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闻两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篇一: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同步练习《新闻两则》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填空。

新闻,又叫_________,主要包括标题、_________、导语和主体等几部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是从_________至。

主体是从_________至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溃退()歼灭()督战()芜湖()....签订()取缔()对峙()要塞()....3. 课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中的“百万”是()A约数,指很多,如古文中的“九、十二、百千”。

B确数,确指一百万军队。

C约数,指百万左右。

D夸大其词,用来威慑敌人,相当于“号称”。

4.本文首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对这一叙述顺序的安排,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路军先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

B东路军所遇之敌最为顽强,所以作为重点在最后来写。

C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故放在中路军之后写。

D中路军在24小时内30万人都渡过了长江。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语段一)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午的整个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A)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B)江阴要塞,(C)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D)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附: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1.A、B、C、D处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

2.“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与哪句相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7.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词怎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二)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军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而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课堂训练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课堂训练题(附答案)

《消息二则》课堂训练题1.新闻,又称 ,通常分为、和评述性消息。

2.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

3.标题,一般包括、、副题。

4. ,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5.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6.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或,是消息的结尾,它根据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7. ,是事件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或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8.新闻的特点:;;。

9.字词训练dāng dí锐不可( ) ( )港kuì wú( )退 ( )湖10.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字词11.课堂内容训练说出两则新闻的“六要素”。

⑴《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物:时间: 至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参考答案: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和评述性消息。

2.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

3.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4.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5.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6.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根据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7.背景,是事件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或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8.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简明性。

9.略10.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字词11.课堂内容训练说出两则新闻的“六要素”。

⑴《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物:人民解放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同步考练(附答案)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同步考练(附答案)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同步考练(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荻.港(dí)横.渡(hèng)摧.枯拉朽(cuī)B.芜.湖(wú)签.订(qiān)协.定(xié)锐不可当.(dǎng)C.泄.气(xiè)督.战(dū)前锋.(fēng)风平浪静.(jìng)D.业.已(yè)要塞.(sài)歼.灭(qiān)英勇善.战(shàn)2.下列对文中词语或语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中的“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B.“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在这里的意思是“都”,它在这里表示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C.“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藐视敌军,赞扬我军的自豪之情。

D.“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巧妙地交代战役的结果,揭示了敌军溃退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3.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1 新闻两则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高屋建瓴.( ) 绥靖..区( )( ) 逃窜.( ) 杜聿.( )明锐不可dāng( ) kuì( )退阻è( ) 白崇x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锐不可当督战封琐镇江B.负隅顽抗拒绝协定功势C.排山倒海策略占据管辖D.横度长江豫北惨败企图3.填空。

消息的六要素是:时间、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起因、_______、________、消息结构的五个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的表达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5.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B.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

C.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D.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6.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标题和导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点明了军名、军队的数量并概括了事件。

B.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导语和标题扣得很紧,导语是标题的扩展和具体化。

D.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二、课内阅读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1 课新闻两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锐不可当()歼灭()击溃()绥靖()()......阻遏()鄂豫()逃窜()...2.填空(1)新闻又称 ________,它 ________、 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三个部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________。

3、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 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填番号)国民党的( A. 广大 B. 大量 C. 多数 D. 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A. 反对 B. 抗拒 C. 拒绝 D. 抵触)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 日到芜湖(A. 作战 B. 指挥 C. 鼓动 D. 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A. 牢靠 B. 坚固 C. 巩固 D. 顽固)的,( A. 弱点 B. 松懈 C. 劣势 D. 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 10 月 7 日电今日凌晨 4 时 33 分,在经过 115 小时 32 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二、阅读(考试链接)( 一 ) (新华社长江前线22 日 22 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 消息二则》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 消息二则》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消息二则》同步练习题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芜湖(wO ) 业目(yDD.要塞(sai)2 .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A. 标题主体 结语 B. 标题导语 主体 C. 标题背景 主体 D. 标题 背景 结语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新闻的标题除了有正标题外,还必须有引标题和副标题。

B. 新闻既然要求报道客观事实,那么语言中就不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C. “西起九江(不含)”中如果去掉“不含”二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百万大军”是虚指,说明人数之多。

4. 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 ______________ (战争 战斗 激战)中,我已歼灭及— (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限制B.荻港(由) 泄气(xi©)摧枯拉朽(xid )纷 C.签订(qian) 督战(d 。

) 纷溃.退(kui ) 业目(yf )锐不可当(dang ) 殷家汇(yTn )制服)江阴要塞, _________ (切断封锁占领)长江。

5.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

(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⑵“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目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分析句中“己”“广大”“正”的表达作用。

6.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

(不超过20字)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新京报》)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人民日报》)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中国青年报》)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人民日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年新编)第01课 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01《消息二则》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歼.灭(qiān)无锡.(xī)负隅.顽抗(yú)B.督.战(dū) 要塞.(sài) 锐不可当.(dǎnɡ)C.荻.港(dí) 泄.气(xiè) 英勇善.战(shàn)D.溃.退(kuì) 芜.湖(wú) 摧枯.拉朽(gū)【答案】C【解析】A.qiān—jiān;B.dǎnɡ—dānɡ;D.gū—kū2.给下面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dù( )过南岸……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 )灭及击kuì(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 ),封锁长江。

(1)dù()过击kuì()(2)歼.( )灭要塞.( )【答案】(1)渡溃(2)jiān sài【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

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等易错字形、字音,更应重点识记。

此题中,“渡”不要写成“度”;“歼”不要读成“qiān”;“溃”不要写成“馈”;“塞”是多音字,不要读成“sāi”。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__①__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__②__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反__③__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

A.①连②纪③映B.①联②记③应C.①联②记③映D.①连②纪③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答案。

《消息两则》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消息两则》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消息两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删掉“在”和“下”)B.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将“或许”移至“这样”后)C.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将“稍微”改为“稍作”)D.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删掉“使观众”)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其中主标不可缺少。

B.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C. 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D. 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3.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阻遏(è) 管辖(xiá)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B. 磅礴(bàng) 歼灭(qiān)荻港(dí) 排山倒海(dǎo)C. 绥靖(suí) 芜湖(wú) 逃窜(cuàn) 高屋建瓴(líng)D. 阌乡(wén) 要塞(sè) 殷红(yīn)负隅顽抗(yú)4.下面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B. 近日,一些网友疯传美国校车PK悍马完胜的新闻图片,甚至有不少人说“北美校车比装甲车还坚固”、“撞毁悍马轻而易举”,其实,这多少有点夸大其辞。

八年级课文《新闻两则》课后练习题

八年级课文《新闻两则》课后练习题

八年级课文《新闻两则》课后练习题《新闻两则》习题1.下列解词有误的一项是( )A.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业已:已经。

C.溃退:散乱,败退。

D.督战:帮助作战。

2.为下面的语句加上合适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

A.消灭击败夺回占据控制B.歼灭击败占据控制切断C.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D.消灭击溃控制占据控制3.添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20日夜起____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____芜湖线_____渡至繁昌_____铜陵_____青阳_____荻港_____鲁港地区____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_____A.,、,、、、、,。

B.,、。

、、、、,。

C.。

、,、、、、,。

D.,,,,,,,,。

4.与短语“擦破了”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拒绝和平控制要塞纷纷溃退渡过南岸B.清楚得很踢一脚说下去爽快极了C.英勇善战冲破敌阵热起来在九江D.横渡长江广大官兵锐不可当。

甚为微弱5.对“不含”两字在文中意义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A.标明解放军渡江的'地域界限,以防产生歧义。

B.文意是解放军西起九江地区,但不包含九江城。

用“不含”一词简洁明了。

C.使人清楚九江城防守坚固不可逾越,故不包含在内。

D.既说“西起九江”,又说“不含”属于行文矛盾,应删掉“不含”。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的标题除了有主标外,还必须有引标和副标。

B.新闻既然要求报道客观事实,那么语言中就不应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C.“西起九江(不含)”。

如果去掉“不含”两字,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

D.“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中“不料”指汤恩伯那一天到达芜湖是人们没有料到的。

参考答案1.D2.C3.A4.B5.CD6.C。

新闻两则练习1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新闻两则练习1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芦花荡》同步练习课堂练习一. 整体把握1.《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

其中前两者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本文描写的芦花荡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文中许多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是与表现人物的等性格相一致的。

段至第段,分别介绍了子的、、及,具有传奇色彩。

和,其中者更具有传奇色彩。

4.本文表现子的性格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一)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5.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6.“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子张皇失措?7.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8.这几段文字写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子的什么性格?9.“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10.写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二)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1.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12.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13.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子什么性格?14.选文写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15.请在选文中画出“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6.概括选文的内容17.加〖〗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三.拓展阅读采蒲台的苇孙犁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消息二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1 消息二则【课前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

芜.湖( ) 摧枯拉朽.( ) 荻.港( )要塞.( ) 横.渡 ( ) 殷.切( )2.根据拼音写汉字kuì( )退 dǐ( )抗 jiān( )灭 xiè( )气 dū( )战3.《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 ,“胜利南渡”点明了的战况。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依次介绍了,,的作战情况,按照这种顺序介绍,是因为首先发起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的抵抗较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敌军较为顽强,所以说完中路军接着说,最后说的作战情况,文势也涌起高潮。

【课堂检测】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完成1—5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①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第①句中加点的“横渡”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句中“至发电时止”换成“现在”好不好?为什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同步检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消息二则》同步检测(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基础题。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渡.江摧.枯拉朽溃.退荻.港()()()()芜.湖锐不可当.歼.灭要塞.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坊线。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

D.我已奸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B.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C.大家齐心协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D.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撤退,毫无斗志。

4.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____________、战略家和理论家。

(2)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狭义的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__________”。

新闻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B.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二、阅读理解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两则》同步练习一、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锐不可当.(dāng)当.真(dāng)绥.靖(suì)阌.乡(wén)B. 杜聿.明(yú)要塞.(sài)阻塞.(sè)堵塞.(sài)C. 阡.陌(qiān)歼.灭(qiān)纤.维(xiān)纤.夫(qiàn)D. 殷.家汇(yīn)荻.港(dí)阻遏.(è)溃.退(kuì)2.填空:新闻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具有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即: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

新闻的六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事件的起因、______、______。

在文体上,新闻既属应用文,又属______。

在结构上,新闻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在写法上,新闻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

①此处敌军抵抗______(较为、非常)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广大地区,并______(控制、占领、封锁)江阴要塞,______(控制、占领、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______(切断、阻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②国民党的______(广大、大量、多数)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______(反对、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______(作战、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______(坚固、巩固)的,______(弱点、劣势、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5.理清两则新闻的记叙六要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江》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6.品味语言①“百万大军”、“横渡”这两个词,显现出。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全效学习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全效学习参考答案
【百家争鸣】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 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 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 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 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 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
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权威调查】
(引自互联网)
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人均纸质 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 日均纸质书
阅读量阅读时间日来自数字化 阅读时间2010年 4.25本
0.73本
16.78分钟 12.07分钟
(摘自《现代金报》2012年4月22日)
【它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 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 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 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 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 本。
(1)这首词表明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要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掉。 (2)“霸王”是指__项羽__,毛泽东在此处有批评之意,
李清照在《绝句》中对他最后失败而不能卷土重来也 表示了惋惜,这两句诗是:__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东__。
5.[2011·衢州改编]请你把以下三则新闻用一句话概 括成一则新闻摘要。
9.阅读【它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 的启示。(至少两点)

第一课《新闻两则》习题

第一课《新闻两则》习题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练习题(一)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绥靖区()歼灭()锐不可当()击溃()2.分析第一则文章标题,回答问题:所记的对象:所写军队的数量:所叙的地点:最有气势的两个词:主要特点:“百万大军”是不是虚指,何以见得:3.新闻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新闻的最主要特点是4.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句好,为什么?①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②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而且扩大了根据地。

我们的根据地不仅巩固了,而且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5.区别下句中加点的词: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6.在下列句子的重读词语下加点。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7.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8.为下面这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溪洛渡和向家坝是金沙江上拟建设的两个梯级电站,其水电资源分别是1200万千瓦和600万千瓦,两者之和接近三峡工程,已经列入国家开发计划。

金沙江中段和下段一共可以建12个梯给电站,总装机接近6000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3倍多。

三峡总公司已经被确定为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项目开发的主业单位。

他们计划在2001年底完成溪洛渡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并报告国家审查;2003年完成向家坝项目的前期工作,以期在三峡工程结束时,根据电力市场和资金平衡情况,进行有序开发,实现建设三峡工程、开发长江流域的目标。

【记叙文阅读】人教版八上《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人教版八上《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人教版八上《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及答案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俘虏(fú)鄂(è)泄气(xiè)杜聿明(yù)B.管辖(xiá)阌乡(què)阻遏(è)锐不可当(dāng)C.歼灭(qiān)芜湖(wú)荻港(dí)要塞(sài)D.王莽(mǎng)襄阳(xiāng)击溃(kuì)绥靖(suǐ)2.文学常识填空。

(1)一篇新闻的完整结构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和。

(2)新闻的基本特点是、和。

(3)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因此在表达方式上以为主,也可以穿插少量的。

3.根据原文选词填空。

(1)这一路现已(控制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推进)中。

(2)我武装力量,除补上野战军和地方军一多激烈战争的(消耗损失)以外,还(扩充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今后当有更大的发展。

4.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森林,而且是树木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B.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C.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D.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5.结合下面的语句,体会一下新闻语言的特点。

(1)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句中加点的“至发电时止”可否去掉?为什么?(2)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整整一个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始终未能(没有能够)达到目的。

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换成括号内的词句,为什么?【《〈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A 2.(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和主体(2)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3)记叙议论 3.(1)占领扩展(2)消耗增加 4.A 5.(1)不能去掉,因为这个限制时间的状语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练习(7)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练习(7)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
练习(7)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精品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新闻两则同步练习(7),供大家参考。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狂风扬尘昨日肆虐江城四十五分钟
 本报讯昨日傍晚5时30分至6时15分,扬尘袭击江城,造成部分地区暂时断电,街、路两旁的树干折断,砸伤路人、车辆等混乱不堪的现象。

 当日5时30分,随着大风渐渐加强,傍晚时分的天气变得如同黑夜。

此时正值下班时间,路上行人匆匆乱窜,有的行人被刮断的树干、楼上掉下来的玻璃砸伤头部,被送至吉林市中心医院;第23中学门口一辆捷达被树干将前挡风玻璃砸碎;在去往黄旗屯火车站沿途上,大部分粗树干被风刮断,当地百姓都纷纷跑出来哄抢折断的树枝,造成那里的交通阻塞;松江西路的路灯杆亦被刮倒数十根;最倒霉的要算临江的某单位的自行车棚,被大风连根拔起,带着一辆自行车飞到路中央的隔离带处。

 大风给当晚泰山路的夜市造成不少的麻烦,因为所有临时搭建的棚子全部被刮走。

大风还造成江南变电所、红旗变电所发生短路故障,导致该区域停电。

当日6时20分,记者拨通122事故报警台,了解到扬尘期间的报警台共接到事故报警5起。

截至记者发稿时,停电区域已恢复供电,有关部门正在抢修被刮坏的路灯,医院的伤者经治疗后回家。

 11、这则消息的标题中肆虐的意思如何理解?用这个词的作用是什幺?。

《消息两则》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消息两则》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消息两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删掉“在”和“下”)B.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

(将“或许”移至“这样”后)C.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

(将“稍微”改为“稍作”)D.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

(删掉“使观众”)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新闻的标题可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其中主标不可缺少。

B.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C. 新闻的特点是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D. 新闻的记叙要素与记叙文大致相同,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项。

3.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阻遏(è) 管辖(xiá)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g)B. 磅礴(bàng) 歼灭(qiān)荻港(dí) 排山倒海(dǎo)C. 绥靖(suí) 芜湖(wú) 逃窜(cuàn) 高屋建瓴(líng)D. 阌乡(wén) 要塞(sè) 殷红(yīn)负隅顽抗(yú)4.下面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的学生过于强调自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不讲责任,教育他们志存高远,懂得感恩,自觉奉献,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

B. 近日,一些网友疯传美国校车PK悍马完胜的新闻图片,甚至有不少人说“北美校车比装甲车还坚固”、“撞毁悍马轻而易举”,其实,这多少有点夸大其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及答案
《新闻两则》随堂练习来源初二版2013年第33期设计/丁伟延1.下列词语的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横渡(hénɡ) 歼灭(qiān)溃退(kuì)B.要塞(sài) 管辖(xiá)锐不可当(dānɡ)C.阻遏(jié) 督战(dū)杜聿明(yù)D.绥靖(suǐ) 逃窜(cuàn)二十八宿(sù)2.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以来,一年多时间内,除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以外,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大别山区(鄂豫区)、皖西区、豫西区、陕南区、桐柏区、江汉区、江淮区(即皖东一带) 和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并极大地了豫皖苏军区老根据地。

A.歼灭恢复建立扩大B.歼灭建立恢复扩大C.扩大恢复建立歼灭 D.扩大建立恢复歼灭3.选出表达方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4.填空。

(1)新闻结构有五个部分,即、、、、。

其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2)新闻具有性、性、性等特点。

5.根据提示对下面语句进行赏析。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建立的根据地比喻成“ ”,将扩大了根据地比喻成“ ”,将根据地巩固了比喻成“ ”,将赢得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比喻成“ ”,形象地说明了根据地日益壮大,生气勃勃的状况。

【第33期第2版《〈新闻两则〉随堂练习》参考答案】1.B 2.A 3.C 4.(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主体导语(2)真实时效简明5.树木、森林生了根枝叶茂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