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习题
1总论练习题1 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规章的是()。
A.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规章的制定机关。
规章包括由国务院部委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国务院部门规章,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的范围。
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运输100台电视机的合同,由此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
A.乙方承运的该100台电视机B.甲乙双方C.乙方承运电视机的运输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甲、乙双方签订运输合同而形成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即该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承运的电视机,而是乙方承运电视机的运输行为。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A.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B.工商局局长与其干部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C.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D.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发生的征纳关系【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但并不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只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即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行政管理关系,不是经济关系,所以B选项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
4.下列各项选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修理行为B.摩托车C.嘉奖表彰D.空气【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摩托车)、行为(修理行为)、非物质财富(嘉奖表彰)以及权利。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本章考情分析年教材对本章内容进行了%的调整。
在年的考试中,本章的考试分值估计在分左右,题型主要为客观题。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一、经济法的体系(★★★)(-)、经济法是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宏观)和市场规制关系(微观)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主要调整两类社会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因此,经济法的体系包括两大部分,即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也称市场监管法)。
、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计划调控法,构成了宏观调控法的三大类别。
【解释】财税法包括财政法和税法两个具体的部门法。
其中,财政法包括财政体制法和财政收支法,具体包括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转移支付法等;税法包括税收体制法与税收征纳法。
、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保护法,构成了市场规制法的三大类别。
银行、证券、保险、能源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也属于市场规制法。
【解释】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可以大略概括为“财金计划调控法,两反一保规制法”。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有()。
、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计划调控法、反垄断法【答案】【解析】选项属于市场规制法。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有()。
、预算法、国债法、政府采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答案】【解析】()选项:属于宏观调控法中的财税调控法;()选项属于市场规制法。
【例题·判断题】经济法主要调整两类社会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
()【答案】√【例题·判断题】银行、证券、保险、能源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属于宏观调控法。
()【答案】×【解析】银行、证券、保险、能源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属于特别市场规制法。
二、经济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解释】全国人大每年审批通过的年度预算和年度计划,从法理上说,应与其他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解释】《企业所得税法》属于“法律”的范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制定,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
(完整版)经济法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总论习题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一、法的本质与特征【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答案】ABCD【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
A.国家强制性B.国家意志性C.明确公开性 D。
规范性【答案】ABCD二、法律关系【例题1·单选题】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2017年)A.赵某,9岁,系某小学学生B。
王某,15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C。
张某,13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D.李某,17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答案】D【解析】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2015年)A。
法人 B。
发明 C.行为 D.荣誉称号【答案】BCD【解析】选项A: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
【例题3·多选题】下列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2016年)A。
土地 B。
荣誉称号 C。
人民币 D.天然气【答案】ABCD【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了一台设备,价款8万元,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2017年)A。
买卖合同 B.设备 C.8万元价款 D.甲公司与乙公司【答案】D【例题5·多选题】非物质财富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物质财富的有( )。
(2017年)A.著作B.嘉奖表彰C.发明D.荣誉称号【答案】ABCD三、法律事实、【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会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是()。
(完整word版)经济法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规范内容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
A、授权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B、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D、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2、《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此规定属于()。
A、任意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3、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般通过自身实现,而法人的行为能力则通过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实现B、行为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C、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D、社会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4、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A、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吉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B、国务院制定的《人民币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D、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5、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人的行为范围的是()。
A、地震B、战争C、骗税D、水灾6、按照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
A、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B、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与委任性规范D、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7、下列规范性用语中属于任意性规范的是()。
A、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达到500万元人民币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B、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C、公司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D、票据的出票日期应当使用中文大写8、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属于()。
A、命令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9、下列法的渊源中,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是()。
经济法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一章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3、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C.战争爆发D.海底火山爆发4、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6、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下列选项中,不适用于特别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有()。
A.借款利息未支付B.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而未声明的C.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的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
A.申请人B.被申请人C.第三人D.复议机关15、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可能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有()。
A.停止侵害B.拘役C.罚款D.没收财产16、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法定期限是指()。
A.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0日内B.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C.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D.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A.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吉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B.国务院制定的《人民币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D.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在经济法的体系中属于()。
A.宏观调控法B.市场规制法C.金融调控法D.计划调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经济法的体系中属于()。
A.宏观调控法B.市场规制法C.反不正当竞争法D.财税调控法4.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行、署D.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5.经济法主体中,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资格的取得,主要是依据()。
A.宪法B.立法法C.民商法D.组织法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宏观调控行为中财税调控行为的是()。
A.预算调控行为B.国债调控行为C.价格调控行为D.税收调控行为7.从行为对象角度出发,国家调整税收优惠措施的立法行为,属于()。
A.非单方行为B.对策行为C.具体行为D.抽象行为8.从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来看,在财政法领域,预算的收支行为属于()。
A.基础性行为B.高层次行为C.市场对策行为D.抽象行为9.市场主体针对国家的调制行为所实施的博弈行为,称为()。
A.横向对策行为B.一般市场规制行为C.纵向对策行为D.特殊市场规制行为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行为,体现了()。
A.宏观调控立法权B.宏观调控执法权C.市场规制立法权D.市场规制执法权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宏观调控权的是()。
A.财政收入权B.货币发行权C.金融市场规制权D.利率调整权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济法责任中惩罚性责任的是()。
A.罚款B.吊销营业执照C.损害赔偿D.信用减等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法所调整的两类社会关系包括()。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第一章课后练习题: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经济法主体中,不属于依法接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主体是【A】。
A. 中国人民银行B. 商业银行C. 经营者D. 消费者【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中国人民银行属于我国重要的调控主体。
[该题针对经济法的主体”知识点进行考核]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在经济法的体系中属于【B】。
A. 宏观调控法B. 市场规制法C. 反不正当竞争法D. 财税调控法【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经济法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属于经济法的体系中的市场规制法。
[该题针对经济法的概念、体系和渊源”知识点进行考核]3. 市场主体在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中所从事的各类行为,称为【A】。
A. 横向对策行为B. —般市场规制行为C. 纵向对策行为D. 特殊市场规制行为【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策行为的分类。
所谓横向对策行为,是市场主体在相互之间的市场竞争中所从事的各类行为。
[该题针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属性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4. 根据具体调控领域、具体调控方式等标准划分,不属于宏观调控权的是【D】。
A. 财政调控权w WW .K A B. 金融调控权C. 计划调控权D. 市场调控权【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职权的分类。
可以把宏观调控权再分为财政调控权、金融调控权、计划调控权等。
[该题针对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的职权和主要职责”知识点进行考核]5. 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一切基本权利,同时还要承担经济法所规定的相关义务。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主要是市场主体,因而其权利可以统称为市场对策权”B. 对于某些非强制性的调控和规制,市场主体有权选择合作或不合作C. 市场主体作为调制行为的作用对象,其权利的行使不具有主动性D. 市场主体在其行使竞争权的过程中,不能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接受调控和规制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市场主体作为调制行为的作用对象,其权利的行使既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也具有明显的主动性。
经济法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规范内容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 )。
A、授权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 2、《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此规定属于( )。
A、任意性规范 B、确定性规范 C、委任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3、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般通过自身实现,而法人的行为能力则通过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实现 B、行为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C、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D、社会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4、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
A、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吉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B、国务院制定的《人民币管理条例》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D、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5、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人的行为范围的是( )。
A、地震 B、战争 C、骗税 D、水灾 6、按照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 )。
A、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与委任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 7、下列规范性用语中属于任意性规范的是( )。
A、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达到500万元人民币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B、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 C、公司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D、票据的出票日期应当使用中文大写 8、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属于( )。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习题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习题一、填空题1、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和()的产物。
2、1906年()学者()在《世界经济年鉴》中开始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经济法概念。
3、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形成,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
德国1896年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
4、世界上第一部也是至今唯一的一部经济法典是()于1964年6月4日颁布的(《》)。
5、“经济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在1755年出版的(《》)一书中提出来的。
6、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在1842年出版的(《》)一书中也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
7、经济法是一个()的法律部门。
8、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它不调整()以外的社会关系。
二、判断题:()1、法律规范区别于一般社会规范的主要特点是,它具有国家强制性。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经济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
()3、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如发行国债,征收税收等。
()4、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5、知识产权只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6、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7、自然灾害、战争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属于法律行为。
()8、企业的内部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因此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
二、选择题1、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生产高度社会化引起的社会经济调节机制和现代国家职能的变化B.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C.新的法律思想理念的产生D.民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局限性2、下列社会关系属于经济法的调整范围的是()。
A.财物赠与关系B.财产继承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D.一切经济关系3、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是()。
A.经济法律关系主体B.经济法律关系C.经济法律关系客体D.经济法律关系内容4、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
会计初级经济法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B.乙市法院
C.丙市法院
D.丁市法院
11.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
C.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事由
D.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才可能中止诉讼时效
12.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审终审制度例外情况的有( )。
20.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责任的有( )。
A.甲市人民法院判决要求张某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侵犯某明星隐私权案赔礼道歉
B.乙市公安局对非法种植罂粟的郝某处以拘留10天
C.丙市工商局对非法生产辣条的黑作坊处以罚款2000元
D.丁市人民法院判处吴某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1.下列责任中,属于行政责任的有( )。
C.确定的仲裁庭成员
D.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7.2015年6月,水果商石某和果农陈某签订了西瓜买卖合同,同时达成仲裁协议,双方约定,若发生合同纠纷由A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后双方发生合同纠纷,依照仲裁协议申请仲裁。根据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不得先行调解
B.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若石某和陈某自愿调解,仲裁庭应当调解
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C.法律>宪法>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D.法律>宪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5.下列对法的分类中,属于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的是(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6.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解决的是( )。
17.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为违法的有( )。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 习题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法律基础【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年)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规范本质与基本特征的有()。
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国家制定或认可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取得社会公众认可【例题4·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自然人 B.商品C.法人 D.行为【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2010年)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合伙企业D.个人独资企业【例题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自然人B.发明专利C.劳务D.物质资料【例题7·单选题】下列权利义务中,属于法律关系积极义务内容的有()。
A.所有权B.纳税义务C.继承权D.不得毁坏公共财物的义务【例题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有()。
A.自然灾害B.公民死亡C.签订合同D.提起诉讼【例题9·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2005年)A.订立合伙协议B.签订合同C.签订和解协议D.签发汇票【例题10·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相对事件范围有()。
A.地震B.战争C.签订协议D.发行公司债券【例题11·单选题】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依看进行分类的是(A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实体法和程序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2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A )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xx别B.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D.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规章制度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是(D )A.合同法律关B.行政处罚法律关系C.物权法律关系D税收法律关系4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D )A.签发支票B.捐赠口罩C.租赁房屋D.森林大火5.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不能担供定代表的是(D)A董事长B执行董事C经理D.财务负责人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别法人的是( B)A机关法人B.事业单位C村委会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7 下列各演中,属于营利法人的是(D)A基金会B事业单位C合伙企业D股份有限公司8下列自然人视为完会民事行为能力的有(D)A.陈果,9岁,系某小学学生B王某,15岁,系某高级中学生C张某,13岁,系某初中学学生D.李某,17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9 下列自然人中,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D )A.15周岁的小题。
先天腿部残疾B.70周岁的老钱,已经不能完全所认自己的行为C.8周岁的小孙,智力超常D.20周岁的小李,先天智障,完全不能得认自己的行为10,赵某,15周岁,系甲省体操队专业运动员,月收人3000元,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生活所需。
下列关于赵某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赵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赵某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赵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赵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1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C )A.发生泥石流B.爆发洪水C.书立遗嘱D发生地震12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B)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会计资格考试《经济法》第一章总论题目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主体中,属于非法人组织的是()。
A.基金会B.有限责任公司C.事业单位D.合伙企业2.赵某,15 周岁,系甲省体操队专业运动员,月收入3 000 元,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生活所需,下列关于赵某民事行为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B.属于完全行为能力人C.赵某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D.赵某属于无行为能力人3.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王某,10岁,系某中学学生B.张某,15 岁,系因病休学的某中学学生C.孙某,17 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D.李某,16岁,系以自己工资为全部生活来源的某酒店服务员4.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突发地震B.书立遗嘱C.火山喷发D.台风登陆5.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相对事件的是()。
A.地震B.爆发战争C.纵火D.行政命令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的主要形式的是()。
A.宪法B.自治法规C.法律D.判决书7.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C.国务院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8.下列规范行为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总会计师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C.《支付结算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9.下列法的形式中,效力最低的是()。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宪法10.甲公司长期拖欠乙公司货款,双方发生纠纷,期间一直未约定纠纷的解决方式,为解决纠纷,乙公司可采取的法律途径是()。
A.提起行政诉讼B.申请行政复议C.提起民事诉讼D.提请仲裁11.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纠纷中,适用仲裁法的是()。
经济法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一章总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规范内容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
A、授权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B、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D、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2、《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此规定属于()。
A、任意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3、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一般通过自身实现,而法人的行为能力则通过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实现B、行为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C、权利能力是指权利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D、社会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4、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A、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制定的《吉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B、国务院制定的《人民币管理条例》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D、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5、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人的行为范围的是()。
A、地震B、战争C、骗税D、水灾6、按照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
A、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B、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与委任性规范D、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7、下列规范性用语中属于任意性规范的是()。
A、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达到500万元人民币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B、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C、公司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D、票据的出票日期应当使用中文大写8、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属于()。
A、命令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9、下列法的渊源中,属于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1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B.经济法是市场经济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C.经济法为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D.与经济有关的法都是经济法A B C D 【正确答案】D【知识点】经济法的产生【答案解析】选项D: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与经济有关的法在古代社会就有,所以不能认为与经济有关的法就是经济法。
2.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是()。
A.反垄断法B.反不正当竞争法试题中心 >> 中级经济法(2011) >> 课后作业试题中心首页我做过的试卷我做错的题中级经济法(2011)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课后作业时间:0.0 分钟总分:48 分字体大中小打印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1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B.经济法是市场经济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C.经济法为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D.与经济有关的法都是经济法A B C D 【正确答案】D【知识点】经济法的产生【答案解析】选项D: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与经济有关的法在古代社会就有,所以不能认为与经济有关的法就是经济法。
2.下列各项中,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是()。
A.反垄断法B.反不正当竞争法C.金融法D.消费者保护法A B C D 【正确答案】C【知识点】经济法的体系【答案解析】宏观调控法包括三个部门法,即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和计划调控法,分别简称财税法、金融法和计划法。
3.下列法的形式中,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A B C D 【正确答案】C【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答案解析】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经济法的最重要渊源。
4.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制定主体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D.国务院的各部、委、行、署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A B C D 【正确答案】B【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答案解析】行政法规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下列各项,关于经济法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法主体只能是组织,不能是个人B.经济法主体只能是立法机关或执法机关,不能是各类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C.同一主体可以因其参加不同的法律关系,成为多个法律领域的主体D.外国人不可能成为我国经济法的主体A B C D 【正确答案】C【知识点】经济法主体的界定【答案解析】(1)选项A:经济法主体是指依据经济法而享有权力或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或个人;(2)选项B:作为经济法主体的组织,可能是立法机关或执法机关,也可能是各类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等;(3)选项D:经济法主体的个人,可以是本国公民、外国人等。
6.关于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主体资格取得的法律依据具有差异性B.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取得具有多源性C.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主要由民商法确定其资格D.经济法规范不可以限定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的主体资格或资质条件等A B C D 【正确答案】D【知识点】经济法的主体资格的取得【答案解析】受控主体和受制主体主要由民商法确定其资格,但不排除在市场准入方面,基于产业政策的考虑,由专门的经济法规范对其主体的资格或资质条件等作出专门的限定。
7.下列经济法主体的行为中,不属于宏观调控行为的是()。
A.金融调控行为B.财税调控行为C.金融市场规制行为D.计划调控行为A B C D 【正确答案】C【知识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基本分类【答案解析】选项C:属于市场规制行为。
8.从经济法主体行为效果角度出发,可以将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分为()。
A.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B.抽象行为和具体行为C.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D.自为行为和代理行为A B C D 【正确答案】C【知识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其他分类【答案解析】(1)选项AD:是从经济法主体角度作出的分类;(2)选项B:是从经济法主体行为对象的角度作出的分类。
9.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法主体的职权可以放弃B.经济法主体的权利可以放弃C.职权和权力都要依法行使D.职责和义务都要依法履行A B C D 【正确答案】A【知识点】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定【答案解析】依据一般法理,经济法主体的职权,是经济法主体中的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依经济法所享有的调控或规制权力,是必须依法行使且不可放弃的。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主体权利义务的特殊性的是()。
A.权利义务的配置上,存在“不均衡性”B.法律规范分布上,存在权力规范和义务规范在主体分布上的“倾斜性”C.权利与义务的对应程度上,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D.权利与义务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A B C D 【正确答案】D【知识点】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的特殊性【答案解析】选项ABC属于经济法主体权利义务的特殊性;所有权利义务均属于法律关系的内容,不是经济法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特殊性。
11.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
A.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B.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C.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D.调制主体的责任和受调制主体的责任A B C D 【正确答案】A【知识点】经济法责任的具体类型【答案解析】(1)选项BC:划分依据为责任的性质不同;(2)选项D:划分依据为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1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征纳法的有()。
A.所得税法B.财产税法C.营业税法D.税收征纳程序法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B, C, D【知识点】经济法的体系【答案解析】税收征纳法可以分为税收征纳实体法(如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营业税法等)与税收征纳程序法等。
2.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别市场规制法的有()。
A.反垄断法B.银行监管法律规范C.证券监管法律规范D.能源监管法律规范A B C D E F 【正确答案】B, C, D【知识点】经济法的体系【答案解析】银行、证券、保险、能源等领域的监管法律规范,也属于市场规制法,只不过是比一般市场规制法更加严格的特别市场规制法。
3.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只能制定法律的有()。
A.基本经济制度B.财政的基本制度C.外贸的基本制度D.海关的基本制度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B, C, D【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答案解析】《立法法》第八条规定,涉及“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等,只能制定法律。
4.下列各项中,属于部门规章制定主体的有()。
A.国务院B.中国人民银行C.财政部D.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A B C D E F 【正确答案】B, C, D【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答案解析】选项A:国务院是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
5.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渊源的有()。
A.宪法B.法律C.地方性法规D.法院的生效判决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B, C【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答案解析】选项D:在我国,法院的生效判决不属于经济法渊源。
6.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调控权的有()。
A.征税权B.发债权C.预算支出权D.转移支付权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B, C, D【知识点】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的职权【答案解析】财政调控权可以分为财政收入权和财政支出权,前者包括征税权、发债权等;后者包括预算支出权、转移支付权等。
7.下列各项中,关于调制权的表述正确的有()。
A.调制立法权只能由立法机关独享B.国家行政机关可分享调制立法权C.同一主体不能同时享有调控权和规制权D.原则上讲,调制权应当首先在宪法上加以明确A B C D E F 【正确答案】B, D【知识点】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的职权【答案解析】(1)选项AB:调制立法权既可以主要由立法机关独自享有,也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来分享;(2)选项C:从享有调制权的主体来看,同一主体可能既享有调控权,又享有规制权。
8.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规制权的有()。
A.金融市场规制权B.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权C.房地产市场规制权D.能源市场规制权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B, C, D【知识点】调控主体与规制主体的职权【答案解析】9.下列各项中,关于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主要职责,表述正确的有()。
A.贯彻法定原则是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基本职责B.依法调控和规制是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重要职责C.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不得滥用调制权和超越调制权D.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可以放弃调制权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B, C【知识点】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主要职责【答案解析】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不得滥用调制权和超越调制权,必须适当地行使调制权,不能放弃调制权。
10.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责任的特殊性,表述正确的有()。
A.经济法责任承担上的双重性B.经济法责任的双重性C.经济法责任承担上的非单一性D.经济法责任的经济性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C, D【知识点】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答案解析】选项B:经济法责任承担具有双重性,并不是经济法责任本身具有双重性。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惩罚性责任的有()。
A.信用减等B.资格减免C.罚款、罚金D.吊销营业执照A B C D E F 【正确答案】A, B, C, D【知识点】赔偿性责任与惩罚性责任【答案解析】三、判断题(本题型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税法的主要渊源是税收法规,而不是税收法律。
()对错【正确答案】对【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答案解析】2.从全国范围看,特别是从建立统一的市场、统一的法制的角度来说,不宜盲目地扩大地方性法规的数量。
()对错【正确答案】对【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答案解析】3.所有经济法渊源没有层次之分,都应该无差别地执行。
()对错【正确答案】错【知识点】经济法的渊源【答案解析】经济法的各种渊源有效力层次之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的效力要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而行政法规的效力要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