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登高》ppt课件30张

《登高》ppt课件30张


抬头望明月

安史之乱




赏 李白
低头看现实
杜甫
《梦游天姥吟留别》与《登高》,一古体诗,一近体 诗,诗体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相同。对照《梦游天姥 吟留别》的相关信息,完成下表。
体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材 押韵
句式
对仗
《梦游天姥 乐府歌行杂 吟留别》 言古诗
记梦诗
押韵灵活 多次换韵
七言为主 灵活变化
对仗不严
《登高》
节度参谋
765年, 严武去 世,杜 甫失去 凭依, 举家离 开成都。
生活的最后二 年,居无定所。 飘泊于岳阳、 长沙、衡阳、 耒阳之间,时 间多在船上度
过。
770年 冬,杜 甫死于 长沙到 岳阳的
船上
这十年是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最高峰, 是他的创作最为成熟的时期。
文体知识——律诗
定义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 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诗人的“悲” 不仅是悲自然、悲 个人,更深层的是 悲社会、悲国家, 相对于国家的风雨 飘摇,诗人自己的 生活困顿、年老多 病,大自然的秋风 萧瑟,只不过是文 本的表层罢了。
杜诗风格:
——沉郁顿挫 “沉郁”:诗歌情感深沉蕴藉(含蓄)、忧愤; “顿挫”∶诗歌语势有停顿转折,抑扬跌宕。
精神气度:
一种在忧国忧民的思绪之下,将社会历史感、宏大空间感 和悠远时间感三位一体构成的这一宏大深沉的艺术风格。
“悲”在何处?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 运。国家动乱,诗人年 事已高,漂泊在外,生 活艰难,壮志难酬。

《登高》ppt课件20张

《登高》ppt课件20张
登 高杜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品味 鉴赏诗歌语言,领会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培养 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反复诵读品味;解析意象,知人论世, 感受体悟景中之情,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深刻理 解杜甫积极入世的精神内涵;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博 大胸襟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精读体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探析:试着从感官与动静两个角度来分析本联的写景艺术。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的事物,好比画家的工笔,视听结合, 动静结合,将三峡秋景的形、色、态一一展现出来。
精读体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律诗的颔联被称为“承句”“承”是“起”句的延续、深化, 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思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指远离家乡。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病:疾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
难。
苦恨:极恨。苦,极。
潦倒:衰颓,失意。
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
沉郁:指诗歌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
顿挫:指诗歌情感表达得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作者作品及生平
主要作品:诗文集《杜 工部集》,代表作“三 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安吏》)、“三 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等。
背景链接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是杜甫去世前在夔州所写。 其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 夺地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杜甫此时“漂泊西南天地间”, 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尤其是壮志未酬。他的好友李白、高适、 严武等又相继去世。适逢秋日登高,夔州水急、风大、猿啸的 萧瑟景象,触动了杜甫的情怀,使他发出如此之人生慨叹。

《登高》ppt课件24张

《登高》ppt课件24张

思考探究 (三)诗人登高所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所言“十四字之间含八意” 指哪“八意”? (同桌合作)
八意:八悲、八难
思考探究 (三)诗人登高所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万里,地辽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 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 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思考探究 (二)诗人登高所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将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中的“落木”换成“落叶” 好不好?为什么?
思考探究 (二)诗人登高所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林庚《说木叶》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 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 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而“木” 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 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 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 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思考探究 (三)诗人登高所感?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呈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同桌相互交流)
诗句
行为
“艰难苦
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
浊酒杯。

心理
肖像
神态
思考探究 (三)诗人登高所感?

《登高》ppt课件23张

《登高》ppt课件23张
苦难对人的影响,无非三种:最下者埋怨命运不公,由怨天尤人而到仇 恨外物,于是堕入魔道;中者以此为动力,改变自己命运;最上者,因其对 苦难体会良深,于是更能理解别人之苦难,甚至在面对别人苦难的时候,忘 记了自己的苦难,这样的人,命运依旧坎坷,身份依旧卑微,但是灵魂却因 此而不朽。杜甫就是这样的人。
凡俗人如我辈,能做到中者已属上乘。于是,现在依稀明白,杜甫为何 被称为“圣”了:因为他对自然、对万物、对人,有一种近乎执迷不悟的爱, 无视自己的命运和苦难,无视自己的颠沛流离。
2、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眼)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 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王国维
品味鉴赏
这首诗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划分层次?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所见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所感
·
登 高
杜 甫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生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3.走进诗人情感世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知人论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后世也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等 。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 李杜”,也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 称为“诗史”。 代表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秋兴八首》及“三吏”“三别” 等。
鸟(飞回):诗人处境与急风中徘徊的鸟相似,孤独无依
意境:肃杀凄凉 雄浑高远
鉴赏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课件(共26张PPT)

《登高》课件(共26张PPT)

登 高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人,是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作者简介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曾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8岁时贫病而卒。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登高所感(颈联尾联)
本诗写登高,可以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思考探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到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凛冽身寒心寒
辽阔渺小孤独
悲凉凄哀
徘徊哀伤孤寂
冷色调清冷凄凉
思考探究
情感:悲凉、悲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对外在景物的感兴
内在情感的逐步登高
悲人之多舛
悲国之动荡
登高
首联
萧条寂寥之景
尾联
沉郁顿挫
风——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清 沙——白 鸟——飞回
多病漂泊之叹
艰难潦倒之悲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 悲秋 常作客
百年 多病 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繁霜鬓
思考探究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从诗句中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作客
常作客
悲秋常作客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台
独登台
多病独登台
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ppt课件19张

《登高》ppt课件19张
1

2、品味诗句语言,结合知人论世,体味

2 诗人流露在作品中深沉苦痛和忧思。
3
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 胸怀。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 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身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少 年时期曾漫游各地,20岁作《望岳》“会 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成为 千万有志青年的座右铭。后寓居长安十年, “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 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 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 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 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之景,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
何种氛围? 运用了什么技巧?
意象——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声、孤零冷落
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盘旋飞翔的水鸟。
氛围—— 营造了凄凉、肃杀、雄浑、阔大的意境,漂泊无依
的孤独悲凉之情。
技巧——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读出味道:语调低缓、沉郁顿挫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悲的 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 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杯 。 8.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 图的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9.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 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人也曾把这两 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不愧为“诗圣”
悲国家之秋
思考: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登高》ppt课件23张

《登高》ppt课件23张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如“三吏”( 《石壕吏》 《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 老别》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 圣” 。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 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 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 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
诗人从哪些角度写自己的“可悲”?
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 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 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并对自己一生颠沛流离 生活的高度概括。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 是什么呢?
三读: 读出情感
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 • 后半首写登高时的内心感触,是抒情。
• 全诗八句都对仗,句句押韵;情景交 融,气韵沉雄。金性尧以为“杜诗中 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总结全诗
纵观整首诗,布局极为严谨,前半部分的四句,重在 写景;后半部分的四句,重在抒情,但无论是写景还是抒 情,都是情景交融,景中含情;每一句各有偏重,在写法 上又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的具体景物,好比画 家的工笔技法,形、声、色、态:逐一得到表现。颌联着 重渲染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技法,传神会意,含 蓄深刻,让人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颈联表现情感,从纵 (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 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添、抑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 潦倒不堪。这样的写法和布局,使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 艺术地跃然纸上。

《登高》课件(20张PPT)

《登高》课件(20张PPT)

这首诗 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 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 登高感触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 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 爽,慷慨激越,尽显杜甫沉郁顿挫的诗 风。
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 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音调声情起伏迭变。
明确: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 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 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 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 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 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赏析颔联
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落木、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命短暂 反 衬
2:“萧萧”写出落叶之声态,肃 杀可闻; “滚滚”写出大江东去的声势,雄 迈可见。 “无边”和“不尽”给人以境界开 阔、辽远之感
宇宙永恒
3:颔联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营
不尽长江滚滚来。
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体现了诗 人怎样的心情?
意境: 苍凉、雄浑 感情: 沉郁而悲壮
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此联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1.颔联写出了秋天萧瑟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 2.这两句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起伏之变,跌宕之气。 3.这句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诗
“三吏”“三别”皆被传诵,作品
汇为《杜工部集》。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
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 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 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 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登高》ppt课件24张

《登高》ppt课件24张

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
“诗圣”。
悲 悲自然之秋 秋 悲人生之秋 之 作 悲国家之秋
(四)全诗总结
齐诵:诗人通过登高望远,描绘了一幅苍凉壮 阔的长江秋景图,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结合, 抒发了思乡之情、孤独之感、羁旅之愁、多病之 哀,表达了人生迟暮,壮志未酬的悲愤,同时表 现了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 感!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面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意 境 雄浑、壮阔、辽远、沉郁、悲凉。
诗人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 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你认为诗眼是哪个字?

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 凄楚 悲伤 痛苦 孤独
合作探究一:
可 百年,暮齿(晚年)也;

多病,衰疾(体弱多病)也; 台,高迥(高远)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
① 思乡怀人 ② 感时伤怀 ③ 流寓他乡 ④ 羁旅行役 ⑤ 人生迟暮 ⑥ 体衰多病 ⑦ 望远寄怀 ⑧ 孤苦无依
南宋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析此联十四字之 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
抒 合: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如何写悲?从诗中体 现“悲愁”的意象加以分析。
齐诵:小结前四句 首联两句,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 一幅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 凄凉的基调。 颔联写山景、江景,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 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 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
杜甫生平
少年:出身名 门,裘马轻狂
中年:困顿十 年,入仕无门
晚年:忧国忧 民,贫困交加 评:杜甫一生大起大落、落、落、落、落、落……

《登高》ppt课件22张

《登高》ppt课件22张
南宋评论家罗大经认为此联抒 发了杜甫的八大悲愁,逐
“万里”:诗人远离家乡,与亲人音讯隔绝。(远离家乡) “悲秋”:秋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给人一种凄凉之感。 (感时伤怀) “作客”:客居他乡。(漂泊他乡)
悲 “常作客”:客居他乡时间之久,悲上加悲。(漂泊长久)
这两句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之间暗含了什么关 系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无穷大:无边 落木 无穷小:渺小的老者
广阔的时空 渺小的个体
落木vs萧萧 长江滚滚

猿啸
雷霆之力 老儒的无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 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 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课后作业: 1.完成下一页PPT上的理解性默写; 2.背诵并默写本诗; 3.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以杜甫的身份,将 本诗改写成一首现代诗。(几句都可以)
⒈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的感慨,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 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⒉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⒊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 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一辈子,晚年。(人生迟暮) “多病”:百病缠身,病痛对身体的折磨。(疾病缠身) “登台”:之前说过是九月九的习俗。(思念家乡) “独登台”:祈求长寿的竟是孤单一人。(孤苦无依)

杜甫《登高》古诗词PPT

杜甫《登高》古诗词PPT

诗词赏析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颈联如是说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 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 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若从字面义来 理解,“万里悲秋”时常常客居他乡,诗人不应是孤独的,而是有人陪 伴的,所以与下一句“独登台”产生矛盾。实则不然,且看诗人用字便 知。从一般用法来说,“作”连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难、作废、作别, 而“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如做作业、做 工、做衣服。
作者生平
漂泊生活
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携家眷前往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写下《秦州杂诗》《梦李白》等诗。十月,前往同谷,沿途作纪行诗 一组。至同谷后作《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十二月前往成都, 途中又作纪行诗一组。终于在岁末到达成都。乾元三年(760)春, 四十九岁的杜甫在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 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叫“浣花草堂”,“杜草堂”的称谓由 此而来。
相关故事
“蔡邓“与“甫下“
杜甫在白水,至今还流传着另一个典故。当年,他时常来往于蒲城与 白水,他的足迹深深烙印在白水的土地上。在白水河南岸原雷村乡一 带就因他留下两个地名,一个是“蔡邓”,一个是“甫下”。相传, 这两个地方分别是当年杜甫“踩蹬”上马和跃身下马之处。另一个旁 证史实是,在蔡邓与甫下两村必经之路的“通道”村,也有一个关于 唐初做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来白水监筑县城、骑马扬鞭路过通道时 “勒马看古槐”的故事。说明了这条路,在唐朝时确实是一个南来北 往非常重要的“通道”。
诗词内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 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 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 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杜甫《登高》优秀公开课课件ppt

杜甫《登高》优秀公开课课件ppt

2
,展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体现了诗
《登高》诗的结构紧凑,主题鲜明,通过描绘秋
人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天的景象,寓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
忧虑,展现了杜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
内涵。 3 诗歌的语言特色
杜甫在《登高》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比喻等修
辞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使诗歌具有很高
创作的,那时他正在流寓夔州。 3 《登高》诗的主题思想
《登高》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悲观情绪,展现了杜甫深沉
而激昂的情感世界。
时代环境影响
社会动荡背景
政治腐败问题
战争频繁影响
杜甫创作“登高”的时期, 正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朝由盛转衰,社会动 荡不安,这种环境对杜甫的 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题思想的深层解读
诗人的孤独感
在《登高》中,杜甫通过描绘 自己独自登高的场景,表达了 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这 种孤独感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 感慨,更是对社会动荡时期的 无奈与思考。
社会现实的反思
《登高》这首诗歌中,杜甫通 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隐喻了 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问题,呼 吁人们关注和改变现状。
世界的深沉思考。
喻、象征等,使得诗句富有深度和韵味,引人深
思。 3 诗句的情感寄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
诗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寓含了对生
活的坚韧和不屈。
深入剖析名句含义
诗句中的"飞鸟"象征
"飞鸟"在诗中象征着自由与 无拘无束,杜甫借此表达了 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

《登高》ppt课件26张

《登高》ppt课件26张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 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 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 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 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 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宋代罗大经说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愁苦之情,试着给它们归类。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羁旅之思 登台,求长寿; 独登台,无亲朋也。孤独之愁 万里,地之远也; 悲秋,时之凄惨也; 百年,迟暮也; 暮年之叹 多病,衰疾也; 疾病之痛
尾联 译文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主要表现思想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 的憎恶之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 情谊。
思考:《登高》一诗是杜甫在什么节日所作?该节日有什 么习俗?
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 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激情朗诵“古今七言律第一”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赏析
分析意象,品味意境,探究情感

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译文: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洲水清沙白,
颈联 译文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 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登高》课件(共16张PPT)

《登高》课件(共16张PPT)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情 于

青衣2011.08.29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
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王国维


青衣2011.08.29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于 这四句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景 这首诗的意象,它们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悲愁”?
青衣2011.08.29


伍天

寓猿
啸哀

于渚





飞回
孤独无依 漂泊痛苦
青衣2011.08.29
意境 凄凉
落木 伍
无边
萧萧
生命之短暂

沉郁
寓 情
长江


不尽
滚滚
时间之永恒

高昂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青衣2011.08.29
诵读入境法

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

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

通过分析意向,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
语,体味情感。
青衣2011.08.29
是悲壮还是悲哀?

哪些景体现了“壮”?
问 题
哪些字本身体现了“壮”?
探 哪些事的细节体现了“壮”?


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

《登高》ppt课件28张

《登高》ppt课件28张

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誉为“ 诗圣

。作品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以 沉郁顿挫为主。
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杜草堂
读作者,知背景
杜甫代表作: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歌的主要思想: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背诵诗歌,巩固练习
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 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 排遣的句子是 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新停浊酒杯 3.《登高》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两句从空间角度 描绘出一幅壮阔、萧索的夔州秋景图,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 难酬的感怆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比较阅读
登高
登岳阳楼
风 急 天 高 猿 啸 哀 , 渚 清 沙 白 鸟 飞 回 。昔 闻 洞 庭 水 , 今 上 岳 阳 楼 。
无 边 落 木 萧 萧 下 , 不 尽 长 江 滚 滚 来 。吴 楚 东 南 坼 , 乾 坤 日 夜 浮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艰 难 苦 恨 繁 霜 鬓 , 潦 倒 新 停 浊 酒 杯 。戎 马 关 山 北 , 凭 轩 涕 泗 流 。
读作者,知背景
杜甫(712—770):字 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生 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是诗人杜审言 的孙子。唐肃宗时,官 左拾。遗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 武幕中任职。

《登高》ppt课件22张

《登高》ppt课件22张

颔联: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 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 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 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 之情!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 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 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 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 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 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 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 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 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授课结束!再见!

知人论世,了解杜甫。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 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 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 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1)风急——
• 首先,秋天本来是个容易刮风的季节,而江边 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 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 秋风特别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 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
• 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 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 会特别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 上当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 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12
• 这种情景下,诗人不禁心生悲凉,面 对眼前这萧瑟的秋景,作者悲的是 “自然之秋”。
• 以“忧国忧民”为世人所知的大诗人 杜甫难道悲的仅仅是“自然之秋”吗?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写登高所见,后四 句是写登高所感。
13
• 问题(7)咱们来看看诗人想到了什么? • 万里——指远离故乡。 • 常——说明作者经常在外漂泊。作者写这首
14
• 问题(8)读了这一联诗,给你你一个 什么样的感受呢?
• 明确:孤独、愁苦,寂寥等。
• 身世飘零,百年多病,风烛残年,有 如萧萧落叶,已经走入人生的尾声, 所以我们说作者悲的还有“人生之 秋”。
15
• 问题(9)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杜甫在登高时 有这种感受的呢?
• 艰难——国家艰难,战乱连连,社会动荡;个 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些几乎伴随 了作者的一生。此时的杜甫是既忧国又忧民, 还忧己。我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有这样一个 处世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可杜甫,无论穷达皆是兼济天下。《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
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困潦倒,似
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
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 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 你听了这篇小散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 凄清、悲凉。
2
• 三、走进诗歌,鉴赏诗文 • 问题(1)你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感
• 落木——萧萧
• 长江——滚滚
4
• 问题(4)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摹出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明确:描摹出了一幅秋风萧萧,万 木凋零,江水滔滔,落叶飘飘,鸟鸣 猿哀秋肃临天下的秋景图。
5
•问题(5)古人写诗都讲究练 字,下面咱们就从炼字的角 度来分析前四句诗,你认为 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儿? (也就是说这个字写了什么 样的景,传了什么样的情, 有什么妙处?)
• 渚清——“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
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
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8
• (3)沙白——“白”是冷色调, 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 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 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
• (4)鸟飞回——“回”字写出 了鸟在风中吃力地盘旋,让诗 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 境,战乱年代,诗人却有家难 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9
• (5)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 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 “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 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 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 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自己 和这黄叶一样,快要结束的短 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 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
10
• (6)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 “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 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永不停息 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 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 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 间面前越显得短暂。
• 苦恨——极度遗憾,遗憾的是“繁霜鬓”,遗
憾自己老了,不能为国效力了,心有余而力不
诗的时候已经在外漂泊八年了。做客他乡, 四处漂泊,自然让人心怀愁绪。 • 百年——晚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 55岁了,他是58岁去世的,又体弱多病, 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会亲访友,不能家人 团聚,显得格外的孤独。 • 读了这一联诗,我们仿佛看到一位身患重病, 面色愁苦的老人,站在高山之上凛冽秋风中。
• 教学目标: • 1、掌握诗歌中的“炼字”;学会
通过分析意象,描摹画面,感悟意 境;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 容。 • 2、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1
• 一、新课导入:
•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 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 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 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 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 “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
情的是哪个字?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 • 明确:前四句。
3
• 问题(3)前四句也就是首颔两联,写了哪几种意
象?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表现了语言的什 么特点?
• 明确:
• 风——急
• 天——高 • 猿——哀
精炼
• 渚——清
• 沙——白
• 鸟 — 飞回
11
• 问题(6)那这些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 感受呢?
• 明确:清冷,寒凉,凄清,苍凉,萧条等。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作者写的是秋天衰 草凄迷,落叶飘零的萧瑟景观。中国的文人 面对梧桐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杜甫也 不例外。看到眼前的秋景,不禁将心中情与 眼前景合二为一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 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说这种手 法叫做情景交融。
7
• (2)天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 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 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 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 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所以,一个“高” 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 猿啸哀——猿鸣凄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 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 浓哀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