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内脏学总论第五章消化系统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内脏学总论—内脏的一般结构(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内脏的定义
连续管道 与外界相通
内脏的功能
胸腔、腹腔、盆腔内
物质代谢 繁殖后代
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
呈管状或囊状
内部均有空腔 消化道:4层组织
没空腔
实质性器官 表面包以被膜或浆膜
小叶 门
黏膜 黏膜下层 肌层 外膜
内脏的概述 课后思考
习 题 01
消化管壁有哪些结构组成? 各结构由何组织构成?有何功能?
功能:物质代谢、繁殖后代
内脏的概述 内脏的定义与功能 功 能:
01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将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02 呼吸系统:从空气中摄取氧气
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内脏的概述 内脏的定义与功能 功 能:
03 泌尿系统:把机体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
多余的水、盐 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04 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
生殖活动,繁殖后代
内脏的概述 内脏的定义与功能 功 能:
05 其它功能:内分泌功能
产生多种类固醇或含氮类激素 参与对机体多种功能的调节
内脏的一般结构
内脏的概述 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
中空性器官
形态:
呈管状或囊状 内部均有空腔
结构:
(器官壁由数层组织构成)
课堂导入
内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课堂导入
内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内脏学:研究内脏各器官形态结构
和位置的科学
目录
CATALOG
01
02
内脏的定义与功能
内脏的一般结构
内脏的定义与功能
内脏的概述 内脏的定义与功能
位置:
消化系统【内脏学】 ppt课件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ppt课件
16
五、舌
(一)舌的形态 舌体 舌根 舌尖 界沟 舌盲孔
(二)舌粘膜 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
会厌
舌根 界沟
叶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
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粘膜
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
舌尖
无味蕾 。
舌扁桃体
ppt课件
舌盲孔 舌扁桃体 轮廓乳头
舌体 丝状乳头
ppt课件
腮腺管乳头
11
三、腭 硬腭 软腭
腭帆 腭垂 或悬雍垂 腭舌弓 腭咽弓 咽峡
ppt课件
上唇系带 牙龈
腭腺 硬腭 软腭 腭咽弓 腭扁桃体 腭舌弓
腭垂
咽峡
12
四、牙 上牙弓 下牙弓 (一)牙的种类和排列 根据牙的形状和功能 切牙 尖牙 磨牙 乳牙 20个,上、下颌各10个
R
ppt课件
第第
乳乳
ppt课件
14
(二)牙的形态 牙冠 牙根 牙颈 牙腔 或髓腔 牙根管 牙根尖孔
(三)牙组织 牙质 釉质 牙骨质 牙髓
牙冠 牙龈 牙颈
牙槽骨
牙根
(四)牙周组织
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
牙周膜 牙槽骨 牙龈
ppt课件
牙釉质 牙质 牙腔 牙髓 牙骨质 牙根管 牙周膜
牙根尖孔
最新人体解剖学 内脏总论及消化系统 PPT课件.幻灯片课件
人体解剖学 内脏总论及消化系 统 PPT课件.
内脏学 splanchnology
概述
内脏viscera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内脏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
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胸部标志线 腹部分区
医学课件
2
消化系统
内脏总论
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66
16.1 创新及其作用
16.1.1 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1.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 践,是一种原则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 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67
16.1 创新及其作用
2. 创新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确定目标;制定选择方案;分解目标活动设计组织结构; 人员配备;进行领导、激励与沟通、协调;检查与控制; 创新发展
第六节小肠
第五节胃
胃的位置和毗邻
位置 毗邻
医学课件
29
医学课件
30
消化系统目录
第七节大肠
第六节 小肠 small intestine
分部
• 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医学课件
31
第六节小肠
(一)十二指肠 duodenum
位置
分部
• 上部
十二指肠球
• 降部
十二指肠大乳头
• 水平部 • 升部
医学课件
13
第二节口腔
(二)口唇、颊、腭
口唇oral lips
颊cheek
腭palate
• 硬腭 • 软腭
腭帆、腭垂 、 腭舌弓、腭咽弓
咽峡
• 软腭肌
内脏学 splanchnology
概述
内脏viscera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内脏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
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胸部标志线 腹部分区
医学课件
2
消化系统
内脏总论
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66
16.1 创新及其作用
16.1.1 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1.创新的概念 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 践,是一种原则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 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67
16.1 创新及其作用
2. 创新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确定目标;制定选择方案;分解目标活动设计组织结构; 人员配备;进行领导、激励与沟通、协调;检查与控制; 创新发展
第六节小肠
第五节胃
胃的位置和毗邻
位置 毗邻
医学课件
29
医学课件
30
消化系统目录
第七节大肠
第六节 小肠 small intestine
分部
• 十二指肠 • 空肠 • 回肠
医学课件
31
第六节小肠
(一)十二指肠 duodenum
位置
分部
• 上部
十二指肠球
• 降部
十二指肠大乳头
• 水平部 • 升部
医学课件
13
第二节口腔
(二)口唇、颊、腭
口唇oral lips
颊cheek
腭palate
• 硬腭 • 软腭
腭帆、腭垂 、 腭舌弓、腭咽弓
咽峡
• 软腭肌
系统解剖学内脏学PPT课件
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 如胃.
实质性器官 如肾.
第2页/共108页
一、胸部的标志线
1 前正中线 2 胸骨线 3 锁骨中线 4 胸骨旁线 5 腋前线 6 腋后线 7 腋中线 8 肩胛线 9 后正中线
二、腹部分区
4区或9区
第3页/共108页
腹股沟中点
第四章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胃大弯
幽门 pylorus
第21页/共108页
第五节 小肠
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 一、十二指肠duodenum 1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2 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大乳头
3 水平部
4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肌
第22页/共108页
二、空肠和回肠
第23页/共108页
空肠jejunum
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 肋膈隐窝
第51页/共108页
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 胸膜腔pleura cavity
肋胸膜costal pleura 脏胸膜 Visceral pleura
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纵隔胸膜 mediastinal pleura
四、喉腔 Laryngeal Cavity
喉腔: 喉口: 声带:
第45页/共108页
喉腔
两对粘膜皱襞:前庭襞、声襞
两个裂隙: 三个部分:
前庭裂、声门裂 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前庭裂
声门下腔 infraglottic cavity
喉前庭 laryngeal vestibule 前庭襞
喉室
声襞 声门裂 rima glottidis
实质性器官 如肾.
第2页/共108页
一、胸部的标志线
1 前正中线 2 胸骨线 3 锁骨中线 4 胸骨旁线 5 腋前线 6 腋后线 7 腋中线 8 肩胛线 9 后正中线
二、腹部分区
4区或9区
第3页/共108页
腹股沟中点
第四章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胃大弯
幽门 pylorus
第21页/共108页
第五节 小肠
分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三部 一、十二指肠duodenum 1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2 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大乳头
3 水平部
4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肌
第22页/共108页
二、空肠和回肠
第23页/共108页
空肠jejunum
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 肋膈隐窝
第51页/共108页
胸膜顶cupula of pleura 胸膜腔pleura cavity
肋胸膜costal pleura 脏胸膜 Visceral pleura
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纵隔胸膜 mediastinal pleura
四、喉腔 Laryngeal Cavity
喉腔: 喉口: 声带:
第45页/共108页
喉腔
两对粘膜皱襞:前庭襞、声襞
两个裂隙: 三个部分:
前庭裂、声门裂 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前庭裂
声门下腔 infraglottic cavity
喉前庭 laryngeal vestibule 前庭襞
喉室
声襞 声门裂 rima glottidis
05-内脏总论、消化系统讲述
肩胛线 后正中线
(二)腹部的标志线和分区
四分法 quadrants: 右上腹 RUQ 左上腹 LUQ 右下腹 RLQ 左下腹 LLQ
RUQ LUQ RLQ LLQ
九分法:
上横线:通过左、右肋弓下缘的连线
下横线:左、右髂前上棘间的连线
纵 线:经过腹直肌外缘(半月线)
右季肋区
腹上区
右外侧区 (右腰区)
上端: 在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咽相接;
下端: 在约平第11胸椎高度,于中线
左侧与胃的贲门相接。
食管
食管的分部:
颈部:C6下缘至胸骨颈静脉切迹,
气管后方,约5cm。
颈部
胸部:胸骨颈静脉切迹至膈的食管裂孔, 胸部
长约18~20cm。
腹部:膈的食管裂孔与贲门之间,长1~2cm。 腹部
★食管的三处狭窄
位置
距中切牙距离
第1: 食管起始处
15cm
第2: 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25cm
第3: 穿膈的食管裂孔处 40cm
距中切牙 1 15cm 2 25cm
40cm 3
四、胃
中空性囊状器官 1500ml
胃的形态:两口、两缘、两壁
入口: 贲门 出口: 幽门 上缘: 胃小弯 下缘: 胃大弯
贲门切迹 贲门 幽门 胃小弯 角切迹
(四)牙
两套牙:
• 乳牙: 20 • 恒牙: 32
乳牙
恒牙
牙式
• 乳牙列
右
• 恒牙列 右
乳
乳
பைடு நூலகம்
乳
第 1
第 2
中 侧 尖 乳 乳 上颌
切切 磨 磨
牙 牙 牙牙 牙 左
ⅠⅡ Ⅲ Ⅳ Ⅴ 下颌
上颌
内脏总论消化系统PPT课件
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 实质性器官
数层:
粘膜 肌层
粘膜下层
外膜
腺组织
肝门
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意义:描述胸腔、腹腔各脏器的位 置及体表投影,便于临床诊断检 查。
胸部标志线
胸骨旁线 锁骨中线
肩胛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腋中线
后正中线
腋前线
腋后线
前面观
后面观
侧面观
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九分法
两条纵行线
鼻咽 口咽 喉咽
后面观
鼻咽
咽隐窝:鼻咽癌好发部位 咽扁桃体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口咽
舌会厌正中襞 会厌谷
腭扁桃体
咽肌:
咽缩肌 咽提肌
喉咽
梨状隐窝
咽淋巴环
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 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构 成,形成限制炎症扩散的重 要防线
食管 前后扁平的肌性器官,消化道最狭窄的部分
在第6颈椎高度起于咽,穿过膈后续于 胃贲门。 全长可分三段: 颈段、胸段和腹段。
肠脂垂
回盲瓣
阑尾
阑尾口
结肠带
阑尾
阑尾 形态,阑尾动脉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由于阑尾的位置常有变化,所以当 阑尾炎时,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不十分 重要,而右下腹有一个局限性的压痛点更 有诊断意义
阑尾的位置
McBurney点
回肠下位和盲肠后位较多 (麦氏点)
见,另还有盲肠下、回肠前、后 位。
Lanz点
4、毗邻 前壁 肝左叶 膈 腹前壁 后壁 胰 横结肠 左肾 左肾上腺 胃底邻脾膈
小肠
• 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 • 上起于幽门,下接盲肠 • 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 • 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
内脏学总论和消化系统剖析讲解
冠状韧带
裸区
右叶
左叶
胆囊
镰状韧带
肝脏的膈面
31
肝门
方叶
肝圆韧带
下面(脏面)
凹凸不平,邻接腹腔脏器。 脏面借“H”形沟分为四 叶:左叶、右叶、方叶、 尾叶
左纵沟前部(肝圆韧带裂)
右叶
左叶
——肝圆韧带
左纵沟后部(静脉韧带裂)
——静脉韧带
右纵沟前部(胆囊窝)
——胆囊
下腔静脉
尾叶
右纵沟后部(腔静脉窝)
肌层:外纵、中环、内斜三层平滑肌构成(幽门处环 行肌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
外膜:浆膜
21
22
23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24
25
大肠:盲肠(阑尾)、结肠(升、横、降、
乙状结肠)、直肠、肛管
26
盲肠和结肠:
带、袋、垂
27
回盲部:阑尾
28
直肠、肛管
29
肝 (liver / hepar)
6
消化系统
alimentary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 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 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大肠(盲肠、阑尾、 结肠、直肠、肛管)。
消化腺分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 大消化腺有唾液腺、肝和胰; 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
(一)胸部的标志线 1. 前正中线 2. 胸骨线 3. 胸骨旁线 4. 锁骨中线 5. 腋前线 6. 腋中线 7. 腋后线 8. 肩胛线 9. 后正中线
5
(二) 腹部的分区
肋下平面、结节间平面
左右经腹股沟中点矢状面
右季肋区
腹上区 上腹部
内脏总论消化管一演示文稿
• 位置:胸腔、腹腔、盆腔。 • 功能:物质代谢、繁殖后代。 • 发生:内脏各系统间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二、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 空 性 器 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内脏的一般结构
实 质 性 器 官
三、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胸部标志线Ⅰ: • 前正中线 • 胸骨线 • 锁骨中线 • 胸骨旁线
胸部标志线Ⅱ: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鼻咽 •口咽 •喉咽
(一)鼻咽
咽鼓管圆枕 咽扁桃体 咽隐窝
咽鼓管咽口(咽鼓管扁桃体)
(二)口咽
扁桃体窝 扁桃体小窝 扁桃体上窝
舌会厌正中襞
异物停留
会厌谷
腭扁桃体
● ●
● ●
咽扁桃体
咽鼓管扁桃体 咽
淋
腭扁桃体
巴
环
舌扁桃体
(三)喉咽
梨状隐窝 异物停留
(四)咽壁肌 咽缩肌
•咽上缩肌 •咽中缩肌 •咽下缩肌
接触面 嚼面
舌面
颊面
牙的内部有空腔:
牙冠腔 牙腔(髓腔)
牙根管
根尖孔
(三)牙组织 釉质 牙质 牙髓
牙骨质
(四)牙周组织
牙龈 牙槽骨 牙周膜
五、舌(tougue)
(一)舌的形态
舌盲孔
•舌根
界沟
•舌体
舌尖
(二)舌粘膜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舌乳头 菌状乳头 丝状乳头
舌扁桃体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 处的粘膜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无味蕾。
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 同围成。它是口腔和咽 之间的狭窄部,也是口 腔与咽的分界。
腭舌弓
腭扁桃体
扁桃体肿大分级
二、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 空 性 器 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内脏的一般结构
实 质 性 器 官
三、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胸部标志线Ⅰ: • 前正中线 • 胸骨线 • 锁骨中线 • 胸骨旁线
胸部标志线Ⅱ: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鼻咽 •口咽 •喉咽
(一)鼻咽
咽鼓管圆枕 咽扁桃体 咽隐窝
咽鼓管咽口(咽鼓管扁桃体)
(二)口咽
扁桃体窝 扁桃体小窝 扁桃体上窝
舌会厌正中襞
异物停留
会厌谷
腭扁桃体
● ●
● ●
咽扁桃体
咽鼓管扁桃体 咽
淋
腭扁桃体
巴
环
舌扁桃体
(三)喉咽
梨状隐窝 异物停留
(四)咽壁肌 咽缩肌
•咽上缩肌 •咽中缩肌 •咽下缩肌
接触面 嚼面
舌面
颊面
牙的内部有空腔:
牙冠腔 牙腔(髓腔)
牙根管
根尖孔
(三)牙组织 釉质 牙质 牙髓
牙骨质
(四)牙周组织
牙龈 牙槽骨 牙周膜
五、舌(tougue)
(一)舌的形态
舌盲孔
•舌根
界沟
•舌体
舌尖
(二)舌粘膜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舌乳头 菌状乳头 丝状乳头
舌扁桃体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 处的粘膜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无味蕾。
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 同围成。它是口腔和咽 之间的狭窄部,也是口 腔与咽的分界。
腭舌弓
腭扁桃体
扁桃体肿大分级
系统解剖学第四章 内脏学总论课件
1. 简述胸部有哪些标志线。 2. 简述腹部的4分法和9分法。 3. 举例说明实质性器官的门。
谢谢观看
(一)胸部标志线 (二)腹部分区
4区分法 9区分法
胸腹部的标志线及分区
本章小结
解剖学上,将位于胸、腹、盆腔内的消化、呼吸、泌尿和 生殖系统的器官,称为内脏。在功能上,内脏器官的主要功能 是进行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
内脏各器官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两大类。 腹部有4区分法和9区分法。
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结
思考题
第四章
总论
作者 : 刘学政
单位 :锦州医科大学
目录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 二、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重点难点
掌握 内脏的概念,胸腹部标志线,腹部分区
熟悉 实质性器官和中空性器官的一般构造
了解 内脏的主要功能,内脏系统间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
解剖学上,将位于胸、腹、盆腔内的消 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器官称为内脏 。
(一)中空性器官
消化道各器官的壁由4层组织构成,其他 内脏系统器官的壁由3层组织构成。
(二)实质性器官
被结缔组织分为若干小叶;血管神经出 入的部位称为门。
肠壁的一般构造模式图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二、胸部标志线,腹部分区
为了描述胸、腹腔内各器官的位置及其体 表投影,通常在胸、腹部体表确定一些标志线 和划分一些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内脏学总论第五章消化 系统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第四章内脏学总论第五章 消化系统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二)腹部的分区
4分法 左上腹 左下腹 右上腹 右下腹
9分法
腹上区 左、右季肋区 脐区 左、右腹外侧区 耻区 左、右腹股沟区
集合 级数较多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空肠(内面观) 环状襞
回肠(内面观)
第六节 大肠
分为5部分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
结肠特点: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升结肠
盲肠 阑尾
回肠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结肠带
肠脂垂 结肠袋
一、盲肠
回盲口 回盲瓣
结肠袋 回盲口
回盲瓣
二、阑尾 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 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 线的右、中1/3交点处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
降部
胰腺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
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下曲
空肠 升部
下部(水平部)
二、空肠 与回肠
区别
位置 长度 外观 淋巴滤泡 血管弓
空肠
左腰区,脐区 近侧 2/5 粗,粉红,血管多 孤立 级数较少
Meckel 憩室
肠系膜
回肠 脐区,右髂区,下腹区
远侧 3/5 细,粉灰,血管少
内脏学
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肝 胰
消化系统
口腔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腮腺
舌下腺
•消化管
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盲肠、阑
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肛门
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 下颌下腺
腮腺 下颌下腺管
舌下襞
舌下阜 舌下腺
舌下腺小管 下颌下腺
第二节 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端起 于颅底,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 或环状软骨的高度续于食管 。
二、咽的分部 (一)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咽鼓管扁桃体 咽扁桃体
(二) 口咽 舌会厌正中襞
会厌谷 腭扁桃体 咽淋巴环
腮腺管乳头
三、腭
硬腭 软腭
腭帆 腭垂 或悬雍垂 腭舌弓 腭咽弓 咽峡
上唇系带 牙龈
腭腺 硬腭 软腭 腭咽弓 腭扁桃体 腭舌弓
腭垂
咽峡
四、牙 上牙弓 下牙弓 (一)牙的种类和排列 根据牙的形状和功能 切牙 尖牙 磨牙 乳牙 20个,上、下颌各10个
R
第第
乳乳
一二
中侧 乳 乳 乳
切切 尖 磨 磨
牙牙 牙 牙 牙
(三)牙组织 牙质 釉质 牙骨质 牙髓
牙冠 牙龈 牙颈
牙槽骨
牙根
(四)牙周组织
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
牙周膜 牙槽骨 牙龈
牙釉质 牙质 牙腔 牙髓 牙骨质 牙根管 牙周膜
牙根尖孔
五、舌
(一)舌的形态 舌体 舌根 舌尖 界沟 舌盲孔
(二)舌粘膜 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
会厌
舌根 界沟
盲肠
阑尾系膜: 呈三角形或扇形,内含血管、
神经、淋巴管及淋巴结
阑尾口 阑尾
回肠 阑尾系膜
阑尾位置:回肠下位、盲肠后位、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下位、盆位
三、结肠
(一)升结肠
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肝
•消化腺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 小消化腺:消化管粘膜内的小腺体
十二指肠 升结肠
•功能: 摄食,消化 吸收,排泄 内分泌
盲肠 阑尾
回肠
咽
食管
胃
胰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第一节 口腔
口腔借牙弓分为: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一、口唇 人中 鼻唇沟 口角 上下唇系带
二、颊
腮腺管乳头 —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牙冠相 对的颊粘膜上
(三)舌肌
舌内肌 :纵肌、横肌和垂直肌
舌外肌
颏舌肌
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
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
舌粘膜
舌骨舌肌
舌上纵肌
颈突舌肌
舌横肌
舌垂直肌 舌下纵肌
颏舌肌
舌骨
六、唾液腺
(一)腮腺 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 膜上
(二)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骨体内面 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腮腺管
(三)舌下腺 位于舌下襞内 大管开口于舌下阜 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叶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
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粘膜
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
舌尖
无味蕾 。
舌扁桃体
舌盲孔 舌扁桃体 轮廓乳头
舌体 丝状乳头
舌系带
舌下阜 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
舌下襞 舌下腺小管开口
舌系带 舌下腺小管开口
舌下襞 舌下阜
舌尖 下颌下腺管
舌下腺
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
L
ⅠⅡ Ⅲ Ⅳ Ⅴ
恒牙 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
R
第第 一二第第 第 中 侧 前前一二 三 切 切尖磨磨磨磨 磨 牙 牙牙牙牙牙牙 牙
L
12345678
临床上,记录牙的位置
乳牙—— II 恒牙—— 6
代表左上颌乳侧切牙 代表右下颌第一恒磨牙
(二)牙的形态 牙冠 牙根 牙颈 牙腔 或髓腔 牙根管 牙根尖孔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
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
第二狭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
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 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
管癌的好发部位。
膈
第一狭窄 胃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小弯 角切迹 胃大弯 贲门切迹 幽门
为4部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 中间沟 幽门管 幽门窦
贲门
幽门部 幽门
幽门管 中间沟
胃底 胃体
幽门窦
二、胃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 上区。
前壁 肝左叶 膈 腹前壁 后壁 胰 横结肠 左肾 左肾上腺 胃底邻脾膈
咽鼓管咽口
咽扁桃体 咽隐窝 咽鼓管圆枕 鼻咽 软腭 腭扁桃体 口咽
会厌 喉咽
(三)喉咽 梨状隐窝
鼻咽 口咽 喉咽
鼻中隔 下鼻甲
软腭
腭垂 舌根 会厌
梨状隐窝
第三节 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气管
在第6颈椎高度起于咽,穿 过膈后续于胃贲门。 全长可分三段: 颈段、胸段和腹段。 左主支气管
二、食管的狭窄部
三、胃壁的结构 胃道 胃平滑肌 外纵 中环 内斜
第五节 小肠 (5~7m)
一、十二指肠 (25cm) C形
(一)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三)水平部 L3 (四)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
(Treitz韧带 )
十二指肠上曲 上部 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空肠曲 胰管
(二)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优选第四章内脏学总论第五章 消化系统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一)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 胸骨线 锁骨中线 胸骨旁线 腋前线 腋后线 腋中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二)腹部的分区
4分法 左上腹 左下腹 右上腹 右下腹
9分法
腹上区 左、右季肋区 脐区 左、右腹外侧区 耻区 左、右腹股沟区
集合 级数较多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空肠(内面观) 环状襞
回肠(内面观)
第六节 大肠
分为5部分 盲肠 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
结肠特点: 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升结肠
盲肠 阑尾
回肠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结肠带
肠脂垂 结肠袋
一、盲肠
回盲口 回盲瓣
结肠袋 回盲口
回盲瓣
二、阑尾 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 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 线的右、中1/3交点处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
降部
胰腺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
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下曲
空肠 升部
下部(水平部)
二、空肠 与回肠
区别
位置 长度 外观 淋巴滤泡 血管弓
空肠
左腰区,脐区 近侧 2/5 粗,粉红,血管多 孤立 级数较少
Meckel 憩室
肠系膜
回肠 脐区,右髂区,下腹区
远侧 3/5 细,粉灰,血管少
内脏学
第五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肝 胰
消化系统
口腔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腮腺
舌下腺
•消化管
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盲肠、阑
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肛门
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 下颌下腺
腮腺 下颌下腺管
舌下襞
舌下阜 舌下腺
舌下腺小管 下颌下腺
第二节 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端起 于颅底,下端约在第6颈椎下缘 或环状软骨的高度续于食管 。
二、咽的分部 (一)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 咽鼓管扁桃体 咽扁桃体
(二) 口咽 舌会厌正中襞
会厌谷 腭扁桃体 咽淋巴环
腮腺管乳头
三、腭
硬腭 软腭
腭帆 腭垂 或悬雍垂 腭舌弓 腭咽弓 咽峡
上唇系带 牙龈
腭腺 硬腭 软腭 腭咽弓 腭扁桃体 腭舌弓
腭垂
咽峡
四、牙 上牙弓 下牙弓 (一)牙的种类和排列 根据牙的形状和功能 切牙 尖牙 磨牙 乳牙 20个,上、下颌各10个
R
第第
乳乳
一二
中侧 乳 乳 乳
切切 尖 磨 磨
牙牙 牙 牙 牙
(三)牙组织 牙质 釉质 牙骨质 牙髓
牙冠 牙龈 牙颈
牙槽骨
牙根
(四)牙周组织
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
牙周膜 牙槽骨 牙龈
牙釉质 牙质 牙腔 牙髓 牙骨质 牙根管 牙周膜
牙根尖孔
五、舌
(一)舌的形态 舌体 舌根 舌尖 界沟 舌盲孔
(二)舌粘膜 舌乳头 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
会厌
舌根 界沟
盲肠
阑尾系膜: 呈三角形或扇形,内含血管、
神经、淋巴管及淋巴结
阑尾口 阑尾
回肠 阑尾系膜
阑尾位置:回肠下位、盲肠后位、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下位、盆位
三、结肠
(一)升结肠
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肝
•消化腺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 小消化腺:消化管粘膜内的小腺体
十二指肠 升结肠
•功能: 摄食,消化 吸收,排泄 内分泌
盲肠 阑尾
回肠
咽
食管
胃
胰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第一节 口腔
口腔借牙弓分为: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一、口唇 人中 鼻唇沟 口角 上下唇系带
二、颊
腮腺管乳头 —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牙冠相 对的颊粘膜上
(三)舌肌
舌内肌 :纵肌、横肌和垂直肌
舌外肌
颏舌肌
两侧同时收缩,拉舌向前下方,即伸舌;
单侧收缩可使舌尖伸向对侧。
舌粘膜
舌骨舌肌
舌上纵肌
颈突舌肌
舌横肌
舌垂直肌 舌下纵肌
颏舌肌
舌骨
六、唾液腺
(一)腮腺 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 膜上
(二)下颌下腺 位于下颌骨体内面 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腮腺管
(三)舌下腺 位于舌下襞内 大管开口于舌下阜 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叶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
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粘膜
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
舌尖
无味蕾 。
舌扁桃体
舌盲孔 舌扁桃体 轮廓乳头
舌体 丝状乳头
舌系带
舌下阜 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
舌下襞 舌下腺小管开口
舌系带 舌下腺小管开口
舌下襞 舌下阜
舌尖 下颌下腺管
舌下腺
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
L
ⅠⅡ Ⅲ Ⅳ Ⅴ
恒牙 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
R
第第 一二第第 第 中 侧 前前一二 三 切 切尖磨磨磨磨 磨 牙 牙牙牙牙牙牙 牙
L
12345678
临床上,记录牙的位置
乳牙—— II 恒牙—— 6
代表左上颌乳侧切牙 代表右下颌第一恒磨牙
(二)牙的形态 牙冠 牙根 牙颈 牙腔 或髓腔 牙根管 牙根尖孔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
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
第二狭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
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 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
管癌的好发部位。
膈
第一狭窄 胃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小弯 角切迹 胃大弯 贲门切迹 幽门
为4部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 中间沟 幽门管 幽门窦
贲门
幽门部 幽门
幽门管 中间沟
胃底 胃体
幽门窦
二、胃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 上区。
前壁 肝左叶 膈 腹前壁 后壁 胰 横结肠 左肾 左肾上腺 胃底邻脾膈
咽鼓管咽口
咽扁桃体 咽隐窝 咽鼓管圆枕 鼻咽 软腭 腭扁桃体 口咽
会厌 喉咽
(三)喉咽 梨状隐窝
鼻咽 口咽 喉咽
鼻中隔 下鼻甲
软腭
腭垂 舌根 会厌
梨状隐窝
第三节 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气管
在第6颈椎高度起于咽,穿 过膈后续于胃贲门。 全长可分三段: 颈段、胸段和腹段。 左主支气管
二、食管的狭窄部
三、胃壁的结构 胃道 胃平滑肌 外纵 中环 内斜
第五节 小肠 (5~7m)
一、十二指肠 (25cm) C形
(一)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三)水平部 L3 (四)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
(Treitz韧带 )
十二指肠上曲 上部 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空肠曲 胰管
(二)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