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档案资料保管制度
档案资料保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在编职工及临时聘用人员,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销毁等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
第三条档案资料是单位的重要资源,各单位应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真实、准确、及时。
第二章档案资料的收集第四条档案资料的收集应当遵循全面、及时、准确、真实的原则,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第五条档案资料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实物档案等,各单位应根据档案资料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收集计划和标准。
第六条档案资料的收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单位内部形成的文件、报告、会议记录、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等;(二)单位与外部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备忘录等;(三)单位开展的项目、课题、研究、技术开发等活动的记录、报告、成果等;(四)单位财务收支、预算、决算、审计、评估等资料;(五)单位人事变动、人员编制、工资、福利、培训、考核等资料;(六)单位拥有的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资料;(七)单位拥有的实物资产、设备、仪器、设施等资料;(八)其他对单位有保存价值的资料。
第三章档案资料的整理第七条档案资料的整理应当遵循分类、归档、编号、编目、装订的原则,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第八条档案资料的整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按照档案资料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归档;(二)按照档案资料的形成时间、内容、格式等,进行编号、编目;(三)按照档案资料的保管期限、保密等级等,进行装订、保管;(四)建立档案资料的索引、目录、数据库等,方便查询、利用。
第四章档案资料的保管第九条档案资料的保管应当遵循安全、保密、有序、方便的原则,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
第十条档案资料的保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档案资料的存放应当选择安全、干燥、通风、防尘、防虫、防盗、防火、防潮、防电磁干扰的环境;(二)档案资料的存放应当采取适当的保管措施,如防潮、防虫、防火、防盗、防电磁干扰等;(三)档案资料的存放应当实行分类保管,按照档案资料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存放;(四)档案资料的存放应当实行有序保管,按照档案资料的编号、编目、装订等,进行有序存放;(五)档案资料的存放应当实行方便保管,按照档案资料的查询、利用等,进行方便存放。
档案管理制度章节目录
1.1 制度目的1.2 适用范围1.3 管理原则1.4 职责分工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2.1 收集范围2.2 收集程序2.3 文件归档2.4 立卷标准2.5 立卷工作流程第三章档案保管与维护3.1 库房管理3.2 安全防护措施3.3 防虫、防霉、防潮3.4 防火、防盗、防损3.5 档案修复与抢救3.6 档案定期检查与维护第四章档案鉴定与销毁4.1 鉴定原则4.2 鉴定程序4.3 档案销毁范围4.4 档案销毁程序4.5 销毁档案的记录与报告第五章档案利用与查询5.1 查询规定5.2 查询程序5.3 查阅权限5.4 档案复制与出借5.5 档案利用的记录与反馈第六章档案保密与安全6.1 保密制度6.2 保密责任6.3 保密措施6.4 信息安全6.5 紧急情况处理第七章档案人员管理7.1 档案人员任职资格7.2 档案人员培训7.3 档案人员考核与奖惩7.4 档案人员调动与交接7.5 档案人员职业道德第八章档案信息化管理8.1 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8.2 档案信息化系统要求8.3 档案信息化实施与推广8.4 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第九章档案工作监督与检查9.1 监督检查机制9.2 档案工作检查内容9.3 档案工作检查方法9.4 档案工作检查结果处理第十章附则10.1 制度解释10.2 制度修订10.3 制度生效日期10.4 制度废止以上目录共计约500字,涵盖了档案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维护、鉴定销毁、利用查询、保密安全、人员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监督检查等内容,旨在确保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为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八章 档案的编研
立足于本地区、本系统、本机关自身的工作活动; 根据本单位的性质、任务及其主要职能活动来选择大 事、要事; 突出本地区、本单位特点,注意选择反映一定时期中 心工作和任务的大事、要事。
档案馆(室)大事记中大事的选择 机关大事记中大事的选择:P357
8.3.3.2.大事的选材范围及步骤
8.3.4. 大事记的内容结构和编写方式
(三)目录
或称目次。根据编排体例编写。
(四)正文
大事时间:是月(本月)、是年(本年)。 大事记述:一事一条。原则:内容真实,文有出处。详略得当, 简明扼要。始末因果,交代清楚。言应摘要,人分主次。观点正 确,实事求是。
(五)按语与注释
8.5.2. 统计数字汇集
8.5.2.1. 统计数字汇集的作用和种类
统计数字汇集
• 又称基础数字汇集。 • 是以数字的形式反映某一地区或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的 档案参考资料。
8.5.2.1. 统计数字汇集的作用和种类
作用:
数据集中、内容简明扼要、形式灵活、利用方便。 领导决策支持、宣传教育、历史资料。
8.3.1. 大事记的作用与种类
常用种类:
机关工作大事记 国家或地区大事记 专题大事记 年谱
8.3.2. 大事记的体例
编年体
历史时期—年月日;年月日
分类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 编年纪事本末结合体
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记载,与事件始末适当结合起来写
大事记述体 纪传体
第八章 档案的编研
第八章 档案的编研
8.1. 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8.2. 档案文件汇编和档案文摘汇编 8.3. 大事记
8.4. 组织沿革
8.5. 会议简介和统计数字汇集 8.6. 创新档案编研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
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第一章建设工程文件归档的基本职责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工程文件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在整理立卷、验收移交工作中,建设单位应履行以下职责:1.在与工程招标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订协议、合同时,应对工程文件的套数、费用、质量、移交时间等提出明确要求。
2.收集和整理工程准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的文件,并进行立卷归档。
3.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
也可委托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工程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立卷归档工作。
4.收集和汇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立卷归档的工程档案。
5.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未取得工程档案验收认可文件,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6.对列入XXX接收范围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当地XXX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立卷后向建设单位移交。
建设工程项目实行总承包的,总包单位负责收集、汇总各分包单位形成的工程档案,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各分包单位应将本单位形成的工程文件整理、立卷后及时移交总包单位。
建设工程项目由几个单位承包的,各承包单位负责收集、整理立卷其承包项目的工程文件,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移交。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对工程文件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验收合格后,须出具工程档案认可文件。
第二章工程文件的归档范围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均应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归档。
工程文件的具体归档范围应符合下列目录要求:1.工程准备阶段文件见附录1;2.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文件见附录2;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文件见附录3;4.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文件共分为桩基、土建、给排水、电气、幕墙、电梯、钢结构分别见附录4.1-4.7;5.建设工程竣工图见附录5;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文件见附录6;7.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图见附录7;8.监理文件见附录8.第三章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归档的工程文件应为原件。
档案整理的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档案整理、保管、鉴定、销毁等各项工作。
第三条档案整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伪造、篡改。
(二)完整性原则:档案材料应齐全,不得遗漏。
(三)安全性原则:确保档案实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坏、泄密。
(四)有效性原则: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确保档案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准确、方便地提供。
第二章档案整理范围第四条档案整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文书档案:包括文件、报告、请示、批复、会议纪要、讲话稿等。
(二)科技档案:包括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实验报告、科研成果等。
(三)声像档案:包括照片、录音、录像、光盘等。
(四)电子档案: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文件、数据库等。
(五)实物档案:包括实物、模型、标本等。
第三章档案整理程序第五条档案整理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收集:按照档案整理范围,收集相关档案材料。
(二)鉴定: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定,确定其保存价值。
(三)分类:根据档案的性质、内容和用途,对档案进行分类。
(四)编目:对分类后的档案进行编目,建立档案目录。
(五)整理:对档案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整洁、有序。
(六)归档: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规定归档。
第四章档案整理要求第六条档案整理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档案材料应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保持原貌。
(二)档案材料应按照类别、级别、内容等特征进行分类。
(三)档案目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档案名称、档号、卷号、件号、页数、保管期限等信息。
(四)档案材料应使用规范的书写、绘图工具,确保档案材料的清晰、易读。
(五)档案材料应妥善保管,防止虫蛀、霉变、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坏。
第五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七条档案保管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具备防潮、防尘、防虫、防火、防盗等设施。
档案归档、保管、借阅、保密、登记及销毁制度模版(3篇)
档案归档、保管、借阅、保密、登记及销毁制度模版一、引言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公司档案的归档、保管、借阅、保密、登记及销毁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制度的实施,提高公司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保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提供及时、准确的档案信息和服务。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人员,包括档案管理员、管理人员、员工等。
三、档案归档1. 归档原则根据档案的种类和属性,确定归档原则,分为按时间顺序、按事务性、按功能性、按逻辑关联等原则进行归档。
2. 归档程序(1)确定档案的标识符,并填写档案目录表;(2)按照归档原则进行分类和整理;(3)编制目录并装订;(4)将档案正确放入封存盒,并写明封存标签;(5)在档案目录表中登记相应信息。
四、档案保管1. 保管环境档案保管室应保持干燥、通风、恒温、防潮、防尘、防火的环境,并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和防盗设施。
2. 档案柜(1)档案柜应符合安全、防火、防水等要求;(2)档案柜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
五、档案借阅1. 借阅权限档案的借阅需要事先申请,并且获得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批准。
个人只能借阅与其工作相关的档案。
2. 借阅手续(1)借阅人员填写借阅申请表,注明借阅的档案名称和借阅期限;(2)档案管理员审批并记录借阅信息;(3)借阅人员凭借阅证件到档案保管室领取档案。
六、档案保密1. 保密意识所有参与档案管理的人员都应具备保密意识,保护档案信息的机密性。
2. 保密措施(1)档案管理人员签署保密协议,并按协议要求执行;(2)档案保管室实行门禁管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3)档案借阅人员需要填写借阅申请表,并在还档后交回。
七、档案登记1. 档案目录表(1)编制档案目录表,包括档案名称、分类、编号、归档日期等信息;(2)对于涉及到的重要档案,要同时编制电子档案目录表。
2. 档案流转记录档案流转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档案的流转情况,包括借阅、归还、交接等,确保档案的流转过程能够查证和追溯。
学校档案室管理制度范本(4篇)
学校档案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档案室的管理工作,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完整和合理利用,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档案室是学校的重要部门,负责学校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以及查询、利用等工作。
第三条学校档案室的工作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法规和学校的建档立卡的基本要求进行,把保管好档案材料作为基本职责。
第四条学校档案室负责人对档案室的管理负直接责任。
第五条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档案工作,为档案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和经费。
第六条学校档案室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档案分类目录以及工作岗位责任分工等。
第二章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第七条学校档案室应当及时将各类档案材料收集到档案室,并进行分类整理和编制档案目录。
第八条档案的收集应当尽可能实现全面、规范、及时、真实和有效。
各个部门和个人要积极配合档案室的工作,及时提供相关档案资料。
第九条档案的整理应当有序进行,保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良好的状态以及方便查询和利用的便捷。
第十条档案室要建立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
档案室应当有专门的保管人员,健全的档案保管设施和安全的保管措施。
第三章档案的查询和利用第十一条档案室应当有配备专人负责档案的查询工作。
查询工作应当尽可能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第十二条档案的利用必须有合法的依据,遵循相关规定。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取阅、复制或外借档案资料。
第十三条档案室应当及时提供档案的服务和咨询,为师生、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档案的查询和利用。
第十四条对于需要保密的档案材料,档案室应当严格控制和管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第四章档案的保管期限和处置第十五条档案室应当根据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维护和管理,并按照规定对过期档案进行及时处置。
第十六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和调整。
第十七条对于已经过了保管期限的档案材料,档案室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清理和销毁工作。
文书档案管理_复习
《文书档案管理》复习内容第一章文书与档案文书的概念及其内涵。
本课程所用教科书的定义为:文书是行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为一定目的而形成和使用的、具有特定格式的应用性文字材料。
简言之,文书是行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应用性文字材料。
该定义的内涵:文书是文字材料的一种。
与图书、报刊、档案一样,是从属于“文献”的种概念。
从文书的实际看,这里的“文字”不限于“语言的记录符号”,应理解为“书写的痕迹”,即除声音和活动影像之外的文字、表意符号、图表图形和标记等记录方式。
文书有特定的格式和明确的授受关系。
文书具有应用性,属应用文范畴。
对“应用性”的理解不能太宽泛,应用于具体事务的文字材料才是文书。
文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与一般图书报刊不同,文书是处理具体事务的工具,有明确的“办事”目的,有特定的对象和明确的作用范围。
文书是行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是行为主体处理具体事务的自然结果。
这里的“行为主体”指文书的责任者、发布者,即文书的“作者”,又叫“行文名义”。
它可以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也可以是个人或家庭。
“行文名义”才是文书的真正作者,而执笔写作的人倒未必是“作者”。
所以,文秘人员不是公文的作者。
文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如何理解?文书有政治性、机密性和知识性等一般属性,其本质属性是现实执行性。
(p.7)现实性。
文书是“现实”的。
行为主体的现实活动是文书产生的根源,文书的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
执行性。
文书是“必须执行”的。
文书是行为主体依据法定权利和责任处理事务的工具,受国家法律保障,必须被执行。
现实执行性。
文书的“执行”有一定的有效期。
工作完成或问题解决,文书的执行即告终止文书的特点。
文书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使用极为广泛,品种繁多。
概括地说,文书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法定的作者。
所谓法定的作者,即发文的名义。
指依据法律和有关的条例、章则、决定等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和担负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和组织。
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目的第一条规范档案管理,确保档案收集、整理、保存、利用、销毁的全程受控。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适用于公司各类档案工作的管理。
第三章职责第三条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需归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移交等工作。
第四条公司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
第四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公司在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从形式上分为文书档案和声像实物档案,从档案内容上可分为文书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
第六条文书档案、声像实物档案的管理执行《档案管理办法》。
各专业档案如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的具体管理,执行《人事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七条人员要求(一)公司应明确一位主管领导分管档案工作。
(二)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明确一位部门总监主管档案工作。
(三)公司各部门应明确1名总监级(含)以上人员负责本部门的档案工作。
(四)公司专职档案管理员编制2人,各部门(兼)职档案管理员至少为1人。
档案管理员应由熟悉业务、责任心强、出勤率高并且严守秘密的人员担任。
如出现档案管理员工作调动情况(包括非临时性离岗),在档案管理员离岗之前,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其负责管理的档案逐档进行检查和核对,检查情况记录存档,由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无误,与接岗人员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后才能离岗。
档案管理员临时离岗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另行指定其他人员顶岗,记录顶岗时间和有关情况。
顶岗人员应相对固定。
第五章档案管理原则第八条坚持档案全宗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推行档案管理标准化。
第九条档案的整理应坚持便于保管、利用的原则,简化整理程序,强化检索利用功能。
要结合工作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整理程序,达到便于保管、利用的目的。
第十条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工作成果的电子版本,具体经办人员应及时备份。
第六章档案的收集第十一条各部门应及时收集本部门本档案年度的文件材料。
第十二条凡是反映公司各项工作,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于归档范围,包括:(一)公司的文件材料1)党委会、司务会、办公会等会议材料,包括会议记录、讨论材料、会议纪要;2)各类重要会议的文件材料;3)印发(包括转发及与其他单位联合印发)的各种正式文件及其签发稿、重要修改稿;4)本单位的工作规划、计划、总结、年报等文件材料;5)与有关单位(个人)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6)领导的重要讲话、致辞、新闻发言稿以及工作中形成的重要信件;7)公司的各类统计报表、统计分析材料;8)各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9)各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签报、报告等材料;10)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出版刊物样本等材料;11)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资料、可行性研究报告、竣工验收资料等材料;12)对员工的任命、奖惩、处罚、审计的文件材料;13)对内和对外发布的重要信息材料;14)档案、财产移交清册;15)其他重要的文件材料。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档案总则与定义1.1 为了规范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所称的档案,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二章领导体制与机构2.1 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档案工作领导体制,明确档案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应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全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三章档案内容与分类3.1 档案内容应包括学校各类活动的原始记录,如教学文件、科研资料、学生学籍、行政管理文件等。
3.2 档案应按照其内容、形式和特点进行分类,确保分类科学合理,方便检索和利用。
第四章档案的形成与积累4.1 各部门和个人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及时形成和积累档案。
4.2 档案形成过程中应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五章档案的整理与鉴定5.1 档案应按照分类方案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5.2 应定期进行档案鉴定工作,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和保管期限。
第六章档案的保管与保护6.1 应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保密。
6.2 应加强档案库房建设,确保档案存放环境的适宜性。
6.3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档案的损坏、丢失和泄密。
第七章档案的利用与开放7.1 应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7.2 在保障档案安全和保密的前提下,适时开放部分档案资源,为社会提供查询和利用服务。
第八章档案的统计与移交8.1 应建立档案统计制度,定期对档案的数量、利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8.2 在人员调动、机构调整或学校合并等情况下,应按照规定进行档案的移交工作。
第九章附则9.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档案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9.2 本办法的修改权归学校档案管理机构所有,修改后的管理办法应及时向全校公布。
中央组织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
中央组织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现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化,搞好档案建设,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规定,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干部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
它是将收集起来的每个干部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和装订成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的工作。
第三条各级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均应按本细则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所管理的干部档案进行认真的整理。
第二章整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第四条整理干部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的要求。
第五条整理干部档案,事先要收集好干部档案材料,并备齐卷皮、目录纸、衬纸、切纸刀、打孔机、缝纫机等必需的物品和设备。
第六条整理干部档案的人员,必须努力学习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熟悉整理干部档案的有关规定,掌握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认真负责做好整理工作。
第三章档案材料的鉴别第七条干部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是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对收集起来准备归档的材料进行审查,甄别材料的真伪,判定材料的保存价值,确定其是否归入干部档案的工作。
第八条鉴别归档材料,必须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以《条例》和《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为依据,严肃认真地进行。
第九条鉴别工作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成材料的历史条件、材料的主要内容、用途及其保存价值,确定材料是否归入档案。
第十条鉴别归档材料的具体做法:(一)判定材料是否属于所管干部的材料及应归入干部档案的内容。
发现有同名异人、张冠李戴的,或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清理出来。
对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可交文书档案或转有关部门保存。
不属于干部档案内容,比较重要的证件、文章等,组织不需要保存的,退给本人。
协会档案管理制度
协会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我协会档案工作的管理,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协会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特制定本协会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1.协会设立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协会档案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2.档案管理机构由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经理由协会会长任命。
3.档案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全面负责协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制定协会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等。
第三章档案的收集与整理1.协会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文件、资料等,应按照规定程序归入档案。
2.重要文件、资料应及时复印或扫描保存电子版本,以备档案原件损坏或丢失时使用。
3.档案管理机构应按照档案分类和编号规则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整理和编制档案目录。
第四章档案的保管1.档案管理机构应制定档案保管规则,明确档案的存放位置、存放期限及存放方式等。
2.受控的档案室应设有温湿度调节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检修与保养。
3.档案管理机构应做好档案的防火、防潮、防霉等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第五章档案的利用与服务1.档案管理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提供档案查询、复制和证明服务,并制定操作流程。
3.档案管理机构应对档案利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档案的安全与保密。
第六章档案的销毁与移交1.档案管理机构应定期对无用的档案进行审查,对于已失去价值的档案及时进行销毁。
2.档案销毁应采取物理销毁和电子销毁相结合的方式,并做好相应的销毁记录。
3.档案管理机构应按照规定程序将无用但有价值的档案移交给相关机构或档案馆。
第七章档案的维护与修复1.档案管理机构应定期检查档案的保存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档案管理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档案修复工作,对于损坏的档案进行修补。
3.档案管理机构应建立档案修复记录,记录修复的时间、方法以及修复结果等。
第八章档案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档案管理机构应定期提交档案管理工作报告,接受上级机构的监督与评估。
档案管理工作制度(3篇)
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档案的管理工作,维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做好档案的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制定本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第二章档案归档第一条档案采用结构化分类方式,依据档案管理的需要,按照文件的用途、形式、内容和权限进行分类,形成档案目录,并在档案目录中编制档案号。
第二条档案目录由档案管理员负责统一编制,并定期更新和调整。
第三条全体工作人员应按照档案分类的要求,及时将办公文书归入相应的档案,加以归档。
第四条归档,是指将办公文书及其他相关文件按照文件的性质、用途和内容进行整理,并放入相应的文件夹或盒子中,并在外部标注档案号、归档日期等信息。
第五条归档时应注意保持文件的完整、不破损,对需要打孔分装的文件,应采用专用的打孔器进行操作。
第六条归档后,应将归档档案的信息及时记录入档案目录,并注明档案存放位置。
第三章档案保管第一条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保密级别,确定不同的存放地点,建立相应的档案库房。
第二条档案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防尘、防火,保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条将归档的档案按照档案目录中的信息,放入相应的档案柜或架子上,并做好保管标记。
第四条档案库房应设置门禁系统,限制非相关人员的进入。
第五条档案管理员负责对档案库房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整改。
第六条档案库房应备有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四章档案查询第一条档案的查询应当遵循必要性和合法性原则,申请查询的人员应提供合理的理由。
第二条档案查询应当在档案管理员的指导下进行,查询人员应填写查询申请表,并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
第三条查询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如实按要求使用档案,并注意保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条查询人员不得擅自带走档案或对档案进行非法更改或销毁。
第五条档案管理员应及时处理查询申请,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第五章档案利用第一条档案利用应遵循合理利用的原则,注重档案的价值和价值再利用。
第二条档案利用应当遵守保密要求,对涉密档案的利用应经有关部门批准。
机关档案归档管理制度
机关档案归档管理制度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关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三章机关档案的归档管理程序第四章机关档案的电子化管理第五章机关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第六章机关档案的借阅管理第七章机关档案的销毁处理第八章机关档案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关档案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保障国家机关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关档案是指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电子信息等载体。
第四条机关档案管理包括档案的归档管理、电子化管理、保管利用、借阅管理、销毁处理等环节。
第五条机关档案管理应遵循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和科学化的原则。
第六条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应对档案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做到权责清晰,工作规范。
第七条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与信息化部门的合作,推进机关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第八条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章机关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九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坚持保密原则,确保档案的机密性。
第十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坚持原始性原则,确保档案的真实性。
第十一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坚持连续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第十二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坚持规范性原则,确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第十三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坚持便民原则,确保档案的及时利用。
第十四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坚持合法合规原则,确保档案的合法性。
第十五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坚持保护原则,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第十六条机关档案管理应遵循最佳实践原则,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十七条机关档案管理应充分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高,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第三章机关档案的归档管理程序第十八条机关档案的归档管理应按照文件的分类和归档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机关档案的分类应根据文件的性质、内容和用途确定。
第二十条机关档案的归档程序包括整理、鉴定、登记、编目等环节。
【会计基础】第八章 会计档案
第八章会计档案一、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一)会计档案的概念会计档案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二)会计档案的内容1.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和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和其他会计账簿。
3.财务会计报告类:包括中期财务报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报表附注及相关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存贮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会计移交清册B.原始凭证C.月度财务计划D.记账凭证[答疑编号1625080101]『正确答案』C【例题·多选题】我国的会计档案分为()。
A.会计凭证类B.会计账簿类C.财务会计报告类D.其他类[答疑编号1625080102]『正确答案』ABCD【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的有()。
A.银行对账单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C.会计档案保管清册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答疑编号1625080103]『正确答案』ABCD二、会计档案的归档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的要求,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各单位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会计年度终了,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
期满之后,原则上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未设立档案部门的,应当在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
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会同会计机构有关人员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档案管理制度 国标
档案管理制度国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国各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可利用性,依据国家档案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结合实际,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并对档案的管理、利用、保管、调阅、借阅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约束。
第三条档案管理应当遵循依法、科学、规范、安全的原则,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第四条所有涉及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维护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设置第五条各单位应当设立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机构的具体设置和职责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开。
第六条档案管理机构应当设置有专职档案管理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档案的组织、管理、保管和利用工作,以及指导全员档案管理工作。
第七条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全面负责本单位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等。
第三章档案管理职责第八条档案管理员应当按照相关规程规定,做好档案的组织、整理、分类、归档等工作,保障档案的存储和检索。
第九条档案管理员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对档案进行必要的鉴定、评估和鉴定工作,做好档案的审查和整理等工作。
第十条档案管理员应当负责档案的保管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可靠和完整,做到密封不漏、丢失不泄露。
第十一条档案管理员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对外提供档案服务,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查询和复印服务等。
第四章档案管理流程第十二条档案管理流程应当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调阅、借阅等环节,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档案管理流程应当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操作规程,确保档案的合规管理和利用。
第十四条档案管理流程应当建立规范的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文件的审核、批准、签发等过程合规。
第五章档案管理安全第十五条档案管理安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档案管理员应当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安全意识,维护档案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事业单位档案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档案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各类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以及档案人员的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依法、科学、规范、保密的原则,加强档案保护,弘扬档案价值。
第四条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五条事业单位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应加强档案数字化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第二章档案收集第六条事业单位的档案收集应保证档案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对所收集的档案应当及时整理和分类归档。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
第八条事业单位应建立统一的档案收集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和档案价值确定收集范围和方式。
第九条事业单位收集的档案应当具备法律效力,隐私、机密等档案信息应当得到妥善保护。
第十条档案收集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篡改、伪造档案信息。
第三章档案整理第十一条档案整理是指对事业单位收集的档案进行分类、鉴定、登记、装订和管理等工作。
第十二条档案整理应按照文件编号和目录管理原则,确保每份档案都有唯一的标识符。
第十三条档案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便于查阅和利用。
第十四条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工作应做到规范、清晰、有序,不得随意更改、丢弃档案信息。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档案整理应定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四章档案保管第十六条事业单位的档案保管是指对已整理的档案进行定期保管和维护工作。
第十七条档案保管应建立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合适的防火、防水、防盗设施。
第十八条档案保管应确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建立档案保管清单,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第十九条事业单位档案保管应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剔除过时、失效的档案信息,确保档案库房的整洁和有序。
标准档案管理制度
标准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单位档案管理行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贯彻落实国家、部门有关档案管理的政策。
第四条本制度由本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档案的分类第五条本单位的档案分为行政档案、业务档案和工作秘书档案三类。
行政档案主要包括领导班子会议记录、工作会议记录、重要文件、决议、命令、通知等档案资料。
业务档案主要包括本单位重要业务活动的文件、报告、会议记录、合同协议、评估报告等档案资料。
工作秘书档案主要包括领导工作日程、接待安排、来访人员信息等档案资料。
第六条档案应按照文件的种类、形式、用途、价值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第七条每类档案均应制定详细的管理规程,规定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备份、检索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
第三章档案的采集与整理第八条档案的采集应当及时、准确、全面,负责档案采集的部门应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九条档案的整理是指将档案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整理并加以标示。
第十条档案应当按照文件的编码、题录、汇总、归档等程序进行整理。
第十一条对于业务档案的整理,应当按照业务流程或业务条线的分类进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检索的方便性。
第四章档案的保存与备份第十二条档案的保存应当按照文件的重要性和长期保存性质进行分类处理。
第十三条档案的保存应当采取专门的档案室、文件保管柜等设施进行保存。
第十四条档案室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第十五条按照档案的保存性质,应当对重要档案进行电子化备份,并定期进行备份文件的更新和转储。
第五章档案的检索与利用第十六条档案检索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检索系统,确保对于所需档案能够快速、准确地检索出来。
第十七条档案的利用应当遵循有关身份、权限的管理规定,保护档案的隐私性和机密性。
第十八条档案的利用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核和登记。
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项目的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流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档案制度,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项目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法是,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借阅、保管和保密工作,有效利用好项目各项档案资料。
第二章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第三条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和项目《档案管理流程》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严格执行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保管、利用、统计、鉴定销毁、保密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五条档案管理员应有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熟悉计算机及档案业务工作,忠于职守,热爱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集中、统一、规范管理本项目各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
第七条能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熟练地进行档案文件材料管理业务。
第八条档案员应做好项目各类档案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立卷、检索、保管、归档、提供利用和统计等工作。
第九条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业务检查及指导,并对本项目档案文件材料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指导。
第十条负责档案资料和档案管理软件的日常维护,尽可能的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
第十一条每年对所管辖的档案进行一次清查,发现问题立即向领导汇报并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
第十三条服从领导的安排,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制度第十四条档案收集包括档案的接收、征集、网络数据采集等方式。
第十五条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凡是对项目经营和发展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的原始材料都属于档案收集范围,都应收集齐全。
第十六条档案管理员为档案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工作。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向档案部门移交对项目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材料。
第十八条档案材料收集应定期送交、联系催要:一、定期送交。
形成档案材料的各职能部门,档案管理流程的要求,归档到档案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档案整理流程与方法
1、档案分类 1)编制档案分类方案(档案分类大纲),建立全宗 内档案分类体系; 2)全宗内档案分类 ●按时间:年度分类法运用年度分析法应注意的事项 ●按来源:组织机构分类法、作者分类法、通讯者 分类法。 ●按内容:问题分类法、实物分类法、地理分类法。 ●常用的是按年度、组织机构、问题分类三种。 按档案保管期限分类
库房内的温湿度是直接影响档案自然寿命的环境因素, 管理人员需每天测量并记录库房温湿度的情况,确保其在一 个适宜范围。
适宜的温湿度 温度:14℃至20℃之间; 相对湿度:50%至65%之间。
控制和调节温湿度的方法 对库房进行严格封闭; 使用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等机械设备; 通风; 其他措施:如放置水盆、挂置湿纱巾以增湿;放置木炭、 生石灰等降湿。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2)档案柜
密封性能好 存取方便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3)档案架
防火、防尘 节省库房空间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4、档案盒
档案盒的外形尺寸为: 310mm×220mm(长× 宽),厚度分别为20mm、 30mm、40mm三种。 案盒和其他包装纸应采 用无酸纸制作。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5、技术设备
技术设备是指那些具有“固定资产”性质的机 械、仪器、仪表、器具等设备。如空调、去湿机、 加湿器、温湿度测量及控制设备、报警器、灭火器、 电脑、复印机、装订机、缩微拍照及缩微品阅读复 制设备、通信及闭路电视监控设备、消毒灭菌设备、 运送档案的工具等。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三)档案的库房管理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3、库房编号与装具排列 4、档案存放位置索引和档案代理卡(P209) 5、全宗盒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对全宗状况及 历史有原始记录意义的文字、图表等材料均 应归入全宗盒中。
全宗盒应单独保存管理,全宗移交时, 全宗盒也必须随同移交。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我们的舞台:一分钟教师
案盒排列就是将各档案盒按一定的顺序排 放,并将这种顺序固定下来。
档案盒排列方法
保管期限-时间顺序排列
保管期限-重要程度排列
(组织机构分类法下的类别顺序排列P200)
编号:统编大流水号;分编:按类别(年度、 保管期限)从1号开始分编。
全宗内档案排列
一般按进馆顺序进行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3、(文件与)案盒目录编制
门窗封闭性能好(门窗应少 而小,以保持良好的封闭性 能)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2、资料库 有条件的档案馆(室) 应设有资料库,收集 和保存与档案有关的 图书资料,以补充档 案充分提供利用的需 要。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3、档案装具
1)档案箱 便于移动,防尘、
防火、防盗;造价高、 存取不便、占用面积大。 不适合档案库房空间不 大的单位。
1)案盒目录的作用(“财产总账”) ●固定全宗内档案分类体系和案盒的排列
次序,体现档案整理的结果; ●反映案盒的内容和成分,可作为基本的
检索工作,并为编制专门检索工具或计算机检 索提供条件;
●是档案登记的基本形式,为档案的统计、 检查、清点打下基础。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2)案盒目录的编制
案盒目录由封面、序言、目次、案盒目录 表和备考表五部分组成。其中封面的案盒目录 表是主体部分。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 管
2020/11/27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教学规划
教学目的
1、了解档案整理的流程与方法 2、学会档案保管
教学重点
1、档案的整理
2、档案的保管 教学难点:档案的整理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 8课时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档案的整理 第二节 档案的保管
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请说出你任何途径下的得知,时间:1~5分钟。
主题参考: 教你一招儿:秘书生活锦 囊妙计(学习与工作) 思悟行:职场启示、生活启示 其他:你想分享的……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实训任务
请各小组到学校图书馆收集相关信息,完成下 列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交。
1、我校图书馆的图书是如何整理上架的(分 类、编号)?以此为依据比较图书整理与档案整理 方法的异同。
3、全宗的划分和排列。(档案馆)
第八章档案的整 1)来源 2)时间 3)内容 4)形式
2、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 3、便于保管和利用。
在实际工作中,对制成材料、机密等级 和保存价值不同的档案,应分别整理、专门 保管,充分考虑便于保管和利用。
2、例举我校图书馆提供的所有图书检索工具?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运用年度分析法应注意的事项
1、文件有多个时间特征,如成文日期、签发 日期、批准日期、发文和收文日期,分类时以哪个 为准?
分类时一般以文件签发日期为准。 2、跨年度形成的文件,通常归入办结年度。 3、多份文件装订为一件时,以装订时排在前 面的文件的日期为准。 4、实行专业年度的文件。 5、没有具体时间的考评准确时间。
档案工作人员在库房内 防霉:防霉药品、通风
不允许从事与管理工作
无关的活动,禁止吸烟、 喝水、吃东西等;
防虫:灭菌消毒、防虫药品 防尘:密封性、清洁卫生
离开库房时,必须关灯、 断电、关好窗户、锁好
防光:无窗或小窗、磨砂或带花纹的或 有色的玻璃、窗帘、白炽灯
房门。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2、库房的温湿度控制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2、档案的排架(排列)
档案排架就是将档案按一定的次序进行排列。 全宗内档案排列
归档文件的排列与编号 (温故) 同一事由:按时间先后顺序; 不同事由:按办结时间的先后顺序; 按事由的重要程度; 按共同属性分别集中排列:作者-时间;地区-时间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案盒的排列与编号
档号具有唯一性,以上各要素不能重复编号。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档案整理图示(档案室)
编制档案分类方案 进行档案分类
档案盒排列与编号 案盒目录编制 档号编制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二、档案的保管
档案保管是指对已整理 好并排架入库的档案进 行日常维护与保护的工 作。档案保管工作的两 个基本任务: 1、维护档案的秩序, 不散不乱 便于利用 2、保护档案的实体, 不丢不毁 价值保存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归档文件整理
1、编制分类方案类目 分类 2、初步整理(平时整理:随收随归) 3、系统整理
逐步建立完善、规范的文档整理制度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7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一、档案的整理
档案的整理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对档 案实体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号 和基本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
1、对文件进行整理归档(文书或业务部门)
归档文件整理 归档文件系统整理方法
2、对档案进行整理:对文书或各业务部 门移交的档案进行排列、编目,使之进一步 条理化,以符合档案管理的需要;(档案室) ☆
没有硝烟的战争 新家~档案库房没有销烟的战争.doc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1、进出库制度和“八防”措施
进出库制度
“八防”措施
一般只允许工作人员在 防火:消防器材、消除一切可能的隐患
工作时间内进入;
防盗:门窗坚固、防盗报警装置
非档案工作人员原则上 防水:远离水源、有利于防洪
不准进入库房;
防潮:温度监测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一)档案保管的重要性
1、决定着档案寿命的长短 (决定着档案价值的大小) 2、决定着档案事业的兴衰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二)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
1、档案库房
基本要求:专用;坚固(必 须考虑承重量);
不能建在低洼处、不能是木 质结构;
远离水源、火源、污染源 (空气清洁、通风好;不宜 设在顶层或底层,以防潮、 防雨和高温;不宜靠近锅炉 房或盥洗室) ;
●封面:全宗号、目录号、目录名称、编 制单位、编制时间、密级、保管期限等。
●案盒目录表:案盒号、年度、保管期限、 件数、页数、备注等项。(见P205)
第八章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4、编制档号
档号是档案馆(档案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 程中,对档案的编号.
档号的三种结构: 全宗号-案盒目录号-案盒号-件、页(张号) 盒内文件所在页号或件号 全宗号-类别号-案盒号-件、页(张号) 全宗号-项目号-案盒号-件、页(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