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图解知识、常用动作

合集下载

武术基本功图解

武术基本功图解

一、腿功(一)正压腿: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
(四)仆步压腿: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七)竖叉:立腰挺胸,沉髋挺膝。

(八)劈横叉:髋关节完全打开,立腰挺胸。

二、腰功(一)前俯腰:两腿挺膝伸直,上体前俯时,挺胸、塌腰、收髋。

二)甩腰:两腿伸直,腰部放松,后甩时抬头挺胸,甩腰动作紧凑而有弹性。

(三)涮腰:两腿伸直,以腰为轴,翻转绕环圆活、和顺。

(四)下腰:两脚支撑站稳,膝关节尽量挺直,腰部后弯上顶,脚跟不能离地。

三、肩功(一)压肩:两腿伸直,肩部松沉,用力震压,力点集中于肩部。

(二)单臂绕环:臂伸直,肩放松,绕立圆。

(三)双臂绕环:身体正直,臂伸直,
肩放松,绕环协调和顺。

(四)两臂交叉绕环:身体正直,两臂伸直,
绕环协调和顺。

武功秘籍图解

武功秘籍图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与③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

武术基本功图解(免费)

武术基本功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

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

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武术基本功图解版:含 肩臂功、腰 功、腿 功、侧控腿等(内容充实)

武术基本功图解版:含 肩臂功、腰 功、腿 功、侧控腿等(内容充实)

基本功肩臂功、腰功、腿功、侧控腿、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组合练习武术基本功,是学练武术各种功夫的基础,是武术爱好者所必备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也是练好各种功夫的基本条件,特别对初学武术者更为重要。

武术基本功有一系列综合性训练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

这些训练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注重在发展身体各部位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人体内脏功能及心态和心理活动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武术基本功按人体的身体部位划分为:眼功、肩臂功、腰功、腿功和桩功。

传统武术爱好者把基本功称为功底,如果一名习武者没有把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好,那他就很难在武术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由此可见,武术基本功对习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说“功底是百拳百械之母”。

它是练习拳术和器械必备的身体条件。

肩臂功肩部功夫,是指肩臂功法,主要是锻炼和增强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灵敏、松长、转环等能力。

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拳、掌等手法打下必要的专项素质基础。

通过练习,增强及发展肩臂部的力量,逐渐达到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换转等功能。

主要练习压肩、吊肩、转肩、绕环、抡拍和俯卧撑等。

1.压肩动作要领: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腿开步站立,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下振压肩。

要求练习者的两臂两腿要伸直,下振幅度应逐渐扩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压力要由小到大。

压肩时两臂,两腿必须伸直,力点集中于肩部(图1)。

图1练习步骤:1)肩部下振压的振幅逐渐加大,力量逐渐加强。

2)肩压至极限时,耗肩片刻。

3)压肩与耗肩交替进行。

要求:压肩时尽量沉肩,直臂。

2.吊肩动作要领:两脚开步站立,背对横杠或肋木,两手反握横杠或肋木。

然后屈膝下蹲,两臂拉直或悬空独立。

两手抓紧横杠,两臂拉直,肩部放松(图2)。

图2练习步骤:1)双手反握横杠或肋木,头部和上体前倾拉肩,并上下浮动。

经典少林寺武术基本功图解

经典少林寺武术基本功图解

经典少林寺武术基本功图解一、腿功(一)正压腿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

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手扶膝,右手抓住左脚,然后将左脚向前方伸出,直至膝关节挺直,左脚外侧朝前。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被搬腿的脚尖勾紧。

(六)侧搬腿左腿伸直支撑,右腿从体侧抬起,右手经右小腿内侧绕脚后抱住右脚跟,将右腿伸直,脚尖勾紧。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身体直立平稳。

(七)竖叉两腿伸直前后叉开成直线。

左腿后侧着地,脚尖上翘;右腿前侧着地,脚背扣在地上,两臂立掌侧平举。

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立腰挺胸,沉髋挺膝。

(八)劈横叉两腿伸直向左右两侧又开下坐成直线,两腿内侧着地。

两臂立掌侧平举。

学练要点:髋关节完全打开,立腰挺胸。

二、腰功(一)前俯腰并步站立,两手十指交叉,直臂上举,手心向上;上体前俯,挺胸,塌腰,两手尽力触地。

再两手松开,用两手绕过双腿,抱住两脚跟部,尽量使自己的上体、脸部贴紧双腿。

武林秘籍长拳图解

武林秘籍长拳图解

初级长拳第三路图解一、动作名称预备动作1.预备势2.虚步亮掌3.并步对拳第一段1.弓步冲拳2.弹腿冲拳3.马步冲拳4.弓步冲拳5.弹腿冲拳6.大跃步前穿7.弓步击掌8.马步架掌第二段1.虚步栽拳2.提膝穿掌3.仆步穿掌4.虚步挑掌5.马步击掌6.叉步双摆掌7.弓步击掌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第三段二、动作说明预备动作1 .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脚尖向前;两臂垂于身体两侧,双手成掌自然贴靠腿外侧;眼向前平视(图2-4)。

要领:头正颈直,下颌微收,挺胸、收腹、塌腰、夹腿。

2 .虚步亮掌1.歇步抡砸拳2.仆步亮掌 5.马步冲拳6.弓步下冲拳3.弓步劈拳4.换跳步弓步冲拳7.叉步亮掌侧踹腿8.虚步挑拳 第四段1.弓步顶肘2.转身左拍脚5.歇步下冲拳6.仆步抡劈拳结束动作 1.虚步亮掌2.并步对拳 3.右拍脚4.腾空飞脚 7.提膝挑掌8.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3.还原图2d①退步砍掌重心下降,右脚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经体侧向胸前上方划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右掌(图2-5)。

图2-5②后移穿掌左腿蹬地发力使重心后移,右腿微屈;左掌经胸前从右臂上向前上弧线穿出伸直,掌心向上,同时右掌收至腰侧,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2-6)。

图2-6③转头亮掌重心继续后移,左脚稍向右后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臂内旋经左侧向后下方划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继续向后、向右、向前上划弧,屈肘抖腕,在头前上方成亮掌(即横掌),掌心向前,掌指向左;目视左方(图2-7)。

图2-7要领:三个动作连贯,双手路线走圆。

成虚步时,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与地面平行,上体注意保持正直。

3.并步对拳①提膝亮掌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脚尖里扣;身体直立,上身姿势不变(图2-8)。

图2-8②上步穿掌左脚向前迈步,重心前移;左臂屈肘,左勾手变掌经左肋前穿,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侧,两掌同高,掌心均向上;头转正,目视前方(图2-9)。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手法练习图

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手法练习图

(-)冲拳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两拳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图 6-1-4-1)。

动作说明: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猛力冲出,力达拳面,目视前方(图 6- 1- 4-2)。

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快速有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强调拧腰、顺肩、急旋臂、动作快速。

(2)冲拳力点不准。

纠正方法:击靶练习。

(3)拳面不平、屈腕。

纠正方法:讲解拳在攻防中的作用及受力分析。

(4)拳从肩前冲出。

纠正方法:强调肘贴肋运行,使拳内旋冲出。

教法提示:(1)先慢做,不要用全力,注意动作的准确性,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快速有力。

(2)结合步型、步法做冲拳练习。

(二)架拳预备姿势:同冲拳(图 6- 1- 5- 1)。

动作说明:右拳向右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目视左方(图 6-1-5-2)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力达前臂外侧。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摆臂不顺,架拳不够稳健、舒展。

纠正方法:摆臂要松肩,架拳时前臂内旋、突停。

(2)经体侧架拳,动作路线不对。

纠正方法:利用对方打来之拳,体会上架要求。

教法提示:(1)先慢做,体会上架位置,然后再加快练习。

(2)同冲拳( 2)。

(三)推掌预备姿势:同冲拳。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以掌外沿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目视前方(图6-1-6)。

要点:同冲拳,注意沉腕、翘掌、力达掌外沿。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同冲拳。

教法提示:同冲拳。

(四)亮掌预备姿势:同冲拳(图 6- 1- 7- 1)。

动作说明:抖腕亮掌,臂成弧形举于头上,目视左方(图 6-1-7-2)。

.要点: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 1)以臂部动作为主,抖腕动作不明显。

纠正方法:经常做抖腕练习,提高腕部的灵活性。

(2)亮掌与转头不一致。

纠正方法:做亮掌时,用信号或语言提示转头。

教法提示:(1)先练习摆臂、抖腕、亮掌、转头动作,而后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2)同冲拳( 2)。

五步拳图解

五步拳图解

五步拳图解
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图示起势(并步抱拳)并步抱拳
拗弓步冲拳成左弓步,左手向左平
搂收回腰间抱拳;冲右
拳。

目视前方
弹踢冲拳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
踢,同时冲左拳,收右
拳。

目视前方
马步架打右脚落地,向左转体
90°,下蹲成马步,同时
左拳变掌,屈臂上架,
冲右拳;目视右方
歇步冲拳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
同时右拳变掌向左下
盖,掌外沿向前,身体
左转90°,收左拳;目视
右掌
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
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
收右拳;目视左拳
提膝穿掌两腿起立,身体左转。

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
至右腋下;右拳变掌,
由左手背上穿出,手心
向上。

同时左腿屈膝提
起,目视右手
仆步穿掌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
仆步;左手掌指朝前,
沿左腿内侧穿至左脚
面。

目视左掌
虚步挑掌左腿屈膝前弓,右脚前
上成右虚步。

同时左手
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
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

目视前方
收势(并步抱拳)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
步。

同时左钩手和右掌
变拳,回收抱于腰间。

目视前方。

武术基本功图解

武术基本功图解

武术基本功图解-)压腿1.正压腿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上体向前下做振压动作(图6-2-10)。

要点:直体向下振压,压至疼痛时,进行耗腿练习。

易犯错误和纠正方法:(1)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强调收胯、正髋,也可用手下压膝部。

(2)上体不正。

纠正方法;挺胸、立腰,被压腿异侧的肩、胸部前俯,双手抱住被压腿脚掌。

教法提示:(1)集体压腿时,统一口令进行。

压至疼痛时可停住不动。

(2)压腿前先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压腿后把被压腿屈膝抱在胸前,然后松开。

可与控腿、搬腿、踢腿和摆腿练习交替进行。

2.侧压腿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侧对。

动作说明:左脚跟搁在肋木上,脚尖勾紧,右臂上举,左掌附于右胸前,上体向左侧压振(图6-2-11)。

要点:立腰、展髋,直体向侧下压振。

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1)同正压腿(1)。

(2)上体侧振时前屈。

纠正方法:支撑腿脚尖外展,被压腿一侧髋尽量前送,向里掖左肩,右臂上举并向头后伸展。

教法提示:同正压腿。

3.后压腿预备姿势:同正压腿,唯背对。

动作说明:左脚背搁在肋木上,脚面绷直。

上体后屈并做振压动作(图6-2-12)。

要点:挺胸,展髋,腰后屈。

易犯错误:两腿不直。

纠正方法:挺膝或同伴用手顶其被压腿膝部,另一手协助其上体后振。

教法提示:同正压腿。

4.仆步压腿预备姿势:开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全蹲,左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

两脚全脚掌着地,两手分别抓握两脚外侧(图6-2-13)。

要点:挺胸、立腰、沉髋,臀部尽量贴近地面。

易犯错误:步幅太小,髋关节拉不开。

纠正方法:逐步加大两脚距离。

教法提示:仆步振压时,不要太猛,以免拉伤韧带。

仆步与弓步交换练习。

(二)搬腿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动作说明:右腿支撑,左腿向前上方举起,挺膝、脚外侧朝前;也可由同伴托住脚跟或膝部做正搬、侧搬和后搬练习(图6-2-14-1~6)。

要点、易犯错误、纠正方法、教法提示同正、侧、后压腿。

(三)劈腿1.竖叉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武术基本功初学套路五步拳图文规范教程

武术基本功初学套路五步拳图文规范教程
武术基本功初学套路《五步拳》 图文规范教程
动作解析 视频演示
一. 弓步冲拳
❖ 1. 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左弓步; ❖ 2. 同步左手向左平搂后收抱腰间,右拳前冲成平拳;
目视前方。
二. 弹踢冲拳
❖ 1. 重心前移至左腿支撑,右拳先屈膝提起再向前弹踢; 2. 同步左拳前冲成平拳,右拳收抱腰间; 目视前方。
三. 马步架打
❖ 1. 右脚内扣落地,身体左转九十度,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 ❖ 2. 同步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向右侧冲成平拳; . 头右转, 眼看右侧方。.
四. 插步盖掌
1. 重心稍起,身体左转, 左脚经右脚后后插一步; 2. 同步右拳变掌经头上向前下盖,掌外沿向,前左掌变拳收
抱腰间;目视右掌。
五. 歇步冲拳
❖ 1. 两腿屈膝下蹲成右歇; 2. 步同步左拳前冲成平拳,掌变拳收抱腰间;目视左拳。
六. 提膝穿掌
❖ 1. 身体立起左转,右脚内扣支撑,左腿屈膝提起; ❖ 2. 同步左拳变掌收至右腋下,右拳变掌,掌心朝上由左手背上穿出;目
视右掌。
七. 仆步穿掌
1. 左脚向左落地成左仆步; 2. 左掌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出目视左掌。
八. 虚步挑掌
❖ 1. 左腿屈膝前弓,右脚蹬地向前上步成右虚步; 2. 同步左手向上、向后划弧成勾手,右手向下、向前

武林秘籍少林五形八法拳详细图解

武林秘籍少林五形八法拳详细图解

武林秘籍少林五形八法拳详细图解“少林五形八法拳”结构严谨,刚柔相间,简练朴实,易学易用,便于自学。

这里介绍的这趟拳术,是根据传统的少林五形八法拳,依其特点、风格而从中选编出的二十个动作。

适于不同年龄、性别的初学者练习。

本文所指穴位,请参照附图。

正身拱立二虎争威卧虎扑食饿虎抱石搬石寻路潜身入洞黑虎推山饿虎揽食豹子撞林迎风双探乌龙探水黑虎抖爪五爪探顶黑虎钻林豹子抖尘白蛇初探白鹤单息白虎望月金豹擂石虎尾揽林潜身入洞白鹤寻食正身拱立1、起势(正身拱立势)直立,两掌并拢相合。

掌尖高与鼻端齐,眼看两中指尖。

要领:全身放松,头颈正直,舌抵上堂,下颏内收,扣齿,精神贯注(气沉丹田),肩部不可上耸,胸腹内含,呼吸均匀、自然。

2、马步双冲拳(二虎争威势)①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马步。

两掌向下分别向左右划弧并收于腰侧握拳,拳心向下,随势用意念将气吸至“命门”,眼看前下方。

(图2)②上动不停,两拳迅速由腰侧向前平行冲出,拳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同时呼气(用意念将气充至丹田)。

眼看正前方(图3)。

要领:以上动作要连贯、迅速、准确。

马步不可移动,保持腿正。

胯圆、肩平、身直、扣足展膝,五趾抓地,腰背平齐。

两眼随拳冲出时看正前方。

要做到功架稳固、扎实。

呼吸顺达。

3、虚步虎爪势(卧虎扑食势)接上动,两拳变掌外旋成掌心向上时配合吸气,随即屈肘向下,两掌分加紧经两胯侧向上举臂翻腕内扣,形成虎爪(掌心内含向下),呼气;同时重心右移,左脚尖内收点地,成左虚步。

头部随势向左转,眼看左虎爪(图4)。

要领:虚步与两手的动作要配合协调,两掌经两胯侧时左脚内收,两掌成虎爪时脚尖点地。

两臂要有沉、托的含意,两肘平行抬起,肩部不可上耸,腹部内收,气沉丹田。

十指用力内扣,意念贯于十指尖。

虎爪要做得圆满。

4、左弓步撞爪(饿虎抱石势)接上动,身体略向左转,吸气,左脚向左迈出成左弓,左虎爪收回置于腹前,爪心向下。

右虎爪从右肩侧向前推出,同时配合呼气。

眼看右爪(图5)。

武术基本功练习和组合动作

武术基本功练习和组合动作

动作过程:右拳变掌从腰侧向前快速推出。右肘过腰时
前臂旋内、坐腕、挑指成侧立掌,臂 要伸直,掌跟高于肩
平。成侧立掌时,手腕后屈并向拇指一侧旋转使小指一侧
向前,两眼平视。
2
拧腰、顺肩、旋臂、坐腕要协调一致。立
掌沿直线要快速有力,力达掌根。
(五)亮掌
1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动作过程:右拳变掌臂伸直,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至头右前上方前臂内旋,
横向距离为 5~10厘米,两拳抱贴腰侧,眼平视。弓左腿
为左弓步,弓右腿为右弓步。
2 动作要点:前弓后绷不拔跟,挺胸立腰要沉,髋要里 合身要正,两尖(脚尖、膝盖尖)相照成垂线 。
(七)马步
1
两脚平行站立,两脚内侧相距约为本人脚
长的3~3.5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屈髋成半蹲,两膝
内扣,膝垂线不超过脚尖在大腿中间稍偏前。两拳抱贴腰
贴紧屈膝全蹲,左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前脚
掌着地,左膝外侧与右小腿外侧贴紧,臀部坐于右小腿
接近脚跟处,上体稍前倾并向前方拧转,两拳抱贴腰侧,
眼看左方。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2
两腿贴紧,挺胸立腰,前脚外展。
谢谢欣赏
2
冲拳时拧腰顺肩,肩肘放松,拳走直线,急旋前臂,
要有寸劲力达拳面。
(三)架拳
1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动作过程: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 前臂急速内旋在头右上方架起拳眼向前下,眼随拳走,上 架同时向左甩头眼看左方。
2
拳过肩急旋放松,肘外屈使臂略成弧形,
力 点在尺骨外侧。
(四)推掌
1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
侧,两眼平视。
2
挺胸立腰,开髋裹膝,脚跟外撑,脚平头

古代武术常识之24招式

古代武术常识之24招式

古代武术常识之24招式1. 直拳:古代武术中最基本的拳法之一,以直线快速出拳为特点。

适用于近身攻击和迅速反击。

直拳:古代武术中最基本的拳法之一,以直线快速出拳为特点。

适用于近身攻击和迅速反击。

2. 勾拳:通过手腕迅速转动,并以拳头的侧面击打对手。

勾拳可以攻击对手的下巴、太阳穴等关键部位。

勾拳:通过手腕迅速转动,并以拳头的侧面击打对手。

勾拳可以攻击对手的下巴、太阳穴等关键部位。

3. 直踢:以腿部发力快速出踢,常用来攻击对方的小腹、下盘等要害部位。

直踢:以腿部发力快速出踢,常用来攻击对方的小腹、下盘等要害部位。

4. 侧踢:以腿侧外侧或内侧迅速出踢,可以攻击对方的侧身、大腿等部位。

侧踢:以腿侧外侧或内侧迅速出踢,可以攻击对方的侧身、大腿等部位。

5. 肘击:通过快速弯曲手臂,用肘部打击对方身体。

肘击可以用于近身格斗和反击。

肘击:通过快速弯曲手臂,用肘部打击对方身体。

肘击可以用于近身格斗和反击。

6. 膝击:用膝盖迅速击打对方身体,常用于近身攻击和摔倒对手。

膝击:用膝盖迅速击打对方身体,常用于近身攻击和摔倒对手。

7. 扫腿:通过迅速抬腿横扫对方的腿部,可以使对手失去平衡并摔倒。

扫腿:通过迅速抬腿横扫对方的腿部,可以使对手失去平衡并摔倒。

8. 跌倒技巧:通过巧妙运用对手体重和姿势,使对手失去平衡并摔倒。

跌倒技巧:通过巧妙运用对手体重和姿势,使对手失去平衡并摔倒。

9. 飞踢:以跳跃的方式,用腿踢击对方身体。

飞踢可以攻击对手胸部、头部等关键部位。

飞踢:以跳跃的方式,用腿踢击对方身体。

飞踢可以攻击对手胸部、头部等关键部位。

10. 拿捏技巧:通过掌握对方的关节或身体部位,使对方疼痛或无法行动。

拿捏技巧:通过掌握对方的关节或身体部位,使对方疼痛或无法行动。

11. 腿绞:用双腿迅速夹住对方的腿部,通过转动身体制造扭力,以达到控制对手的目的。

腿绞:用双腿迅速夹住对方的腿部,通过转动身体制造扭力,以达到控制对手的目的。

12. 掌击:用手掌的掌心部位打击对方身体。

武术基本功图解版:含 肩臂功、腰 功、腿 功、侧控腿等(内容充实)

武术基本功图解版:含 肩臂功、腰 功、腿 功、侧控腿等(内容充实)

基本功肩臂功、腰功、腿功、侧控腿、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跳跃、平衡、跌扑滚翻、组合练习武术基本功,是学练武术各种功夫的基础,是武术爱好者所必备的体能、技能和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也是练好各种功夫的基本条件,特别对初学武术者更为重要。

武术基本功有一系列综合性训练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

这些训练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注重在发展身体各部位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等素质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人体内脏功能及心态和心理活动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

武术基本功按人体的身体部位划分为:眼功、肩臂功、腰功、腿功和桩功。

传统武术爱好者把基本功称为功底,如果一名习武者没有把武术基本功的训练掌握好,那他就很难在武术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由此可见,武术基本功对习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说“功底是百拳百械之母”。

它是练习拳术和器械必备的身体条件。

肩臂功肩部功夫,是指肩臂功法,主要是锻炼和增强肩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加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力量,提高上肢运动的灵敏、松长、转环等能力。

为学习和掌握各种拳、掌等手法打下必要的专项素质基础。

通过练习,增强及发展肩臂部的力量,逐渐达到提高上肢运动的敏捷,松长,换转等功能。

主要练习压肩、吊肩、转肩、绕环、抡拍和俯卧撑等。

1.压肩动作要领: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两腿开步站立,两手抓握肋木,上体前俯下振压肩。

要求练习者的两臂两腿要伸直,下振幅度应逐渐扩大,压点集中于肩部,压力要由小到大。

压肩时两臂,两腿必须伸直,力点集中于肩部(图1)。

图1练习步骤:1)肩部下振压的振幅逐渐加大,力量逐渐加强。

2)肩压至极限时,耗肩片刻。

3)压肩与耗肩交替进行。

要求:压肩时尽量沉肩,直臂。

2.吊肩动作要领:两脚开步站立,背对横杠或肋木,两手反握横杠或肋木。

然后屈膝下蹲,两臂拉直或悬空独立。

两手抓紧横杠,两臂拉直,肩部放松(图2)。

图2练习步骤:1)双手反握横杠或肋木,头部和上体前倾拉肩,并上下浮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中有的动作除了用一个图描绘外,还 增加一个起补充作用的“附图”。如背 向时,看不清手的位置,便可增加一个 正面或侧面的“附图”。
(七)写法顺序

文字说明中,一般先写明运动方向(左、 右)然后写下肢动作(步型、步法、腿 法等),再写上肢 动作(手型、手法、 肘法、器械持握方法及运动方法),最 后写目视方向。
解的文字说明中,常用术 语来解释动作。如 :步法中的上步、退 步、插步等;步型中的弓步、马步等; 腿法中的正踢、弹踢、侧踹等
(五)要领说明

有些图解,在某个动作后面附有“要 领”、“要点”,它是为了提示该动作 的要领,或者说明应注意之处,阅读时 需认真领会。
(六)附图
(八)“左(右)”、“同时”

文字说明中左(右)或右(左)的写法, 是指左、右均可或左、右互换的意思。 “同时”,是指无论先写或后写的身体 各部位动作都要一起运动。
二 看图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看图方法 1 先看分解动作图和身体各部(包括器械)运 动路线,然后详细阅读文字说明,初步了解动 作的过程和要领。 2 按照图和文字说明的顺序边看边做,学会几 个或一组动作。 3 掌握动作的上下配合,反复练习,使之熟练。 4 按照“要领”和“要点”反复体会动作。 5 每看图解学完一组动作后,要连接起来复习, 然后再与前组所学动作一起复习巩固。 6 为提高学习效果,可以三人一组,其中一人
第四章 武术图解知识、常用动作 术语及动作要求




第一节武术图解知识 武术图解,是指记载武术动作和套路的图与文字。 用图来描绘动作的形象和身体各部的运动路线,用文 字来说明动作的详细过程和要领。 一、图解的基本知识 (一) 运动方向 图解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人的躯干姿势为准,并且 随着所处的躯干姿势所处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前、后、左、右、左前、左后、右前、右后。
(二)注意事项
1 2 3 4 5

(二)动作路线

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 行进的路线。箭尾为起点,箭头为止点。 有的图上、下肢的运动路线都用虚线;有 的右上肢和左下肢用实线表示,左上肢和 右下肢用虚线表示;有的上、下肢分别用 虚线和实线表示。
(三)往返路线

武术套路由若干段(趟)构成,各段的 往返路线,通常单数段向左,双数段向 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