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模式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摘要:目前,我国现行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在运行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新型后勤管理模式的对策:重视后勤管理改革,有效推行责任分工制,建设节约型后勤机制,以人为本,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引言:近几年来,高校后勤工作经过恢复、整顿和改革,实行了企业化、半企业化管理的试验,建立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努力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对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学校办社会”,后勤摊子庞大,不利于集中精力搞好教学、科研;长期落后的后勤管理观念导致后勤管理结构的不合理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后勤员工素质偏低,不适应科学管理的要求等等众多问题。为开创高校后勤工作新局面,本文就当前后勤管理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1 重视后勤管理改革,是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思想管理和后勤管理,都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提高教学质量、科学水平和培养人才服务的。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充分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有效地发挥财力和物质设备条件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学佼各项工作服务。后勤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后勤工作在为教学、科研服务方面,虽然一般表现为间接的、辅助性的关系,但如果管理不善,某些环
节失调,就可能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反,真正把后勤管理搞好了,开展优质服务,对于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认识后勤管理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后勤工作,加强后勤管理,对于学校的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有效推行责任分工制,是解决后勤管理问题的重要突破点
学校后勤管理,不论是生活后勤,还是技术后勤,与其它行业的管理有相同之处,可以实行分工责任制。因为后勤工作主要是为教学、利一研服务,提供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具体进行生活、技术、经济及生产等管理。通过有效推行分工责任制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但是,学校后勤也有其特殊性,它既有后勤部门的特点,又属于学校内的一个部门,兼有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因此,在有效推行高校后勤工作责任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推行责任制务必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②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测算,确定比较合理的定额、指标,在承包单位的内部,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严格考核,奖惩分明,多劳多得;③要相应地改革工资、奖励制度。
3 健全与完善后勤管理机制,是加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的有效途径
健全高校的后勤管理机制就是要从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制约
机制、监督反馈体制四个方面进行。导向机制就是要使高校后勤管理导向正确的方向,步入符合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轨道,而不是偏离这种轨道;激励机制就是要使高校后勤管理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和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机制就是要为高校后勤管理提供一种约束力量来保证后勤管理活
动朝有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关于监督反馈体制,从机构上来看,后勤集团(公司)应设立监督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纪检、监察、审计部门有关人员和高校师生代表组成,对后勤集团的经营服务活动实行全面监督,并且定期提供反馈信息。此外,还应根据各部门行使的职能,分别聘请有关人员组成各部门的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该部门进行监督并提供反馈信息。
4 加强后勤社会化的财务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
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学校与后勤社会化由主体与所属部门的
关系,转变为两个平等主体服务与被服务的合同或契约关系,财务
关系也成为独立主体之间关系。学校对集团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逐级审批,分户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后勤社会化设立财务部,财务部对内要处理好各实体与全体职工的利益关系,积极主
动地向集团及各实体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对外要协调好与计财处、审计处、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关系,并接受指导、检查和监督。后勤社会化尤其要加强成本管理,实行成本核算,真实地反映后勤社会化的经营成本,为学校后勤改革决策提供
依据,同时也具备社会可比性,有利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一步发
展并参与社会竞争,还有利于合理避税。
5 以人为本,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后勤管理工作的一项根本性任务
5.1 要促进后勤人才的全面发展。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进一步抓好后勤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探索完善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相结合,形成优秀人才既能引进来、又能留得住的人才吸纳机制;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形成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主要标准的人才任用机制;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回报,形成让一切知识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的人才激励机制。
5.2 要维护高校师生的切身利益。广大师生是高校后勤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离开了高校的广大师生员工,一切发展都是空谈。要真心实意地为学校广大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从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他们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总之,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后勤的各项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广大后勤职工无时不刻不同大学生相见,并处在众多学生之中。“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种严格的监督。”(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与教学》157页)后勤职工的言行,无论有意无意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有反
映,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后勤职工同样处在师表的地位。因此,必须严格要求,事事做学生的榜样,成为不上课堂的教师。高校后勤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协调机构、章法和人本这三个基本因素,正确而有效地管理“吃、喝、住、医、修,生、老、病、死、休”这样一个“小社会”,使后勤管理部门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做出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宗泽.试论一流外语大学的校园文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4,(6).
[2]唐志成.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化明天[j].高校后勤研究,2005,(2).
[3]钟顺虎.高校后勤系统重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4]总后勤部司令部.车队后勤管理学[m].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