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教案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的基本定义和特征;2.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3.掌握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圈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点1.生物的基本定义和特征;2.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3.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三、教学难点1.生物圈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圈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2.了解生物的基本定义和特征(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物的基本定义和特征,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例如,生物是指具有生命活动的有机体,具有生长、繁殖、变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介绍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中一切生物及其生态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由生物个体、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十字线等多个层次组成。
4.深入了解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20分钟)通过举例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例如,食物链和食物网展示了生物圈中食物的流动和能量的传递;共生关系和竞争关系说明了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竞争;氮循环和水循环揭示了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机制。
5.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圈中的一些现象(15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圈中的一些现象。
例如,讲解大气中的氧气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讲解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对水质的影响。
6.小结(5分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教学辅助及互动1.利用图片和实物进行示范和展示;2.设置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3.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2.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生物和生物圈的理解程度;3.在下一堂课上进行学生的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生物与生物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总结复习教案
生物和生物圈年级九年级科目生物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生物和生物圈总结复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分两章,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应使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认识到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类型,理解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第一第二章的学习,学生对各节的知识点掌握了,但他们掌握的只是各章节一些零散的、脱节的知识,如何将各章节知识系统的联系起来还比较困难。
三、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观察、调查、对照实验。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和区别生物的共同特征。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难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对生物圈有了哪些了解呢?二、梳理知识点1.举例说明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2.人类能否在地球以外找到生存空间,为什么?3.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特点,如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划分依据等。
2.总结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概括各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3.强调生物圈中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4.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案例亮点
1.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本节课以情景创作为切入点,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以问题导向为主线,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课堂实效。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如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等,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特点,以及各种生态系统的知识。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关爱生物圈,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
3.鼓励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调查家周围的环境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的复习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对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理解不透彻,对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区分不清晰。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圈的概念、范围,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升课堂实效。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长海八中张昇一、教材分析《生物和生物圈》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是进入初中学习生物学最先学习的内容,在学生日常生活对生物了解的基础上,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
本单元是从常识性的生物知识向系统性生物科学知识学习的过渡,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生物和生物圈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为后续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初中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因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七年级知识有所淡忘,对课本知识的熟悉程度不足,面对即将到来的结业考试,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2.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能力目标:1. 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提高复习积极性,为结业考试树立信心。
2.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2.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
教学难点: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提高复习积极性,为结业考试树立信心。
五、教法学法本课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并利用学案与多媒体课件等工具辅助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等活动,提高对课本的熟悉程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回归课本,注重基础,难易结合的练习设置,提高学生复习积极性,为结业考试树立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科学、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七、板书设计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2. 掌握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分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难点: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分布、生物分类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生物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 实践情景引入:以身边的生物为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分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3. 生物圈概述4.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5. 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分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解释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4)描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分布。
2. 答案:(1)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
(2)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命名遵循拉丁文命名法,以属名和种名组成。
(3)生物圈:地球表面生物活动的区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4)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分布: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分布在湖泊、水库等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和生物圈的基本概念。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
2.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不同生物类群的特点。
3.熟悉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功能,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的概念和重要性。
“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生物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生物圈?”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功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物生存的家园。”
2.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展开: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生物和生物圈的知识。
-巩固提升:通过课堂小结、知识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结合实验、模型、实物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一段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视频作为导入,展示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引发学生对生物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同学们,刚才的视频中展示了地球上的生物圈,它是那么神奇,包含了无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学习这个神秘的生物圈。”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广州市第八十四中学一、设计思想:本次的单元设计是为初二结业考服务,考虑到参加结业考的学生要复习八个单元的内容,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且有些单元的重点知识都很多,在这种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下,建立抓主干去枝叶的复习思想。
知识点的确定参考《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单元的要求(见附件1、2)。
题目来源于《学习与评价》及历年的初一期末考试试卷,在题目的选取上以精简、典型及涵盖主要考点相对多为原则。
复习策略先构建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然后再视要求展开。
第一单元分两章,其中有两个对照实验。
由于对照实验既是生物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故建议将这两个实验放到对照实验专题复习课,对于这两个实验所验证的结论教师仍可作为环境与生物之间关系的论据来复习,这样处理,此单元的复习时间安排一节课;若想在此单元就复习对照实验的话,则建议安排两课时。
二、本单元的复习知识点:1.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观察、调查、对照实验。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9.描述生态系统中的事物链和事物网。
10.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事物链不断积累。
1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1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4.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三、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和复习建议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建议:复习此知识点时,提问学生回答,不需板书,若有必要回答完后可让学生看书。
虽此知识点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是重点,但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为保证“生态系统”这个大知识块有相对充足的时1间,可能安排在最后较好。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 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基础:初二学生在学习了整个初中生物教材后,回顾头来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的内容,内容不生疏,但内容遗忙率较高,需要从最基础的概念学起,然后安排辅助了解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疏理知识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最提高。
2.能力基础:初二学生这个年龄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但这个能力要在教师的诱导下进行的,复习课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进行,本单元在生态系统中内容可以组织一定的题型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心理特点:初中学生是由经验型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抽象思维的形成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所以需要老师诱导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培养学生建立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单元中所提到的生态知识或环境与生物的关系学生在前面学习过程中,所以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2、了解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3、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与其食物链与食物网
4、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了解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能力目标:
2.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疏理、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网络的方法。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生物影响
环境的实例。
初一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认识生物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了解生物特征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教学重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2.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单元页和课本第3至第第6页的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什么是生物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此绚丽多彩吗?生:花、草、树、山石、河流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的环境就是因为有这些花、虫、鸟、兽和它们栖息的环境,才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单元页的照片和图I-6,I-10。
生:欣赏屏幕上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的大自然。
师:请同学描绘大屏幕中的图像。
师:这些形态各异的物体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又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有的具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
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物体是非生物,为什么?生:同学1说:“蓝天、白云、房屋、太阳、山石、车辆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同学2补充说:“还有、流水、土地”。
2.生物的特征师:出示图I-6,I-1,I-10图片中的狮在追辅斑马,植物光合作用,小鸡觅食等等都是生命现象,到底什么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回答:“活着的,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
”学生2回答:“有感情的物体。
”学生3回答:“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要吃东西。
”师: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它)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生:人和动物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马、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豹要吃小动物。
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生:植物也需要营养,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
师:给予掌声鼓励。
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优秀精品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相关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第一章“走进生物世界”第1节“生物是什”,第2节“生物特征”,以及第3节“生物分类”。
我们将详细探讨生物基本概念、生物主要特征及其在生物圈中分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基本概念,掌握生物主要特征。
2. 能够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解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2. 教学重点:生物基本概念和生物圈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生物挂图、黑板。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生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它们有什共同点?”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生物特征,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
举例说明生物分类,引导学生学习分类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身边生物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在生物圈中作用。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基本概念2. 生物主要特征3. 生物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生物,并对其进行分类。
解释生物主要特征。
2. 答案:生活中生物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
生物主要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生物和生物圈有更深入解,但在分类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生物,解它们生活习性和特点,为下一节课“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重点关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②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③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④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与学生一起复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课前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影碟、照片、题签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方案一:1.第一单元知识框架学生回忆每一节所学过的内容,掌握各节知识点,对本单元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
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并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点,将学生总结的知识框架提炼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一目了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能力学生回忆做过的调查等探究活动,进一步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教师启发: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除了获得许多知识外,你是否获得了一些有利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于学习和生活的技能呢?3.情感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包括对祖国的热爱,对环境的珍视,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
教师启发:这一单元我们先告一段落了,那么学完这一单元之后。
你有什么感受吗?有什么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吗?方案二:知识竞赛学生先把本单元的内容复习一下,掌握各个知识点,然后再对每一部分内容出题,用来难住对手。
学生在热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了本单元的内容,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教师帮助学生分成两大组,教师事先制作四个标签:a.认识生物 b.生物圈 c.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d.生态系统内容:由第一组同学抽签,抽到哪部分,就由第二组同学出题,第一组同学回答。
最后是加时赛:教师将遗漏的知识点补充出题,由两组同学抢答,最后根据分数评出获胜队。
方案三: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学生身处自然、优美的环境中,呼吸着洁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放松自己,尽情的感受自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学案
课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型复习课时间署名复习目标:1、理解生物的共同特色2、说出生物圈的观点和范围3、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观点、构成等。
5、理解食品链的构成,会正确书写食品链。
6、理解某些有害物质会经过食品链不停累积。
7、知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重难点:1、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观点、构成等。
3、理解食品链的构成,会正确书写食品链。
引入新课(或课前展现):直接引入要复习的内集体商讨、分享完美容。
学习过程:(一)明标自学明确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
试试回想以下内容:考点一生物的特色生物拥有哪些基本特色?考点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什么是生态要素?它分为哪两类?2.你知道生物与环境有哪些关系吗?举例说明。
3.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举例说明。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构成1.生态系统的观点?2.生态系统的构成?考点四食品链和食品网1.什么是食品链?2.书写食品链的注意事项(构成、起点、终点、箭头)?3.生物富集?集体商讨、分享完美4.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生态系统的调理?考点五生物圈生物圈的观点?范围?特色?湿地和丛林生态系统各有什么之称?(二)小组合作学生先自主试试回想,而后针对疑难问题小组内或组间进行议论沟通。
(三)沟通展现议论沟通后展现成就,师生评论(四)概括提高(五)达标检测1.广东暖和湿润,生物种类和数目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要素主假如()A. 阳光B.温度和水C.植物D.土壤和空气2.以下诗文或谚语包含了生物学知识,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草盛豆苗稀”表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包含的食品链是:蝉→螳螂→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绽放”表现了生物要素对生物的影响3.以下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鸟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适于飞翔生活B.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C.浮水植物的气孔大多数散布在叶片上表皮D.缺乏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4.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芬芳,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 ,但这类菊花移栽到其余地方,就会失掉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 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5.以下四个实验装置中,哪一个用来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唐宋或更早以前,针对“经学” “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教授者称为“博士” ,这与现在“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次的单元设计是为初二结业考服务,考虑到参加结业考的学生要复习八个单元的内容,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且有些单元的重点知识都很多,在这种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下,建立抓主干去枝叶的复习思想。
知识点的确定参考《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单元的要求(见附件1、2)。
题目来源于《学习与评价》及历年的初一期末考试试卷,在题目的选取上以精简、典型及涵盖主要考点相对多为原则。
复习策略先构建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然后再视要求展开。
第一单元分两章,其中有两个对照实验。
由于对照实验既是生物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故建议将这两个实验放到对照实验专题复习课,对于这两个实验所验证的结论教师仍可作为环境与生物之间关系的论据来复习,这样处理,此单元的复习时间安排一节课;若想在此单元就复习对照实验的话,则建议安排两课时。
二、本单元的复习知识点:1.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观察、调查、对照实验。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9.描述生态系统中的事物链和事物网。
10.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事物链不断积累。
1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1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4.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三、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和复习建议1.生物的基本特征建议:复习此知识点时,提问学生回答,不需板书,若有必要回答完后可让学生看书。
虽此知识点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是重点,但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为保证“生态系统”这个大知识块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可能安排在最后较好。
)2.生态系统建议:(1)复习方式先复习此知识块。
边提问复习边由教师在黑板上构建此知识框架。
初中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案学科:生物年级:初中本单元主题:生物和生物圈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2.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理解生物圈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 生物的概念和特征;2. 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2. 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 讲解生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分类介绍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的特点;3. 分类整理不同种类生物的特征和示例。
二、介绍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1. 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 介绍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3. 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三、探讨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1. 讲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组成;2. 分析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3. 探讨食物网中食物链的互相联系和影响。
四、总结课堂内容并布置作业1. 总结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总结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3. 总结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生物教材和课件;2. 生物圈的图片和实例;3. 练习题和作业布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物的概念和特征有所了解;2. 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别生物的基本特征;3. 学生能够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4. 学生能够分析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以生物和生物圈为主题,通过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介绍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探讨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月日第周第 1 课时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自主复习
生物学的概念?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2、生物能进行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和
6、除外生物都由构成。
▲注意
(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2)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3)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
说明了生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4)蘑菇能从小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
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二)认识生物的方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
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 ___。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3、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
①按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②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③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知识巩固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B.长江源头水不断流出
C.水果上长出许多“白毛”
D.机器人在踢足球
2.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
A.生长和繁殖
B.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下面是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一条小鱼长成一条大鱼的现象是属于。
〈2〉一只母猪产下九只小猪的现象是属于。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现象是属于。
〈4〉人每天都得排出一定量的尿的现象是属于
4.你想调查一块草地某种植物的密度,最好采取的方法是〈〉A.大体上进行估算
B.一点不漏地数草数量并量地
C.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D.划格后逐格计算再累加
5.进行生物调查时,下列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
A.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不要下水调查
C.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D.特别注意安
全
三、解答:解答同步轻松练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月日第周第 2 课时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自主复习
(一)生物圈的内容
1、生物圈的概念:
2、生物圈的范围:
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适宜的和一定的。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_______关系、__________关系、__________关系等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有着侵蚀作用,导致岩石风化,这个实例表明生物既能________又能_________。
(四)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非生物部分:、、、温度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链状结构。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和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不断积累。
4、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6、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在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湿地生态系统是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__________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有之称,具有、的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______,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二、典型例题
例:1、右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请据图回答:
(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的生物外,还应有______。
(2)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_______________。
(4)为了防止鸟吃草子,有人用大网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罩了起来,实
验区内的草能否获得高产,试分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A.大米→鼠→蛇→人
B.阳光→青草→鼠→蛇→人
C.青草→鼠→蛇→鹰
D.营养物质→鼠→蛇→鹰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A.蚕吃桑叶
B.狼吃兔子
C.蘑菇从腐烂树木中摄取养料
D.蛔虫摄取人小肠
内的营养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河流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陆地生态系统
5.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农田 B.一座城市 C.一群正在吃草的羊 D.一条河流
6.(2014•郴州)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生物甲乙丙丁
铅的相对含量0.04 6.00 0.49 61.00
A.乙→丙→丁→甲B.丁→乙→丙→甲C.甲→丙→乙→丁D.甲→乙→丙→丁
7.(2014•江西模拟)某生物研究性学习
小组,在对某地域内的动植物种类进行调
查后,绘制了如图的食物关系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中有六种消费者
C.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各种草
D.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是猫头鹰
(2012烟台)5.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答案】A
【解析】绿色的是遍布植物的岩石圈,白色的是有着白云的大气圈,蓝色的是水圈。
(2012烟台)6.取一段带叶的冬青枝条,将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切开枝条发现变红的部位是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2012年东营市)4.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黄粉虫光照温度湿度
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15℃适宜
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30℃适宜
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2012年东营市)16.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8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答案】D
【解析】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兔会因为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但草的数量有限,很快,兔又因为食物不够死亡,数量又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