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社会文化发展逆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鹘社会文化发展逆演分析

史载回鹘为一“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①的游牧民族(实际情况并

非完全如此,详后),744年建立漠北回鹘汗国之初,尚处于蒙昧

初开的阶段,其后在汉及粟特文化的影响下,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840年,因为天灾人祸,加上来自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的进攻,汗国灭亡,部众西迁至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其中,迁入新疆的回鹘人,征服当地的吐火罗人、于阗人、汉人,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和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为中心建立了王国。再经过数百年的发

展演变,西域回鹘因为受中亚伊斯兰化政权喀喇汗王朝的影响,逐步

放弃佛教、摩尼教而皈依了伊斯兰教,进而演变为今天的维吾尔族。

河西地区的回鹘人,先后于公元10—11世纪以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和沙州(今甘肃敦煌市)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国和沙州回鹘国。兹后,在蒙古豳王家族的支持下,持续信仰佛教,后于明朝中叶东迁

入今河西走廊西端酒泉一带,进而演变为今天的裕固族。②840年,回鹘西迁西域时,其文化水准要比当地的吐火罗人、于阗人和汉人低

得多,而散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粟特人,长期充任回鹘之师,文化水

平更是高下立判。作为“比较野蛮的征服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的理论,在文化上理应被文化更为先进的被征服者所征服。而事

实却恰恰相反,回鹘在征服西域诸地后,逐渐同化了当地原有各民族

而不是被当地民族所同化,这个事实显然属于“绝大多数情况”的一

个例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呢?当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过去我

们有一种通识,几乎都把回鹘人当作纯粹的游牧民族看待,史书即使

偶相关于农业的记载,也常常被人忽略。十余年来,作者一直关注这

一问题,尤其是有幸亲历漠北回鹘故地进行考察后,发现回鹘从总体

上讲属于游牧民族,但并不纯粹,其农业经济还是相当发达的,与我

们通常的认知差距甚大。在汗国都城斡耳朵八里(OrdouBalf q,今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鄂尔浑河西岸的哈喇巴喇哈逊遗址)以及鄂尔浑河畔的考古发掘证明,在唐代即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农业

区,灌溉田园的渠道网遗迹比比皆是,而且在很多居所中还发现有台

架和磨盘。④哈喇巴喇哈逊故城附近的蒙古牧民将散落当地的来自唐

朝的旧磨盘遗物收集在一起,堆积成敖包,用于祭祀(图1)。1

957年,蒙古杭爱山西北发现了著名的突厥卢尼文碑铭———《铁

尔浑碑》,又称《默延啜第二碑》,其中也有回鹘农业的记载:在八[条河流]之间,那里有我的草场和耕地。色楞格、鄂尔浑、土拉等

八[条河流]使我愉快。在那里,在Qar龋岷停拢酰颦龋趿教鹾又间,我居住着和游牧着。①这些记载表明,在回鹘帝国的中心地区,

即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都存有着农业。尤有进者,在

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南逃的乌介可汗还曾致书唐朝,乞请种粮

等物。唐朝回复说,一定满足他的请求:“所求种粮及安存摩尼……

并当应接处置,必遣得宜。”

既然需要种粮,自必为农耕所需,足证当时回鹘农业确有一定发展,

而且在汗国的社会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否则,回鹘可汗就不

会将之与国教———摩尼教相提并论了。农业的发展,势必促成一部

分回鹘人的定居,于是,农业居民点也就应运而生了,其遗址在回鹘

汗国的中心地区也有所发现。考古人员在斡耳朵八里遗址还发现有工

匠住宅,宅中残存有松香、铜片、铜镜等,说明定居人口的增加促进

了回鹘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③9世纪时,阿拉伯旅行家塔米姆伊本

巴赫尔(TamimIbnBahr)曾行至回鹘地区,在所撰游记

中称回鹘首府是个大城镇,农业兴盛,周围布满乡村。这个城镇有十

二扇巨型铁门,人口众多,聚落稠密,有集市经营各种商业。④商业

是回鹘汗国兴起后在九姓胡,即粟特人帮助下发展起来的。回鹘初兴,不擅理财,故其可汗很重视在这方面有特长的粟特商人。⑤粟特原居

河中地区,自古以来即以善于经商、理财而闻名于世。利至所在,无

远弗届。远在突厥汗国时代就已有大批粟特人定居漠北,7世纪至8

世纪间,粟特故国被大食帝国占领,失去了家园的粟特人更是云集漠北,以贾求售。丝绸贸易一直是粟特人经营的主要项目之一,虽然早

在唐初中原地区的养蚕制丝技术早已传播于西域地区,但唐土输送到

漠北的丝绸,经粟特—回鹘之手转贩至中亚一带,瞬间利增十倍,成

为回鹘汗国的滚滚财源。⑥回鹘汗国之所以接受来自粟特地区的摩尼教,经济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不太重视城市建设,但回鹘却是例外。8世纪中叶,回鹘第二代可汗磨延啜(747—759年在位)即于色楞格河

畔筑有富贵城,事见古突厥卢尼文《葛勒可汗碑》:“我让粟特人和

中国人在色楞格河处建立了富贵城。”①今天的富贵城遗址呈方形,

边长260米,现存城墙高3~6米不等,墙角有蛲塔,城内有三处

用土石材料砌成的庙宇平台。②磨延啜子移地健(牟羽可汗,75

9~780年在位)继之在鄂尔浑河流域建造了卜古可汗城、斡耳朵

八里以及很多宫殿。还有《辽史》卷37《地理志》所载位于今鄂尔

浑河的河董城(可敦城)和《宋史》卷490《高昌传》中位处合罗

川(额济纳河)一带的回鹘公主城。另外,见于记载的还有鹈泉北的

公主城和眉间城。③均为回鹘城镇发展的历史见证。斡耳朵八里为回

鹘汗国的牙帐所在地,兴建于751年,后来长期充任回鹘汗国的首都,成为漠北的政治与文化中心,直到840年漠北回鹘汗国被黠戛

斯人摧毁为止。从现存的遗址看,全城呈不规则方形,北城墙长42

4米,西城墙长335米,南城墙长413米,东城墙长337米,

城墙由土坯垒成,墙高10米(图2)。南、西、北三面城墙外都有

护城壕。在保存较好的北侧护城壕的内侧,还能看到另有一列较矮的

短墙,似乎是某种军事设施。整个城墙与城堡、要塞连为一体,被称

作中世纪中亚地区最完美的军事工程之一。

城东西各有一门,西门还有很大的瓮城,瓮城外似乎有低矮的城墙。

城内有明显的坊墙遗迹,看得出城内街区规划齐整有序。苏联学者在

城内做过发掘,据说找到有唐代风格的莲花纹瓦当。城内东南角有一

片明显高出城内地基四五米的高台,其规模应相当于一座大型建筑,

地面散布的残砖碎瓦确证这里以前有建筑存有。从这个高台俯瞰全城,地理形势非常优越,其建置堪与中古洛阳的金墉城相媲美。推而论之,当为可汗宫帐之所在。在东城墙以外,还有明显的街区遗迹,坊墙格

局与城内相近,这也许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区。在南城墙以外,有相当

规模的田垄或矮墙的遗迹,很可能是灌溉农业的痕迹。在城的南、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