的字宙。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1)

3.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课件-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1)
关于宇宙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从古到冷,人们的认识经历了根 本性的变革。 1、我国古代的宇宙观:
我国战国时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盖天说这 种宇宙观,虽然已经摆脱神话的影响,但远没有揭示宇宙的本质。
到秦汉时期,人们初步认识了太阳、月球和颗行星的基本运动规律,
并能推算天象的发生。
新知讲解
1)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我们现在都知道太阳只是太 阳系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连银河系的中心都不是;
2)认为行星围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而事实上行星围 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运行速率也会受到它 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影响。
新知讲解
二、现代宇宙学说:
1、宇宙学: 研究宇宙的性质、结构和演化(起源、演化和死亡)的科学。
思考讨论
我们是否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意味 着过去的宇宙比现在小。
那么时间越往前,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是否必然越小? 再往前倒退至某一时间,宇宙是否密集在一个点上?
宇宙在不断膨胀,这意味着过去的宇宙比现在小。那么时 间越往前,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必然越小;再往前倒退至 某一时间,宇宙肯定是密集在一个点上。
用现代科学方法探索自然的思想,须用实际观测进行检验,检验不 合格的思想会被抛弃,只有检验合格的思想才能逐渐被人们接受。
“日心说”挑战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地心说”在绝大多数人仍相 信“地心说”的时代,人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接受“日心说”。
新知讲解
(5) 伽利略的观测为“日心说”提供有力证据: 1609年,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他收集的证据,
普遍认识并不一致,挑战了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为软禁,直到1642年病逝。
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

科学老师让我们认识到宇宙作文

科学老师让我们认识到宇宙作文

科学老师让我们认识到宇宙作文
《宇宙,真神奇!》
哎呀呀,从一开始上科学课,我们的科学老师就仿佛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的超级大门。

记得有一次上课,科学老师带来了一个超级大的地球仪,可把我们给新奇坏了。

老师就像一个宇宙导游一样,开始给我们讲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呀,讲那些各种各样的星球呀。

他指着地球仪上那蓝色的部分说:“看呐,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它可是一颗特别的存在哟。

”然后又转动着地球仪,给我们介绍太阳有多大,月亮又是怎么围着地球转的。

我当时就想,哇塞,这宇宙也太神奇了吧!
随着老师的讲解,我们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中,看到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巨大无比的星系,感觉自己好渺小呀。

我心里不停地嘀咕,这宇宙里到底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难道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越想就越觉得宇宙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

真的很感谢我们的科学老师,是他让我们认识到宇宙是如此的奇妙,让我们对那无尽的未知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现在一想起那堂课,想起那个地球
仪,我就忍不住想去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事情。

以后呀,我也想成为一个像老师那样的人,能把宇宙的奇妙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宇宙,等着我去好好探索你吧!。

宇宙三分钟演讲稿

宇宙三分钟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探索一个神秘而广阔的领域——宇宙。

在这三分钟的演讲中,我将带领大家领略宇宙的浩瀚,揭示宇宙的奥秘,并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无尽的苍穹。

宇宙,这个无垠的空间,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从古人的“天圆地方”到现代的“宇宙大爆炸”,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断深化。

据科学家的观测,宇宙的直径约为930亿光年,包含了无数的星系、恒星、行星、黑洞等天体。

而我们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太阳系又只是银河系中的一小部分。

如此看来,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显得是多么的渺小。

宇宙的奥秘之一便是它的起源。

据现代宇宙学的研究,宇宙起源于大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在那之前,宇宙可能只是一个“奇点”,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状态。

随后,宇宙开始膨胀,恒星、星系逐渐形成。

这一过程被称为“宇宙演化”。

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不断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景象。

宇宙的另一个奥秘是黑洞。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高的天体,其引力强大到连光都无法逃逸。

据科学家观测,黑洞的存在对于理解宇宙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黑洞的形成可能源于恒星的核心塌缩,也可能源于星系间的碰撞。

黑洞的存在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中一些极端的物理现象,如引力波、暗物质等。

在宇宙的浩瀚中,我们的太阳系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这微不足道的太阳系,孕育了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

地球拥有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生物,成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那么,我们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又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是宇宙的见证者。

从古至今,人类不断探索宇宙,试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正是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其次,我们是宇宙的参与者。

地球上的生命在宇宙中独一无二,我们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拓展对宇宙的认知。

最后,我们是宇宙的传承者。

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传承着文明、文化和知识,为宇宙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然而,宇宙的奥秘远不止于此。

对宇宙的认识

对宇宙的认识

对宇宙的认识我们生活在一个浩瀚无际的宇宙里,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颗星星,它很美丽,那就是我们的家园。

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地球人口数目的增多,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大气污染、水污染、森林减少、物种消失、生态破坏……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的家园是怎样受到伤害的吗?地球妈妈,可怜的地球妈妈,你的儿女还在苦苦哀求你呢!我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报道:宇航员沃尔在返回地球后说到“今天这次行程是所有任务中最艰难、危险和紧张的一次,对我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是这个经历使我觉得有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我原以为我永远不会再登上太空船了,直到五年前的一天。

当时我与其他宇航员乘坐飞船前往月球的途中,突然发现所有的仪器都停止了工作,舱门也无法打开,随即便启动了自动模式。

而我自己却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我应该赶快返航,当我正准备离开时,我的一个伙伴提醒我说“也许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了麻烦。

”听到这句话,我仿佛感到整个飞船都停止了转动,我当时觉得这绝不是开玩笑的。

正当我们被这惊人的发现吓得魂飞魄散时,一个人从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她用令人吃惊的声音告诉我们,必须修复飞船的所有系统,否则在返回途中,这艘飞船将彻底毁灭。

但是,让我们疑惑不解的是,修复飞船的系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接下来她详细的告诉了我们关于这件事情的具体内容,原来,这些系统由于超出了科学家的控制范围,完全是不受控制的。

随后,科学家又进行了一次检测,发现只有我的脑部与机器有联系,而其他人完全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因此,这些修复工作便由我负责,而我的飞船伙伴们根本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同时我也知道了怎么样才能为科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如果人人都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绿化环境,坚决制止“白色污染”,合理利用资源等等,相信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加美丽!小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保护好我们的地球,珍惜资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热爱地球妈妈,保护好她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这样认识宇宙(上)人类告别了充满疑惑与震惊的18世纪,而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充满坦途与自信的19世纪。

人类探索真理海洋的航程刚刚起步,人类丈量宇宙的脚步也才刚从摇篮中迈出。

19世纪牛顿力学又会带领人类的航船驶向何方呢?我们这样认识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篇…因为内容较多…所有请大家敬请关注我们下期内容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孤独吗?这三个思考人类自身的问题由来已久,人类已经花了几千年寻找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却还因此困惑不已。

然而,更加让我们困惑的是另外三个难以回答的终极问题,它们涉及宇宙最本质的秘密,有关宇宙隐藏得最深的一面,同样困扰了人类几十个世纪。

这三个问题就是——宇宙从哪里来?宇宙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宇宙将走向何方?接下来我们就上溯到科学长河的源头,看看那睿智的第一滴水是怎样变成滔滔江河的。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在思考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古代天文学家对于宇宙的认识程度可能比我们今天很多人都要深。

这些认识是古人长期观测天体的运动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毕竟研究一样东西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看它究竟是怎么运作的,宇宙也不例外。

古代的天文学家虽然没有我们今天先进的观测工具,但他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和细致的观察还是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我们先不论其正确与否,单单是这样对待宇宙和科学的态度就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现在看看古人都发现了什么吧。

他们观察日月星辰有规律的运行,发现不只是太阳会东升西落,繁星也是如此,星空总是围绕一个点不停地转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于是古人自豪地意识到,原来我们脚下的大地就是宇宙的中心,因为日月星辰都在围绕我们转动!其实这种转动被今天的天文学家们称为周日视运动,恰恰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相对运动。

但古人始终无法摒弃本位主义思想,坚信大地就是宇宙的中心,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了数千年。

他们发现的不止这些。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年复一年地遵循相同的轨迹,有的星星会在群星之间随意地穿来穿去,好像并不认为大地是宇宙的中心。

这些星星在几个月里向东运动,几个月里向西运动,这种运动被今天的天文学家们称为“顺行”、“逆行”和“留”。

虽然也有规律可循,但这种奇怪的运动方式着实让古人摸不着头脑。

于是古希腊的天文学家们把这些星星叫做“行星”,意思就是会动的星星,而其他按规矩来的星星则被叫做“恒星”。

可是为什么行星的运动和恒星不同呢?古人看来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神明。

因此他们给五颗肉眼可见的行星以神明的名字命名:水星为众神的信使,金星为爱情和美丽之神,火星为战争之神,木星以众神之王命名,土星则是农业之神。

对了,还有地球。

不过古人面对脚下一望无垠的大地和海洋,很难将它同天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联系起来。

可是大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是古埃及神话中大地女神的身体,像古印度神话中描述的驮在大象的背上,像古代俄罗斯人说的那样被海龟驮着,还是像中国人说的那样天圆地方呢?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便提出了地球是圆的这一概念。

有一种说法是他们看到月球弧形的边缘,推想所有天体都是圆形的。

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地圆说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大成果。

以此为基础,古希腊学者埃拉托斯特尼用三角测量法计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39600千米,这与真实的数值(40000千米)已经十分接近;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没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提出者,中国人把这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认为月光是太阳光被月球反射的结果,进而计算出日地距离约为地月距离的18-20倍;公元前129年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通过计算黄道(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和白道(月球公转轨道平面)交点的运动求得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地球直径的三十又六分之一……人类认识宇宙的脚步一点点加快,我们已经不再是只会抬头仰望星空的物种,而是还会思考这一切的成因的物种。

此时,一位**性的人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他将前人对于宇宙的观察经验做了系统的总结和完善,并在现有的理论中加入了科学的观测和计算方法,使得天体的运动可以被较为准确地预测,他还将日月行星的运动做了当时看来最为准确的总结,归纳出了一套被奉为经典一千多年的理论,并将它记录在了同样被奉为经典的《天文学大成》中。

这个伟大的人物就是生活在公元2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克罗狄斯·托勒密,而他那套经典的理论就是带有本轮均轮系统的地心说——地球处在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都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动。

系统的地心说是由托勒密提出并完善的,对于宇宙模型第一次系统的创立也是由托勒密完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托勒密的成就足以与历史上最知名的天文学家相提并论。

然而这一理论并不能百分之百地预测天空中那些幽灵——行星的运行。

顺行和逆行还是像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一样捉摸不透,以至于后人不断增加本轮和均轮以满足行星运动预测的需要,使得整个系统庞大复杂,臃肿不堪,而这样的系统恰恰违背了科学对于一套理论的简洁明了的基本要求,也使人们在航海等日常用途上对于行星的观测变得十分不便。

可是由于西方的自然科学在黑暗时期遭遇了低谷,这样的理论一直被沿用了一千多年。

直到一位伟人的出现才改变了这样的局面,这个人就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今天先发到这里,关于哥白尼怎么颠覆地心说以及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后面接着发。

二、上次我们说到托勒密的地心说越来越不适应人类对于天体运动预测越来越高的精度要求,同时经过完善的地心说本轮均轮加起来多达80余个,实在是不方便人们日常的计算。

但是解决之道又在哪里呢?地心说是截至当时(中世纪)最完善的天体运动理论,毕竟它已经精确地预言了日月恒星的运动,只不过无法预测行星,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地心说与天主教教义相一致,天主教廷的“护身符”使得这一理论瞬间上升到了上帝的高度,更是无人敢提出异议。

但是大家别忘了,好奇和求知是人类的一大天性,面对疑惑和不解,人类总想刨根问底想个明白,因此其实对于更加适用的宇宙体系的探索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

1499年,一个年轻人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毕业,回到故乡并时常进行天文观测。

他在观测时发现地心说对于行星运动的预测漏洞百出,他实在是烦透了那一大堆的本轮和均轮,想找出一个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

于是懒人的逻辑开始发挥作用了,他并不是自己推算,而是查阅古籍,看看古人对此有什么特别的见解。

很快他就发现其实早在古希腊,天文学家们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还独辟蹊径,提出为什么不能让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呢?在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天文学家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的著作中就明确提出假设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没错,日心说由来已久),地球也在围绕太阳转动。

这个年轻人看后大受启发,于是他按照这个理论进行推导,对于行星运动的预测结果竟然和观测严丝合缝,甚至连顺行和逆行都能得到完美的解释。

此时的他已经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深信不疑。

他由此计算出1恒星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只比真实值多了30秒。

于是他欣喜若狂,在欧洲各地做了许多演讲来宣布他的新发现,但是却接到了罗马教廷的警告,因为在他们看来,任何与地心说想抵触的学说都是异端邪说。

于是他只好停止了演讲,转而著书立说,将他的理论写在了巨著《天体运行论》中。

这个青年就是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他的新发现就是日心地动说。

后面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天体运行论》在哥白尼临死前才得以出版,而他本人只摸了摸这本书的封皮就与世长辞了。

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太阳处在宇宙的中心并静止不动(没错,所以日心说也不全对),地球和其他五颗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土星轨道外是同样静止不动的“恒星天”。

这下好了,你一定会认为整个科学界对此欢欣鼓舞,全人类终于摆脱了错误理论的羁绊了吧?没那么简单。

这种公开宣扬地球是运动着的理论从一开始就不为罗马教廷所承认,而且当时的天文学家也很少有人接受这样的观点,所以日心说一直沉寂着,期待人们重新发现它的那一天。

但是这样的结果对人类继续认识宇宙没有丝毫影响,天文学家们依旧满怀热情仰望星空,期待着激动人心的发现。

历史就是这样巧合,激动人心的发现并没有让人们等待太长的时间。

1572年11月11日夜晚,年轻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视线正在仙后座附近徘徊。

突然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片天区居然出现了一颗新星!虽然亮度很暗,但是第谷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它的第一缕光线。

反复核对后,第谷发现喜帕恰斯的星图上确实没有这颗新星。

这样的发现着实令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在当时的理论中,人们普遍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天空一成不变”的说法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天空中居住着各路神明,他们又怎么会变呢?就连哥白尼的日心说中都写到土星轨道外是静止不动的恒星天。

可是第谷的眼睛确实没有骗他,他发现的其实是一种宇宙中非常普遍的现象——超新星爆发。

一颗恒星的亮度会在一瞬间增长上百倍,因此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谷的发现告诉人类,星空并非一成不变,星空也并非死气沉沉,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历史,这也正是天文学的魅力所在。

为了纪念第谷历史性的发现,人们把这颗星叫做第谷星。

激动人心的发现一串接着一串。

第谷在晚年时曾经观测火星的运动,当他尝试用地心说来推算火星的运行时,他发现火星忽左忽右的摇摆似乎是在嘲笑那些本轮和均轮,地心说对此一筹莫展。

于是他尝试了日心说,行星逆行的问题随即迎刃而解。

原来根据日心说,地球和火星就像在赛跑的运动员,只不过地球在内道,火星在外道。

因此地球的速度要比火星快,所以当地球完成内道超越的时候,火星看起来就在后退;可是当地球快要套圈的时候,火星却在地球前面,此时火星看起来就在前进。

日心说用简单的六条轨道解决了这个80多个本轮和均轮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是问题接踵而至,第谷的学生约翰尼斯·开普勒在整理老师的观测记录时,发现火星的运动总与根据日心说推算的运动有微小的偏差,可是他反复验算也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于是他开始像哥白尼一样探寻新的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开普勒发现无论是托勒密、哥白尼还是第谷都在默认一点,那就是行星的轨道都是完美的圆形,其实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天体完美无缺”理论的演绎。

那么问题会不会出现在这里呢?他开创性地提出行星轨道都是椭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观测与计算(要知道当时微积分还没有创立,对于这种计算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事实证明开普勒是对的,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再一次颠覆了我们脑海中想当然的观念,天空不会亘古不变,行星的轨道也不是圆形,而是一个一个的椭圆。

开普勒一鼓作气,研究了所有当时已知行星的轨道后提出了他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即:1、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

2、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向量半径)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