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之诉的法律思考

合集下载

论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制度

论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制度
察和控制 。
(五)法家对官吏提出了职业技能的要求, 各级主法令的 官吏必须在一定时间内“ 知法令之所谓”如果“ , 不中程”就 ,
“ 为法令 以罪之” 。在秦出现的法吏 , 就是按照法家官僚制思 想设计并培养出来的专业行政管理人员 ,他们被称为 “ 法 吏”“ ,文法吏”或低毁法家之人所称“ , 刀笔吏” 等。由法吏管 辖的郡县,执法行事, “ 不避贵戚”“ ,郡中不拾遗” 。法吏对维 持任何一个庞大帝国的行政运作来说 ,都是最适宜的人选。 可见 , 法家官僚制思想中对官吏的专业化要求 以及源于这一 思想而创立的法吏体制 , 对后世影响深远 , 有着巨大的潜在 价值和历史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传统深厚的国家。 在我国的法律传 统中蕴涵着丰富的法治和理性因素, 法家尤其具有这种气质。 它十分重视法律的形式合理性, 讲究事事皆有法度, 以法治天 下。所以, 它的官僚制思想也以规范和效率为价值导向, 集中 于制度技术层面,关注如何以法治为前提来构建一种科层官 僚制的职官体制, 这种体制包括科层化的分官设职架构、 合理 化的运作制衡机制、 严密的法律规章、 训练有素的专业吏员队
东大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 形成会议决议。 股东通过行使表决权而形成股东大会决议,但代表公司 意思的股东大会决议, 并不要求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股东大会 决议的形成采取多数决原则 ,将多数股东的意思吸收为公司 团体的意思。 功、 重能力的原则依然是主导, 功” 尚“ 的精神已渗人人们的思 维, 有功者必赏, 功高者重赏封爵,无功不受禄” “ 的观念深人
“ 九卿” 三公” 为“ 之下的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 , 包括 :奉常 、 郎中令、 太仆 、 廷尉 、 、 典客 宗正、 财政及官营手工业等。在地 方, 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设郡守, 下设郡尉、 监御史, 分掌 军政、 监察。 郡下设县, 县设县令 、 II , 县) 下有令史、 吏等。 依照 秦律, 全国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以御史制度来加强对百官的监

股东(大)会瑕疵决议效力之完善

股东(大)会瑕疵决议效力之完善

股东(大)会瑕疵决议效力之完善摘要股东大会决议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在资本市场中的反映。

股东大会决议的形成在于程序(包括股东大会的召集和决议方法)以及内容两个方面,只有股东大会决议程序和内容均合法、公正,才能不至于损害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相反,如果决议程序或内容上有瑕疵,就有可能涉及对股东实体权利或是程序性权利的侵害,因而从维护股东与公司利益出发,就应对其效力做否定性的评价。

这就是所谓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制度。

关键词股东大会决议决议瑕疵效力完善一、决议瑕疵效力的立法发展我国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股东会决议和董事会决议的法律瑕疵虽然做出了原则规定,但存在着“遥看草色近却无”的缺憾。

该法第111条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

”小股东似乎可据此形式诉权以纠正资本多数决之滥用,实则不然。

众所周知,股东会决议瑕疵包含程序瑕疵以及内容瑕疵,但该条未就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的瑕疵予以分类,亦未明确不同瑕疵的不同救济途径,且该条仅规定了股东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停止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股东仅有“停止侵害请求权”而其遭受的损失如何获得救济等问题始终处于模糊的状态。

对于这些决议瑕疵的效力法律也并未作出任何的评价。

相比而言,修改后的公司法在决议瑕疵类别以及不同类型瑕疵的不同法律效力方面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新《公司法》第22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该条第2款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对于不同的决议瑕疵,公司法从三个层次作出了规范:(一)对于内容违法的决议,公司法对其评价结果为自始、当然无效;(二)就决议内容违反章程的规定而言,法律的评价结果为可撤销;(三)而对于召集程序、表决方式等程序性瑕疵时,公司法将其认定为可撤销之事由,“股东可以自该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法律救济

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法律救济

Co mm e s o Le l Re di s o s l i aws o ne a e tng o ha e l r nt n ga me e fRe o uton Fl f Ge r lM e i f S r ho de s
Lu rn o Sio g
和 内 容 上的 瑕疵 。
收 稿 日 期 :02—0 20 3—2 0 作 者 简 介 : 思 荣 (9 2 ) 男 , 州 师 范 学 院 副 教 授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经 济 法 学 。 罗 16一 , 杭 主
7 9
维普资讯
程 序 瑕 疵 是 指 形 成 股 东 大 会 决 议 所 经 过 的 程 序 存 在 缺 陷 。 正 当 的 程 序 能 促 使 权 利 被 实 际 享 受 , 务 得 义 到 切 实 履 行 。综 观 各 国公 司 立 法 , 不 将 召 集 程 序 、 议 方 法 等 有 关 股 东 大 会 决 议 的 程 序 作 为 公 司法 的 内容 无 决
法律救济, 是维 护公 司利 益 , 护股 东 和第 三人 的合 法 权 益 的客 观 要 求 。我 国《 司 法 》 这 方 面 的 规定 还 非 常 欠 缺 , 必要 保 公 在 有
加 以完 善。
关 键 词 : 东 大 会 决 议 ; 瑕 疵 ; 救 济 股
中 图 分 类 号 : F4 19 D l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7—7 8 ( (I)30 7 —5 10 8 X 2K 0 —0 90 2
sa em d iti eit et o o a i n opoet eo jc v e a d f h rh le d ti a. h l a et ma ant e s f mpne a dt rt bet ed m so a o r a r p r l b o n h n r s c s ct h i n s e ds n h d

论公司股东会决议瑕疵的救济及完善

论公司股东会决议瑕疵的救济及完善

论公司股东会决议瑕疵的救济及完善作者:李婷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6期【摘要】股东大会决议遵照持股占多数的股东同意为最终决议的原则。

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如存在与法律法规不符的,与公司章程相违背的,或决议实施的程序与相关法律规定不符的情况,都属于决议瑕疵。

由于股东大会的决议对全体股东、所属公司和利害关系人存在重大的影响,所以对形成瑕疵的股东会决议进行完善,对于维护公司利益、保护股东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股东会;决议;瑕疵;救济;诉讼一、股东会决议瑕疵概述股东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权力机关。

作为法理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公司也是法律所拟制的法人,公司的意思、决定需对外表达时,就需要借助自然人所组成的集合体得以实现,其形成或表现形式为公司决议。

股东大会一经做出决议,即形成了公司的决议,代表了公司的意志,对全体股东、公司法人或经营者、管理者具有同等的法律约束力。

所以,无论是股东大会所作决议的内容还是决议产生的程序,都有其严格的法律规定,一旦违反或违背这些法律规定,股东大会的决议即产生了瑕疵。

从内容和程序是否违规上来看,股东大会的决议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股东大会决议的狭义瑕疵是指形成决议的程序和通过的内容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而广义瑕疵是指决议形成的程序和通过的内容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自定的规章制度。

从以上的定义不难看出,股东大会决议的狭义瑕疵和广义瑕疵的区别集中在是否违反公司自定的规章制度上,也就是公司章程。

作为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元素,公司章程无论对全体股东来说,还是对公司运营来说,都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是公司和股东大会维持下去的基本保障。

因此,股东大会的任何决议都不能违反这一章程。

从这一点来讲,股东大会的广义瑕疵理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公司法》即采纳了这一概念解释,并做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凡决议通过的内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行政法规的,无论董事会决议还是股东大会决议,一律无效。

个案引发对伪造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事后救济制度的思考

个案引发对伪造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事后救济制度的思考

【 摘要 】 根据新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 股 东大会 决议瑕 疵
可以分为无效之诉和可撤销之诉两种模式 。 性 质 上 可 划 分 为 程
权 应 是 股 东 甲 还是 公 司 ? 赔 偿 标 准 是 参 照增 资前 还 是 增 资 后 的
标准?
序 瑕疵 和 内容瑕 疵 两类 。股 东 大会 决 议 作 为 股份 有 限公 司最 高 意思表示 , 所 产 生 的瑕 疵 问题 , Hale Waihona Puke 直接危及到公 司、 股 东及 第 三
3 、 异 议 股 东股 份 收 买请 求权 制 度
委托 的身份证明等相 关证件 , 到 工 商所 注 册 公 司 A, 注 册 资 本 5 0万 , 甲占 3 0万 , 乙占 2 O万 。2 0 0 3 年起 , 甲 每 年 以公 司名 义 固
定 给 乙 8万 元红 利 。 2 0 0 8年 , 甲未 经 召 集股 东 会 . 私 自伪 造 股 东
份额, 此时收购股份 的主动权颠 倒 , 此 时如 何 理 解 我 国公 司 法
本案原告认为该公司作为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 其 设 立 变 更 终 止 等 事 项 均 应 受 该 公 司 章 程 和 我 国 公 司 法 及 其 他 法
律 行 政 法规 的调 整 与 规 范 。 股 东 会 决 议 亦 应 是 公 司 各股 东 的 真 实意思 表示 , 乙作为依法 享有股东权 利的股东 , 甲伪 造 的 股 东
人 的 利 益 。本 文 将 重 点 分析 的 “ 伪 造 股 东会 决议 ” 就 是 股 东会 决 议 瑕 疵 在 经 济 活动 中 常见 的 一 种 形 式 。如 何 保 护 中小股 东的 合
笔者认为乙有权依照公司法 2 0条 第 二 款 , 当伪 造 决 议 人 是公 司实际控制人时 , 公司赔偿股东乙后 , 可依据公 司法 1 4 9 、 1 5 0条 的规 定 向股 东 甲 追 偿 ,而 且 股 东 乙 不 以 未 实 际 增 资 而 影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后果的实证分析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后果的实证分析

致 的 忽视 少 数派 股 东利 益保 护 的负 面影 响 降到最 低
所 应遵循 的程 序进行 规定 股东 大会 决议 如果 违反 了 法 律 ( 司 章程 ) 公 的规 定 , 是 有 瑕 疵 的决 议 。 公 司 便 《 法》 2 第 2条规定 。公 司股 东会 或者股 东大 会 、 “ 董事会
股 东大 会 决议 作 为 团体 的意 思表 示 只 能遵 循 多
同样 . 使我 们忍 受一种 不正义 只能 是在 需要 用它来 避 免另 一种 更大 的不正 义的情 况下 才有可 能 。① ” 股东 大 会 决议 作 为 团体 的 意思 表示 虽 然 在一 定 程度 上存 在 忽视 少数 派股东 利益保 护 的问题 . 由于 目前无 法找 但 到 一种 更 好 的方 式来 替 代 因多 数决 规 则所 导致 的这
力。 股 东大会 的 组成 、 策的会 议 形式和 股 东大会 决议 必 须采 纳 多数 决规 则 来看 , 东大会 的 决策 从 决 股
事项 必须 受到 严格 限制 , 即只 宜对公 司重 大事 项进行 决 策 , 而一般 事项 的 决策 宜 由董 事会 承担 。 股 对
东大会 决议瑕 疵后 果 的处理 必须 贯彻 类型化 的思考模 式 . 同种 类 的股 东大会 决议 的 瑕疵后 果 不 同。 不
大 会决 议 视 为共 同行 为 的学 者 认 为 .股 东 大会 决 议 不是 合 同行 为 。 因为合 同行 为 的特 征 在 于数 个 当 事
人 之 间 的意思 表 示 是 同一 方 向 .而 决 议 中数 人 的 意
法 律 后果 。 么 . 东 大会 决 议 如果 被 人 民法 院 确认 那 股 为 无效 决议 或者撤 销后 。 法 律后果 如 何 ? 言 之 , 其 换 股 东 大 会决 议 作 为法 律行 为被 确认 为 无 效或 者 被撤 销

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类型及其救济体系再构建 以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为中心

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类型及其救济体系再构建  以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为中心

一、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类型
公司决议效力瑕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违反公司法规定:公司决议的内容或程序违反了公司法或其他相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导致其效力受到质疑。例如,公司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或超越公 司章程规定的范围。
2、程序违法:公司在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时存在程序瑕疵,例如召集程序、 表决方式等不符合公司法或公司章程的规定。
一、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类型
公司决议效力瑕疵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违反公司法规定:公司决议的内容或程序违反了公司法或其他相关法律法 规的规定,导致其效力受到质疑。例如,公司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或超越公 司章程规定的范围。
2、程序违法:公司在召开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时存在程序瑕疵,例如召集程序、 表决方式等不符合公司法或公司章程的规定。
2、司法审查标准:在撤销决议的司法审查中,应重点决议是否违反了公司法、 公司章程以及是否损害了股东或公司的利益。同时,法院在审查中还应判断撤 销决议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并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后作出是否撤销决议的判决。
四、结论

公司决议效力瑕疵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公司治理结构和股东权益的重要问题。针 对该问题,我们需要对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类型进行明确界定,并构建完善的救 济体系。其中,以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制度为中心的救济体系可以更好地平衡 公司内部机制和司法救济之间的关系,为利益相关方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救 济方式。
具体而言,该救济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完善公司内部机制:通过制定更加详细和透明的决议规则和程序,强化决 议的监督和审查机制,以减少决议效力瑕疵的产生。
2、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在一定时间内,赋予利益相关方申请撤销股东大会 决议的权利,以便对已产生的决议效力瑕疵进行纠正。

疵诉讼制度若干问题

疵诉讼制度若干问题

二、 原告范围及资格的确定
《 公司法》 第2 2条尽管确立 了决议无效和可撤销诉讼制度 , 但对 两种诉讼的原被告主体及资格规定得并不明确。对于应由谁担当决议 瑕疵诉讼的被告, 尽管在制度确立之初仍有认识上的模糊 , 但 目前理论 和实践对此的认识和做法均趋于统一。公司决议尽管由公司机关 ( 股 东会或董事会) 作出, 但其归属并体现的是公司的意思表示 , 因此应以
[ 2 ] 参见德国 《 股份法 》 第2 4 6 条第2 款、 《 日 本公司法 》 第8 3 4 条第 1 6 ~ 1 7 项。 [ 3 ] 对于决议无效之 诉的性 质, 理论上尚 存在争议, 主流观点将其定为确认之 诉, 但反对
观点认为, 决议 无效和撤销之诉均在 于否定决议 效力, 既然 决议撤销 之诉 的判 决具 有对世效力 , 决议 无效之诉没理 由在效 力上还 落后于前者 , 加之二者 的诉讼标 的相 同, 因此应将决议无效 之诉 同样作为 形成之诉 。参见 K . S c h m i d t , A G 1 9 9 5 , 5 5 1 , 5 5 2 ; E b b i n g , N Z G 1 9 9 8 , 2 8 1 , 2 8 5 ; K i n d l , Z G R 2 0 0 0 , 1 6 6 , 1 7 2 f . 。
司法提起决议无效诉讼, 而不能退居其次地提起普通的确认之诉。公
司法上的决议无效之诉和普通的确认之诉并非并存的两种不同的救济 方式, 前者实质上是适用公司法特殊规则的特别的确认之诉。 [ 8 ]只有
提起公司法上的决议无效诉讼并适用诉讼统一管辖、 诉讼公告、 诉讼参
加、 诉讼合并、 既判力扩张等程序性规定, 才能保证公司内部法律关系 的明确和统一。因此 , 上述人员不得通过提起普通 的确认之诉的方式 规避公司法上决议无效之诉的既判力扩张。 [ 9 ]

论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事后救济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论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事后救济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1 关于原告的范围过于狭 窄, . 仅规定 了股东可 以起诉, 作为公 司 的高级管理人员 , 与决议 的通过有着利害关系的董事、 监事均不能 。
条文 中不难看 出我国派生诉讼的适用 范围仅限于董事、 监事 、 高级管
理人 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 或者公司章程 的规定 , 给
违背公平的决议 , 是法律金坚决反对的, 不讲求效率的股东会 决议, 势 议 被 救 济 后 的 处 理 、 讼 中决 议 的 执 行 等 。 诉
必给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快数反应 、 抓住机遇到来不利影响。 因
( ) 于 派 生诉 讼 规 定 的 缺 陷 二 关
此, 法律既不能坐视损害股东大会民主 、 公司和股东利益 的瑕疵而不
权力舒缓公平与效率在股 东大会领域 的紧张对峙 。在法律上规定股 讼 , 。 要求侵害公司权益者赔偿公司损 失的行 为。 东会决议瑕疵司法救济制度 , 为意大利《 民法典》 日本《 、 商法典》 和我
国《 公司 法 》 采 用 。 所
从权利性质上讲, 股东派生诉讼是一种事后救济性 的权利 , 只是 股东为 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而针对管理层成 员的不正当行为采取 的补救措施 。 股东只有在 公司 的利益 已经遭受实 际损害 的状态下, 才 有权利提起诉讼 。 目的不是基于个人利益而是为 了公司的利益, 其 因 而胜诉所 得赔偿或利益恢复都直接 归于公司,而非为股东个人所独
中图 分类号 : 2 . D92 (090 .5—2 10 —522 0)40 1 0
法 》 17条 至 l3条 虽规 定 了 董 事 、 事 、 级 管 理 人员 违 反 法律 义 第 4 5 监 高

股东大会决议及其瑕疵
股东大会决议是持有法定比例 以上表 决权股份 的股东, 就特定事 项所作的集体意思 。 东在股 东大会会议上为意思表示, 股 股东会会 议 主席 为意思表示的受领人 , 依据 资本多数表决原则 , 尽管持股比例较 低 的股东有可能对所议事项表示反对, 但是不影响将大多数股东的意 思上升为股东大会的决议, 并依照公司法 的规定将这一决议拟制 为公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及其解决途径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及其解决途径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及其解决途径作者:王斌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王斌(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摘要:股东大会决议制度是按照"资本多数决议"原则将大多数股东的意思上升为公司团体的意思.股东大会决议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意思表示.现实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股东大会决议可能存在瑕疵,包括程序瑕疵和内容瑕疵.这势必会影响公司,股东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救济是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决议瑕疵的解决途径规定的并不充分,许多方面甚至存在空白,因此需要对决议瑕疵的救济加以详尽规定,使之完善,以实现股权平等的目的.关键词:股东大会决议;内容瑕疵;程序瑕疵中图分类号:F276.6;D922.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4)02-0137-02股东大会决议是“资本多数决议”规则的产物,是持有法定比例以上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就特定事项所做的集体意思表示.一经有效作出,即被拟制为公司的意思,所以在程序和内容上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或公司章程的规定,否则便会形成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影响公司、股东的利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在公司法及相关立法上规定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认定标准及解决途径.在我国,现行公司法虽然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解决途径做了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的不充分性使之存在许多空白和欠缺,因此,对于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解决途径还是有待完善的.1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概念股东大会决议的形成采用多数决规则.因此,只有股东大会决议程序和内容均合法公正,才能不至于损害少数派股东和公司的利益.相反,若决议内容或程序上有瑕疵就不能认为是正当的团体意思表示,而应对其效力做否定性的评价,这就是股东大会瑕疵制度.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泛指股东大会决议的程序或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狭义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特指股东大会决议的程序或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时出现的问题.这类瑕疵特指旧《公司法》第111条所揭示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在此,笔者主张采用广义的概念.原因如下:第一,股东大会是由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组成,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以及最高权力机构,其行使权利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将大多数股东的意思集中升华为单一团体的意思表示,即公司的意思,从而对公司董事,全体股东乃至公司的整体产生根本性、全局性、最终性的影响.第二,《公司法》第22条规定,“大会决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或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做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公司章程是公司的根本准则,堪称为“公司宪法”,肩负着调整公司组织及活动的职责,我们必须对公司章程以及违反公司章程的决议予以足够的重视.而狭义概念并没有将决议违反公司章程的情形纳入决议瑕疵的范畴,这显然与公司章程的性质和效力不符.2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本质分析广义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可以具体分为内容瑕疵和程序瑕疵.2.1 内容瑕疵内容瑕疵,是指股东大会决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这里的法律行政法规应做广义理解,内容瑕疵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对于股东大会决议内容瑕疵的类型,有学者将之分为两种:一是违反公司章程或违反法律的决议.二是滥用多数决原则的决议.下面笔者从这两种类型来讨论.2.1.1 违反法律公司章程的决议.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一般是指违反强制性规范,主要问题在于这里的强制性规范是否包括公司法基本原则在内?内容违反公司基本原则的决议是否有效?笔者试以违反股东平等原则为例进行分析.对于股东平等原则的含义,学者的见解不尽相同.如刘俊海教授认为,股东平等原则是指公司基于股东资格而发生的法律关系中不得在股东间实行不合理的不平等待遇,而应按照股东所持股份的性质和数额事项平等待遇原则.笔者认为,股东平等原则作为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主要应是指股东资格的平等.那违反股东平等原则的股东大会决议是否有效呢?一种观点认为股东平等原则对于公司股东来说应是一项权利性原则,而在公司存在控制股东的情况下,义务性也就代表着相应的强行性,因此,控制股东有义务平等对待各中小股东.该观点认为当股东大会决议违反平等原则时即为无效.笔者认为在股东大会决议事项违反股东平等原则分配公司利润时,应交由认为自己利益受损的股东自己判断,法官无法裁判,法律也无强行规定的必要.2.1.2 滥用多数决原则的决议.因为股东大会是由众多的股东组成的议事机构,所以采用了多数决原则.但这也使股东大会决议极易成为体现控制股东单方意志的“格式”契约,便于控制股东按照自己的意志表决,存在少数股东意志被忽视的事实.所以,如果股东大会的提案内容本身没有瑕疵,则最终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决议当然也不会出现瑕疵.2.2 程序瑕疵程序瑕疵,或称形式上的瑕疵,是指股东大会决议在程序或决议方法方面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股东大会决议上的瑕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股东大会的召集人瑕疵.(2)股东大会通知存在瑕疵.(3)目的外事项的决议.(4)决议方法瑕疵.3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解决途径及完善3.1 瑕疵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的界定《公司法》第111条虽然规定了对违反股东大会决议的诉讼,但对判定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依据并不充分.公司法上应具备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评价体系,以便准确界定瑕疵的效力.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既存在于决议成立过程,又存在于决议内容中.由此,部分国家和地区主张瑕疵决议的效力应当依照程序瑕疵和内容瑕疵的不同分别赋予两种不同的效力:决议程序违反法令或公司章程,构成决议撤销的原因;决议内容违反法令或章程,构成决议无效的原因.这种方法在适用上的确简单明了,但其缺陷在于,决议的撤销或无效都是以决议的成立为前提的.这种分法缺乏深刻的法理基础.另有学说主张将“决议不成立”从上述分法中分离出来,实质上包含了股东大会决议质的理解.按照这种学说,股东大会决议是一种法律行为.而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此决议不成立,是指不具备股东大会决议成立要件的决议.按照这种理论,《日本商法典》第247条和252条规定,规定大会决议无效的原因仅限于违反法令;而决议撤销的原因包括规定大会召集程序或表决方法违反法令或章程,或显著不公正;决议内容违反章程以及有特别利害关系的股东行使表决权所做的不当决议.笔者认为,无论是决议的无效还是决议的撤销,都是以决议的成立为前提的.决议的无效是因为决议欠缺生效要件,在立法上做否定价值的判断的结果,而对于决议的撤销,在撤销决议本身是有效的.因此,决议的撤销或无效,都不是对成立要件所做的评价.这也是决议的撤销无效与决议不成立的主要区别.3.2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解决途径及完善所谓“有权利必有救济”.对可能存在瑕疵的股东大会决议,一旦认定之后,便要进行必要的救济,以维护公司利益,保护股东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关于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解决途径有以下几种:3.2.1 诉讼救济.《公司法》第22条规定:规定大会决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或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做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的担保.但这一规定具有明显不足之处:首先,原告的范围过于狭窄,仅规定了股东可以起诉,作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决议有利害关系的董事监事均不能.其次,对瑕疵决议的效力和类别的划分是不完善的,而且未规定股东有权就该行为给公司或股东造成损害要求赔偿.对此,笔者认为,应对决议瑕疵的种类进行全面的规定,建议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违法行为和侵权之诉.另外建议规范瑕疵之诉的主体,同时增加赔偿之诉,以求对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进行全面而充分的保护.对于诉讼救济,《公司法》第111条也有相关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本条是见诸于公司法中关于股东诉讼的唯一明文规定,其立法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其规范结构的简略也为其解释大开了一个窗口,增加了某些不确定性.3.2.2 决议的撤销与追认.瑕疵股东大会决议作出后,若公司予以撤回或追认而除去瑕疵,这也是对瑕疵救济的一种快捷方式.笔者认为,我国在建立决议撤回制度时应要求决议的撤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决议的撤回须在生效前.若公司因决议瑕疵而变更或消灭与股东或第三人的法律关系,则即使决议撤回也不能回复法律关系.二是撤回方式应采取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决议撤回的意思表示应采取与瑕疵决议同种类的股东大会决议形式.同理,也可以根据追认可以撤销无效法律行为的原理,通过新的决议对瑕疵决议进行追认以消除.3.2.3 决议程序瑕疵的豁免.全体股东的同意.未经法定程序非由特定的召集人召集的股东集会不是股东大会.但若全体股东出席并同意召开股东大会,由此作出的决议效力如何,仍值得探讨.笔者认为,《公司法》中应明确规定决议程序瑕疵上的豁免制度.规定大会决议内容关系到各股东的利益,但是程序上的瑕疵并不一定对决议内容瑕疵造成实质性影响,因此,如果没有股东决议提出异议,决议的作出并不一定要严格遵守决议程序.对于上述缺陷,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注重完善:一方面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救济制度应从体系化的角度构建.首先在公司法上树立程序正义和内容正义的理念.其次,引入民法上法律行为成立与生效理论.该理论对股东大会决议的适用有相当大的价值.再次,建立更为充分完备决议效力评价体系,是民事责任的承担不再缺乏正当性的依据.另一方面应注重司法观念的变革.对于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法制原则,人们可以这样大胆的承认司法实践的例外:凡是需要救济者,即否定立法现状而主张完善权利.如此看来,法律的完善与不完善之分界,碍于是否承认司法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该条的缺陷,依赖于司法机制的改革同样能弥补成文法的不足.股东大会决议是公司运作过程中重要的指导,瑕疵的决议可能导致公司运作过程中出现不足,影响公司发展.建立和完善瑕疵决议救济制度提供有效的瑕疵解决途径,将有利于维护股东的利益,促进公司的发展.参考文献:〔1〕张民安.公司股东表决权[J].法学研究,2004(2).〔2〕李哲松.韩国公司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84.〔3〕李晓安.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46.〔4〕石纪虎.股东大会决议内容瑕疵的法理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5〕顾功耘.市场秩序与公司法完善[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200.〔6〕钱玉林.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06.。

瑕疵决议的法律后果(3篇)

瑕疵决议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决议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定程序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

瑕疵决议是指在决议形成过程中,由于程序违法、内容违法、形式违法等原因,导致决议存在瑕疵的决议。

瑕疵决议的法律后果是指瑕疵决议对当事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国家利益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将从瑕疵决议的概念、类型、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瑕疵决议的概念与类型(一)瑕疵决议的概念瑕疵决议是指在决议形成过程中,由于程序违法、内容违法、形式违法等原因,导致决议存在瑕疵的决议。

瑕疵决议可以分为程序瑕疵决议、内容瑕疵决议和形式瑕疵决议。

(二)瑕疵决议的类型1. 程序瑕疵决议程序瑕疵决议是指决议形成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导致的决议瑕疵。

例如,决议形成过程中未召开会议、未依法通知、未充分讨论、未进行表决等。

2. 内容瑕疵决议内容瑕疵决议是指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章程等规定,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公共道德等原则的决议。

例如,决议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损害国家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

3. 形式瑕疵决议形式瑕疵决议是指决议形式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章程等规定,导致决议存在瑕疵的决议。

例如,决议未使用规定的文种、未加盖公章、未签署等。

三、瑕疵决议的法律后果(一)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1. 撤销决议瑕疵决议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之一是撤销决议。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瑕疵决议。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瑕疵决议确实存在瑕疵,可以依法撤销该决议。

2. 无效决议瑕疵决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决议。

当瑕疵严重到影响决议的合法性时,该决议将被认定为无效。

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确认该决议无效。

3. 赔偿损失瑕疵决议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的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律后果1. 内部纠正瑕疵决议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律后果之一是内部纠正。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依法纠正瑕疵决议,确保决议的合法性。

论公司决议中意思表示瑕疵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度

论公司决议中意思表示瑕疵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度

差异。
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判断存在适用
因此决议行为并非法律行为,

上的困难。
系法律行为之外的社团依赖意思机关形成社团意思的行
行为法制度无法反映公司内部对于公共事务决定程序的动态运作模式,

为。
亦无法彰显团体法理念下
的公共参与性。在组织法的视野下,为维护公司决议的稳定性以及照顾公司交易相对人的信赖保护,应

度,阐明了民事法律行为类型扩张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是否
此时承认类型创新的意义在于,

在参与者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对二者进行区分。
在解释上可使决议
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民事法律行为一般规则的约束,得以充分体现其团体法色彩。
(二) 公司决议瑕疵效力判断的实践分歧
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股东表决权瑕疵影响公司决议效力的纠纷,例如伪造股东签名、虚构股东会决
参见李宇:
2017年第3期。
《论决议行为适用意思表示瑕疵的规则———以公司决议中表决人意思瑕疵为考察重点》,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参见马强:
2021年第1期。
— 111 —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1期
不关注个人意思的形成与表达,其评价对象实为公司意思的化合与形成机制,与法律行为制度存在重大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主要基于自然人主观心理的瑕疵判断,
公司决议与婚姻缔结、

差异,属于具有独立性的一类法律行为。
共有人对共有物的共同处分等行为的
有学者

实质差异在于是否产生或涉及“共益权”,其团体法行为的特质不应当被掩盖于共同行为之下。
从意思表示的内容及方向、意思形成机制与法律约束力、行为主体的数量规模、对少数人的侵害等不同角

论我国瑕疵股东大会决议撤销权的行使

论我国瑕疵股东大会决议撤销权的行使

论我国瑕疵股东大会决议撤销权的行使摘要我国新《公司法》引进了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可撤销制度,但在撤销权行使的相关问题上尚有研究的必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撤销权人范围、提诉资格、撤销权放弃及撤销期间的分析,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中撤销权的行使制度进行再审视,指出立法的薄弱之处,丰富现行立法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撤销权撤销诉讼中图分类号:df411.91 文献标识码:a从公司法精神分析,股东大会作为一种会议体,其多数的表决方式要求以程序为保障来维护其结果的公平性,因此,在制度上,有必要针对股东大会决议的特殊性设计一套制度用于其规制,各国立法设置了各项主张决议瑕疵救济的制度。

我国公司法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于新《公司法》第22条引入了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可撤销制度,相对于倍受学者批评的旧《公司法》第111条,如“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或者“不科学”、“模糊”,新《公司法》第22的规定不可不谓为我国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的一大进步,但就其完善性看来,仍有值得改善的地方,尤其是对撤销权行使的规定有待进一步细化。

1 撤销权人只有合法拥有股东大会决议撤销权的人才能成为撤销诉讼的适格原告。

法定决议撤销诉讼提诉权人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限制(实体法上)瑕疵主张权人的范围;第二,就决议撤销诉讼,明确具有诉讼利益的人;第三,作为判决效力可以波及非当事人(对世效力)的正当理由,有必要将诉讼原告限定于具有认真履行诉讼能力的提诉权人。

各国立法都明确了撤销权人的范围。

我国公司法借鉴台湾“公司法”的规定,将适格原告规定为股东,亦只有股东才享有股东大会决议撤销权。

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法对原告的限定有待改进,依照民事一般法理,“对于因有效要件欠缺法律行为蒙受不利益之人,与以此权。

”当事人提起诉讼和诉的利益紧密相连,基于股东大会决议撤销诉讼是一种股东要求公司依照法令、章程实施经营的诉权这样一种本质,股东基于其作为股东的地位,董事、清算人、监事基于其职务上的权限和义务,原则上被认可具有诉讼的利益。

论公司决议瑕疵的司法介入——以保持司法干预与公司自治的平衡为视角

论公司决议瑕疵的司法介入——以保持司法干预与公司自治的平衡为视角
干 预 与 公 司 自治 两 者 的 平 衡 。 关键 词 : 公 司 决 议 瑕 疵 ;公 司 自治 ;司 法 介 入
中图分 类号 : D 9 2 2 . 2 9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9 1 4 2 ( 2 0 1 3 ) 0 5— 0 0 5 1— 0 6
司法介入 。
东 与股东 之 间权利 义务 关 系作 出 明确规定 的公共 性质 的法 律 文件 。[ 3 ] ( p . 6 0 ) 因此 , 公 司 章程 对 股 东 具有 约束 力 。中 国台 湾 地 区《 公 司法 》 将 章 程 的效力 等 同于法 令 , 股 东会 决 议 内容 如 违 反 法 令 或 章程 者 , 无效 ; 而 日本 、 德国、 韩 国将违 反 章程 的 股 东大 会决 议界 定 为可撤 销 。 中国公 司法并 没 有
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Ca p i t a l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3年 第 5期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二、 司法 介 入公 司决 议 瑕 疵 的 原 因
公 司作 为法 律 上 一 个 独 立 的 主体 , 对公 司 内 部 事务 享有 自治 权 , 不 受 外 界 干 涉 。公 司作 为 一 个 自治 机构 , 其 对 公 司 经 营 事 务 的 管理 大 多 都 是 通过 公 司机关 来 完 成 , 如 股 东 大 会 就是 平 衡 股 东
或 者 公 司章程 , 或 者决 议 内容 违反 公 司章 程 的 , 股 东 可 以 自决议 作 出之 1 3起 六 十 1 3内 , 请 求 人 民法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及其解决途径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及其解决途径
第3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份 有 限公 司 的 最 高 意 思 表 示 . 现 实 生 活 中 由 于 多种 原 因 , 股 东大会 决 议 可 能 存 在 瑕 疵 , 包括 程 序 瑕 疵 和 内容 瑕 疵 . 这 势 必 会 影
响公 司 , 股 东和 第 三人 的合 法权 益 . 因此, 对 其 进 行 必要 的 法律 救 济是 维护 公 司和 股 东利 益 , 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 我 国 现行 公 司 法对 决议 瑕 疵 的解 决 途 径 规 定 的 并 不 充 分 ,许 多方 面甚 至存 在 空 白 , 因此 需要 对 决 议 瑕 疵 的救 济加 以详 尽 规 定. 使之完善 . 以 实现 股 权 平 等 的 目的 .
和侵害行 为的诉讼 ” . 在此, 笔者 主张 采用广义 的概念 . 原 因
如下 : 第一 , 股 东 大 会 是 由股 份 有 限公 司 的股 东 组 成 , 作 为
规范是否包括公 司法基本 原则 在内?内容违反公司基本原 则 的决议是否有效 ?笔者试 以违反股东平等原则为例进行 分析. 对 于股东 平等原则的含义 , 学 者的见解 不尽 相同. 如刘
义务性也就代表 着相 应的强行 性 , 因此 , 控制股东有义务平
公 司的最高决策机构 以及最高权力机构 ,其 行使权利 的主 要方式就是通过股东大会决议 ,将大多数股 东的意思集 中 升华为单一团体的意思表示 , 即公司的意思 , 从 而对公 司董

论股东会决议瑕疵及其完善

论股东会决议瑕疵及其完善

议在程序上或 内容上不符合法律 、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 的规定 即为股 东会决议瑕疵 ,可分为程序 上的瑕疵和 内容上 的瑕疵 。由于股 东会决 议对公司、股 东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存在瑕疵的股 东大会 决议进行 完善 ,对于维护公 司利益 、协调公 司经营 中的
效率与公平问题 ,保护股 东和第三人 的合 法权益有重要 意义。 关 键 词 :股 东会 决议 瑕疵 完 善 中图 分 类 号 :1 2 . 2 1 1 3 2 9 .9 9 文献 标 识 码 :A
( ) 违 反 制 定 法 规 定 的瑕 疵 决议 一
的营业 ,不得进行同本公 司订立合同或进行交易等行 为,但是该 种行为 可 以因为公司的同意而成 为对公 司有约束力的行 为。 并非一切违反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的行为都是无效行 为 ,一般认为 违反制定法规定的任何决议都是无效决议的观点是不恰 当的 ,不利于公 司企业维持理论的实现。总的说来 ,至于何种违反强制性法律 或禁 止性 法 律 的行 为 效 力 的 认定 取 决 于 司法 自 由裁 量 权 ,要看 这 种 强 制 性 或 禁 止 性 的规 定 的重 要 程 度 ,越 是重 要 的 ,违 反 该 种 规 定 的决 议 就 越 有 可 能 被 看作是无效决议 ,反之 ,则越有可能被看作是有效决议 。 ( )违反公司章程 的瑕疵决议 二 公 司章 程 是 规 定 公 司 的 组 织 及 行 为 的基 本 规 则 的 重 要 文 件 ,对 公 司 、股东 、董事 、监事 、经理 等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对于公司股东会 的决议违反 了公司的章程 ,该决议 的法律效力的认定 ,不能单从公 司章 程地位的重要就推导出违反公 司章程 的决议都要 被认定为无效 的结论 。 应 该认 识 到如 果 公 司 章 程 规定 的 内容 同股 东 会 做 出 的 决 议 不 同。 公 司章 程 应 依法 向社 会 公 开 ,只 要 大股 东 认 为 必 要 ,他 们 就 可 以 通 过 股 东 会 决 议的形式修改公 司的章程 。此决议 的通过如果没 有 出现任 何违法事 由、 且不侵犯小股东利益的 ,理应认定为有效决议 。 当公 司通过 的有关股东决议 违反其公司章程时 ,该 决议可能是无效 决议 ,也 可能是有效或者可撤销。无效 的情形是指此决议对其公 司章程 的违反构成对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严重侵害 ,或者对公司章程 的修改 构成对强制性法律 的违反 ,此 种情况下 ,形成 的股东决议 就是无效 的。 公司股东会决议是有效决议首先是指 ,如果公司通过的决议 已经被公 司 所执行 ,则即使该决议违反公 司章程 的规 定 ,公 司也不得 向法庭起诉 , 要 求 法庭 以 决议 违 反 公 司 章 程 为 由宣 告 决 议 无 效 ,如 果 此 种 无 效 宣 告 影 响到公司以外的交易第三人的利益的话 。公 司股东会的决议是有效决议 还包括 ,如果公 司大股东通过的决议违反 了公 司章程 的规定 ,但没有小 股东对此提出异议 ,或虽提出异议 ,但他们仍然取得或继续持有该种决 议 带 来 的 股 利 ,则 该 违 反 章 程 的 决议 也 对 他 们 有 效 。 公 司 股 东 会 通 过 的 违 反 公 司 章 程 的决 议 是 可 撤 销 的 决议 ,是 对 公 司 内部 的股 东 而言 的 。公 司小股东可以向法庭起诉 ,要求法庭 撤销大股东所做出的违反公 司章程 的决议 ,如果法庭认为该决议是不公 平的,对公司小股东构成欺诈 ,法 庭可以撤销该违反 章程 的决议 ,此时 ,公 司股东会所做出 的决议 即成为 可撤销的决议。

公司股东会撤销决议之诉的当事人规范、法理与实践

公司股东会撤销决议之诉的当事人规范、法理与实践

公司股东会撤销决议之诉的当事人规范、法理与实践一、本文概述当事人规范:我们将明确撤销决议之诉的原告资格,即原告应当是公司股东,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资格条件。

我们还将讨论被告和第三人的确定,以及诉讼时效等问题。

法理基础:我们将探讨公司股东会撤销决议之诉的法理基础,主要涉及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我们将解释股东会的决策权、决议的合法性和股东权益的保护等问题。

实践操作:我们将关注撤销决议之诉在实践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

这包括取证问题、法律适用的挑战以及诉讼风险的评估等。

我们还将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为相关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对公司股东会撤销决议之诉的全面理解,并为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二、股东会决议撤销之诉的法律依据公司股东会撤销决议之诉的法理基础主要源自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对公司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如果股东会的决议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决议的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股东可以在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该决议。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公司决议违反了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股东也有权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决议。

具体而言,《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第二条、第三条对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的当事人列置作了规定,旨在解决公司决议瑕疵之诉这一特殊诉讼类型的当事人范围及地位问题,具有公司法与诉讼法的双重法理基础。

股东会决议撤销之诉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公司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法该怎么办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法该怎么办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法该怎么办
公司需要在一定时候开股东大会,这对于公司的经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在股东大会中作出的决议有可能会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呢?下面我整理了以下内容
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法该怎么办
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相应担保。

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看完本文之后就要知道具体的规定,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股东大会决议是无效的,这点大家就要通过本文来进行详细的了解。

并且需要依照规定可以向相关机构申请撤销,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学习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8期140NO.08,2009对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之诉的法律思考□黄瑶(苏州大学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摘要: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诉讼救济制度是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对于该制度的规定从旧公司法第111条的极不完善,到新公司法第22条的初步完善,可见这一制度的重要性。

但是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之诉还是存在着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空间,本文从概念和立法例入手,探讨了我国现有法律存在的漏洞。

关键词:股东大会决议瑕疵诉讼救济一、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概念当一项根据资本多数决原则形成的决议在内容上或程序上违反法律、章程规定而存有瑕疵时,单个或少数股股东可以请求法院确认该决议无效或予以撤销,这是大陆法系各国公司法的普遍规定。

股东大会决议是"资本多数决"规则的产物,作为一项单一团体的意思,其本质是资本多数出资者的意思决定。

股东大会决议的作成在于程序(包括股东大会的召集和决议方法)以及内容两个方面,只有股东大会决议程序和内容均合法、公正,才能不至于损害少数派股东和公司的利益。

相反,如果决议程序或内容上有瑕疵,就不能认为是正当的团体意思,应对其效力作否定性的评价。

这就是所谓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制度。

绝大多数大陆法国家在公司立法上规定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认定标准和救济方法;英美法国家则在判例上确认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补救办法。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泛指股东大会决议的程序或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

如我国学者张民安认为"在现代公司法中,股东会所做出的瑕疵决议分为两类,即决议内容的瑕疵和决议程序的瑕疵,前者是指股东会所通过的决议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而后者则是指公司股东会的召集程序或决议方法违法"[1]。

狭义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特指股东大会决议的程序或者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时出现的问题。

这类瑕疵为我国旧《公司法》第111条所揭示:"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

笔者主张采用广义的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概念。

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狭义概念未将决议违反公司章程的情形纳入决议瑕疵的范畴,这显然与公司章程的性质和效力不符。

我国新公司法在22条中明确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因此,决议违反公司章程当属决议瑕疵的原因。

其二,决议的程序或内容违反规章时也属于决议瑕疵。

规章特别是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

它所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其三,股东大会是由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组成,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以及最高权力机构,其行使权力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股东大会决议,将大多数股东的意思集中升华为单一的团体的意思,即公司的意思,从而对公司董事、全体股东乃至公司的整体产生根本性、全局性、最终性影响。

笔者认为,对于股东大会决议瑕疵之概念内涵上的扩大,更符合公司运作的具体情况,也更有利于保护少数股股东的权益。

二、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诉讼救济制度的立法例(一)"二分法"和"三分法"之争在大陆法系的各国公司法立法中,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诉讼救济制度,只是在诉讼类别的规定上有一定区别,主要有两种立法例,也可以叫做"二分法"和"三分法"。

"二分法"规定了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撤销之诉和无效之诉,如德国、法国、意大利、我国台湾地区;"三分法"规定了撤销之诉、无效之诉和确认决议不存在之诉,如日本、韩国。

"二分法"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学说主张,瑕疵决议的效力应当依照程序瑕疵和内容瑕疵的不同分别赋予两种不同的效力,即决议程序违反法令或章程,构成决议撤销的原因;决议内容违反法令或章程,构成决议无效的原因。

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

德国《公司法》和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即采"二分法"。

如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189条规定:"股东会之召集程序或其决议方法,违反法令或章程时,股东得自决议之日起30日内,诉请法院撤销其决议。

"第191条规定:"股东会决议之内容,违反法令或章程者无效。

"《德国股份法》第7部分也规定了决议无效和撤销的法定事由。

"二分法"在适用法上的确简单明了,但其缺陷在于,决议的撤销或无效,都是以决议成立为前提的,如果"根本无股东会或其决议之存在,即无检讨股东会决议有无瑕疵之必要。

"[2]采"二分法"的德国,学说和判例普遍主张有决议不成立的存在及必要性,使得与民法上法律行为不成立概念相结合,如未经出席会议而以书面决议的"非决议",以及非股东身份作成的虚伪决议均属决议不成立。

《日本商法》在1981年修正之前,也采取"二分法",在学说和判例中,关于是否承认股东大会决议不存在的诉讼,曾引发广泛的讨论。

但在1981年修改时,将学说与判例的见解成文化,在第252条增列确认决议不存在的诉讼,从而承认股东会决议不存在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独立类型。

《日本商法》的这次修正,对韩国产生了影响,1984年《韩国商法》修正时,在第380条明文规定确认股东大会决议不存在之诉。

"三分法"从表象上是增加"决议不成立"为决议瑕疵的新的类型,但实质上包含了对股东大会决议新的理解。

依照"三分法"的见解,股东大会决议是一种法律行为。

而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股东大会决议的成立和生效也应与法律行为的理论相吻合。

依此推论,所谓决议的不成立,是指不具备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成立要件的决议。

(二)股东大会决议瑕疵诉讼的类型1.股东大会决议撤销之诉按照国外的立法例,一般撤销之诉的事由包括:(1)存在召集程序的瑕疵(2)存在决议方法的瑕疵(3)违反决议要件(4)会议主持人没有资格(5)决议内容违反章程。

其中,决议内容违反章程,在传统上属于无效之诉的情形,现在的趋势是将其作为撤销之诉的事由。

以前的日本商法、韩国商法及我国台湾地区都曾把决议违反章程作为决议无效的理由,现行法则将其修正为决议撤销的事由。

我国新公司法同样将其作为可撤销之诉的事由。

因为公司章程本来就是股东的合意,股东决议虽然违反章程,但是如果没有股东反对还是可以治愈的,所以作为可撤销的事由比较合理。

2.股东大会决议无效之诉股东大会决议的内容违反强制性法律、法规,即实质性违法,则属于决议无效之诉的情形。

公司法中有很多关于股东权保护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如股东平等原则、股东有限责任原则、资本维持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违反这些原则,即构成无效的事由。

另外,超越决议权限所作的决议也无效。

3.股东大会决议不存在之诉通常将确认决议不存在之诉的原因界定为:股东会议的召集程序或者决议方法上存在着可视为股东会议不存在的重大瑕疵。

也就是说,股东决议的成立过程中所存在的瑕疵明显重大,以至于连决议本身的存在也无法认可时,即构成确认决议不存在的事由。

如根本没有召集股东会议,制作虚伪的股东会议记录;无召集权限者召集会议;未经董事会决议或者伪造董事会决议的会议记录而召集股东会议等等。

三、我国新旧公司法规定的漏洞(一)我国旧公司法的规定的漏洞我国旧《公司法》对于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诉讼救济只有一个条文规定,就是第111条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

"这个条款本身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2009年08期金卡工程・经济与法141NO.08,2009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框架的探索□陈梦竹(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当代CSR 纳入我国法制进程的过程中有许多现实的和立法上的困难,当今国际环境中的CSR 标准状况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CSR 的要求与社会责任壁垒之间的界限难以区分,CSR 标准认证提高企业运营成本削弱企业产品竞争力;而我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过于分散、凌乱,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

我们要与国际接轨,能够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立足,就必须要融入国际规则,必须从本国自身的市场规制入手,不能面临棘手的现实问题就望而却步。

理性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待CSR ,以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CSR 法制新挑战一、从历史的视角探讨CSR 纳入法制框架的历程"企业社会责任"(CSR )一词起源于美国。

上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的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

①在他的影响下,企业社会责任在很长一段时期被当作所谓的仁慈的利他行为而被处理为"外部性"问题置于人们的视野之外。

7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阿奇・卡罗尔提出CSR 包括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等四层面概念。

到上世纪90年代的企业伦理学中,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明确为"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进入21世纪,企业社会的社会责任演变为承担对多重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如对消费者、供应者、竞争者、所有者、员工、环境、社区,以及对政府等承担责任,其目的是实现企业和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

随着观念的发展、环境不断变迁所带来的冲击,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涵盖的范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不相同,且呈现范围不断变广,层次不断变高的趋势。

二、我国企业面临责任竞争时代的新挑战我国CSR 理论只处于探索阶段,而许多企业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承担着大量的本应属于政府或社会的责任,即所谓的"企业办社会",企业与政府职能错位、政府社会保障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对企业本应负担的社会责任却没有很好的负担起来,经常出现浪费社会资源、销售劣质商品、损害职工利益、污染破坏环境等逃避社会责任的现象。

其原因不外乎企业只看到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负担,而没有看到承担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会和潜在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