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区病变

合集下载

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的症状有哪些

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的症状有哪些

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的症状有哪些我们的健康越来越被重视,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也成为了困扰男性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的症状都有哪些大家清楚吗?是否曾经想去了解过这方面的知识呢,下面我们来给大家讲讲这个问题吧,大家要好好了解下。

那么,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灶的症状有哪些?本病分为21种腔隙综合征,且以纯浅感觉性梗塞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最多见,纯运动性偏瘫次之。

但由于脑功能的复杂和深支动脉闭塞部位的多样,所致临床症状千变万化,新的临床类型不断被CT证实,仅用21种是不能完全概括所有腔隙综合征的,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较少见的10种腔隙综合征总结如下:1、纯感觉型(Pss)其临床特点是一侧面、臂和腿麻木,而无肢体无力、偏盲和失语等症状。

若麻木仅累及口周为中心的一侧面部和同侧臂的远端,特别是手部者,即为手口综合征。

受累区可有冷、热、痛或僵硬等感觉异常。

杨氏报道了3例纯感觉性卒中,均经CT证实,其病变部位,可见于丘脑感觉核或丘脑皮质投射区。

而手口综合征的梗塞灶在丘脑腹后外侧核的下内侧和腹后内侧核的外侧部。

当小的梗塞累及丘脑感觉核或脑干至大脑皮质感觉传导通路的其他部分时,都可引起Pss。

本病预后较好,很少复发。

2、单纯构音障碍型吴氏等报道12例经CT证实的单纯构音障碍型腔隙性脑梗塞,均有轻度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字音和语调发音不准,但无音位错误,完全可被理解,部分患者感音不好、讲话变慢。

但无面、偏瘫、无锥体束征,也无咽腭喉麻痹。

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区,lchikawak也有类似分析,双侧基底节广泛神经结构参与语言功能活动,并且与皮层语言中枢有反馈联系,易发生代偿,并在其发音运动中起辅助作用。

3、偏侧舞蹈型本症主要见于较严重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老年病人,其主要原因是硬化了的微小动脉闭塞引起腔隙性梗塞。

该症的定位文献报道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额叶、放射冠、尾状核、壳核、内囊前肢及苍白球、且以新纹状体区为多见。

皮质基底节变性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研究进展

皮质基底节变性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研究进展

的观点很有前景,但是需要进一步证实才能被纳入诊断标准¨8|。
DOI:10.3760/cma.j.issn.1674-4756.2015.06.068 作者单位:450003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通信作者:张杰文,E—mail:zhan萄iewen9900@126.eom
3神经心理评估 CBD患者常存在多方面认知损害,我们可以利用的认知功 能测量工具有很多,常用且经过验证,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generation
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i。
2010,289(1-2):138—143.
Ling H,Sullivan SS,Hohon tion
JL,et a1.Does eortieobasal degenera・
exist?A clinicopathological m・evaluation[J].Brain,2010,
CBD临床表型:CBD可归纳为5种表型,其中CBS是最常
见的表型,CBD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多种表型的混合¨1。皮质基 底节综合征(CBS,很可能CBS为同时满足a-c和d—f各2个非 对称性症状,可能CBS为同时满足a—c和d—f各1个对称或非 对称性症状):a肢体僵硬或运动困难;b肢体肌张力障碍;e肢 体肌痉挛;d口或肢体失用;e皮质感觉缺失;f异己肢。额叶行 为空间综合征(FBS,满足其中2个症状):a执行功能障碍;b 行为或人格改变;e视空间障碍。非流畅性或语法错误性原发 性进行性失语(naPPA,语法错误加上其中至少1个症状):a语 法或句子理解障碍而单词理解相对保留;b抖抖索索的、歪歪扭 扭的言语生成(言语失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综合征(PSPS, 满足其中3个症状):a躯干或非对称性肢体僵硬或运动困难.b 姿势不稳或跌倒;c尿失禁;d行为改变;e核上性垂直凝视麻痹 或垂直扫视速度下降。AD样痴呆。 2神经影像和实验室特点 CBD多见额顶部非对称皮质萎缩或双侧皮质皆萎缩。基于 体素的MRI形态学分析方法(VBM)提示额叶损害是CBD的主 要特点018]。PET研究提示CBD患者的额、顶、颞叶及基底节有 广泛的葡萄糖代谢减低,尤其是症状较重侧的对侧。也有PET 研究提示CBS患者额顶叶胆碱酯酶兴奋性降低,可推测应用胆 碱能兴奋剂可治疗CBS_1”…。SCPET提示CBS存在黑质纹状 体多巴胺功能障碍,纹状体内18F-dopa摄取减少(F-dopa PET), 多巴胺D.2突触后受体结合放射性123I减低。有学者通过PET 发现新的tau蛋白配体,提示对CBD诊断可能有重要意义旧“。 CBD常规实验室化验包括血、尿与脑脊液常规、血铜、铜蓝蛋白 及尿重金属水平,通常都正常。有研究发现CBD患者脑脊液生长 抑素较正常水平显著减低,脑脊液tau蛋白水平可明显升高。最 近,与CBD、PSP、AD及FTILD-TDP病理特点相关的CBS萎缩模式

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

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

对诊 断神 经 纤维瘤病

结节 性硬 化症等 神经 皮肤 综 合症可 能提
;
而慢 性
者 表现
:
逐 渐进展 的不 自主 运动

强 直 或齿 轮样 强直 等肌张 力改变


或 其他 帕金 森病 表现
;
运 动与
言语 的共济 失调
3
.
部分 病例 可 无症 状
影像
[ 能 给我 们提 供直观 地病 灶 分布 信 息及 信号 特 征 影 像学特 别 是 M R
,
在诊 断中具有 不可 替 代 的 作
基底 节 区对 称性病变
温 州 医 学 院 附 一 院 神 经 内科
陈为 安


目的
分析基 底节 区 对称性病 变 的病 因
:

临床及影 像学 表现
,
加 旨对此 类疾病 的 认 识
,
:

方法 略) 结果
.
回顾 分析本 院近二 年 来影像 学表 现为基 底节 区 对 称性 病变 者
结 合 文献 复 习

( 具 体 资料
:
1
病因 基 底节对称 性病变病 因 复杂
,
患者 起 病 的 急慢 是一 个重 要 的信 息

,
为我们 提供诊 断考虑 的 大方
;
向 对 于 急性 起病 者

,
病 因 大 多 考虑 中毒 性

代 谢性


感 染性

血管 性 及低氧 血 症 等病 因

而对 于
慢性 起 病者病 因 大 多考虑 遗传变 性性 分病例 病因 仍 不 明 确

基底节区病变

基底节区病变

10分钟后延迟扫描
占位病灶位于重要功能区 诊断? 治疗?
化验血常规
血常规示嗜酸性细胞比例达 27.1%
肿瘤标记物AFP、CEA正常
血抗体补体试验
血肺吸虫猪囊虫补体结合试验均呈阳性
予抗寄生虫治疗 吡喹酮 20 mg/(kg.d),10 d为一疗程,
休息10 d继续服用吡喹酮10 d,连续3个 10 d后休息3个月再用1~2个疗程
3月后
一年后
5年后
基底节区病变
发生于基底节区的肿瘤2/3以上为神经胶质细胞瘤,其次为 转移瘤,恶性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脑膜瘤等,生殖细 胞瘤少见。
胶质瘤发病年龄较大,为20~40岁,男女发病率相似,临床 病程较短,常不超过1年。在CT上,胶质瘤很少表现为均匀 高密度,而等、低、高混合密度且增强效应明显的胶质瘤常 常恶性程度高,伴有明显的瘤周水肿。无明显瘤周水肿的胶 质瘤恶性程度往往较低,瘤体本身大多表现为均匀低密度或 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病灶,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或仅为 轻度增强。
脑寄生虫病容易产生颅内多发病变, 极 易误诊为颅内多发血肿及转移瘤。对于 颅内多发病变者在诊断时要考虑脑寄生 虫 病。
①脑血吸虫病,虫卵随血行入脑而起。 ②脑囊虫病,猪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 脑引起。③颅内包虫病犬绦虫幼虫蚴寄 生于颅内所致。④脑肺吸虫病,成虫侵 入脑内并在脑内移行引起。⑤脑型疟疾, 疟原虫阻塞脑内毛细血管引起。
基底节区病变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新东
临床资料
男 ,39岁,左侧口角歪斜伴左上肢麻木一月余。 无明显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昏迷史, 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胸闷气促, 无发热。 曾在上海某医院就诊。行头颅MRI 检查。PET检查报告示右顶叶等密度灶, FDG代谢轻度增高。

基底节病变袁振国-48页精品文档

基底节病变袁振国-48页精品文档

基底节区T1高信号病变 1.钙化; 2.出血; 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4.慢性肝性脑病; 5.金属离子过度沉积
基底节T2低信号病变
1,铁等金属离子沉积 2.钙化; 3、脂质成分沉积; 4.出血
T2呈“虎眼征”病变
HSS(黑质苍白球变性)
1.系统代谢性疾病常影响双侧丘脑和基底节, 仔细观察发现在此区域以外的异常情况对诊断 至关重要; 2.密切结合CT和MRI表现,CT不可或缺; 3.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必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 查才能做出诊断; 4.要培养良好的影像诊断思维方法。
影像学显示基底节区受累时,临床症状可以是多样的,从运 动障碍、感觉异常直至昏迷。
虽然CT和MRI能准确的显示基底节区域的病 变,但要做出正确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及实验 室检查,以及脑其它部位受累的情况。
合理应用各种功能成像,特别是DWI、ADC 、SWI、MRA、MRV和MRS,可以帮助发现病变特 征,缩小诊断范围。
双侧基底节病变
急性病变 慢性病变
1.中毒; 2.肝脏疾病; 3.高血糖; 4.低血糖; 5.缺氧缺血性脑病; 6.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 7.肝豆状核变性; 8.Wernicke 脑病; 9.克雅氏病; 10.基底节钙化症
1.中毒
常见的有一氧化碳中毒、甲醛中毒、氰化物中毒等, 主要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影响神经细胞代谢;作为对能 量缺乏最敏感的区域,基底节是上述毒物最常「光顾」 的部位。
该病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 B 族维生素缺乏 所致的疾病,MRI 上常表现为豆状核、尾状核、 丘脑、导水管、乳突体长 T2 信号。
9. 克雅氏病
又称为 CJD,是朊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中 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
CJD 典型 MRI 表现:T2 加权像和 DWI 提示双侧丘脑内侧核异常信号

基底节区和内囊

基底节区和内囊

基底节区和内囊xx年xx月xx日•基底节区的解剖结构•内囊的解剖结构•基底节区的病变目录•内囊的病变•基底节区和内囊病变的治疗01基底节区的解剖结构基底节位于大脑半球的中心底部,与丘脑、下丘脑和脑干相连。

基底节区域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等。

位置和边界基底节区的内部结构包括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等。

基底节区的神经元之间通过复杂的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网络。

内部结构基底节区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如豆状核与运动功能相关,尾状核与感觉功能相关等。

基底节区的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着神经递质的传递和调节,以实现神经系统的信息处理和整合。

功能分区02内囊的解剖结构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之间,分为前支、水平支和后支三部分。

前支位于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水平支沿大脑半球背侧面走行,后支位于豆状核和丘脑之间。

位置和边界内囊内有皮质脊髓束、丘脑前辐射、额桥束、颞桥束等神经纤维通过。

这些纤维在水平支和后支中形成白质板,在板内交叉行走,连接大脑不同区域。

内部结构内囊是大脑皮质的重要功能区域之一,与感觉、运动、视觉和听觉等神经功能密切相关。

前支主要涉及感觉和运动功能,水平支主要涉及视觉和听觉功能,后支主要涉及感觉和认知功能。

功能分区03基底节区的病变基底节区的梗死指供应基底节区域的血管发生堵塞后,导致该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总结词基底节区的梗死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慢性损害疾病。

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等。

详细描述基底节区的梗死总结词基底节区的出血指基底节区域血管破裂,血液外溢至脑组织中,引起脑组织损伤。

详细描述基底节区的出血常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慢性损伤,进而引发破裂出血。

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等。

基底节区的出血总结词基底节区的变性病指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基底节区域神经细胞逐渐变性、坏死,引起神经传导障碍的疾病。

基底节对称病变的类型有哪些-

基底节对称病变的类型有哪些-

基底节对称病变的类型有哪些?基底节是大脑的一部份,发生疾病时会造成基底节对称病变,就会发生严重疾病,根据疾病的类型划分,基底节对称病变的类型是很多的,由于很多患者对疾病不了解,我们就要让患者来熟悉疾病的类型,从而能正确的判断疾病,那么基底节对称病变的类型有哪些呢?疾病的类型分为三类,请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双侧基底节对称性病变就基底节区与丘脑区多发对称性的疾病。

双侧基底节对称性病变常见病包括:缺氧性脑病;中毒性脑病;缺血性脑病(基底节梗塞);累及深部灰质或基底节的变性疾病;炎症导致的脑病等;这些病影像征象非常相似—-同影异病,鉴别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密切结合临床与化验是最终明确病因的关键!一、Huntinggton”s病1、神经病理学特征:累及尾状核和壳核的神经元丧失;2、临床表现:出现与35-50岁,进行性舞蹈样动作和运动功能下降;由于情感与识别障碍导致的痴呆也明显;3、CT与MRI表现:尾状核头部萎缩伴继发性侧脑室前角扩张;T2像尾状核和壳核信号强度的减低(铁沉积);二、wilson’s病—-肝豆状核变性1、神经病理学特征: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的疾病,最早由Wilson报道,又称Wilson病。

由于体内铜的转运和代谢障碍,导致铜在肝、脑、肾及角膜等组织器官中异常沉积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而出现症状;其病理基础是铜在脑小血管周围异常沉积引起局部脑组织反应性水肿,神经细胞变性减少,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胶质细胞增生,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坏死、囊变、腔隙状灶、海绵状空泡变性等;2、临床表现:综合神经症状—KF环,铜蓝蛋白、血铜及尿铜水平;3、颅脑CT改变:(1)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弓形向外的带状低密度灶;(2)双侧丘脑区对称性类圆形低密度灶;(3)脑萎缩;(4)尾状核低密度灶。

4、MRI表现:主要发生在基底节、丘脑、中脑(包括红核、黑质)、桥脑、小脑齿状核,也可发生在脑白质内,累及部位与临床症状相关。

基底节核磁异常信号的常见原因

基底节核磁异常信号的常见原因

基底节核磁异常信号的常见原因基底节核磁异常信号是指大脑基底节核磁共振成像(MRI)中出现的异常信号。

基底节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能够观察大脑结构和功能的非侵入性医学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到不同组织和结构的异常信号,从而辅助临床诊断。

基底节是位于脑干底部的一组神经核团,包括苍白球、尾状核、壳核、伏隔核等,起着调节运动、认知和情绪等功能的重要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基底节核MRI 图像上呈现出均匀、清晰的信号强度,但在某些情况下,异常信号会出现,提示存在可能的病理变化。

以下是常见的引起基底节核磁异常信号的原因:1. 脑血管病变:脑出血、缺血性卒中、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等疾病会导致基底节结构发生异常,MRI图像上会出现异常信号。

2. 炎症和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等感染性疾病会引起基底节核MRI图像异常信号的出现。

3. 脑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如脑膜瘤、脑膨胀和恶性肿瘤如脑转移瘤、胶质瘤等,因为在基底节核区域生长,会导致基底节核MRI图像信号异常。

4. 先天异常和遗传性疾病:例如原发性家族性震颤(PFT),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等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会导致基底节核磁异常信号出现。

5. 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小脑和基底节病变,常见于恶性营养不良(Wernicke- Korsakoff综合征)和乙醇依赖者。

6. 药物和毒品滥用:某些药物和毒品长期滥用,如镇静药、安眠药、阿片类药物等,可以导致基底节核MRI图像上异常信号的出现。

7. 代谢病变:肝性脑病、尿毒症等代谢异常疾病可以引起基底节核MRI图像异常信号。

8. 颅脑外伤:严重的头部损伤或颅脑外伤可能引起基底节核及其周围结构的异常信号。

9.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M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基底节核MRI图像异常信号的出现。

总的来说,引起基底节核磁异常信号的原因非常多样化,涉及多个系统和疾病。

通过MRI技术可以对这些异常信号进行检测和定位,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以便对患者进行精确的治疗和干预。

基底节区和内囊

基底节区和内囊

运动障碍性疾病
基底节区和内囊也与运动 障碍性疾病如肌张力障碍 、震颤等有关联。
04 基底节区和内囊的病变表 现
运动障碍
锥体外系症状
基底节区病变可导致锥体外系 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紧张、 震颤、流涎等症状,影响患者
的运动协调和姿势维持。
肌张力异常
基底节区病变可能导致肌张力升高 或降低,使肌肉的柔软度和硬度发 生变化,从而影响运动功能。
定义和位置
定义
内囊是大脑内的一组神经纤维聚集区,连接大脑的不同部分 ,并参与多种认知和运动功能。
位置
内囊位于大脑皮质下方,沿着神经纤维连接大脑的各个部分 ,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结构和功能
结构
内囊由多个纤维层组成,包括前肢、膝部和后肢,其中膝部是内囊中最容易受损的部位。
功能
内囊在大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参与多种认知和运动功能,如注意力、记忆、语言、思维和动作等。
认知和情感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
基底节区和内囊病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使患者难以专注于 任务并保持警觉。
记忆力减退
基底节区和内囊病变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使患者难以回忆过去的 事件和信息。
情绪不稳定
基底节区和内囊病变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抑郁、易 怒等,影响患者的情感表达和社交能力。
05 基底节区和内囊的疾病诊 断和治疗
神经递质
基底节区和内囊都涉及到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多巴胺、乙酰胆碱等,这些神经递质对于神经信号的传 递和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疾病中的关联
神经退行性疾病
基底节区和内囊是神经退 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 尔茨海默病等的主要病变 部位之一。
脑血管疾病
内囊是脑血管疾病的好发 部位之一,如内囊出血等 。

基底节病变致儿童急性偏瘫12例临床分析

基底节病变致儿童急性偏瘫12例临床分析
广东省广 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病区( 110 50 2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基底 节病 变致儿童急性偏瘫 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 分析 1 例基底 节病 变所 致的脑 2
梗死的症状、 征 、 体 头颅 MR 、 A、 T T D、 E IMR C 、C E G检 查 的结 果 及 治疗 效 果 。结 果 本组病例 头颅 M I 异常 , R 均 提
示基底节 区有缺血 L 性梗 死灶, 灶位 于偏瘫对侧 , 病 与临床 定位 相符。临床表现 均以急性偏瘫 为首发症状 , 无伴 意识 障碍 , 无颅 内高压症状 , 无言语 异常。行 c T检 查的 l 例 中, l 6例双侧基底 节 区有点状或 片状 钙化。M A检 R 查 9例均无异常。E G检查的 9例 中4例异 常。T D检查 l 例 中6例 异常, E C 1 提示双侧 大脑 中动 脉血流速 度加快 和( 病灶对侧 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加快。经治后 2~1 或) 0d肌力有所恢 复, 4 力恢复至 V一 6— 0d肌 级或正 常, 肌 力恢 复均下肢早于上肢 , 中枢性 面瘫最后恢复。结论 婴 幼儿颅脑 外伤程度轻 , 但有 明显 的脑梗死症状者 , 基底
g ngi e in. e ho s S m po a l l so M t d y tms,sg sa d prg o i r e iwe er s eciey i 2 c id e t e e r na c a in n o n sswe e rve d r to p tv l n 1 hl r n wih c r b a i fr — l
b o d f w v lc t f i tr d l ee r l rey a d o ih rb o d f w v lct f o t a ea n e o e e r l r lo o eo i o l e a mi de c rb a tr n / rhg e lo o eo i o n r t r a t r rc r b a ・ l y ba l a l y c l a l i a tr .T e if t r c v r d we f rt a me t Co c u in T e o c re c fc rb a lc n n a cin i a s c ae e y h na s e o e e l a t r t n . n l so h c u n e o e e r a u a i rt s s o it d n l e e l r f o

(精选课件)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的病因和影像学特征

(精选课件)基底节区对称性病变的病因和影像学特征
5
猫眼征—CO中毒性迟发性脑病
6
CJD(克雅氏病)
克雅氏病是一种罕见的可传播的脑病,由朊病毒引起的人和 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
表现进行性痴呆,肌阵挛、视觉或小脑障碍 、锥体/锥体外 系功能异常。
7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克-雅氏病
. 影像改变:双侧尾状核、豆状核、丘脑弥散受限, 双侧丘脑呈“曲棍球征” 改变
12
Fahr 病(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或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症:以双侧基底节、小脑齿状核、双侧丘脑及皮-髓质交界区 中枢对称性钙质沉着为主要病理学特征的疾病。多为家族遗传性,表现为常染色 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13
获得性肝性脑部变性AHCD
AHCD 是慢性肝病引起的一种不可逆的锥体外系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异常 运动,构音障碍,意向震颤,共济失调及智力受损。 MRI 的特征性表现为两侧苍白球、中脑红核周围、垂体前叶等部位出现的T1WI 高 信号,而T2WI无相应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于门脉高压、门腔静脉分流的存在,门脉 血液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体循环,使得一些顺磁性物质在上述部位沉积
15
Wernicke脑病
Wernicke是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代 谢性疾病。以精神障碍、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性步态为主要症状。
由于 Wernicke典型的3 组症状并不常见, 其中尤以眼肌症状最为重要。如病人 仅出现精神异常,特别以记忆能力缺失为特点时,称为kosakoff综合征。
9
肝豆状核变性
CT上表现为脑萎缩及双侧豆状核对称性低密度改变,低密度呈条状或新月状
10
肝豆状核变性

基底节区脑梗表现有哪些

基底节区脑梗表现有哪些

基底节区脑梗表现有哪些基底节区出现脑梗这个疾病也是脑梗的一种,而脑梗对于人们的危害很大,一般上了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容易患上这个脑梗,脑梗发生之后人们的行动就很不便,有的时候生活也会因这个脑梗疾病而变得不能自理,那么这个脑梗疾病发生在基底节区的话,我们就要慎重起来,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基底节区发生脑梗到底会有哪些症状表现?短暂性视力障碍:阵发性发作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脑梗塞的症状预兆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

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枝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所致,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期脑梗塞预报信号。

频频打呵欠:这是脑动脉硬化逐步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日甚所致。

据统计,脑梗塞的症状预兆在脑梗塞发作前5—10天内,频频打呵欠者,可达80%。

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一信号。

扭颈手麻症:多发生头转向一侧刮胡子时,突感手指无力,剃刀落地,有的说话不清,1—2分钟后恢复。

这是因为转头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的结果。

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脑梗塞可随时发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脑梗塞的症状预兆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脑梗塞。

可把它当作是进展性或完全性脑梗塞的先兆。

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头痛头晕耳鸣加重,精神紧张或神疲嗜睡等症状,表示有可能发生出血性中风。

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

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显示初期脑出血的准确率100%。

因此,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

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病早期脑出血与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有截然不同的地方。

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临床与CT分析

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变的临床与CT分析
C57 19 Dunphy MP, Freiman A。 L蝴 n SM 。et . Association of vascular
18F-FDG uptake witll vascular ca lcificat ion. J Nucl Med。2005。 46 (8):1278 20 Nar ola J,Virmani R,Zaret B.Radionuclide imaging of at herosclerot ic- lesions.In:Bra n nwa ld E,Dilsizian V,Nar ola J,editors. Atla s of Nu. clear Cardiology.Philadelphia,PA,2003,217
of arteriot hrombosis.Eur Radiol,2006。16 (1):1 15 Fayad ZA,Fuster V ,Fallon JT,et a1. Noninvas ive in vivo human coro-
nary artery lumen and wall imaging using black-blood magnetic reso -
维普资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 3月第 16卷第 2期 Chinese J Med Imaging,3 200at ion on cor onary plaque measurements using mulfisgce computed tomography:observations in art ex vivo model of coronary computed
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Imaging,2004,20(2):327

儿童基底神经节病变的MR诊断和鉴别-肖江喜

儿童基底神经节病变的MR诊断和鉴别-肖江喜

甲醇中毒:出血性壳核坏死
氰化钾中毒
青霉素过敏
海洛因: GP↑
吸毒
安非他明 : BG多发梗塞
霉甘蔗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的毒素为节菱孢霉菌所产生的嗜 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可选择性损害深部灰 质及白质
。MRI上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尤其是苍白球呈 对称性T1W低信号,T2W高信号
部分病例可有梗塞区内出血,双侧黑质亦受累, 呈长T1、T2信号
该症候群被认为是由于感染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是大 肠杆菌)造成的后果
幼儿和青少年是主要的受累人群,多数患者受累时不 足5岁
病理学发现在基底神经核、丘脑、海马和大脑皮层出 现水肿、出血和缺血性损害。
微小血管栓塞和代谢紊乱被认为可能是造成损害的原因。
影像学上表现为大多数患者的大脑深部核团受累,但 大脑皮层受累见于严重病例。
肝性脑病
影像学表现
T1低信号/ T2高信号的病变(绝大多数)
中毒:CO,巴比妥酸类药品 ,硫化氢 ,氰化物 , 甲醇 ,重金属,生物毒素等
低氧 低血糖 低血压 代谢和变性病 感染/脱髓鞘
影像学表现
T1高信号的病变
钙化 出血 新生儿缺氧 肝性脑病 金属离子过度沉积 营养过度 核黄疸
影像学表现
T2低信号的病变
金属离子沉积(正常及异常) 钙化 胶质增生
T2呈‘虎眼征’的病变
黑质苍白球变性`
急性因素
任何导致ATP酶活性下降的因素都可以导致基底节受累 ATP依赖的Na-K泵和离子梯度的破坏 细胞内Na的潴留导致细胞内水的增多和细胞毒性水肿
ATP的消耗也导致细胞外的谷氨酸盐的堆积, 谷氨酸盐作为大脑皮层神经纤维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 在NAA的神经受体上,导致细胞内Ca的内流 随着Ca内流,导致一系列酶链反应,包括自由基形成,脂质过 氧化反应,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磁共振 基底节区低密度

磁共振 基底节区低密度

磁共振基底节区低密度基底节区低密度在磁共振图像中常常表示该区域组织的病理异常。

一般来说,健康的基底节区在磁共振图像上呈现为均匀的高信号强度。

而低密度的出现往往与一些疾病有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可能导致基底节区低密度的常见疾病。

1.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基底节区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

在磁共振图像中,帕金森病患者的基底节区往往出现低密度,这与多巴胺神经元的减少有关。

2. 亨廷顿舞蹈病:亨廷顿舞蹈病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基底节区神经元的退化和变性。

磁共振图像显示,亨廷顿舞蹈病患者的基底节区通常呈现低密度,这与神经元退变有关。

3. 脑梗死: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缺血和坏死的病理过程。

在磁共振图像中,脑梗死灶通常呈现低密度,而基底节区是常见的梗死部位之一。

4. 脑出血: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溢出到脑组织中的情况。

磁共振图像显示,脑出血部位常常呈现低密度,而基底节区是常见的出血部位之一。

除了上述疾病外,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基底节区低密度的出现,例如脑肿瘤、先天性异常等。

因此,当在磁共振图像中观察到基底节区低密度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具体的病因。

对于基底节区低密度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磁共振成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磁共振图像的观察,医生可以判断基底节区低密度的程度、范围和病变特点,进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此外,磁共振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序列和参数,进一步观察基底节区的微结构和功能变化,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基底节区低密度在磁共振图像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常常表示该区域组织的病理异常。

通过观察低密度的程度、范围和病变特点,医生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然而,仅仅依靠磁共振图像的观察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磁共振成像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底节区常见肿块样病变的MRI诊断

基底节区常见肿块样病变的MRI诊断

基底节区常见肿块样病变的MRI诊断阮胜;王任国;何志伟;邓靖;卢杰源;魏根霞【期刊名称】《分子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6(039)002【摘要】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常见肿瘤的临床和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之间经病理证实的基底节区肿块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观察病变的影像特点及差异.结果基底节区病变常见囊性变,以胶质瘤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脂肪信号仅见于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水肿程度较轻,低级别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更明显;出血多见于胶质母细胞瘤和生殖细胞肿瘤;低级别胶质瘤多表现为轻、中度强化,胶质母细胞瘤和淋巴瘤多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基底节区肿块样病变在影像表现各征象上有一定差别,可以为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总页数】4页(P80-83)【作者】阮胜;王任国;何志伟;邓靖;卢杰源;魏根霞【作者单位】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肇庆526040;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肇庆526040;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肇庆526040;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肇庆526040;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肇庆526040;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科,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MRI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李晏; 郑晓林; 刘碧华; 邹玉坚2.DWI联合DCE-MRI在诊断鉴别乳腺非肿块样病变中的应用 [J], 窦美娜;张小玲;汪建华;孙多成;罗世康3.MRI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J], 高洋4.MRI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J], 李会芳;刘干辉5.MRI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J], 李会芳;刘干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脓肿常有感染发热史,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可资鉴别。
幕上血管母细胞瘤罕见。
在儿童基底节区和丘脑肿瘤中,生殖
细胞瘤约占25%,以男性青少年和儿 童多见,表现为一侧肢体偏瘫、中枢
性面瘫、颅内高压等。肿瘤发生于优
势半球时可有不同程度的失语表现。 病灶出血时病情会突然加重。
cT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欠均匀。MRI早期
第二及五至十一对脑神经受累,可出现三叉神经痛等 症状。
5、精神症状:如定时和定向力丧失、精神错乱等。
临床表现
主要取决于虫体的寄生位置,范围,数量,周围组
织反应 的改变,血液循环及脑脊液循环障碍的程度, 有的表现象颅内占位性病变,有的酷似 多发性硬化, 脑炎,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头颅%&可以确定病 变部位,大小,数量,并能显示脑积水或脑萎缩及 形态改变。对于不典型患者应结合免疫学试验,给 予诊断性治疗。
为长T。、混杂T:信号,注射对比剂后显著均匀强 化,边缘清晰。晚期因多发生囊变、钙化和出血, 可表现为长Tl、长T2信号,信号混杂,注射对比剂 后不均匀强化。胎盘碱性磷酸酶、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等作为肿瘤标记物在生殖细胞瘤患者可升高,但
非特异性。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分生殖细胞瘤、胚胎
癌、内胚窦瘤(卵黄囊瘤)、绒毛膜上皮
转移瘤,恶性淋巴瘤,海绵状血管瘤,脑膜瘤等,生殖细
胞瘤少见。
胶质瘤发病年龄较大,为20~40岁,男女发病率相似,临床
病程较短,常不超过1年。在CT上,胶质瘤很少表现为均匀 高密度,而等、低、高混合密度且增强效应明显的胶质瘤常 常恶性程度高,伴有明显的瘤周水肿。无明显瘤周水肿的胶 质瘤恶性程度往往较低,瘤体本身大多表现为均匀低密度或
限性癫痫发作或伴有定位体征的颅内高
压症,亦可为智能衰退或精神障碍。
1、癫痫发作:发生率可高达80%。
2、脑膜刺激症状:由于囊虫自溃,囊液的化学性刺
激所引起。
3、颅内压增高:轻重不同,与脑内的囊虫数量有密
切关系。病人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
4、脑局限病灶症状:如轻偏瘫、偏盲、小脑损害等。
基底节区病变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新东
临床资料
男 ,39岁,左侧口角歪斜伴左上肢麻木一月余。
无明显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昏迷史,
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胸闷气促,
无发热。 曾在上海某医院就诊。行头颅MRI
检查。PET检查报告示右顶叶等密度灶,
FDG代谢轻度增高。
体检
意识清晰,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瞳孔
实验室检查
1.皮下结节:全身皮下,特别是四肢皮下可摸到黄
豆粒大小的结节。
2.大便检查:常发现成虫脱落节片或绦虫卵。
3.血液检查:血清猪囊虫补体结合试验80%为阳性。 4.脑脊液检查:淋巴细胞增多。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小腿软组织X线摄片,多能
发现囊虫结节钙化影。
2.CT或MRI检查:特别是MRI检查,能
以低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病灶,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或仅为
轻度增强。
转移瘤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有原发病灶,CT、MRI显示
病灶周围水肿明显。
恶性淋巴瘤CT表现,为等或高密度病灶,增强效应明显,
瘤周水肿轻微。但它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青少年罕
见,且病程短,不治疗,自然病程仅3~5个月,因而鉴别也 不困难。
除虫体
血抗体补体试验
血肺吸虫猪囊虫补体结合试验均呈阳性
予抗寄生虫治疗
吡喹酮 20 mg/(kg.d),10 d为一疗程,
休息10 d继续服用吡喹酮10 d,连续3个 10 d后休息3个月再用1~2个疗程
3月后
一年后
5年后
基底节区病变
发生于基底节区的肿瘤2/3以上为神经胶质细胞瘤,其次为
显示颅内单个或多个囊虫影。
治疗
一、一般治疗:肠道有绦虫的患者应给予驱虫治疗,
防止自身感染。
二、手术治疗: 1 、弥散性病变,有严重颅内压增高和视力减退者,
应行一侧或双侧颞肌下减压术。
2 、皮质部囊虫引起癫痫局限性发作、脑室内囊虫出
现阻塞症状者,应手术摘除囊虫。
3 、脑底葡萄状虫体造成交通性脑积水者,可手术摘
易误诊为颅内多发血肿及转移瘤。对于
颅内多发病变者在诊断时要考虑脑寄生
虫 病。
①脑血吸虫病,虫卵随血行入脑而起。
②脑囊虫病,猪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病,成虫侵 入脑内并在脑内移行引起。⑤脑型疟疾,
疟原虫阻塞脑内毛细血管引起。
临床表现:可为急性脑膜脑炎,或为局
癌(简称绒癌)、畸胎瘤、混合性生殖
细胞瘤6个亚型。
生殖细胞肿瘤
绒毛膜上皮癌
胚胎癌
未成熟畸胎瘤
精原细胞瘤
原始神经外胚瘤
脑脓肿
脑寄生虫病
由寄生虫虫体、虫卵或幼虫侵入脑内引
起过敏炎症、内芽肿形成或脑血管阻塞
的脑病。原为寄生虫病病人,病程中出
现脑病症状。
脑寄生虫病容易产生颅内多发病变, 极
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
左鼻唇沟偏浅,口角略右歪,颈软,心
肺腹无殊,四肢肌力5级,左上肢浅感 觉略减退,病理征阴性。GCS 15分。
10分钟后延迟扫描
占位病灶位于重要功能区
诊断? 治疗?
化验血常规
血常规示嗜酸性细胞比例达 27.1%
肿瘤标记物AFP、CEA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