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消化与吸收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消化与吸收

胃液作用: 1).胃蛋白酶原:需经胃酸或已激活的胃蛋白酶作 用方具活性,使蛋白质 蛋白沶、蛋白胨 等主要产物 2).粘液:润滑作用,减少食物对粘膜的摩擦损伤, 同时减少胃酸、酶侵蚀胃粘膜,保护胃。如果粘 液分泌发生故障,胃就会自消化,造成胃溃疡。 3).胃酸:盐酸,PH0.9-1.5,具有激活酶原、调 节胃内PH、杀菌、刺激肠道分泌消化液、有利于 Ca、Fe等盐类吸收、使双糖水解等作用.
2. 胃内的消化: 1)同样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通过胃的蠕动,使食物磨碎;与胃 液充分混合;进入小肠等。 化学性消化:通过胃液的作用,主要是对蛋白质 的消化 胃液是胃粘膜内的胃腺分泌的,成年人可 分泌1.5-2.5L/d 2)胃腺体的主细胞、壁细胞(泌酸细胞)、粘液 细胞分别分泌酶原、胃酸(及内因子,与VB12吸 收有关)和碱性粘液,胃液就是由这些物质组成
三. 各类营养素的吸收: 1.糖类 :吸收的主要形式是单糖。在胃中几乎 不被吸收,在小肠中几乎被完全吸收。其中葡 萄糖与乳糖的吸收是通过主动转运、戊糖与多 元醇通过单纯扩散、果糖可能是通过易化扩散 的方式吸收的。 2.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形式是氨基酸,主要吸收 方式是通过耗能需钠的主动转运。 3.脂类:其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上 部。通过扩散方式吸收。
§2-3
吸收
一. 吸收的定义及形式: 1 定义:指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 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 形式有三种: 1) 单纯扩散:物质直接透过细胞膜由高浓度区进 入低浓度区,无须载体和能量,吸收速度慢。如 下列物质:水、二氧化碳、甘油、乙醇、氧、氮、 苯、甾类激素、戊糖、多元醇等主要依此形式进 行吸收
消化腺疾病有
肝胆疾病包括肝循环障碍(例如: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 塞)、肝代谢性疾病(包括: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糖原沉 积症、类脂质沉积症、肝豆状核变性)、肝炎、酒精性肝 病、肝硬变(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伤)、肝脓肿、 胆石症、肝癌、胆道癌等。 肝: 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小儿肝炎|;老年性肝炎;病毒性 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胆汁淤积 型肝炎; 胆道疾病: 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无结石性胆 囊炎;肝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胆囊息肉;胆结石;原发性胆 管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 石;Mirizzi综合征 胆石症;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 胆绞 痛;胆囊肠道瘘;胆石性肠梗阻;胆道三联征 肝内胆管结石 病; 胰:胰腺炎;胰腺癌

【寒假预习课】《消化和吸收》(解析版)

【寒假预习课】《消化和吸收》(解析版)

第09讲消化和吸收目标导航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描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知识预习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2.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3.食物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唾液腺麦芽糖收缩和蠕动胃腺蛋白质肠腺胰腺葡萄糖氨基酸4.食物消化的两个方面:(1)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

(2)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知识点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不变蓝变蓝变蓝知识点三营养物质的吸收1.主要器官: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1)成人小肠长5~6米。

(2)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3)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对点训练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例1】丽丽在吃杨梅时将核咽了下去,杨梅核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A.口腔→咽→胃→大肠→食道→小肠→肛门B.口腔→食道→小肠→胃→咽→大肠→肛门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小肠→胃→咽→食道→大肠→肛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消化道的组成顺序。

人体的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杨梅核在体内“旅行”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例2】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道中的器官都具有消化功能B.糖类都可以直接被吸收C.消化和吸收都在小肠D.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中的咽、食道和肛门等器官没有消化功能;糖类中只有葡萄糖可以直接被吸收;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胃等也有消化或吸收功能;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其中包括消化蛋白质的酶。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麦芽糖 麦芽糖酶、蔗糖酶 糊精酶
G
F
α-胰液 α-淀粉酶
糊精
Page 38
寡糖(寡糖在小肠内不被消化进入到结肠中被微生物发酵) 棉籽糖 水苏糖 细菌利用 发酵产气 存在于豆类皮中 细菌利用比较低
寡糖还可以在体内被吸收后合成维生素,促进矿物质的吸 收
人体对各类糖的吸收速度 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木糖醇 >三梨酸 主动运输 易化扩散
Page 3
二 吸收 (一)概念: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
食物经过消化后,食物中的成分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到血液 循环或者淋巴循环的过程。
(二)形式和特点:
1被动吸收:通过滤过、渗透、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等几种 形式。(不需要消耗机体的能量)
多肽、离子、电解质 高浓度 低浓度
Page 4
第1 狭窄
第2 狭窄
第3 狭窄 胃
食管腹部
贲门
Page 13
Page 14
(三) 胃 stomach
胃是消化管的膨大部分, 食管 贲门部 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食管 贲门胃底 1. 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小凹 胃的形态可受多种因素 贲门 的影响。 胃小弯 胃分前、后壁, 大、小弯, 角切迹 入、出口。 角切迹 胃体 幽门瓣 通常将胃分为 4 部:贲门 十二 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指肠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在幽 十二 幽门 门窦近胃小弯处。 指肠 胃大弯 幽门处的粘膜形成环形皱 幽门括约肌 襞称幽门瓣。幽门处的环形 幽门部: 幽门管 幽门窦 肌层增厚为幽门括约肌。
乳化
三酰甘油酯
二酰甘油酯+脂肪酸
肠、胰脂肪酶 单酰甘油酯+脂肪酸 肠、胰脂肪酶 脂肪酸+甘油

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食品营养学-练习题-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一、填空1、钙的吸收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行,并需要维生素D的存在。

钙盐大多在可溶性状态,且在不被肠腔中任何其它物质沉淀的情况下被吸收。

2、营养素的吸收方式有三种,主动转运方式需要载体蛋白质,是一个耗能过程,并且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单纯扩散方式是物质由高浓度区到低浓度区,吸收速度慢;易化扩散方式是在微绒毛的载体帮助下完成,速度加快,但不消耗能量。

3、多数矿物质结合在食品的有机成分上,例如乳酪蛋白中的钙结合在磷酸根上;Fe 存在于血红蛋白之中;许多微量元素存在于酶内。

5、各类食物的血糖指数一般是粗粮的低于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低于精制糖。

6、胃粘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

7、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8、淀粉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9、小肠的构成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10、大豆及豆类制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棉籽糖和水苏糖。

二、选择1、胃酸由构成,由胃粘膜的壁细胞分泌。

A.硫酸B.盐酸C.醋酸D.鞣质酸2、小肠液是由十二指肠和肠腺细胞分泌的一种液体。

A.酸性B.弱酸性C.碱性D.弱碱性3、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

A.消化食物B.吸收营养素C.吸收水分D.消化食物残渣4、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吸收率依次为。

A. 96%,92%,98%B. 98%,95%,92%C. 98%,92%,95%D. 95%,98%,92%5、消化道的特点有兴奋性、收缩。

A.低、快速B.低、缓慢C.高、快速D.高、缓慢6、淀粉的消化从开始。

A.胃B.小肠C.口腔D.食管7、纤维素是由β-葡萄糖通过连接组成的多糖。

A. α-1,6-糖苷键B. β-1,6-糖苷键C. α-1,4-糖苷键D.β-1,4-糖苷键8、钾离子的净吸收可能随同的吸收被动进行。

A.水B.钠C.氯D.铁9、是吸收各种营养成分的主要部位。

A.大肠B.胃C.小肠D.口腔10、胰酶水解蛋白质所得的产物中仅为氨基酸,其余为寡肽。

第二章消化与吸收

第二章消化与吸收
无机物——碳酸氢盐;
有机物 —— 各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 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羧基肽酶等。 (2) 性质:无色碱性液体,pH7.8-8.4; (3) 作用: 碳酸氢盐——中和胃酸,调解pH值
胰淀粉酶——水解淀粉成糊精或麦芽糖等;
胰脂肪酶——消化脂肪;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水解蛋白质; 其他酶类——水解相应的物质
④胆盐可直接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胆盐的利胆作用。
C.小 肠 液
(1)性质:粘稠的碱性液体,pH约为7.6; (2) 成分:水分、无机盐及肠激酶和粘蛋白。
(3) 作用: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胃酸侵蚀;
稀释消化产物,降低肠内容物渗透压,有利 于小肠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肠激酶激
活胰蛋白酶原,从而促进蛋白质消化。
2.胃的运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贮存食物 胃壁内的平滑肌具有很大的伸展性,伸 长时可达原来长度的2~3倍。因此,胃常可以容纳好 几倍于自己原来容积的食物。 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 食物进入胃以后,胃体中 部开始产生蠕动。蠕动的主要作用是使胃液和食物充 分混合,形成食糜,便于消化酶发挥作用,并且把食 糜推送到幽门部,然后经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胃的排空 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叫胃的排空。 胃的排空时间,与食物的量、质和胃的运动状况有关。
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学主要内容: 1、消化系统概述 2、各种营养素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
本章学习目的 1、掌握消化、吸收等基本概念 2、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3、重点掌握各种营养素在小肠被吸收和 利用的情况。 学习重点:食物在体内消化与吸收
学习难点:各种营养素如何被消化、吸收
第一节
2.消化的方式:
(1)物理消化(又称机械消化):通过口腔咀嚼及消化道肌 肉收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将食 物不断地向消化道的下方推送。 (2)化学消化:消化液中含有的各种消化酶分别对蛋白质、 脂肪和糖类等物质进行化学分解,使之成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 物质。

食品营养学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 第二节食品的消化吸收

食品营养学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吸收 第二节食品的消化吸收
水分的吸收主要在小肠,水可以自由地穿过消化道的膜, 通过黏膜细胞进入体内,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和过滤作用,而 且以渗透作用为主,小肠吸收其他物质的渗透压可促使水分 的吸收。此外小肠蠕动收缩时肠道内流体静压增高,也可使 水分滤过黏膜细胞。
水的吸收也可在大肠,这时各种溶质特别是NaCl的主动 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分吸收的主要动力。
钙的吸收机制为主动转运,肠黏膜细胞的微绒毛有一种与 钙有高度亲和性的钙结合蛋白,它参与钙的转运而促进钙的 吸收。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吸收
• 3.铁的吸收 铁主要在小肠上部被吸收,铁的吸收与其存在形式和机体
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肠黏膜吸收铁的能力决定于黏膜细胞 内的含铁量。存积在肠黏膜细胞内的铁量,是再吸收铁的抑 制因素。铁的吸收与机体对铁的需要有关,当服用相同剂量 的铁后,缺铁患者的铁吸收量可比正常人大1~4倍。
散布的小唾液腺分泌唾液,内含α-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 成糊精和麦芽糖,因为食物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较短,淀 粉的水解程度不大。食物进入胃后因胃酸的作用,唾液淀 粉酶很快失去活性,淀粉的消化也立即停止。
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小肠进行。来自胰液的α-淀粉酶可 将淀粉的α-1,4糖苷水解成α-糊精及麦芽糖,肠黏膜上皮 细胞也有同样的酶,将α-糊精中的α-1,6糖苷键及α-1,4 糖苷键水解,最后将糊精和麦芽糖等水解为葡萄糖。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吸收
• 2.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 食物蛋白质被水解成氨基酸后立即被小肠黏膜吸收,氨
基酸的吸收也是主动转运过程,需要转运载体以及消耗能量。 正常情况下,只有氨基酸及少量二肽、三肽能被小肠绒毛内 的毛细血管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四肽以上的氨基酸需要进 一步水解才能被吸收。
各种氨基酸的吸收速度取决于主动转运过程的不同转运 系统。中性转运系统可转运芳香族氨基酸、脂肪族氨基酸含 硫氨基酸以及组氨酸、谷氨酰氨等,转运速度最快;碱性转 运系统主要转运赖氨酸、精氨酸,转运速度较慢,仅为中性 氨基酸载体转运速率的10%;酸性转运系统转运天门冬氨酸 和谷氨酸,转运速度最慢。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物的混合和转运减慢;相反,增高时,食 糜在小肠内的混合和运转过程就加快。 • (2)节律性分节运动: • 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性 消化 • ②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为– (3)摆动 – ①使食糜进一步粉碎; – ②充分混合食糜与消化液,便于化学性
消化。 – (4)蠕动: 把食糜向着大肠方向推进。
的总胆管开口进入小肠。 成分: 无机物: 碳酸氢盐,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保护肠黏膜,提供小肠内最适pH; 有机物: 含多种酶 α-淀粉酶、胰脂肪酶类等,
2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7 胆汁 肝细胞合成,储存于胆囊,排至十二指肠 成分: 含水和钠、钾、钙、碳酸氢盐等无机物; 含胆盐、胆色素、脂肪酸、磷脂、胆固醇和
2.2 咽(pharynx)与食道(esophagus) 咽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 其下端通过喉
与气管和食道相连, 是食物与空气的共同通 道。 吞咽食物时, 咽后壁前移, 封闭气管的开口, 防 止食物进入气管而发生呛咳。食团进入食 道后, 上方平滑肌收缩推动食团向下移动, 下 方平滑肌舒张, 这一过程的往复, 便于食团的
5.1 蛋白质的吸收和运输 氨基酸在小肠黏膜被吸收, 吸收后经小肠绒毛
内的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 主动转运且 需要Na+存在。 有研究发现小肠对一些寡肽有强吸收作用。 有时吸收少量的完整蛋白质, 引起过敏, 甚至 再次摄入该蛋白质时发生哮喘和皮疹。
5 营养素的吸收和运输
5.2 脂肪的吸收和运输 甘油直接被小肠黏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 难溶于水的脂肪酸与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的
• 当含有大量肠道微生物、胃肠道脱落细胞 及食物残渣所组成的粪便进入直肠时, 即刺 激肠壁, 引起排便反射。
2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吸收和排泄

消化、吸收和排泄
15
1.3代谢物质的排泄
2. 皮肤汗液的排泄 皮肤汗液的排泄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散发出体内多 余的能量、水分、氯化钠和尿素等代谢产物。皮 肤是人体进行排泄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而汗液是 皮肤汗腺的分泌物。汗液的排泄是机体散热的一 条有效途径,机体营养物质代谢释放出来的化学 能,50%以上是以热能的形式用于体温的维持, 另外的50%载荷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供给 细胞代谢过程中的能量需要。 汗液的排泄除具有散热的功能外,还具有排泄机 体其他代谢产物的作用。汗液中水分的含量约为 99%,另外1%是固体成分,以氯化钠为主,也 有少量的氯化钾、尿素、乳酸等。
16
16
1.3代谢物质的排泄
17
3. 气管、支气管及肺等呼吸器官的排泄 呼吸器官主要的排泄物是CO2和少量水分。机 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能量来源于细胞内产 能营养素的氧化过程。细胞内的氧化过程需 要不断消耗O2,同时产生CO2。因此,机体需 要不断地从外界吸入足够的O2,并将体内CO2 排出体外,进行气体交换,以确保机体正常 的新陈代谢和维持体内内环境的稳定。 呼吸过程中有少量的水分排出,每天为300 ml 左右。
12
12
1.3代谢物质的排泄
13
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他成分经过消化、吸收 进入人体后,被组织细胞摄取,作为生长发 育、组织更新的原料被利用,或作为能量的 来源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在这个过程 中,也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人体必须将这 些代谢的最终产物,以及进入机体的异物或 有害物质和一些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才能 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一过程叫排泄。 人体排泄的途径有四条,分别是:肾脏尿液 的排泄,皮肤汗液的排泄,气管、支气管及 肺等呼吸器官的排泄,大肠粪便的排泄。其 中,肾脏尿液的排泄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排泄 途径。

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

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

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一、食物的消化过程1.机械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2.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1.吸收的定义: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吸收的部位:主要在小肠,胃和大肠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

3.吸收的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

三、消化系统的组成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

四、食物的分类和营养特点1.四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2.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对维持肠道健康有重要作用。

五、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生理机制1.酶的作用:消化酶能分解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为小分子物质,便于吸收。

2.粘膜吸收:消化道粘膜表面有微绒毛和细胞间隙,增加了吸收面积。

3.血液循环:营养物质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再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4.合理膳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适宜,满足身体需求。

5.营养过剩:长期摄入过多的食物,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6.营养不良:摄入的营养不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

七、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注意事项1.饮食规律:保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2.食物多样性:保证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3.避免偏食:不偏爱某一类食物,以免营养不均衡。

4.注意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

习题及方法:1.习题:食物的消化过程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解题方法:回顾食物消化过程的相关知识点,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是食物消化的两个方面。

答案: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2.习题: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什么?解题方法:根据营养物质吸收的相关知识点,吸收的定义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答案:吸收。

3.习题:下列哪个器官是小肠的主要吸收部位?解题方法:根据消化系统的组成知识点,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消化.

食品营养学第二章消化.

四、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消化
水溶性维生素在动、植物性食品的细胞中以结合蛋白 质的形式存在,在细胞崩解过程中和蛋白质消化过程 中,被分解出来;
脂溶性维生素溶解于脂肪中,可随脂肪的乳化与分散 而同时被消化。
矿物质有些已是离子状态存在;有些矿物质结合在有 机成分上,往往在有机成分的消化过程中释放出来。
第三节 吸收
一些碳水化合物是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如大豆中的 绵子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与水苏糖(二分 子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食品中纤维素、半纤 维素和一些植物胶。
二、脂类的消化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磷脂、固醇和固醇酯等)的总 称。 脂类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小肠中存在着胰液、 胆汁与小肠液。胰液与小肠液中含有胰脂肪酶,可 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此外,磷脂酶可催化磷脂水解,胆固醇脂酶可催化 胆固醇酯水解。
粘膜
粘膜下层 圆形层 纵向层 结缔组织
食道
幽门括约肌
上皮
长茸毛
十二指肠
二、消化道活动特点
消化道的运动机能由消化道肌肉层的活动完成。消 化道中除咽、食管上端的肌肉是骨骼肌外, 其余均 由平滑肌组成,并有以下特点:
1. 兴奋性低、收缩缓慢。
2. 富于伸展性,能适应需要作很大的伸展,最长时 可为原来长度2~3倍。
酯化
脂蛋白形成
FA
TG
TG
FA
TG 三酰甘油酯
FA 脂肪酸
图.粘膜细胞吸收脂肪示意图
TG 淋巴 FA 门静脉
胆固醇的吸收:人体通常每日摄食胆固醇数十毫克至一克,主要来自 动物食物。流入肠腔的胆汁中约含胆固醇2~3克,称内源性胆固醇。 肠粘膜上皮细胞将三酰甘油酯等组合成乳糜微粒时,胆固醇也掺合在 内成为乳糜微粒的组成部分。 影响胆固醇吸收因素: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yl-CoA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ACAT) 植物固醇如β-谷固醇、 纤维素等可影响胆固醇吸收。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3)优秀课件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3)优秀课件
试问上述工作是由人体哪个系统完成的呢? 食物又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呢?
消化系统概述
机械/物
消化(digestion)
理性消化
:
化学性 消化
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
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即食物微在生物消化道
内进行分解的过程。
性消化
吸收(absorption) :
食物的可吸收成分透过消化管壁的上皮 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不被吸收 的残渣则由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构成人体细胞成分 (生长所需物质)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水 无机盐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维生素等
4
蛋白质、糖类、脂肪
须消化后被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纤维素
不能被消化
上述物质中除: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外, 大多数营养物质是由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 质所组成。人体进食后,必须先将其转化 为较小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 吸取和利用。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1)小肠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2) 丰富的毛细血管 淋巴管 只有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 (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3) 小肠长,且有多种消化液 (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肝脏 胆 汁
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最大的消化腺
肠腺 肠 液
胰腺 胰 液
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 胰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肠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肠液呈碱性
肝 脏: 最大的消化腺腺体,分泌胆汁,暂储于
胆囊。胆汁呈碱性,无消化酶,但有乳 化脂肪的作用,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 要的意义。 。
23
消化腺 流入的部位

食物的消化吸收

食物的消化吸收
食 品 营 养与 健 康
食物的消化吸收
1.1人体的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消化系统
最大
组 成 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唾液
胃液
胆汁 肠液
胰液
口腔

小肠 小肠 小肠
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食品在消化道内分解成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 程称为消化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 过程称为吸收
蛋白质
胃液、胰液 肠液
氨基酸
碳水化 合物
唾液、胰液 葡萄糖 肠液
胰液、胆汁 肠液
脂肪酸+甘油
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小肠是人体最主要的吸收部位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约3h~8h 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 糖类几乎全部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脂肪主要在 十二指肠下部和空肠上部吸收,氨基酸在小肠上段 吸收,水和无机盐也在小肠吸收
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大肠的消化: ⑴吸收水和电解质 ⑵吸收维生素B和K ⑶加工食物残渣,形成并暂时储存粪便
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小结
口腔 :咀嚼和吞咽
唾液(中性), 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胃: 接纳、磨碾、排空,
胃液(酸性), 蛋白质 胃蛋白酶 蛋白胨 吸收少量水和酒精
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
须消化后被吸收
水、矿物质、维生素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膳食纤维
不能被消化
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口腔内消化 食物在口腔内经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 达到机械性消化 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可使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麦芽 糖,但淀粉不能被完全消化 脂肪和蛋白质等在口腔中不能被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m2
位置:深红色,大部分位 于腹腔的右上部. 左叶
胆管 (运输胆汁进入小肠)
(贮存胆汁) 胆囊 右叶
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促 进脂肪的消化. 2.具有解毒的作用. 3.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 起着重要作用
4.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胆汁由肝细胞不断生成, 肝管流出, 经胆总管排入十二 指肠, 或由肝管转入胆囊管而储存在胆囊内, 消化时再 由胆囊排出。 正常成人:800~1000ml/日
内因子
VB12
红细胞
恶性贫血
相对分子量为5.3万的糖蛋白
盐酸
来源
作用
壁细胞主动分泌
胃蛋白酶原
来源 主细胞分泌(主要) 作用 分解蛋白
特点
内因子
胃的运动
紧张性收缩 作用 : 增强胃内压,有助于胃液渗入食
物和促进胃排空;保持胃的正常形状和 位置,不致出现胃下垂。
形式
容受性舒张
作用:增加胃容纳和贮存食物,防食糜 过早排入十二指肠。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
具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对食 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的功能。
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
胃 液 : 胃 腺 细 胞 分 泌 的 混 合 物 , 无 色 透 明 , 酸 性
(pH0.9-1.5),每日分泌1.5-2.5L。
主要成分:盐酸(胃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
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 分解的过程
消化道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
唾液腺 肝
分泌唾液 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分泌胃液
消化腺
胰腺 肠腺 胃腺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 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胆汁的作用
胰脏内有两种腺细胞
位置与毗邻
分部 头、体、尾 胰液的排泌
5.胰液的分泌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无机物 有机物
碳酸氢盐(中和胃酸) 消化酶
6.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内腺体:十二指肠腺和小肠腺
小肠液性质:碱性、PH7.6,
1~3L/日
对进入
小肠上皮细胞内和刷状缘上:多种寡肽酶和肽酶,
主要成分:为粘液和碳酸氢盐 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润滑大便������ 大肠的运动:蠕动,自上而下顺序收缩 和舒张的运动,使经过分节运动的食糜向 前推进。
消 化 过 程 示 意 总 汇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哪种吃饭方式好?为什么?
什么是消化?
1 2 3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4
5 6 7
大肠 肛门
1
唾液腺
2 3 4 5
肝脏
胃腺
胰腺
肠腺
消化:食物在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由大分子逐渐分 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 消化的形式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 肠的蠕动等
二、吸收的定义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不能被直接
吸收的,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 化才能被吸收。
吸收:消化后的小分子被胃肠道
吸收到体内为机体利用的过程。
食物的消化吸收
1.口腔内消化
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唾液:湿润口腔、溶解食物
清洁、保护、杀菌消炎 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分解淀粉
唾液腺导管开口
蠕动
作用:使食糜与胃液充分混合研磨。
几 种 营 养 物 质3厘米,以 此可计算出小肠的外 表面积大约是0.67平 方米,然而小肠的内 表面积则有200平方米 以上。小肠的内外表 面积为什么差异这么 大?
探究小肠适于消化 吸收的结构特点
小肠结构
小肠绒毛
皱襞
小肠的皱襞、绒毛等结 构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密切相关。 毛细血管
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放大
比较一下,哪条裙子更费布?
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正是由于小肠绒毛的存在,使 小肠内表面积增大了六百倍。内表面 积达到2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排球场 的面积。
增加小肠表面积的三种机制: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是否发生了变 化? 是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糖?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2.
食团进入胃后,胃部的肌肉收缩、蠕动, 一方面揉碎食物,另一方面使食物在胃蛋白酶 的作用下,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分解。食物 在胃内被消化为食糜。随胃的蠕动,进入小肠。
细胞的营养物质继续消化
小肠液的作用
小肠的运动
1.紧张性收缩:对肠内容物施加一定的压力,并是分节运动和蠕动 的基础。 2.分节运动: 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其主要作用:利消化、利吸收、 助血循、推食糜。 3.蠕动:自上而下顺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作用:使经过分节运动 的食糜向前推进。
8. 大肠液的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