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概括题ppt(共40张)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概括+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情节概括+课件

【导学案七】
小说的三要素
《江上》
冯至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 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舟行江上的情节:第11-13段
小说的三要素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 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 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 一般的宁静。(第11-12段)
第二天,王超杰带着箱子去了艺园斋。进了店门,见张小武和杨成岳
已 兴经?等”在杨那成里岳。 击王 掌超 大杰笑笑:道“决:正意“是帮二此助位意摆。好”功王架超, 杰想是了否想还要,我就再说唱:上“一今段日助就
唱一段《奇冤报》吧。”胡琴响起,王超杰唱起:“未曾开言两泪汪,尊 一声太爷听端详……”
真题训练
小说的三要素
【导学案十六】【2018年全国3卷】 《微纪元(节选) 》 刘慈欣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着陆前
心情急切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
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
才强迫自己睁开双心眼存。一丝侥幸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明辨题型:题干中有“情节”“脉络”“思路”“梳理”“概括”“ 分析”等字样
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开端(1-24)


“我”向新媳妇借被子→发展(25-43) 洁


小通讯员牺牲→高潮(44-57)
之 花
新媳妇献出新被子→结局(58-59)
一句话总结:什么人干了什么事

高考指导:小说专题复习 (共97张PPT).ppt

高考指导:小说专题复习 (共97张PPT).ppt
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 括为一件事。
答题建模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模板四:①主人公在……时候心情……②主人公在……时候心情……③主 人公在……时候心情……
小说整体阅读指导
解题思路
先阅读批注 一下习题
快速阅读 (批注:性 格、心理、 主题等)
大体梳理 (谁干了啥、 主要事件、 结果和动机、 大体分层、 主题等)
答题(研读 题干、理出 思路、问啥 答啥、理出 答案)
例题展示
学习任务一: 先阅读《理水(节选)》后的习题,你会在哪批注什么
内容?
例题展示
实战练习
学习任务一: 阅读《微纪元(节选)》,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
故事情节。
实战练习
学习任务二: 阅读《微纪元(节选)》,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
理变化过程。
拓展练习
学习任务一: 阅读《初心》,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小说主人公保持初
心的情节。
拓展练习
女婢刚趴进高车,就发出了震颤的尖叫,副将领兵赶紧跟来。安静地 趴在车顶的昌吉从缝隙里看向高台的王,见一柄金杖在王的手里凭空缓缓 展开。
课后练习
学习任务: 阅读P54《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并规范完成课后习
题。
揣摩人物形象
二、揣摩人物形象
1.分析概括形象特点 2.赏析人物形象(或物象)描写的作用 3.鉴赏小说塑造形象的手法
二、揣摩人物形象
1.分析概括形象特点 常见提问方式: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分析。 ③文中××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人物形象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人物形象
16
第十六页,共40页。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和作用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 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 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
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
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及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
(2)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控诉了 封建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29
第二十九页,共40页。
注意事项:
1. 分析人物形象时,做到客观不拔高。 2. 立足原文概括,不无中生有。 3. 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4. 答案要点要齐全,不漏答。 5. 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不杂乱无序。
30
行动描写:“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 请求更 换曲目、 吹奏悼念亡魂等
语言描写: 侧面描写:音乐大师的表情、语言
③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案: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而又有崇高民族
精神并且谦虚有礼的人。
12
第十二页,共40页。
,成天把她关在家里;他对待儿子毫无亲情而言,他揪住儿 子的头发,恐吓儿子,连花六十比索的钱也不肯出;他对待 巴尔塔萨同样冷酷,他无情地拦住巴尔塔萨,说“我一个子
儿也不会给你的呀”。蒙铁尔的冷酷无情让人心寒。
15
第十五页,共40页。
③蒙铁尔粗野蛮横、猥琐鄙陋。他脖子上搭条毛 巾就出门,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无不 顾忌自己肥大的浑身毛茸茸的体态,其猥琐鄙 陋的形态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众人面前。他大声 冲儿子喊,揪住儿子,甚至无礼地拦住巴尔塔 萨无不体现出其粗野蛮横的心性。 ④蒙铁尔的专制、自私、虚伪的为人也同样令 人印象深刻。在家庭,他唯我独尊,他把年轻 的妻子成天关闭在家,他待亲生儿子如同囚徒 ,这些无不体现他专制、自私的品行为人。他 表面对巴尔塔萨客气,实则蛮横无礼,这暴露 出他虚伪的本质。

人物形象类答题规范ppt课件

人物形象类答题规范ppt课件
14
• 4、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内心活 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
• 5、动作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心 理、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等;
• 6、细节描写,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 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 言细节描写等,作用是刻画、突出人物性 格;
10
Hale Waihona Puke • 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 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 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就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来谈, 内容上的作用主要就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两方 面的作用来谈。答题时,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 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的 作用考虑,要注意分条分点表述,分析时要做 到立足文本、点面结合、有理有据,力求答题 的条理性、规范性。当然,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不一定在每个题目里都面面俱到,答题时要结 合文章内容和题干显性隐性要求作适当调整或 取舍。
• 1、肖像描写,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 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 2、神态描写,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 的神情变化,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 心灵状态、性格特征及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 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 3、心理描写,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9
• 具体来说,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主人 公、次要人物、线索人物。这三类人物形 象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 1、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 示、突出、深化主题;
• 2、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 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 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 的陡转;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ppt课件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总结ppt课件
28
特殊情节的作用:
2、小说结尾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 亨利式结尾)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 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对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 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6
位于开头:
结构上的作用:
(1)总领全文;(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3)为下文某一情
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 (4)营造气氛,奠定
用。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 形象,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B.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 环境,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12
C.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并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 地融合在一起。
D.揭示或暗示主题。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主 要人物服务的,为揭示小说的主题服务的。小说 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厚 重的力量,既提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 的魅力。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
将军泪﹚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将军泪--- 10
婆孙﹚
(2)从地位角度看 ①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 深化主题。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课件
另外,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 却不是作者自己。因为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
(三)分析概括物象的作用题
物象虽说不是小说的中心内容,但也是小说艺术世界、艺术构思 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小说阅读的常考点之一。
1.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小说以“xx(物象)”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多次写到“xx(物象)”,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③小说“xx(物象)”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④小说用不少笔墨写“xx(物象)”,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①做事果断:………………………………(结合文本分析) ②勇敢有担当:………………………………(结合文本分析) ③善良有同情心:………………………………(结合文本分析)
2.一个性格/形象特点对应一个分析。(建议采用这种答题方式)
如:(2011全国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从四个方面分析概括次要人物的作用:
自身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情节作用+主题作用
① “自身作用”: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 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② “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明确是哪种衬托, 是怎样衬托的。 ③ “情节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增加故事情节的起伏性,丰富故事情节。 ④“主题作用”:是指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五.如何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 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2.结合小说直接描写的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以及间接描写的环境和与 他人关系等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之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2024届高考小说复习之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 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 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 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 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 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 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 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 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 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 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 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
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 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 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 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 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 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心理的变化”也就是情绪感受等的变化,如由不开心到开心到悲 喜交加,由低落到亢奋到复杂纠结,总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改变 。所以,概括心理感受情绪题,必须结合故事情节的变化来决定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课件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 答: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 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 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 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
烟。
用大义和真情感化青年(智慧拔俗)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
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
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 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充到满了母牺爱牲又的不前忘夕大了义。(理智成熟)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 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 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
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永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永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
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
概括评价人物形象常用词语
1. 性格类: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真质 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顽皮淘气、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干、 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倔强、沉稳果断、开朗自信、 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节俭、慈爱宽厚、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 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心直口快、耿直偏激、严厉苛刻、严慈相济 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乐于挑战、永不 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 勇敢、目光敏锐、狂放不羁、特立独行 (反面: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 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粗俗不雅、饶舌多事、骄横火爆、横 行霸道、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 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 好胜、孤芳自赏)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群像分析 课件(共29张PPT).ppt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群像分析 课件(共29张PPT).ppt

解题指导
2.人物群像刻画的一般手法 ④用富有时代特色及个性特征的语言描写来凸显社会群像 比如《荷花淀》中的勤劳勇敢、申明大义的后方群体女性形象等; ⑤借助作者的客观评价点评社会群像 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结尾: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 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 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考点阐释
4.考点解读:解读与人物群像相关的试题时,我们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解读,比如: ②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
人物群像不仅要展现出人物的外在特征,还要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通过描绘人 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行为和动机,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可信度;
考点阐释
4.考点解读:解读与人物群像相关的试题时,我们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解读,比如: ③社会和文化背景
考情分析
2.考题: 【2023届高三小说阅读备考训练】《示众》(鲁迅) 题目:小说描写了一群“看客”,这群“看客”有怎样共同的性格特点? 结合鲁迅有关作品,说说他塑造这群“看客”的意义何在?(6分) 题目:小说中的人物都无名无姓,请结合文本分析为何如此安排。(4分) 【2024届高三小说阅读备考训练】《那个年三十》(安石榴) 题目:本文和下面材料(《红楼梦》元宵节片段节选)在刻画人物群像时 有共同特点,请对此加以探究。(6分)
解题指导
3.人物群像刻画的作用意义 ①衬托主要人物
小说主要人物总存在于一定的群体中,其一言一行总会在身边群体中引 起一定的反应。小说描写这类群体的言、行等反应,往往就能起到衬托主人 公的作用。 ②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的情节是以现实的矛盾冲突为基础的,而这种矛盾冲突是通过一定 的人物和事件具体表现出来的。小说中对作次要人物的群体形象的描写,有 时就可以起到激化矛盾,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③暗示文章主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 课件40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分析 课件40张
3. (1)反复手法,在形式上可以抓住村民的注意力,引导听众的思绪,让听众跟着 讲述者的节奏走,比如:“干咳了一声”“那条小街上有人吗?没有。那个院子里有 人吗?没有。那堆小树丛背后有人吗?没有。”
(2)反复手法,在内容上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 如:“麻子盯住了一家的屋门,不作声。”“小耳朵也盯住了那家的门,不作 声。”“向左看:石头门。”“向右看: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石头门。” 表现王木匠擅长讲故事的特点,也使情节紧张跌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近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散文)
试题解析
Lsx2023.03
一、2021年全国乙卷
秦琼卖马
王超杰卖瓷器
秦琼卖马
秦琼卖掉自己的坐骑。指英雄到了困境。 秦琼,字叔宝,山东人。唐朝开国功臣,曾参加 河南的瓦岗军起义。瓦岗军覆灭后,秦叔宝又被李世 民所用,逐步成为高级将领。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 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 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 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 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 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 难以通报真名实姓。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 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 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 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 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还赠绸两匹。
普希金在奥涅金身上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一部分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但最终又 未能跳出其狭小圈子的贵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剧命运,从而塑造出了俄国文 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小说是俄罗斯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塑造了奥涅金这个“多余人” 的形象。作品用奥涅金的冷漠、怀疑 ,连斯基的理想主义热情,达吉 雅娜的纯洁、孤寂,突出反映19世纪20年代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和知识 分子追求光明、自由时的困惑、迷惘的心理,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 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 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它展现了 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上尉的女儿》一起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 书”。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共65张)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小说阅读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题型二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常见设问方式】 ⑴.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 XXX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其他设问方式】 ⑵.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⑶.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请赏析。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学习目标
❖一、明确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 地位
❖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 方法
❖三、熟悉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 模式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小 说阅读 专题复 习》课 件 (共65张)
解题方法
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 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

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课件)-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概括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课件)-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 个月了。伤不是很重。总的来说,伤快要养好啦。”
“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着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们家这座 小屋,但这些离我似乎都非常遥远。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立刻就会看到:我 好像正在推开小门,走进花园。这是在冬天,白雪皑皑,可是通向那座旧亭 子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 烛插在了烛台上。钢琴上摆着的还是那些曲谱:《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 曲《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门上的铃还响吗?我走的时候还是没来 得及把这修好。我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 国家,也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
【答案】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愿望; 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 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已经明确提到“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 话”,属于特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题型很明确。 第二步,据题型,作分析
乔治站在坡下稍远的地方,正噼噼啪啪地拍掉风衣上的雪。 “你的姿势真美妙,尼克,”他大声叫道,“那搭烂糟糟的雪真该死。把我 也绊了一跤。”
“在峡谷滑雪什么滋味儿?”尼克挣扎着站起来。 “你得靠左滑。因为谷底有堵栅栏,所以飞速冲下去后得来个大旋 身。” “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去滑。” “不,你先去。我想看你滑下峡谷。” 尼克赶过乔治。他的滑雪板开始有点打滑,随后一下子猛冲下去。他 坚持靠左滑,末了,在冲向栅栏时,紧紧并拢双膝,像拧紧螺旋似的旋转身子, 把滑雪板向右来个急转弯,扬起滚滚白雪,然后慢慢减速,跟铁丝栅栏平行 地站住了。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入手。 比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和性格特征。如《祝福》中“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 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 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 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外貌描 写,就写出了祥林嫂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 精神完全麻木,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的形象特点。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人物形象 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人物形象 课件

方向的名词。
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书匠(节选)》]
整体概括与分析型: (1)(2022·全国甲卷)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 本一简要分析。[《支队政委(节选)》] (2)(2022·浙江卷)敦厚具有怎样的品格?(《逛》) (3)(2021·新高考Ⅰ卷)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 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石门阵》)
落实关键能力
概括分析形象“5角度”
二、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回扣教材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命题角度3
即时训练
1.(必修上册《哦,香雪》)你认为这篇小说中的香雪这个主人公形象具有 怎样的特点? [答案] ①美丽,文静,腼腆,清纯;②朴实(纯朴),诚实,自尊,执 着;③向往现代文明,热爱家乡,想改变家乡面貌;④有着丰富的内心世 界,又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命题角度3
即时训练
1.性格特征:善良、勤劳、正直、豪爽、含蓄、固执、乐于助人…… 2.精神品质特征:乐观、悲观、积极、消极、精神矍铄…… 3.身份地位特征:人大代表、建筑工人…… 4.思想特征:爱党爱国、传统守旧、封建愚昧、思想先进…… 5.外貌特征: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穿着时尚、邋遢、穿着讲究……
导入:
小说是社会生活在文学上的表现,作者通过对小说 中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和故事情节的推动,表达自 身的审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其中,环境塑造人物形象, 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因此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是理解小说,理解作者的核心与重点。本命题点常见的 有三种题型:人物形象概括题、人物形象手法赏析题和 人物形象(物象)作用分析题。
二、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回扣教材
命题角度1
命题角度2

高考小说阅读之情节概括(课堂PPT)

高考小说阅读之情节概括(课堂PPT)
以刻画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和具体的环境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生活主题主题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之情节
1
小说基本知识概述
小说的定义: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 生活(主题)的一种文学体裁。
五、在读者感受方面起到的主要: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 者思考。
17
小说结局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手法”)
好处(思维方向):
① 从情节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 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 量。如《项链》《河豚》《麦琪的礼物》。
7
情节的概括方法:
▪ (1)寻找线索(明线与暗线),围绕小说中的某 一线索进行概括,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 、情、时间、空间等。
▪ 作用: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可通过线索巧妙 安排结构,揭示主题。如:
①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
②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概括可分为:盼 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3
命题热点
“小说的命题
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 情节的作用理解、情节的合理性探究。
人物 主题
人物个性特征分析、人物性格发展 的合理性探究。
着重小说意蕴主旨的全面理解或小说 主旨某一侧面的归纳、合理性探究。
4
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通过 故事情节 来展示人物性格 ,表现主题。故事情节通常包 括 开端 、发展 、 高潮 和 结局 几 个部分,有的前有 序幕 ,后有 尾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 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 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 , 凄。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 蜀山兀 , 阿房出 。 , 四海一; 8.《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 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心也。 秦爱纷奢 , 人亦念其家 。
一.分析人物形象:从几方面入手?
概括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 第三、典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祝福》 第四、人物间的关系(常有对比、衬托)。 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肯定,否定
1、表述人物形象的语言一般都要通过自己 分析概括。 2、要根据提问角度组织语言表达,如:
梳理:2.各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 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 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 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 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小说阅读专题
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
《阿房宫赋》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 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 灭六国者六国也 2.《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 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 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将重蹈覆辙的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语句是“ , ”。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 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
想一想 从高考试题中,你 发现,小说关于人物形 象的考点有哪些?常见 的设题形式有哪几种?
1、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问法:(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请概括 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 析。 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 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常见问法:有人认为XXX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 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梳理:。《林冲见差拨》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 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 “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 发迹”。(不同个体的对比/同一个体的前后对比) (2)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 要对象用另外的人或物来陪衬的手法。人 们 常说: “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 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面衬托 。 (3)烘托: “烘托”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 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答题形式:XXX是一位什么样的(一般为形容词,表示此 人性格特点的词,如勤劳、简朴等)什么人(表示人物身 份的,如农民、工人、诗人等)。一般用判断句。 特别提醒:突破的关键是回答个性特征,要分点作答。
•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 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 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 同。(8分)(15年全国卷2《塾师老汪》) •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 分析。(6分)(14年全国卷1《古渡头》) •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 (14年全国卷2《鞋》)
(侧面烘托、环境烘托)
高考概括小说人物形象题
年份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卷别
新课标全国卷Ⅱ 新课标全国卷Ⅲ 新课标全国卷Ⅰ 新课标全国卷Ⅱ 新课标全国卷Ⅰ 新课标全国卷Ⅱ
文本
《战争》 《玻璃》 《马兰花》 《塾师老汪》 《古渡口》 《鞋》
2014--2016年全国卷高考真题:
•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 简要分析。(6分)(16年全国卷2《战争》) •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 要分析。(6分)(16年全国卷3《玻璃》) •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 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15年全国卷1《马兰花》) •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 文简要分析,(6分)(15年全国卷2《塾师 老汪》)
XX是一个……的人。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 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或通过什么情 节),表现了XX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题模式】
常见问法:
(1)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 (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答题方法:直接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在原文中找)
梳理:1.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 、语言描写、行 动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等. (3)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 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4)白描手法: 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 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 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