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导论
组织行为学导论
0.组织行为学导论 一.组织中的人及行为1.组织管理观念的转变①管理之本由“物”转为“人”;②劳动力由“资源”转为“资本”;③对人的需要由“部分”转为“完整”。
2.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行为主义的行为模式 观点:行为是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过程(S-R);特点: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
勒温的行为模式 观点: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行为是人及环境的函数。
B=f(P,E)行为的特点:①因果性;②主动性;③目的性;④持久性;⑤可变性。
3.组织与组织行为组织:含义 广义:组织是指由若干因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狭义:组织就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知识和技巧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特点 ①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体;②任何组织都有其使命和目标;③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同来实现目标。
组织的 有效性 组织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影响有效性因素归纳为:①环境因素、②组织因素、③员工因素、④管理实践。
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含义 组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
组织行为的种类依据分析水平微观组织行为、宏观组织行为。
依据组织目标 正向组织行为、反向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管理模式:美.基思.戴维斯管理模式 运行基础管理导向员工导向员工心里结果 员工需要满足绩效结果 专制模式 权力 权威服从依赖老板生存最差监护模式 经济资源 金钱安全与利益依赖组织 安全被动工作 支持模式 领导 支持 工作绩效参与 地位与认可 高度激励联盟模式 伙伴团队责任自我培训自我实现中等工作热情二.人性假设与管理1.哲学意义上的人性假设人性假设 提出者、代表人、观点①性善论 孟子②性恶论 荀子③善恶二元论 人的本性中总是混杂着善与恶两种因素,人的行为出自两个对立的来源。
2.管理意义上的人性假设(美.艾德佳.沙因)人性假设 提出者、代表人、观点 局限“经济人”假设 -英,亚当.斯密;美,弗里德里克.泰勒组织存在是为了经济利润,工人工作是为了报酬维持生存。
组织行为学导论
4.有效旳管理者与成功旳管理者
• 弗雷德• 路桑斯(Fred Luthans)以为管理者从事旳管理 活动有下列几种: (1)老式旳管理: 决策、计划和控制。 (2)沟通活动:互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 (3)人力资源管理: 鼓励、训练、管理冲突、安顿、培训。 (4)网络活动: 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 •有效旳管理者与成功旳管理者所从事旳管理活动比较 • 有效旳管理者-------工作杰出旳管理者。 成功旳管理者-------在组织中晋升较快旳管理者。
3.管理技能。
罗伯特•卡茨提出了3种管理技能: (1) 技术技能 (technical skills) 指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旳能力。 (2) 人际技能 (human skills)。 在群体中与人共事、了解别人、鼓励别人旳能力。 (3) 概念技能 (conceptual skills) 分析和诊疗复杂 情况,抓住问题旳实质,迅速做出决 策旳能力。
明确旳分工: 等级系统: 人员旳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间旳关系:
小结
泰勒旳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旳操 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法约尔旳管理 过程理论则主要集中于高层旳管理原则,如企 业旳计划、不同层次组织旳协调、控制等;韦 伯旳组织构造理论以为组织应是一种等级森严、 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旳金字塔构造,为“直线 式”组织构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秒表测时
秒表测时旳原因
资本家不懂得工人能干多少 工人偷懒
秒表测时旳措施
原则作业措施 秒表测时 原则作业时间(工时定额)
–返回
搬运生铁试验
试验背景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12T 试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47.5T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15 试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85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组织行为学的权变性
自变量: 个体行为 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
干涉变量 缓冲变量
因变量: 工作效率 工作的满意度
流动性 缺勤
人是错综复杂的,解释人的活动的理论也应该是复杂的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理论必须反映情景和权变条件
2021/1/6
4
二、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中,不论何种形式的组织,其管理的目标都是相 同的即增强组织的有效性。
2021/1/6
20
2 、群体行为 (group behavior)
表现为三个特征: 群体是一群人的集合。 群体的存在有一定的目的性。 群体中的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着内在的联系。 ❖ 群体行为包括群体动力理论,群体的决策、沟通冲突、
群体的人际关系。 ❖ 群体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工作团队的建设,塑造高绩效的
2021/1/6
6
课程框架体系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篇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三篇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四篇 第八章
导论 组织行为学导论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体知觉(知觉、社会知觉和归因) 个体心理特征与行为(气质、性格和能力) 价值观与态度 群体行为与管理 群体行为 冲突管理 权力与政治
组织行为与管理 组织行为
组
织 行为
19
1、个体行为(individual behavior) 个体是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直接影响组 织的整体素质。 个体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
☺ 对“共性”的研究是组织决策重要的依据条件。
对“特殊性”的研究,如人的能力,气质,知觉与态度, 乃至价值观等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激励机制, 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2021/1/6
2
2021/1/6
组织行为学导论
五、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1.改善质量和生产率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面临着提高组织的生产率、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面临着提高组织的生产率、 产 品质量及服务的挑战。 品质量及服务的挑战。 今天的管理者们已经认识到所有质量和生产率的 改进和提高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 改进和提高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员工不仅是贯彻这 些改革和创新的主要力量, 些改革和创新的主要力量,更日益成为规划这些革新 的积极参与者。 的积极参与者。组织行为学帮助管理者们获得重要的 洞察力,从而成功完成各种革新。 洞察力,从而成功完成各种革新。
三、组织行为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 、 具有广泛 应用价值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应用价值的 、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 组织行为 学是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 学是在心理学 、 社会学 、 社会心理学 、 人类学 、 政 治学等多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处综合产生的, 治学等多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处综合产生的 , 多学科 知识的支持,是组织行为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知识的支持 , 是组织行为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 。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的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 来引发某种现象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来引发某种现象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 它的特点是 首先提出若干条件与被研究对象之间存在因果联 系的假设, 系的假设 , 然后运用各种手段对这种假设进行验 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 证 。 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 , 实验法的分类主要有 两类:实验室实验法与现场实验法。 两类:实验室实验法与现场实验法。
1.霍桑实验 1.霍桑实验 1924—1932 1932年 1924 1932 年 , 以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为首的心理 学家在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长达7 学家在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长达 7 年 之久的“霍桑实验” 该实验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之久的“霍桑实验”。该实验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群体实验 谈话实验
第一讲组织行为学导论
(Organizational Behavior,OB)
内容
➢ 组织行为学的界定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 组织行为学的演进与发展
一、组织行为学的界定
(一)组织(Organization) 1、组织的含义
是指互动的个人或团体为实现一定的目 标,依据一定的职权关系,通过一定的结 构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界线的实体。
泰罗的4条管理原则 1.给每个人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提出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前,工人们用
的是经验法)
2.科学地挑选、培训、教育、培养工人。 (以前,工人们自己选择要干 的工作并尽其所能来进行自我训练)
3.与工人热忱合作,确保所做的工作符合已提出的科学原理。(以前,管 理者与工人处于持续的冲突之中)
4.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基本实现工作与责任的对等分工,管理者承担那
(二)组织行为学的萌芽(古典理论时代)
泰罗(Taylor)的实践和理论(P14)
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 动作和时间研究:伯利恒钢铁公司搬运生铁和铲铁
试验 科学管理原则(四条) 职能化的组织设计
泰罗通过明确界定提高效率的准则,致力于在工人和管理 者当中引发一场思想革命。他确立了4条管理原则,他指 出,遵循这些原则将会使管理者和工人同时受益,工人会 获得更多的收入,管理者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优点:方法科学,严谨,有一定的准确性。 缺点:需要注意检验其信度和效度(P28)。
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 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优点:对人的行为研究比较全面系统。 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
统计分析法: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 统计分析,以便了解数据的特征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组织行为学_01导论 组织行为学
非正式组织:组织依靠感情纽带维系;组织的权力 不稳定,不具有强制性;组织的核心
人物是自然形成的;组织具有不稳定
性;组织具有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组织内部群体意识很强。
(四)组织的环境
1.自然环境(Nature):气候、土地、水、风 沙。自然环境对组织影响很大。
2.社会环境(Society):市场、技术、文化、 政策、法律。社会环境影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认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同情况下思 维环境十分重要。举例:日本人和美国人遭遇 狮子的思维活动。日本人脱下皮鞋,穿上运动 鞋,认为只要我比美国人跑的快我就能生存。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是一个不属于政府、 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 政府。一些民间团体属于非政府组 织。 4.公立组织和私立组织 公立组织(public organization):由政府建 立的组织。 私立组织(private organization):以私人名 义成立的组织。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14条原则 1)分工。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进行专 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2)权力与责任。权力是指指挥他人的权以 及促使他人服从的力。
3)纪律。领导者同下属在服4)统一指挥。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 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5)统一领导。凡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
组织行为学框架
组织行为的种类: 微观组织行为 宏观组织行为 正向组织行为 反向组织行为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 组织发展 组织学习 宏 观 组 织 行 为
组 织
群体动力 人际沟通 领导行为 权力 政治行为 冲突 谈判
态度 人格 能力 动机 压力
个体行为
人际与群体行为
组织行为学导论
微 观
为
领导行为
组
权力
织
政治行为
行
冲突
人际与群体行为
为
谈判
(三)人类行为一般规律
❖ 1、目标律:任何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 ❖ 2、动机律:所有行为均有动机“驱动”。 ❖ 3、强化律:预期目标或有利结果作为强化物
增大了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 ❖ 4、遗传律:一个人的行为特征部分决定于从
父母双亲那里获得的基因的状况。 ❖ 5、环境律: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决定于遗传与
研究内容:
组织对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 方式。 ❖ 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 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1、学习目的
❖ ——树立起管理意识; ❖ ——掌握必要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和方法; ❖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不断提高
管理能力。
❖2、学习方法
❖
❖ 听课+参与讨论+案例分析
❖3、考核办法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 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 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 情性者也”.
(三)善恶二元论 人类的行为出自两个对立的来源,一个是善,
一个是恶。 上帝是善的根源,魔鬼是恶的根源;或者说,
自然界是善的根源,社会是恶的根源;或者说, 理性是善的根源,情欲是恶的根源。
人性能成为善的,也能成为恶的。人的本性 中总是混杂着善与恶两种因素,其所占的比例因人 而异。在现实中,很难找到绝对的善人,或绝对 的恶人,一般都是善恶并存。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 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 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 情愿受别人的指导。
➢ 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 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近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 目标而工作。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 (2)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办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 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3)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 (4)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以及谋求解决组织中问题的 创造性。 (5)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
教学游戏
请将相关人物的国籍、称号、代表作连接起来。
泰 勒
(F.W.Taylor)
德国 法国 美国
组织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之父 管理理论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法约尔 (H.Fayol)
马克思•韦伯
《社会与经济理论》
(M.Weber)
教学游戏
你答对了吗?!
泰 勒
(F.W.Taylor)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Y理论)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1)管理重点的改变。
人 工作环境
(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
指挥者、调解者 采访者
(3)奖励方式的改变。
外在奖励、内在奖励 内在奖励
(4)管理制度的改变。
保证职工充分发挥才能,达到自己希望的成就。
“复杂人”的假设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经济人”的假设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大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 指导。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 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阻止目标而工作。 (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 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 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 责任。
组织行为学导论
组织行为学的深入
实践上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使得组织文化的研究 成为必然
理论上“观念人”和“生活组织”两个假定的确 立
1、网络化 竞争、变化快 2、扁平化 决策集中 3、灵活性 4、多元化 5、员工素质 知识工作者、授权、结果导向 6、全球化 地球村
组织是什么,组织可以科学管理吗?
1.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挖掘人的潜力; 2.重视研究个人需要,并把满足个人的需要与达到组 织的目标相协调; 3.重视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起来,为 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4.重视领导行为的研究,调节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5.重视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的研究。
行为科学家赫西(P·Hersey)和布兰查德(K·H·Blanchard)在 他俩合著的80年版《行为管理学》中开宗明义所说的那样:这 一世纪以来,社会的转变是惊人的。我们已由一个农业社会进 展成为一个机动的工业社会。当我们为生长于这一富足的黄金 时代而高兴的时候,同时却发现自己翻滚于一连串的冲突之中 ——国际间的冲突,种族间的冲突,管理阶层与工人间的冲突 ——这些问题不能单凭科学技术予以解决,需要社会技巧,我 们所遭遇的许多极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物”,而在于“人” , ……
当
早 期 管
古 典
行 为 科 学
现 代 管 理 理
代 管 理 学 说
组织行为学导论
五、领导
• 1,什么是领导
• 约翰·科特的标准: • 1)确定目标、2)说服别人接受这一目标、3) 为别人达成这一目标提供帮助和指导。
• 2,管理与领导的差别:
•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
• 3,领导的重要性:
• 目标,不仅仅是工作目标、绩效目标。不能仅限 于“经济性”目标。官僚(科层)体制与目标 “退化”(置换)。
三种组织定义的贡献
• 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视角为组 织分析提供了相互对抗的范式。因为 这些范式包含着不同的假设,所以, 一种可以取代另一种,但却不能否认 另一种的存在。 ——斯科特 • 概念的工具性特点。
组织行为的定义:
组织行为指一个组织 的成员中纵向的和横向的 互动关系以及构造这一互 动关系的各种制度。
•
“同样,中国人无需这种社会环境也能讲 一口流利的英语。所以自然语言(如法语、德 语、英语、斯瓦希里语、印地语等)这个宝库 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操该种语言的社会文化群体 所蕴含的概念是不能等同的。要认识到这点并 非易事,但这点的确很关键。 • “可是,正因为社会教化使我们相信,人 类是‘自由’、有‘理智’、‘公正’并且 ‘有爱心’的,我们也就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这 样的。词汇在人类生活中往往取代了它们所指 代的现实世界。这样,我们经常对一些生活中 的矛盾或不一致视而不见,这也是我们人类自 我欺骗的倾向。”
——哈耶克
• 思想无内容则 空,直观无概念 则盲。
——康德
康德的哲学被视为一种研究理性 与经验之间含糊联系的尝试。看来他 可能既不满意笛卡儿的神秘主义,也 不满意休谟的怀疑论。 • 康德协调这两方面的动机能够这 样描述:没有经验的概念是空洞的; 没有概念的经验不能构成知识。
•
(加)弗拉第米尔• 塔西奇《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
组织行为学导论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组织行为学是办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它不是与其他办理理论同时发生的,而是办理科学理论开展到必然阶段才发生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开展历史。
它有自身的开展特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阐发的方法,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体会以下几点: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的。
人的行为与心理是密不成分的,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暗示,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暗示,因此,必需把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是只研究工作组织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这种组织的范围包罗工厂、商店、学校、机关、军队、病院、农村等所有的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元以及国家机关等组织。
研究这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要研究堆积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因此组织行为学又可以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系统阐发的方法组织行为学不是孤登时研究一个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而是运用系统阐发的方法来研究它们。
从系统不雅来看,把个体的人放在群体这个较大的系统中来研究,个体就是群体的子系统,而很多的群体又组成一个组织,因此,群体又是组织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
它们均自成系统而又彼此密切联系不成分割。
又由于它们都处在社会环境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因此它们又都是社会环境的子系统。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组织行为学在掌握必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根底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组织行为学教程〔第2版〕的行为的能力,出格是采纳相应的办法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以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取得最正确的工作绩效。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导论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导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内涵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工业心理学。
人际关系理论及行为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组织行为学的形成。
从20世纪60年代作为独立的学科,到80年代分化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一贯的核心基本问题,也有各时代的一些热点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现在,组织行为学在国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研究水平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心理学有时会使用同样的教材,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两者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所以在一些时候,管理心理学也称为组织行为学、组织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学1 组织组织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需要首先了解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安排。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不知道组织的概念,但大部分人认为他们知道“组织’’意味着什么。
不论理想中还是现实中,组织都有下列特点:特定的目标。
任何组织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使命和目标。
企业是为了提供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求。
教育机构是为了提供教育服务来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
医疗机构是为了提供健康服务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组织成员。
组织目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个人无法完成,所以需要吸纳组织成员帮助实现组织目标。
为此,需要形成开放的,可见的、正规的组织结构,在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专业分工和协调。
清晰的边界。
一个比较清晰的关于它们自己的物资、人力、资金这些资源的边界。
当目标被清晰地确定下来,其他的目标要么处在组织范围以内服从于总目标,要么转给其他组织或社会生活圈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理性的组织。
当我们为了完成特定的目标建立了组织之后,雇员不会自动地按照组织的意图完成组织目标,所以管理者和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让雇员多干活,让雇员提高效率,由此导致了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优选)第一单元组织行为学导论
3、管理技能
罗伯特•卡茨提出了3种管理技能: (1) 技术技能 (technical skills) (2) 人际技能 (human skills)。 (3) 概念技能 (conceptual skills)
15
2、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1)组织行为学也要吸收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 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不是人的一般行为规律,而是各 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既研究工作组织对组织成员工作行为的 影响,也研究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 的工作效率和绩效的影响。
2、传统的组织和现代组织的区别
传统组织
现代组织
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
封闭系统 内部协调
6
开放系统 内部协调和外部的适应
4、构成组织的要素
人员: 是组织的重要资源,是构成组织的关键因素。组织是一个 人为系统。
职务和职位: 组织中的人员都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任务),某些 工作需要组织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安排不同的岗位。
政治行为学 教育行为学 医学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 犯罪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13
(三)组织行为学概念和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 关的知识,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 行为规律的科学。
14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是一个 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 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斯蒂芬·P·罗宾斯)
21
3. 管理的关键点
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把事情办好。
22
(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组织行为学导论
2024年5月26日(日)
技研新阳管理班课程---组织行为学
23
“复杂人”的假设—权变理论
4、超Y理论(莫尔斯(John Morse)
(1)人不但复杂,而且变动很大; (2)人的需求与他所处的组织环境有关系,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与时间、
地点会有不同的需求; (3)人是否愿意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决定于他自身需求状况以及他
行为科学包括三个基础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心理学研究个体的行为;社会学研究群体的社会行为;人类 学是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行为科 学是运用自然科学分析和观察的方法,研究在一定的物质和 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把行为科学用在各组织的管理 上,就构成组织行为学。
社会人假设与孟子的性善论
2024年5月26日(日)
技研新阳管理班课程---组织行为学
25
(三)人性管理论的两重性
管理心理学提出“人性管理”的论点,其理论 依据有两个: 1、Y理论。根据Y理论,认为工作人员都有以下的通性: (1)有可能被激发的“向上心”; (2)有可能遭受伤害的“自尊心”; (3)有可能蒙受毁损的“情绪”; (4)有企图实现的“希望”。
“三不如”和“将将”
2024年5月26日(日)
3
探讨 是
让 人
刘邦型 双能型
能
干 阿斗型 项羽型
否
是
本人能干
管理者四分图
2024年5月26日(日)
技研新阳管理班课程---组织行为学
4
启示(1)
(1)管理即“管人理事”,其实质是用人成事
管理:运用资源以达成目标 资源:人、财、物、时间、信息、技术……
利于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