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的研究

合集下载

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课程标准分析2.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三、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2.学生需求四、教学过程1.课堂活动设计2.教学策略五、教学评价1.评价标准2.评价方法六、教学反思与优化1.教学效果分析2.改进措施正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养培养。

结合自己班级的学情,我制定了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本案例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课程标准分析在本节课中,我们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着重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标准。

2.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探究、反思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本班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在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2.学生需求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学生们希望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需求。

四、教学过程1.课堂活动设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课堂活动:(1)导入: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学习:给学生分配任务,指导他们查阅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评价。

(5)总结与反思: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2.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1)提问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简述教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回复

简述教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回复

简述教师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回复
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的方法如下:
1. 熟悉课程标准: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深入了解课程标准,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设定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师可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以指导教学的进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习目标应当具体明确,能够衡量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当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4. 选择教材和教具: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来支持教学。

教材和教具应当能够满足学习目标的要求,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可以结合讲授、讨论、实践、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6. 提供适当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提供适当的评价和反馈,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评价和反馈应当具体明确,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的方向。

7. 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只有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之,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深入了解课程标准,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适当的评价和反馈,并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的叙写

基于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目标的教学目标的叙写

基于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目标的研究和学习
二、当前教学目标叙写中存在的误区
(1)教学目标陈述不规范,主体错位
(2)把课程目标直接当成课堂教学目标,对内容标准细化不够
(3)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当作独立
的单
项教学目标,割裂三维关系、空泛罗列
(4)忽视对学情的分析,凭教师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目标的研究和学习
(2)教学目标叙写的基本步骤 ❖ 第一步:列出该课时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具体内容,就是相
关课标陈述。 ❖ 第二步:解读并分解课程标准,确认标准所要求达到的能
力要求。知识性目标(了解、理解、学会),技能性目标 (积累、观察、讲述),情感目标(感受、体会、领悟)。 ❖ 第三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认“行为动词”、“行 为条件”、“认知内容”。 ❖ 第四步:依据学情,设计出每个点的学习结果(行为结 果),即学到什么程度。 ❖ 第五步:叙写出完整的教学目标。
❖ 四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理解不深。
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改革
四、课改实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目标意识不强。 2.教研员引领与指导不够到位。
基于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目标的研究和学习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叙写”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涵界定
(4)网上教研、达标验收、小专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的稳步推进
❖ 网上教研:结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每月 以主题论坛的形式,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 达标验收:2011年秋季在学校达标验收的基础上,每校又各推一节精 品课,代表本校的最高水平参加全市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汇报。中心以 实堂听课的形式,对各校课堂教学改革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价。

语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

语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

语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5篇范文语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1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

为了搞好今后的工作,现将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简单分析如下。

一、成功之处1、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较好的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5、在教学中,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适当选择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语文。

3、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4、还需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借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6、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语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设计2一、什么是教学反思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展开全文一、学习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有关意见(一)、实施背景:上海市教委提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认为当前小学教学与评价还存在一些偏离课程标准要求的现象,如教学要求、作业要求和评价要求被人为拔高,学生必要的学习经历被忽视,针对学生差异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缺乏等。

这些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对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质疑。

推进实施小学阶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保障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且高质量教育的需要,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需要,更是当前深入推进小学阶段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并非单纯地控制或降低教学基本要求,而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科学确定教学基本要求和评价要求,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落实,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具体要求: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师改变基于个人经验和基于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的做法,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阶段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

鼓励教师编制“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各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

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

3.有效调控教学进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多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适时予以鼓励。

要探索课堂观察与分析的途径与方法,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结合本校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结合本校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结合本校的学情,完成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结合本校的学情,我们完成了一份基于课程标准、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案例。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份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目标1.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本教学案例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批判性思维等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2.具体学科课程标准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课程要求。

三、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本教学案例针对的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勇于尝试。

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科素养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学科素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独立思考能力较弱,团队合作意识不足,批判性思维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课程内容设计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使之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课程内容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2.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素养现状,我们选择了以下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活动设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成果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终结性评价本教学案例的终结性评价采用以下方式:期末考试、课程报告、实践成果展示等。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范本篇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评比活动方案泗泾中小学分部一、指导思想: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2、加强校本研训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加强集体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搭建合作共享互动展示的平台,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和低效的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二、评比内容及安排:评比分三个内容开展。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上交一份教学设计(详案)。

(第7、8周)(1)选择上课内容,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应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备课组、年级组内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交流探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

2、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上一节公开课。

(第11、12、13周)(1)试教修改,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2)在本班进行公开教学。

课堂教学要重视目标意识,目标达成度要高;凸显教学的重点,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合理,效果明显;课堂训练精而有效,提高40分钟的效率。

评选小组、学校教师一起听课。

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评:上交一份教学评价。

(第15、16周)(1)开展一次“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专题式学习讨论活动。

(2)积极参与评课,上课教师选择一课例撰写一份评课报告,字数500-800字。

三、参赛对象:一年级、预初、初一语数英教师。

四、评选小组名单:组长:车先林组员:李勇、夏茂进、龚根弟、郭伟峰、朱成兵、赵艳。

五、表彰奖励:评选产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优胜奖和鼓励奖(各50%)。

分部对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通报四中、四小、二小表彰。

2014/2/24(注:第八周周五,4月4日前上交“教学设计”,并报公开课时间。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法初探——五里镇四合九年制学校李运涛近几年,课堂教学改革成果斐然,各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纷纷呈现。

然而,一个根本的问题始终苦扰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确定和设计教学目标。

这个问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笔者就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设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考,试图比较全面地来阐述,仅限于和同行交流。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刨根问底”识目标我们谈及的教学目标,一般而言,应该具体到所教学科的学期,单元,甚至具体到课时的目标任务。

这些目标的确定,其实是有依据的。

教育部门为什么要设置这一课程?这一课程在某一学段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是有详细的规划安排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划分为四级目标:A:教育方针——一级目标B、基础教育——二级目标C、学科课程标准——三级目标D、学期单元课时——四级目标从这个划分层次上,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明确基础教育这一学段的教学任务,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这一学期,这一单元完成的教学任务,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探究技能。

这样一来,我们探讨教学目标,就是狭义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

1、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分析这样四方面因素: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环境条件分析。

2、依据学情,运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设定一个适当的目标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我们要到哪里去?)3、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导向学习目标——我们怎样到哪里去?)4、教学评价设计(评估目标——我们是否到了那里?)(二)、当前教者确定教学目标的途径及存在问题存在的突出问题1、学习内容不明确,教材编什么,教什么,不清楚为什么在这学段、这一单元教这个。

2、教学目标的设计行为主体错位:例:、《春》的教学目标设计2、3 条②、培养准确、生动地用词造句能力,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③、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课程类型;课时;日期。
课程元素:
– 课程目标:源于课标与学生研究;4-6点,每点1-3句; 兼顾三维目标;指向关键结果的表现;叙写规范 – 课程内容:基于目标、学情、条件处理教材,有逻辑 地选择与组织相关的知识或活动;课时安排合理等 – 课程实施:方法与目标匹配;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 创造丰富的、促进的情景;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等 – 课程评价:设计基于目标的作业;评价结果的解释与 目标相匹配;相关评价政策清晰且可行等
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目标具体化
国家公民素养/教育质量共同框架 各学科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各学科学段/年级基准 各学期目标 各单元/课时目标
?:(1)为何越来越缩小? (2)质量监测,我们还缺什么? (3)再进一步,我们还需要“机会标准”? (4)如何从“内容/方法管理”走向“质量管理”?
苏 格 兰 的 经 验
– 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王尚文, 2007)

基于教科书的教学
– 教科书是教材的权威,是教学方案的心脏;没 有教科书就没有学校,应该教什么?如何教? 几乎完全取决于教科书。(Chambliss & Calfee, 1999)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的关系 课程层级
1、理想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
三类教育结果(目标)
成果性目标(需要成果)
1.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等 2.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此案例来自郑州市第五十二中方万冬老师
(三)案例:关于学案的设计

教案二:如何研究课程标准,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

教案二:如何研究课程标准,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

教案二:如何研究课程标准,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

第一步,了解课程标准了解课程标准是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的前提。

教师应该认真阅读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核心概念,基本技能和重要知识点。

只有透彻了解课程标准,才能明确课程的整体要求,进而据此设计教学内容,最终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

第二步,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

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所需掌握的核心概念、基本技能和重要知识点,进而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

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是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的重要环节。

第三步,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将课程标准分解为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进而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明确且结构合理,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点。

此步骤的完成,是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的重要环节。

第四步,确定教学策略教师应该选择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策略,提高授课效果。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模式等。

在确定教学策略时,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水平、兴趣、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因素。

教学策略选定后,教师应该遵循策略进行教学,并实时调整教学效果,以达到最佳效果。

确定教学策略是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的重要步骤。

第五步,评价教学成果监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教学质量,以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标准。

评价教学成果包括量化和定性的方法,这有赖于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估方案。

评价成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给予评价,以便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是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的重要步骤。

总结以上是如何研究课程标准、制定符合规范的教案的五个步骤。

这五个步骤起到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任意一个步骤都可能导致教学效果的降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步骤都应严格遵守,以保证完整的教学过程和优质的教学效果。

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

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

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解析“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解析威海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张涛威海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张涛zttt123@sinazttt123@sina 你的教学是否专业 ?你的教学是否专业 ?? 一堂课应回答的四个经典问题 : 从“期望学一堂课应回答的四个经典问题 : 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 ( 目标 ) 开始 , 经历“需要什么生学会什么” ( 目标 ) 开始 , 经历“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样的素材或活动”、“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以教给特定的学生” ( 教学 ) , 最后确定“动以教给特定的学生” ( 教学 ) , 最后确定“学生真的学会了吗” ( 评价 ) 。

学生真的学会了吗” ( 评价 ) 。

反例 :反例 :不知道目标的公开课。

不知道目标的公开课。

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的常态课。

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的常态课。

原因 : 教学是基于教材而不是基于课标原因 : 教学是基于教材而不是基于课标? 何谓基于《课程标准》 ?何谓基于《课程标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 : ? 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 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 ?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 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二是教学要围绕目标进行。

二是教学要围绕目标进行。

? 三是评价指向的是目标达成情况。

三是评价指向的是目标达成情况。

? 即目标? 教学? 评价具有一致性。

即目标? 教学? 评价具有一致性。

? 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实验研究 :1/3 模式的建立与超越实验研究 :1/3 模式的建立与超越深化研究 : 重要标志是从理念的转变和学深化研究 : 重要标志是从理念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进入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生学习方式变革进入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 , 实现目标、评价、教学的《课程标准》 , 实现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
写呢 ?

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 的总 目标 , 它规定 了生 物
学科 教学 的课 程 目标是全 面提高 每一个 学生 的科
如何认识基 于课程标准 的课 时教学 目标

学素养 。 同时规定 了生物教学 的具体 目标及各个 它
顾泠沅教授认为 , 教学 目标是 预期 的学生学 习 模块所要达成 的 目标 。 师要深入学 习和分 析课程 教
效 的教学准备 , 实施有效 课堂教 学 的前 提 。 是 分析
立体 的 三维 的 , 这是新 时代培养 全面发 展 的学 生 的要求 , 应该 在课 时教学 目标 中体现 出来 。
二 、 据 什 么来 制定 课 时教 学 目标 依
( ) 据课 程 标 准 一 依
教材 , 制定 目标 , 师习 以为常 。 么 , 教 那 在新 课程 背 景下 , 于课程标准 的教学 目标应该 怎样制定 和叙 基
3 10 ) 1 10
教学 目标在教学 中的重 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 , 对新课程教学 目标 的叙 写中存 在着较多 的问题 , 存
案 只要把教学 过程 写清楚就可 以了, 教学 目标 可有
么, 学得 怎么样 。 所有 的课堂教 学设计 都应该 指 向 《 基础教育 课程改 革纲要 ( 行 )具 体 目标 的 试 》 向, 强调形 成积极 主动 的学 习态 度 , 获得基础 知 使
教学是基于学生 的 , 教学 目标 的设定 当然也要 式 ”显然不符基本格式要求 。 ,
基 于学 生 。 生是具 有个性 特点 的人 , 学 教学 目标必
( ) 学 目标 中应 涵盖知识性 目标 、 二 教 能力性 目 课时教学 目标应尽量 体现三维 目标 的全 面性 ,

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教研活动探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教研活动探究

・32・浚学占簷理2020年12月1日E-mail : jxyglcn@ 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教研活动探究**该文为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目标导引+任务驱动'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与实践”(3707012)的研究成果田立东(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山东潍坊,262500)摘要传统校本教研存在行政化、浅表化、碎片化、孤独化和脱节化现象,制约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全面、深刻理解。

通过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研究的主题项目研究、以赛促学活动、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对照研究、"四备二思一研”常规教研行动等措施,建立“备一研一教一思”一体化的教研生态,增强学校教学研究的深度,提高教师的课程标准理解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深度教研研教共生《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指出“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要求 “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着 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不断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校本教研的核心任务应该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研进行,本文以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校本教研为例,从基于课程标准研究的 校本教研的现状、内涵、路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校本教研的现状1.教研行政化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很多是在学校科室的安排下,完成上级的规定动作:说说上周的工作,安排下周的教学计划和导学案的分工,谈谈学校和级部安排的工作任务,填填学校下发的教研活动记录。

纯 粹成为应付科室任务的一项工作,把有限的教研时间浪费在行政化的事务上。

2•教研浅表化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浅表化,使得教师对课程标 准的理解停留在形式和内容层面,没有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学科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导致教学设计有内容无情境,有情境无活动、有活动无体验、有体验无 问题、有问题无合作、有合作无评价、不能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任务,导致课堂教学假主体实包办,假探究虚繁荣。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界定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界定教学目标

如何 将其 中的 内容标 准转化 为课 堂教 学 目标 , 依据 教 学 目标 有 效地 开展课 堂教 学成 为每 一位 教 师都
需要 思考 的 问题 。 文针对 这一现 实问题分析 内容 标准 和教 学 目标 的 关 系, 索解析 内容 标准 , 据 本 探 依 标 准制 定教 学 目标 的过 程与 方法 , 希冀能 帮助教 师理 解课程 标 准 , 于课 程标 准有 效地 开展教 学 。 基 关 键词 : 内容标 准 ; 学 目标 ; 致性 教 一
自的特点 。 范 围来看 , 从 内容 标准 比较 “ 宽泛 ” 其 中并 , 个亮 点 ,是 国家对 基础教 育 课程 的基 本规 范 和要 求 。 没 有涉 及 具体 细 节性 的知 识 点 ,课 堂教 学 目标 相 对 《 础教 育课 程改 革 纲要 ( 基 试行 )明确 指 出 “ 》 国家 课程 “ 窄” 是教师根 据 教学 的实 际情况 对 内容标 准 的细 狭 。
课程 标 准 是 我 国第八 次 基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的一
标 准是 教材 编写 、 学 、 估和考 试命 题 的依据 , 国 化 ; 时 间来 看 , 教 评 是 从 内容标 准 需要 在 较 长 的时 间 内才 能 是 而课 堂 教学 家 管理和 评价课 程 的基 础 ” 由此可 见 , 师正确 理解 完成 , 一 种长 时 期 性 的预 期学 习结 果 , 。 教 课程 标准 , 依据标 准 制定适 合教学 实际 情况 的教 学 目
环节 。

目标可 能会在 几 天之 内就可 以 实现 ;从功 能 上看 , 内 课 标 是将 课 程标 准 有效 落 实 于课 堂教 学 中 的~ 个关 键 容标 准对 教学 起着 方 向指 导性作 用 , 堂教 学 目标是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究何为“教学评一致性”?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一、何为“教学评一致性”?(一)“教学评一致性”的三重含义一是“学教”一致性即所学即所教。

二是“教评”一致性即所教即所评。

三是“学评”一致性即所学即所评。

(二)“教学评一致性”与“教学评一体化”辨析清晰的目标下实现“教、学、评”的一致1.教是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2.学是为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3评是为了探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学校课程实施中,将三个中重要元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教与学效果的评)通过科学的方法融为一个整体,合力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方式和教学模式。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真正含义1.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

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为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的依据就是,教学、学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共享的目标展开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没有说“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而是称之为“教-学-评一致性”,以表明目标是教-学-评的灵魂。

2.“教-学-评一致性”涉及两种理解:一是针对教师而言,二是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而言。

前者是指教师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后者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命题专家的命题应保持目标的一致性。

我们点讨论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评一致性”。

3.“教-学-评一致性”指向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的推论。

教学“有效”的唯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4.“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取决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

课程素养表现为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确定和叙写清晰的目标、选择和组织合适的素材或活动、采用与目标相匹配的方法、实施基于目标的评价。

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析

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析

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析新课程标准是指针对特定学段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制定和规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小学英语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制定小学英语教学目标需要明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现实需求。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特点需要考虑。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如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等,制定相应的目标。

制定小学英语教学目标需要综合考虑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文化的发展。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化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节日传统等。

要考虑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制定小学英语教学目标需要注重阶段性的连贯性和渐进性。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对应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和难度。

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语言水平来确定,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注意前后阶段的目标之间的衔接,确保学生的学习是连贯的、渐进的。

制定小学英语教学目标需要具体、可操作。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性,即能够通过评估和测试来验证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目标要明确具体,如具体到某一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或具体到某一语言技能的表达能力。

目标还应该是可操作的,即能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来实现。

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明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综合考虑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文化的发展,注重阶段性的连贯性和渐进性,以及具体、可操作的要求。

只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

小学数学基于课程标准深度研课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基于课程标准深度研课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基于课程标准深度研课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伊宁市实施新课程改革十余年来,目前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即由原来关注“量的发展”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

伊宁市基础教育自“标准化”“均衡化”和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各学校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校园硬件建设及教学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但是,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甚至低效、无效,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质量。

通过调研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没有落实,教学方法单一且陈旧;各校研训活动中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停留在理论层面,以致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等)多是基于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不知道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在教学内容、教学深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误区,基于经验的教学方式亟待改变。

二、课题实施的目的和意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做了较为清晰明确的陈述,规定了在某一学段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需要达到的学业质量要求。

所以,课程标准所确定的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

然而作为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其内容标准中预期的学习结果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故需要通过分解使之成为学期的目标、单元的目标、课时的目标,即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学习结果。

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教”“学”“评”的角度对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宏观目标进行分解,进而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具体课时目标,围绕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行为的选择,针对具体课时内容基于目标进行教学环节的设置、问题的选择、课堂反馈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

本课题的研究为学校研训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培养等提供一种相对稳定但可校本化的范式,基于课程标准的深度研课应该成为学校常态教学行为。

在研究过程中,可将市常规教研活动、市级主题教研活动、校本研训活动等结合起来,解决课题研究时空不足的问题,也将减轻因为研究(研训)活动过多而给参与教师带来的负担。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阅读教学目标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阅读教学目标设计

。 学 目标 的 没 计 呢 ?


让 教 学 目标 呈 现 螺 旋 上 升 的 态 势
高 境 界 的 尊 严 不 是 他 人 施 舍 的 , 是 靠 自 己 的 表 现 争 取 的 。 马 斯 洛 的 需 求 层 次 理 论 中 自我 实 现 是 尊

有 独 立 阅读 的能 力

三 学
活 跃 , 的 静 坐 , 与 的 力 度 显 然 就 成 了 问 题 . 是 有 参 这
种 “ 而上 ” 展现 形 的 ,人 人 参 与 , 能 人 人 发 展 。 人 才

语 文 老 师 无 一 例 外 地 在 教 学 曰 标 的 第 一 条
写 到 “ 确 、 利 、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文 ” 不 正 流 有 - 说 每 一 年 级 教 材 的 难 易 程 度 不 同 , 不 说 每 且 篇 课 文 对 朗 读 的 要 求 不 同 , 子 们 从 刚 入 学 孩
为 了一 个 需 要 关 注 的 学 生 .于 老 师 仡 了 很 多 时 间 , 容 、 解 、 励 、 赏 , 不 是 为 了 树 立 他 学 习 宽 理 鼓 欣 无
篇 课 文 的 教 学 目标 是 什 么 , 个 年 级 段 的 教 每 学 日 标 是 什 么 . 语 文 的 教 学 目标 是 什 么 :
英 雄 并 不 排 斥 可 贵 的 生 命 ,主 动 地 以 身 殉 职 也 不 能
成 为 英 雄 的 判 断 标 准 。 两 种 观 点 的 选 择 都 是 源 于 生
: 话 正 确 、 利 、 感 情 地 朗读 课 文 。 流 有
第 二 学 段 ( — — 4 年 级 ) 用 普 通 活 正 3
_”“ 翠 鸟 的喜 爱都 放 在脸 上 了” 样 不 同却 同等 r 、对 这 价 值 的 语 言 来 赞 赏 学 生 。 也 许 他 们 远 没 有 达 到 如 此

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析

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析

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分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也随之调整。

新的教学目标不仅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要求,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在制定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更广泛、更深入的语言知识,并且要注意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知识目标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2.了解英语基本的交际用语和问答方式3.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语言交际中应对不同语言环境的挑战。

二、能力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而英语教学能力目标也应从知识的角度拓展至能力的培养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听力理解能力:能够听懂简单的英语句子、问题和指令。

2.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和语法,进行基本的口头表达,具有独立交际能力。

3.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英语课文、故事、图表等,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作者意图的猜测。

4.书写表达能力:能够写出简单的英语句子、短文和书信,基本掌握英语书写规范。

三、情感态度目标除了英语知识和能力外,情感态度也是英语教学目标不可忽略的一方面。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从中获取快乐和成就感,而情感态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促进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鼓励学生勇敢尝试、不断进步。

四、实践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的实施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需求,因此在制定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时也要注重实践和应用的培养。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注重英语教学的情境化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2.注重英语教学的跨学科融合,将英语知识和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教学目标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2012年11月,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研讨会)第一部分: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改革一、课改实验带来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

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很多教师存在着怀疑、观望、排斥的态度,一是对原来的教学方法深信不疑,不相信新的教法能取得好的收效;二是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学生成绩。

现在多数教师基本上认同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很多老师尝到了课改的甜头,课堂改革获得了全体师生的一致认同并得以大力推进。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围绕教材转,学生围绕教师转。

在现在的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了。

第三,课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很多学校积极尝试,原来秧田式的座位根据老师的设计变成了棋盘式、座谈式,更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

一上课老师就讲、四十五分钟滔滔不绝的现象越来越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展示的情形越来越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辩和质疑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变得想说、敢说、会说,课堂气氛活跃了。

第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提前预习,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五,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明显。

一方面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

不会说、不敢说,不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校学生的一个通病。

课堂教学改革对症下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形成共识,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实践,素质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老师们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工作热情,高效率真正体现在了教学成绩的提高上。

二、课改实验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学模式的运用缺乏灵活性,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盲目、生搬硬套的现象,过分的依赖于某种教学模式,硬搬操作程序,不能就其确定的框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和创新;二是合作学习形似而神不似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合作学习还停留在一些混乱和肤浅的形式上,实效性不强;三是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或者操作层面,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对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不够到位,致使学习目标制定不够准确、全面;导学案编制只是知识点的罗列,缺少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等等。

三、课改实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认为,除了个别老师教学观念上还没有真正认同课堂改革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们对课标和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目标意识差,一节课只是按教材的安排讲完了事,至于这节课应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却很少考虑。

正是由于心中缺少清晰的教学目标,致使课堂教学目的性不强,课堂检测随意,教学效果低下。

为此,从本学期开始,教研中心确定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的研究”的教研主题。

第二部分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它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首先确立教学目标,然后才是为了达成目标而选择的教学策略、拟定的教学程序,以及为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的普遍问题众所周知,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一直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教师确立教学目标,往往是凭经验或照抄参考书,所定目标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就是或高或低,忽左忽右。

我们来看几份前些日子,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改实验成果验收过程中听课时,收集的部分老师在导学案中呈现的学习目标。

初四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的学习目标:1.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掌握海水提取镁的方法。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常用的方法。

4.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意识。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训练(一)的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初步学会使用胶头滴管等。

2.掌握药品取用、物质的加热灯基本实验操作。

3.牢记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养成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意识。

初四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1.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2.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结晶和蒸发结晶。

这些学习目标不论从哪来的,多数比较好地注意了一点,就是注意了面向学生,可以说算得上是学习目标,解决过去那种“使学生……”,“培养学生……”等主体是教师的语气。

但是从这些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很多教师受过去使用的《教案集》、《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以及不清楚教学目标的概念、理论所以在叙写教学目标时常常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目标模糊、笼统、抽象、不可测;(2)目标单一性、缺少全面性(3)目标确定的经验性(4)目标定位的不够恰当等问题使得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我们再来看一个典型的教学目标,这是《燃烧与灭火》一课设定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灭火的一般方法和燃烧及燃烧的三个条件2.使学生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和爆炸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2.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破除迷信思想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灾情所需要的机智和勇敢这节课确定的上述教学目标反映了目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一是表述形式杂乱,盲目套用,随意性大,缺少规范;二是表达内容宽泛,抽象概括有余,缺少准确性。

时至今日,《课程标准》的颁布,已经明确制订出目标,它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明确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

由此,我们深深感到,有关教学目标的一些相关问题已到了非重视、非研究、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显而易见,上述教学目标的叙写至少存在着如下的不规范:一是在确定三维目标时三重并举,把三维目标分列开来,把三维目标当作“一样粗的三条线”,这是错误的。

不能人为割裂成三大块。

二是上述范例的目标的叙写主体不规范,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均以教师为主体。

三是上述课时目标的叙写缺少“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理解、体会”等表现学生外显行为的动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标就不容易检测、指导和调控,评价教学实效的价值就不大。

四是三维目标在宏观上是等重的,但目标定位要有重点,在不同的课题、不同的班级都应该各有侧重,不需要每一节课都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三维目标,并且目标要简单,不能繁杂。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为此,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1.落实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学段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有如下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技术、社舍、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探究话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2.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祛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5.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科学素养的提高。

以上列出的是课程的总目标,对每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课程标准中都有具体的内容标准,而有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在总目标中体现。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我们在进行每一个教学内容是还要注意对每一部分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

2.细化课时目标。

初中化学教学是通过一个个课题的教学实现的,每一个课题都是安排在一定的年级教材的特定单元中的。

教师要通过每一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来逐步落实课程目标。

化学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服从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把教材的内容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中去,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