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前后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中国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指南

中国成人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指南中国成人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发生在桡骨远端的掌侧。

本文将介绍中国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的诊疗指南,包括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一、骨折分类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可分为背侧骨折、前侧骨折、桡侧骨折和关节面骨折等几种类型。

其中,关节面骨折较为复杂,需特殊处理。

二、临床表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常表现为疼痛、肿胀、变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骨折部位的压痛和活动受限是常见的体征。

三、诊断方法1.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和触诊,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2. 影像学检查:常规X线片是诊断桡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有助于确定骨折类型和骨折线的位置。

四、治疗原则1.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通过适当的固定和支撑,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的愈合。

2. 恢复功能:在保持骨折部位稳定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手腕和手指的功能。

3. 防止并发症:及时处理并预防骨折后的并发症,如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

五、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好、未发生关节面移位的骨折。

包括闭合复位、外固定和石膏固定等方法。

2. 手术治疗:适用于关节面移位明显、骨折稳定性差的患者。

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关节镜下手术和骨折复位术等。

六、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早期功能锻炼、康复训练和生活指导等。

通过康复护理,促进手腕和手指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七、预防措施预防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避免高风险运动:注意避免高风险运动和危险动作,预防意外伤害。

2. 加强锻炼: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提高骨密度。

3. 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饮食,补充适量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保持骨骼健康。

总结起来,中国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的诊疗指南包括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内容。

在治疗过程中,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恢复功能和预防并发症是关键。

MSCT对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分型的应用价值分析

MSCT对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分型的应用价值分析

MSCT对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分型的应用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9-09-23T10:11:17.8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2期作者:沈文婷1 姜宏宁2 朱勇1(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重建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杨浦区中医医院上海 20009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重建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择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治疗前均拍摄患侧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进行CT检查。

根据AO/ASIF分型,分别对X线正侧位片及CT原始图像和重建图像进行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分型。

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一致性程度弱(P<0.01)。

结论:MSCT扫描及重建图像更清晰,分辨率高,对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及分型更准确,尤其对复杂关节内骨折的评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AO/ASIF分型;MSCT X线平片【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073-02 影像学检查是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分型主要依据。

X线平片最常用的检查方式,但受其密度分辨率低的影响,准确性受到限制。

现今CT 应用的普及,优势受到广泛认可。

本研究选取96例在外伤后就诊的患者,对其X线及CT检查对判断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的差异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回顾性选择杨浦区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及2017年1-8月曙光医院收治的共9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62例,年龄15~86岁,平均53.44岁,患者在创伤后1h~10d内分别进行了X线及CT检查,期间未进行复位固定或手术治疗。

1.2 成像设备和方法X线检查采用飞利浦DR摄片机,拍摄包括桡骨远端及腕关节在内的标准正侧位。

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分析

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分析

近年来 , 骨远端 骨折采 用手 术 治疗 的 比例 明 桡
13 疗效评 价 及 随访 所 有 患 者 均 随访 5~9个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显上 升 , 取得 较好疗 效 , 是 手 法 复位 石膏 固定 , 但 作 为 经典的保 守治疗 方 法 , 骨折 的治疗 中仍然 占相 在
当的 比例 。笔者对 我科 2 0 0 8年 9月 至 2 0 0 9年 1月 保守 治疗 的 4 3例桡骨 远端 骨折进行研 究 , 析手 法 分 复 位外 固定治疗 的疗效 。 1 资料 与方法
例良, 3例差 , 随访 中改行 手术 治疗 。 2例
3 讨 论
状况 后 , 采取手 法复位 石膏外 固定作 为最终 治疗 。 均
A、 C型 骨 折远 端 桡背 侧 移 位 及 B型 掌侧 B r n骨 at o
近年来 , 随着 内固定技术 的发展 , 越来越 多 的骨
科 医生采用 手术 治疗 , 文献 报 道疗 效 良好 。但 应 该看 到 , 术亦是 一 种 创 伤 , 可 并 发感 染 、 固定 手 且 内 失败 及骨不 连 等并 发 症 , 并非 完 美 。如何 才 能 获得
治 疗 的桡 骨 远 端 骨 折 4 3例 进 行 5~ 9个 月 随访 , M bie 分 量 表 测 评 , x线 片检 查 , 价骨 折 愈 合 及 功 能 情 况 。结 果 用 cr 评 d 行 评
A O分型 :7例 A型骨折 中 2 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未更改治疗方案 , 2 4例 末次 x线示 骨折 均愈合 , 良 Mcr e 改 bi 评分 量表测评结 d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男 1 4例 , 2 女 9例 ; 年龄 1 0岁

X线检查对桡骨骨折后不同外固定治疗的稳定性评估价值分析

X线检查对桡骨骨折后不同外固定治疗的稳定性评估价值分析

者均复位 满意, 整复后 掌倾 角和尺 偏角明显 大于复位 前, 而桡 骨短缩程 度则 明显小 于复位前 , 差异均有 统计学 意义 ( P<0 0 。复位 4周后 , .5) 两组 患者均 出现不 同程度 的骨折 轴向短缩移 位 , 但石 膏外 固定组短缩 移位程 度明显 大于 夹板外固定组 ; 夹板 固定组 复位 4周后 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大小变化不 明显, 明显优 于石膏 固定组 ;oii gsc回归分 析发 t
节面的掌倾角 、 尺偏角及桡 骨短缩 , 每人 测量 3次 , 算两人 计
固定 2周 后 , 换 功 能 位 石 膏 。石 膏 固 定 时 间 3~ 更 8周 , 平
均 4 2周 。 .
13 临床指标 .
两 组 患者 分别 在 复位前 、 及 固定 4周 后 后
摄 x 线 片 , 用 伤 腕 正 侧 位 。对 所 有 x 线 片 采 用 统 一 的方 法 采 测 量 , 】 骨科 医 师 及 1名 放 射 科 医 师 进 行 测 量 桡 骨 下 关 由 名

7眷 第 4期
Me ia n oain o Chn F bu r .01 V 17 No 4 dc lIn v t f ia,e ray 2 0, o. . o

1 47 ・
据 不 同 年龄 段 、 软 骨 钙 盐 的 沉 积 多 少 而 适 当 调 节 , 楚 显 肋 清 示 肋 软 骨 。 各种 后 处 理 图 像 中 , R在 显 示 f 折 的 空 间解 剖 V 骨
桡 骨远 端骨折是骨科 门诊 的常见病 , 一般 经复位 外 固定
后 仍 有 一 定 比例 患 者 发 生 骨 折 再 移 位 现 象 , 响 患 者 预 后 。 影
板长 10c 宽 8 m, 0 1c 1 m, 0c 厚 . m。夹板 外 固定 组 : 标准 手 法 骨折 复位后 , 外敷 驳骨油纱 , 根据 断端 移位 情况 放置 压 并

colles骨折名词解释影像学

colles骨折名词解释影像学

colles骨折名词解释影像学1. 引言colles骨折是指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

在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之前,影像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解释colles骨折及其影像学表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诊断该疾病。

2. colles骨折的定义colles骨折是指桡骨远端的骨折,通常位于距桡骨手腕关节端口1.5cm至3.0cm处。

它是由于桡骨远端受到外力作用引起的。

colles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3. 影像学表现3.1 X线影像X线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的情况。

在colles骨折的X线影像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特征:3.1.1 桡骨远端的骨折线colles骨折的X线影像上,通常可以看到一条骨折线,位于距手腕关节1.5cm至3.0cm处,呈横向或斜向分离。

这条骨折线可能伴有轻微的移位,但在老年人中较常见。

3.1.2 桡骨短突的背屈colles骨折的影像上,还可以观察到桡骨远端的背屈。

正常情况下,桡骨远端与手腕处于直线状。

而在colles骨折中,由于桡骨的骨折,短突常常向腕背屈。

3.1.3 阴影的扁平化与变形colles骨折后,骨折处的桡骨远端通常会出现阴影的扁平化与变形。

这是由于骨折后的愈合过程中,骨组织的重建与修复。

3.2 CT影像除了X线影像,CT影像也可以用于colles骨折的诊断。

CT影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骨折线形状和骨折片段的分析。

3.2.1 3D重建图像CT影像可以生成3D重建图像,以直观地展示骨折线的形态和骨折片段的空间位置。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进行骨折类型的分类和骨折片段的定位。

3.2.2 骨折片段的特征CT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折片段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和评估骨折的愈合情况至关重要。

4. colles骨折的临床意义colles骨折虽然在老年人中较常见,但也可以发生在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中。

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评估和分类_章氏骨伤

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评估和分类_章氏骨伤

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评估和分类_章氏骨伤对于桡骨远端骨折,X线检查至关重要。

结合患者的年龄和基本活动情况,X线表现明显影响着骨折的治疗选择。

桡骨远端骨折几乎每种分型都以X线为基础,可以判断骨折的移位情况,以及确定固定器械的合理放置。

总之,X线片可用于评价骨折的最终复位和治疗。

通过改进标准X线片的成像,可以更好地了解损伤情况,从而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

X线拍摄方法后前位影像X线影像是对三维结构的二维体现。

垂直影像,比如后前位(PA)和侧位作为两种相互垂直的照射角度,能够呈现皮质的大概轮廓,显示出与皮质相切的骨折线。

斜位影像通过旋转皮质可以获得额外信息。

桡骨远端不是简单的直角外形,因此通常需要更为先进的X线影像分析系统以获得损伤部位的清晰表现。

实际应用的X线技术会对影像上视觉信息的质量和特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目前,由于患者小愿移动患侧上肢或医生担心对其造成额外损伤而导致的拍摄体位不佳或急症拍摄技术欠缺等情况已经不太常见了。

由于骨折的异常移位和旋转造成的图像扭曲使得移位骨折的读片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某些情况下,在对复杂骨折进行闭合复位后,通过特殊投照体位和技术可以获得更为简单、易懂的X线片。

后前位的关节影像通过将管球向近端倾斜10o可以改进摄片的质量。

前臂的旋转会改变其成像情况(图3-1)。

腕及前臂处于中立位的标准后前位影像显示,尺骨茎突的骨皮质治尺骨缘平滑地过渡到骨干。

另外,尺骨头的骨质轮廓不会延伸至尺骨茎突的后侧,尺骨干远端的外侧缘即桡侧存在凹陷。

如果在前臂完全旋后的情况拍摄(典型的前后位影像)会发生细微的改变。

这种情况下,尺骨茎突会朝着尺骨干的中轴向桡侧移动,而且尺骨干沿其桡侧缘变为直线形,尺骨头的软骨下骨将重叠于尺骨茎突的上方。

当前臂处于完全旋前时,桡骨因横跨尺骨会使其相对于尺骨出现生理上的短缩。

在这个位置,桡骨通常缩短0.5mm。

另外,尺桡骨干向近端会聚,尺骨头的皮质轮廓位于尺骨茎突基底的后侧。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前后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前后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前后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参数、分型和疗效、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我院Starpacs系统在每张X线片上精确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

分析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和腕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62例中有50例(80.65%)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优良。

其中AO分型A型保守治疗效果满意,B型经保守治疗效果较满意,优良率达75%,C型骨折中仍有约50%经保守治疗后达到可以接受的标准。

在影像学上掌倾角5°以上,尺偏角18°以上,桡骨高6.5 mm以上,临床上可以获得优良的预后。

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测量可以为患者腕关节功能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临床标准。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影像学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的17%[1],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

本研究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采取保守治疗的62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测量并记录骨折保守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参数:桡骨高、掌倾角、尺偏角,随访监测患者腕关节功能情况,分析腕关节功能改变和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15~86岁,平均51岁。

受伤原因:平地跌伤45例,高处坠落伤6例,交通伤11例。

左侧28例,右侧34例。

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A型34例,B 型20例,C型8例。

损伤至接受治疗时间为1/2~28 h,平均3 h。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固定后拍摄X片,位置不佳者重新复位固定。

1周后更换石膏,2周后更换石膏改功能位固定,5周后拆除石膏固定,开始功能锻炼。

所有患者均在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和复位后第1、2、5周拍摄标准腕关节正侧位X片和健侧腕关节的对照片。

利用我院Starpacs影像系统测量并记录所有X片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

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分析

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分析

参考文献
[】 王 志坚 , 玉堂 , . 胞性 乳腺 炎 的手 术 治疗 [ . 微创 1 杜 黄鹏 浆细 J 中国 ] 外科 杂志 , 0 , 5:1—1. 2 22 ) 3 0 ( 3 7 8 [】 石 思金 L 导管 扩 张症 3 例 临床 分析 [ . 医科 大学 学 报, 2 腺 O J 中国 ]
【 关键 词】 保 守治疗 ;桡 骨远 端骨折 ;预 后 中 图分类 号 :R 8 .1 634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7- 14 (0 1 4 04 - 2 6 1 89 2 1 )3 - 1 9 0 直 到石 膏凝 固 。行X 片复 查 ,位置 不满意 及 时调整 ,3 5 l诊复 拍  ̄ dq ' 查 ,石膏 外固定68 ,拆石膏后开始腕 关节锻炼 。  ̄周 1 - 效评价标准 3疗 腕关节功 能按Sr et 准进行评定 。优 :骨 折对 位满意 ,活动 a n标 mi o
国眶|团暖弱
21 年 1 0 1 2月第. 第 3 9卷 4期

临床研究 ・ 1 4 9
查方法和临床表现不典型,所以极易误诊误治。由于本病的病理改变 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常有乳房肿块,乳头内陷,乳头溢液及腋窝淋
巴结肿大等特 点 ,常与乳癌 的临床表现相混淆 。本人 认为乳腺导管 扩 张症通过 以下 几点可与乳癌鉴 别 :①年龄偏, 。该病 与乳癌的平均 发 J 、 病 年龄相 比约 年轻 1岁 。本组 平均年 龄为3 岁 ②临 床表 现 可有 红 0 6 肿 热痛 等 炎症表 现 ,病程 较长 ,但血象 一般 不高 ,分 类正常 。 ③早
联 合 固定 ,优 3 , 良 3 例 ,可 l ,差 2例 ,优 良率 为 8. 5例 1 2例 2 %。随 访 中 2例 效果 差 的惠者 均改行 手 术 治疗 。结 论 对 于桡 骨远 端 骨折 5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院均 可应 用 , 得推 广 。 值 【 键词】 膜后 ; 索静 脉 曲张 ; 关 腹 精 高位 结扎 术
【 中图分 类号] 6 7 2 R 9 . 15 [ 2来自3【 献标 识码】 文 c
【 文章编 号] o 6 9 9 2 l ) 9 l 8 l 1 o —1 5 ( O O 0 一O O 一O
临床医学
21年9 第2卷 第9 0O 月 3 期
医 学 信 息
;i i ;
经 腹 膜 后精 索 静 脉 高位 结 扎 术 治疗 精索 静 脉 曲张 的体 会
王 敏 殷 金 安
【 要】 摘 目的 : 讨 经腹膜 后精 索静 脉 高位结 扎治 疗精 索静 脉 曲张 的疗效 。方 法 :4例 患者取 以内环 为起 点 , 平行 于左腹 股 沟韧 带 的斜 切 口入 路 探 6 作 进 行手 术 治疗精 索静 脉 曲张 。结果 : 4 经腹 膜后 精 索静脉 高位结扎 术 全部获 得 成功 , 方 法手 术时 间短 , 6例 该 损伤 小 , 1 出现并发 症 , 无 例 随访 3个月~2 年 无 1例复发 。结论 : 经腹膜 后精 索静 脉 高位结扎 治 疗精 索静 脉 曲张较 传统 切 口创伤 小 , 后 的疼 痛较 轻 , 术 恢复 快 , 术 及 设备 条件 要 求 不 高, 级 医 技 各
2 结果
左精 索静 脉 呈直角 注入 左 肾静脉 ; 时左 精 索静 脉 下 段位 于 乙状 结 肠后 同 面, 易受 压而 引起 血液 回流 阻力 增加 。故 结扎 精索 内静 脉 , 断其 反 流是 阻 本病 手术 治疗 的原 理 , 并成 为治 疗本 病 的主要 的 、 效的外 科治 疗手 段 。 有 传统 的 经腹股 沟途 径 高 位 结扎 精 索 静 脉 , 处静 脉 呈 蔓 状 , 支众 此 分 多 , 离时 费时 、 出血 , 在 损 伤 睾丸 动 脉 与输 精 管 的可 能 ;同 时 为 了 游 易 存 保 护睾丸 动 脉 , 往往 因过度 牵拉 精 索 血管 , 手术 时间 延 长 , 管受 牵 拉刺 血 激 引起静 脉 空虚 、 动脉 痉挛 , 以致 无法 辨 认 , 了不 误扎 动 脉 而常 遗 漏静 为 脉结 扎 , 导致 术后 复发 。而 采用 经腹 膜后 精索 静脉 高位结 扎 , 法显 露游 此 离血 管较 易 , 索静脉 在此 处一 般为 1 _ 明显变 粗 , 精 ~z支并 与动 脉伴 行 , 而 与输 精管 分开 , 不易 损伤 动脉 和输 精管 , 结扎 彻底 , 易漏 扎 , 不损 故 且 不 更 伤 吻合支 血管 , 伤小 , 创 术后疼 痛 轻 , 需 术 后镇 痛 , 复 快 , 无 恢 术后 成 功率 明显 提高 。技术 及设备 条件 要求 不 高 , 费用 低 , 级 医院 均可 应用 , 各 值得 推广 。腹 腔镜 下精 索静 脉高 位结 扎术 , 须 有先 进 设备 和 熟 练的 腔 镜下 必 操作 技术 , 需经 腹腔 2 3 通道 , 还 ~ 个 全麻 、 腹 , 少有 3 气 至 ~4枚钛 夹 成 为 金属 异物 , 钛 夹 脱 落 之 危 险 , 有 阴囊 气 肿 、 肿 、 部 切 口感 染 等 并 发 水 脐 症[ 。所 以无论 从 经济 、 疗效 等 方 面 来 看 , 经腹 膜 后 精索 静 脉 高 位 结扎 是 手术治 疗精 索静 脉 曲张的 一种 好方 法

桡骨远端骨折阅片要点

桡骨远端骨折阅片要点

桡骨远端骨折阅片要点1.引言1.1 概述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发生断裂或骨折的一种骨折类型。

该骨折常见于肘关节部位,是肘关节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桡骨远端骨折通常由于肘关节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力致伤引起,比如跌倒时用手撑地或直接受到冲击等。

这种骨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早期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进行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过程中,阅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阅片可以观察到骨折的类型、程度和位置,为后续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桡骨远端骨折阅片要点是非常关键的。

在阅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注意评估骨折线的类型和方向。

桡骨远端骨折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横行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等。

通过观察骨折线的类型和方向,可以初步确定骨折的稳定性和治疗方案。

其次,需要仔细观察骨折段的对位情况。

对位不良可能会导致骨折片错位,进而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

因此,对位情况的评估尤为重要。

如发现骨折片有明显错位或关节不稳定等情况,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来恢复骨折段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查看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桡骨远端骨折常伴有关节囊、肌腱、韧带等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如果有明显的软组织损伤,可能需要在治疗计划中考虑到这些损伤的修复和恢复。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的阅片要点包括评估骨折线的类型和方向、对位情况的观察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检查。

准确掌握这些要点,可以为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参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恢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它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引出桡骨远端骨折阅片这一主题,简要介绍桡骨远端骨折的背景和重要性。

同时,引言部分还需要提及本文的目的,即本文旨在总结桡骨远端骨折阅片的要点。

迈瑞笔记|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迈瑞笔记|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迈瑞笔记|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检查在上一篇我们着重讲了桡骨远端的分型,但是我们临床医生在什么上判断分型呢?影像学检测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所以,今天咱们来重点聊聊影像学检测中的X线检查。

影像学检测常规为X线检测。

包括前后位,侧位和斜位。

前臂的旋转角度可影响拍片效果。

1. X线检测的基本内容:三柱理论A2代表桡侧柱,包含三个部分舟状骨窝,背侧lister结节,掌侧旋前方肌的止点。

A1代表桡骨远端中间柱,包含下尺桡关节以及桡骨远端的尺侧的切迹。

下尺桡关节的间隙大于2毫米或者过度旋前和旋后说明下尺桡关节有脱位。

尺骨位,包含尺骨的关节面,尺骨茎突和下尺桡关节。

2. 桡骨远端骨折的X线片。

桡骨远端掌侧骨折常见。

正位片:可见腕骨和桡骨远端有重叠的影侧位片:骨折块向掌侧移位A.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损伤我们图上可见:A1A2为桡月关节有塌陷,V为桡骨尺侧的切迹有移位的表现。

这可用于判断关节内骨折。

B.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损伤我们图上可见B1B2为绕月关节,D为桡骨远端背侧角。

在X线侧位片上需关注豌豆骨,为图上虚线圆圈部位,位于舟骨远端及掌侧,这块骨头常常会带来损伤。

术中如何显示桡腕关节面的情况?判断内置物是否进入关节面?小技巧:10°的侧位片。

正常侧位片由于螺钉与关节面间无间隙存在,所以无法清除看清关节面。

10°侧位片可更好显示桡腕关节关节面情况,可观察内置物有无进入关节面。

侧位片上的骨性标志。

1.泪滴:由月骨窝、掌侧骨干和桡骨棘突形成2. 掌侧皮质线与头状骨的中点的连线通过泪滴我们来看一个骨折病例,可以从片中看出桡骨的解剖轴不经过头骨的中点。

侧位片上,桡月关节的间隙不均匀同时伴有背侧骨块的移位,这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一个重要指征。

测量指标前后位X线片测量指标1. 中心参照点:先定位中心参照点,为桡骨远端尺骨切迹的最远点2. 尺偏角:以参照点定点做一条平行线,顺着桡骨茎突最高点做一条斜线,所形成的夹角为尺偏角。

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的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比较
保守治疗优点
保守治疗不需要手术,因此不会造 成手术创伤和相关风险,如感染、 麻醉意外等。
保守治疗缺点
保守治疗需要长时间固定患肢,可 能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 症,且恢复时间较长。
手术治疗优点
手术治疗可以早期恢复关节功能, 减少并发症,通常愈合较快。
手术治疗缺点
手术治疗存在手术创伤和相关风险 ,如感染、麻醉意外、内固定失败 等。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和 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物理治疗师会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冷敷和热敷、电刺激、按摩等。
定期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检查
在保守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接受检查,以确保骨折 的愈合进展顺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当 的检查时间和项目,如X光检查、CT扫描等。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了解治疗程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过程、注 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信心。
疼痛管理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疼痛自我管 理,包括使用药物、物理治疗
等缓解疼痛的方法。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 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 信心和积极面对疾病的态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物使用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生的建议,可能 会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消炎和 促进骨折愈合。但是,药物的使用应该遵 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观察是否有任何不 良反应。
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康复训练
在保守治疗期间,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预防骨折愈合后的僵硬和肌肉萎缩。患者 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包括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肌肉锻炼等。

6-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影像学表现与远期功能的砸韵悦曲线法相关性分析 二院 颜勇卿

6-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影像学表现与远期功能的砸韵悦曲线法相关性分析   二院  颜勇卿

论 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影像学表现与远期功能的ROC曲线法相关性分析颜勇卿 张培训 王天兵 陈建海 党育 杨明 徐海林 薛峰 付中国 姜保国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04B0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0625036)、国家973计划(2005CB522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526)、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A-2008-10)、首都发展研究基金(2007-2011)作者单位:100044 北京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作者简介:颜勇卿(1984-),男,医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四肢骨创伤临床与基础通信作者:姜保国,E-mail:Jiangbaoguo@ 【摘要】 目的:应用ROC曲线法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影像学评分与远期功能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研究内固定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成年患者术后早期Batra改良的Jakim影像学评分及远期腕关节功能的改良Garland and Werley评分的关系,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取ROC曲线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109例患者,平均年龄59.1岁(18~87岁),改良的Garlandand Werley评分平均1.6分(0~12分),其中优82例,良25例,可2例,Batra改良的Jakim影像学评分平均92分(30~100分)。

ROC曲线分析整组资料,60岁以下年龄组和内固定取出组患者影像与功能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AUC分别为0.652,0.785,0.762)。

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早期影像学评分与远期功能间存在相关性,对整体而言相关性不高,但对60岁以下患者和内固定取出的患者,两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术后早期影像学评分对于患者远期功能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影像学;功能;手术治疗;ROC曲线 doi: 10.3969/j.issn.1671-7163.2011.03.011 【中图分类号】 R683.41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163(2011)03⁃0212⁃04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Radiographic Score and Long-term Function Outcomes in PostoperativePatient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Analysed by ROC Curve MethodYAN Yong-qing,ZHAGN Pei-xun,WANG Tian-bing,CHEN Jian-hai,DANG Yu,YANG Ming,XU Hai-lin,XUE Feng,FU Zhong-guo,JIANG Bao-guo.Department of Trauma and Orthopedics,People’s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radiographic score and long-termfunction outcomes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Method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radiographic score and function outcomes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nternalfixation was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with Batra score,improved Garland and Werley score by means of ROCcurve.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SPSS15.0,P<0.05was for statistic significance.Results:There were109cases with the average of59.1years;The average Batra score was92(30~100)and the improved Garlandand Werley score was1.6(0~12).ROC curve showed 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tients who were be⁃low60years and the internal fixation removal group.AUC was0.652,0.785and0.762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re is correlation in statistics between early radiographic score and function outcomes in postoperativepatients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the correlation is high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ho are below60years.Their early radiographic score can be used as prediction for 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s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Distal radius fracture;Radiography;Functional outcomes;Surgical treatment;ROCcurve 桡骨远端骨折系常见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

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骨折的影像学检查

骨折的影像学检查骨折的影像学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它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分析骨折的类型、程度以及周围组织的受损情况。

在临床上,常用的骨折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影、CT扫描和MRI检查。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检查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临床应用。

首先,X线摄影是最基础、常用的骨折影像学检查。

它利用了X射线的穿透性,通过对患者身体特定区域进行X射线照射,再将经过身体组织吸收或散射的X射线形成的影像传输到摄像机上进行成像。

X线摄影能够清晰显示骨骼的形态、骨折的位置和程度,有助于医生准确确定骨折类型。

此外,X线摄影操作简便、费用较低,适用于骨折的初步筛查和日常随访。

然而,X线摄影的局限性在于无法观察到软组织和骨折的微细结构,对特殊类型的骨折(如螺旋骨折)显示效果较差。

其次,CT扫描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通过利用X射线的旋转扫描原理,结合计算机重建技术,获得包括骨骼和软组织的大量层面数据,可以提供更精确、全面的影像信息。

CT扫描在评估复杂骨折的情况下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复杂骨折的判断、手术规划和预后评估方面。

此外,CT扫描还可以用于评估骨折周围的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是否受损。

然而,CT扫描辐射剂量较高,对患者有一定的辐射风险,且费用较高,不适用于日常随访。

最后,MRI检查利用了磁共振原理,可以清晰显示软组织的结构,对于评估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非常有价值。

MRI检查无辐射,安全可靠,适用于对特定部位的骨折进行详尽的评估和观察。

此外,MRI还可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提高对骨折周围血供和炎症反应的检测能力。

然而,MRI检查时间较长,对于不能长时间保持静止的患者操作困难,而且费用较高,不适用于常规筛查和日常随访。

综上所述,骨折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影、CT扫描和MRI检查。

X线摄影是最基础、常用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初步筛查和日常随访。

CT扫描是评估复杂骨折的首选方法,提供更全面、精确的影像信息。

而MRI检查在评估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概述及临床意义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概述及临床意义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概述及临床意义摘要】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其分型方法多样,往往会造成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上的混乱,不利于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本文就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临床意义作一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综述文献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95-02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是指距桡骨远端骨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其中关节内骨折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1]。

腕关节是活动频率高、最为重要、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关节之一,治疗不当易导致腕关节僵硬和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手的功能[2],良好的复位、妥善的固定成为预后的关键。

1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由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损伤机制复杂且骨折种类多,因此,其分类方法较多。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以人名命名的方法和AO分类法,以后者最为全面和完善。

1.1以人名命名的分类[3-6]一般来说,人名命名法常将骨折分为6种: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Hutchinson骨折、die-punch骨折及 Rutherford 或 Cotton 骨折。

前3种常见,可分别描述为伸直型、屈曲型及关节面型的骨折。

1.1.1 Colles 骨折: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部骨折,距关节面1.5英寸以内,系腕关节背伸位手掌着地受伤,常伴有远侧骨折断端向背侧、桡侧移位,桡骨远端掌倾角减少或呈负角,典型者伤手呈银叉样畸形。

系1814年爱尔兰外科医生 Colles首先报道,故,后人把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命名Colles骨折。

它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好发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

1.1.2 Smith 骨折:1847年Smith详细描述了桡骨远端另一类型骨折,系腕关节掌屈手背着地受伤,骨折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桡骨造影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桡骨造影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桡骨造影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桡骨造影的定义桡骨造影是一种医疗诊断技术,通过注射特定的造影剂进入患者的血管系统,使得桡骨的血管和周围组织呈现出清晰的影像,用于观察和诊断桡骨相关疾病。

2. 桡骨造影的作用桡骨造影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帮助医生对桡骨相关问题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主要作用包括:•提供骨结构详细信息:桡骨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桡骨的解剖结构,包括骨折、骨缺损、骨肿瘤等,帮助医生评估骨骼的状态和功能。

•观察血管灌注情况:通过桡骨造影,医生可以观察桡骨周围的血管系统的灌注情况,了解血管供应的状况,有助于诊断血管疾病和判断治疗效果。

•评估软组织情况:桡骨造影不仅可以显示桡骨本身,还能提供肌肉、神经和其他软组织的影像,帮助医生评估和诊断与桡骨有关的软组织疾病,如肌腱炎、肌肉损伤等。

3. 桡骨造影的功能主治桡骨造影在临床上有多种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

3.1 诊断桡骨骨折和骨缺损•桡骨骨折:桡骨造影可以提供骨折的精确定位和骨折片段的可视化,方便医生判断断裂的位置、方向和角度,为合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骨缺损:桡骨造影可以评估桡骨骨缺损的程度和范围,帮助医生制订手术方案和选择适当的修复方法。

3.2 评估桡骨肿瘤和骨肿瘤的转移程度•桡骨肿瘤:桡骨造影可以显示桡骨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定性诊断。

•骨转移:桡骨造影可以评估骨转移病变在桡骨中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3 诊断和治疗关节疾病•桡骨关节炎:桡骨造影可以观察和评估桡骨关节的炎症程度和关节间隙的变化,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桡骨脱位:桡骨造影可以显示桡骨脱位的类型和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

3.4 评估血管供应和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供应:桡骨造影可以清晰地展示桡骨周围的血管,用于评估血管供应情况和血流量,有助于判断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状态。

•动脉粥样硬化:桡骨造影可以观察和评估动脉的壁面变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用于早期诊断和预防血管相关疾病。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板固定术后如何选择X线检查(一)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板固定术后如何选择X线检查(一)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板固定术后如何选择X线检查(一)桡骨远端骨折掌侧接骨板内固定后,最好采用什么透视体位完成以下诊断:①桡骨远端关节面是否平整?②接骨板是否位于分水岭近侧?③螺钉是否进入桡腕关节?④螺钉是否穿出桡骨远端背侧皮质?⑤螺钉是否进入下尺桡关节?切线位正位透视因为桡骨远端存在掌倾角(正常平均14°)和尺偏角(正常平均22°),标准正、侧位透视难以准确显示螺钉是否进入桡腕关节内和桡骨远端关节面是否平整,而切线位正、侧位透视与桡骨远端关节面平行,更有助于显示螺钉是否进入桡腕关节内,更有助于显示桡骨远端关节面是否平整。

2001年,Kumar首次报道了切线位正位X线透视桡骨远端骨折[1]。

切线位正位X线透视的投照方法是:前臂置于手术床上,完全旋前,自手术床平面抬高14°,X线束对着腕关节中心并垂直于手术床投照。

Kumar等临床发现,标准正位透视显示8例患者螺钉穿透桡骨远端关节面进入腕关节腔,标准侧位透视显示10例患者螺钉穿透桡骨远端关节面进入腕关节腔,但是切线位正、侧位透视显示无1例患者螺钉穿透桡骨远端关节面进入腕关节腔。

切线位侧位透视切线位侧位透视可以显示螺钉是否进入桡腕关节内,显示桡骨远端关节面是否平整,显示接骨板是否位于分水岭近侧。

1999年,Lundy首次报道了切线位侧位透视桡骨远端骨折[2]。

Lundy设计切线位侧位透视目的是更清楚地显现桡骨远端骨折中月骨窝关节面骨折(lunate facet fracture)的塌陷移位程度。

切线位侧位X线透视的投照方法是:前臂置于手术床上,前臂中立位,自手术床平面抬高抬高22°,X线束垂直于手术床投照。

Soong等的研究显示,判断螺钉是否进入尺侧的桡腕关节内,最好采用患侧前臂抬高15°~20°的切线位侧位X线透视;判断螺钉是否进入桡侧的桡腕关节内,最好采用患侧前臂抬高30°的切线位侧位X线透视[3]。

影像学测量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再移位的预测价值

影像学测量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再移位的预测价值

影像学测量对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再移位的预测价值周飞亚;高伟阳;蒋良福;宋永焕;池征璘;杨景全;丁健;褚庭纲【期刊名称】《中国骨伤》【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目的:测量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后腕关节影像学测量数据,分析其对最终的再移位有无预测作用。

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对212例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经保守治疗患者回顾性研究,筛选后107例患者因影像学资料不全被排除,剩余105例患者均具备完整影像学资料,其中男56例,女49例;年龄22~80岁,平均51岁。

参照AO分型:A2、C1型63例,A3、C2、C3型42例。

105例接受手法闭合复位前臂石膏托固定腕关节4~6周。

随访3~6个月复查X线片(平均随访4.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

复位前后和骨折愈合后分别拍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片,对其背侧成角、尺偏角进行准确测量。

测量所得数据用线性回归函数进行分析,了解影像学测量数据对再移位有无预测作用。

结果:在105例患者中,复位后的尺偏角和骨愈合后的尺偏角,复位后的背侧成角和骨愈合后的背侧成角之间都具有预测价值的相关性(r=0.82,r=0.85),复位后的背侧成角和尺偏角对于骨折愈合后的再移位具有预测价值。

结论:再移位的背侧成角和尺偏角可以通过回归函数方程被预测,通过计算如果骨愈合时的背侧成角和尺偏角再移位可能性大,未达到复位标准时,患者需再次复位或改行手术治疗。

【总页数】4页(P4-7)【作者】周飞亚;高伟阳;蒋良福;宋永焕;池征璘;杨景全;丁健;褚庭纲【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骨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骨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骨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骨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骨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骨科,浙江温州 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骨科,浙江温州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骨科,浙江温州 325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再丢失影像学预测 [J], 邓小彬;陈波涛2.PACS系统下影像学测量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预测的相关性研究[J], 罗鹏刚;熊浩;赖茂松;林伟文;吴增志;凌华军;夏雄超3.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前后影像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J], 汤骏;徐华梓;洪汝康;陈华;潘俊4.对X线检查预测保守治疗后桡骨远端骨折稳定性的评价 [J], 于绍斌;王亚斌;董启榕5.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轴向再短缩移位相关因素分析 [J], 李育敏; 李世梁; 孙海东; 李悫; 钟锐; 武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益民二期3——桡骨远端骨折之影像学检测

柴益民二期3——桡骨远端骨折之影像学检测

柴益民二期3——桡骨远端骨折之影像学检测
柴益民教授
在本节课程中,柴益民教授主要讲解了桡骨远端的影像学标志、桡骨远端骨折的判断方法以及不同损伤类型的影像学特征。

桡骨远端“泪滴”:在侧位片上,由月骨窝、掌侧骨干、桡骨棘组成的影像
掌侧皮质线与头状骨中点的连线经过“泪滴”
是判断桡骨远端是否骨折的重要标志
在侧位片上桡月关节不均匀,同时伴有骨块背侧移位
也是判断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指征
前后位X片上的重要测量指标包括:
尺偏角
尺骨变异
桡骨高度
关节面台阶
桡腕关节间隙
在侧位X片上的重要测量指标包括:
掌倾角
AP距离
泪滴角
视频中柴益民教授还讲解了Smith骨折、Colles骨折、Barton骨折以及反Barton骨折等损伤类型的影像学特征
观看完整视频,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
柴益民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上海市领军人才
OTC基金会中国区主席
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未完待续。

《2024年侧位X线片下,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复位情况对腕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范文

《2024年侧位X线片下,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复位情况对腕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范文

《侧位X线片下,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复位情况对腕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在骨科领域,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治疗和康复对于患者的手腕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侧位X线片作为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对于评估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情况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探讨侧位X线片下,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复位情况对腕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

二、桡骨远端骨折及侧位X线片的基本概念桡骨远端骨折指的是发生在桡骨下端的骨折,常见于手腕部。

这种骨折可能导致关节面移位、畸形,进而影响腕关节的屈伸功能。

侧位X线片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骼的结构和形态,对于评估骨折的复位情况和关节面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侧位X线片下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复位情况的评估在侧位X线片下,医生可以通过观察骨折部位的形态、关节面的平整度、骨痂形成情况等指标,评估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情况。

关节面的平整度是评估骨折复位质量的重要指标,因为关节面的移位和畸形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进而影响腕关节的屈伸功能。

四、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复位对腕关节屈伸功能的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的复位情况直接影响到腕关节的屈伸功能。

如果骨折复位不良,关节面不平整,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相反,如果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平整,那么患者的腕关节屈伸功能往往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

五、案例分析以一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例,其在接受治疗后进行了侧位X线片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骨折部位复位良好,关节面平整。

随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进行了腕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其腕关节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这充分说明了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复位情况对腕关节屈伸功能的重要性。

六、结论侧位X线片是评估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情况和关节面形态的重要手段。

桡骨远端骨折的关节面复位情况直接影响到腕关节的屈伸功能。

因此,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骨折的复位质量,确保关节面的平整度,以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前后影像学测量及临
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参数、分型和疗效、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我院Starpacs系统在每张X线片上精确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

分析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和腕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

结果:62例中有50例(80.65%)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优良。

其中AO分型A型保守治疗效果满意,B型经保守治疗效果较满意,优良率达75%,C型骨折中仍有约50%经保守治疗后达到可以接受的标准。

在影像学上掌倾角5°以上,尺偏角18°以上,桡骨高6.5 mm以上,临床上可以获得优良的预后。

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像学测量可以为患者腕关节功能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临床标准。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影像学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的17%[1],目前对桡骨远端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

本研究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采取保守治疗的62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测量并记录骨折保守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参数:桡骨高、掌倾角、尺偏角,随访监测患者腕关节功能情况,分析腕关节功能改变和桡骨
远端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15~86岁,平均51岁。

受伤原因:平地跌伤45例,高处坠落伤6例,交通伤11例。

左侧28例,右侧34例。

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A型34例,B 型20例,C型8例。

损伤至接受治疗时间为1/2~28 h,平均3 h。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固定后拍摄X片,位置不佳者重新复位固定。

1周后更换石膏,2周后更换石膏改功能位固定,5周后拆除石膏固定,开始功能锻炼。

所有患者均在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和复位后第1、2、5周拍摄标准腕关节正侧位X片和健侧腕关节的对照片。

利用我院Starpacs影像系统测量并记录所有X片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

12周后评定腕关节功能。

1.3 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根据患者的疼痛、灵活性、畸形、肿胀、正中神经卡压、握力等指标进行评分,各项评分为0~2分,合计为0~12分。

12~10分为优,9~7分为良,6~4分为较差,3分以下为差[2]。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本组62例骨折愈合后腕关节功能评定,优为38例,良为12例,优良率为80.65%,较差8例,差为4例。

AO分型和腕关节功能自觉症状之间的关系详见表1。

腕关节功能自觉症状与愈合后影像学测量之间的关系详见表2。

本组病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前后的腕关节影像学测量结果见表3。

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在复位前后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

复位后和复位后5周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

本组病例中有6例在石膏固定过程中发生再移位,占全部病例的9.78%,6例均伴有固定石膏松动。

其中有5例是在复位后的1周内发生的,予以再次复位、石膏固定,占移位的83.33%,5例中4例为A 型,1例为C型。

另外1例移位发生在复位2周后,复位5周复查时发现骨折畸形愈合,该例为C型,腕关节功能自我评价为差。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功能障碍与骨折愈合后残留的畸形有明显关系。

虽然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对于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但究竟何种骨折类型较稳定适合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或何种骨折类型不稳定适合手术治疗,目前还没有详细的量化资料。

本组资料显示,对于AO分型中的A型骨折,经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后,治疗效果满意,优良率达到88.24%,但有部分会发生再移位,主要表现为桡骨高缩短,特别是对于那些桡骨背侧皮质有压缩、粉碎、缺损的患者[3],可影响腕关节的尺偏功能。

B型骨折大部分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获得良好效果,优良率为75.00%,但要注意腕关节不稳的发生,较容易致腕关节半脱位。

C型骨折保守治疗的优良率相对较低,只有62.50%,但不应放弃手法复位石膏固定。

本组中有2例经再次复位仍不能达到满意位置的患者,由于年龄偏大或者其他因素拒绝手术治疗,仍予以保守治疗,随访发现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达到可以接受的范围,自我评判良好;而且,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可以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减少复位难度和复杂性,并且有利于肿胀的消退,减少肌筋膜综合征和神经卡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资料显示,腕关节功能自我症状优良的病例绝大多数为掌倾角5°以上,尺偏角l8°以上,桡骨高6.5 mm以上。

随着角度的变小和桡骨高的变短,腕部功能障碍明显增加,自我评判分值下降,在腕关节自我症状差的病例中,掌倾角均小于5
°,尺偏角小于17°,桡骨高小于6.5 mm。

桡骨短缩是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桡骨高小于6.5 mm时,接触位置、接触应力有显著变化,由于改变腕关节负荷传导,造成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同时影响腕关节的稳定。

对急诊病例应尽力解剖复位,桡骨高小于6.5 mm时,应予以矫正。

桡骨远端骨折通常复位后固定时间为5周,有部分病例出现固定后再移位,本组数据中移位率为9.78%。

一般认为骨折稳定与否取决于骨折类型及关节面情况,强调骨折本身,A型与C型容易发生移位,而B型则不容易发生移位。

移位的高峰期发生在1周内,本组病例再移位83.33%发生在石膏固定的1周内,因此稳定骨折的概念应延续到整复固定后。

经分析移位的原因主要有:①整复后桡骨背侧骨皮质有无粉碎、缺损。

②骨折远端与近端是否具有良好的延续性。

③松质骨无明显压陷、有无明显骨缺损。

④经治疗后局部肿胀的消退,石膏固定发生松动,也是造成再移位的另一重要因素。

所以定期复查对桡骨远端骨折意义非常重大,这一点与Blatter等[4]的观点一致。

一旦发现再移位,应该建议患者尽早采用再次复位或手术复位,以减少晚期的畸形愈合、疼痛、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5]。

【参考文献】
[1] Hanel DP,Jones MD,Trumble TE.Treatment of Complex Fractures,Wrist Fractures [J]. Orthop Clin North Am ,2002,33(1):35-57.
[2] 苏伯固,陈少轩,张智海.老年人桡骨远端疏松性骨折保守治疗策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6,12(3):299-300.
[3] Wada T, Tsuji H, Iba K, et al. Simultaneous radial closing wedge and ulnar shortening osteotomy for distal radius malunion [J]. Tech Hand Up Extrem Surg,2005, 9(4):188-94.
[4] Batra S, Gupta A. The effect of fracture-related factors on the functional outcome at 1 year in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J]. Injury,2002,33(6):499-502.
[5] 贡小英,荣国威,安贵生,等. 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50-53.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