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植物有丝分裂的观察

(一)材料准备
通过休眠的洋葱鳞茎,经日晒后,置于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上,根部与水接触,20~25℃光照条件下培养2~3天,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00~11:00剪下根尖备用。
(二)预处理
为了获得较多中期分裂相的细胞,同时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可对根尖进行预处理,将根尖浸在蒸馏水中于在1~4℃低温下处理24小时。
徐州工程学院教案
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学期第3周
实验名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和观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掌握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技术。
3、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8.使用显微镜时一定严格按规程操作,遇到问题,如机件不灵,千万不可用力转动,切忌任意拆修,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9.使用完毕要将显微镜擦试干净,恢复原状,转动物镜转换器,将4×物镜转到光路上,使镜台调至接近物镜。
10.关闭光圈、电源,适当下降聚光镜,将塑料罩罩好,及时收回镜箱。
八、作业
1.制作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片子1~2张。
B液:铁钾矾0.5克溶于100ml 50%丙酸。
染色液:A液和B液等量混合,每5ml的A液和B液的混合液中加入2克水合三氯乙醛,充分溶解摇匀,存放一天后使用。贮存液可较长久保存,染色液只能保存一个月,在两周内使用效果最好。
实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D.①③④
2.(08江苏生物)在完成了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后,教师给学生 提供了2份资料。 资料一 一份“实验报告”的部分内容
(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cm。 (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
(三)材料用具 1.洋葱(可用葱、蒜代替) 2.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 3.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4.碱性染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实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四)方法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2.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P116 3.观察和记录: 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4. 绘图:
7、实验材料的选择
(1)洋葱的根尖可用于观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的实验,这是因为其根尖分生
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 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 细胞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
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这是因为其具有 紫色大液泡 ,同时还可以利用洋葱鳞片
叶内表皮观察 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人的 口腔上皮细胞 可用于观察 线粒体 及 DNA和RNA在细胞内的
(3)制片时,需要压片,但用力大小要适当,要使根尖被 压平,细胞分散开。
1.(09·江苏卷)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
C 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_课件

3~5 min )→压片→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 根尖分生区 的 细胞,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不同分裂期的 细胞。) 2.解离: 使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 漂洗: 洗去根尖多余的解离液利于染色 。 染色剂:质量浓度为0.01 g/mL龙胆紫溶液或0.02 g/mL 醋酸洋红溶液 。 染色:对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便于观察 。
解析:把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首先根据图 中染色体的变化特征,确定各个时期及其变化顺序是3是间 期,2是前期,1是中期,5是后期,4是末期,然后再根据图回 答问题。 答案:(1)分裂间 3 (2)前、中、后 2、1、5 (3)末 4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下一个细胞周期或间 (5)亲、子代细胞核内DNA含量和染色体数保持不变 (6)
每一时期的细胞数 × 计数的细胞总数 。 答案:C
2.一同学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发现被观察的材料
由边缘到中间颜色越来越浅,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
的是( )
A.染色时间过长 B.染色时间过短
C.解离不充分
D.未漂洗
答案:B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 确的是( )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 分裂过程 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时 间最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前期、中期与后期的染色体数不 相等;赤道板不是一个实体结构,显微镜下不可能看见;在该 实验中,细胞已死亡。 答案:B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教案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1. 实验背景与原理染色体的研究在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变异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染色体工程、分类学等众多学科的基本实验技术。
物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形态、长度等信息的总和根据实验的观察和测量绘制成的模式图称为核型(karyotype)。
核型分析在物种亲缘鉴定,染色体变异分析,杂种分析,细胞分裂过程分析,孤雌生殖等研究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标本的常规制片方法有切片法、涂片法、压片法、滴片法(空气干燥法)等。
压片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方法。
不过,该法在制备中要注意避免压片所造成的染色体的扭曲、变形和丢失的现象。
染色体制备的重要环节如下:(1)取材:应取分生旺盛的组织或细胞。
在植物中通常取根尖,在分裂高峰时取材,可得到大量分裂相细胞。
而在动物细胞中通常选取骨髓等分裂活跃的细胞,或是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刺激下的淋巴细胞,也可选取分裂旺盛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或转化细胞等。
(2)预处理:使用秋水仙胺等药品破坏纺锤体形成,不但可得到大量分裂相细胞,而且可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有利于观察。
(3)固定:渗透力强的固定液将细胞迅速杀死,蛋白质沉淀,并可尽量保持细胞原有状态。
(4)解离或低渗:植物细胞要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从而使细胞得以膨胀,为染色体的分散提供了空间。
常用解离方法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通常不需解离,而是用低渗液使细胞膨胀。
(5)染色体分散:通过压片、滴片等机械力量使染色体分散, 有利于观察。
2. 实验目的(1)掌握常规压片技术制作植物染色体标本的一般方法。
(2)了解显微镜下常规显色的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特点,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3)理解染色体与生命遗传的意义及染色体核型检查的应用。
3. 实验材料与试剂(1)材料:市售大蒜、洋葱。
(2)设备与用品:普通光学显微镜,水浴锅,盖玻片,载玻片,异物针,镊子,平皿,滤纸等。
6.1.2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

离后已被杀死,因此要通过移动装片寻找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知识 整合
1、选择实验材料时要选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相对较高的生物细胞; 2、解离的要求是使根尖细胞充分解离,又不能破坏细胞结构; 3、漂洗是为了防止残留的解离液(盐酸)继续破坏细胞,同时盐酸也影 响染色和腐蚀镜头; 4、解离后的细胞已经死亡。
(1)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2)细胞内的染色体易被
碱性 染料染成深色。
2.实验过程
(1)培养洋葱至根长约5 cm。
(2)解离:剪取根尖2~3 mm,放入盛有 盐酸
(3)漂洗:将解离后的根尖放入盛有 清水 的玻璃皿中漂洗。
和 酒精 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
(4)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 龙胆紫 溶液(或者 醋酸洋红 液)的玻璃皿中。 (5)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将其弄碎后盖上 片
2n 4n 4n→2n
分裂后期
分裂末期
问题探究
结合上表分析:
1.请绘出核DNA的变化曲线,并分析: 答案 如图所示
(1)DNA数目加倍是在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 答案 分裂间期。原因是DNA复制,DNA分子数目加倍。 (2)DNA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期?原因又是什么?
答案 末期。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DNA数目减半。
答案 如图所示
答案
4.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请
分析:
(1)AB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DNA分子的复制。
(2)BC段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吗?
答案 是。
(3)CD段表示什么时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 体上又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重点实验课(三)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乙
根尖1~3 mm处 + - + +
丙
根尖5~7 mm处 + + + +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重点实验课(三)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 结束 时装片
4.在一个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的装片中,可以找到着丝粒排
列在赤道面上的两个细胞,一个细胞含32条染色体,另一
个细胞含16条染色体。出现这种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在装
片制作前
()
A.生根的洋葱经过适当低温处理
B.生根的洋葱发生了减数分裂
C.洋葱的根尖经过10%盐酸处理
D.洋葱的根尖细胞刚进行着丝粒分裂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重点实验课(三)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 结束 时装片
解析:洋葱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由题干 可知,观察到的两个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一个细胞的染色 体数目加倍,可能是在制作装片前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受 到低温的影响,从而不能正常分裂所致;根尖细胞只进行有丝 分裂;根尖细胞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10%盐酸处 理的目的是解离细胞。 答案:A
到染成红色的颗粒
C.番茄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常用作还原糖的鉴定材料
D. 鉴定植物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须先对叶片进行脱色处
理再加碘-碘化钾溶液检测
生物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重点实验课(三)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 结束 时装片
解析: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 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并使材料中细胞死亡。苏丹Ⅲ 染液鉴定油脂显橙黄色。番茄除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外还 含有番茄红素,不宜作还原糖的鉴定材料。 答案:D
根尖压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根尖压片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2.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3. 学习对染色体进行计数,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细胞和母细胞具有同样数目和形态结构的染色体,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
根尖压片实验通过药物处理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计数。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黑麦根尖、玉米根尖、小麦根尖、蚕豆根尖等。
2.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滴管、酒精灯、酒精灯架、酒精、盐酸、无水乙醇、冰醋酸、碱性品红、苏木精、秋水仙素、饱和对二氯苯等。
四、实验步骤1. 解离:将洋葱根尖剪取2~3m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的玻璃皿中,室温下解离3~5分钟。
2. 漂洗:用镊子取出解离后的根尖,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分钟。
3. 染色:将漂洗后的根尖放入盛有碱性品红的玻璃皿中,染色3~5分钟。
4. 制片:将染色后的根尖用解剖针轻轻压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5. 压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根尖细胞相互重叠,便于观察。
6. 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并对染色体进行计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呈棒状,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明显。
2. 对染色体进行计数,发现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16条。
3. 通过对其他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观察和计数,发现不同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存在差异,如小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14条,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0条。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解离、漂洗、染色等步骤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精选范文: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一、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三、材料用具洋葱根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ml的龙胆紫(或紫药水)四、实验过程(见书p39) 1.洋葱根尖的培养(提前3—4天) 2.解离:5min3.漂洗: 10min 4.染色: 5min 5.制片 6.镜检五、注意 1.解离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必备条件。
解离充分,组织才能分散,细胞也不会重叠。
2 .漂洗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细胞染不上色。
3 .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必须掌握好。
特别是染色不能过深,否则镜下一片紫色,无法观察。
六、讨论1.制作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2.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并标明时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篇一: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_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共2篇)]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1欢迎下载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遗传学实验 实验项目:
植物细胞染色体制片及有丝分裂观察
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压片技术
2.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实验原理
1.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并能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
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保证了性状的发育和遗传的
稳定性。
2.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高等植物的有丝分
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尖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经过适当的取材处理、固定、离
析、染色、压片等步骤,可获得清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动态变化的装片。
实验材料
无水乙醇、70%乙醇、冰乙酸、饱和对二氯苯水溶液、0.1%秋水仙素、0.1N盐酸、洋葱
根尖
实验步骤
材料培养 取材 预处理 固定 解离(酸解)
实验结果
醋酸洋红染色
染色 改良品红染色 压片
镜检
精品文档
。
2欢迎下载
图1 染色后低倍镜下洋葱根尖细胞全视野图
图2 处于分裂间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图3 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图4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图5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图6 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洋葱根尖细胞
精品文档
。
3欢迎下载
思考与分析
根据你的实验情况总结出制备好一张优良的细胞分裂标本应注意哪些问题?
预处理方面
由于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中期持续的时间很短,且分裂现象较少,因此在预处理时可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细胞分裂停止于中期,从而获得更好的观察效果。
解离方面
在酸解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若解离不够,则压片不易分散,若解离过长
则在下一步处理时由于材料过软而易将根尖丢失。
3.取材方面
只取2mm~3mm长的分生区
要细心区别根尖的前端和后端,若误取了根尖的后端,在观察时,则只会见到长方形
的成熟区细胞,见不到方形的分生区细胞。材料经解离、冲洗后根尖前端分生区部分
呈乳白色、比较圆滑,后端部分则较透明和粗糙(取根时不用剪刀而改用镊子夹取则
更明显)。
4.染色方面
⑴使用醋酸洋红染色时,可以在酒精灯上稍加热,这样可以使材料更易着色和染色背景更
清晰。
⑵媒染一定要充分,媒染后的水洗也要充分,洗不足时影响染色效果,并会在组织内外产
生大量沉淀,制成的片子污浊。
图7 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绘制图(10x40) 图8 有丝分裂后期的洋葱根尖细胞绘制图
(10x40)
精品文档
。
4欢迎下载
5.压片方面
压片时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用食指和拇指固定在盖玻片,再用镊子钝部
或带有橡皮头的铅笔对准材料部位轻轻敲击盖玻片,使根尖细胞均匀地扩散成淡淡的云雾
状,铺展呈单层,若压片不当,则会观察到根尖细胞不是铺展呈单层,而是有重叠或太密
集。
2.常用染料的特点如何?
本身是具有颜色的
⑵为碱性染剂,与染色体之间有亲和力
精品文档
。
5欢迎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
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