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七)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学第四讲(精)

中医妇科学第四讲(精)

中医妇科第四讲于杰第七单元月经病八、经间期出血(一)定义凡在两次月经之间,即氤氲之时,有周期性出血者,称为“经间期出血”。

本病出血量明显少于月经量,且出血期无明显腰腹胀痛等症。

(二)鉴别诊断1.月经先期:月经先期为月经周期缩短,血量为正常月经量或偏多;而经间期出血发生于两次月经中间,血量少于月经量;在基础体温高温相之前出血。

2.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周期正常,经量无变化,每次都少;经间期出血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

3.赤白带、经漏:赤白带、经漏无周期性,随时可以出现;而经间期出血有周期性。

(三)病因病机其主要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是由于氤氲期元精充实,阳气内动,若加之肾阴不足、湿热内蕴或瘀血内留等因素动血,便可引致阴道出血。

1.肾阴虚: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肾阴不足,精血亏虚,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而致出血。

2.湿热:情怀不畅,肝郁气滞,克伐脾胃,不能化水谷之精微以生精血,反聚成湿,湿邪下注,蕴而生热,氤氲之时,阳气内动,引动内热,热伤冲任,故使出血。

3.血瘀:体质不足,复因经产留瘀,瘀阻胞络,或因七情内伤,气滞冲任,久而成瘀,当此氰氲之时,阳气内动,动乎瘀血,损伤胞络,以致出血。

(四)辨证论治本病虽以肾阴虚证候为主,但仍然要根据形、气、色、脉以及出血的色、质进行分析。

在治疗上,虽然以滋养肾阴为主,仍应辨证施治。

1.肾阴虚主要证候:经间期出血量少,或稍多,色红,无血块,腹不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寐不熟,便艰尿黄,舌红,脉细弦略数。

治法:滋阴止血。

方药:两地汤(方见月经先期)合二至丸(方见经期延长)。

2.湿热主要证候:经间期出血量少或稍多,色红质粘腻,无血块,或如赤白带;赤带,神疲乏力,骨节酸楚,胸闷烦躁,纳食较差,小便短赤,平时带下量多,质粘腻。

舌苔黄腻,根部稍厚,脉细弦或细滑。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当归白芍生地丹皮黄柏牛膝制香附黑豆3.血瘀主要证候:经间期出血量少或稍多,色紫黑或有血块,少腹两侧胀痛或刺痛,胸闷烦躁,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涩有力。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

夏桂成教授分七期论治月经病早期的补肾调周法将月经周期的分为4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行经期,经夏教授多年摸索后的调周法按7个时期论治: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

通过燮理阴阳达到修复、重建月经周期。

①经后初期:月经干净后3-5天,亦有更长时间者,表现为无明显带下。

治当滋阴养血,阴虚轻者,方用归芍地黄汤,常用药:当归、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泽泻、续断、桑寄生、怀牛膝等。

阴虚重者,雌激素偏低,癸水衰少者,可用二甲地黄汤,常用药:龟板、鳖甲、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女贞子、牡丹皮、茯苓、紫河车、山茱萸、怀牛膝等峻补肾阴。

②经后中期:月经干净3-5天后的一段时间内,开始出现少量带下。

治当滋阴养血,稍佐助阳,须加入少量助阳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

常选滋肾生肝饮合菟蓉散,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熟地黄、续断、菟丝子、肉苁蓉、泽泻等,阳中求阴。

③经后末期:时间较短,一般2d~3d,与经间期相连。

表现带下量增多,或有少量锦丝带。

治当滋阴助阳,阴阳并调。

经后末期常与经间排卵期密切相关,接近重阴的较高水平,这时需要阴阳并调,并却促使其气血活动,方用补天五子种玉丹加减,常用药:丹参、赤芍、白芍、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怀牛膝、杜仲、五灵脂、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等。

④经间排卵期:一般在两次月经周期的中间,以出现较多透明锦丝样带下为标志,持续时间根据数律分别有7、5、3天不同。

治当补肾活血。

夏教授自拟补肾促排卵汤,药用: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紫石英(鹿角片)、五灵脂、红花、川芎等。

⑤经前期前半期,又称黄体期。

出现高温相6-7天之内。

为阳长运动的重要时期,此期患者常常表现为阳长的不足,所以此期的治疗是扶助阳长,保持重阳的持续。

具体说来又有血中补阳,阴中求阳,气中补阳之分,代表方有毓麟珠、右归饮、健脾温肾汤等,此乃法中之法。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

《中医妇科学》> 第八章月经病第一节月经病小论凡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发生异常,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称为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

常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吐衄、经行泄泻、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经断前后诸证、经断复来等。

月经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

其病因除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之外,尚须注意身体素质对月经病发生的影响。

月经病的辨证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以调经。

论治过程中,首辨他病、经病的不同。

如因他病致经不调者,当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生他病者,当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愈。

次辨标本缓急的不同,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如痛经剧烈,应以止痛为主,若经崩暴下,当以止血为先,缓则审证求因治其本,使经病得到彻底治疗。

再辨月经周期各阶段的不同。

经期血室正开,大寒大热之剂用时宜慎;经前血海充盛,勿滥补,宜予疏导;经后血海空虚,勿强攻,宜于调补,但总以证之虚实酌用攻补。

这是月经病论治的一般规律。

月经病的治本大法有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等。

“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

补肾在于益先天之真阴,以填精养血为主,佐以助阳益气之品,使阳生阴长,精血俱旺,则月经白调。

即使在淫邪致病的情况下,祛邪之后,也以补肾为宜。

扶脾在于益气血之源,以健脾升阳为主,脾胃健运,气血充盛,则源盛而流自畅。

然而用药不宜过用甘润或辛温之品,以免滞碍脾阳或耗伤胃阴。

疏肝39:于通调气机,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肝之品,使肝气得疏,气血调畅,则经病可愈。

调理气血当辨气病、血病,病在气者,治气为主,治血为佐;病在血者,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气血来源于脏腑,其补肾、扶脾、疏肝也寓调理气血之法。

5.辨证论治绝经前后诸证.

5.辨证论治绝经前后诸证.
妇科主候: 经断前后,头晕耳鸣,阵发性烘热汗出。
主 要 证 候
全身证候: 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足跟疼痛,月经紊乱, 量或多或少,经色鲜红,或皮肤干燥、瘙痒, 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舌脉: 舌红、少苔,脉细数。
五、辨证论治 1.肾阴虚
治法: 方药: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左归饮(《景岳全书》)加制 首乌、龟板。
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
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全方: 共奏 温补 肾阳, 填精 止遗 之功。
当归:养血和血,助鹿角胶以 补养精血。
五、辨证论治 2.肾阳虚
若兼月经量多或崩中漏下者:加鹿角霜、 赤石脂、补骨脂以增温肾固冲止崩之功;
加 减
若兼见纳呆便溏,或泄泻日久,甚或五 更泄泻等脾肾阳虚证时:方用右归丸合理中 丸去当归。
加 减
若腰背冷痛较重者:加川椒、桑寄生、 川断、杜仲以补肾强腰。
五、辨证论治 3.肾阴阳两虚
妇科主候: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或多或少,乍寒 乍热,烘热汗出。 全身证候: 腰背冷痛,头晕耳鸣,健忘。 舌脉: 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主 要 证 候
五、辨证论治 3.肾阴阳两虚
治法: 方药:
阴阳双补。
二至丸(《医方集解》)合二仙 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加 生龙骨、生牡蛎。
熟地 炙甘草 山药 枸杞 山茱萸 茯苓
五、辨证论治 1.肾阴虚
熟地:重用,滋肾益精;
枸杞、山茱萸:补肾养肝;
左 归 饮
山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 补后天以养先天;
制首乌、龟板:滋阴潜阳,补益 冲任。
全方: 共奏 滋阴 潜阳 之效。
五、辨证论治 1.肾阴虚
若皮肤瘙痒者:酌加蝉蜕、防风、海桐 皮、玉竹等以润燥疏风;

痛经

痛经

痛经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痛经英文名称:dysmenorrhea定义:以经期、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腹痛,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妇科疾病(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

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

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

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

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

本病属妇科临床的常见病,据有关调查表明,痛经的发病率为33.19%。

目录编辑本段痛经(dysmenorrhea)痛经来袭: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编辑本段症状痛经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

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

编辑本段病理原发性痛经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是指初潮不久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

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滞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

月经期间易患的七种疾病

月经期间易患的七种疾病

月经期间易患的七种疾病成熟女性在应届月经前7-14天,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

由于本病的精神、情绪障碍更为突出,以往曾命名为“经前紧张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近年认为本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联的器官、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

另外,还有一些疾病也与女性生理周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该引起高度的注意。

月经性关节炎有些女同志在月经期间可出现关节疼痛,尤以膝关节痛为多见,可伴有关节轻度肿胀和深部压痛,走路时加重。

有学者认为,经期体内激素分泌发生变化,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当机体水盐积聚过多时,可出现关节肿痛、腹胀及乳房胀痛等症状。

月经性皮疹有些妇女每逢月经来潮前后无任何其他病因,在口唇或鼻翼周围出现小米粒状疱疹,有灼热、刺痒感,或在胸背、四肢等部位见到丘疹、红斑、小疱等多形性皮疹,这些皮疹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

月经性牙痛有些青春期少女在行经前后可发生牙痛,但多呈一过性发作。

有些妇女还伴有牙龈充血、红肿及自发性出血等症状。

这多因经期体内雌激素浓度增高,刺激牙龈激素浓度增高,刺激牙龈内的特殊受体,致使牙髓和牙周膜血管扩张、肿大,进而压迫局部神经而诱发。

月经性哮喘少数年轻妇女由于体质虚弱,月经失调,当月经来潮时,常可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大量分泌乙酰胆碱,促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使哮喘发作。

月经性气胸有少数妇女月经来潮时,可突然发生胸闷、气急,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症状。

其特点是患者年龄为24-40岁之间;胸部病变多在右侧胸腔;发病时间往往处在行经前72小时至来潮后72小时内,非月经期不发病。

月经性精神病绝大部分发生在青春期,通常在月经来潮前有失眠、头昏、多汗、口干、手足冷、食欲差等先兆。

也有些少女突然发作,表现为神态失常、狂热兴奋、烦躁多语,进有哭喊、惊恐不安或呆滞、幻想、拒食及嗜睡,其症状与精神病患者相似。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有些女性的月经周期基本上正常,但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有延续半个月才干净的现象,中医称为经期延长。

经期延长的发病机理有虚有实,实证多因为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虚证多因为阴虚内热、扰动血海以致经期延长。

1、气滞血瘀:如果女性平时心情郁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气滞血瘀。

或者女性在行经期,生产后感受到寒邪,寒邪阻碍气血运行而形成瘀血。

因瘀血阻滞胞脉,新血不能归经,以致经血延期不绝。

2、阴虚内热:如果女性属阴虚体质,或者因久病耗伤阴液、生产过多,房事过度,使体内阴血亏耗。

阴虚内热而血海不宁,经血不能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经期延长。

所以,中医认为,女性经期延长的原因有虚实之分,所以调理月经也要分清虚实以后再着手。

另外,中医的治疗注重整体的察言观色,从女性的气色也可观察出是否有月经不调的现象。

这不是因为中医师会看面相,而是中医师认为脏腑、气血发生变化时,都会在人的脸部表现出来。

月经失调往往是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或者气血不足所引起的。

所以月经失调的女性往往有唇色或面色的改变。

根据经验,月经失调女性的面色一般有以下的变化:1、面色隐隐发青,双颊及鼻间有青筋隐现,唇色暗,眼圈色暗:多见于情绪抑郁,易怒的女性。

2、面色灰暗,唇色发紫:多见于有体内有瘀血的女性。

3、面色暗黄或者苍白浮肿,唇色淡:多见于脾虚、气虚的女性。

4、颜面爱出油,喜欢长小痘痘:多见于体内有湿热的女性。

5、面色苍白,宛如擦粉一般,双颧红如涂了腮红,唇色红,身体瘦弱:多见于气阴两虚的女性。

可根据脸部的气血变化,找出月经失调的原因,并且对症治疗,这是中医师治疗月经失调的高深之处了。

当你出现“月经量少、月经推迟、月经迟迟不来、月经不正常”这些症状时,那么你被告上月经不调了,月经不调除了引起不孕外,还是其它妇科病的早期信号。

例如月经越来越少,可能是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有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卵巢肿瘤等。

大多数女性月经不调多在于后天的某些病理变化,而种种病理变化的酿成,少女时候因缺乏卫生知识,对饮食冷暖也不注意。

月经病

月经病

习题
• • • • • • 崩漏的发病机理主要是: A.瘀阻冲任,血不归经 B.热伤冲任,破血妄行 C.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 D.脾虚气陷,统摄无权 E.阴虚火旺,破血妄行
习题
• • • • • • 引起崩漏的常见原因有: A.脾虚、肾虚、血瘀、血热 B.气虚、血热、血瘀、肝火 C.脾虚、肾虚、阴虚、血热 D.阴虚、血热、气虚、血瘀 E.脾虚、肾虚、肝火、血虚
习题
• 阴道突然大量出血,如崩,面色苍白,汗 出肢冷,脉微欲绝,应首选: • A.独参汤 • B.举元煎 • C.大补元煎 • D.固本止崩汤 • E.固阴煎
习题
• 经血非时而下,或量多如注,时或量少淋 漓,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潮热心烦,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疗 选方是: • A.左归丸 • B.右归丸 • C.固经丸 • D.归肾丸 • E.六味地黄丸
范围
• 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 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经行乳房胀痛 、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感冒、经行 发热、经行口糜、经行泄泻、经行浮肿、 经行风疹块、经行吐衄、经行情志异常、 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复来、绝经妇女骨质 疏松症等。
病因
• • • • • • 寒热湿邪侵袭 内伤七情 房劳多产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体质因素
习题
• 固本止崩汤主要适用于下列哪一组症状: • A.经血非时而下,色淡红,质清晰,畏寒肢冷, 尿频 • B.经血非时而下,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 膝酸软 • C.经血非时而下,色黯红有块,小腹疼痛拒按 • D.经血非时而下,色淡红,面浮肢肿,体倦懒言 ,纳少便溏 • E.经血非时而下,色鲜红,口干喜饮,面赤烦躁
5、虚热证
• 主要证候: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 多势急,血色鲜红;面颊潮红,烦热少寐 ,咽干口燥,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 证候分析:阴虚内热,热扰冲任血海。 • 治法: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 方药: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 人参 沙参 玄参 麦冬 玉竹 五味子 熟地 山萸肉 车前子 牛膝

月经前后诸证1

月经前后诸证1

故多见为“鼻衄”,俗称“倒经”;其次可发生在眼睑、外耳道、皮肤、胃肠道、
模块七 月经病
病案分析1: 月经前后诸证---经行泄泻 主要病机---脾虚 方药---参苓白术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块七 月经病---项目六 月经前后诸证
凡于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周期性的乳房胀痛、吐血衄血、头痛、泄泻、发 热、感冒、口唇糜烂、肢体浮肿、身痛、情志异常等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者,称 为月经前后诸证。
模块七 月经病---项目六 月经前后诸证 经行乳房胀痛
四、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2.肝肾亏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经后乳房胀痛,按之柔软无块,月经量少;腰膝酸软,两目干涩,咽干口燥,五心 烦热;舌质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理气通络。 方药:一贯煎(《柳州医话》)加麦芽、鸡内金。
沙参 麦冬 当归 生地黄 川楝子 枸杞子,加麦芽 鸡内金 方中当归养血和血;沙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子滋养肝肾;川楝子疏肝理气;加麦芽、鸡内 金和胃化滞通乳络。全方重在滋养肝肾,使肝气条达,乳络通畅,则乳胀痛自消。
络失养,则经行乳房胀痛。
模块七 月经病---项目六 月经前后诸证 经行乳房胀痛
三、诊断要点 1.病史 有情志不节的病史。 2.临床表现 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乳房胀痛,经浄后胀痛逐渐消失,连续2个月经 周期以上。 3.检查 (1)体格检查 触诊乳房胀满或有触痛。 (2)妇科检査 无明显异常。 (3)辅助检查 乳腺B超、红外线乳透或钼靶检查可排除乳房实质性病变。
者,称为经行乳房胀痛。
西医学的乳腺结构不良之乳痛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情志内伤,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乳络欠通;或因肝
肾阴血亏虚,乳络失养所致。

中医妇科崩漏

中医妇科崩漏
净,当时未引起重视,未诊治。近1个月阴道流血淋沥不断,量多,色淡,质稀薄 ;头晕耳鸣,腰痛如折,小腹下坠遂未就诊。现症见:阴道流血淋沥不断,量多, 色淡,质稀薄;头晕耳鸣,腰痛如折,小腹下坠,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倦怠 ,唇甲色淡;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若薄白,脉沉细无力。查血B-hCG及B超均无异 常。
问题: 1、该病的诊断是什么? 2、辨证是什么证型?用何方药?
模块七 月经病
病案分析: 诊断:崩漏 辨证: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方药:右归丸加党参、黄芪、三七
模块七 月经病---项目四 崩漏
一、概述
1、概念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是月经
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妇科急症中最常见之血症。多发生于
肾 两

虚 脾虚----气虚下陷-血失统摄
血 失


素体亏虚 感受热邪 过用辛燥
血热----热扰血海-迫血妄行
任 不
郁怒伤肝

,
肝郁气滞

寒湿凝滞 血瘀----瘀阻冲任-血不归经

热灼血脉


崩漏的病机特点
❖ 虚实夹杂,病机复杂 ❖ 因果相干,气血同病,多脏受累 ❖ 崩漏之本在肾 ❖ 病位在冲任 ❖ 变化在气血
青春期和更年期。
出血量多,来势汹涌——崩 出血量少,淋漓日久——漏
机理一致,互相转化。
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 ,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崩漏并称。
《济生方》“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2、西医学的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模块七 月经病---项目四 崩漏

月 经 病

月 经 病

?、 ?、 ?
月经病的辨证
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 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经断前后 出现的症状,结合全身证候,运用 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
1、辨月经:
先期、量多、色淡、质稀――气虚 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血虚 后期、量少、色黯、有块――血寒 先期、量多、色深、质稠――血热 先期、量少、色鲜、质稠――阴虚 先后不定期、色淡黯、质稀――肾虚 先后不定期、量少或多、色紫、有块――肝郁气滞 量多或少,色黯、有块――血瘀
月 经 病
(概 述)
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许丽绵
目的要求
1 、掌握月经病的定义、 范围、病因病 机、诊断、辨证和治疗原则。 2 、掌握常见月经病的定义和辨证论治。
定义:月经病是以月经的
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 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 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
鉴别
1、月经后期、闭经等与生理性停经相鉴别; 2、月经过少与胎漏、激经相鉴别; 3、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崩漏等与胎、产 后病、杂病等引起的下血证相鉴别; 5、痛经与异位妊娠相鉴别。 6、与发生在月经期间的内、外科病证相鉴 别。
病 案
刘某某,女,4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期提前、量多伴经期长9个月。 现病史:患者近 9 个月来月经每次均提前八九天来潮, 经量明显增多,每次需用卫生巾 25片左右,持续10余 天方净。末次月经 11 月 25 号,至今已 8 天未净,月经 量多,现色淡质稀无血块,伴头晕、肢倦、神疲、纳 差,面色萎黄。曾于上月行盆腔 B 超检查未发现异常。 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妇科检查:外阴正常,阴道通畅,内有少量淡红色血液, 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增大如孕 6 周,不平感,质硬, 无压痛,双附件未触及包块,无压痛。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盆腔炎如果姑娘平素不注意会阴卫生,经常穿通气性差的涤纶丝三角内裤、健美裤、牛仔裤,由于紧档裹臀,不注意清洗外阴,病菌则易经阴道侵入盆腔引起发炎.染有手淫的姑娘,盆腔炎的发病率更高 急性盆腔炎患者可有高烧、寒战,并有恶心、呕吐、下腹持续剧烈疼痛;继而白带增多.呈浓性改变,伴有臭味.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常可转变为慢性盆腔炎.防范应注意会阴卫生,戒掉手淫.
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
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
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人工流产不全,术后阴道出血长达15天以上;术后2周内由于致病菌的感染而出现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宫腔积血;宫腔粘连,术后闭经或经量显著减少,有时伴周期性下腹疼痛或有子宫增大积血。
3、远期并发症
慢性盆腔炎;月经异常;继发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4、再次妊娠时的并发症
不孕症;晚期流产偏高;早产偏高;围生期死亡率偏高;产前、产后出血率增加;新生儿溶血症增加。药物流产适用于停经49天内的妇女。国产米非司酮的不全流产和流产失败率约10%;药物流产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和乏力等类早孕反应,下腹痛明显增高;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长,平均为半个月左右,有的长达1-2个月之久,并有潜在大出血的危险;在进行药物流产中,部分孕妇停经在40天之内,此时临床难以确诊是宫外还是宫内妊娠,因此有时误诊而使用药物流产,以后发生内出血休克需要抢救。

月经病

月经病

调经之法,重在补肾、疏肝、 健脾,调理气血、冲任。
肾为先天之本,“经水出诸肾” 肾为先天之本,“经水出诸肾”, 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以肾为主导, 调经亦以补肾为重要治法。补肾 以填补精血,补益肾气为主,使 阴生阳长,阴平阳秘,精血俱旺。
肝主疏泄,为藏血之脏,易为情 志所伤。疏肝之法,重在理气开 郁,通调气机,佐以养血柔肝。
menopathy
月经病
总述
月经病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月经不调是月经 月经病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 周期、经期和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 周期、经期和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 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后期、 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后期、月经 过少和月经先后无定期。闭经、 过少和月经先后无定期。闭经、崩漏则属于月 经周期、经期和经量的严重失调。 经周期、经期和经量的严重失调。经间期出血 是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的周期性出血。痛经、 是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的周期性出血。痛经、 月经前后诸证均属于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的 一系列症状。 一系列症状。而在绝经前后出现的与绝经相关 症状,则为绝经前后诸证。 症状,则为绝经前后诸证。
遣方用药之际,须注意证候的复杂与 月经周期的变化,若属于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者,应分清主次,或寒热并 用、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 后攻;经期勿大寒大热,勿滥用辛散、 收涩;经后勿滥用攻伐,经前勿滥用 温补。掌握规律,灵活施治,以提高 疗效。
症状
停经史 (6~8周),约有20~30%的病人问不出 6~8周),约有20~30%的病人问不出 停经史。 腹痛 主要症状。如输卵管妊娠未流产或破裂时, 多为一侧下腹隐痛或酸胀感;流产或破裂时,突 发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痛,伴恶心、呕吐;血液积 聚于子宫直肠陷凹时,出现肛门坠胀感;如出血 后局限,则表现为一侧下腹痛;如出血增多,可 扩散至全腹,刺激膈肌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痛及 胸部疼痛。 阴道流血 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晕厥与休克 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引起 腹部包块 血肿较久,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形成

月经病重点

月经病重点

第七章、月经病●凡指月经的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绝经前后出现一系列症状的病症统称为月经病。

●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体质因素,●病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损伤导致胞宫失于藏泻。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调经。

●调经之法,重在补肾调肝健脾和胃、调理冲任气血。

●月经病的治疗大法及思路:(1)辨病之先后(2)辨病之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3)辨年龄与月经周期之不同阶段(4)分期辨证用药第一节、月经不调●定义:月经周期、经期或经量异常的一类病症,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6个病症。

●辨证要点(1)经血量多、色淡、质清稀,多为气虚(2)量少、色淡红、质清稀,多为血虚(3)经血量少、色鲜红、质粘,多为虚热(4)量多、色深红、质稠,多为实热(5)量少、色淡黯、质清稀,多为虚寒(6)量多,色黯红有块,多为实寒(7)经量多少不定,色紫黯有块,多为血瘀。

●月经先期定义: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或20天左右一行,连续发生2个周期或以上●月经过多定义:月经量明显增多,多出平时正常经量1倍以上,或超过80ml,但在一定时间内能自然停止,连续2个周期或以上。

可引起继发性贫血。

月经过多的主要病因病机是气虚、血热或血瘀引起血海不宁,冲任不固,胞宫失于封藏之职。

治疗应分经期与平时,●经期延长定义:每次月经持续时间达7天以上,但一般在2周内能自然停止,可伴见月经过多或过少。

经期延长的病机与月经过多颇类似,主要责之于虚、热、瘀引起血海不宁,冲任不固,胞宫失于封藏之职。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定义:月经量明显减少,少于平时正常经量的1/2,或不足30ml,或行经持续时间仅l-2天,甚或点滴即净,连续第二节、经间期出血●定义: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少量阴道出血者。

又名:“的候”、“真机”、“氤氲(絪缊)”。

西医学“排卵期出血”,属“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范畴。

中医妇科学试题(二)

中医妇科学试题(二)

中医妇科学试题第七章月经病一、名词解释1、月经病2、月经先期3、经迟4、经乱5、经期延长6、痛经7、经间期出血8、闭经9、崩漏10、经行吐衄二、填空:1、月经病是指月经的、、、、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2、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其具体治疗方法有、、、,其中常以为要。

3、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气虚则、;血热则、。

4、月经先期虚热证治宜、方选,由药物组成。

5、治疗月经先期肝郁血热证选方,其中去煨姜而不用,是因其、。

6、血虚型月经后期的治则,方选,药物组成。

7、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发病机理是、;与、两脏关系密切。

8、定经汤(《傅青主女科》)由药物组成,其功效是,主要用于病证。

9、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证的临床特征为,治宜,主方;肾虚证的临床特征为,治宜。

主方。

10、月经后期的发病机理有虚有实,虚者,实者。

11、月经后期的治疗原则在于、。

属虚寒者,宜;属瘀属滞者,宜,虚实相兼者,则。

12、月经后期血寒证的临床特征,治法,主方。

虚寒证的临床特征为,治法,主方。

13、月经过多的治疗大法,经期以为主,平时宜。

血瘀者。

总宜慎用以免动血耗血。

14、治疗月经过多气虚证的常用方,血热证常用方。

15、月经过少病因病机有虚有实,其主要病机虚者多为,;实者多为,所致。

16、月经过少的常见证型有、。

17、月经过少的治法重在,因本病多少;用药不可,以免。

18、经期延长的发病机理有虚有实,实者多因;虚者多由。

19、经期延长的治疗原则,重在,故以为要。

瘀血阻滞,以通为止,重在。

阴虚血热,重在、,不宜概用。

20、痛经的治疗原则,以为主。

治法分为两步,月经期;平时。

21、痛经辨证应首先辨识痛证的属性。

应根据疼痛发生的、、以及痛的程度,结合月经期、量、色、质及兼证、舌脉来辨证。

22、寒凝胞中致痛经,阳虚内寒证,治宜,主方;寒湿凝滞证,治宜,主方。

23、膈下逐瘀汤用于治疗痛经证;乌药汤用于治疗月经后期证;逐瘀止血汤用于治疗经间期出血证。

中医妇科汇总月经病

中医妇科汇总月经病

闭经
三、诊疗要点 1、排除生理性停经→早孕 2、了解第二性征 3、有无全身性疾病 4、是否服用药物
四、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月经特点、来势,有无腹痛。 2、治疗原则: 虚者补而通之 通经 实者泻而通之
闭经
3、分型论治:
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
归肾丸
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
人参养荣汤
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
鉴别:漏下,经间期出血,恶性病变 辨证论治:要点:带下旳色、质、气味
脾虚:升、燥 治则:健脾升阳除湿 肾虚:补、涩
湿热:清、利 湿毒:清热解毒
经期延长
概念:行经时间延长7天以上,周期基本正常。
病因病机:
实:气滞血瘀,瘀血内阻
冲任不固
虚:阴虚内热,虚热内扰
诊疗:与漏下,赤带鉴别
辨证论治:
血瘀
桃红四物汤+失笑散
止血固冲任
阴虚血热
两地汤+二至丸
闭经
一、概念: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还未初潮,或已行经 而又中断达三个月以上者。
二、病因病机: 肝肾不足 气血虚弱 冲任空虚→血枯 无血可下 阴虚血燥 闭经 气滞血瘀 冲任阻滞→血隔→血不得下 痰湿阻滞
加减一阴煎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通经
血府逐瘀汤
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
崩漏
概念: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
称漏下或经漏。
病因病机:
虚热—虚火下扰
血热
实热—极迫血行
阳虚—冲任失固
冲任损伤
经血从胞宫
肾虚
阴虚—相火变动 不能制约经血 非时妄行
脾虚
统摄无权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月经、全身、舌脉 治则:补肾固肾 分型:肾阴虚—左当饮 肾阳虚—右归丸合理中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经病(七)(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X型题(总题数:68,分数:68.00)1.治疗崩漏的三法为(分数:1.00)A.寒流√B.复旧√C.澄源√D.固冲96月经病E.止崩解析:2.月经过多的诊断要点是(分数:1.00)A.月经量明显增多√B.月经量多,超过l00ml √C.月经量多,连续2个周期D.月经先量多如冲,后量少淋漓,8天方净E.月经周期,经期正常√解析:3.月经过多的治疗大法是(分数:1.00)A.慎用温燥动血之品B.总以益气养血固脱为要C.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D.平时以辨证治本为主√E.经期以辨证止血为主√解析:4.经行发热的常见分型,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瘀热壅阻证√B.肝阳上亢证C.肝肾阴虚证√D.风寒外袭证E.血气虚弱证√解析:5.经行感冒的常见分型为(分数:1.00)A.风寒证√B.邪入少阳证√C.风湿证D.血瘀证E.风热证√解析:6.肝肾亏损常导致的月经病有(分数:1.00)A.闭经√B.月经过多C.痛经√D.月经先期E.经行吐衄解析:7.经行泄泻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并伴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B.与月经周期无关C.经净渐止√D.偶然发作一次E.经行前2~3天或正值经行发生泄泻√解析:8.人参养荣汤的方药组成包括(分数:1.00)A.熟地、当归、白芍√B.枸杞、紫河车、,覆盆子C.味子、远志、肉桂√D.人参、黄芪、白术√E.茯苓、陈皮、甘草√解析:9.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主要证候是(分数:1.00)A.精神抑郁,烦躁易怒√B.月经量少淋漓不畅√C.胸胁、乳房胀痛√D.舌紫暗有瘀点,脉沉弦而涩√E.少腹胀痛拒按√解析:10.蒿芩地丹四物汤的组成下列正确的是(分数:1.00)A.黄连、栀子、龙胆草B.黄芩、地骨皮、牡丹皮√C.银柴胡、白薇D.生地、川芎、当归100月经病√E.青蒿、白芍√解析:11.治疗经断前后诸证常用方剂(分数:1.00)A.六味地黄丸B.二仙汤√C.左归丸√D.知柏地黄丸E.右归丸√解析:12.月经过多的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常见的病因有(分数:1.00)A.血热√B.血寒C.血瘀√D.血虚E.气虚√解析:13.经行头痛常见分型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肝火型√B.寒凝型C.痰阻型D.血虚型√E.血瘀型√解析:14.在月经病的论治过程中,要掌握和顺应的三大规律是(分数:1.00)A.不同年龄阶段的论治规律√B.月经周期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C.气血规律D.先病与后病的论治规律E.虚实补泻规律√解析:15.月经量少、色红或淡、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可选方(分数:1.00)A.当归地黄饮√B.归肾丸√C.人参养荣汤D.八珍汤E.人参滋血汤解析:16.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大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补肾填精益髓√B.补肾壮阳、益髓健骨√C.滋阴清热,补肾强筋√D.益肾健脾√E.滋养肝肾解析:17.经行乳房胀痛常见分型(分数:1.00)A.痰湿中阻B.肝肾亏虚√C.寒凝血瘀D.肝气郁结√E.瘀血阻滞解析:18.月经过少的预防正确的是(分数:1.00)A.及早治疗原发病√B.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C.经期应注意保暖,不宜涉水,不宜过食生冷、寒凉√D.产褥期注意卫生,禁止房事√E.节制房事及节制生育,避免手术损伤√解析:19.固阴煎方出《景岳全书》,功能补肾调经,可用治(分数:1.00)A.月经后期之肾虚证B.月经先后不定期之肾虚证√C.崩漏之阴虚血热证D.月经先期之肾气虚证√E.月经先后不定期之肝郁肾虚证20.月经病的辨证,总体上应(分数:1.00)A.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经断前后出现的症状√B.着重辨病位之脏腑、气血C.着重辨病性之虚实、寒热D.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E.同时结合全身证候√解析:21.经间期出血常见的临床分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血瘀√B.虚热C.气虚D.湿热√E.肾阴虚√解析:22.月经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的月经病有(分数:1.00)A.暗经B.闭经√C.痛经√D.月经不调E.经行乳房胀痛√解析:23.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主要证侯是(分数:1.00)A.经量少,色暗有色块√B.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C.面色清白,肢冷畏寒√D.舌暗,苔白,脉沉紧√E.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解析:24.月经先期与下列哪两项并见时,有发展为崩漏之虞(分数:1.00)A.月经量少B.经间期出血C.月经过多√D.经期延长√解析:25.经行浮肿的诊断要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妇科检查一般无器质性改变√B.经行头面四肢浮肿√C.小便常规检测多属正常范围√D.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E.经净则浮肿渐消√解析:26.调经处方时,用药应注意(分数:1.00)A.调理气血当辨气病、血病,主佐分明√B.扶脾以益气升阳为主,不宜过用辛温或甘润之品,使化源健运√C.调补冲任多用血肉有情之品D.补肾以填补精血为主,佐以助阳益气之晶,使阴生阳长,生生不息√E.疏肝以开郁行气为主,不宜过用辛香燥烈之品,以免劫津伤阴,耗损肝血√解析:27.经行口糜的治疗大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清胃泄热√B.平肝潜阳C.滋阴降火√D.清心泄火E.滋阴润肺解析:28.经行口糜主要影响脏器为(分数:1.00)A.脾B.胃√C.肝D.肺E.心√解析:29.经断前后诸证下列治法哪些是正确的(分数:1.00)A.疏肝解郁B.补肾益精C.安神养心D.温肾壮阳,填精养血√E.滋肾益阴,育阴潜阳√解析:30.血虚型月经过少的主要证候,哪项正确(分数:1.00)A.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B.咽干口燥,潮热颧红C.小腹空坠√D.舌淡红,脉细√E.经来血量渐少,或点滴即净,色淡,质√解析:31.治疗崩漏的方剂错误的为(分数:1.00)A.逐瘀止血汤B.右归丸C.清热固经汤D.举元煎√E.固经丸√解析:32.崩漏的发病机制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任带损伤,不能制约经血√B.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C.任督损伤,不能制约经血√D.瘀阻胞宫√E.肾虚不固√解析:33.气虚型经期延长的治则,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益气养血,固冲调经B.补气摄血,固经调经√C.补肾益精,养血调经D.补脾益气,固冲调经E.补气升提摄血,固冲调经√解析:34.治疗经行吐衄应选(分数:1.00)A.加减一贯煎B.顺经汤√C.清肝引经汤√D.加味麦门冬汤√E.百合固金汤解析:35.月经先期与月经过多共同的病机有(分数:1.00)A.气虚√B.血虚C.血瘀D.血寒E.血热√解析:36.阴虚血燥型闭经的主要证候(分数:1.00)A.五心烦热,颧红唇干√B.干咳或咳嗽唾血√C.盗汗,骨蒸劳热√D.经量少,色红,质稠√E.舌红,苔少,脉细数√解析:37.月经先期因黄体功能不足者,以下正确的观点或现象是(分数:1.00)A.排卵后体温是上升幅度小于0.3℃√B.基础体温呈双相型√C.黄体期少于12天√D.月经来潮12小时内诊刮子宫内膜活检呈分泌反应不良√E.精亏血少是其主要病机√解析:38.经行风疹块常选用的方剂为(分数:1.00)A.防风通圣散B.紫雪丹C.消风散√D.犀角地黄汤E.当归饮子√解析:39.治疗经期延长的常用方剂,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桂枝茯苓丸加益母草、川牛膝√B.两地汤和二至丸√C.固经汤√D.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E.桃红四物和失笑散加味√解析:40.月经病的三大治疗原则是(分数:1.00)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B.已病防变的原则C.分清先病与后病的论治原则√D.重在治本调经的原则√E.三因制宜的原则解析:41.傅青主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观点是(分数:1.00)A.提前为热,延后为滞B.淡少不胀者为虚,紫多胀痛者为实C.经水先后无定期为肝肾之郁所致√D.重在肾郁,由肾郁而致肝郁E.重在肝郁,由肝郁而致肾郁√解析:42.治疗月经过少的方剂,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滋血汤√B.桃红四物汤√C.加减一阴煎D.归肾丸√E.苍附导痰丸√解析:43.月经是妇女独特的生理现象,在哪几种特殊状态下,致病因素易乘时而作,发为月经病(分数:1.00)A.少女月经初潮,肾气渐盛,天癸初至B.行经之后,血海骤虚√C.行经之前,血海由满而溢√D.行经期间,血室正开E.经断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解析:44.痰湿阻滞型闭经主要证侯,以下哪项正确的(分数:1.00)A.纳少痰多,带下量多,色白√B.经量少,血淡,质黏稠√C.形体肥胖√D.头晕目眩,心悸气短E.神疲倦怠,胸闷泛恶√解析:45.生理性闭经以下正确的是(分数:1.00)A.青春前期√B.绝经期前后√C.哺乳期√D.幼女期E.妊娠期√解析:46.右归丸的方药包括以下哪项(分数:1.00)A.菟丝子、鹿角胶√B.山萸肉、枸杞√C.熟地、山药√D.制附子、肉桂√E.当归、杜仲√解析:47.历代医家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论述很多,其中关于月经先后不定期的称谓有(分数:1.00)A.妇人月经一月再来或隔月不来√B.血隔C.愆期√D.经水不定√E.经乱√解析:48.肾气亏损型痛经的主要证候(分数:1.00)A.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B.经来色暗淡,量少√C.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D.面色晦暗,健忘失眠√E.头晕耳鸣,腰骶酸痛√解析:49.肝郁型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临床表现有(分数:1.00)A.脘腹胀满,纳少便溏B.少腹胀痛√C.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暗,质清D.苔薄白,脉弦细E.经行或先或后,量或多或少,色暗红而有小血块,经行不畅√解析:50.经行泄泻的病因病机,下列正确的是(分数:1.00)A.水湿内停,下走大肠√B.脾失健运C.气血失调D.饮食不节,脾气受损√E.房劳多产,命门火衰√解析:51.治疗崩漏代表方剂,正确的是(分数:1.00)A.右归丸√B.滋阴固气汤√C.固本止崩汤√D.清热固经汤√E.逐瘀止血汤√解析:52.经行感冒治疗大法为(分数:1.00)A.辛凉解表B.清热解毒C.疏风清热,和血调经√D.解表散寒,和血调经√E.和解表里√解析:53.治疗间期出血的代表方剂,以下哪项是正确的(分数:1.00)A.固本止崩汤B.清肝止淋汤√C.加减一阴煎√D.右归丸E.逐瘀止血汤√解析:54.患者,女,26岁,近半年来,经行量少,甚至点滴即净,色淡,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可选用(分数:1.00)A.圣愈汤√B.人参养荣汤√C.八珍汤√D.人参滋血汤√E.加减一阴煎解析:55.痛经常见分型以下正确的是(分数:1.00)A.痰湿阻滞√B.气滞血瘀√C.肾气亏损√D.气血虚弱√E.阴虚血燥√解析:56.崩漏的主要临床表现以下正确的是(分数:1.00)A.行经时间延长,甚至淋漓不尽,达半月之久B.有停经数月又突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C.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D.月经周期紊乱,行经时间超过半月以上,甚则数月断续不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