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目的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思维导图
第三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概念: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方针: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四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
教育目的的意义: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选择功能、调控功能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国家:总体性的、高度概括的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课堂):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的教育理想;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马斯洛、赫钦斯;观点:确立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出发,使人的本性得到高度发展。
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子、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凯兴斯泰纳等;观点:确立教育目的要从社会需要出发。
教育无目的论:代表:杜威观点: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马克思辩证统一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本宗旨,重要使命。
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德育:思想基础、灵魂、前提、保障、动力;培养要求:政治方向:良好思想品德、道德品质正确价值观:健康的心理品质智育:智力基础、为其他各育奠定基础培养要求: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增强能力)培养品质和精神体育:健康基础、物质保证授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增强保健意识,培养需要和习惯,增强意志力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体育课)美育: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教育+技术教育文件: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 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 教育职能不确定, 专业教育性质模糊, 学生年龄参差不齐, 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 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 开始走向成型, 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 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 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 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 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5、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 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 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 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3)综合化: 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4)国际化: 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 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 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二、职业化: 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 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三、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 提供教育一体化, 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四、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 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五、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 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 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六、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 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 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 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七、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 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教育学三四章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三四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教育的类型和目标1. 教育的类型教育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每种类型的教育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的和效果。
教育的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等。
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理解和能力;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行为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3. 教育类型与目标的关系不同类型的教育对应不同的教育目标。
初等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方法,中等教育则着重于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
第四章:教育的理论基础1. 教育的理论教育的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各个方面。
教育理论研究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等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2.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的哲学学科,它关注的是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价值观。
教育哲学研究的问题包括: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
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了学习和教学的心理过程,它重点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
4.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它关注的是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研究了教育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5. 教育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教育理论的整合与发展是指各种教育理论相互交叉融合,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形成了教育理论的多样化和复合化。
这将有助于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支撑。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成“学校教育”。
(2)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纵向的不同,即不同的历史时期)。
专升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专升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绪论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2、唐朝韩愈的《师说》,较系统地论述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外教育史上一篇出色的教师专论。
3、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守仁的《传习录》、无名氏的《大学》等著作中都有许多丰富的、深刻的教育思想。
4、300多年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一一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问世。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的学者是:培根2、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曾经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学者是:夸美纽斯3、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的学者是:洛克4、杜威: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四、教育学发展中形成的理论派别1、实验教育学2、专升本《教育理论》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4、批判教育学五、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是: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及我国的教育学家二、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应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教育中既要注意稳定性,不随意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可变性,充分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三、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和继承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活化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5、教育具有批判和引导文化的作用四、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命题点1: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二)教学的本质1.教学活动即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实践活动。
(三)教学的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与教育的关系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教育包括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
3.教学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4.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学途径实现。
同时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全面实现。
命题点2:教学的模式及任务(一)教学的模式1.形式教育(17世纪)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形式教育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即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无关紧要。
形式教育论的片面性在于设想官能因纯形式训练而得到发展,并使迁移的条件脱离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它所依据的官能心理学把心理理解为独立的精神实体,并且把各种官能看作各自孤立的心理现象,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2.实质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
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
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
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
斯宾塞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00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要点)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一、本章复习建议: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观点,决定了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容、性质与方向。
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容、性质与方向。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一、普遍性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中国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大多属于“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教育情境。
由于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
但是,不容否认,“普遍性目标”取向也存在一些缺陷。
(1)这类目标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受日常经验所局限;(2)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3)这类目标往往在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而且常常出现歧义,容易成为一种“政治游戏”。
二、“行为目标”取向(一)“行为目标”取向概况★“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第一节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一)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规定人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二是规定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即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
1.国家的教育目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能测量,但目的不能测量。
(三)教育目的的作用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作用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小学教育学——教育目的
明确性
教育目的应明确、具体 ,易于理解、操作和评
估。
适应性
教育目的应适应社会发 展和学生需求,具有灵
活性和可调整性。
公平性
教育目的应关注学生的 差异性和多样性,确保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
的教育机会。
教育目的的反思与改进
01
02
03
04
反思教育实践
对当前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 分析教育目的的执行情况和效
展的人才。
全面发展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 质培养,不仅关注知识的学习, 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等方面的培养。
全面发展教育要求学校在课程设 置、教学组织等方面注重学生的 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
验和实践机会。
04
教育目的的评价与反思
教育目的的评价标准
有效性
教育目的应有效地促进 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
小学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教育教学能力,以自身专业发 展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03
教育目的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 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 的兴趣、特长和创造力。
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 现和自我实现。
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关注学生 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需求 和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和支持。
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目的的实现方式
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小学教育应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不断推进教学 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与社区参与
小学教育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 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学基础--各章重点知识总结
试卷构成:单选15个;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用法: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最基本)、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2、我国最早的教育概念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3、教育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4、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5、教育形态的标准有: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实践标准6、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7、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形成的教育形态。
8、社会教育主要包括: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
9、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法国勒图尔诺和英国沛西·能,教育的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1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孟禄11、农业社会教育的特征①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①现代学校的出现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③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12、《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13、培根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14、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15、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提出泛智教育思想1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17、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18、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经验与教育》和《设计教学法》19、简答题当代教育学的状况(特征):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第二章教育功能1、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和作用2、教育功能的类型:一、从教育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①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②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③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①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②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3、重要:P32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表现在:①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②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③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①教育促进人的主题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②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③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体现4、重要P41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一、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小知识点: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文化的表现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教育的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有两种方式,①纵向和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②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二、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三、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四、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五、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六、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5、重要P4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①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源,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②教育通过生产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6、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最主要就是促进政治的民主化)①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②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第三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2、教育目的的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回顾所具有的作用①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②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③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3、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①社会依据②人的依据4、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候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教育概念: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对“教育”定义的理解: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形态(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非制度化: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教育形式的教育制度化: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撞门的教育人员、机构以及与性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一)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有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三)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的终身化合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
特点:1.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完整版)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考教育综合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考点一: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
代表人: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考点三: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
(私塾不是班级授课)3、近代社会近代教育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会学校)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3.教育民主化;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性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考点六:教育的功能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的目的知识点总结
教育的目的知识点总结教育是人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教育的目的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教育的目的知识点总结。
1. 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情感、体质、道德和审美素养等。
学校应该把德育、智育和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 塑造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贡献力量。
通过教育,学生应该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义务,并且愿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3. 强化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环境。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4. 促进创新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开拓进取,敢于面对挑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5. 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积极面对生活,有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和自律,使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6. 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目的包括传授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教育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能力和素质。
7.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学校纪律。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律、守时、守信和尊重他人的习惯,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守法公民。
8. 促进个性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真正的自我。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创造才能,给予他们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2015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_2015《高等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高等教育发展简况1、成长中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学形式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
(2)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欧洲中世纪大学):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管理体制,开始走向成型,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学机构。
(3)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文艺复兴末期和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大学开始围绕着各个专业、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组织其教育形式和内容,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4)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高等学校产生新职能——为社会服务。
基于知识分化、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专业学院大量涌现。
2、扩张中的高等教育(1)规模化:二战后从精英走向大众2)中心化:逐渐走进社会的中心,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
((化:出现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目标、内容、过程、教育方法)的趋势。
3)综合(4)国际化:20世纪50年代后日益明显,即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或全球发展的过程和总趋势,是把国际的、全球的、跨文化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诸项职能中的过程。
(5)职业化:职业准备课程更多开设,是经济巨大发展的产物。
(6)终身化: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提供教育一体化,注重教育的整体性。
(7)多元化:高等教育由单一系统向多元系统转变,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1、个别研究阶段:没有专门的研究队伍,研究的成果也较为零散而缺乏系统性。
2、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20世纪70年代,有组织的研究在西方的高等教育已开始。
1978年5月,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
3、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中国第一个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1979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筹备工作会议。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3、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
5、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or教育媒介or教育措施。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作用)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没有把握教育目的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汇总1.教学的特点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3.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4.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5.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6.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7.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8.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9.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0.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11.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文化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12.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13.间接经验就是指他人的认识成果,如书本知识,电视和互联网14.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15.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能力的发展。
16.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17.能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8.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19.拓展:知识与能力的关系20.能力与知识的联系2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能力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水平2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23.能力与知识的区别24.能力与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25.在一个人身上,知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能力的发展则是有一定限度的26.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不一定高。
27.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28.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二者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0.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1.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32.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3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二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思想品德等方面进步和发展34.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35.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6.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有机结合37.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第一,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教育的目的第三章摘抄及解读
教育的目的第三章摘抄及解读一、摘抄内容在《教育的目的》第三章中,作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深层目的。
以下是从这一章中摘抄的部分重要内容:1.“教育不应只是一种灌输,而应是一种引导。
它应该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
”2.“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3.“教育不只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人的品德、情感、价值观和社交能力。
它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同情心和良好品格的人。
”4.“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潜力。
”5.“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二、解读这些摘抄内容揭示了教育的深层目的和教育价值的取向。
具体来说:1.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学生潜力、兴趣和天赋的引导和激发。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教育应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为目标。
这意味着教育者应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不盲目接受,而是学会分析、判断和选择。
3.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品德、情感、价值观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这是因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有良好的品德、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4.教育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这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5.教育过程应该是愉快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三、总结这些摘抄内容为我们深入理解教育的目的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教育不应只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愉快的学习体验。
这要求教育者转变观念,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出发,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学基础《第三章 教育目的》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三章教育目的知识点汇总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书上的这段话最好全部记下来)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
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
联系: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较多,它不仅包括“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还包括“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更为突出。
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除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外,还有以下两方面。
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一是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总体上都内在地含有对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的基本规定;二是对教育对象的发展具有质的规定性,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也规定了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四、教育目的的类型★★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价值性教育目的: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馆、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应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认为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
公用性教育目的:教育在发展人从事或作用于各种事物的活动性能方面所预期的结果,内含对人的公用性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在教育实践中以能力、技能技巧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呈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育目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概念: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及意义: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任务和受教育着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调控、评价和激励功能(简)(一)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简答)
1、对教育的社会性质有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作了明确规定
2、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
3、对课程的选择及其建设有定向作用
4、对教师的教学方向有定向作用(二)教育目的的调控作用
1、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2、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
3、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三)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表现为:
1、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凭借
2、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三)教育目的的类型
从教育目的制定的主体上看,可以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社会团体的教育目的、(个人的)教育目的;从实现与否上看,分为理想的教育目的、现实的教育目的
1、国家教育目的:即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即教育者在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4、教学目标:即预期教学结束时所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或细化。
二、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二)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四)人们的教育思想(主观)
三、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及代表人物
1、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扩大和积累,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2、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罗齐):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而制定的。
3、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
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4、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是
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2、人的发展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3、人的发展受社会分工的制约 4、人的发展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5、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它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使他们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2、(智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它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5、(劳动技能教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受教育者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节素质教育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基础素质大致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身体和生理的素质第二、心理素质第三、社会文化素质(三)(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征具体如下:(多/简)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单或空)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知识,而是积极开拓获取知识的来源和获得发展的空间,重视利用课外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这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空间的开放性)
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共同生活(四)素质教育的任务(简)
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二、素质教育的背景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第一、在应试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着眼于知识的灌输,以升学为目的,而素质教育则倡导开创精神,鼓励学生思考、提问。
第二、应试教育只是面对少数学生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第三、应试教育是按一个模式,采取简单“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二)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要重视当代关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五)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注:若出现素质教育有关的论述题,先答素质教育的概念,再答素质教育任务,再答如何实
施,每点适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