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原始记录
水泥化学分析试验原始记录

烧杯(m1)g
/
烧杯+样(m2)g
烧杯+样(m2)g
样(m)g
样(m)g
坩(m3)g
坩(m3)g
灼烧后坩+样(m4)g
灼烧后坩+样(m4)g
灼烧后样(m5)g
灼烧后样(m5)g
Xso3(%)=[m5×0.343/ m] ×100
Xso3(%)=[m5×0.343/ m] ×100
C3A含量
试料的质量(g)
氧化钙的质量百分数(%)
/
烧失量
坩(m1)g
坩(m1)g
/
坩+样(m2)g
坩+样(m2)g
样(m))g
灼烧后坩+样(m3)g
灼烧后样(m4)g
灼烧后样(m4)g
烧失量(%)=[(m—m4)/m] ×100
烧失量(%)=[(m—m4)/m] ×100
SO3含量
1
2
3
平均值
/
密度
序号
加煤油后刻度V1
水泥质量m(g)
加水泥后刻度V2
水泥密度(ρ)
平均值
/
1
2
备注:
/
主检:记录:审核:
试料质量(g)
/
1.773
氯离子的质量百分数(%)
碱含量
100mL测定溶液中氧化钾的含量(mg)
100mL测定溶液中氧化钠的含量(mg)
试料质量(g)
/
氧化钾的质量百分数(%)
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数(%)
总碱量(%)
游离CaO含量
每毫升苯甲酸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mg/mL)
滴定时消耗苯甲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验原始记录

常州奥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环氧乙烷残留量检验原始记录检测仪器:分光光度计环境温度:记录编号:1供试液的制备极限提取法。
室温放置1h,即得供试液。
2梯度标准液的制备C=W/50×1000 = 10.882.2乙二醇标准溶液的制备精确量取标准贮备液1.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按下式计算乙二醇标准溶液的浓度(g/L):C1=C×10-3=10.88×10-32.3取5支纳氏比色管,分别精确加入0.1mol/L盐酸2ml,再精确加入0.5ml、1.0ml、1.5ml、2.0ml、2.5ml乙二醇标准溶液。
另取一支纳氏比色管,精确加入0.1mol/L盐酸2ml作为空白对照。
3作标准曲线于上述各管中分别加入0.5%高碘酸溶液0.4ml,放置1h。
然后,分别滴加1%硫代硫酸钠溶液至出现的黄色恰好消失。
再分别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0.2ml,用水稀释至10ml,摇匀,35℃~37℃条件下放置1h,于560nm波长处以空白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绘制吸光度-体积标准曲线。
4测定平行测定两份。
精确量取供试液2.0ml于纳氏比色管中,加入0.5%高碘酸溶液0.4ml,放置1h。
然后,滴加1%硫代硫酸钠溶液至出现的黄色恰好消失。
再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0.2ml,用水稀释至10ml,摇匀,35℃~37℃条件下放置1h,于560nm波长处以空白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以测得的吸5计算样品中环氧乙烷相对含量(μg/g):C EO=1.775VC1×1000C EO(1)=1.775×0.3425×10.88×10-3×1000= 6.61 C EO(2)=1.775×0.3472 ×10.88×10-3×1000=6.71结论:本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4233.1-2008检验,结果符合规定。
化学检验原始记录

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送检单位:化学分析原始记录QR8.2.4-12
厚德载物,养威蓄锐
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QR 8.2.4-13 金相及晶间腐蚀原始记录No
厚德载物,养威蓄锐
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QR 8.2.4-14 理化中心检验台帐No.
厚德载物,养威蓄锐
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成品力学性能原始记录QR-8.2.4-15
厚德载物,养威蓄锐
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厚德载物,养威蓄锐
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日期:年月日钢管产品表面检验原始记录QR-8.2.4-08
厚德载物,养威蓄锐
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QR8.2.4-09 钢管产品性能检验台帐
制单:
厚德载物,养威蓄锐
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合同号:钢管成品出厂检验记录
厚德载物,养威蓄锐。
碘吸附值的测定原始记录

碘吸附值的测定原始记录碘吸附值的测定原始记录导言碘吸附值是用来衡量材料孔隙大小和表面积的重要参数。
它是指单位质量的材料能吸附住的碘的量。
碘吸附值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碘吸附值测定的实验步骤和原始记录的编写方法。
原始记录编写步骤1. 标题:记录的第一行应是实验的标题,即“碘吸附值测定原始记录”。
2. 实验条件:在记录的第二行,记录实验的日期、地点和使用的仪器设备。
3. 样品信息:接下来,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样品名称、批号、分子量等。
还应该记录采样时间和样品的来源。
4. 实验步骤:此部分应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a. 准备操作:记录准备操作,例如将样品装入量筒,或在平衡滤纸上放置碘溶液。
b. 碘溶液配制:记录配制碘溶液的方法和所使用的浓度。
c. 操作过程: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浸泡时间、温度控制等。
d. 碘吸附值计算:如果有特殊的计算公式或方法,也应该在此部分进行记录。
5. 数据记录:此部分应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a. 初始记录:记录起始时的处理结果,包括样品的初始质量和实验条件。
b. 中间记录:记录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例如浸泡时间和吸附量。
c. 结果记录:记录最终的结果数据,包括碘吸附值和相应的单位。
6. 结果分析:在记录的进行简要的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解释和总结。
7. 总结和展望: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提出未来可能的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个人观点和理解碘吸附值作为衡量材料表面积和孔隙大小的指标,在化学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定碘吸附值,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吸附性能,从而评估其适用性和效率。
碘吸附值的测定不仅需要准确的实验记录,还需要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只有通过严谨的实验操作和详细的记录,才能得到可信和有价值的结果。
在测定碘吸附值时,我个人认为要特别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
温度对吸附过程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测定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和记录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的再现性也是评估实验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应该采取多次测定并计算平均值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pH值测定原始记录表

样品性质
检测项目
pH值
检测依据
仪器型号及编号
pH计PHS-3C(259)
检测方法
玻璃电极法
湿度:%
标准缓冲溶液
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溶液、混合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四硼酸钠标准缓冲溶液。(配置及标定见化学试剂配置及标定记录表)
水温(℃)
取样量(mL)
样品前处理
分析步骤
1、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放入纯水中浸泡24h以上。
2、仪器校正:仪器开启30min后,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
3、pH定位
标准缓冲溶液名称
标准缓冲溶液pH值
标准缓冲溶液测定pH值
标准缓冲溶液名称
标准缓冲溶液pH值
标准缓冲溶液测定pH值
标准缓冲溶液名称
标准缓冲溶液pH值
标准缓冲溶液测定pH值
苯二甲酸氢钾
混合磷酸盐
四硼酸钠
4、用洗瓶以纯水缓缓淋洗电极数次,再以水样淋洗6~8次,然后插入水样中,1min后直接从仪器上读出pH值。
样品编号
pH值
样品编号
pH值
备注:
样品编号
pH值
样品编号
pH值
备注:
泛酸测定原始记录表

样品测定
提取液定容体积V mL;P=Px/Vx ;X=P×V×f×100/(m×1000000)
空白
吸取酶空白液体积V1
吸光度
从曲线查得泛酸含量m3(ng)
酶液中泛酸含量
/
/
试样中泛酸
含量X mg/100g
A1
B1
C1
D1
序号
试样质量m(g)
稀释
倍数f
吸取试样液体积Vx
吸光度
曲线中得泛酸含量Px(ng)
泛酸浓度P(ng/ml)
泛酸浓度的平均值ng/ml
A2
B2
检验员:复核人:审核人:
将培养好的标准系列管、试样和酶空白系列管用漩涡混匀器混匀。用厚度为1m比色杯,于550m处,以未接种的0对照管调节透光率为100%(或吸光度值为0),依次测定标准系列管、试样和酶空白系列管的透光率(或吸光度值)。如果0对照管有明显的细菌增长,或者与0对照管相比,标准0管透光率在90%以下(或吸光度值在0.2以上);或标准系列管透光率最大变化量<40%(或吸光度值变化量<0.4),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检验项目
泛酸
检验依据
GB5009.210—2016食品中泛酸含量的测定
检出限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检测起止日期
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_______按标准中5.1制备接种液,按标准中6.2进行试验提取。根据试样中泛酸含量用水对试样提取液进行适当稀释(F),使稀释后试样提取液中泛酸浓度约为 20 ng/mL.所用试管使用前洗刷干净,用水煮沸30min,沥干后放入盐酸浸泡液中浸泡2h,经170℃烘3h后使用。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1.0mL、2.0mL、3.0mL、4.0mL试样提取液(Vx),补水至5.0mL,加入5.0mL泛酸测定用培养液,混匀。另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1.0mL、2.0mL、3.0mL、4.0mL酶空白液。取试管分别加入泛酸标准工作溶液0.00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3.00mL、3.50mL、4.00mL、4.50mL、5.00mL于试管中,补水至5.0mL,相当于标准系列管中泛酸含量为0ng、10ng、20ng、30ng、40ng、50ng、60ng、70ng、80ng、90ng、100ng泛酸,再加入5.0mL泛酸测定用培养液,混匀。为保证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应制备2套~3套标准系列管,绘制标准曲线时,以每个标准点的均值计算。将所有测定管塞好棉塞,于121℃高压灭菌15min。待测定系列管冷却至室温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向每支测定管滴加接种液50L。塞好棉塞,置于37℃士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6h~20h,直至达到最大混浊度,即再培养2h后透光率(或吸光度值)无明显变化。另准备一支标准0管(含0g泛酸)不接种作为0对照管。
化学试验原始记录表

实验完成情况
各组都能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
实验的效果及
成败
实验现象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实验的改进 意见
无
仪器的使用
情况
正常,无损坏
学科:九年 班 实验分类: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
实有人数
缺课人数
实验开出组数
24
使用仪器材料 (规格型号)
实验进行情况
(3)小结酒精灯的使用。
实验进行情况
(1组装仪器;(2)在燃烧匙里放入适量的红 磷,点燃;(3)伸入瓶中,塞紧塞子;(4)观 察红磷的燃烧;(5)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
(6)观察,水面的变化。
实验完成情况
各组都能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
实验的效果及
成败
实验现象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实验的改进 意见
无
仪器的使用
情况
正常,无损坏
实验完成情况
各组都能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
实验的效果及
成败
实验现象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实验的改进 意见
无
仪器的使用
情况
正常,无损坏
学科:九年 班 实验分类: 探究
实验名称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
热
实验时间
实有人数
缺课人数实验开出组数24
使用仪器材料 (规格型号)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水等。
实验进行情况
实验完成情况
各组都能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
实验的效果及
成败
实验现象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实验的改进 意见
无
仪器的使用
情况
正常,无损坏
学科:九年 班 实验分类: 探究
COD分析法原始记录表 水和废水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分析监测中心原始记录表(ZHBIT/JB0025Ⅰ) 编号:
化学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水□废水收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
方法名称、依据:重铬酸盐法 GB/T11914-1989 方法检出限:5mg/L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C: mol/L 计算公式:COD = C(V1-V2)8000/V0
分析:校核:审核: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分析监测中心(ZHBIT/JB0025Ⅱ) 编号:
化学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
样品名称:□水□废水收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
方法名称、依据:重铬酸盐法 GB/T11914-1989 方法检出限:10mg/L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C: mol/L 计算公式:COD = C(V1-V2)8000/V0
分析:校核:审核: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分析监测中心(ZHBIT/JB0025Ⅲ) 编号: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标准溶液名称:硫酸亚铁按标准溶液
校核: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
光度分析原始记录
分析项
试样量
仪器
温度
目
g(ml)
型号
(℃)
分析日 期
样品名 称
波长 (nm)
湿度
方法编 号
比色皿 (cm)
引用 标准
测量方 式
标液浓度 (μg/ ml)
序号 1 2 3 4 5
6
78 9
0
读数 (A)
参比 (A)
含量 (%)
计算公式:
含量==(m1*V1/m0*V0 )*100%
沉淀重/g
减空白重/g
含量/%
检测:
审核:
********************公司
容量分析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分析项目
分析日期
方法编号
标液名称
标准溶液 的标定浓 度或滴定 度(mg/ml)
序号
1
试样量/ g(ml)
终读数 (ml)
初读数 (ml)
滴定数 (ml)
减空白数 (ml)
含量/%
计算公式:
波长 (nm)
延时时间
背景处理
温度
湿度 观测高度 (mm) 量程扩展
检测序号
1
2
3
4
浓度 标准曲线:
检测:
审核:
标定人 2345
6
空白
空 白
样品编号:
分析项目
检测:
审核:
**********************公司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始记录
试样名称
试样量 g(ml)
分析日期
方程选择
方法选择
引用标准
灯电流 (mA) 空气流量 (l/min) 光谱通道 (nm)
积分时间
溶液介质
负高压 (V)
乙炔流量 (l/min)
m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量,g;V1——分取试液的体积,
ml;
m0——试样量,g;
V0——试液总体积,ml;
检测:
审核
***************公司
质量分析原始记录
分析日期:
分析元素
计算:
引用标准
序号
1
2
3
4
样品编号
试样重/g
1
灼烧 2
或烘 干后
3
重/g 4
恒重1Βιβλιοθήκη 空坩 2 锅3 重/g 4
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